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20年  第18卷  第5期

专家论坛
基于中医理论体系对全科医学发展的战略思考
庞立健, 吕晓东, 王铭钧, 张耀艺, 史雁南, 王琳琳
2020, 18(5): 705-709.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1335
242 7
摘要:
随着医学研究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医学分科逐渐细化,一些先进的医学诊疗设备也应运而生。这些措施在给疾病诊疗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忽视了对患者整体状态的审察与调整,这种专科疾病专科治疗的方式不能实现患者身体与心理的共同健康,而诊疗设备价格高昂更是增添了人们的经济负担。全科医学作为一门综合性临床医学专业学科,整合了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康复医学以及人文社会科学等相关内容,其以为个人、家庭和社区提供“简、效、廉”医疗服务的目的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中医学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其形成及发展过程与全科医学有诸多相似之处。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背景、核心内涵和地位是推动全科医学在祖国土壤发展的基本条件、核心动力和保障,在推动全科医学体系发展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可将中医理论与西医现代化科学思想相结合,建立中医式全科医学一种新的医学思维模式。为此,本文倡导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结合现代医学发展之优势,以中医理论体系发展规律为鉴,取类比象、辩证的看待全科医学的发展,构建适合我国的全科医学之路,进一步推动全科医学科学有序发展。
全科医学讲堂
系统性血管炎的诊断与治疗
侯传云, 李志军
2020, 18(5): 710-711.
191 10
摘要:
系统性血管炎(systemic vasculitis,SV)是一组以血管壁炎症及坏死为主要病理改变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临床表现变化多端,早期诊断难度较大。患者常有多系统多器官受累,可引起多脏器功能障碍甚至衰竭,但是在某些患者,病变亦可局限于某一脏器。
全科医学论著
sirt1新型受体激动剂SRT2104对受损血管内膜增殖的抑制作用研究
魏欢, 蒋旋, 谷天祥
2020, 18(5): 712-716.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1336
213 1
摘要:
目的 探究不同电压静电纺丝外鞘的微观结构并探讨SRT2104生物可降解血管外鞘对静脉桥血管内膜增殖的抑制作用。 方法 选择5~8 kV、12~15 kV两个电压区间,构建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外鞘观察2组微观结构。选取新西兰白兔30只,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非载药血管鞘组和SRT2104组,每组10只。术后7 d,每组选取4只比较Ki-67荧光染色结果。剩余6只于术后即刻、1周、8周测量血管内径及血流峰值,比较变化率;并比较各组术后8周血管内膜厚度及内膜中膜比值。 结果 电镜下5~8 kV对应的纺丝粗糙,断裂;12~15 kV电压下的纺丝光滑,连续。术后1、8周,SRT2104组内径变化率明显减小(均P<0.01);术后8周SRT2104组变化率也远小于非载药鞘组(P<0.05)。术后1周,SRT2104组血流峰值变化率较小(P<0.05),术后8周该趋势相同;8周末非载药鞘组血流峰值变化率小于对照组(P<0.05)。术后8周HE染色显示SRT2104组膜厚度明显减小(均P<0.01),内膜/中膜比值明显小于对照组及非载药鞘组(均P<0.05),非载药鞘组相比对照组明显减小(P<0.01)。 结论 12~15 kV电压下纺丝具有良好的微观结构,据此构建的SRT2104载药血管外鞘能抑制静脉桥血管内膜增殖。
白塞综合征眼部损害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特点分析
曹赛霞, 李玉慧, 杨书彦, 贾园
2020, 18(5): 717-719,738.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1337
173 2
摘要:
目的 了解白塞病眼部损害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特点。 方法 搜集2008年5月—2018年5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收治的101例住院白塞病患者资料,分析眼部损害特点及其与其他系统损害及免疫学指标的关系。 结果 在101例白塞病患者中,有眼部损害者35例(34.6%),其中以葡萄膜炎最多见(22/35,62%),其次分别为白内障(6/35,17%)、结膜炎(4/35,12%)、角膜炎(3/35,9%)。有眼部损害和无眼部损害组相比较,男性多于女性(P<0.05),心脏瓣膜病变和动脉瘤的发生率低(均P<0.05),在口腔溃疡、外阴溃疡、皮肤损害、胃肠道、神经系统、关节、血栓形成等方面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实验室指标中抗内皮细胞抗体(AECA)的阳性率在有眼部损害组明显低于无眼部损害组(P<0.05)。在IgG升高、补体降低、D-二聚体升高、ESR、CRP及抗磷脂抗体等方面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以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为主,患者预后较好。 结论 白塞病患者发生眼部损害男性多于女性,以葡萄膜炎最多见,眼部损害与发生心瓣膜病和动脉瘤呈负相关,AECA阳性率低,给予激素、免疫抑制剂、生物制剂可取得较好疗效。
类风湿关节炎相关自身抗体与并发间质性肺病的相关性研究
梅永君, 费艳芳, 王健, 潘海峰, 李志军
2020, 18(5): 720-722.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1338
212 9
摘要:
目的 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清中自身抗体与RA并发间质性肺病(ILD)的潜在相关性。 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2月在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住院治疗的856例RA患者,其中RA继发干燥综合征(SS)患者152例,RA并发ILD患者177例。所有RA患者根据有无ILD进行分组,分析RA患者并发ILD的影响因素。定量检测患者血清中的抗环瓜氨酸肽抗体(anti-CCP2)和类风湿因子(RF),定性检测anti-SSA/Ro52、anti-SSA/Ro60以及anti-SSB抗体,分析这些自身抗体与RA患者并发ILD的相关性。 结果 ILD在RA与RA继发SS两组间的发病率分别为19.89%、24.34%,组间ILD发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511,P=0.219)。相较于无ILD的RA患者,伴有ILD的RA患者年龄更大、病程更长、anti-CCP2抗体水平以及RF滴度更高,2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RA患者是否继发SS、年龄、病程以及anti-CCP2抗体与ILD的发病相关(均P<0.05)。 结论 RA患者血清中anti-CCP2抗体阳性与并发ILD有关,RA继发SS患者血清中anti-SSA/Ro60、anti-SSA/Ro52和anti-SSB抗体与ILD发病无关。
加速康复外科模式下全膝关节置换术中“鸡尾酒”复合液不同使用方案的疗效分析
郭东昇, 刘宇博, 陈广祥, 沈军, 尚宁尔, 张向鑫, 王东来
2020, 18(5): 723-726,838.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1339
196 3
摘要:
目的 研究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模式下全膝关节置换术中“鸡尾酒”复合液不同使用方案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方法 纳入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关节外科2016年6月—2018年6月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120例,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3组:A组将复合液全部进行关节周围浸润注射,B组将复合液完全行关节腔内注射,C组将复合液一半行关节周围浸润注射,另一半行关节腔内注射,每组40例。观察并比较患者年龄、性别、BMI、VAS评分及术后主要观察指标等。 结果 术后6、8、12、24 h VAS评分,B组最高,C组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48 h、72 h 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24 h补救镇痛率B组最高,C组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最大血红蛋白下降值,C组最低,B组最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内引流量C组最低,B组最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术后膝关节活动度最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C组HSS评分高于其他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其他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ERAS模式下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局部浸润联合关节腔注射“鸡尾酒”复合液,能减轻患者疼痛,减少患者术后失血,并且安全有效,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
Vitapex对年轻恒牙牙髓血运重建术疗效的影响
王小黎, 徐丽, 张容秀, 廖圣恺
2020, 18(5): 727-729,756.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1340
234 1
摘要:
目的 对比Vitapex和三联抗生素糊剂(TAP)做根管消毒剂在牙髓血运重建术中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2017年1—7月于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牙体牙髓科就诊的年轻恒牙牙髓坏死或根尖周炎患者4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2组均行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latelet-rich fibrin,PRF)增强的牙髓血运重建术。实验组根管消毒采用Vitapex糊剂,对照组根管消毒采用TAP,并且于术后3个月、6个月、9个月和12个月复诊,观察患牙临床症状和充填物情况,拍摄根尖片观察患牙牙根发育情况并测量患牙根管长度和根管壁厚度。对比2组临床有效率、根管长度、根管壁厚度及牙体变色率。 结果 实验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为85.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前牙根长度为(8.74±0.24)mm,治疗后为(9.12±0.18)mm,对照组治疗前牙根长度为(8.81±0.21)mm,治疗后为(9.21±0.24)mm,2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实验组治疗前根管壁厚度为(2.12±0.32)mm,治疗后为(2.66±0.24)mm,对照组治疗前根管壁厚度为(2.15±0.28)mm,治疗后为(2.71±0.28)mm,2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实验组牙体变色率为25.0%,对照组为100.0%,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Vitapex和TAP用于年轻恒牙牙髓血运重建术可以达到同样的临床疗效,但Vitapex作根管消毒剂能有效降低患牙牙体变色率。
