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17年  第15卷  第12期

专家论坛
北京市实施“3+2”助理全科医师培训《临床综合课程》3年回顾
张东海, 马秀华, 刚君, 赵留庄, 徐德颖, 刘双
2017, 15(12): 2003-2007.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2017.12.001
153 1
摘要:
由首都医科大学倡导主持的北京地区“3+2”助理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自2013年始至今已经进入第四轮。培训期限为2年,分3个阶段进行。第2阶段(即临床培训阶段)安排在临床培养基地实践及学习,期间安排了8门课程,其中《临床综合课程》共45学时。课程实施于临床轮转期间,具体内容包括人文教育课程,还包含内、外、妇、儿等二级学科的教学内容,分为人文课程、疾病课程、症候群课程三大类。①前期工作:a.培训教师树立“全科”观念,掌握工作方向;b.组织“集体备课”,编写统一共用“教学课件”;c.确定课件编写的角度及思路,即要严格执行教学大纲,教学层次以5年制本科教材为基础、适当介绍各类疾病指南,“病例导入式教学”为主要授课方式,教学过程要体现出该门课程的特色“全科、综合、横向”,明确瞄准培养对象是助理全科医师,从临床实际工作的角度展开教学,“教会”如何去“看病”,注重培养学习能力和临床实践能力。②课程优化:a.在2014年、2015年两次修订了教学课件;b.每轮课程结束后对参加培训的学员进行课程结业测验,以检验学生学习效果、评价课程教学效果、发现存在问题;c.系统试卷分析,发现不同教学单位之间的差异并提出解决思路。③课程研究改进:a.改进试题形式为多选题(包括A型题与“简要病历”题干题),并尝试建立适合“3+2”助理全科医师培训《临床综合课程》的试题库以继续深入推进“以病例为导入”的教学模式;b.利用试卷分析进一步分层(联合教研室、教学单位管理部门、教师与学员共4个层次)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c.再次集体备课对课程进一步梳理剖析,列出讲授课程的基本知识点。
全科医学讲堂
常用口服降糖药分类及临床合理使用(续完)
孙露, 张力, 杨晓晖
2017, 15(12): 2008-2009.
73 3
摘要:
全科医学论著
VEGF基因可变剪接在根尖周囊肿骨破坏过程中的作用
王婷婷, 黄永松, 刘芳, 徐丽, 王德顺, 王海丞
2017, 15(12): 2010-2013,2017.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2017.12.002
187 10
摘要:
目的 本研究以根尖周囊肿为疾病模型,根据其临床特点确定骨破坏速率,并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间质中微血管密度;同时原代培养囊壁成纤维细胞,检测其中各种VEGF异构体对微血管增生及破骨细胞诱导效率的影响,探讨VEGF可变剪接在牙源性囊肿骨破坏过程中的作用。 方法 选取19例根尖周囊肿,以CD34抗体免疫组化染色凸显血管内皮细胞,并计算血管腔面积,曲面断层影像进行病变面积的测量,并选取其中13例新鲜手术标本进行根尖周囊肿囊壁成纤维细胞培养,制备条件培养基和诱导破骨细胞,并进行RNA的提取及realtime PCR检测VEGF异构体的相对表达量。χ2检验用于评估CD34阳性的血管腔面积和临床特点。血管腔面积、各种异构体相对表达量、囊肿进展速率和破骨细胞诱导效率的关系由线性回归及Spearman’s等级相关评估。 结果 VEGF-121a/总VEGF和VEGF-165a/总VEGF正相关于微血管管腔面积,后者则与囊肿骨破坏速率正相关;而VEGF和VEGF-189a的相对表达量正相关于破骨细胞诱导效率,VEGF-165b/总VEGF和VEGF-189b/总VEGF则与破骨细胞诱导效率成负相关。 结论 提示VEGF-xxxa型可能主要促进囊肿的骨坏过程,而VEGF-xxxb型则可能有抑制效果。
CT定位穿刺三维引导器在交感神经调制手术中的应用价值
费勇, 黄冰, 姚明, 谢可越, 张利, 倪华栋, 过建国
2017, 15(12): 2014-2017.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2017.12.003
188 0
摘要:
目的 探讨CT定位穿刺三维引导器在交感神经调制手术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浙江省嘉兴市第一医院接受胸交感神经调制术或腰交感神经调制术的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选取患者的一侧采用CT定位穿刺三维引导器引导穿刺法(引导法),另一侧采用CT定位常规穿刺法(常规法),穿刺点为T3~4或L2~3椎间隙,穿刺针分别抵达T4肋骨小头上方或L3椎体前外侧与腰大肌前方。记录2种方法患者术前(T0)、术后10 min (T1)、术后24 h (T2)的掌温、PI值及穿刺时间、穿刺次数、穿刺时针干与设定穿刺角度的偏差、穿刺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结果 患者在T1时刻的手指或脚趾末梢灌注指数平均上升了(7.73±1.23)倍,掌温平均上升了(4.97±0.94)℃。电话随访结果显示,所有患者疗效均能持续3个月以上。与常规法比较,引导法穿刺时间显著缩短[(14.85±3.27) min vs.(35.35±3.10) min,P<0.001];穿刺次数显著减少[(3.25±0.91)次vs.(8.65±1.79)次,P<0.001];穿刺时针干与设定穿刺角度的偏差降低[(3.70±1.22)° vs.(12.20±2.58)°,P<0.001]。所有患者成功完成穿刺,无血胸、气胸等并发症发生。 结论 CT定位穿刺三维引导器可缩短穿刺时间,提高穿刺成功几率,值得临床推广。
2013—2015年大肠埃希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高宇, 秦婷婷, 赵晓杰, 赵树龙, 康海全, 顾兵
2017, 15(12): 2018-2020,2041.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2017.12.004
210 2
摘要:
目的 了解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13—2015年临床首次分离大肠埃希菌的分布特征及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变迁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 方法 收集2013年1月—2015年12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临床首次分离的大肠埃希菌,进行鉴定及药敏分析,药敏结果判断遵循CLSI 2012指南,数据使用WHONET 5.6软件分析。 结果 共收集大肠埃希菌2 426株,送检科室以ICU (466株,19.2%)和泌尿外科(375株,15.5%)为主,标本来源以泌尿道(733株,30.2%)、呼吸道(720株,29.7%)和血(447株,18.4%)为主。3年间,大肠埃希菌的检出率呈下降趋向:2013年为19.0%,2015为12.1%。药敏试验结果显示:3年间,大肠埃希菌对各种抗菌药的耐药性发生一定变化,对部分第三代、第四代头孢菌素耐药率呈稳定下降趋向,对头孢噻肟的耐药率由82.7%下降到60.5%、对头孢吡肟由71.1%下降到41.2%;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耐药率稳定在3.4%~4.0%之间,对氨苄西林和哌拉西林的耐药率最高,分别为90.7%和89.6%。 结论 大肠埃希菌仍存在多重耐药的情况,应该持续规范抗菌药物的运用,加强对大肠埃希菌感染流行与传播的控制。
宫颈癌术后容积调强放疗中限定骨盆剂量的临床研究
冉晶晶, 张红雁, 薛旭东, 沈建军, 崔亚云
2017, 15(12): 2021-2023.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2017.12.005
180 0
摘要:
目的 通过对比宫颈癌术后患者骨盆剂量限制与非限制组放疗靶区剂量学特点,以及血液学、消化道和泌尿系统的不良反应,探讨放射治疗中骨盆骨髓保护的必要性。 方法 将2016年7月—2017年1月安徽省立医院放疗科接受根治术术后合并高危因素的52例早期宫颈癌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及对照组,通过在模拟定位扫描相上勾画照射野内整个骨性结构代表骨盆骨髓。研究组勾画出骨盆并限定剂量,对照组未勾画骨盆无剂量限定。2组均设计双弧容积旋转调强(2a-VMAT)计划,放疗期间应用顺铂周方案同步化疗。比较2组方案的靶区适形性,均匀性以及剂量分布图中危及器官受量,结合临床观察患者治疗期间骨髓抑制的程度,消化系统以及泌尿系统不良反应的差异,以示两者之间存在的关系。 结果 52例患者均按计划完成治疗。比较2组方案的靶区适形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29),研究组靶区均匀度差于对照组(P<0.001)。研究组血液学毒性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P<0.001),消化道及泌尿系统不良反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宫颈癌术后调强放疗限制骨盆照射剂量和体积,在靶区处方达到要求的前提之下,研究组血液学毒性发生率明显减低,胃肠道及泌尿系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建议临床中将骨盆作为常规危及器官勾画及剂量限制。
Glut4基因rs5417位点多态性和血糖水平交互作用与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相关性研究
李梅, 姚晓光, 洪静, 吴婷, 木拉力别克·黑扎提, 周玲, 张德莲, 李南方
2017, 15(12): 2024-2027.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2017.12.006
173 3
摘要:
目的 探讨葡萄糖转运子4(glucose transporter 4,Glut4)基因rs5417位点多态性和血糖交互作用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OSAS)的相关性。 方法 连续选取2010年1—12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高血压科住院患者,经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对疑似OSAS的870例患者进行夜间多导睡眠监测和血糖等相关生化指标检测。留取外周静脉血标本并提取外周血基因组DNA,采用Taqman-PCR技术对Glut4基因rs5417进行基因型鉴定。分析Glut4基因rs5417位点多态性和血糖水平交互作用与OSAS的相关性。 结果 870例患者中,空腹血糖≥5.6 mmol/L患者204例,占23.45%。OSAS检出率为72.11%。携带(AA+AC)基因型人群中,空腹血糖≥5.6 mmol/L患者中OSAS检出率高于空腹血糖<5.6 mmol/L (81.11% vs.67.89%,P=0.003);然而携带位点(CC)基因型人群中,这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校正年龄、性别等危险因素后空腹血糖≥5.6 mmol/L是OSAS的重要危险因素,OR(95%CI)为1.20(1.02,1.42),P=0.026。空腹血糖≥5.6 mmol/L携带(AA+AC)基因型OSAS风险是空腹血糖<5.6 mmol/L携带(AA+AC)基因型患者的1.88倍,其95%CI:1.16~3.05,P=0.011。空腹血糖≥5.6 mmol/L携带(CC)基因型OSAS风险是空腹血糖<5.6 mmol/L携带(AA+AC)基因型患者的2.02倍,其95%CI:1.04~3.92,P=0.038。 结论 Glut4基因rs5417位点(CC)基因型和空腹血糖≥5.6 mmol/L之间的交互作用进一步增加OSAS患病风险。
清肺化浊行血宽中方对PM2.5引起慢性支气管炎大鼠肺组织病理学及血清IL-8、TNF-α的影响
张金波, 王新陆, 孙丽, 孙恒虎, 孙蓉, 高博, 商立珍, 梁昊
2017, 15(12): 2028-2031.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2017.12.007
170 0
摘要:
目的 应用鼻腔滴注法建立细颗粒物(PM2.5)致小鼠慢性支气管肺炎动物模型,以研究清肺化浊行血宽中方对改善PM2.5引起慢性支气管炎大鼠肺组织病理学及血清IL-8、TNF-α的影响。 方法 选取大鼠40只,雌雄各半,随机将其等量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中药低剂量组、中药高剂量组4组。空白对照组小鼠不做处理,正常饲养,持续60 d;模型组、中药低剂量组、中药高剂量组小鼠则通过每日1次鼻腔滴注PM2.5悬液,剂量为40 mg/kg,持续滴注60 d,观察3组大鼠出现咳嗽、气喘、毛发枯槁、活动减少,造模成功。造模成功后,空白组、模型组给予0.9% NaCl灌胃;中药低剂量组给予浓度为0.825 g/ml的清肺化浊行血宽中方灌胃;中药高剂量组给予浓度为1.650 g/ml的清肺化浊行血宽中方灌胃;各组灌胃频率均为1次/d,0.1 ml/10 g,持续15 d。15 d后制作病理切片,光镜下观察各组大鼠肺组织改变并监测血清IL-8、TNF-α含量的变化。 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血清IL-8、TNF-α含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模型组比较,中药高剂量、低剂量组血清IL-8、TNF-α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病理学显示:中药高、低剂量组均对大鼠肺组织病理损伤有不同程度修复作用。 结论 清肺化浊行血宽中方对PM2.5引起的慢性支气管炎具有修复损伤肺组织、改善气体交换空间的作用,这可能与减少血清IL-8、TNF-α含量有关。
高密度脂蛋白在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中的临床意义初探
周瀛, 李志军, 陈琳洁, 谢长好, 范晓云
2017, 15(12): 2032-2034.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2017.12.008
