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21年  第19卷  第2期

专家论坛
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全科医生培养模式探索
陈国湘, 李俊, 韦华, 阳婧, 李广志, 黄彬, 苏拾香, 曹聪
2021, 19(2): 167-170.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1758
403 12
摘要:
全科医生(general practitioners, GPs)是以维护居民健康为目标,能供给所在社区居民的卫生服务需求,为他们提供治疗、健康知识科普、疾病预防等多方面卫生服务的复合型人才。我国全科医学事业正处于迅速发展阶段,近年来国家也加大了在社会医疗领域及高校全科医学教学方面的投入力度。但全科医生数量严重不足, 医疗水平有限, 制约了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的提高。而全科医生培养过程中面临师资力量不足、培养模式单一,教学内容前沿性不足、涉及知识广度不够,继续教育困难、职业吸引力低等各种挑战,全科医生的培养模式及培养体系亟须进一步完善和丰富。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在教育、医学等领域取得了不菲的成就,这也为我国全科医生的培养模式改革带来了新的机遇。人工智能技术具有海量整合、信息挖掘、个性定制等诸多优势,搭乘人工智能快车,全面为全科医生培养赋能,将极大丰富全科医生培养模式并有效提升全科医生的职业吸引力,对推动批量合格、可靠及高服务水平全科医生的培养以及基层优秀全科医生人才队伍的建设至关重要。本文旨在提出传统全科医生培养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发现人工智能与全科医生培养结合的契机,探讨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全科医生培养解决新方案,以期为人工智能助力我国全科医生的培养提供参考,并对该模式的发展前景及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标准与指南
血中N-甲基氨甲酰血红蛋白加合物的测定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T/CPMA 023—2020)
中华预防医学会
2021, 19(2): 171-173.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1759
107 2
摘要:
全科医学讲堂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诊治和管理
张泓, 吴晓飞
2021, 19(2): 174-175.
139 17
摘要:
全科医学论著
老年人营养风险指数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术后并发症的预测价值
韦筱燕, 张家强, 沙莎
2021, 19(2): 176-178,231.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1760
269 1
摘要:
  目的  分析老年人营养风险指数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ancreaticoduodenectomy, PD)患者术后并发症的预测价值,旨在为临床老年PD患者围术期的治疗提供借鉴。  方法  选取2018年12月—2019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胰腺中心收治的择期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的120例老年患者纳入研究,收集纳入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  结果  (1) 120例老年PD患者按照术后并发症发生与否分为并发症发生组(49例)和无并发症发生组(71例);(2)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老年人营养风险指数(GNRI)、糖尿病史、白蛋白、体重指数、手术时间是老年PD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3)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低GNRI、有糖尿病史以及手术时间长是老年PD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4)GNRI预测老年PD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灵敏度为83.26%,特异度为75.25%,阳性预测值为58.96%,阴性预测值为92.86%,曲线下面积为0.801(P=0.003),临界值为88.7。  结论  GNRI是临床老年PD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及时、全面、准确、有效的术前营养筛查对于老年PD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肝癌切除联合脾切除治疗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的临床研究
吴安琪, 王琳, 杨燕茹
2021, 19(2): 179-181, 331.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1761
168 4
摘要:
  目的  探讨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患者行肝癌联合脾切除手术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5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原发性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的患者118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肝脾联合切除术组(观察组,66例)和单纯肝切除术组(对照组,52例)。比较2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和输血量、手术前后红细胞(RBC)、白细胞(WBC)、血小板(PLT)及CD4+、CD8+、CD4+/CD8+等T细胞亚型,对比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对患者随访3年比较2组患者的生存情况。  结果  2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和输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患者在手术前1周RBC、WBC、PLT、CD4+、CD8+、CD4+/CD8+等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2周观察组WBC、PLT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 < 0.01),术后2个月观察组CD4+、CD4+/CD8+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 < 0.01);观察组患者肺部感染、胸腔积液、胆漏、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率为15.15%(10/66),对照组上述并发症发生率为11.54%(6/52),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24,P=0.569);术后随访3年,观察组无瘤生存率为40.91%(27/66),对照组为21.15%(11/52),观察组术后3年无瘤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5.199,P=0.023)。  结论  肝癌切除联合脾切除治疗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患者能有效促进WBC和PLT升高、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提高远期治疗效果,且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使用。
