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20年  第18卷  第8期

专家论坛
上海市全科医生对专科疾病的诊疗现状研究
杨蓉, 方宁远, 金花, 潘莹, 王朝昕, 石建军, 范会芹, 于德华
2020, 18(8): 1251-1255.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1478
257 4
摘要:
目的 本次研究旨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医生对专科疾病的诊疗现状,为社区全科医师的继续教育提供方向,以提高社区全科临床质量,进一步促进全科医学发展。 方法 在2018年11月对24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行政负责人及4 047名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的全科医生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通过问卷星网络发放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 上海城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眼科、耳鼻喉科医生的比例高于郊区(62.82%vs. 33.13%,60.26%vs. 30.12%,均P<0.05),郊区儿科医生的比例高于城区(34.94%vs. 20.51%,P<0.05);城区全科医生对耳鼻喉科疾病(56.15%vs. 51.87%)、儿科疾病(81.46%vs. 66.60%)、皮肤科疾病(23.83%vs. 19.08%)的转诊比例高于郊区(均P<0.05),而郊区全科医生对妇科疾病转诊比例高于城区(79.40%vs. 74.61%,P<0.05);城区全科医生在慢病管理预约(82.55%vs. 77.47%)、心理疏导(73.83%vs. 66.45%)和营养咨询(72.59%vs. 61.57%)方面提供的服务比例多于郊区全科医生(均P<0.05)。 结论 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医生对专科疾病诊疗行为存在城郊差异,其原因可能由于专科医生比例的差异,对专科疾病诊疗能力的不自信,卫生资源分布与发展不均衡等。在今后社区全科医师继续教育中应增加相关专科疾病的内容。
全科医学讲堂
强直性脊柱炎的诊断与治疗
范晓云, 李志军
2020, 18(8): 1256-1257.
314 25
摘要: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炎症性疾病,主要侵犯以骶髂关节为代表的中轴关节及少数下肢为主的外周关节。严重者晚期出现脊柱畸形和关节强直,是造成中青年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AS是脊柱关节炎(spondyloarthritis,SpA)的常见临床类型,在我国患病率为0.25%左右。通常在20~30岁发病,男女之比为5∶1。
全科医学论著
11例巩膜扣带术后复发性视网膜脱离原因分析和处理
董凯, 王一赛, 丁婕, 柯根杰
2020, 18(8): 1258-1260.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1479
376 4
摘要:
目的 巩膜扣带术后复发性视网膜脱离是严重危害患者视力的复杂性视网膜脱离,其原因很多,本研究回顾性分析11例巩膜扣带术后复发性视网膜脱离的患者,研究复发性视网膜脱离的原因和处理方法,为此类患者的治疗提供临床依据。 方法 收集2016年1月—2017年12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1例(11只眼)巩膜扣带术后复发性视网膜脱离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收集眼底检查、再次手术方式和视力情况,分析复发原因和手术方式选择及视功能恢复情况。 结果 复发性视网膜脱离患者中原裂孔哆开的为3只眼,新发裂孔的为8只眼,合并人工晶体眼2例2只眼,高度近视3例3只眼,PVR B级的为1眼,C1级的为8眼,C2级的2眼,具有陈旧性视网膜脱离特征的共5例5只眼。再次施行巩膜扣带术1只眼;玻璃体切除(简称“玻切”)+C3F8填充1只眼;玻切+硅油填充的9只眼。术后视网膜均已复位。术后患者平均最佳矫正视力为3.61±1.20,与术前平均最佳矫正视力(3.26±1.14)比较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21,P<0.05,95%CI:-0.592~-0.098)。 结论 原裂孔哆开、视网膜增殖导致新发裂孔、术中冷冻过强等原因是巩膜扣带术后复发视网膜脱离的主要原因。对于年轻人,无PVR,局限性视网膜脱离尽量再次选择巩膜扣带术;玻切术中尽量以激光封闭裂孔为主,可预防性眼内嵴后或360°赤道部3~4排激光;PVR C2级以上患者,尽量选择硅油填充。
左心耳封堵治疗非瓣膜性房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朱静, 徐健, 苏浩, 朱红军, 沈伟, 郭飞, 罗剑锋, 张灿
2020, 18(8): 1261-1264.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1480
277 5
摘要:
目的 目前左心耳封堵术对于非瓣膜性房颤高卒中风险的美国和欧洲患者作为替代华法林预防卒中治疗是合理的选择,但在中国还缺乏大型的临床数据支持,本文旨在初步探讨左心耳封堵术后短期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方法 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选择2018年11月—2019年9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律失常亚专科行Watchman左心耳封堵治疗的非瓣膜性心房颤动(nonvalvular atrial fibrillation,NVAF)患者。在全麻或经心腔内超声心动图指导下行左心耳封堵术。随访观察术后7 d和6个月的器械或手术相关事件、缺血性脑卒中、系统性栓塞及心血管死亡组成的复合终点发生率及45 d和6个月的左心耳封堵程度。 结果 共入选70例患者,术后7 d内所有患者均无器械或手术相关严重事件、卒中、全身性栓塞及全因死亡发生,6个月随访中1例发生缺血性脑卒中1.4%(1/70),45 d经食道心脏超声(transesophageal echocardiography,TEE)提示48.5%(34/70)左心耳完全封堵,6个月TEE有55.7%(39/70)完全封堵,在45 d和6个月的随访中所有封堵器均达到有效封堵标准。 结论 左心耳封堵术治疗高卒中风险的非瓣膜性房颤是安全、有效的。该研究结果为中国长期需要口服抗凝药物的NVAF患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血浆miR-21与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关系研究
喻荣辉, 于维雅, 徐冬玲, 路军, 王伟, 曹占伟, 吕钊鹏, 侯彩娜, 赵欣, 许丰强
2020, 18(8): 1265-1267,1336.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1481
231 1
摘要:
目的 研究心房颤动患者血浆miR-21、miR-133、miR-328水平,探讨其与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相关性。 方法 选择2016年9月—2018年9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平煤神马集团总医院、山东大学第二医院、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500例心房颤动患者为研究对象,以同期在北京安贞医院体检的20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抽取空腹静脉血检测miR-21、miR-133、miR-328的水平,所有房颤患者均进行射频消融术治疗,术后口服普罗帕酮150 mg,3次/d,服用1个月,随访1年,比较复发组与未复发组患者microRNA表达水平,分析microRNA预测心房颤动复发的效能。 结果 500例心房颤动患者术后复发136例(27.2%)。3组患者基线资料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复发组和未复发组miR-21、miR-328表达量高于对照组,而miR-133则低于对照组(均P<0.05),但复发组与未复发组比较仅有miR-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测房颤复发的ROC曲线图显示,miR-21 cut-off值=1.995诊断效率最高,其敏感度、特异度、约登指数及AUC分别为77.21%、83.79%、0.610及0.876。 结论 血浆miR-21表达量显著升高对预测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复发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可作为指导临床治疗的一项依据。
合肥地区正常人群血清TSH、TT3、TT4的季节变化
郑萍萍, 胡华青, 许敏, 邓大同, 夏同佳, 朱冬春
2020, 18(8): 1268-1271.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1482
239 1
摘要:
目的 利用体检中心获得的大数据探讨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血清三碘甲状原氨酸(TT3)、血清总甲状腺素(TT4)浓度的季节性变化。 方法 选取2017年6月—2019年5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体检中心19 434例(年龄>20岁)含甲状腺功能检测的健康体检者信息,按照气象季节定义,春、夏、秋、冬分别为3~5月,6~8月,9~11月,12~来年2月,其中春季5 182例,夏季5 384例,秋季6 500例,冬季2 368例,比较不同季节间TSH、TT3、TT4浓度以及每日TSH、TT3、TT4浓度与每日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平均气温、日照时间、降水量的Spearman相关性分析。 结果 血清TSH浓度在2年间呈季节性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SH在冬春季(2.300μIU/mL;2.316μIU/mL)增多,夏秋季(2.220μIU/mL)减少;TT3在4个季节都有所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秋季TT3水平(1.89 nmol/L)最高,其次为冬季TT3(1.88 nmol/L)水平;春季、夏季的TT4水平与其他季节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秋冬季TT4水平(97.44 nmol/L;96.18 nmol/L)最高,春季TT4水平(95.76 nmol/L)大于夏季TT4水平(95.74 nmol/L)。每日TSH、TT3、TT4浓度与相关指标的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相关系数均较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季节明显影响血清TSH、TT3、TT4浓度。临床上解释甲状腺激素水平结果时,应考虑到季节变化对血清TSH、TT3、TT4水平的影响。
强迫性障碍患者的脑功能活动特点及丘脑与全脑功能连接分析
牛琪惠, 牛明敏, 张力方, 刘俊宏, 程敬亮, 杨磊, 李幼辉
2020, 18(8): 1272-1275,1282.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1483
230 3
摘要:
目的 比较静息状态下强迫性障碍患者脑功能活动与健康对照的差异,并分析患者双侧丘脑与全脑功能连接模式的特点。 方法 按照ICD-10中强迫性障碍的诊断标准,选取26例强迫性障碍患者(OCD组)和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相匹配的25例健康志愿者(HC组),分别进行Y-BOCS、HAMA、HAMD量表测验和大脑功能磁共振扫描。在全脑体素水平上进行ReHo分析,筛选出2组间ReHo值有差异的脑区,分别以左右两侧丘脑作为种子点进行全脑功能连接分析。 结果 将统计阈值设置为P<0.005,激活体素>1 512 mm3,Alphasim校正(P<0.005),结果显示OCD组与HC组ReHo值有差异的脑区:左侧丘脑、右侧丘脑、右侧中央旁小叶、右侧中央后回、左侧角回。将左侧丘脑作为种子点的脑功能连接分析,OCD组较HC组功能连接减弱的脑区:双侧丘脑、左侧额中回、右侧海马、右侧尾状核;OCD组较HC组功能连接增强的脑区:双侧中央前回、左侧顶叶、双侧颞叶、双侧中央后回、双侧距状回、双侧舌回、双侧楔前叶、双侧楔叶、双侧小脑、右侧梭状回、双侧中央旁小叶。将右侧丘脑作为种子点的脑功能连接分析,OCD组较HC组功能连接减弱的脑区:左侧额中回、右侧额上回、双侧丘脑、双侧前扣带回、双侧中扣带回、右侧缘回;OCD组较HC组功能连接增强的脑区:双侧颞叶、双侧枕叶、双侧小脑、双侧楔叶、左侧梭状回、双侧舌回、双侧距状回。 结论 强迫性障碍患者多个脑区功能活动异常,边缘CSTC环路功能连接减弱,丘脑与大脑中后部出现代偿性功能连接增强。