193 1
摘要:
目的 探讨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对于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的临床意义。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6年8月入住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的AS患者102例,分析患者HDL水平与性别、年龄、病程、家族史,及强直性脊柱炎病情活动指标(BASDAI评分),强直性脊柱炎测量指数(BASMI评分),强直性脊柱炎功能指数(BASFI评分),病人的总体评价(VAS)评分,实验室指标,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免疫球蛋白(IgA,IgM,IgG),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TG/HDL,LDL/HDL等临床资料的相关性。 结果 ①AS患者中HDL降低84例(82.35%);②HDL降低组与HDL正常组比较,发病年龄较小(27.51±11.08 vs.36.90±10.78,P=0.017);BASMI评分(4.61±1.83 vs.3.63±1.20,P=0.040),IgG (14.62±5.05 vs.10.04±2.65,P=0.027),ESR (38.19±30.64 vs.21.56±14.36,P=0.018),TG/HDL (4.49±1.16 vs.3.51±1.01,P=0.011),LDL/HDL (2.65±0.81 vs.2.05±0.89,P=0.006)升高,TG (3.59±0.87 vs.4.95±1.50,P=0.019),LDL (2.14±0.66 vs.3.19±1.09,P=0.014)降低;③AS患者HDL水平与ESR (r=-0.290,P=0.004)、CRP (r=-0.290,P=0.003)、IgG (r=-0.280,P=0.043)、IgA (r=-0.310,P=0.020)呈负相关。 结论 HDL降低提示AS患者并发心血管疾病风险的可能性增加,对于AS的长期预后不佳可能有一定的提示作用,并在AS的慢性炎症的发病机制中发挥作用。
某中医院1939株临床分离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性变迁
雷晓婷, 李岷, 林红, 孙慧, 周江
2017, 15(12): 2035-2037.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2017.12.009
188 0
摘要:
目的 分析2013—2015年某中医院临床标本中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耐药率,为临床抗感染治疗及医院感染控制提供依据。 方法 对某中医院2013—2015年临床送检标本中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和MIC法测定其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使用WHONET 5.6软件对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 共分离出肺炎克雷伯菌1 939株,主要来源于痰(72.98%)、尿(12.74%)和血液(4.74%)。呼吸科(15.58%)、老年科(10.83%)、肾内科(7.43%)、ICU (6.45%)是检出肺炎克雷伯菌最多的科室。肺炎克雷伯菌对哌拉西林耐药率最高(36.62%),对头孢呋辛、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复方新诺明以及氨苄西林/舒巴坦的耐药率均>30%;对碳青霉烯类、含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复方制剂耐药率较低(<15%)。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连续3年的耐药率分别是10.30%、9.75%和11.81%;对美罗培南耐药率分别为10.41%、10.00%、10.94%。 结论 该中医院内肺炎克雷伯菌对二、三代头孢耐药率高,对碳青霉烯类耐药率有上升趋势。需合理使用抗菌药物,谨慎选择碳青霉烯类药物,减少多重耐药菌产生。
微探头超声内镜辅助内镜治疗消化道黏膜下肿物291例临床分析
黄军, 郑海伦, 王启之, 汪强武, 汪建超, 邓敏
2017, 15(12): 2038-2041.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2017.12.010
107 2
摘要:
目的 探讨超声内镜对消化道黏膜下肿物的定性和定位诊断的准确率分析,以及在其内镜辅助下多种微创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比较。 方法 选取2015年5月—2017年4月期间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91例行微探头超声内镜检查患者,依据检查结果,选择不同内镜下手术方式,如内镜黏膜下隧道肿瘤切除术(STER)、内镜下全层切除术(EFR)、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等。术后记录病理结果,对获得的病理诊断结果与超声诊断结果进行比较,并观察治疗成功率,有无中转外科腹腔镜或开腹,术中术后并发症情况及处理。评价超声内镜诊断及内镜治疗效果,术后定期门诊及内镜随访。 结果 微探头超声内镜定性诊断准确率为70.43%,定位诊断准确率为87.90%。术中6例穿孔,1例搏动性出血,1例贲门黏膜撕裂,均行钛夹封闭。1例EFR术中见搏动性出血,热活检钳止血。4例STER术中皮下气肿,保守治疗后消失。4例因术中活动性出血,止血失败或视野不清,中转开腹手术治疗。1例STER术中无法分离肿瘤,取活检病理示:鳞状细胞癌,结合病史,考虑肿瘤转移。其余肿物均成功切除,无明显术中术后并发症,内镜完整切除率为97.45%。 结论 微探头超声内镜对消化道黏膜下肿物的定性和定位诊断有较高准确率,特别是定位诊断有助于安全的选择内镜下微创治疗。
盐酸羟考酮注射液对腹腔镜全麻患者苏醒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袁晓红, 连燕虹, 方军, 郑雪咏
2017, 15(12): 2042-2044,2082.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2017.12.011
150 0
摘要:
目的 探讨分析盐酸羟考酮注射液对腹腔镜全麻患者苏醒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方法 选择2015年7月—2016年7月在浙江省肿瘤医院行腹腔镜下腹部手术患者95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49例)与对照组(46例),2组患者采取相同的麻醉诱导和麻醉维持,术毕前停用瑞芬太尼时,观察组给予0.1 mg/kg盐酸羟考酮注射液,对照组给予1 mg/kg曲马多,比较2组患者苏醒情况、术中血流动力学指标、拔管后苏醒期躁动-镇静(RASS)、疼痛评分(VAS)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 2组患者苏醒时间、拔管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以及神志完全恢复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前心率、平均动脉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手术结束时、拔管即刻、拔管后10 min的心率、平均动脉压均较术前显著升高(P<0.05),对照组患者手术结束时、拔管即刻、拔管后10 min的心率、平均动脉压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拔管后10 min、30 min、1 h、2 h时观察组患者RASS评分以及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 盐酸羟考酮注射液有助于腹腔镜全麻手术患者拔管期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术后镇痛效果好,能够有效减少患者躁动发生,保证了拔管期的麻醉质量,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调强放疗对宫颈癌术后伴中危因素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张霞, 王赟, 俞青苗, 郭锦芳, 胡晓丽
2017, 15(12): 2045-2047,2144.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2017.12.012
131 0
摘要:
目的 评价小靶区调强放射治疗对宫颈癌术后伴中危因素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为该治疗模式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对符合纳入标准的宫颈癌术后伴中危因素患者采用静态调强放射治疗技术(1.8 Gy/次,总剂量45 Gy),靶区范围包括髂内淋巴结、髂外淋巴结及闭孔淋巴结。采用欧洲肿瘤研究与治疗中心研发宫颈癌特异性生存质量量表(EORTC QLQ-CX24)进行长期问卷调查,随访时间分别为放疗前、放疗后、放疗结束后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问卷内容主要包括3个多项维度和6个单项维度。 结果 2006年10月—2015年10月,共79例宫颈癌患者纳入研究,中位随访18.2个月。宫颈癌术后伴中危因素患者生存质量主要与手术方式和ECOG评分有关(P<0.05),与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无关(P>0.05);症状维度得分在放疗后和放疗后3个月升高(P<0.05),在之后随访时间点明显下降(P<0.05);躯体维度得分在放疗后9个月出现明显下降(P<0.05);性功能维度、淋巴水肿维度、周围神经维度、绝经维度、恐惧维度在各个时间点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性功能维度主要在放疗后9个月才出现相关生存质量的提高(P<0.05)。 结论 宫颈癌术后伴中危因素患者的生存质量在进行小靶区放射治疗后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下降,主要在症状维度和躯体维度,但在放疗结束后6个月,生活质量可逐步升高。
顶尖距在PFNA治疗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中的应用
张靖, 周骏武, 方五洲, 陈晓东
2017, 15(12): 2048-2052.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2017.12.013
102 0
摘要:
目的 分析和探讨传统的顶尖距参数应用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治疗不稳定型转子间骨折的价值及存在问题。 方法 自2014年1月—2016年11月池州市人民医院应用PFNA治疗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62例,获得完整随访40例,通过手术资料、术中、术后住院期间及出院后随访的影像学资料,分析患者的手术一般结果、骨折复位情况、螺旋刀片的位置包括Cleveland分区和顶尖距(tip-apex distance,TAD)以及内固定相关并发症情况。评价髋关节功能使用牛津髋关节评分系统评价。 结果 所有患者骨折均顺利愈合,愈合时间平均为3.8个月。手术切口平均为(67±18) mm,手术时间平均为(95.1±28.2) min,术中平均出血量为(230±148) ml,住院时间平均为(17.8±7.3) d。术后髋关节功能满意,优良率95%。40例随访患者中有2例出现螺旋刀片切割现象,2例切割的螺旋刀片头部分别位于Cleveland分区的“1”区和“5”区,该2例患者TAD均小于20 mm。TAD为20~30 mm的患者中未发现螺旋刀片切割现象。 结论 PFNA系统是治疗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较为理想的内固定材料。参照传统的顶尖距置入螺旋刀片时会出现一定的股骨头切割并发症,若将PFNA螺旋刀片的顶尖距参数控制在20~30 mm时,股骨头切割风险可得到有效的规避。
重组人干扰素α2b治疗重型早期手足口病疗效观察
瞿色华, 周瑞
2017, 15(12): 2053-2055.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2017.12.014
174 1
摘要:
目的 探讨重组人干扰素α2b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不同手足口病病毒学亚型的疗效。 方法 选取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儿科2016年4—11月150例重症手足口病早期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75例)和观察组(75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抗病毒、加强口腔及皮肤护理等治疗,治疗组患儿在此基础上联合使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稀释液外用及涂口治疗,比较2组患儿的临床疗效。 结果 治疗组患儿临床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儿发热消退时间、皮疹消退时间、口腔疱疹消退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儿WBC、CRP、AST、ALT及CK-MB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所降低,且治疗组患儿上述指标的下降较对照组患儿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组干扰素α2b对EV71型和CA16型手足口病患儿的疗效优于其他肠道病毒(P<0.05)。 结论 重组人干扰素α2b稀释外用及涂口治疗手足口病疗效显著,能有效缓解手足口病患儿特别是EV71型和CA16型患儿的临床症状、缩短住院时间,同时能有效改善患儿的肝功能、减轻心肌损害,抗炎作用显著,疗效确切,未见不良反应。