锥形束CT在不同牙周袋深度牙根纵裂患牙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陈幸, 陈崇崇, 黄铮, 钟良军
2020, 18(5): 730-733.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1341
233 1
摘要:
目的 牙根纵裂(vertical root fracture,VRF)是指出现在牙根上的纵向折裂,临床中早期诊断较为困难,本研究旨在探讨锥形束CT(CBCT)在不同牙周探诊深度的牙根纵裂(VRF)患牙诊断中的应用。 方法 纳入2016年8月—2019年8月期间于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口腔科就诊的95例患者共99颗疑似VRF的患牙,分别进行X线根尖片和CBCT检查。由影像科医生和牙周专科医生分别对每颗患牙进行独立诊断并讨论获得一致结果,患牙治疗中直视观察到裂纹为确诊VRF的金标准,分别对CBCT和X线根尖片2种诊断方法的阳性检出率、特异度、准确度和灵敏度进行统计分析,并根据患牙牙周袋深度(是否≥5 mm)对CBCT诊断结果的影响进行亚组分析。 结果 99颗疑似VRF患牙中最终确诊为VRF的有84颗。对比最终金标准确诊结果,使用CBCT诊断VRF的阳性检出率为75.8%,灵敏度为89.3%,特异度为100.0%,准确度为90.9%。其中,阳性检出率、灵敏度和准确度和根尖X线片法(41.4%、48.8%和54.5%)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在深牙周袋组(探诊深度≥5 mm)中,使用CBCT进行诊断VRF的阳性检出率为81.7%,灵敏度为93.5%,与非深牙周袋组(探诊深度≤4 mm)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准确度和特异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使用CBCT诊断VRF优于X线根尖片,深牙周袋的存在对阳性检出率和灵敏度存在影响,牙周探诊推荐作为VRF疑诊患牙的必要临床检查。
重症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外周血中髓样树突状细胞和IL-17A表达及预后研究
陈怡, 贾杰, 郑娟红
2020, 18(5): 734-738.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1342
378 1
摘要:
目的 探讨重症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髓样树突状细胞(myeloid dendritic cell,MDC)比例和IL-17A水平及与预后关系。 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9年3月温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重症活动期UC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预后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49例)、预后不良组(41例)。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PBMC中MDC,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浆IL-17A水平。 结果 治疗后2组PBMC中MDC比例和血浆IL-17A水平低于治疗前(均P<0.001);治疗前后预后良好组PBMC中MDC比例分别为(0.48±0.15)%、(0.29±0.09)%,低于预后不良组的(0.56±0.17)%、(0.44±0.13)%(均P<0.05);血浆IL-17A水平分别为(12.97±4.24)ng/L、(9.05±2.96)ng/L,低于预后不良组的(16.02±5.13)ng/L、(11.88±3.90)ng/L(均P<0.05)。重症活动期UC患者PBMC中MDC比例与血浆IL-17A水平呈正相关(r=0.692,P<0.001)。入院时腹泻≥10次/d、MDC及IL-17A是影响重症活动期UC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PBMC中MDC比例联合血浆IL-17A水平预测重症活动期UC患者不良预后的AUC为0.943,预测效果优于单独检测。 结论 PBMC中MDC比例和血浆IL-17A水平升高可作为评估重症活动期UC患者不良预后的潜在标记物。
肾结石患者血清中LncRNA TapSAKI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蔡莹, 陈生, 徐勇
2020, 18(5): 739-742.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1343
210 1
摘要:
目的 探究长链非编码RNA(LncRNA)TapSAKI在肾结石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及预后的关系。 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9年6月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收治的144例肾结石患者为肾结石组,并选取同期本院148例健康体检者为正常组。以实时荧光定量PCR法(qRT-PCR)检测所有受试者血清中LncRNA TapSAKI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所有受试者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分析肾结石患者行经皮肾镜碎石术预后情况;比较2组不同预后患者血清LncRNA TapSAKI、MCP-1、IL-6、TNF-α水平;分析肾结石患者血清LncRNA TapSAKI与MCP-1、IL-6、TNF-α水平的相关性;分析肾结石预后的影响因素。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 结果 肾结石组患者血清LncRNA TapSAKI、MCP-1、IL-6、TNF-α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组(均P<0.05);术后不良并发症发生率为23.61%(34/144);预后不良组患者血清LncRNA TapSAKI、MCP-1、IL-6、TNF-α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组(均P<0.05);肾结石患者血清LncRNA TapSAKI与MCP-1、IL-6、TNF-α水平均呈正相关(均P<0.05);LncRNA TapSAKI与MCP-1、IL-6、TNF-α均为肾结石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均P<0.05)。 结论 肾结石患者血清LncRNA TapSAKI呈高表达,高水平LncRNA TapSAKI可能是肾结石患者不良预后因素,可作为评估肾结石预后的参考指标。
艾迪与顺铂胸腔灌注联合静脉应用培美曲塞二钠治疗肺腺癌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观察
李昱, 钱朝霞, 方陈, 陈永, 吴伟莉, 李殿明
2020, 18(5): 743-745.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1344
228 1
摘要:
目的 探索艾迪与顺铂胸腔灌注联合静脉应用培美曲塞二钠治疗肺腺癌合并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2018年6月—2019年4月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68例肺腺癌合并恶性胸腔积液的病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4例)及对照组(34例),2组患者经B超探查定位后,置入中心静脉导管,间断引流后B超探查胸水,待胸腔积液充分引流后,予以胸腔灌注。2组患者在给予静脉应用培美曲塞二钠基础上,观察组给予艾迪注射液、顺铂胸腔灌注,对照组给予顺铂胸腔灌注。每周期顺铂(50 mg/m2)分2~3次进行胸腔灌注,艾迪注射液每次给予50 mL,每周期灌注2次,4周期化疗结束1个月后采用WHO恶性胸腔积液疗效标准评估临床疗效,依据体力KPS评分评定患者的生存质量,参照WHO抗癌药物毒副作用标准评估治疗周期中药物毒副反应发生率。 结果 在临床疗效方面,观察组总有效率(82.35%)高于对照组(58.8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3);在生活质量方面,观察组KPS评分总有效率(88.24%)高于对照组(64.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2);在毒副反应方面,观察组在乏力(P=0.004)、Ⅲ~Ⅳ级毒副反应(P=0.031)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在骨髓抑制、肝肾功能损害、发热、胃肠道反应等方面,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在顺铂胸腔灌注联合静脉应用培美曲塞二钠治疗肺腺癌胸腔积液的基础上,使用艾迪注射液胸腔灌注能够提升临床治疗效果,减少患者严重毒副反应发生率,同时能够提升患者体力,改善生活质量。
危重症患者ICU治疗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相关因素分析
颜秀侠, 韩若东, 岳亚杰, 宋克义
2020, 18(5): 746-748,825.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1345
219 3
摘要:
目的 探究危重症患者ICU治疗后早期(3个月内)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相关因素。 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9年12月亳州市人民医院经ICU收治后出院或转出的危重症患者165例,根据是否存在认知功能障碍分为A组(无认知功能障碍,135例)和B组(认知功能障碍组,30例),收集2组患者相关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ICU治疗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相关因素。 结果 ICU治疗后患者早期认知功能障碍发病率为18.18%(30/16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187,95%CI:1.085~1.299,P<0.001)、病程急性生理健康评分-Ⅱ(APACHEⅡ)最高分(OR=1.392,95%CI:1.170~1.657,P<0.001)、入住ICU时长(OR=1.089,95%CI:1.016~1.166,P<0.001)为危重症患者ICU治疗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无谵妄发生(OR=0.209,95%CI:0.054~0.803,P=0.023)为危重症患者ICU治疗后认知功能障碍的保护性因素。 结论 年龄、APACHEⅡ最高分、入住ICU时长为危重症患者ICU治疗后早期(3个月)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低谵妄发生率为其保护性因素,临床应关注危重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以减少危重患者ICU治疗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
全科临床研究
改良CAPIRI与标准FOLFIRI方案二线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的疗效与安全性分析
王永辉, 韩传军, 黄剑辉, 涂建飞
2020, 18(5): 749-751,811.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1346
242 7
摘要:
目的 对改良CAPIRI方案与标准FOLFIRI方案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分析其安全性。 方法 将2015年1月—2016年1月丽水市中心医院及六安市人民医院诊治的一线FOLFOX方案治疗失败的82例转移性结肠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改良CAPIRI组(40例)及标准FOLFIRI组(42例),对2组患者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进行比较。 结果 2组患者治疗前肿瘤标志物及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2组患者的CEA、CA199及AFP均较治疗前下降,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改良CAPIRI组患者的总体生活质量评分[(43.71±4.52)分]明显高于标准FOLFIRI组[(40.09±3.96)分,t=3.862,P<0.001];改良CAPIRI组患者的客观缓解率(ORR)及病情控制率(DCR)(20.00%、75.00%)与标准FOLFIRI组(23.81%、66.67%)相近(χ2=0.174、0.687,P=0.677、0.408);改良CAPIRI组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期(OS)及无进展生存期(PFS)与标准FOLFIRI组相近(Log Rankχ2=0.621、0.206,P=0.431、0.650);但改良CAPIRI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及停药率(52.50%、0.00%)均明显低于FOLFIRI组(76.19%、9.52%,χ2=5.030、4.005,P=0.025、0.045)。 结论 改良CAPIRI方案与标准FOLFIRI方案治疗转移性结肠癌的临床疗效相似,但不良反应较少,耐受度更好。
右美托咪定全程泵注对体外循环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的心肌保护作用
张金辉, 蔡淑女
2020, 18(5): 752-756.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1347
188 1
摘要: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定全程泵注对体外循环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的心肌保护作用。 方法 以2015年8月—2019年8月于义乌市中心医院进行体外循环下心脏瓣膜置换术的14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70例)和对照组(70例)。所有患者均行体外循环瓣膜置换术,研究组予以右美托咪定全程泵注,对照组泵注等量生理盐水。统计麻醉诱导前(T0)、开放主动脉后(T1)、体外心肺分流结束时(T2)、术毕(T3)和术后24 h(T4)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和血氧饱和度(SPO2)等血流动力学参数,记录ICU停留时间和住院时间,观察患者心脏复跳情况,检测手术前后炎症因子及心肌损伤指标水平,观察术后心脏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结果 研究组与对照组T0~T4时间点HR、MAP和SPO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患者ICU停留时间和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患者心脏自动复跳率(92.86%)与对照组水平(87.1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70,P=0.260);研究组术后24 h血清炎症因子(TNF-α、IL-6和IL-8)和心肌损伤指标(CK-MB、cTnI和NT-proBNP)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30 d内心脏不良事件总体发生率(12.86%)显著低于对照组水平(32.86%),χ2=7.940,P=0.005。 结论 右美托咪定全程泵注可有效抑制体外循环瓣膜置换术后炎症反应,降低心肌损伤程度,减少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
不同血液净化方法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毒素清除力的影响分析
彭海萍, 吴广礼
2020, 18(5): 757-759,800.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1348
206 8
摘要:
目的 分析不同血液净化方法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毒素清除力的影响。 方法 将2015年1月—2018年4月于无锡新吴区新瑞医院行血液净化治疗的80例MHD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设低通量血液透析(low-flux hemodialysis,LFHD,25例)、高通量血液透析(high flux hemodialysis,HFHD,31例)、血液透析滤过(hemodiafiltration,HDF,24例);血液净化方式分别为LFHD、HFHD、HDF;比较3组毒素清除力。 结果 ①3组小分子溶质清除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后2组血清尿素氮(urea nitrogen,BUN)、马尿酸(hippuric acid,HA)、硫酸对甲苯酚(p-cresol sulphate,PCS)、硫酸吲哚酚(indoxyl sulphate,IS)浓度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但3-羧基-4-甲基-5-丙基-2-呋喃丙酸(3-carboxy-4-methyl-5-propyl-2-furan-propionic acid,CMPF)未见显著变化,且血清浓度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HA、PCS、IS、CMPF下降率及HA、PCS、IS蛋白结合类毒素溶质清除总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HDF组HA、PCS、IS、CMPF下降率及HA、PCS、IS蛋白结合类毒素溶质清除总量显著高于LFHD组、HFHD组(均P<0.05)。 结论 LFHD、HFHD、HDF均有一定毒素清除力,但HDF对HA、PCS、IS、CMPF的清除能力更显著,值得临床重视。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血清补体C5a水平及其与炎症因子的相关性
胡晨玲, 张学平, 杨荣梅, 周芬芳
2020, 18(5): 760-762.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1349
232 1
摘要:
目的 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患者血清补体C5a水平及其与炎症因子的相关性,阐明其临床意义。 方法 选择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2018年1月—2018年12月的AD患者110例作为AD组,同期健康体检者110例作为对照组。测定血清C5a水平及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e C-reaction protein,hs-CRP)、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 结果 AD组简易精神状态量表(simple mental state scale,MMSE)评分[(15.62±3.21)分]低于对照组[(29.34±3.82)分],t=28.839,P<0.05,C5a水平[(73.51±9.42)pg/mL]高于对照组[(64.29±9.34)pg/mL],t=7.290,P<0.05。AD组血清hs-CRP、IL-1β、IL-6、TNF-α水平[(5.03±0.60)pg/mL、(37.49±7.46)pg/mL、(105.34±13.13)pg/mL、(196.54±12.06)pg/mL]高于对照组(t=45.395、9.939、25.704、7.086,均P<0.05)。AD患者血清C5a、hs-CRP、IL-1β、IL-6、TNF-α水平与MMSE评分均呈负相关(r=-0.421、-0.523、-0.436、-0.445、-0.507,均P<0.05)。AD患者血清C5a与血清hs-CRP、IL-1β、IL-6、TNF-α水平均呈正相关(r=0.564、0.602、0.641、0.539,均P<0.05)。 结论 AD患者血清补体C5a水平升高,C5a水平与AD患者认知功能和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关系密切。
内侧半月板损伤关节镜下治疗与髌内侧滑膜皱襞的相关性
沈泌, 付昌马, 钱春生, 刘家能, 朱晨
2020, 18(5): 763-765,834.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1350
216 3
摘要: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治疗内侧半月板损伤与髌内侧滑膜皱襞(mediopatellar plica,MPP)的相关性。 方法 收集2016年1月—2018年1月在合肥市第三人民医院行关节镜治疗的18例内侧半月板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关节镜下行内侧半月板成形术或者缝合术,MPP在关节镜下行清除。依据关节镜下是否存在MPP,分成2组;关节镜下有无病理性MPP,分成2组,手术前后膝关节功能采用Lysholm评分,数据间比较采用协方差分析,两因素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分析。 结果 无MPP组术前Lysholm评分(38.36±3.12)分,术前有MPP组(30.43±1.75)分;术后无MPP组Lysholm评分(78.91±4.52)分,术后有MPP组(70.36±3.71)。术前A、B型MPP组Lysholm评分(38.37±3.23)分,术前C,D型MPP评分(30.78±1.10)分;术后A、B型MPP组Lysholm评分(79.75±2.90)分;术后C,D型MPP评分(70.27±2.81)分,经协方差分析结果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提示MPP和型别可能会影响手术疗效。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术后Lysholm评分与含有MPP者呈负相关(相关系数r=-0.792,P<0.05)。 结论 MPP影响膝关节内侧半月板损伤患者疗效,关节镜下需准确清除MPP,尤其是C、D型MPP。
曲美他嗪联合比索洛尔对缺血性心肌病患者NT-proBNP水平及心功能的影响
龙竞伟, 李平
2020, 18(5): 766-768.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1351
208 1
摘要:
目的 探讨曲美他嗪联合比索洛尔治疗缺血性心肌病患者的临床效果以及对患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 terminal pro B type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和心功能等指标产生的影响作用。 方法 将海口市第三人民医院自2016年1月—2018年10月间收治的缺血性心肌病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比索洛尔治疗的对照组和曲美他嗪联合比索洛尔治疗的研究组各43例,分别治疗3个月后观察2组患者心功能各项指标和NT-proBNP水平变化情况。 结果 研究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0.7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42%(P<0.05);治疗后2组患者LVEDd和LVESd水平均明显降低,LVEF水平明显升高,其中研究组各项指标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2组患者NT-proBNP水平均明显降低,其中研究组降低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曲美他嗪联合比索洛尔治疗缺血性心肌病能够明显改善患者心功能各项指标,降低NT-proBNP水平,提高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值得推广使用。
慢病防治研究
运动干预在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胡慧英, 张征宇