不同转移习性人鼻咽癌细胞株中外泌体的提取及鉴定
郭术楠, 汪庚明, 张雷, 营巧玲, 丁建明, 周燕, 周育夫, 江浩
2020, 18(8): 1276-1278,1340.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1484
250 2
摘要:
目的 探索不同转移习性人鼻咽癌细胞株SUNE-1-5-8F、SUNE-1-6-10B、SUNE-1和正常鼻咽上皮细胞NP69细胞外泌体的表达情况,为进一步研究鼻咽癌的诊断和治疗新方法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方法 在2018年5月—2019年6月期间,用Exosome提取试剂盒从SUNE-1-5-8F、SUNE-1-6-10B、SUNE-1和NP69培养上清液分离出外泌体,使用透射电镜进行观察验证外泌体形态,BCA试剂盒测定外泌体蛋白的浓度,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法进行外泌体特异性抗原分子CD63及筏蛋白-1的检测。 结果 3种鼻咽癌细胞系和正常鼻咽上皮细胞上清液中均分离出泡状物,在透射电镜下呈椭圆形或者圆形的泡状物。SUNE-1-5-8F、SUNE-1-6-10B、SUNE-1和NP69细胞系外泌体蛋白浓度分别为0.778、0.635、0.788、0.576μg/μL;且所有细胞系来源的外泌体经检测均表达特异性抗原分子CD63及筏蛋白-1。 结论 3种鼻咽癌细胞株SUNE-1-5-8F、SUNE-1-6-10B、SUNE-1和正常鼻咽上皮细胞NP69细胞均产生外泌体。
合肥地区116例老年患者翼状胬肉流行病学表现及危险因素分析
邢懿, 江方方, 姜波, 史春生
2020, 18(8): 1279-1282.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1485
219 1
摘要:
目的 研究合肥地区50岁以上翼状胬肉患者流行病学表现并分析影响其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 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回顾性调查2017年10月—2019年10月间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眼科手术治疗的老年翼状胬肉116例患者临床资料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住院手术治疗的非翼状胬肉患者116例作为对照组,分析本地区老年人群翼状胬肉的分布特征以及影响其发病的相关因素。 结果 符合调查条件翼状胬肉患者116例(135眼)。通过多重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农村人群(OR=1.260,95%CI:1.360~2.877,P<0.001)、粉尘接触史(OR=3.895,95%CI:2.850~5.180,P<0.001)、户外活动时间长(OR=1.456,95%CI:1.010~2.556,P=0.016)、高龄(OR=5.055,95%CI:1.585~15.360,P=0.006)、是否佩戴眼镜(OR=0.305,95%CI:0.136~1.650,P<0.001)和翼状胬肉发病密切相关。 结论 农村人口、高龄、较长的户外活动时间以及长期的粉尘接触史是翼状胬肉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而佩戴眼镜是其保护性因素。通过适当的健康宣教引导老年人群进行正确的户外活动可能减少翼状胬肉的发病率。
不同剂型聚乙二醇电解质在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中的应用比较
占俊, 汤进芝, 汪文生, 夏先明, 唐敏
2020, 18(8): 1283-1286.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1486
269 4
摘要:
目的 比较溶液剂型和散剂型聚乙二醇电解质在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4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行结肠镜检查的400例患者。采用等距随机抽样方法将患者随机分至2组,A组200例,B组200例。A组使用溶液剂型聚乙二醇电解质口服溶液,B组使用散剂型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观察比较2组患者肠道准备的清洁程度、胃肠道不适症状发生率以及患者满意度。 结果 溶液剂型和散剂型聚乙二醇电解质均有较好的肠道清洁效果(84.0%vs. 81.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38,P=0.508)。2种剂型PEG引起患者恶心及腹胀的发生率较高,但散剂型恶心发生率(14.0%vs. 7.5%)及腹胀发生率(11.0%vs. 4.5%)均高于溶液剂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2组患者胃肠道不适症状总发生率也是散剂型较高(27.5%vs. 9.5%,χ2=21.490,P<0.001)。A组患者满意度评分为8.96±0.56,B组患者满意度评分为8.36±0.83,A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B组(t=8.440,P<0.001)。 结论 溶液剂型和散剂型聚乙二醇电解质在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中肠道清洁效果相当,但溶液剂型聚乙二醇电解质有较低的胃肠道不适症状发生率和较高的患者满意度,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优越性。
丁苯酞对帕金森病患者临床症状的影响
周海艳, 程勋矿, 许文芳, 李琰, 潘攀
2020, 18(8): 1287-1289,1323.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1487
206 1
摘要:
目的 探讨丁苯酞(NBP)对改善帕金森病(PD)患者运动和非运动症状的疗效情况。 方法 选择2014年9月—2016年12月期间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帕金森病患者103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NBP组(43例)和对照组(60例)。所有患者继续其最初的药物治疗方案,NBP组患者给予NBP每次200 mg,每天3次,口服24周。对比2组治疗前及治疗第12、24、48周的震颤评分和运动迟缓加强直评分,MoCA评分以及不良事件(AEs)。 结果 2组组内治疗前后运动迟缓加强直评分、震颤评分和MoCA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治疗前运动迟缓加强直评分、震颤评分评分和MoCA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治疗第12周、24周和48周,NBP组运动迟缓加强直评分(26.26±13.57、21.72±11.71、20.52±11.77)显著低于对照组评分(33.03±18.24、30.55±18.02、26.78±16.57);震颤评分(31.42±22.66、27.23±18.15、25.33±18.18)也显著低于对照组评分(47.43±28.88、41.08±28.07、37.55±28.61);而NBP组MoCA评分(20.37±3.45、25.03±3.26、28.36±3.38)显著高于对照组MoCA评分(18.98±3.22、20.03±3.51、24.43±3.34),均P<0.05。NBP相关的不良事件不常见。 结论 丁苯酞可安全有效地改善帕金森病患者的运动和非运动症状。
钛夹联合组织黏合剂治疗胃静脉曲张的多中心临床研究
王敏, 李会贤, 叶东, 李坪, 孔德润
2020, 18(8): 1290-1293,1379.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1488
216 4
摘要:
目的 回顾性分析比较钛夹联合组织黏合剂α-氰基丙烯酸正丁酯与单用组织黏合剂α-氰基丙烯酸正丁酯治疗孤立性胃静脉曲张出血的疗效与安全性。 方法 回顾性收集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邯郸市传染病医院、北京地坛医院3家医疗中心2015年3月—2017年4月因孤立性胃静脉曲张出血入院治疗患者的数据,共有96例患者入选,根据治疗方式分组,第1组(46例)在注射α-氰基丙烯酸正丁酯前接受胃曲张静脉钛夹断流术;第2组(50例)单纯血管内注射α-氰基丙烯酸正丁酯。治疗前,进行CTA检查,评估是否存在胃肾分流。分别比较2组基线资料和治疗效果,数据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治疗前66例患者完成CTA检查,59例存在胃肾分流,2组年龄、性别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所有患者初次内镜下均成功止血;第1组注射组织黏合剂α-氰基丙烯酸正丁酯剂量为(3.39±1.20)mL,第2组为(2.53±1.05)mL,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1);再出血率第1组为4.35%,第2组为1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6);静脉曲张消失率第1组为100.00%,第2组为7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后发热、腹痛、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治疗后溃疡、肝性脑病、异位栓塞及死亡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第2组发生1例脑栓塞。 结论 孤立性胃静脉曲张在组织黏合剂注射前,内镜下钛夹夹闭曲张静脉可能对治疗更安全、疗效更好。
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老年带状疱疹临床疗效及血清IgG、IgM、IgA的变化观察
陶学芹, 崔会新, 王大巍
2020, 18(8): 1294-1296,1430.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1489
235 3
摘要:
目的 观察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老年带状疱疹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IgG、IgM和IgA的影响。 方法 采用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将2016年1月—2018年10月合肥市第三人民医院皮肤科收治的100例老年带状疱疹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予以鼠神经生长因子+常规抗病毒治疗,50例)和对照组(予以常规抗病毒治疗,50例)。观察2组患者有效率的差异、治疗前后简化McGill疼痛问卷积分(SF-MPQ评分)以及血清IgG、IgM、IgA的变化情况。 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为96.00%,对照组有效率为74.0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前、治疗后以及出院后1个月时SF-MPQ评分分别为28.60±6.35、10.50±1.60和3.16±0.70;而对照组则分别为27.90±6.70、15.15±2.35和7.50±1.96,治疗后不同时间段2组患者SF-MPQ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均P<0.001)。观察组治疗后血清IgG、IgM、IgA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18.60±2.55)mg/L vs.(15.50±2.16)mg/L、(2.06±0.60)mg/L vs.(1.43±0.46)mg/L、(3.20±0.56)mg/L vs.(2.80±0.76)mg/L],均P<0.05;而出院1个月时2组患者血清IgG、IgM、IgA较治疗前显著上升(均P<0.05)。治疗后不同时间段观察组SF-MPQ评分及血清IgG、IgM、IgA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01)。2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 结论 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常规抗病毒治疗老年带状疱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能显著提高患者IgG、IgM和IgA水平,增强机体体液免疫应答,可能是治疗带状疱疹的机制之一。