Th17细胞相关细胞因子IL-17/IL-23与湿疹发病及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
麦卫华, 刘岳花, 陆东庆
2017, 15(12): 2056-2058,2132.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2017.12.015
131 0
摘要:
目的 新型Th17细胞及其相关细胞因子IL-17/IL-23在炎症性过敏性皮肤病中具有重要作用,但与湿疹的关系尚不明确,本研究目的是探讨Th17细胞相关细胞因子IL-17/IL-23与湿疹发病及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 方法 选取60例湿疹患者及28例健康对照者,所有患者进行EASI评分,根据评分将湿疹患者分为轻、中、重度3组(各20例)。采用ELISA检测血清IL-17和IL-23水平,分析其与EASI评分、嗜酸性粒细胞计数(EOS)及血清总IgE的关系。 结果 湿疹患者血清IL-17、IL-23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IL-17、IL-23水平呈正相关。轻、中、重度湿疹患者与正常对照组血清IL-17、IL-23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重度湿疹患者血清IL-17、IL-23水平显著高于轻、中度,中度患者高于轻度,轻度患者高于正常对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IL-17、IL-23水平与EASI评分呈正相关,提示血清IL-17、IL-23水平与湿疹严重程度相关。EOS计数升高湿疹患者血清IL-17、IL-23水平显著高于EOS计数正常组,IL-17、IL-23水平与EOS计数呈正相关。IgE升高组湿疹患者血清IL-17和IL-23水平略高于IgE正常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IL-17/IL-23共同参与了湿疹的发病,且与疾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IL-17/IL-23可能与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有关,但与血清总IgE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
全科临床研究
右美托咪定对肺癌单肺通气患者的肺保护作用
马伟斌, 朱有才, 孙昊天, 邱灿金, 刘孝国
2017, 15(12): 2059-2061,2092.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2017.12.016
153 1
摘要:
目的 分析右美托咪定对肺癌单肺通气患者肺的保护作用。 方法 纳入82例拟在单肺通气麻醉状态下行外科手术治疗的肺癌患者,根据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2例。在麻醉诱导前,观察组患者静脉注射盐酸右美托咪定注射液,以0.5 μg/kg的负荷计量,在10 min内输注完毕,接着以0.25 μg/(kg·h)的速度静脉滴注至手术前30 min;对照组患者静脉滴注相同容量生理盐水溶液。对比2组患者麻醉诱导前(T0)、单肺通气前即刻(T1)、单肺通气30 min (T2)、单肺通气60 min (T3)、膨肺后30 min (T4)、术后24 h (T5)6个时间点的中性粒细胞(PMN)数量、血清黄嘌呤氧化酶(XOD)以及髓过氧化物酶(MPO)水平。对比2组患者手术情况以及各种麻醉药物治疗用量。 结果 2组T2、T3、T4、T5时间点PMN、XOD及MPO值均明显高于T0时间点(P<0.05);观察组T2、T3、T4、T5时间点PMN、XOD及MPO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术中出血量、24 h尿量、补液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苏醒时间和对照组比较明显较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瑞芬太尼和异丙酚用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顺式阿曲库铵用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右美托咪定可降低肺癌单肺通气患者PMN计数以及血清XOD、MPO表达水平,对肺组织具有积极保护作用。
奥氮平联合茴拉西坦治疗老年痴呆疗效分析
雷娜, 孙晓花
2017, 15(12): 2062-2064.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2017.12.017
183 0
摘要:
目的 观察奥氮平联合茴拉西坦治疗伴发精神行为症状的老年痴呆患者疗效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 将2015年1月—2016年1月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收治的62例伴发精神行为症状的老年痴呆患者入院顺序编号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奥氮平治疗,观察组加用茴拉西坦。2组于治疗前及治疗8周时采取简明精神状态评分(MMSE)评估精神行为症状情况,并根据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进行疗效评估;并比较2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统计2组不良反应情况。 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痊愈9例,显效10例,有效11例,无效1例,对照组痊愈5例,显效7例,有效12例,无效7例,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4%(P<0.05);治疗后2组敌对猜疑、思维障碍、行为紊乱、焦虑抑郁、偏执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2组生活质量活力、生理功能、情感功能、社会功能各指标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治疗期间失眠2例,嗜睡2例,锥体外系反应1例,头痛0例,恶心2例,皮肤瘙痒0例;对照组失眠1例,嗜睡3例,锥体外系反应0例,头痛2例,恶心1例,皮肤瘙痒1例;观察组总不良反应7例,与对照组8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奥氮平联合茴拉西坦治疗伴发精神行为症状的老年痴呆患者疗效较佳,且可有效改善生活质量,且安全。
不同麻醉方法对单侧下肢骨关节手术围手术期凝血功能的影响
王琳, 罗宇, 钱家树, 李高炜, 刘江涛, 林学正
2017, 15(12): 2065-2067,2140.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2017.12.018
146 0
摘要:
目的 探讨全麻、腰硬联合麻醉及硬膜外麻醉对单侧下肢骨关节手术围手术期凝血功能的影响。 方法 选择台州市中心医院2012年1月—2016年12月单侧下肢骨关节手术患者180例,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全麻组、腰硬联合麻醉组和硬膜外麻醉组,每组60例。术后6 h、24 h、48 h对患者进行VAS评分;麻醉前、麻醉后6 h、术后24 h测定凝血功能,记录围手术期血栓性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结果 腰硬联合麻醉组和硬膜外麻醉组术后6 h、术后24 h和术后48 h VAS评分低于全麻组(P<0.05),腰硬联合麻醉组术后6 h、术后24 h和术后48 h VAS评分低于硬膜外麻醉组(P<0.05)。全麻组、腰硬联合麻醉组、硬膜外麻醉组麻醉后6 h和术后24 h PT值和TT值均高于麻醉前(P<0.05),麻醉后6 h APTT值均高于麻醉前(P<0.05),术后24 h APTT值和麻醉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后6 h和术后24 h Fbg值均低于麻醉前(P<0.05)。腰硬联合麻醉组和硬膜外麻醉组围手术期血栓性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全麻组(P<0.05)。 结论 腰硬联合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对单侧下肢骨关节手术的镇痛效果好,能够改善围手术期血液高凝状态,降低围手术期血栓性并发症的发生率,其中腰硬联合麻醉效果更佳。
尿激酶溶栓治疗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合并急性肺栓塞患者凝血功能、D-二聚体、N-末端脑钠肽前体的影响
袁武锋, 蒋雷, 郑素洁
2017, 15(12): 2068-2070,2105.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2017.12.019
125 6
摘要:
目的 探讨尿激酶溶栓治疗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合并急性肺栓塞患者凝血功能、D-二聚体(D-Dimer,D-D)、N-末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rain nitric peptide,NT-proBNP)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4年7月—2016年10月于杭州医学院附属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合并急性肺栓塞患者86例,随机对照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低分子肝素序贯华法林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小剂量尿激酶溶栓治疗,2组均治疗14 d。观察2组患者临床疗效、凝血功能、D-D、NT-proBNP变化情况。 结果 观察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肺栓塞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相比,2组患者治疗后血小板(platelet,PLT)、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水平与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国际标准化比值(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INR)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INR、PLT、FIB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2组患者治疗后D-D、NT-proBNP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D-D、NT-proBNP水平降低更显著(P<0.05);与治疗前相比,2组患者治疗后膝上20 cm周径差、膝下15 cm周径差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膝上20 cm周径差、膝下15 cm周径差降低更显著(P<0.05)。 结论 尿激酶溶栓治疗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合并急性肺栓塞患者疗效显著,凝血功能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无出血现象,且可改善下肢深静脉血栓合并急性肺栓塞患者D-D、NT-proBNP水平。
降钙素辅助治疗对老年性骨质疏松所致腰背痛患者疼痛、骨密度及骨代谢指标的影响
倪增耀
2017, 15(12): 2071-2073.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2017.12.020
127 1
摘要:
目的 老年性骨质疏松患者多伴发腰背痛,患者往往因为害怕骨折以及腰背疼痛而拒绝锻炼,从而加重骨质疏松,本研究旨在探讨降钙素辅助治疗对老年性骨质疏松所致腰背痛患者疼痛、骨密度(BMD)及骨代谢指标的影响。 方法 选取嵊州市人民医院2016年2月—2017年1月于嵊州市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老年性骨质疏松所致腰背痛患者80例,随机对照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降钙素进行辅助治疗,2组患者均治疗6周。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腰背视觉模拟评分(VAS)、骨密度及骨代谢指标变化情况。 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2.50%,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5.00%,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治疗后腰背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患者腰背VAS评分降低更显著(P<0.05);2组患者治疗后腰椎(L)2-4 BMD、股骨颈BMD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患者L2-4 BMD、股骨颈BMD升高更显著(P<0.05);2组患者治疗后骨代谢指标1,25-二羟维生素D3[(1,25-(OH)2D3)]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甲状旁腺素(PTH)显著下降(P<0.05),且观察组患者1,25-(OH)2D3升高及PTH下降更显著(P<0.05)。 结论 降钙素辅助治疗可明显增强治疗效果,减轻老年性骨质疏松患者腰背痛,改善其骨密度及骨代谢情况。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联合急诊床旁B超诊断闭合性肝破裂的临床意义