2020, 18(5): 769-772.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1352
192 6
摘要:
目的 观察运动干预对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下肢血管功能、周围神经传导功能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7年12月—2019年1月丽水市第二人民医院老年科收治的首次诊断为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90例,按照完全随机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2组患者均行临床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运动干预治疗。抽取2组患者治疗前后静脉血,计算BMI,观察2组患者血糖、血脂、下肢血管功能、周围神经传导功能、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下肢运动功能、生活质量。 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内膜中层厚度(IMT)、收缩期血管峰值血流速度(PSV)、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sVEGF-2)分别为(0.21±0.06)mm、(36.74±1.70)cm/s、(85.01±5.97)pg/mL、(5.51±0.19)ng/mL,低于观察组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周围神经传导速度分别为(56.68±3.48)m/s、(67.66±5.42)m/s、(37.72±3.75)m/s、(54.77±3.86)m/s、(64.69±4.45)m/s,高于观察组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均P<0.05)。 结论 对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进行运动干预,可改善患者周围神经传导功能与下肢运动能力,减轻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开放式鼓室成形术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对患者术后听力的影响
陈敏芬, 潘兆虎, 徐锦
2020, 18(5): 773-775,820.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1353
297 1
摘要:
目的 探讨开放式鼓室成形术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choronic suppurative otitis media,CSOM)时影响术后听力的因素。 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浙江省台州医院收治的86例CSOM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开放式鼓室成形术,比较术前1周和术后6个月的气导听阈(air conduction,AC)、骨导听阈(bone conduction,BC)和气骨导差(air-bone gap,ABG),分析术中可能影响听力的相关因素,并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找出开放式鼓室成形术治疗CSOM时对听力造成影响的因素。 结果 术前1周和术后6个月的AC[(65.73±8.25)dB vs.(47.52±6.82)dB]、ABG[(30.60±3.20)dB vs.(11.50±2.11)dB]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5.777、45.122;均P<0.001)。镫骨及镫骨底板未破坏者的AC优于镫骨或镫骨底板破坏者,后鼓室开放者的AC优于后鼓室未开放者(χ2=8.010、7.668;P=0.018、0.022)。镫骨或镫骨底板是否破坏、后鼓室是否开放是影响术后听力的独立因素(P=0.011、0.014)。 结论 开放式鼓室成形术对于改善CSOM患者术后听力具有一定作用,术中保留镫骨及镫骨底板的完好及开放后鼓室是影响术后听力较为重要的因素。
妇幼卫生研究
呼吸道感染患儿非细菌病原体IgM抗体检测的临床价值
蔡瑜, 高冬梅, 丁锐, 黄升海
2020, 18(5): 776-778,842.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1354
193 8
摘要:
目的 了解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14岁以下急性呼吸道感染儿科住院患儿非细菌病原体感染情况。 方法 收集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2018年1—12月呼吸道感染儿科住院患儿724例的血清标本;其中婴儿组(0~1岁)339例,幼儿组(>1~3岁)188例,学龄前组(>3~6岁)131例,学龄期组(>6~14岁)66例。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ndirect immunofluorescence assay,IFA)对嗜肺军团菌(legionella pneumophila,LP)、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se,MP)、Q热立克次体(coxiella burnetii,COX)、肺炎衣原体(chlamydia pneumoniae,CP)、腺病毒(adenovirus,ADV)、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甲型流感病毒(influenza A virus,INFA)、乙型流感病毒(influenza B virus,INFB)和副流感病毒1、2和3型(parainfluenza virus,PIVs)共9种呼吸道病原体血清IgM抗体联合检测,对阳性病例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 结果 724例患儿检出呼吸道病原体血清IgM抗体阳性病例273例,总阳性率为37.71%,共检出MP(29.70%)、INFB(5.80%)、RSV(4.56%)、ADV(0.55%)和PIVs(0.14%)5种病原体。混合感染阳性22例,占阳性病例的8.06%(22/273)。男患儿与女患儿血清IgM抗体总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9),但2组MP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婴儿组、幼儿组、学龄前组和学龄期组患儿血清IgM抗体总阳性率分别为27.14%、53.19%、54.20%、48.48%,其中MP、RSV及INFB 3种病原体在4个年龄组中的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冬季总阳性率最高(50.00%,102/204),INFB则在春季流行。 结论 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患儿呼吸道疾病感染的非细菌性病原体主要为肺炎支原体,且MP、RSV和INFB 3种病原体感染具有年龄和季节分布特点。
潍坊地区5132例6岁以下儿童维生素D水平调查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张明, 邱蕾, 贺玉霜, 董春萍, 钟照刚, 王明月
2020, 18(5): 779-782.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1355
198 4
摘要:
目的 分析潍坊地区6岁以下儿童维生素D营养状态及相关危险因素,为防治维生素D缺乏或不足的相关疾病提供参考。 方法 选取2016年8月—2018年8月在诸城市妇幼保健院体检的5 132例6岁以下体检儿童为研究对象,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OH)D]水平,分别从性别、年龄、季节等方面分析6岁以下儿童维生素D营养状态,并对其可能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及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 结果 6岁以下儿童维生素D缺乏率为10.76%,不足率为16.62%。6岁以下男女儿童血清25-(OH)D水平、维生素D缺乏率、不足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6岁以下儿童3~6岁段维生素D缺乏率与不足率高于0~1岁段、1~2岁段、2~3岁段(均P<0.05),3~6岁段血清25-(OH)D水平低于0~1岁段、1~2岁段、2~3岁段(均P<0.05)。6岁以下儿童夏、秋季血清25-(OH)D水平高于春、冬季(均P<0.05),夏、秋季维生素D缺乏率与不足率显著低于春、冬季(均P<0.05)。影响6岁以下儿童维生素D缺乏或不足的危险因素为乱服或未服维生素D制剂、单独母乳喂养、户外运动<2 h/d、母亲文化程度低、反复上呼吸道感染、反复腹泻病、挑食或厌食及反复支气管哮喘。 结论 维生素D缺乏或不足率为27.38%,与年龄及季节有关,且维生素D缺乏或不足主要集中在3~6岁年龄段及春、冬两季,其个体影响因素主要有喂养方式、户外运动、挑食或厌食、维生素D制剂、母亲文化、反复上呼吸道感染、反复腹泻病及反复支气管哮喘。
中药加减辅助治疗先兆流产的临床效果及对相关因子的影响
赖娟, 刘芳, 钱立锋, 柯忠妹, 邓娟, 马瑞芬
2020, 18(5): 783-786.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1356
176 2
摘要:
目的 探究中药加减辅助治疗先兆流产的临床效果,及其对免疫、炎症反应、生殖内分泌激素的影响。 方法 选择2018年6月—2019年4月在嘉兴市中医医院妇科接受治疗的先兆流产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1例)和对照组(41例)。对照组采用黄体酮注射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10(IL-10)、干扰素-γ(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人绒毛膜促性腺素(β-HCG)、孕酮(P)、雌二醇(E2)水平。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5.12%(39/4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05%(32/41,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IL-2、IFN-γ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的IL-10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TNF-α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的IL-6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β-HCG、E2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的P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中药加减辅助治疗能提高先兆流产患者免疫能力,减轻炎症反应,并改善内分泌水平。
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与早产儿脑病相关性研究
许淑静, 余增渊
2020, 18(5): 787-789,793.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1357
213 3
摘要:
目的 探讨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与早产儿脑病(encephalopathy of prenmturity,EOP)的相关性,为临床评估患者预后及采取合适的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选取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早产儿重症监护室2014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BPD早产儿124例,非BPD患儿248例为对照组,纠正胎龄37~42周行头颅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检查,分析2组早产儿发生EOP的情况。 结果 BPD组晚发败血症发生40例(32.2%),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42例(16.9%),P<0.05;BPD组早产儿发生EOP 41例(33.1%),明显高于对照组40例(1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84例轻度BPD患儿发生EOP 17例(20.2%),40例中重度BPD患儿发生EOP 24例(60.0%),中重度BPD患儿EOP发生率高于轻度BPD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BPD组EOP中脑白质损伤发生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早产儿BPD与EOP的发生具有一定相关性,感染是BPD患儿发生EOP的危险因素,应加强感染监测及神经系统随访评估。
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清中早期淀粉样蛋白A和D-二聚体的水平及临床意义
罗明鑫, 华山, 魏文, 陈天平
2020, 18(5): 790-793.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1358
229 3
摘要:
目的 比较并分析难治性支原体肺炎(refractory 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RMPP)和普通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MPP)患儿血清中淀粉样蛋白A(serum amyloid A,SAA)和D-二聚体早期水平,协助医生对RMPP患儿早期诊断。 方法 随机抽取在2018年1月—2019年6月期间入住安徽省儿童医院呼吸内科且病程在7 d内,初步诊断为支原体肺炎的患儿共52例,入院后立即抽取静脉血进行了SAA和D-二聚体水平的检测。对以上患儿给予阿奇霉素治疗,治疗后7 d内若患儿体温正常,咳嗽症状缓解或复查胸部影像学检查示:病灶较治疗前吸收,归纳为普通MPP组;反之则归纳至RMPP组。将2组入院时检测的SAA和D-二聚体水平结果分别与正常标准值进行比较,并比较2组检测结果。 结果 普通MPP组患儿早期SAA水平为(11.56±5.96)mg/L,D-二聚体水平为(0.61±0.32)μg/mL,分别与正常标准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RMPP组患儿的早期SAA水平为(42.85±35.25)mg/L,D-二聚体水平为(2.82±2.06)μg/mL,均高于正常标准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RMPP组患儿早期SAA及D-二聚体水平与普通型MPP组比较,明显升高(P<0.05)。 结论 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清中早期SAA和D-二聚体水平升高提示病情易进展至难治性支原体肺炎。
基于“久病入络”理论探讨当归芍药散对早期复发性流产孕前干预疗效的影响
叶咏菊, 程慧芳, 江伟华, 石明晴
2020, 18(5): 794-796,881.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1359
230 2
摘要:
目的 探讨以“久病入络”为理论基础,研究应用当归芍药散对早期复发性流产孕前干预疗效的影响。 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于2015年2月—2017年8月在丽水市中医院门诊就诊的被诊断为肝郁脾虚、瘀血内阻型早期复发性流产患者60例,以“久病入络”为理论基础采用当归芍药散加减进行治疗,疗程结束时,总结60例患者完成疗程时的治疗转归,分析影响治疗转归的因素。 结果 60例患者疗程结束时,19例(31.67%)成功实现自然妊娠。对影响治疗转归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包括年龄、病程的长短、自然流产次数、子宫内膜类型、子宫动脉血流情况等,采用χ2检验发现,自然流产次数(P=0.013)、子宫内膜类型(P=0.027)、子宫动脉血流是否异常(P=0.034)、中医主要证候积分(P<0.001)、治疗过程中子宫内膜、动脉血流及中医证候积分是否好转(P<0.05)与治疗转归具有相关性,但病程(P=0.558)与治疗结局无关;进一步经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子宫内膜C型(P=0.027)、子宫动脉血流异常(P=0.034)、中医主要证候积分≥4分(P=0.001)是该证型治疗不良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基于“久病入络”理论的精准辨证治疗可降低复发性流产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显著提高临床疗效。
社区卫生研究
社区糖尿病高危人群对中医“治未病”服务需求及利用的研究
王洪兴, 汪洋, 王麒凯, 李君, 朱竹琴, 林菁菁
2020, 18(5): 797-800.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1360
294 8
摘要:
目的 了解社区糖尿病高危人群对中医“治未病”的需求和利用情况,分析其影响因素,以便更好地提供中医“治未病”服务。 方法 采用自制问卷对周家渡街道6个居委874名糖尿病高危人群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基本情况、对中医“治未病”的知晓、需求及利用等。 结果 71.9%的高危人群知晓中医“治未病”服务,知晓途径前3位为朋友(家人)、医院和媒体;67.2%的高危人群接受过中医“治未病”服务,服务选择他助干预项目前3位为火罐、针刺和膏方,选择中医“治未病”医疗机构前3位为中医医院、综合医院和社区医院。不同年龄、文化程度和职业的社区糖尿病高危人群对中医“治未病”服务利用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糖尿病高危人群对中医“治未病”服务利用率不高,发展空间广阔,但需要加大对中医“治未病”理念的宣传力度,加强基层中医“治未病”服务能力建设,遵循居民生活规律,创造服务机会,提供可持续的优质服务。
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
南京市全科规范化培训医师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陈楠, 赵玲, 王金艳, 汤忠泉, 李云涛, 陈永真
2020, 18(5): 801-804,884.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1361
262 3
摘要:
目的 了解分析南京市全科规范化培训医师的心理健康状况,探讨改善规培学员心理健康状况方法,为进一步完善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提供参考。 方法 2018年10—11月期间,选取南京市11个区共110名全科规范化培训在培学员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以现场发放问卷方式进行心理健康调查,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南京市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在培学员SCL-90的阳性检出率为24.5%,总平均分为(121.51±30.69)分,低于全国常模[(129.96±38.7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88,P<0.05),除强迫因子外,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等8个因子平均分均低于全国常模,其中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偏执因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规培时间≥1年学员的心理健康状况优于规培时间<1年学员,已完成全科理论学习学员心理健康状况优于未参加全科理论学习学员(均P<0.05)。 结论 南京市全科规范化培训医师整体心理健康状况尚良好,优于全国常模,提高学员专业兴趣,实施全科学员双导师制、进行团体心理健康教育等措施有可能有效改善全科规范化培训医师心理健康状况。
健康教育SHOW模式对晚期肺癌患者强化静脉血栓自我管理能力的有效性分析
赵家义, 樊剑, 韩一平
2020, 18(5): 805-807,855.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1362
240 3
摘要:
目的 探讨基于“小视频(short video)+书面手册(handbook)+口头指导(oral)+微信(WeChat)”SHOW模式进行晚期肺癌患者静脉血栓自我管理的健康教育的效果。 方法 将2018年6—12月上海长海医院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140例晚期肺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住院期间对照组采用书面手册或口头指导等单一形式进行宣教,而观察组采用SHOW模式进行健康宣教。2组患者在入院前均进行《VTE自我管理能力相关知识测试》,测试内容包括:①VTE重要性的认识程度评分;②早期症状的识别能力和相关急救技能的掌握程度。在出院时再次对2组患者进行《VTE自我管理能力相关知识测试》,评判患者静脉血栓自我管理的能力。 结果 SHOW模式健康教育的晚期患者对VTE重视程度评分要明显高于接受单一形式教育的患者[(4.81±0.39)分vs.(4.59±0.55)分,t=-2.827,P=0.005];SHOW模式的健康教育较单一形式教育更能提高晚期肺癌患者在预防静脉血栓和血栓急救措施的回答正确率(91.43%vs. 75.71%,χ2=6.295,P=0.021; 91.43%vs. 77.14%,χ2=5.393,P=0.035);而在血栓风险认识、血栓和肺栓塞的症状识别方面,2种健康教育方法均能提升患者静脉血栓自我管理能力。 结论 基于SHOW模式的健康教育有助于强化晚期肺癌患者静脉血栓自我管理能力,尤其在血栓预防和应急处置方面。
诊断技术研究
潮气肺功能和呼出气一氧化氮检测在毛细支气管炎中的作用
赵迎旭, 杨臻, 王凯, 刘静炎
2020, 18(5): 808-811.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1363
226 2
摘要:
目的 探讨潮气肺功能、呼出气一氧化氮(fractional exhaled nitric oxide,FeNO)检测在毛细支气管炎中的作用。 方法 收集2016年1月—2017年2月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收治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69例为研究对象,依据就诊时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组(24例)、中度组(26例)以及重度组(19例);德国JAEGER公司生产的MasterScreen肺功能仪监测3组潮气量、达峰时间比(TPTEF/TE)、达峰容积比(VPEF/VE)、呼吸频率,Sunvou-D100纳库仑(无锡尚沃医疗)一氧化氮分析仪检测3组患儿FeNO,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潮气肺功能联合FeNO评估毛细支气管炎病情严重程度的价值,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毛细支气管炎患儿FeNO与潮气肺功能的关系。 结果 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的潮气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轻度组TPTEF/TE、VPEF/VE较中度组、重度组明显升高,且中度组也明显高于重度组(均P<0.05);轻度组、中度组呼吸频率明显低于重度组(均P<0.05),但轻度组、中度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FeNO依次升高(均P<0.05)。ROC曲线分析提示,TPTEF+VPEF+FeNO联合检测评估支气管炎病情严重程度的ROC曲线下面积较三者单一检测高,支气管炎患者FeNO水平与其肺功能指标TPTEF/TE、VPEF/VE呈负相关关系(r=-0.385、-0.314,均P<0.05)。 结论 潮气肺功能结合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检测可有效反映毛细支气管炎病情严重程度,两者联合检测或可作为毛细支气管炎病情程度的有效评估方案。
尿检4项指标对判断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肾脏有无早期损害及其程度的意义