全科临床研究
温针灸辨证取穴治疗早期膝骨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疗效研究
李芸, 宋双临, 张狄, 陈丽丽, 黄振
2020, 18(8): 1297-1299,1303.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1490
395 2
摘要:
目的 探讨温针灸辨证取穴治疗早期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患者的疗效以及对关节液基质金属蛋白酶(MMP)-3和MMP-13水平的影响。 方法 筛选2018年4月—2019年10月在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早期KOA患者90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患者口服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500 mg/次,3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相同治疗基础上采取温针灸辨证取穴治疗,1次/d,5次/周。2组疗程均为6周。采取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指数)、膝关节运动功能Lysholm量表(LKSS)评分分别评价治疗前后患者膝关节改善,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治疗前后疼痛情况。比较2组临床疗效。检测治疗前后2组关节液基质金属蛋白酶(MMP)-3和MMP-13水平。 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WOMAC、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LKS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5.56%和7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关节液MMP-3和MMP-13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 结论 温针灸辨证取穴用于治疗早期膝骨关节炎患者能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有助于改善改善关节功能,减轻疼痛,可能与下调关节液MMP-3、MMP-13水平有关。
具有CO2浓度监测功能的重复呼吸面罩在过度通气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陈伟, 贾亚平, 吴建祥, 余丽萍, 沈卉, 蔡哲清, 陆磊, 唐颖, 俞佳音, 王佳
2020, 18(8): 1300-1303.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1491
342 2
摘要:
目的 观察具有CO2浓度监测功能的重复呼吸面罩在过度通气综合征(hyperventilation syndrome,HVS)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抢救HVS患者提供参考。 方法 选取2017年12月—2018年12月嘉兴市第二医院急诊科收治的60例HV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使用具有CO2浓度监测功能的重复呼吸面罩,对照组使用纸袋。比较2组患者症状缓解时间、Nijmegen评分、血气分析指标、疗效、满意度及护理费用。 结果 观察组患者症状缓解时间为(0.52±0.36)h,短于对照组的(1.13±0.42)h(t=6.040,P<0.001);观察组患者Nijmegen评分为(7.23±3.56)分,低于对照组的(11.57±3.84)分(t=4.540,P<0.001);治疗后2组患者血液酸碱度(pH)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下降更为明显;治疗后2组患者CO2分压(PCO2)水平较治疗前升高,观察组上升更明显;观察组总有效率(93.33%)高于对照组(66.67%,χ2=6.667,P=0.010);观察组治疗后满意率(96.67%)高于对照组(60.00%,χ2=11.882,P=0.001);观察组患者护理费用为(551.23±24.26)元,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75.42±26.87)元(t=49.050,P<0.001)。 结论 具有CO2浓度监测功能的重复呼吸面罩安全有效且价格低廉,可明显缩短疾病发作时间,降低护理费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腹腔镜切除术与开腹切除术对原发性肝癌患者外周血 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及临床效果
王勇, 黄炜, 付丽云, 林海君, 周小帅
2020, 18(8): 1304-1306.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1492
276 1
摘要:
目的 探讨腹腔镜肝切除与开腹肝切除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2015年2月—2017年7月宁波市鄞州第二医院收治的12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两组,各60例。A组行腹腔镜肝切除术,B组行开腹肝切除术,比较2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变化以及近远期效果。 结果 A组术中出血量、进食时间、下床时间、住院时间、止痛药用量[(145.48±12.59)mL、(1.65±0.52)d、(4.60±0.78)d、(10.07±1.17) d、(139.24±62.47) mg]均明显低于B组[(202.56±13.68)mL、(2.73±0.75)d、(6.84±0.90)d、(13.22±1.36) d、(282.79±80.01) mg],t=23.782、9.166、14.596、13.601、10.954,均P<0.05。术后1周,A组CD3+、CD4+[(55.33±5.70)、(46.18±7.33)]显著高于B组[(51.97±3.29)、(41.60±6.53)],t=3.955、3.614,均P<0.05,A组CD8+(30.07±3.26)显著低于B组(33.60±3.31),t=5.886,P<0.05。A组并发症率(3.33%)显著低于B组(13.33%),χ2=3.927,P<0.05。 结论 相较于开腹肝切除术,腹腔镜肝切除术治疗原发性肝癌效果更佳。
ICU危重症患者垂体和甲状腺激素的相关因素分析
丁智, 吴强
2020, 18(8): 1307-1309.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1493
268 0
摘要:
目的 调查了解ICU危重症患者垂体和甲状腺激素水平差异,并进一步分析激素水平与性别、脑部病变、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 方法 选择2013年1月—2018年6月淮南市新华医院ICU病房收治的120例患者,采用APACHEⅡ评分对疾病严重程度予以评估,对其血清中的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4)、生长激素(GH)进行检测。按照性别、是否存在颅脑损伤及脑血管病变、APACHEⅡ评分进行分组,比较男性组与女性组、脑部病变组与非脑部病变组、APACHEⅡ评分≤15分组与APACHEⅡ评分>15分组的激素水平,并采用皮尔逊相关系数分析法,分析激素水平与危重症患者性别、脑部病变、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 结果 男性组的FT3高于女性组;脑部病变组的FT3、FT4高于非脑部病变组;APACHEⅡ评分>15分组FT3、FT4水平低于APACHEⅡ评分≤15分组。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FT3与ICU危重症患者的性别相关;FT3与ICU危重症患者有无脑部病变相关;FT3与APACHEⅡ评分呈负相关。 结论 除性别差异外,FT3与ICU危重症患者的脑部病变、APACHEⅡ评分相关,FT3可间接反映患者疾病的严重程度,预测高危风险,临床可以考虑将FT3作为颅脑损伤患者的病情轻重的评估指标。
慢病防治研究
尘肺并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危险因素分析
吴佳萍, 陆晓玲
2020, 18(8): 1310-1312.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1494
287 8
摘要:
目的 分析尘肺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资料,对其危险因素进行探讨。 方法 选择浙江医院2015年3月—2018年4月间收治的109例尘肺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为观察组,105例尘肺未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为对照组。对2组年龄、性别、接尘工龄、尘肺分期、吸烟史、BMI、COPD家族史以及居住环境等情况进行统计,并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确定尘肺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危险因素。 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2组年龄、接尘工龄、尘肺分期、吸烟史、COPD家族史以及居住环境等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3.005,P=0.016)、接尘工龄(OR=2.443,P=0.023)、尘肺分期(OR=2.699,P=0.028)、吸烟史(OR=2.419,P=0.008)、COPD家族史(OR=3.036,P=0.008)以及居住环境(OR=2.668,P=0.014)是尘肺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危险因素。 结论 年龄、接尘工龄、尘肺分期、吸烟史、COPD家族史以及居住环境是尘肺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危险因素,临床中要对这些危险因素加以重视,定期对患者进行体检,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预防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生。
135例COPD急性加重患者营养状况及其与急性加重的关系分析
刘魁, 钱会, 韩可兴, 荣令, 唐超
2020, 18(8): 1313-1315,1347.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1495
303 4
摘要:
目的 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患者营养状况及其与急性加重的关系,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为评估营养状况及急性加重风险提供指导。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9月—2019年5月间亳州市人民医院呼吸内科住院的135例AECOPD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稳定期综合评估分为急性加重低风险组(20例)和高风险组(115例),分析患者的年龄、理想体质量百分比(IBW%)、体质量指数(BMI)、血红蛋白(Hgb)、血清白蛋白(ALB)、血清前白蛋白(PA)、日常生活状况呼吸困难评级(mMRC)等指标及其与急性加重的关系。 结果 ①各指标用于评估AECOPD患者营养状况敏感性不同,营养不足比例分别为IBW%22.22%(30/135)、BMI 28.15%(38/135)、Hgb 2.96%(4/135)、ALB 57.03%(77/135)、PA 43.70%(59/135);②急性加重低风险组和高风险组相比,合并呼吸衰竭例数(1 vs.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136,P=0.004);ALB、PA和急性加重次数/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③无呼吸衰竭组和呼吸衰竭组相比,PA和急性加重次数/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④PA与急性加重之间呈负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mMRC评分与急性加重之间呈正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血清前白蛋白水平可以有效评估AECOPD患者营养状况及预测急性加重风险。
妇幼卫生研究
布地奈德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朱占魁, 王奇伟, 刘鼎立, 曾兆彬, 陈信
2020, 18(8): 1316-1319,1357.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1496
396 3
摘要:
目的 探讨在小儿毛细支气管炎中运用布地奈德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rhlFNα-2b)雾化吸入治疗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为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诊治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将2018年1—12月阜阳市妇女儿童医院收治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共205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103例)和对照组(102例)。对照组采用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rhlFNα-2b)20万IU/(kg·次),2组患儿均给予合适的对症支持治疗。动态观察治疗前和治疗7 d内每天2组患儿的临床症状积分,记录各临床表现改善率,比较2组患儿的治疗效果。 结果 治疗组第5~7天喘憋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组第4~7天咳嗽、哮鸣音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组第2~5天三凹征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组第4~7天总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第7天,治疗组在咳嗽、喘憋和哮鸣音等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第7天,治疗组总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95.68±18.71)分vs.(76.57±21.7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750,P<0.001);2组患儿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 结论 布地奈德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rhlFNα-2b)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迅速改善临床症状,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上推广。
新疆阿克苏地区6~11岁儿童近视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吴泽勇, 陈哲, 杨亚新, 熊元姗, 杨璐
2020, 18(8): 1320-1323.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1497
210 5
摘要:
目的 分析新疆阿克苏地区6~11岁儿童患近视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为新疆阿克苏地区儿童近视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将新疆阿克苏地区所有小学定义为群,以群为抽样单位,随机抽取5所小学作为样本来源,本研究中共选择该地区1~5年级年龄为6~11岁的学生6 439名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研究对象近视情况,并对可能引起近视的相关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 近视情况:6 439名6~11岁儿童中共筛查出1 153例近视儿童,近视率为17.91%;其中轻度近视最为多见,占近视总人数的85.08%(981/1 153),中高度近视172例,占近视总人数的14.92%。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与儿童近视相关的因素包括年龄、年级、父母患近视出生季节、喜好电脑/手机游戏(均P<0.05),与性别不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年级、父母患近视、喜好手机/电脑游戏是儿童近视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 结论 新疆阿克苏地区6~11岁儿童的近视患病率较高,儿童近视的发生与年龄、年级、父母患近视、喜好手机/电脑游戏等因素密切相关,可从上述方面加以管理,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二级预防,旨在全面提高儿童视觉质量。
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肠道菌群多样性与Treg-Th17的相关性研究
张静, 王凯旋, 盛放, 楼文姬, 李小兵, 赖盼建
2020, 18(8): 1324-1326,1330.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1498
270 3
摘要:
目的 调查分析孤独症谱系障碍(a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儿童肠道菌群多样性情况,探究其与Treg-Th17的相关性。 方法 选择2016年10月—2019年4月金华市中心医院49例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纳入研究(ASD组),另选50例健康体检儿童为健康对照组。测定外周静脉血单个核细胞(PBMC)内Treg、Th17含量及Treg/Th17比值,经ELISA检测血清TGF-β1、IL-17指标,观察肠道菌群多样性与Treg-Th17相关性。 结果 ASD组肠道内双歧杆菌、大肠埃希菌基因拷贝数及B/E值低于健康对照组(均P<0.05);ASD组PBMC内Treg细胞数量、Treg/Th17值低于健康对照组,但PBMC内Th17细胞数量高于健康对照组(均P<0.05);ASD组血浆IL-17[(311.28±29.83)ng/L]高于健康对照组[(104.96±17.51)ng/L],血浆TGF-β1水平[(28.33±8.14)ng/L]低于健康对照组[(101.84±12.76)ng/L,t=42.070、34.095,均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发现,肠道B/E值和Treg、Th17及Treg/Th17值呈正相关(r=0.522、0.416、0.323,均P<0.05)。 结论 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的肠黏膜屏障功能紊乱,主要表现为免疫屏障作用减弱、肠道微生态失衡,且肠道菌群介导性耐受异常,贯穿于孤独症谱系障碍病理过程。
改良式术前肠道准备在妇科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中的效果分析
周爱妹, 陈秀芳, 陈丽莉, 颜笑健, 陈秀秀, 黄丽丽, 周青, 刘丹
2020, 18(8): 1327-1330.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1499
220 1
摘要:
目的 分析改良式术前肠道准备在妇科腹腔镜子宫切除术中的效果。 方法 纳入2018年2月—2019年2月期间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9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8例,分别予以改良式术前肠道准备、常规肠道准备。比较2组患者手术医生满意度、围术期参数、消化道症状、肠道功能恢复情况及术前、术后1 d血清电解质变化。 结果 2组手术医生满意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中不自主排便发生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2组腹胀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腹泻、恶心、呕吐发生率分别为0.00%(0/48)、2.08%(1/48)、4.17%(2/48),低于对照组[10.42%(5/48)、12.50%(6/48)、16.67%(8/48),χ2=5.275、3.852、4.019,均P<0.05];2组均未出现肠梗阻,观察组术后首次肠蠕动、排便、肛门排气时间分别为(15.16±1.79)h、(41.71±5.83)h、(18.26±2.78)h,短于对照组的(17.35±1.58)h、(49.09±6.31)h、(21.12±2.97)h,t=6.355、5.952、4.871,均P<0.001;观察组术后1 d血清Na+、K+、Cl-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 结论 改良式术前肠道准备应用于妇科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可促进肠道功能恢复,利于患者术后康复,安全性高。
社区卫生研究
糖尿病患者选择家庭医生作为慢病管理服务供方的决策影响因素
侯进, 蔡利强, 康建忠
2020, 18(8): 1331-1336.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1500
230 3
摘要:
目的 了解社区糖尿病管理现状,明确患者选择家庭医生作为疾病管理服务供方的决策影响因素,为做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提供建议。 方法 2018年5月,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抽取上海市某社区确诊糖尿病患者500例。自行设计问卷,以Likert 5级评分法,从7个维度30个条目,调查患者选择家庭医生作为疾病管理供方的决策影响因素;从6个维度22个条目,调查患者不选择家庭医生的影响因素。 结果 对符合入选标准的500名患者,选择家庭医生作为疾病管理服务供方影响程度最大的5个项目分别是:服务态度好(影响因素评价均值1.17);家属陪同和照顾方便(均值1.15);对医生熟识并了解自身情况(均值1.08);慢性病病情稳定(均值1.07);离家近,利用方便(均值1.06)。不选择家庭医生的因素中,影响程度最大的前5个项目分别是:不提供专家门诊(影响因素评价均值0.96);担心一次就诊不能解决问题(均值0.87);医保报销比例无显著变化(均值0.80);报销政策没有规定首选社区(0.77);社区医疗设备不能满足需求(均值0.76): 结论 家庭医生服务因距离和时间可及、费用低廉、服务较好等优势,是居民选择慢性病管理服务提供方的主要因素,但医疗技术、设备、药品和当前卫生政策因素对居民优先选择家庭医生提供慢性病管理服务尚有一定程度的制约。
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
基于渐进性抗阻训练的健康管理对绝经后骨质疏松女性跌倒风险的影响
俞小红, 王红亚, 傅华君
2020, 18(8): 1337-1340.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1501