陈刚红, 江克翔, 朱铁明
2017, 15(12): 2074-2076.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2017.12.021
128 0
摘要:
目的 评价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联合急诊床旁B超检查在闭合性肝破裂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旨在探讨提高临床早期诊断准确性的有效方法。 方法 回顾性总结2013年1月—2015年5月入诸暨市人民医院疑似闭合性肝破裂患者共105例,进行急诊ALT、床旁B超和腹部CT检查,最终经CT检查或手术探查确诊闭合性肝破裂共79例(75.2%),分析急诊ALT、床旁B超以及两者联合诊断闭合性肝破裂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 结果 闭合性肝破裂组入院6 h、12 h和24 h血清ALT水平均明显高于非肝破裂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8.43、9.17、7.54,均P<0.05)。以诊断闭合性肝破裂为标准,单一ALT、床旁B超和联合诊断为指标,分别纳入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得出:急诊ALT诊断的敏感性为88.6%,特异性为84.6%,准确性(曲线下面积AUC值)为0.866;急诊床旁B超诊断的敏感性为79.7%,特异性为92.3%,准确性为0.860;联合诊断的敏感性为98.7%,特异性为77.0%,准确性为0.891。 结论 ALT联合急诊床旁B超可有效提高诊断闭合性肝破裂的准确性,在早期诊断和治疗中有重要应用价值。
脑动脉狭窄支架植入术患者再狭窄发生状况及危险因素
刘晓波, 鲍翔, 蒋烽烽, 叶志军, 周格知
2017, 15(12): 2077-2078,2155.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2017.12.022
106 0
摘要:
目的 探讨脑动脉狭窄支架植入术患者再狭窄发生状况及危险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8月—2014年12月金华市中心医院行脑动脉狭窄支架植入术的16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随访患者是否发生再狭窄分为再狭窄组和无再狭窄组。比较2组患者术前、术后6个月炎症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水平,并进行术后再狭窄的危险因素分析。 结果 162例患者中31例患者出现术后再狭窄,再狭窄率为19.14%;再狭窄组与无再狭窄组年龄、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吸烟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再狭窄组与无再狭窄组术前炎症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6个月hs-CRP、IL-6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但非再狭窄组hs-CRP、IL-6水平均明显低于再狭窄组(P<0.05);二元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吸烟、术后6个月hs-CRP、IL-6水平为脑动脉狭窄支架植入术术后再狭窄的危险因素。 结论 高血压、吸烟、术后6个月hs-CRP、IL-6水平为行脑动脉狭窄支架植入术患者术后再狭窄的危险因素,可针对此种情况采取措施避免或减少术后再狭窄的发生。
不同方式治疗89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效果及预后相关因素研究
邬可为
2017, 15(12): 2079-2082.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2017.12.023
110 0
摘要:
目的 选择宁波市奉化区中医医院2014年9月—2016年7月收治的89例95眼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49眼)和对照组(44例,46眼)。观察组患者给予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联合非球面人工晶体植入术,对照组患者给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观察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最佳矫正视力、眼压、前房深度水平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分析治疗结局的相关影响因素。 结果 治疗后,2组最佳矫正视力及前房深度均显著升高,眼压降低(P<0.05),且观察组最佳矫正视力及前房深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眼压显著低于对照组(t=5.391,P<0.001;t=-5.484,P<0.001;t=2.048,P=0.043)。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6.53%,低于对照组的32.61%,组间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χ2=0.422,P=0.516)。与治疗结局相关的因素有:年龄、晶状体厚度及房角粘连(P<0.05)。 结论 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与非球面人工晶体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视力,加深前房深度,降低眼压,安全性高。年龄、晶状体厚度及房角粘连影响治疗效果。
慢病防治研究
脑血管病患者并发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经康复治疗后的临床效果
孟祥博, 杨加亮, 陈天笑, 陈丽娜
2017, 15(12): 2083-2085.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2017.12.024
156 1
摘要:
目的 研究和探讨康复训练治疗对脑血管病患者并发肢体运动功能障碍恢复效果,使患者尽早恢复生活能力。 方法 以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120例患者的临床诊疗数据为案例,按照随机表法,将120名患者分为对照组(60例)和实验组(60例),对照组为常规疗法组,即药物治疗加肌肉电刺激疗法,实验组为在常规疗法的基础上进行康复肢体训练治疗,包括卧床期训练、坐站立训练、行走训练、日常生活训练、言语功能训练。实验组康复肢体训练每周5 d,2次/d,45 min/次。2组疗程均为12周。于治疗前后对肢体运动功能评定采用Fugl-Meyer积分评定法和对日常生活能力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记分法评价患者的恢复情况,并记录相关数据。 结果 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实验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前后,肢体运动功能及ADL积分均有所提升(P<0.01),但实验组肢体运动功能及ADL积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2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对脑血管病患者积极实施早期康复训练治疗,有利于患者运动神经反射弧的重建,可显著提升患者的恢复程度,减少治疗时间和经济成本。康复训练治疗对患者早日恢复其生活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骨质疏松症患者骨密度与血清激素水平的关系
刘悦, 顾海峰
2017, 15(12): 2086-2088.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2017.12.025
148 0
摘要:
目的 探讨骨质疏松症患者骨密度与血清雌二醇、甲状旁腺激素、降钙素、25羟维生素D水平的关系。 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2月杭州市富阳区第一人民医院骨质疏松症患者70例作为骨质疏松症组,健康体检者70例作为对照组。测量2组研究对象L2~4腰椎和左侧股骨颈骨密度值,测定血清雌二醇、甲状旁腺激素、降钙素、25羟维生素D水平。 结果 骨质疏松症患者血清甲状旁腺激素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骨质疏松症血清雌二醇、降钙素和25羟维生素D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骨质疏松症组腰椎骨密度和股骨颈骨密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骨质疏松症患者腰椎骨密度与血清雌二醇、降钙素、25羟维生素D呈正相关(P<0.05),与甲状旁腺激素呈负相关(P<0.05)。骨质疏松症患者股骨颈骨密度与血清雌二醇、降钙素、25羟维生素D呈正相关(P<0.05),与甲状旁腺激素呈负相关(P<0.05)。 结论 骨质疏松症患者血清雌二醇、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升高,血清降钙素和25羟维生素D水平降低,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骨密度值与血清雌二醇、降钙素和25羟维生素D呈正相关,与甲状旁腺激素呈负相关。
妇幼卫生研究
腹腔镜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剔除术中3种止血方式对术后卵巢功能的影响
郎月华, 楼彩虹, 李云, 吴雅琦, 王芳芳
2017, 15(12): 2089-2092.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2017.12.026
144 0
摘要: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剔除术中电凝、缝合、压迫3种止血方式对术后卵巢功能的影响。 方法 选择建德市第一人民医院妇产科2011年1月—2016年12月腹腔镜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剔除术患者210例,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压迫组(压迫止血)、缝合组(缝合止血)、电凝组(电凝止血)。测定术前、术后月经周期第2~4天雌二醇(estradiol,E2)、睾酮(testosterone,T)、卵泡刺激素(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FSH)、促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水平及卵泡个数,月经第21天测定孕酮(progesterone,P)水平。 结果 压迫组和缝合组,术后1个月E2水平低于术前和术后6个月(P<0.05),FSH和LH水平高于术前和术后6个月(P<0.05),术后6个月E2、FSH、LH水平和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电凝组,术后1个月和术后6个月E2水平低于术前(P<0.05),FSH和LH水平高于术前(P<0.05),术后6个月E2水平低于术前(P<0.05),FSH、LH水平高于术前(P<0.05)。电凝组卵巢早衰率高于压迫组(P<0.05)。压迫组和对照组,术后1个月卵泡个数少于术前(P<0.05),术后6个月卵泡个数和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于术后1个月(P<0.05);电凝组,术后1个月和术后6个月卵泡个数低于术前(P<0.05),术后6个月卵泡个数高于术后1个月(P<0.05);术后1个月和术后6个月,电凝组卵泡个数低于压迫组和缝合组(P<0.05)。 结论 腹腔镜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术中压迫止血对卵巢功能影响最小,缝合止血对卵巢功能影响和压迫止血相当,电凝止血对卵巢功能影响最大。
音乐结合放松疗法改善孕产妇负性情绪及分娩质量的作用
盛夏, 赵淑华, 王战云
2017, 15(12): 2093-2095,2181.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2017.12.027
159 1
摘要:
目的 探究音乐结合放松疗法改善孕产妇负性情绪及分娩质量的作用。 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将2014年10月—2015年10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产科收治的60例孕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对照组30例,给予单纯的放松疗法;干预组3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音乐疗法,对这2组孕产妇治疗前后的HAMA、HAMD评分、分娩情况、疼痛分级以及妊娠结局进行综合评价,并对孕产妇的满意率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 干预组与对照组孕产妇干预前的HAMA评分以及HAMD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治疗后,干预组与对照组HAMA、HAMD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孕产妇的第1、2产程以及平均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的产后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且干预组新生儿的Apgar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有2例行剖宫产,剖宫产率为6.7%,对照组有8例行剖宫产,剖宫产率为2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干预组孕产妇产后出血率、新生儿窒息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疼痛分级以及妊娠结局都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给予孕产妇音乐结合放松疗法干预治疗,能够有效改善孕产妇的负性情绪及分娩质量。