肝癌细胞PI3K/Akt信号通路在干扰素2α上调ISG15表达中的作用
汪蔷华, 庞青, 王学故, 吴华, 陈慧娟, 赵文俊, 李祥
2021, 19(2): 182-185, 269.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1762
178 2
摘要:
  目的  探讨肝癌细胞中干扰素2α(IFN-2α)通过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上调ISG15表达的机制。  方法  向培养的肝癌细胞HepG2细胞系中加入IFN-2α和/或PI3K抑制剂(LY294002)。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检测各组Akt、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和干扰素刺激基因15(ISG15)的蛋白表达水平;采用免疫荧光分析p-Akt和ISG15表达情况。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  结果  Western印迹分析表明,IFN-2α组中的ISG15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增加,IFN-2α+LY294002组中的ISG15表达水平较IFN-2α组明显降低;免疫染色分析显示,IFN-2α组ISG15荧光强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和IFN-2α+LY294002组。Western印迹分析显示,和对照组比较,IFN-2α组的p-Akt(Ser473)水平显著降低,而p-Akt(Thr308)水平明显增加;免疫荧光结果显示IFN-2α组中p-Akt(Thr308)的荧光强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和IFN-2α+LY294002组。  结论  在HepG2细胞中,IFN-2α通过增加PI3K/Akt通路中的p-Akt(Thr308)上调ISG15的表达。
超声引导下腰骶丛神经阻滞联合全麻在高龄患者髋关节置换术中的临床应用
安小凤, 方良勤, 吴丹
2021, 19(2): 186-188, 311.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1763
329 7
摘要:
  目的  观察超声引导下腰骶丛神经阻滞联合全麻应用于高龄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对患者术后临床疗效的影响。  方法  选择2018年1月—2020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七十二集团军医院骨科收治的80例择期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高龄患者纳入研究,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2组患者术式一致,观察组麻醉方式采用超声引导下腰骶丛神经阻滞联合全麻,对照组麻醉方式为全麻,麻醉过程中均采用喉罩通气,脑电图双频指数(BIS)保持在45~55,记录2组患者入室前(T0)、麻醉10 min(T1)、手术开始30 min(T2)、术后2 h(T3)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记录术后6、12、24、36、48、72 h的VAS评分,记录患者术中输液量、舒芬太尼用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拔管时间及排气时间,并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中输液量、舒芬太尼用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拔管时间及排气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T1、T2时刻的HR、MAP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6、12、24、36 h 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均P<0.05)。  结论  超声引导下腰骶丛神经阻滞联合全麻应用于高龄患者髋关节置换术时,与全麻相比,减少了术中阿片类镇痛药的用量,同时镇痛效果更佳,降低术中输液量和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术后拔管时间及排气时间,患者麻醉满意度高。
胸腔镜下老年肺癌患者术中脑氧饱和度变化与PEEP水平相关性的研究
于汝, 梁启胜, 刘磊, 符炜, 姜玉玉, 王康武
2021, 19(2): 189-192, 259.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1764
191 4
摘要:
  目的  探讨胸腔镜老年肺癌患者术中使用不同水平呼气末正压(PEEP)与脑氧饱和度(rSO2)变化的相关性。  方法  选取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9年10月—2020年2月老年胸腔镜肺叶切除患者60例,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A组、B组、C组,每组20例。单肺通气时,3组患者潮气量(VT)设为5 mL/kg,A、B、C组PEEP分别设为0、5、10 cm H2O(1 cm H2O=0.098 kPa)。观察记录患者麻醉诱导后15 min(T0)和单肺通气10 min(T1)、30 min(T2)、60 min(T3)及恢复双肺通气20 min(T4)5个时点的脉氧饱和度(SpO2)、气道峰压(Ppeak)、肺动态顺应性(Cdyn)、氧分压(PaO2)及脑氧饱和度数值(rSO2)。  结果  B组rSO2最小值,rSO2平均值较A、C组明显升高(均P < 0.05),B组rSO2最大百分比较A、C组明显降低(均P < 0.05)。T2~T4时点B组rSO2高于A、C组,其中C组高于A组(均P < 0.05)。T1~T4时点B组Ppeak较A、C组降低(均P < 0.05)。T1~T4时点B组Cydn高于A组,T1时点B组Cydn高于A、C组(均P < 0.05)。T2~T4时点B、C组PaO2显著高于A组(均P < 0.05),3组患者T0~T4时点Sp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胸腔镜老年肺癌切除术患者单肺通气时脑氧饱和度数值变化与PEEP水平具有相关性,且5 cm H2O PEEP具有较好的rSO2水平。
光动力疗法联合NS-398抑制Bcl-2促进QBC939细胞凋亡的机制研究
姜海涛, 黄左安, 黄丹丹, 项健健, 汪午轲, 陈云杰
2021, 19(2): 193-197.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1765
215 2
摘要:
  目的  研究光动力疗法(PDT)和选择性环氧合酶-2(COX-2)抑制剂NS-398联合对人胆管癌细胞QBC939凋亡的影响及其机理。  方法  QBC939细胞体外培养后分组:光动力组、NS-398组、联合实验组和空白对照组,分别将0、2、4、6、8、10 μg/mL浓度的血卟啉衍生物(HPD)在0、5、10、15 J/cm2的光照强度和0、25、50、100、200 μmol/L浓度的NS-398联合作用于QBC939细胞;采用细胞增殖实验(CCK8)检测生长抑制率(R);流式细胞法检测细胞凋亡;荧光定量RT-PCR检测Bcl-2基因表达;免疫细胞化学测定细胞浆中Bcl-2表达;ELISA测定细胞上清中Bcl-2蛋白。  结果  PDT和NS-398在体外均能抑制QBC939细胞生长,当HPD浓度8 μg/mL,光照强度5 J/cm2联合50 μmol/L的NS-398,R值约达95%,联合实验组与其他3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 < 0.05),继续增加2种强度,R变化不明显;流式细胞法表明PDT和NS-398联合能促进QBC939细胞早期凋亡(F=3 224.753, P < 0.001)。荧光定量RT-PCR显示联合能抑制细胞中Bcl-2表达(F=6 262.227, P < 0.001);SP免疫细胞化学显示联合能抑制细胞浆中Bcl-2表达(F=1 355.577, P < 0.001);ELISA显示联合能抑制细胞上清中Bcl-2分泌(F=5 123.387, P < 0.001)。  结论  PDT和NS-398联合可明显抑制QBC939细胞生长,诱导早期凋亡,对生长的抑制可能是通过抑制Bcl-2基因和蛋白的表达,促进其早期凋亡实现的。