205 2
摘要:
目的 探讨基于渐进性抗阻训练的健康管理联合骨化三醇对绝经后骨质疏松女性Ⅰ型前胶原肽(CTX)、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P)及跌倒风险的影响。 方法 将2018年3月—2019年5月在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江南医院接受治疗的96例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纳入研究。根据数字随机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8例)采取基于渐进性抗阻训练的健康管理联合骨化三醇干预,对照组(48例)采取骨化三醇干预。观察2组患者干预前后BAP、CTX的变化及跌倒风险评分,同时统计2组干预前后髋部骨密度、股骨粗隆骨密度变化情况。 结果 2组干预前后BAP、CTX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观察组腰椎骨密度较干预前明显增加(P<0.05),但对照组腰椎骨密度较干预前无明显增加(P>0.05),且观察组干预后腰椎骨密度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后2组髋部骨密度、股骨粗隆骨密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跌倒指数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BAP、CTX与跌倒指数评分呈正相关(均P<0.05)。 结论 基于渐进性抗阻训练的健康管理联合骨化三醇对绝经后骨质疏松女性CTX、BAP及跌倒风险有良好的改善作用,并且较常规用药可增强对跌倒风险的预防。
诊断技术研究
EBV-CA IgM、EBV DNA和异型淋巴细胞在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中的诊断价值
吴菲, 刘淼
2020, 18(8): 1341-1343,1383.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1502
290 1
摘要:
目的 分析EBV-CA IgM、EBV DNA及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用于诊断婴幼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us mononucleosis,IM)的临床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7年10月—2019年3月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共32例(观察组),及同期入院非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33例(对照组)。分别采用ELISA、定量PCR和外周血抗凝样本涂片镜检检测2组患儿的EBV-CA IgM、血清EBV DNA以及异型淋巴细胞占全血有核细胞百分比,并比较2组之间的差异。各项指标和联合检测的诊断价值用ROC曲线进行评价。 结果 观察组EBV-CA IgM、EBV DNA、异型淋巴细胞检测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项指标并联联合检测敏感度(97.43%)明显高于3项指标单项检测。EBV-CA IgM、EBV DNA、异型淋巴细胞联合检测用于诊断IM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75,高于EBV-CA IgM(0.723)、EBV DNA(0.928)和异型淋巴细胞(0.961)单项检测。 结论 EBV-CA IgM、EBV DNA、异型淋巴细胞检测可作为诊断儿童IM的重要指标,联合检测能显著提高敏感度;有助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早期诊断,并降低误诊率。
产前Ⅲ级超声检测用于孕中期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的临床价值
闫景彬, 闫秀梅, 杨建享, 陈仙秋, 梁碧荣, 罗剑锋, 戴淼磊, 白晓慧
2020, 18(8): 1344-1347.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1503
283 1
摘要:
目的 观察产前Ⅲ级超声对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检测效能,评价其用于产前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的临床价值。 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9年3月于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温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定期进行产前检查的5 000例孕中期女性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产前Ⅱ级超声检测、产前Ⅲ级超声检测和产前胎儿心脏超声检测,随访孕妇至分娩或对流产胎儿进行尸检,确定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实际发生率,评估不同检测技术对于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灵敏度、准确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等诊断性能指标。 结果 全部研究对象先天性心脏病的实际发生率为2.14%,产前Ⅱ级超声检测、产前Ⅲ级超声检测和产前胎儿心脏超声检测对胎儿先天性心脏病检出率分别为2.46%、1.94%和2.02%;产前Ⅱ级超声检测、产前Ⅲ级超声检测和产前胎儿心脏超声检测对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漏检率分别为42.06%、11.22%和6.54%;产前Ⅱ级超声检测、产前Ⅲ级超声检测和产前胎儿心脏超声检测与金标准的检测性能一致性Kappa值分别为0.502、0.930和0.961。 结论 产前Ⅲ级超声检测对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检出率较高,与金标准检测性能一致性程度高,可有效降低心脏发育异常胎儿漏检率,适用于产前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大规模筛查。
医学综述
巨噬细胞能量代谢与肾脏疾病的研究进展
王星月, 江蕾, 杨俊伟
2020, 18(8): 1348-1352.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1504
301 7
摘要:
巨噬细胞是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其广泛参与全身炎症反应和组织损伤修复等多个病理生理过程。肾脏巨噬细胞从肾脏发育初期即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持续参与到之后的炎症浸润,组织损伤、修复及纤维化等过程,影响了肾脏应对缺血、炎症等打击的远期预后。组织中的巨噬细胞在特定的微环境中可以分化为2个独立的表型,分别是经典活化巨噬细胞(M1)和替代活化巨噬细胞(M2)。M1型巨噬细胞由T辅助淋巴细胞(Th1)、γ干扰素(interferon-γ,IFN-γ)、细菌和真菌壁成分如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等诱导产生,并通过释放多种细胞因子,促进炎症反应。巨噬细胞在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 4,IL-4)、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 10,IL-10)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1)等作用下,转化为M2型,并发挥抗炎作用。前期已有研究显示巨噬细胞的表型及功能与其能量代谢模式息息相关,且巨噬细胞能量代谢模式的变化会进一步影响到其生物学功能,从而影响肾脏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的进程。因此,研究肾脏巨噬细胞不同表型及不同能量代谢模式下发挥生理作用的机制,有助于进一步明确肾脏在炎症及损伤等病理状态下的转归,从而为将来进一步发展免疫治疗起指导作用。
我国孕妇妊娠期压力研究现状
朱彩云, 金凤娟, 胡闽闽, 郑红, 李丽雅
2020, 18(8): 1353-1357.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1505
500 17
摘要:
自2015年,我国出台全面二胎新政策举措,以解决当前人口数量增长与经济持续发展问题,有再生意愿的孕妇数量明显增加。妊娠是妇女生命历程中的重要事件和特殊阶段,在怀孕至分娩的整个过程中,伴随着身体、心理、经济和社会等多方面变化,随之产生的各种矛盾和问题相互作用,孕妇容易出现不同程度的妊娠期压力。在我国,大部分孕妇在孕期出现不同水平的妊娠期压力问题,妊娠期压力对于母亲、婴儿和其整个家庭会带来不良的影响,妊娠压力会导致胎儿的早产或者流产等不良结局,同时孕妇易出现妊娠并发症、不同程度的抑郁或焦虑等心理问题,进而对整个家庭功能也会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如何落实全面二胎政策,帮助孕妇及其家庭顺利渡过整个孕期,减轻孕妇妊娠期压力,改善孕妇家庭各项功能,促进母婴身心健康结局,对妇产科医务工作者和管理者提出了一个新的考验与挑战。然而,现阶段我国缺乏相关针对孕妇妊娠期压力管理的干预性研究,同时由于压力测量方法和界定压力水平的标准不一,我国各地孕妇妊娠期压力水平也不尽相同。因此,本文针对我国孕妇妊娠期压力水平的现况进行系统地梳理,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综述,旨在为建立科学的妊娠期压力评价和管理体系提供理论依据,以期缓解孕妇妊娠期压力,提高孕妇生活质量,促进孕妇和胎儿的身心健康。
预防/保健 中医/康复
蔡氏调周法治疗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许华云, 孔世露, 付金荣, 王国增
2020, 18(8): 1358-1361.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1506
248 3
摘要:
目的 观察蔡氏调周法治疗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患者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2016年7月—2019年6月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及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的119例肥胖型PCOS患者,采用非随机同期对照的方法分为2组,治疗组(59例)经后期及经间期予多囊方,经前期予多囊方去皂角刺加仙茅、紫石英、鹿角霜,对照组(60例)服用二甲双胍,均治疗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腰臀比(WHR)、体重指数(BMI),睾酮(T)、促卵泡生成素(FSH)、黄体刺激素(LH)、LH/FSH比值,糖代谢相关指标,中医证候积分,治疗期间基础体温(BBT)及安全性指标等。 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痊愈22例、显效4例、有效25例,对照组分别为9、8、25例,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Z=-2.658,P=0.008)。治疗组治疗后BBT的复常率、妊娠率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肾虚痰瘀证候积分及LH、LH/FSH比值也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均P<0.05)。治疗后2组的BMI、WHR、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均P<0.05),但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蔡氏调周法能较好地改善肥胖型PCOS患者的性激素水平,有效地调节糖代谢紊乱、降低体重,改善患者肾虚痰瘀证候,起到了促进排卵和恢复规律月经及预防远期并发症的作用,总体临床疗效较好。