卵丘颗粒细胞的端粒长度与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妊娠结局的关系
曹文丽, 夏邦世, 张艳普, 蒋雁, 叶飞君, 方建伟
2017, 15(12): 2096-2098,2108.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2017.12.028
173 1
摘要:
目的 颗粒细胞凋亡直接影响胚胎的质量,而端粒参与了细胞增殖的调控,因此,本文探究了卵丘颗粒细胞的端粒长度与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妊娠结局之间的关系,为胚胎和卵母细胞的评估提供思路。 方法 选择2015年6月—2016年12月间上午入住舟山市妇幼保健院的87例进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根据年龄,共分为4组:20~25岁(21例);26~30岁(24例);31~35岁(23例);>35岁(19例)。依据卵母细胞成熟度,将患者分为未成熟卵泡颗粒细胞组(45例)和成熟卵泡颗粒细胞组(42例);依据胚胎移植后孕囊的阴道B超检查,分为妊娠组(43例)和非妊娠组(44例)。比较患者的年龄、卵母细胞的成熟度对卵丘颗粒细胞端粒长度,分析不同成熟度的卵母细胞卵泡液内抗苗勒管激素水平以及不同妊娠结局的卵巢颗粒细胞凋亡情况。所有数据的处理分析均使用SPSS 22.0统计软件。 结果 20~25岁组、31~35岁组和>35岁组的患者颗粒细胞端粒长度和卵泡成熟度之间有明显差异,随着年龄的增加,患者体内的成熟卵母细胞的颗粒细胞的端粒长度逐渐变短,端粒的长度与年龄呈负相关(P<0.05)。未妊娠患者与已妊娠的患者之间的颗粒细胞端粒长度比较,未妊娠的患者明显更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成熟卵母细胞的卵泡液内的AMH水平明显高于成熟的卵母细胞,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7)。比较非临床妊娠组和临床妊娠组的卵巢颗粒细胞凋亡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端粒长度随着患者年龄的增大而缩短,未妊娠患者的端粒长度更短,卵丘颗粒细胞的端粒长度与卵母细胞的成熟度和妊娠结局密切相关,具有临床研究价值。
平肝涤痰法辅助治疗重度子痫前期的疗效及机制
邱二娟, 顾月丽, 刘淑华, 郭俊玲, 王蔚, 陈娟, 顾江红, 王世强
2017, 15(12): 2099-2101.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2017.12.029
79 0
摘要:
目的 探讨平肝涤痰法治疗重度子痫前期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血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爱帕琳肽(Apelin)、白血病抑制因子(leukemia inhibitory factor,LIF)水平的影响。 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法将2015年1月—2016年12月杭州市中医院收治的158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79例。对照组给予硫酸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平肝涤痰法汤剂。比较2组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心率(heart rate,HR)和血清指标(hs-CRP、Hcy、Apelin、LIF)。 结果 治疗后,2组SBP、DBP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血清hs-CRP、Hcy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血清Apelin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2组血清LIF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平肝涤痰法治疗重度子痫前期疗效显著,可能是通过调节患者血清hs-CRP、Hcy、Apelin、LIF水平而发挥作用。
Contasure Needleless无针吊带应用于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的效果评价
许琴仙, 徐佳玲, 庄勰燕, 傅浪静, 葛莉红, 蒋本贵
2017, 15(12): 2102-2105.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2017.12.030
107 0
摘要:
目的 探讨Contasure Needleless®无针吊带对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UI)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 筛选并纳入2014年3月—2016年2月浙江大学明州医院和宁波妇儿医院收治的女性SUI患者148例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全部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行Contasure Needleless®治疗,对照组行经闭孔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TVT-O)治疗。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围手术期相关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24 h疼痛、住院时间,术后感染、尿潴留、血肿)、术后生活质量的改善及并发症的发生率。 结果 ①治疗效果:观察组中85.7%治愈,8.6%缓解,5.7%无效,对照组分别为89.7%、5.9%、4.4%,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围术期相关指标: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24 h疼痛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t=21.602、6.147、3.470,P<0.05)。③术后生活质量的改善:2组患者术后ICIQ-SF、IIQ-7、UDI-6等生活质量评分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并发症的发生率: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8.11%(6/74);对照组为17.57%(13/7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00,P=0.045)。 结论 Contasure Needleless®无针吊带治疗我国女性SUI疗效与TVT-O相当,但其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腹股沟区疼痛发生率低的临床优势,值得在我国各级医院推广实施。
溃疡性结肠炎儿童炎症因子、氧化应激、骨密度及骨代谢指标变化研究
俞红粉
2017, 15(12): 2106-2108.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2017.12.031
146 1
摘要:
目的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因尚不十分清楚的结、直肠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病变局限于大肠黏膜及黏膜下层,病程漫长,常反复发作。本研究旨在探讨溃疡性结肠炎儿童炎症因子、氧化应激、骨密度(BMD)及骨代谢指标变化,为其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方法 选取2015年4月—2016年8月于绍兴市中心医院儿科就诊的溃疡性结肠炎儿童58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儿童4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2组儿童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水平,氧化应激指标一氧化氮(N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BMD及骨代谢指标骨钙素(BGP)、骨碱性磷酸酶(BALP)水平情况,并采用t检验比较2组差异。 结果 观察组炎症因子CRP、TNF-α、IL-6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氧化应激指标NO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SOD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BMD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但2组骨代谢指标BGP、BAL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溃疡性结肠炎儿童炎症因子指标CRP、TNF-α、IL-6水平及氧化应激指标NO、SOD水平异常,且BMD明显降低,临床上检测其炎症因子、氧化应激及BMD变化有助于儿童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断和治疗。
社区卫生研究
社区中医综合干预模式对肝肾阴虚型围绝经期患者的疗效分析
张喆, 林娟, 杨金禄, 俞建锋, 汤伟, 陆萍, 葛玲玉, 陈润, 黄美英, 蔡以生
2017, 15(12): 2109-2111,2162.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2017.12.032
115 1
摘要:
目的 通过中医药综合疗法对社区肝肾阴虚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进行干预,改善患者症状。 方法 从上海市嘉定区6个社区各纳入30例肝肾阴虚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共计180例,均于2016年2—8月入组。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为患者建立个人档案,心理疏导,每月为患者进行一次健康宣教。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中医综合疗法,包括口服中药、针刺、耳穴及八段锦。3个月疗程结束后对改良后的Kupperman评分进行比较,并评判临床疗效。 结果 疗程结束后,干预组及对照组干预后与干预前比较,改良的Kupperman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干预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总有效率为85.71%,对照组为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在潮热出汗、失眠、易激动、抑郁、疲乏、心悸方面较干预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眩晕方面与干预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在易激动、抑郁方面与干预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中医综合干预模式对肝肾阴虚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有明显疗效,能改善诸多症状,值得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推广。
心理卫生与健康促进
心理干预对溃疡性结肠炎发病患者五羟色胺及焦虑评分的影响
陈员娥, 郭旭日, 高聪颖, 蒋益
2017, 15(12): 2112-2114.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2017.12.033
208 1
摘要:
目的 观察心理干预对溃疡性结肠炎发病患者五羟色胺及焦虑评分的影响,以期指导治疗。 方法 全部病例均选自2016年1—12月来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消化内科治疗确诊为溃疡性结肠炎患者7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2组,对患者均根据不同的症状、病情程度采取个体化用药方案,在临床用药基础上观察组患者予心理干预治疗。每组各36例,治疗14 d后采用SAS、SDS量表评价2组患者治疗前后焦虑及抑郁情况,比较治疗前及治疗2个月后黏膜组织中五羟色胺表达情况。 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及对照组患者SAS评分均降低(P<0.05),其中观察组患者SAS改善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患者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及对照组患者SDS评分均降低(P<0.05),其中观察组患者SDS改善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患者五羟色胺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及对照组患者五羟色胺表达水平均降低(P<0.05),其中观察组患者改善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心理干预能够缓解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焦虑情绪,通过抑制肠道内五羟色胺的表达水平改善胃肠功能失常症状使患者获益,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调查研究