孙巧燕, 严利华, 袁凯, 张海平, 黄锡通
2020, 18(5): 812-814.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1364
244 3
摘要:
目的 探讨对不同分级和病程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尿检4项指标水平监测的临床意义。 方法 选取玉环市人民医院2018年6—12月263例门诊送尿检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按高血压分级分成1级组(94例)、2级组(102例)、3级组(67例)3组,按高血压病程分成<10年组(96例)、≥10~<20年组(91例)、≥20年组(76例)3组,比较不同组间24小时尿蛋白定量、尿微量白蛋白、尿β2微球蛋白和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以下简称尿检4项指标)水平。 结果 不同高血压分级组(F=5.422、126.450、24.756、10.325)、不同病程组(F=6.452、36.750、33.911、7.180)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尿检4项指标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级组、3级组的尿检4项指标水平均高于1级组(均P<0.05);3级组高于2级组(均P<0.05)。病程≥10~<20年组、≥20年组的尿检4项指标水平均高于病程<10年组(均P<0.05);病程≥20年组高于病程≥10~<20年组(均P<0.05)。 结论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尿检4项指标水平均随高血压分级的升高而升高、随病程增长而升高,即高血压分级越高、病程越长,其尿检4项指标的水平越高,提示临床需重视对病程长、病情重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尿检4项指标水平的监测。
医学综述
血嗜酸性粒细胞作为生物标志物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王红梅, 刘耘充, 郑丹蕾, 陈亚红
2020, 18(5): 815-820.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1365
348 15
摘要: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倡议(global initiative for chronic obstructive lung disease,GOLD)2017首次推荐将血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EOS)作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生物学标志物,GOLD 2020再次强调血EOS对于指导急性加重高风险的慢阻肺稳定期患者吸入糖皮质激素(ICS)的治疗大有裨益。血EOS指导临床决策强调个性化评估、精准治疗,对于推动慢阻肺治疗由“风险管理型”向“靶向型”发展具有巨大潜力。但其临床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仍存在争议:①血EOS能否真实反映慢阻肺患者气道EOS炎症程度、疾病严重程度和急性加重风险;②血EOS升高患者加用ICS对于预防急性加重的疗效是否确切;③血EOS升高患者加用ICS的疗效与ICS本身带来的肺炎等副作用的效益-风险比仍需权衡;④血EOS用以预测急性加重风险和ICS疗效的阈值仍未得到统一;⑤血EOS相关的靶向治疗疗效参差不齐。近年来,血EOS逐渐成为慢阻肺患者治疗领域的热点和争议的焦点,相关领域研究层出不穷,本文针对血EOS自身稳定性、对慢阻肺气道炎症反应、疾病严重程度、急性加重风险预测的有效性、指导ICS临床应用的价值、靶向治疗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和争议进行综述,以期对血EOS临床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有更深入的理解。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的研究进展
赵春, 张长春, 周平辉, 张知理, 吴楠
2020, 18(5): 821-825.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1366
477 6
摘要: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ossification of the 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 of cervical spine,OPLL)是指因颈椎后纵韧带骨化对脊髓、神经根产生压迫,从而导致的一组神经功能损伤症候群,是导致颈椎病的重要原因之一。后纵韧带骨化是一种罕见的板层骨沉积病理过程,可导致脊髓受压。虽然研究发现OPLL的发生发展与多种遗传和环境因素有关,但对其病理生理学的认识还很不清楚。无症状的患者可以保守治疗,神经根病或脊髓病患者应考虑手术减压,虽然手术可以对神经、脊髓进行减压,减缓OPLL进展,但也有可能导致硬脊膜撕裂、神经损伤、轴性疼痛及C5神经根麻痹等相关并发症,治疗方式的选择一直是困扰医师的难题,不同治疗方式对预后的影响不同,OPLL的形态和大小以及位置对选择手术入路和技术有重要意义,而神经功能、影像学分型等也可指导治疗方式的选择。关于颈椎OPLL治疗仍需深入研究流行病学、病理解剖和病理生理学、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等。本文分析关于OPLL的病因、历史、表现和管理的现有文献,进一步归纳总结以便更好地理解OPLL,并为OPLL患者的治疗提供建议。
超声引导下骶管阻滞在临床麻醉中的应用
潘蓓, 程伟波, 李江悦
2020, 18(5): 826-829.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1367
361 13
摘要:
骶管麻醉因为阻滞范围局限,对心血管系统影响小,具有循环稳定的优势。传统骶管阻滞根据骨性标志来定位。大多数成年人解剖标志不清楚,或因为患者肥胖、解剖变异、畸形等情况,常难以扪及骶角,骶裂孔定位不准,导致穿刺困难,麻醉失败率高,临床上骶管阻滞多用于小儿短小手术,较少应用于成人。随着生物技术和微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床边超声以便携、无创、安全、可视化、可重复的强大优势在临床麻醉中被广泛应用。超声扫描,可以识别血管、神经、肌肉、肌腱、关节等组织。超声引导下的骶管阻滞,连续、多切面、多角度识别骶管结构,骶管内空间,测量空间深度,准确定位骶裂孔,指导穿刺路径,直视穿刺过程,减少反复穿刺,显著降低骶管阻滞的失败率,减少血管神经损伤,局麻药毒性反应等情况,同时可观察和监测药物注入过程,客观评估麻醉效果,极大提高了骶管阻滞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在超声引导下,从单次骶管阻滞到连续骶管阻滞,从短小手术到长时间复杂手术,骶管麻醉被广泛应用于临床麻醉及术后镇痛。随着设备的普及,快速康复理念的深入,未来亦可用于门诊检查、疼痛治疗、康复医学,应用场景会越来越多,适用人群会逐步扩展到全体患者。本文就超声引导下骶管阻滞在临床麻醉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局麻药在术后慢性疼痛预防及治疗中的作用
李艾伦, 仓静
2020, 18(5): 830-834.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1368
215 4
摘要:
尽管疼痛的发生机制正在被逐步深入地研究,疼痛规范化管理的观念也在不断地强化,术后慢性疼痛较高的发生率仍然是临床工作中不可忽视的难题。在部分类型的手术中这一问题尤为凸显,包括截肢手术(30%~50%)、乳腺癌手术(20%~30%)和开胸手术(30%~60%),其中有2%~10%的患者受到严重的术后慢性疼痛困扰,甚至丧失工作及生活能力。术后慢性疼痛常由严重的术后急性疼痛发展而来,伴随着手术创伤后机体一系列复杂的病理过程。要减少术后慢性疼痛的发生,一个能够合理而有效地控制术后急性疼痛的围术期镇痛方案显得尤为重要。局部麻醉药作为能够可逆性阻断神经冲动传导的药物,以及其良好的安全性能,在临床被广泛使用于阻断术后疼痛。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手术过程中的神经损伤及手术后炎症反应所导致的外周及中枢敏化是术后慢性疼痛发生及发展中比较重要的影响因素。局部麻醉药阻滞信号传导及抗炎作用的药理性质与术后慢性疼痛的发生机制有紧密的联系。本文就局部麻醉药降低术后慢性疼痛发生的机理以及其将来的应用前景做一综述,为更好地理解局部麻醉药在预防术后慢性疼痛发生中的作用以及对术后慢性疼痛产生更有效的治疗,提出新的思路。
预防/保健 中医/康复
电针结合刺络拔罐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评价
黄爱苹, 谷桢, 薛纯纯, 谢磊
2020, 18(5): 835-838.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1369
217 1
摘要:
目的 观察和分析电针与刺络拔罐联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市中医医院2017年2月—2019年2月收治的PHN患者9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行电针联合刺络拔罐治疗,1次/d,10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对照组患者口服普瑞巴林75 mg,2次/d,以10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观察和比较2组患者治疗的临床总有效率,比较2组患者疼痛评定指数(PRI)、现时疼痛强度(PPI)和视觉模拟评分(VAS)等指标以及生活质量评分。 结果 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56%,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5.56%,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7.283,P<0.05);治疗后观察组PRI、PPI和VAS等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日常生活、疼痛程度、社会功能、生理功能、精神健康等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5)。 结论 与西医临床治疗手段相比较,电针结合刺络拔罐能明显提高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治疗效果,有效缓解疼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值得在临床推广和使用。
风痰瘀阻型脑梗死患者的中医药干预疗效观察
高斌, 王璐, 方朝晖
2020, 18(5): 839-842.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1370
203 2
摘要:
目的 探讨半夏白术天麻汤合桃仁红花煎治疗风痰瘀阻型脑梗死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的影响,体现中医注重辨证论治的思想及中医药在脑梗死临床治疗中的价值。 方法 选取2015年8月—2018年7月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中西医结合科住院治疗的脑梗死患者54例,中医辨病辨证为中风病之风痰瘀阻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2组,每组2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一般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予中药方剂半夏白术汤合桃仁红花煎加减治疗,水煎服,200 mL/次,2次/d,治疗10 d后分别评估2组患者的神经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中医症状评分,并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1个月后随访患者并复查血脂,比较2组患者血清中TC、TG水平。 结果 治疗后2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中医症状评分较治疗前均降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较治疗前升高,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85.19%)高于对照组(5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清TC、TG降低,且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期间2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 结论 半夏白术天麻汤合桃仁红花煎治疗风痰瘀阻型脑梗死,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降低患者的TC、TG水平,提高临床疗效。