温针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的疗效观察
潘胜莲, 王庆来, 周夏慧
2020, 18(8): 1362-1364.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1507
406 6
摘要:
目的 探讨温针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骨性关节炎评分(WOMAC评分)、健康调查评分(SF-36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变化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8年1—10月温州市中医院就诊的80例KO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观察组采用温针灸治疗。2组均需连续治疗28 d。观察2组疗效,于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即刻及治疗后6个月采用VAS评分、WOMAC评分评价症状改善情况,采用SF-36评分评价患者生活质量。 结果 观察组膝骨性关节炎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达9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238,P<0.001);2组治疗后各时点的VAS评分、WOMAC评分及SF-36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6个月VAS评分、WOMAC评分及SF-36评分分别为(3.20±0.98)分、(10.96±1.89)分、(96.83±2.96)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4.30±0.99)分、(27.56±7.20)分、(80.03±3.2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 结论 温针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能有效减轻患者疼痛和改善患者骨关节活动情况,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功能针刺联合手持续被动运动对脑卒中后手功能障碍康复质量的影响
张璐, 毛芝芳
2020, 18(8): 1365-1368.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1508
222 1
摘要:
目的 分析脑卒中后手功能障碍病因病机,总结功能针刺与手持续被动运动治疗脑卒中后手功能障碍的效果,为临床治疗手功能障碍寻找最优的方法。 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2月在衢州市第三医院治疗的脑卒中后手功能障碍患者70例,采用完全随机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联合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手持续被动运动训练,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联合功能针刺。统计Fugl-Meyer上肢部分、手功能、Barthel ADL等评分。 结果 联合组治疗8周、12周Fugl-Meyer评分[(55.64±3.47)分、(64.45±5.18)分]高于对照组[(40.25±2.32)分、(46.42±3.37)分,t=21.811、17.262,均P<0.001];手功能评分[(67.86±6.06)分、(85.14±7.46)分]高于对照组[(58.49±5.51)分、(70.18±6.89)分,t=6.768、8.715,均P<0.001];Barthel ADL评分[(62.03±10.86)分、(88.57±12.59)分]高于对照组[(49.08±8.54)分、(62.75±9.64)分,t=5.545、9.633,均P<0.001]。 结论 功能针刺联合手持续被动运动能改善脑卒中后手功能障碍,促进患者上肢、手等功能恢复。
针刺对OSAHS患者呼吸紊乱指数、血氧饱和度及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
袁淑芬, 刘鸿, 刘笑静
2020, 18(8): 1369-1372.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1509
263 3
摘要:
目的 探讨针刺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的治疗效果及对患者呼吸紊乱指数、血氧饱和度及血清炎症因子浓度的影响。 方法 将2016年1月—2018年12月丽水市中医院收治的172例OSAHS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nCPAP组与针刺组,各86例,分别给予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疗法和针刺疗法。比较2组治疗前后睡眠呼吸紊乱指数、血氧饱和度和血清细胞因子浓度及临床疗效。 结果 治疗后,2组睡眠呼吸紊乱指数各指标均改善(均P<0.05),且针刺组改善效果优于nCPAP组(均P<0.05);针刺组AHI水平[(14.35±1.21)次/h]低于nCPAP组[(16.49±1.08)次/h,t=12.240,P<0.001]。治疗后2组LSaO2、MSaO2升高(均P<0.05),且针刺组高于nCPAP组(均P<0.05),2组SaO2<90%时间、TRTSaO2<90%、TNF-α、CRP、IL-8、aICAM-1、NF-κB均降低(均P<0.05),且针刺组低于nCPAP组(均P<0.05)。治疗后针刺组有效率为91.86%,nCPAP组为94.1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58,P=0.549)。治疗后针刺组各时点证候积分均低于nCPAP组(均P<0.05)。 结论 针刺治疗OSAHS可改善患者呼吸紊乱指数、血氧饱和度,降低血清细胞炎症因子浓度,治疗效果显著,且针刺治疗效果更持久。
中医综合养生干预对绝经后骨密度低下女性骨密度和骨代谢标志物的影响
林依怀, 王史潮, 吕存贤, 王庆来
2020, 18(8): 1373-1375,1408.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1510
214 2
摘要:
目的 常规药物治疗绝经后骨密度低下的临床疗效并不理想,且长期服用存在副作用,因此本研究拟探讨中医综合养生干预对绝经后骨密度低下女性骨密度的改善效果。 方法 将2016年1月—2018年1月温州市中医院收治的124例绝经后骨密度低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2例,对照组给予钙尔奇碳酸钙D3片+常规饮食及活动,观察组给予中医综合养生干预,连续干预6个月,比较治疗前、治疗6个月2组骨密度及骨代谢标志物变化水平的差异。 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治疗6个月对照组股骨粗隆(0.57±0.07)的骨密度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第1~4腰椎(0.77±0.06)、股骨颈(0.75±0.07)、股骨粗隆(0.61±0.08)及Wards三角区(0.60±0.09)的骨密度(g/cm2)均明显升高(均P<0.05);对照组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0.49±0.06)ng/mL]、血钙[(2.28±0.07)mmol/L]、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326.37±100.82)U/L]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均P<0.05),观察组Ⅰ型前胶原氨基端肽[(50.13±12.76)ng/mL]、骨钙素氨基中分子片段[(21.24±6.77)ng/mL]、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418.72±129.90)U/L]水平均明显升高(均P<0.05),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0.43±0.09)ng/mL]、血钙[(2.21±0.07)mmol/L]水平均明显降低(均P<0.05);观察组骨密度及骨代谢标志物水平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均P<0.05)。 结论 中医综合养生干预能在短期内提高绝经后骨密度低下患者的骨密度,同时改善骨形成标志物及骨吸收标志物表达水平。
全科医学教育研究
3D打印技术结合CBL教学模式在骨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周平辉, 张逸文, 毛颖基, 管晶晶, 刘翔宇, 鲍正齐, 官建中, 张长春
2020, 18(8): 1376-1379.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1511
248 5
摘要:
目的 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case-based learning,CBL)是一种以案例为导向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教学模式,3D打印技术作为新兴的科学技术越来越多的应用在现代医学应用之中。本研究为提高骨科的临床教学效率,故尝试采用3D打印技术集合CBL教学模式的新型教学方法,探究新型教学模式效果。 方法 选取蚌埠医学院2017级临床本科班二班的50名同学作为实验对象,并根据学号后2位数的奇偶性分为研究组(新教学法组)和对照组(传统教学法组),每组25名。新教学法组采用3D打印结合CBL教学模式进行临床教学,传统教学法组采用传统教学方式。在完成授课以后,进行统一的考核测试和评价量表调查,分析2组学生学习成绩分数及自我评定程度有无差异以评估新型教学模式的应用效果。 结果 在回收的50份有效问卷里,对照组理论平均成绩为(69.84±12.52)分、临床技能平均成绩为(68.96±12.65)分;研究组理论平均成绩为(83.16±10.46)分、临床技能平均成绩为(83.48±8.89)分。经过分析,采用新教学法学习的学生得分及其自我评定明显高于传统教学法组(均P<0.05)。 结论 相比传统的教学模式,3D打印技术结合CBL教学模式在骨科临床教学应用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增加了学生对骨科学习的兴趣,加深了学生对理论和实验知识的理解能力,提高了教学效率。
广东医科大学2016—2018学年外科学总论考试成绩分析
韩小玲, 陈俊虎, 周忠伟, 林鸿程
2020, 18(8): 1380-1383.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1512
203 1
摘要:
目的 分析2016—2018学年广东医科大学外科学总论考试成绩,以探讨改革成效,为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方法 系统收集2016学年以来广东医科大学开设外科学总论课程班级的期末考试成绩,分析不同学年、年级、专业和性别之间总评成绩、卷面成绩和平时成绩之间的差异,采用广义线性混合模型对卷面成绩进行分析。 结果 2016—2018学年共有1 359人参加了外科学总论考试,平时成绩、卷面成绩和总评成绩平均分分别为(85.28±3.98)分、(68.29±8.55)分和(73.50±6.22)分,卷面成绩总体及格率为84.69%(95%CI:82.78~86.60),优良率为43.34%(95%CI:40.71~45.97),广义线性混合模型结果显示,性别为女生、专业为临床医学、2017学年和2018学年的外科学总论卷面成绩更高,OR值分别为5.492(95%CI:3.146~9.586)、9.575(95%CI:1.561~58.720)、14.211(95%CI:6.075~33.243)和2 157.272(95%CI:1 062.993~4 378.034)。 结论 2016年开始实施的一系列临床教学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学生理论知识掌握程度仍有待提高。
医学综合研究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反刍性沉思水平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陈立红, 许华亮, 徐芙蓉, 叶洁玉
2020, 18(8): 1384-1387.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1513