在校大学生无偿献血的态度与认知的调查——以南京地区部分医学院校为例
邢青青, 董银凤, 常瑶, 秦雪
2017, 15(12): 2115-2117,2128.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2017.12.034
104 1
摘要:
目的 了解医学院校在校大学生对无偿献血的态度和认知,分析其中的影响因素,提高大学生无偿献血的参与度。 方法 于2016年5月4日—2016年11月10日在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医科大学等几所南京地区医学院校自制问卷,问卷内容包括基本信息、献血经历、献血态度及影响因素、对献血及其相关法律的认知。对在校大学生随机发放调查问卷,采取不记名方式填写,最后回收问卷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调查结果显示,参与本次调查的在校大学生中,有献血经历的占19.36%。其中,男同学献血的参与度显著高于女同学(P<0.001)。进行年级分析发现,献血率最高的为研究生及以上的同学(42.1%),其次为大三(27.5%)和大二(22.4%)的同学。大学生献血动机各不相同,最重要的原因是认为自己身体好,应该去帮助别人。近八成的学生认为公民无偿献血是有必要的,并且对有无偿献血经历的人群产生敬佩感(67.54%)。但大部分学生对于无偿献血存有顾虑,主要是担心自己的安全和对献血机构的不信任,部分学生是由于没有合适的献血机会。无献血经历的学生表示,在安全和其他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愿意无偿献血(86.1%)。部分学生对无偿献血事业缺乏足够认识,61.1%的同学认为家人或自己受益能提高自己献血积极性。学生对无偿献血知识的了解主要来源于网络媒体,而绝大部分非医学专业的学生对血液循环、血液再生以及献血对人体的益处不了解。 结论 调查结果表明,医学院校在校大学生对无偿献血的态度是积极的,部分学生对无偿献血有关知识的了解与认识不足,安全便捷的献血环境也是影响大学生参与无偿献血积极性的重要因素。
非内分泌科护士对糖尿病规范血糖监测认知调查与分析
汪丽, 胡小磊, 任启芳, 张艳丽, 史菲菲, 胡红艳
2017, 15(12): 2118-2119,2172.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2017.12.035
148 0
摘要:
目的 调查和分析非内分泌科护士对糖尿病患者规范血糖监测的态度、认知,并分析其相关因素及对策。 方法 参考《中国血糖监测临床应用指南(2011年版)》设计调查问卷,于2017年5—6月对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非内分泌科(58个临床科室)的58名护士进行调查,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系统描述分析。 结果 非内分泌科室的护士对规范血糖监测中血糖仪和试纸的正常工作环境有79.3%的护士不知道;血糖仪的测试范围有58.6%的护士不知道;每瓶试纸开启后的有效期有70.7%的护士不知道;特殊人群血糖控制标准有86.2%的护士不知道;血糖的危急值有50.0%的护士不知道。调查结果显示,不同职称、不同工龄、培训次数护士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得分随职称的升高而降低;随工作年限的延长而降低;随培训次数的增加而升高。在学历上护士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非内分泌科护士对血糖监测重视和关注程度不够,导致糖尿病患者缺乏针对血糖监测的指导和教育。因此需要深化《指南》建议的血糖监测方案,进一步对医护人员进行培训,提高非内分泌科护士对规范监测血糖的重视和关注,不断提高专科护理水平。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规范血糖监测的专项培训,提供简明的规范化的血糖监测知识小册子供护士随时查询,分享规范血糖监测案例等途径来提高非内分泌科护士知识掌握程度。
诊断技术研究
多指标检测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评估
吴蔚, 顾健, 倪军, 孙幸, 王红, 马莉, 方悦之
2017, 15(12): 2120-2123,2151.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2017.12.036
150 0
摘要:
目的 探讨多指标联合检测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诊断和分型的临床意义,并初步评估各实验指标的应用价值。 方法 收集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2010年1月—2014年12月期间确诊为MDS的89例患者临床资料,89例行骨髓细胞形态学和细胞遗传学分析(R显带核型分析);其中44例行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分析,62例完成骨髓活检组织病理学诊断;50例行流式细胞术(FCM)完成细胞免疫表型检测。 结果 ①形态学特征符合MDS诊断与分型标准59.6%(53/89),在各亚型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R显带核型分析检出率67.1%(53/79),在各亚型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同时行R显带核型分析和FISH检测异常染色体检出率为59.5%(22/37),仅核型分析检出率为54.1%(20/37),仅FISH检出率为48.6%(18/37)。2种检测方法符合率78.4%(29/37);④符合MDS病理组织学诊断特征者72.6%(45/62);FCM免疫学分析,32.0%(16/50)发现异常细胞群;⑤与细胞形态学单一指标相比,联合细胞形态学与遗传学2项指标以及细胞形态学、骨髓活检组织病理学和遗传学三项指标诊断MDS的符合率高(P<0.05);联合细胞形态学与骨髓活检组织病理学两项指标诊断符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联合多项检测指标,可提高MDS诊断率;形态学、骨髓病理学、细胞遗传学、免疫表型等各检测指标在MDS诊断和分型中各有其特点,均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医学综述
内质网应激在糖尿病心肌病中的研究进展及药物干预
周阳, 吴伟
2017, 15(12): 2124-2128.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2017.12.037
194 19
摘要:
糖尿病心肌病是指发生在糖尿病患者中,在除外高血压性心脏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以及其他心脏结构疾病的情况下,存在左心室功能不全的心肌疾病,主要表现为心脏结构、形态学、功能以及代谢方面的异常。内质网作为一个细胞器,其功能与脂质的合成、钙离子稳态、蛋白质折叠和成熟相关。内质网相关功能的紊乱导致了细胞内的应激反应,称为内质网应激。内质网应激在起始阶段通过未折叠蛋白反应来代偿受损的内质网功能,这个过程主要是通过IRE-1、ATF6、PERK这3种内质网表面跨膜蛋白及其下游促进生存的信号分子来调控的;然而当内质网应激反应过度或者持续时间较长时,未折叠蛋白反应就会启动其下游由CHOP、Caspase-12、JNK介导的凋亡信号通路,最终将会引起细胞凋亡。糖尿病心肌病的发病机制非常复杂,目前研究认为内质网应激与糖尿病心肌病的发生发展相关。高血糖、游离脂肪酸的积累及炎症反应可能是诱发内质网应激的触发因素。为了寻求特异性的治疗方法,近年来国内外学者研究发现许多药物可以通过抑制内质网应激来减少心肌细胞凋亡,改善心脏功能,延缓糖尿病心肌病的发生发展。本文主要针对糖尿病心肌病发展过程中内质网应激作用机制以及不同的药物通过不同的方式来改善内质网应激反应进行综述。
中医中药研究
消痞五穴针刺疗法对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胃动力学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李桂敏, 谭涛
2017, 15(12): 2129-2132.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2017.12.038
177 1
摘要:
目的 从胃动力学和生活质量的角度分析消痞五穴针刺疗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的应用价值。 方法 将103例FD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口服枸橼酸莫沙必利分散片,观察组针刺脾俞、胃俞、建里、太乙、足三里。评价中医症候评分和临床疗效,并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胃电图测定平均收缩波频率(MFC)和收缩波幅值(AC),采用36条目健康调查简表(SF-36)以及反流和消化不良生活质量表(QoLRAD)评价患者生活质量。 结果 治疗前,2组的中医症候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主症、次症评分以及总分均有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临床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的空腹和餐后MFC和A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的MFC和AC均有提高,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的SF-36和QoLRAD量表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SF-36和QoLRAD量表得分均有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消痞五穴针刺疗法能够显著改善FD患者的胃动力学功能和生活质量,用于FD治疗具有积极意义。
全科医学教育研究
平衡理念在血液病教学中的艺术应用
蔡邵哲, 简翠, 李登举
2017, 15(12): 2133-2135.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2017.12.039
108 0
摘要:
血液系统疾病的特性决定了血液病是临床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如何把枯燥冗杂的医学知识及重要的临床技巧传授给医学生并让他们很好的领悟和掌握是十分值得探讨的问题。平衡描述了一种矛盾存在的特殊状态,既体现了稳定,又蕴藏了发展。将血液系统疾病相关知识与平衡理念这两种晦涩难懂的事物融合在一起,把握好教与学的平衡,使得学生对此感到有趣并易于理解和掌握,需要借助艺术的手段,且本身也是一门艺术。艺术地将平衡理念穿插于血液病教学过程,是课堂知识传递和临床实践教学活动顺利开展的重要“催化剂”。艺术地将平衡理念与血液病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有机结合,不但有助于提升血液系统疾病临床教学的效率,而且可以间接的向学生展现我国传统文化及哲学理念的魅力,有助于诱导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在血液病教学的实践过程中,与标本兼治、疗效与副作用的把握,内环境稳态的掌控,心态失衡的扭转,负性情绪的平复等相关的教学内容都需要借助于平衡理念进行传授。传授过程中还要注意内容深度广度和医学生的接受程度进行平衡。在教学方式上,利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巧妙辅以相关传统文化内容或理念,基于“病例和问题”进行的引导式教学更有利于血液病教学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统一。
医学综合研究
医院科研精细化管理的实践体会
盛文奇, 张雪静, 李志光, 梁宁霞
2017, 15(12): 2136-2140.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2017.12.040
88 1
摘要:
目的 伴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科研管理在现代医院管理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其管理的科学化水平对于医院整体科研实力的提升有着重要的影响。通过梳理分析科研精细化管理的具体实践,探索更有效的模式及长效机制。 方法 本文通过对医院科研活动全过程所需的基本要素:人才、项目、资金、设施、成果等引入精细化管理理念,实施科研精细化管理举措,将科研管理精细化的内容分为科研平台管理、科研人才管理、科研项目管理、科研经费管理、科研成果管理等具体实践与分析。 结果 以医院“十二五”建设所取得的科技创新和人才发展状况为例证,总结发现将精细化管理理念贯彻到科研管理的每一个环节,对提高医院的整体科研水平、实现科学研究的良性循环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结论 精细化管理在医院科研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在科研管理中引入精细化管理有助于提高医院科学研究的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应得到重视和广泛应用,且需要医院各个部门之间的协调与合作。医院应从文化、制度、人员、技术等方面给予保障,同时科研管理部门也需加强管理队伍建设,从常规的科研管理工作向创新型服务转型,实现科研服务的精细化:主动、优化、跟踪、创新、提升服务,不断提高科研精细化管理水平。