500例上海地区性早熟女童中医证型分布特点的多中心研究
陆超元, 赵鋆, 朱盛国, 孙雯, 赵萍, 陈岚
2020, 18(5): 843-845.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1371
174 3
摘要:
目的 性早熟作为一种现代儿科疾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本课题通过在上海不同区域的性早熟女童进行病例收集,运用中医证候评分的方法确定性早熟女童的中医证型,并观察性早熟女童的主要证候特征,为早期发现、诊断和治疗性早熟提供依据,为性早熟中医标准化诊治提供参考。 方法 采集2013年1月—2016年6月在上海6家医院儿科性早熟门诊就诊的性早熟女童500例病例的中医证候,对其临床症状按照中医临床症状轻重程度“无”“轻”“中”“重”4个等级进行量化评分,分别记为0、2、4、6分,统计相应分值,依据其分值分析总结患儿的中医辨证分型特点。对病例进行中医辨证,分为阴虚火旺证、肝郁化火证、湿热内蕴证三大中医证型的构成比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三大证型中,阴虚火旺证的比例最高(315例,占63.0%),其次是湿热内蕴证(98例,占19.6%)及肝郁化火证(87例,占17.4%)。在中医证候方面,临床症状最常见的10项症状(频率>25.0%)依次为:怕热盗汗、手足心热、乳房胀痛、脉细数、烦躁易怒、大便干结、潮热、咽干口燥、多食肥甘、舌红少苔。 结论 阴虚火旺证是本次研究占最大比例的中医证型,湿热内蕴证和肝郁化火证的比例相近。研究性早熟女童的中医证型有助于观察性早熟女童的早期临床症状以及早期诊断,为辨证用药提供有力的线索和依据。
全科医学教育研究
四步教学法在腹腔镜模拟器教学中的应用
刘贝贝, 郭园园, 岳晓娥, 杨小淮, 孙巍, 高五岳, 李立强, 刘建民
2020, 18(5): 846-848.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1372
328 7
摘要:
目的 初步探讨“四步教学法”在腹腔镜模拟器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择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规培中心2019年5月—2019年12月进行腔镜技能模拟教学的临床医学规培生132名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66名,对照组进行常规方法教学,实验组使用四步教学法教学。2组教学内容为腔镜下传递豆子、缝合打结、剪切图形三项基本模拟器操作,并在3周后进行考核,结合课堂反馈调查表进行教学效果的分析与比较。 结果 整体教学效果:实验组较对照组在客观评分[(59.06±4.37)分vs.(57.39±4.45)分]、主观评分[(19.73±1.36)分vs.(18.98±2.62)分]与总评分[(78.79±4.40)分vs.(76.38±5.27)分]方面均具有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考核分数评定等级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2.093,P=0.036)。 结论 四步教学法在腹腔镜模拟器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提升规培生腔镜基本技能的水平,值得在床教学中应用和推广。
CBL联合PBL教学法在普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
胡凯峰, 许力, 夏亚斌, 李树仁, 黄晓旭, 金岩, 胡昊, 余结根
2020, 18(5): 849-851,870.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1373
356 13
摘要:
目的 探讨基于案例的学习(case-based learning,CBL)联合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lecture-based learning,LBL)在普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 方法 选取2016年9月—2018年9月在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普外科(共5个病区)36名接受本院普外科规范化培训的住院医师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实验组(CBL+PBL组,18名)和对照组(LBL组,18名)。比较2组教学效果和教学满意度之间的差异。 结果 2组在平均年龄、性别、入院考核成绩、学员原单位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基础理论考试方面,联合教学组的住培学员平均成绩[(47.1±1.4)分]明显优于LBL组[(42.2±1.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技能操作考核方面,联合教学组学员平均成绩[(45.5±1.3)分]明显优于LBL组[(40.6±1.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教学组学员在学习兴趣、自主学习能力、临床操作技能、团队协作能力、文献查阅能力、临床思维能力等6个方面评价均高于LB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CBL结合PBL教学法有利于加深住培医师对普外科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明显优于LBL教学法,可以有效提升普外科住培医师的规范化培训效果。
医学综合研究
湖北省急救技能竞赛“急性腹痛”综合病例演练结果分析
金晓晴, 李慧萍, 倪绍洲, 赵剡
2020, 18(5): 852-855.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1374
395 3
摘要:
目的 分析湖北省急诊医师技能竞赛决赛站点——“急性腹痛”综合病例演练比赛结果,比较综合救治、急诊超声、心肺复苏、综合素养各项评分,了解全省急诊医师急危重症诊疗及急救技能掌握情况,为提升急诊医师的业务水平提供依据。 方法 以参加本次决赛的4支队伍为研究对象,抽调各自在决赛站点各项目的得分,以百分制计算,统计各队伍失误率,并计算各项目平均失误率;最后详尽分析参赛队伍在各项目中的具体失分情况。 结果 各项目平均失分率由高到低依次为:综合救治、急诊超声、心肺复苏、综合素养,分别为39.1%、30.3%、27.5%、16.5%,最高失误率排序同平均失误率,分别为47.2%、40.0%、32.0%、21.0%。失误率最高为综合救治,最低为综合素养。所有参赛队伍均进行错误诊疗的方面有两个:一是针对不明原因的呼吸困难,没有由无创呼吸支持到有创呼吸支持的序贯治疗;二是床旁急诊超声中,心肺评价技能有待加强。 结论 我省急诊医师急危重症诊疗及急救技能掌握情况良好,在本次竞赛中,综合素养、心肺复苏等方面失误较少,需要加强床旁超声技能训练,更为重要的是需要提高“急诊临床思维”能力。
Panx1基因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生物学功能生物信息分析
王国芳, 王玉娟, 郎华
2020, 18(5): 856-859.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1375
289 8
摘要:
目的 探讨泛连接蛋白1基因在人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中表达和预后关系。 方法 首先在癌症基因组图谱数据库(TCGA)中对Panx1基因差异表达情况进行分析。在STRING数据库中构建Panx1基因编码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对Panx1基因功能进行富集和注释,并分析相关信号通路。根据Panx1基因在患者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分为高表达和低表达组,分析高低表达组生存期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同时选取NSCLC患者61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患者手术标本中癌和癌旁正常组织中Panx1表达水平,分析比较Panx1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 结果 Panx1基因在NSCLC患者癌组织中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肺组织;Panx1基因在不同分期NSCLC患者中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F=3.300,P=0.020)。Panx1基因编码产物主要参与了多器官发育、细胞间交流和对刺激的反应生物学过程;信号通路主要富集于细胞增殖信号通路、凋亡信号通路和钙离子相关信号通路。PAFAH1B2与Panx1基因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650,P=0.023),而C22orf32与Panx1基因表达呈负相关(r=-0.340,P=0.032)。Panx1基因高表达与NSCLC患者总生存(OR)相关,高表达组OS低于低表达组(HR=1.400,P=0.001),而Panx1基因表达水平与患者无疾病进展生存(DFS)无明显相关性。亚组分析显示,Panx1基因表达与肺腺癌OS生存有关(HR=1.400,P=0.017)。Panx1表达水平与NSCLC患者TNM分期(χ2=7.244,P=0.007)和纵隔淋巴结转移有关(χ2=7.582,P=0.006)。 结论 Panx1基因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肿瘤组织中表达水平上调,高表达与患者的总生存期较短有关。
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经验性回避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郑莉斯, 黄乐平, 叶洁玉
2020, 18(5): 860-863.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1376
208 1
摘要:
目的 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经验性回避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临床干预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采用时间阶段连续病例整群抽样法,选取2018年2—12月在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接受全髋关节置换的227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接纳与行动问卷第二版(AAQ-Ⅱ)、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及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进行调查。 结果 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经验性回避得分为(26.26±7.44)分;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性别、文化程度、Harris髋关节评分的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经验性回避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经验性回避与一般自我效能、社会支持各维度得分及总分均呈负相关(均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一般自我效能感、社会支持总分、Harris髋关节评分、性别依次进入回归方程(F=37.115,P<0.001)。 结论 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经验性回避水平较高,且受性别、Harris髋关节评分、一般自我效能感、社会支持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临床工作者应采取针对性干预,实施自我效能感干预,调动患者的社会支持系统,从而降低患者的经验性回避水平。