193 2
摘要:
目的 调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反刍性沉思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制定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选取2019年3—11月在广州市2所三级甲等医院骨科接受治疗的245例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事件相关性反刍性沉思问卷、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及希望水平量表进行调查。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Pearson相关性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反刍性沉思水平进行分析。 结果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侵入性和目的性反刍性沉思总分为(14.56±4.57)分、(13.29±4.48)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文化程度、Harris髋关节评分、社会支持及希望水平是侵入性反刍性沉思的主要影响因素(F=26.533,P<0.001;R2=0.326,调整R2=0.314);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社会支持及希望水平是目的性反刍性沉思的主要影响因素(F=41.964,P<0.001;R2=0.534,调整R2=0.522)。 结论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反刍性沉思处于中等偏下水平,临床医务人员应根据患者情况采用个体化干预,重视社会支持和希望水平对其反刍性沉思的影响,引导患者向积极认知加工转变,最终促进患者的术后康复。
零差价政策对寻常型银屑病住院患者疾病经济负担研究
倪阳, 马佳莉, 王甦平, 胡鹏, 陈中建
2020, 18(8): 1388-1391.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1514
221 3
摘要:
目的 探究零差价政策实施后寻常型银屑病住院患者各类费用的变化情况,为更好落实零差价政策提供依据。 方法 选取上海市皮肤病医院2015年1月1日—2017年6月20日间寻常型银屑病住院的749例患者,收集患者一般资料、住院期间各类总费用信息。运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探究一般因素和零差价政策对各类费用的影响。 结果 单因素分析发现,男性治疗费高于女性治疗费(P=0.003),年龄越大检查费越高(P=0.009),住院天数越多各类费用越高(P<0.001),差价政策对总费用、药品费、治疗费有显著影响(均P<0.05),对检查费无显著影响(P=0.685)。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药品费对住院总费用影响最大。同时纳入一般因素和差价政策因素分析发现,住院天数越多各类费用越高(P<0.05),住院总费用和药品费用方面,差价为5%与差价10%费用均显著高于零差价(均P<0.05),差价为15%与零差价时费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差价为5%费用低于差价10%;治疗费方面,男性治疗费用高于女性治疗费用(P<0.05),差价政策对治疗费用无显著影响。 结论 零差价政策实施后,寻常型银屑病住院患者大部分医疗费用呈下降趋势,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基于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居家照护对失智老人生活质量的影响
白萌, 陈凌燕, 贾康露, 解艳红
2020, 18(8): 1392-1394,1420.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1515
252 3
摘要:
目的 我国老龄化步伐逐渐加快,失智老人已经成为社会、家庭的重要负担。现代科技的发展为失智老人的管理提供便利的条件,本研究通过建立失智老人信息化管理平台,旨在减少居家失智老人的安全隐患,提高其生活质量。 方法 选取浙江医院2018年7—12月收治的符合病例入选标准的40例失智老人为观察组,通过成立专业团队,建立信息化管理平台对患者实施远程健康管理。选取该院2018年1—6月的符合病例入选标准的35例失智老人为对照组,采用常规干预,主要通过电话随访或上门服务。干预6个月后,采用老年痴呆患者生活质量量表(QOL-AD)调查2组患者的生命质量,并比较2组患者出现的安全隐患。 结果 2组患者干预前的QOL-AD总分及均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干预6个月后QOL-AD总分及均分分别为(28.56±4.21)分、(2.16±0.42)分,均高于对照组的(25.29±4.82)分、(1.92±0.4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36、2.335,P=0.002、0.022)。观察组干预6个月内发生跌倒、坠床、走失、烫伤等安全隐患的总发生率为40.0%,低于对照组的6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22,P=0.013)。 结论 信息化管理利用现代化科技平台,改善了失智老人的就医体验,能够提高居家照顾失智老人的生活质量,减少安全隐患的发生,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安徽中南部地区幽门螺杆菌流行病学调查
张明伟, 汪建超, 王启之, 柯希权, 郑海伦, 崔艳艳
2020, 18(8): 1395-1398.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1516
265 3
摘要:
目的 了解安徽中南部地区居民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探讨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的风险因素,指导该地区人群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早期预防及干预。 方法 采用整体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桐城及歙县20~90岁居民共计1 536人进行调查。受检者在签订知情同意书后,使用统一问卷进行调查。调查结束后进行14C尿素呼气试验评价感染状态,结合问卷调查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应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分析相关数据,探讨该地区影响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相关因素。 结果 本次共调查1 536人,结果显示安徽中南部地区人群幽门螺杆菌感染率为63.15%(970/1 536),幽门螺杆菌感染与不同年龄(χ2=70.886,P<0.001)、文化教育程度(χ2=29.754,P<0.001)、睡眠质量(χ2=136.339,P<0.001)、进食豆类及制品(χ2=89.114,P<0.001)、进食瓜果蔬菜(χ2=91.919,P<0.001)、饮酒频率(χ2=266.436,P<0.001)、饮用浓茶(χ2=86.956,P<0.001)、进食腌制食品(χ2=215.677,P<0.001)等有相关性。 结论 安徽中南部地区幽门螺杆菌感染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幽门螺杆菌的感染与多种因素有关。其中较高的文化教育、较好的睡眠质量、进食豆类及其制品、进食瓜果蔬菜、饮用浓茶等是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保护性因素,而文化水平较低、睡眠差、饮酒及进食腌制食品是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危险因素。
依托信息化手段构建合理高效的医院感染管理机制
毛秋云, 张玲, 宋艳萍, 张伟, 贾超, 闫玲, 兰圣美, 朱洪芹
2020, 18(8): 1399-1403.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1517
316 4
摘要:
目的 探索一种科学、客观、高效的医院感染管理机制,提高医院感染管理质量。 方法 依托蓝蜻蜓医院感染管理系统、医院信息系统(HIS)、临床检验信息系统(LIS)、医院影像系统(PACS)、电子病历系统(EMR)、移动护理(PDA)、医院办公系统(OA),建立一套科学化的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改进体系,并对应用信息化前后医院感染病例漏报率、多重耐药菌防控措施落实率、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参学率、器械相关医院感染发病率、医院感染督查、传染病监管、消毒灭菌效果监测结果的时效性进行比效。 结果 在应用信息化医院感染管理体系前医院感染病例漏报率、多重耐药菌防控措施落实率、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参学率分别为19.0%、78.2%、79.2%,应用后分别为0.0%、96.3%、97.1%;重症医学科(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率、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LABSI)率、导尿管相关泌尿系感染率(CAUTI)应用前分别为14.52‰、3.91‰、6.90‰,应用后分别为4.51‰、1.96‰、2.79‰,但2018年上半年CAUTI感染率仍高于全国41所医院35个综合ICU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的患者进行的监测结果(2.81‰),还需重点加强CAUTI干预措施的制定;医院感染督查、传染病监管、消毒灭菌效果监测结果的时效性明显提高。 结论 应用信息化手段建立科学化的医院感染管理机制,可有效提高医院感染管理质量与效率。
替加环素耐药肺炎克雷伯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阮永春, 周宜庆, 张海旺, 于丽侠, 王丹, 曾敏, 周洁, 李明晖
2020, 18(8): 1404-1408.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1518
262 2
摘要:
目的 调查替加环素耐药肺炎克雷伯菌(TRKP)的临床分布和耐药特性,为临床的防治提供依据。 方法 收集2015年1月—2018年12月绍兴市人民医院住院患者各类送检标本中分离的261株TRKP,采用VITEK-2 compac型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用K-B法加测其他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并对TRKP的临床分布特点及其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进行调查分析。 结果 261株TRKP主要来自痰液(123例,47.13%)、尿液(55例,21.07%)和胆汁(37例,14.18%)。TRKP的科室分布主要是ICU(含EICU)、肝胆外科和神经外科(含NICU),分别占22.61%、17.62%和15.71%。在22种抗菌药物中,TRKP对5种抗菌药物耐药率超过80%,对14种抗菌药物耐药率超过50%,而合并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耐药的TRKP菌株,对16种抗菌药物耐药率超过90%,对20种抗菌药物耐药率超过80%。TRKP为多重耐药(MDR)菌株总共有249株,占95.40%,其中合并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耐药的TRKP菌株有93株,其多重耐药(MDR)率达到100%。TRKP对丁胺卡那的总体耐药率相对较低,为16.09%,对各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在肝胆外科均不高于ICU和神经外科。 结论 TRKP临床分布广泛,耐药情况严重,临床可供选择的抗菌药物有限,丁胺卡那为少数可选药物之一。
全科护理研究
Swanson关怀理论在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注射教育中的应用效果
孔利萍, 任小萍, 葛华英, 李修英, 喻喆, 刘素贞, 吴晓, 李益民