揿针埋针镇痛联合康复训练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功能障碍的疗效影响
徐纬, 孙丹, 陈娜, 张大同
2017, 15(12): 2141-2144.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2017.12.041
154 0
摘要:
目的 观察揿针埋针镇痛治疗联合康复训练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膝关节疼痛以及功能障碍的疗效影响。 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将2016年1—6月于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就诊的4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观察组给予埋针镇痛治疗联合常规康复训练,对照组单纯给予常规康复训练。2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初次治疗结束时、治疗1个月及随访3个月时采用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骨关节炎指数(WOMAC)评定膝关节疼痛、僵硬和关节功能程度,分数记录时使用视觉模糊评分法(VAS);同时于治疗前、治疗1个月后采用普通量角器测量患者膝关节活动范围(ROM),并进行膝关节功能评定,然后作疗效评定。 结果 初次治疗结束时,观察组的WOMAC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1个月的治疗,2组患者WOMAC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同项目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间WOMAC评分同项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的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5%,对照组为70%。2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后随访时,2组WOMAC评分较治疗1个月后时有所上升,与治疗前同项目比较,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WOMAC评分同项目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揿针埋针镇痛治疗联合康复训练能有效地改善膝关节炎疼痛以及功能障碍。
全科护理研究
加速康复外科护理理念在经皮肾镜取石术患者中的临床护理应用效果分析
周宏霞, 刘建民
2017, 15(12): 2145-2147.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2017.12.042
142 1
摘要:
目的 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护理理念在经皮肾镜取石术患者围手术期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7年4月由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收住的32例肾结石患者,其中男性20例,女性12例,平均年龄54.5岁,结石大小2.1~5.6 cm,多发结石6例,单发结石26例,伴肾积水4例。随机分为ERAS组和对照组,每组16例。2组患者性别、年龄、病情严重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2例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均采用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模式进行围手术期护理。ERAS组采用ERAS理念指导的层级整体护理模式进行围手术期护理。ERAS组医护患三方密切沟通,注重医护人员的责任意识提高和医患关系、护患关系和谐,让患者主动参与,注重护理反馈,动态性和针对性更强。比较2组患者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住院时间及患者满意度。应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所收集的资料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ERAS组患者较对照组患者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住院时间缩短,患者满意度高,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ERAS护理理念指导下经皮肾镜取石术的围手术期护理可以加快患者的手术康复。
超早期康复护理对缺血性卒中患者运动功能恢复影响的分析
郑晓丽, 姚梅琪
2017, 15(12): 2148-2151.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2017.12.043
110 1
摘要:
目的 分析超早期康复护理对缺血性卒中患者运动功能恢复及护理依从性影响。 方法 选取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确诊的病情稳定脑卒中患者16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超早期护理)与对照组(普通神经内科护理),观察入院时及出院前Barthel指数及Fegl-Mevyer评分情况,并对比2组患者护理依从性。 结果 入院时,2组患者Barthel指数在小于40分(χ2=0.15,P=0.70)、40~60分(χ2=0.04,P=0.83)及大于60分(χ2=0.15,P=0.70)组间数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出院前观察组患者大于60分的患者多于对照组(χ2=19.56,P<0.01)。入院时,2组患者Fegl-Mevyer评分在小于50分(χ2=0.10,P=0.75)、50~84分(χ2=0.65,P=0.42)、85~95分(χ2=0.15,P=0.70)及96~99分组间数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出院前观察组患者小于50分的患者少于对照组(χ2=4.84,P=0.03)。2组患者在服药方面,依从性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22,P=0.27),但在康复运动方面,观察组患者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0.06,P=0.02)。 结论 对卒中患者采用超早期护理干预能够促进患者运动功能及生活能力的恢复,且能够提高患者康复治疗的依从性,对患者的康复具有积极意义。
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疗效观察及护理
张淑艳, 张珍珍, 张晓珍, 姚诗清
2017, 15(12): 2152-2155.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2017.12.044
183 6
摘要:
目的 观察冬病夏治穴位贴敷配合中医辨证施护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疗效。 方法 选取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6年7月门诊符合纳入标准的稳定期COPD患者33例,其中男性19例,女性14例,平均病程为(20.35±9.43)年,平均年龄(62.13±9.25)岁。在三伏天中每一伏的第1天使用中药三伏贴穴位贴敷治疗,贴敷时间一般为2~4 h,共计3次。选取白芥子、细辛、延胡索、甘遂各适量,按比例把其研磨成极细粉末,过筛后加入鲜姜汁并拌匀后制成药饼,选取双侧肾俞、脾俞、肺俞进行贴敷,结合病情需要时再加贴大椎穴。观察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治疗前后的临床综合疗效及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咳嗽、咳痰及喘息的变化。使用SPSS 13.0统计分析软件。治疗前后均数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连续性变量数据以x±s表示。 结果 治疗后临床症状得到控制8例,显效16例,有效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94%。治疗后患者咳嗽、咯痰的症状积分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前后喘息的症状积分虽也有改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能与入选的病例和观察评估有关,有待下一步的研究。 结论 中药穴位贴敷配合辨证施护来治疗稳定期的COPD患者,能有效改善患者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家庭化护理对产后抑郁症患者抑郁状况、生活质量和血清雌二醇、孕酮、5-羟色胺水平的影响
赵惠君, 郭华峰, 乔朋苗
2017, 15(12): 2156-2158.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2017.12.045
156 1
摘要:
目的 探讨家庭化护理对产后抑郁症患者抑郁状况、生活质量和血清雌二醇、孕酮及5-羟色胺水平的影响。 方法 选择2015年2月—2017年2月郑州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38例产后抑郁症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2组,每组6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家庭化护理。比较2组抑郁情况(EPDS评分)、生活质量(GQOLI-74评分)、血清雌二醇、血清孕酮及血清5-羟色胺水平情况。 结果 2组护理前EPDS评分、GQOLI-74各指标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护理后EPDS评分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EPDS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躯体功能维度、社会功能维度与心理功能维度均明显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观察组各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2组护理前血清雌二醇、血清孕酮及血清5-羟色胺水平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护理后血清雌二醇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护理后血清孕酮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护理后血清5-羟色胺水平均明显上升(P<0.05),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家庭化护理能够提高产后抑郁症患者抑郁状况、生活质量,并有效改善患者的雌激素和神经递质水平。
弹力绷带用于改善服用阿司匹林老年患者静脉采血后并发症的效果研究
王丹, 陈进, 俞志红, 朱利月, 金海燕, 应笑卿
2017, 15(12): 2159-2162.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2017.12.046
145 1
摘要:
目的 观察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的老年冠心病患者静脉采血后使用自粘性弹力绷带止血的效果,分析其优点。 方法 将2014年9月—2016年6月在浙江医院老年科体检抽血的120名长期单用阿司匹林抗血小板的老年冠心病患者按体检顺序随机分为实验组60名和对照组60名。实验组,静脉采血后无菌棉球按压针刺处,予以自粘性弹力绷带缠绕5 min;对照组,静脉采血后使用传统的输液贴,大拇指按压穿刺处5 min。观察2组穿刺处及周围皮肤出血、血肿、24 h淤血情况,评估研究对象的舒适度,比较2组全程采血按压时间。计量资料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2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或连续性校正χ2检验法进行了统计学分析,等级资料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实验组出血5例,占8.3%,少于对照组的15例;实验组的血肿例数为0,明显少于对照组的6例;实验组的24 h淤血发生率为0.0%,明显少于对照组的11例,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实验组的舒适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采血按压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自粘性弹力绷带有效减少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的老年人静脉采血后因按压造成的出血、血肿、瘀血不适等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护士工作效率,患者舒适满意,可推广应用于临床。
舒适护理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心理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李艳丽, 孙娟, 马玲, 谢长好
2017, 15(12): 2163-2165.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2017.12.047