HPV E6/E7 mRNA检查对宫颈细胞学ASCUS的分流价值
倪昌雪, 王艳, 叶国柳, 王才智
2021, 19(2): 198-201, 255.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1766
407 6
摘要:
  目的  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E6/E7 mRNA检查在宫颈细胞学检查结果为意义不明确的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患者中的分流价值。  方法  收集2019年8月—2020年8月就诊于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妇科,液基薄层细胞学(TCT)为ASCUS的患者, 行(HPV)DNA检查、(HPV)E6/E7 mRNA检查,阳性者行阴道镜检查,对检测结果及宫颈活检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 探讨HPV E6/E7 mRNA检查在TCT结果为ASCUS患者中的分流价值。  结果  231例ASCUS患者分为宫颈慢性炎117例(50.65%),宫颈低级别上皮内病变65例(28.14%),宫颈高级别上皮内病变47例(20.35%),宫颈癌2例(0.87%)。HPV E6/E7 mRNA阳性91例(39.39%),HPV DNA阳性127例(54.98%),二者对CINⅡ+的检出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PV)E6/E7 mRNA检查CINⅡ+(即HISL+SCC)特异度为69.2%,灵敏度为71.4%,阴性预测值为90.0%,阳性预测值为38.5%;HPV DNA检查CINⅡ+(即HISL+SCC)特异度是53.3%,灵敏度为85.7%,阴性预测值为93.3%,阳性预测值为33.1%。(HPV)E6/E7 mRNA检查的特异度明显高于(HPV)DN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6.273,P < 0.001)。灵敏度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将不同宫颈病变患者的copy值进行统计与分析,随着病变级别的进展,(HPV)E6/E7 mRNA的copy值也随之增加,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ρ=0.562,P < 0.001)。(HPV)E6/E7 mRNA检查的AUC为0.69,大于(HPV)DNA的AUC值(0.60),与(HPV)DNA检查相比诊断效率更高。  结论  (HPV) E6/E7 mRNA检查对于TCT结果为意义不明确的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患者是一种良好的分流手段,能降低阴道镜转诊率,减轻患者负担及临床医师工作量,避免漏诊和过度治疗,可成为ASCUS患者分流的新方法。
iRoot SP单尖法用于窦道型根尖周炎的疗效观察
李秀娟, 韩雪松, 钟良军, 陈幸, 丁成
2021, 19(2): 202-204, 216.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1767
179 2
摘要:
  目的  评价iRoot SP单尖法充填与iRoot SP热牙胶垂直加压充填法用于后牙窦道型慢性根尖周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2018年3月—2019年2月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口腔科收治的后牙窦道型慢性根尖周炎共100例,患者均为单颗牙患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0颗,对照组患者采用iRoot SP热牙胶垂直加压法充填,研究组患者采用iRoot SP单尖法充填,比较2组患者术后1周疼痛反应情况,术后2周窦道愈合情况,术后3、6个月后根尖周阴影变化,治疗6个月后综合疗效评价。  结果  比较术后1周的疼痛反应,研究组与对照组疼痛反应率分别为24.0%、2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33,P=0.629);术后2周窦道愈合率分别为96.0%、94.0%,研究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1,P>0.999);术后3个月根尖暗影情况比较,研究组及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100.0%、7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636,P=0.001);术后6个月根尖暗影情况比较,研究组及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100.0%、96.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01,P=0.475)。术后6个月综合疗效评估,研究组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8.0%、96.0%,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 0.001,P>0.999)。  结论  iRoot SP单尖法用于后牙窦道型慢性根尖周炎,临床操作方便,充填效率高,术后疼痛轻且成功率高,值得临床推广。
富血小板血浆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慢性难愈性创面的研究
朱思文, 张莉, 蒋邦红, 逯瑶, 张逸文
2021, 19(2): 205-208, 301.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1768
550 5
摘要:
  目的  探究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 rich plasma, PRP)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 VSD)治疗慢性难愈性创面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2019年3月—2020年6月在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整形烧伤科收治且符合选择标准的40例慢性难愈性创面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仅使用VSD覆盖创面)和观察组(创面基底及边缘注射PRP+VSD覆盖创面),每组各20例。比较2组住院时间、治疗显效率、术后创面疼痛评分(采用视觉模拟评分量表)以及创面HE染色下组织形态学特点。  结果  对照组无效2例、有效10例、显效8例;观察组无效0例、有效0例、显效20例。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缩短[(27.10±8.63)d vs. (20.10±3.60)d,P < 0.01],且治疗显效率明显提高(40.00% vs. 100.00%,P < 0.01);观察组患者术后创面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HE染色结果显示对照组创面炎症反应明显,新生肉芽组织及血管数量较少,而观察组创面炎症反应较轻,新生肉芽组织及血管数量较多,并且再上皮化率较高。  结论  针对慢性难愈性创面患者, 相较于传统的PRP凝胶技术,本研究采用PRP局部注射联合VSD治疗可刺激血管生成,改善创面局部血运,加快患者康复速度,减轻患者术后疼痛,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治疗费用,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隔天分次口服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对老年便秘患者肠道准备效果的评价