2020, 18(8): 1409-1413.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1519
466 8
摘要:
目的 将Swanson关怀理论应用于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注射教育中并探索其应用效果。 方法 采取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2018年3—12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120名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收治时间将2018年3—7月的56例患者设为对照组,2018年8—12月的64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模式对糖尿病患者进行胰岛素注射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运用Swanson关怀理论进行教育。采用自制胰岛素注射管理能力调查问卷和自护行为能力量表对患者的胰岛素注射管理能力和自护行为能力进行评定,比较2组患者入院时和出院后3个月的胰岛素注射管理能力、自护行为能力和血糖控制情况。 结果 出院3个月后,观察组的胰岛素注射管理能力总得分为(54.06±2.70)分明显高于对照组(42.64±4.8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231,P=0.001);出院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自护行为能力得分(111.69±9.14)分明显高于对照组(94.77±12.4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569,P=0.002);出院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和HbA1c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Swanson关怀理论可帮助糖尿病患者提升胰岛素注射技能,提高患者的自护能力,进而达到控制血糖、促进健康的目的。
集束化干预措施在急诊外科急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中的效果研究
李慧, 邓晰明, 张飞鹏, 孟丹
2020, 18(8): 1414-1416,1424.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1520
234 4
摘要:
目的 探讨集束化干预措施在急诊外科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2017年6月—2018年5月急诊外科就诊的100例院内转运急危重症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将2018年6月—2019年5月急诊外科就诊的100例院内转运急危重症患者作为观察组,采用集束化干预护理措施。统计分析2组患者转运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平均转运时间、患者/家属及接收科室医护人员的满意度、病情变化和转运成功率。 结果 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18.0%)高于观察组(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平均转运时间为(14.57±2.16)min,高于观察组的(10.12±1.88)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医护、患者/家属满意度分别为(6.23±1.48)分、(6.03±1.45)分,低于观察组的(7.08±1.35)分、(7.35±1.3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病情变化发生率(23.0%)高于观察组(6.0%),对照组转运成功率(79.0%)低于观察组(9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集束化干预措施能够降低急诊外科急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不良事件的发生,缩短转运时间,减少患者在转运过程中的病情变化,提高医患满意度和转运成功率。
运用UV打印图片和仿真模型对肠造口患者造口周围皮炎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
潘璇璇, 洪静, 马婧, 胡万乐
2020, 18(8): 1417-1420.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1521
195 1
摘要:
目的 探讨术前运用UV打印图片和仿真模型对肠造口患者术后造口周围皮炎自我护理能力的效果,以寻找一种更有效的健康宣教模式。 方法 选择2019年1—8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择期行肠造口术患者共8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术前1周采用UV打印图片和仿真模型进行健康教育,观察2组患者护理知识评分和达标率、自我护理能力评分以及造口周围皮肤受损程度。 结果 出院前1 h观察组护理知识得分高于对照组[(85.6±9.5)分vs.(77.6±10.2)分,t=3.630,P<0.001],观察组的达标率高于对照组(85.0%vs. 65.0%,χ2=4.267,P=0.039);观察组1个月和3个月自我意愿、自护知识和自护技能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造口皮肤评估工具(DET)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出院前:(4.1±0.6)分vs.(7.8±1.5)分,出院1个月:(2.6±0.5)分vs.(5.3±1.2)分,出院3个月:(1.4±0.3)分vs.(3.1±0.8)分],均P<0.05。 结论 术前运用UV打印图片和仿真模型较常规健康教育能够显著提高肠造口患者造口周围皮炎的自我护理能力,同时能增强护理知识水平,减少造口周围的皮肤伤害,值得推广。
改良经口气管插管固定法对ICU患者口面颈部器械性压力损伤的效果观察
章勤, 宋长春, 邹琪, 万娟, 朱晓杰, 杨斌
2020, 18(8): 1421-1424.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1522
211 1
摘要:
目的 探讨改良经口气管插管固定法对ICU患者口面颈部器械性压力损伤的效果。 方法 选择2019年6月—2020年3月入住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ICU病房,行经口气管插管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采用改良气管插管固定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气管插管固定法。比较2组患者口面颈部发生器械相关性压力损伤的部位和严重程度。 结果 2组患者在年龄、气管插管留置时间、Braden量表评分、肌力程度等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发生不同程度口、面、颈部压力性损伤3例(占7.5%);对照组发生不同程度口、面、颈部压力性损伤15例(占37.5%)。观察组发生损伤的人数及占比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使用改良后的经口气管插管固定方法能明显降低患者发生口面颈部器械性压力损伤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对有效减少ICU患者口面颈部持续存在的医源性并发症,如红肿、疼痛、破溃、感染、坏死等具有很大的帮助,也能缓解患者不舒适、焦虑、烦躁不安的情绪,大大增强患者恢复健康的信心。
基于快速康复理念的肠内营养支持在食管癌术后患者中的应用
钱多云, 李多杰, 袁培培, 孙欢
2020, 18(8): 1425-1427,1430.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1523
221 5
摘要:
目的 观察基于快速康复理念的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支持在食管癌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9年9月亳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食管癌患者共60例,使用随机数字法分成对照组(30例)与观察组(3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理念下肠内营养支持干预,观察组采用基于快速康复理念下的肠内营养支持干预。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营养指标、免疫功能指标、术后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对护理干预的满意率。 结果 2组患者干预后营养指标均明显提升,观察组患者营养指标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01)。干预后2组患者机体内的免疫反应指标水平均有所上升,其中观察组患者机体内的各项免疫反应指标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01)。观察组患者首次排气、首次排便、首次下床活动、术后住院时长均少于对照组(均P<0.01)。观察组患者在住院过程中并发症的发生率(6.67%)明显少于对照组(26.67%),χ2=4.320,P=0.038。观察组患者住院期间对护理的总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100.00%vs. 76.67%,χ2=5.822,P=0.016)。 结论 在食管癌术后患者中,采取基于快速康复理念下的营养支持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患者机体内营养指标与免疫功能,缩短患者术后恢复时间,减少住院期间并发症的发生,提升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全科诊疗实践
DOCK8基因变异相关高IgE综合征1例并文献复习
徐丽丹, 李小兵, 王凯旋, 季秀梅, 施倩雯, 唐红娟
2020, 18(8): 1428-1430.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1524
176 4
摘要:
高IgE综合征(hyper-IgE syndrome,HIES)是一类罕见且复杂的原发性免疫缺陷病,包括常染色体显性遗传HIES(autosomal-dominant hyper immunoglobulin E syndrome,AD-HIES)和常染色体隐性HIES(autosomal-recessive hyper immunoglobulin E syndrome,AR-HIES)[1]。HIES发病率极低,临床表现多样且临床医生对该病普遍缺少认识,极易误诊[2]。本文通过报道1例在我院诊断的由DOCK8基因变异导致的AR-HIES病例及相关文献复习,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乳腺鳞状细胞癌1例病例分析
佟经伟, 许培权
2020, 18(8): 1431-1432.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1525
303 16
摘要:
原发性乳腺鳞状细胞癌(primary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of breast,PSCCB)是一种较为罕见的乳腺癌类型,无特殊影像学表现,常以无痛性肿块为首发症状,易误诊,需排除乳腺以外来源的鳞状细胞癌。本文报道1例PSCCB患者病例分析,旨在提高对该病的认识。1病例介绍患者,女,48岁,因发现左乳肿块1月余入院。患者1个月前无意间发现左乳外上象限一肿块,直径约4 cm,当时未予重视,近来自觉肿块增大,于灵璧县黄湾镇卫生院行超声提示:左乳实质欠均质性肿块。为求进一步治疗,遂来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肿瘤外科门诊,门诊拟“左乳肿块”收入我科。既往体健,患者于2018年10月行阑尾切除术,否认有子宫、直肠等其他部位鳞癌病史,否认家族遗传病病史,否认家族肿瘤病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