155 3
摘要:
目的 分析舒适护理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焦虑、抑郁等心理健康情况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4年3月—2015年7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RA患者共86例作为研究对象,2015年1月1日起实施舒适护理,以此为时间界限,2014年3—12月45例患者设为常规护理组,实施常规护理;2015年1—7月41例患者设为舒适护理组,实施舒适护理,内容包括躯体舒适护理、心理舒适护理、社会舒适护理以及其他舒适护理。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心理健康状况,简明生活质量量表(SF-36)评价生活质量情况,分别于入院时、出院前1 d进行问卷调查,录入数据后使用SPSS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2组患者护理前后SAS、SDS和SF-36评分差异。 结果 2组患者护理干预前SAS、SDS和SF-36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干预前相比,干预后舒适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SAS、SDS评分较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SF-36评分有不同程度的升高(P<0.05);干预后,舒适护理组SAS和SDS评分低于常规护理组,而SF-36评分中各个子项目均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舒适护理能帮助调节RA患者心理状态,缓解长期病痛导致的焦虑、抑郁情绪,帮助树立健康、乐观的心态,同时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PDCA循环管理法在改善医院ICU护理缺陷中的作用
李玲, 郑化为, 葛梅, 张娟, 李冬梅, 勾芳
2017, 15(12): 2166-2168.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2017.12.048
113 1
摘要:
目的 探讨PDCA循环管理法改善医院ICU护理缺陷的价值,为提高医院护理质量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择2014年1—12月在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东风医院ICU进行诊治的患者160例作为对照组,另选择2015年1—12月在ICU进行诊治的患者160例作为观察组,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体重指数、疾病类型等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对照组实施传统的经验式护理,观察组给予基于PDCA循环的护理干预,2组患者的护理人员在人数、学历构成、职称构成、年龄分布等指标上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记录2组护理缺陷发生情况与护理质量。 结果 观察组出现身份识别错误1例,药物配发错误1例,护理缺陷发生率为1.3%,对照组出现身份识别错误3例,输液管理缺陷3例,药物配发错误4例,其他2例,护理缺陷发生率为7.5%,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在管理期间都进行30次检查,检查期间观察组与对照组的物品完好率分别为99.27±0.94和84.97±2.35,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经问卷调查,观察组对护理服务满意人数156例,满意度得分为97.03±3.80,对照组对护理服务满意人数138例,满意度得分为83.84±4.52,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PDCA循环管理法在应用能减少医院ICU护理缺陷的发生,提高ICU物品完好率,改善护患关系,提升医院整体服务质量,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循证护理模式在鼻息肉治疗过程中的应用
张培培, 周英, 赵梅君, 杨学梅, 马士崟
2017, 15(12): 2169-2172.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2017.12.049
126 0
摘要:
目的 研究分析循证护理模式在鼻息肉治疗过程中的应用。 方法 选取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320例鼻息肉患者,依据患者的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药物治疗组(196例)与手术治疗组(124例),再将2种治疗方法的患者随机均分为药物治疗1组、药物治疗2组与手术治疗1组、手术治疗2组;其中药物治疗1组与手术治疗1组患者在治疗中给予传统护理,药物治疗2组与手术治疗2组在治疗中实施循证护理模式护理。观察4组入院及出院时负性情绪变化,评估患者疾病知识掌握程度及护理满意度,观察分析患者的护理效果。 结果 全部患者均通过治疗和护理后,对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评价对比,药物治疗2组与手术治疗2组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药物治疗1组与手术治疗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药物治疗2组与手术治疗2组也明显高于药物治疗1组与手术治疗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出院时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均较入院时下降,且循证护理模式护理组显著低于传统护理组(P<0.05)。出院时,循证护理模式护理组疾病知识掌握程度显著高于传统护理组(P<0.05)。 结论 鼻息肉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应用循证护理模式具有良好的效果,临床应用价值高。
创伤后患者发生急性呼吸衰竭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谢婵婵, 李季, 陈亚丽, 王春芬, 吴宗林, 楼丽娜
2017, 15(12): 2173-2175.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2017.12.050
119 4
摘要:
目的 探讨创伤后患者发生急性呼吸衰竭(acute respiratoryfailure,ARF)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方法 选择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2014年5月—2016年5月间收治的214例患者,依据患者术后是否发生急性呼吸衰竭,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发生者,61例)和对照组(未发生,153例)。制作危险因素调查表,收集2组患者年龄、吸烟史、合并糖尿病和高血压病、合并呼吸系统疾病史、休克持续时间、创伤指数评分、APACHE评分等因素资料。采用单因素和Logistic回归分析对收集的数据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 214例创伤患者有61例发生ARF,发生率为28.5%(61/214)。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合并糖尿病和高血压病、合并呼吸系统疾病史、休克持续时间、创伤指数评分、APACHE评分是创伤后患者发生ARF的单因素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合并呼吸系统疾病史、休克持续时间、创伤指数评分、APACHE评分是创伤后患者发生ARF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创伤后极易发生ARF,年龄、合并糖尿病和高血压病、合并呼吸系统疾病史、休克持续时间、创伤指数评分、APACHE评分是创伤后患者发生ARF的危险因素,临床中要及时判断出危险因素,做好治疗和护理。
ICU特殊护理联合氧驱动雾化吸入对重症肺炎患者炎症因子的影响
庞璐, 吴霞云, 卢俊梅, 徐芳芳, 郑丽芳, 王亚萍
2017, 15(12): 2176-2178.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2017.12.051
118 0
摘要:
目的 探讨重症监护室(ICU)特殊护理联合氧驱动雾化吸入对重症肺炎患者炎症因子的影响。 方法 选择2014年8月—2016年8月衢州市人民医院ICU病房重症肺炎患者86例,采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3例予常规ICU护理和常规治疗;实验组43例,在与对照组相同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ICU特殊护理联合氧驱动雾化吸入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L-6、CRP、TNF-α等炎症因子、金属基质蛋白功能水平、VC、FVC、FEV1及FEV1/FVC和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其结果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9.0进行数据分析。 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2组患者血清IL-6、CRP、TNF-α、MMP-9水平均降低(P<0.05),VC、FVC、FEV1及FEV1/FVC水平均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患者治疗后血清TIMP-1、VC、FVC、FEV1及FEV1/FV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IL-6、CRP、TNF-α、MMP-9水平和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 ICU特殊护理联合氧驱动雾化吸入能有效降低重症肺炎患者血清IL-6、CRP、TNF-α等炎症因子水平,改善肺功能,降低临床症状改善时间,较常规治疗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
全科诊疗实践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再入院相关因素分析
黄云霞, 陈雪亮, 朱晓峰, 金文
2017, 15(12): 2179-2181.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2017.12.052
98 2
摘要:
目的 回顾性分析75例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再入院原因,探讨MHD患者再入院相关危险因素。 方法 收集浦江县人民医院2014年1月—2016年12月再入院的75例MHD患者临床资料,并以同期70例门诊MHD患者临床资料为对照,比较2组MHD患者年龄、透析龄、血红蛋白、尿素清除指数(Kt/V)、空腹血糖、血浆白蛋白、透析前血钙、血磷、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透析充分性等临床指标,统计患者再入院原因,并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对MHD患者住院危险因素进行分析。 结果 75例MHD患者再入院原因前3位分别为各类感染(18例,24.00%)、心血管并发症(17例,22.67%)、血压控制差(6例,8.00%);2组患者在年龄、BMI、透析龄、尿素清除指数、糖尿病、血红蛋白、白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方面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低透析龄、低白蛋白、Kt/V、高血糖是MHD患者再住院危险因素。 结论 感染疾病、心血管疾病、血压控制不理想是MHD患者再入院的主要原因,年龄大、营养状况差、透析不充分、血脂异常、糖尿病史是导致MHD患者再入院的相关危险因素,有效控制好相关危险因素有助于降低MHD患者再住院率。
肠系膜恶性上皮性间皮瘤1例
陈云杰, 姜海涛, 高国生, 王天飞
2017, 15(12): 2182-2183.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2017.12.053
110 3
摘要:
恶性上皮性间皮瘤是临床上极为少见的一种疾病,来源于胸膜、腹膜、心包和鞘膜等体腔表面的间皮细胞[1],侵袭性强,预后较差。多发于高龄人群,近年来在全球发病率逐年增高,误诊率较高[2-3]。腹膜的发病率仅次于胸膜,约占全部的1/3。我院收治1例肠系膜恶性上皮性间皮瘤,结合相关文献报道如下,增强对本病的进一步认识。1病例介绍患者女,53岁,因腹胀1月余入院,既往高血压病史6年余,控制可,否认糖尿病、心脏病等病史。
胰高血糖素瘤外科手术治疗的麻醉处理1例
江波, 李帅蓉, 贺娜, 魏文博, 于建设, 陶利军
2017, 15(12): 2184-2185.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2017.12.054
51 1
摘要:
胰高血糖素瘤(glucagonoma,GCGN)是一种临床上罕见的胰岛A细胞肿瘤,以坏死性游走性红斑、糖尿病、消瘦贫血等为主要表现。目前,手术切除肿瘤是最为有效的措施。由于术中分离肿块时对肿瘤的挤压作用会导致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多,从而可能对血糖(Glu)稳态及心肌收缩力产生不良影响。在对此类患者的麻醉管理过程中,我们应高度重视其特殊性。我院2016年3月收治1例胰高血糖素瘤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