陈礼鹏, 杜丽云, 郑培奋
2021, 19(2): 209-211, 251.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1769
375 3
摘要:
  目的  比较分析老年便秘患者结肠镜检查前1 d与检查当天分次服用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与检查前6 h一次性服用相同剂量的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的肠道准备效果及患者对不同方案的耐受情况。  方法  根据罗马Ⅳ便秘诊断标准,选取年龄在60~85岁的拟行无痛结肠镜检查的轻中度便秘患者150例,随机抽签分为A、B、C 3组,每组各50例。A组于检查前1 d下午15:00服用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1 L,检查前6 h再服用2 L;B组于检查前6 h服用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3 L;C组于检查前1 d晚上20:00服用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1 L,检查前6 h再服用2 L,3组患者的结肠镜检查时间点及检查前1 d饮食均相同。采用波士顿肠道准备量表(Boston bowel preparation scale,BBPS)评估肠道清洁度,记录结肠镜检查进镜时间,二者均由同一内镜医师单盲记录,患者对不同肠道准备方案的耐受性和不良反应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获得。  结果  所有患者均较好地完成肠道准备及结肠镜检查,3组结肠镜进镜时间分别为(4.34±1.29)min、(4.59±1.32)min、(4.45±1.50)min, BBPS评分后肠道准备质量优良率分别为95.7%、93.9%、95.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肠道准备耐受率为85.11%,C组为79.59%,均优于B组的62.22%;A组不良反应发生比例最低,为31.91%,C组为57.14%,B组最高,为93.88%,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  结论  隔天分次口服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与常规结肠镜检查前6 h一次性服用相同剂量药物肠道准备效果无差别,但隔天服用对老年便秘患者具有更好的耐受性,不良反应更少,尤其是提前1 d下午服用,对睡眠影响少,值得临床推广。
耳内镜下鼓膜修补手术治疗湿耳期中耳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丁曌冉, 蒋成义, 王伟, 强化龙, 程忠强, 詹晓东
2021, 19(2): 212-216.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1770
525 4
摘要:
  目的  探讨湿耳期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单纯型患者行鼓膜修补术的临床疗效。  方法  对2018年9月—2019年12月在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就诊的湿耳期中耳炎患者31例(31耳)进行回顾性研究,对比术前鼓膜穿孔情况及听力丧失程度,对术后3个月患者听力恢复情况、鼓膜愈合情况及患者满意度进行分析,探讨在临床工作中,湿耳期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是否可行耳内镜下鼓膜修补手术,以及手术是否能获得满意的疗效。  结果  除1例患者术后3个月复查见鼓膜再穿孔外,其余患者(30/31,96.77%)术后3个月鼓膜均愈合良好;所有患者的术后听力与术前对比均得到明显提高,平均气导听阈由术前的(38.45±1.65)dB HL在术后3个月恢复至(25.94±2.62)dB HL;平均气骨导听阈差由术前的(23.68±1.17)dB HL在术后3个月恢复至(7.77±1.78)dB H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患者总体满意人数达到30例(96.77%)。  结论  在术前及术中对外耳道及鼓室内脓性分泌物妥善清理,同时术前和术后根据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的情况下,湿耳期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可施行耳内镜下鼓膜修补手术,并可得到满意的临床疗效。
全科临床研究
醒神解郁方对卒中后中重度抑郁患者血清Th17/Treg免疫失衡及生活能力干预研究
韩振翔, 祁丽丽, 侯臻臻, 周一心, 刘爱华
2021, 19(2): 217-220.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1771
188 1
摘要:
  目的  观察醒神解郁汤联合舍曲林治疗脑卒中后中重度抑郁症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8年1月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专科门诊及住院部收治的脑卒中后中重度抑郁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5例)和治疗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口服舍曲林50 mg,1次/d;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醒神解郁汤,1剂/次,2次/d。所有患者治疗8周,于治疗前、治疗后(2、4、8周)评价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日常生活能力指数(BI)评分,治疗前与治疗8周后进行血清Th17/Treg、BDNF水平检测。  结果  2组患者治疗前HAMD评分、BI指数评分、BDNF、Treg、Th17水平等无明显差异;治疗组治疗后各时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改善优于对照组(均P < 0.05);治疗4周后治疗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提高,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清BDNF[(27.31±5.20)ng/mL]、Treg水平[(6.52±0.93)%]高于对照组[(23.03±5.62)ng/mL、(4.52±1.51)%],Th17[(0.30±0.16)%]、Th17/Treg(0.10±0.06)水平低于对照组[(0.41±0.27)%, 0.16±0.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  结论  醒神解郁方联合舍曲林可改善脑卒中后中重度抑郁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其机制可能是调节血清Th17/Treg-BDNF水平。
舒筋松腱剂治疗晚期膝骨关节炎的效果及对血清bFGF水平和膝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
张里援, 陈湘宜, 吴惠明
2021, 19(2): 221-223, 273.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1772
221 1
摘要:
  目的  探究舒筋松腱剂在晚期膝骨关节炎(KOA)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采用随机数表法将2017年1月—2019年6月温州市中医院诊治的74例晚期KOA患者分为治疗组(37例)与对照组(37例),对照组接受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治疗,术后常规处理,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于术后7 d开始行舒筋松腱剂外敷,用药28 d后评价疗效。治疗前后对2组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调查量表(WOMAC)、Rasmussen分级评分进行统计,且经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骨钙素(BGP)、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水平。  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30%,比对照组高(78.38%,P<0.05);与组内治疗前对比,2组治疗后WOMAC各项评分、血清VEGF、bFGF水平均显著下降(均P<0.05),血清BGP水平及Rasmussen分级各项评分均显著上升(均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WOMAC各项评分、血清VEGF、bFGF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血清BGP水平及Rasmussen分级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  结论  舒筋松腱剂外敷能有效提高晚期KOA患者TKA术后效果,减轻骨关节炎症状,降低bFGF水平,改善膝关节功能。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颅内感染的病原菌特征和危险因素分析
姚晓倩, 许同梅, 许静, 宇尔莉, 石碑田, 林宁
2021, 19(2): 224-226.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1773
213 5
摘要:
  目的  分析高血压脑出血术后颅内感染的病原菌特征及其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颅内感染防治提供依据。  方法  选择2017年1月—2019年12月在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行手术治疗的10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观察颅内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分布特点,分析颅内感染相关的危险因素。  结果  10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发生颅内感染23例,革兰阳性病原菌主要为表皮葡萄球菌,占25.00%,革兰阴性病原菌主要为鲍曼不动杆菌,占32.14%。其中表皮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环丙沙星、红霉素、克林霉素、利奈唑胺、万古霉素和替加环素的耐药率分别为100.00%、85.71%、100.00%、85.71%、0.00%、0.00%、0.00%,鲍曼不动杆菌对哌拉西林、头孢他啶、头孢曲松、亚胺培南、左氧氟沙星、复方新诺明和替加环素的耐药率分别为100.00%、88.89%、100.00%、44.44%、55.56%、66.67%、0.00%。感染组与非感染组患者在性别、年龄、BMI、手术时间、ASA评分和是否合并糖尿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术前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lasgow coma scale, GCS)评分、引流管时间和是否留置脑室引流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多因素分析显示GCS评分和是否留置脑室引流管为颅内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 < 0.05)。  结论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颅内感染病原菌主要为表皮葡萄球菌和鲍曼不动杆菌,且具有多重耐药的特点,术前GCS评分和是否留置脑室引流管为颅内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上需引起重视。
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微波消融用于复发性肝癌的预后及其相关预测因素分析
朱献忠, 张献南, 王琴, 周伶
2021, 19(2): 227-231.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1774
183 3
摘要:
  目的  探讨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联合微波消融(microwave ablation,MWA)治疗复发性肝癌患者的预后及其相关因素,构建总生存率预测列线图。  方法  回顾性纳入2015年1月—2017年1月于浙江金华广福医院行TACE-MWA治疗的82例复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预后分为进展组、无进展组、存活组、死亡组。记录患者病情进展和生存情况,分析二者的影响因素,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  结果  患者治疗后2年总生存率为68.29%,无进展生存率为36.59%;进展组术前血清甲胎蛋白(AFP)水平高于无进展组,肿瘤数目和最大肿瘤直径均大于无进展组(均P < 0.05);死亡组最大肿瘤直径大于存活组,肿瘤近肝门 < 2 cm例数和术前AFP水平均高于存活组,2组Child-Pugh、BCLC分级例数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术前AFP水平、肿瘤数目、最大肿瘤直径(HR=1.026、51.487、2.463,P=0.024、0.047、0.016)为患者无进展生存危险因素;术前AFP水平、最大肿瘤直径、肿瘤近肝门 < 2 cm(HR=1.012、1.189、8.479,P=0.002、0.011、0.021)为患者总生存率危险因素;总生存率列线图一致性指数为0.919(95% CI:0.885~0.946)。  结论  肿瘤数目、大小、位置等因素对TACE-MWA治疗后复发性肝癌患者无进展生存和总体生存具有一定预测意义。
上颌骨弥漫性骨髓炎的临床诊疗及影像学分析
王琰, 王靖虓, 郭倩倩, 陈彬, 罗佳, 吕毅敏, 周昌龙
2021, 19(2): 232-235.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1775
360 7
摘要:
  目的  探讨上颌骨弥漫性骨髓炎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及治疗方法。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20年3月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口腔科收治的10例上颌骨弥漫性骨髓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影像学表现,并结合相关文献,分析讨论上颌骨弥漫性骨髓炎在临床、影像表现及治疗方面的特点。10例患者中6例为男性,4例为女性,年龄7~79岁,平均52.5岁,病程2.5个月~1年,平均为4.8个月,其中1例有双膦酸盐类药物服用史,4例有糖尿病史,1例有真菌感染史,10例均有患侧疼痛伴面部肿胀及口内流脓,3例伴有发热,7例无明显发热。所有患者均行CT检查,明确患侧软硬组织的状况,均术前给予头孢类抗感染治疗,并行上颌骨骨髓炎死骨刮除术(波及上颌窦者加行上颌窦根治术),术后予头孢类抗感染治疗,并行高压氧治疗。  结果  10例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为:自觉患侧疼痛不适,面部肿胀明显,口内溢脓,骨质外露,触压痛明显。影像学表现主要为:上颌骨广泛斑片状、不均匀低密度影,骨质破坏,局部骨皮质不连续,部分区域可见气体密度影,相应上牙槽骨溶骨性破坏,周围软组织肿胀、积气。经治疗后肿痛、溢脓等症状明显好转,未复发。  结论  影像学检查对上颌骨弥漫性骨髓炎的诊断起到重要作用,尤其是CT检查,为指导其治疗方案提供了重要价值,药物治疗结合高压氧治疗、手术治疗可以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慢病防治研究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清sTREM-1、sCD163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汪伟, 吴蔚, 高峰, 王彬