全科护理研究
全程护理在产后大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汪红娟, 胡健女
2020, 18(5): 864-866.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1377
186 2
摘要:
目的 探讨比较全程护理和常规护理对产后大出血患者进行干预的效果。 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在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妇产科住院治疗的产后大出血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实施全程护理。比较2组患者止血成功率、心理状态[焦虑自评量表评分(SAS)、抑郁自评量表评分(SDS)]、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 结果 干预后,干预组患者止血成功率为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33%,P<0.05;干预前,2组患者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患者SAS、SDS评分为(48.14±3.57)分、(46.25±4.01)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5.21±3.12)分、(56.07±3.79)分;干预后,干预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3.33%,对照组为15.00%,干预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干预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1.6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8.33%,P<0.05。 结论 将全程护理应用于产后大出血患者的治疗中,可以明显提升止血成功率及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抑郁焦虑症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自我效能干预在慢性胃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王银芳, 段建华
2020, 18(5): 867-870.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1378
187 4
摘要:
目的 考察自我效能干预在慢性胃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2017年12月—2019年6月期间诸暨市第二人民医院就诊的120例慢性胃炎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2组,对照组(60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60例)采用自我效能干预;2组患者于干预3个月后进行评价,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干预后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评估量表测定)、健康行为[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HPLP-Ⅱ)测定]及遵医行为(自制的依从性调查表测定)。 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自我效能感评分[(43.51±3.42)分]高于对照组的(37.42±3.40)分(t=9.782,P<0.05)。观察组干预后健康行为评分[(127.96±14.58)分]高于对照组的(102.51±13.9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763,P<0.05)。观察组干预后规律用药、定期复查、情绪控制、合理膳食及准确运动的依从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Uc=11.580、7.500、6.710、10.210、7.070,均P<0.05)。 结论 自我效能干预能够提高自我效能感,增强慢性胃炎患者遵医依从性,帮助患者建立健康行为。
集束化护理干预对维持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响
施春妹, 夏泳
2020, 18(5): 871-873,877.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1379
198 1
摘要:
目的 观察集束化护理干预对维持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阴性症状及体重、BMI的影响。 方法 选取在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于2017年3月—2018年3月就诊的维持期精神分裂症患者7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集束化护理干预。为期8周。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PANSS评分、体重及BMI变化情况。 结果 2组干预后PANSS总分、阴性症状评分、体重和BMI[观察组(55.6±8.70)分、(26.6±8.0)分、(70.2±6.6)kg、(24.6±2.5)kg/m2;对照组(59.4±6.9)分、(30.9±7.3)分、(73.8±7.2)kg、(26.2±2.9)kg/m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053 P=0.044;t=-2.382,P=0.020;t=-2.211,P=0.030;t=-2.507,P=0.014)。在阳性症状评分和一般精神病理评分上[观察组(25.5±6.4)分、(28.3±7.5)分;对照组(24.7±8.6)分、(29.0±6.8)分],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48,P=0.656;t=-0.415,P=0.680)。 结论 给予维持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集束化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其PANSS评分,主要是改善其阴性症状,帮助其更好地管理自身体重及BMI。
小儿紫癜性肾炎应用奥马哈系统结合药师服务的预后管理价值分析
朱秀华, 乔晓辉, 陈波
2020, 18(5): 874-877.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1380
200 2
摘要:
目的 探究基于奥马哈系统和药师服务的延续护理对小儿紫癜性肾炎(henoch-schonlein purpura nephritis,HSPN)预后管理的价值。 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9年1月于宁波市妇女儿童医院住院治疗的HSPN患儿46例,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其中观察组22例,对照组2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儿科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基于奥马哈系统和药师服务的延续护理。比较2组患儿护理前、出院3个月和出院6个月免疫指标、肾炎复发率、治疗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 结果 出院后,观察组CD4+ T淋巴细胞、CD4+/CD8+ T淋巴细胞比值高于对照组(均P<0.05),2组CD8+ T淋巴细胞、IgG、IgM、Ig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出院6个月HSPN累积复发率为4.55%,与对照组(8.3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院3个月、6个月治疗依从性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45%,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0.8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与常规护理相比,基于奥马哈系统和药师服务的延续护理虽未显著改善小儿紫癜性肾炎整体免疫指标,但有相关改变趋势,延长随访可能会出现显著差异。
放射性皮肤损伤经不同护理措施干预的效果对比
付琼, 张雅萍, 赵振华
2020, 18(5): 878-881.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1381
172 2
摘要:
目的 探讨医用射线防护剂(奥克喷)联合磺胺嘧啶银乳霜对放射性皮肤损伤(简称:放疗皮损)的防治效果。 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浙江绿城心血管病医院接诊的鼻咽癌首诊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接受直线加速器放射治疗的150例鼻咽癌患者随机分成3组,每组50例。对3组分别施行不同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Ⅰ组:放疗前,在照射区采用医用射线防护喷剂奥克喷,外用。观察Ⅱ组:放疗前,在照射区采用医用射线防护喷剂奥克喷,外用。放疗后,在照射区采用磺胺嘧啶银乳膏,外用。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至总疗程结束,比较3组放疗皮损的发生情况(发生率、发生时间、严重程度)及创面愈合情况(愈合时间、愈合率)。 结果 3组放疗皮损的发生率均为100%。3组放疗皮损出现的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329,P<0.05),观察Ⅱ组的放疗皮损发生更晚。3组放疗皮损的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Ⅱ组中严重放疗皮损(Ⅲ~Ⅳ级)的发生率更低。3组放疗皮损经治疗干预后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Ⅱ组的临床效果更好。3组放疗皮损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Ⅱ组的放疗皮损愈合时间更短。3组已愈合创面百分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Ⅱ组的已愈合创面百分率更高。 结论 对鼻咽癌患者的放射性皮肤损伤,采用奥克喷联合磺胺嘧啶银,可以更好地减轻放疗皮损,促进放疗皮损创面的愈合。
全科诊疗实践
干燥综合征累及膀胱并发直立性低血压1例
李子旋, 邹玉琼, 王丽娟, 黄燕静, 李涯松
2020, 18(5): 882-884.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1382
141 16
摘要:
干燥综合征(sjogren syndrome,SS)是一种病因和发病机制未明,以侵犯外分泌腺,尤其是唾液腺及泪腺为主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口、眼干燥为其常见症状,但也可伴有内脏损害并出现多种临床表现[1]。当累及内脏或其他系统时,具有起病隐匿、临床表现复杂的特点,极容易漏诊或误诊,延误治疗时机[2]。干燥综合征累及膀胱并发直立性低血压者较为罕见,现报道1例。
散发Axenfeld-Rieger综合征误诊1例
陈爱菊, 郑玥
2020, 18(5): 885-886.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1383
94 5
摘要:
Axenfeld-Rieger综合征是指双眼发育性缺陷,伴有或不伴有全身发育异常的一组发育性疾病,较为少见,本文报道散发Axenfeld-Rieger综合征误诊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