2021, 19(2): 236-240.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1776
274 2
摘要: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血清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可溶性血红蛋白道夫受体(sCD163)变化,分析其对AECOPD患者预后的诊断价值。  方法  选择2017年5月—2019年8月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收治的124例AECOPD患者,根据住院28 d临床结局将其分为恶化组(32例)和好转组(92例),另选择5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sTREM-1、sCD163水平,收集患者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探究影响AECOPD患者预后的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sTREM-1、sCD163诊断AECOPD患者预后的价值。  结果  恶化组血清sTREM-1、sCD163水平高于好转组和对照组(均P<0.05),好转组血清sTREM-1、sCD163水平高于对照组(均P<0.05)。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APACHE Ⅱ)评分、近1年急性发作住院次数、合并休克、sTREM-1、sCD163是AECOPD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均P<0.01)。ROC分析结果显示sTREM-1、sCD163、联合sTREM-1+sCD163诊断AECOPD患者预后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27、0.730、0.910,灵敏度分别为68.75%、62.50%、84.38%,特异度分别为78.26%、82.61%、92.39%。  结论  sTREM-1、sCD163水平升高可能是AECOPD患者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联合sTREM-1、sCD163检测可能有助于提高对预后预测的准确性。
妇幼卫生研究
不同年龄阶段EB病毒感染住院患儿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查特点分析
陈琼, 丁周志, 刘娜娜, 彭万胜
2021, 19(2): 241-244.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1777
174 4
摘要:
  目的  通过对153例EB病毒感染住院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不同年龄阶段EB病毒感染患儿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特点。  方法  选择2012年1月—2020年1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儿科收治的153名EB病毒感染住院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年龄将其分为3组,分别为婴幼儿期组(1个月~3岁)52例,学龄前期组(3~7岁)57例,学龄期组(7~14岁)44例,对各组患儿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  发病季节以春夏为主,呈夏高冬低趋势,分别为夏季66例(43.2%),秋季32例(20.9%),春季43例(28.1%),冬季12例(7.8%)。在疾病谱分布中,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为主,共62例(40.5%);婴幼儿期组疾病更具有多样性,支气管肺炎、支气管炎等呼吸道疾病亦高发,少数患儿仅仅表现为腮腺肿大。临床表现中,婴幼儿组患儿咳嗽25例(48.1%)、皮疹14例(26.9%),较学龄前期组及学龄期组患儿高;学龄前期组淋巴结肿大36例(63.2%),学龄期组淋巴结肿大26例(59.1%),较婴幼儿组高;婴幼儿组无热有18例(72.0%),较其他2组高,高热有7例(16.7%),较其他2组低。实验室检查显示,谷丙转氨酶(ALT)升高者93例,婴幼儿组ALT升高程度较学龄期组低(P<0.05)。  结论  不同年龄阶段儿童EBV感染后在疾病分布、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中各有特点,掌握不同年龄阶段疾病特点,有助于疾病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
儿童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特征、预后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王静, 章樱
2021, 19(2): 245-247.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1778
238 5
摘要:
  目的  探讨儿童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特征和主要致病菌,分析患儿预后情况及预后不良的相关因素。  方法  便利抽样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2月在浙江省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1 246例呼吸道感染患儿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呼吸道感染致病菌类型,统计儿童呼吸道感染的预后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统计儿童呼吸道感染预后不良的相关因素。  结果  1 246例呼吸道感染患儿中有387例呼吸道病毒检出阳性,检出率为31.1%;检出病毒中以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检出阳性例数最多,检出率为62.8%(243/387),其次为A型流感病毒(Flu A),检出率为22.5%(87/387);经治疗后95.2%(1 186/1 246)的患儿好转,4.8%(60/1 246)的患儿预后不良。单因素分析显示:父母有过敏史、吸二手烟、无户外活动、春冬季和年龄在1岁以下的呼吸道感染患儿预后不良(P<0.001);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无户外活动、春冬季和年龄在1岁以下是患儿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均P<0.05)。  结论  儿童呼吸道感染主要致病菌为RSV,预后不良的患儿比例较高,且以冬春季为主,1岁以下患儿为易感人群,应在日常生活中增加户外活动、保障均衡饮食、提高患儿免疫功能。
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治疗不同胎龄阶段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的对照研究
郭利敏, 马进, 陈名武
2021, 19(2): 248-251.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1779
179 1
摘要:
  目的  观察口服对乙酰氨基酚与布洛芬治疗不同胎龄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patent ductus arteriosus,PDA)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在蚌埠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新生儿科住院的胎龄<37周,体重<2 500 g,口服布洛芬的56例PDA早产儿为对照组,2018年1月—2020年1月在蚌埠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新生儿科住院的胎龄<37周, 体重<2 500 g,54例PDA早产儿为观察组,予口服对乙酰氨基酚。所有患儿根据胎龄再分为3组,28~30+6周组,31~33+6周组,34~36+6周组;观察比较2种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及3组不同胎龄早产儿PDA的关闭率差异。  结果  对乙酰氨基酚组动脉导管关闭率(79.63%)和布洛芬组(78.5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8~30+6周组、31~33+6周组、34~36+6周组动脉导管关闭率分别为62.5%、84.2%、87.5%。对乙酰氨基酚组和布洛芬组之间上消化道出血、脑室内出血(intraventricular hemorrhage,IVH)、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NEC)、早产儿视网膜病(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ROP)、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尿量减少及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对乙酰氨基酚与布洛芬均可有效治疗PDA;2种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胎龄不同的早产儿动脉导管关闭率不完全相等,胎龄最小组关闭率最低。
轻度胃肠炎伴婴幼儿良性惊厥患儿血清γ干扰素、硫化氢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张玲, 屠友权, 方春艳, 黄明海
2021, 19(2): 252-255.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1780
216 3
摘要:
  目的  探究轻度胃肠炎伴婴幼儿良性惊厥(BICE)患儿血清γ干扰素(IFN-γ)、硫化氢(H2S)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探究其在BICE的发生及疾病进展中的作用。  方法  以2017年3月—2019年7月在宁波市妇女儿童医院治疗的BICE患儿83例为观察组,并以同期健康体检者65例为对照组。分别采用ELISA法、分光光度法检测血清IFN-γ水平及H2S水平,分别采用Pearson检验、Spearman检验分析患儿血清IFN-γ、H2S水平及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采用ROC曲线分析血清IFN-γ、H2S水平对BICE的诊断价值。  结果  观察组血清H2S、IFN-γ水平为(30.15±6.09)μmol/L、(5.68±1.13)μg/L,对照组为(43.28±8.34)μmol/L、(4.25±0.92)μg/L(t=11.066、8.277,均P < 0.001);患儿血清IFN-γ水平与BICE的发病及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P < 0.05),而H2S水平与BICE的发病及病情严重程度呈负相关(P < 0.05);血清IFN-γ、H2S水平诊断BICE的AUC为0.785、0.895。  结论  BICE患儿血清IFN-γ、H2S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有关,且血清IFN-γ、H2S水平对BICE具有诊断价值。
极低出生体重儿住院成长相册改善其父母焦虑情绪的应用
王娜, 李帅, 焦咏凤, 陈信
2021, 19(2): 256-259.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1781
113 1
摘要:
  目的  探讨建立极低出生体重儿住院成长相册对其父母焦虑状况及对医护人员满意度的影响。  方法  选取安徽省阜阳市妇女儿童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 NICU)于2017年11月—2020年1月收治的65例极低出生体重儿(ver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s,VLBWI),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3例)。对照组患儿家长采用限时视频探视,观察组在对照组视频探视的基础上为患儿家长提供VLBWI住院成长相册,在入院时、入院2周及出院时对2组患儿父母各进行1次焦虑自评测量表评分(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出院时进行满意度调查,比较2组患儿父母的焦虑状况及对医护的满意度。  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儿父母入院时均存在焦虑情绪,评分分别为(66.78±6.21)分和(67.30±5.07)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70,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入院2周及出院时患儿父母焦虑状况明显减轻[(52.50±5.44)分vs. (60.00±4.29)分, (39.62±6.50)分vs. (48.48±3.6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出院时满意度明显提高(100.00% vs. 81.82%,χ2=4.424,P < 0.05)。  结论  建立VLBWI成长相册能明显改善无陪护患儿父母的焦虑状况,提高其父母对医护工作的满意度,是无陪护患儿探视管理的一种新模式。
剖宫产子宫切口瘢痕憩室术后憩室再形成的影响因素分析
叶任, 应红军, 李洁
2021, 19(2): 260-262, 327.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1782
211 2
摘要:
  目的  探讨剖宫产子宫切口瘢痕憩室术后憩室再形成的影响因素,为采取有效预防与控制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  收集2016年1月—2017年1月宁波市妇女儿童医院收治的186例确诊为剖宫产子宫切口瘢痕憩室并行经阴式手术治疗的患者临床资料,将其按照术后愈合情况分为无憩室组(96例)和憩室再形成组(90例),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术后憩室再形成相关影响因素。  结果  本研究186例剖宫产子宫切口瘢痕憩室术后患者,憩室再形成患者90例,剖宫产子宫切口瘢痕憩室术后憩室再形成发生率为48.39%;憩室再形成组的术后阴道异常流血时间明显长于无憩室组,且憩室再形成组的术后阴道异常流血缩短时间明显短于无憩室组(均P<0.05)。单因素分析发现剖宫产子宫切口瘢痕憩室术后憩室再形成与术前阴道流血时间、手术距离上次剖宫产时间、术后血红蛋白值等因素相关(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手术时间距离前一次剖宫产时间>5年、术后血红蛋白<110 g/L是剖宫产子宫切口瘢痕憩室术后憩室再形成的影响因素(均P<0.05)。  结论  剖宫产子宫切口瘢痕憩室术后憩室再形成的发生可能与手术时间距离前一次剖宫产时间>5年、术后血红蛋白<110 g/L等影响因素相关,在临床医疗过程中,应采用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以减少剖宫产子宫切口瘢痕憩室术后憩室再形成的发生。
社区卫生研究
综合性远程诊疗模式在京北山区社区卫生服务中的应用分析
王海利, 陈静静, 彭迎春
2021, 19(2): 263-265, 315.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1783
224 4
摘要:
  目的  了解综合性远程诊疗模式在京北山区对于缓解医疗资源浪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落实不到位、医疗服务公平性差等问题中的作用, 并对现存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改进建议。  方法  依托信息系统,完成远程诊疗、收费、数据传输工作。收集2014—2019年期间北京市怀柔区琉璃庙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八亩地社区卫生服务站工作数量完成情况、费用支出情况、工作质量及居民满意度。对比分析综合性诊疗模式开展前后存在的差异。  结果  综合性远程诊疗模式应用后,2019年较2016年,健康档案数、家庭医生签约人数、老年人、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人数较之前分别增长了100.28%、180.09%、229.88%、150.00%、190.00%;人员经费支出降低71.40%,办公经费支出降低72.14%;在医德医风、诊疗能力、药品配备、家医签约方面的满意度得分,2019年较2014年分别上涨了5.23%、17.52%、9.64%、10.25%;电子健康档案完整率、高血压、糖尿病规范管理率等质量指标均有不同程度提升。  结论  综合性远程诊疗工作模式的应用在保证医疗卫生服务质量的前提下,能够有效加强家庭医生与签约居民间的联系,改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履约情况;降低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人力成本,提升服务效率;为推进城乡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疲乏影响因素及其与心理弹性、希望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侯瑞, 宋明芬, 亢俊俊, 郭艳香
2021, 19(2): 266-269.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1784
374 4
摘要:
  目的  了解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的心理弹性、希望和疲乏现状,分析心理弹性在希望与疲乏之间的作用。  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方法,于2019年9—10月选择杭州市中医院肾病科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120例MHD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调查问卷包括患者一般资料调查表、Piper疲乏修订量表、Herth希望量表及心理弹性量表,调查人员采用统一指导语进行一对一调查,最终获得有效问卷114份,采用统计软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疲乏得分为(5.74±0.84)分,处于中等水平。希望得分为(33.97±3.45)分,处于中等偏高水平。心理弹性得分为(51.48±7.71)分,处于较低水平。不同年龄和血红蛋白含量的患者疲乏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其中年龄>65岁的患者疲乏得分最高,血红蛋白含量<100 g/L的患者疲乏得分最高。希望得分与疲乏得分呈负相关(r=-0.374,P<0.01);心理弹性得分与希望得分呈正相关(r=0.342,P<0.01),与疲乏得分呈负相关(r=-0.624,P<0.01)。心理弹性在患者希望与疲乏间存在中介效应(P < 0.01),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值为13.4%。  结论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疲乏状况亟须改善,希望是影响疲乏的重要因素,且心理弹性在其中发挥中介作用。
认知行为疗法和团体游戏联合放松训练在青少年唇腭裂患者心理干预中的应用
袁冯, 李光早, 刘姗姗, 张瑞锐, 曹明明, 徐志慧
2021, 19(2): 270-273.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1785
169 2
摘要:
  目的  探讨认知行为疗法、团体游戏联合放松训练在青少年唇腭裂患者心理干预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2019年3月—2020年3月期间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治疗的29例青少年唇腭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实施常规心理疏导及认知行为疗法、团体游戏联合放松训练的心理干预方法,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心理状态、自我接纳水平和应对方式。  结果  实施干预后,观察组SCL-90评分为(192.88±24.03)分,明显低于干预前[(233.29±43.8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且观察组SCL-90评分低于对照组[(214.00±30.88)分,t=-2.072,P=0.048];在接纳自我方面,观察组总分及各因子分均高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总分为(47.18±4.64)分,对照组为(36.08±3.18)分,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164,P < 0.001);在应对方式方面,观察组积极因子分[(13.52±1.19)分]高于对照组[(10.86±1.19)分, t=5.901,P < 0.001],消极因子分[(3.36±0.84)分]低于对照组[(5.62±0.96)分,t=-6.702,P < 0.001]。  结论  认知行为疗法、团体游戏联合放松训练可以改善青少年唇腭裂患者心理状态;可以帮助患者以积极的方式应对困难,促进自我接纳。
药物副反应主观体验对精神分裂症服药依从性的预测作用
陈春棉, 林崇光, 姜德国
2021, 19(2): 274-276, 279.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1786
247 4
摘要:
  目的  检验抗精神病药物副反应主观体验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的预测价值。  方法  选择2019年3—6月温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收治的123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出院时完成格拉斯哥精神病药物副反应评定量表(Glasgow antipsychotics side-effect scale, GASS)评分。在患者出院后的4~5周,完成药物治疗依从性的电话随访。采用非条件多参数logistic回归分析,探查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的相关危险因素。并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以GASS总分为自变量,计算其区分“药物不依从”时的曲线下面积及预测灵敏度和特异度。  结果  5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在随访中报告有减少药物剂量或停止使用药物情况,“服药不依从”占42.3%。回归分析结果提示,GASS总分可显著预测“服药不依从”(OR=1.105, 95% CI=1.041~1.173),其中GASS锥体外系副反应因子分与“服药不依从”存在显著的正向关联(P < 0.01,OR=7.965, 95% CI=2.371~26.754)。受试者工作曲线分析结果提示,GASS总分≥20分预测“服药不依从”的灵敏度为92.3%,特异度为66.2%。  结论  患者的药物副反应主观体验可用于预测门诊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
乙酰谷酰胺与帕罗西汀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临床疗效对照研究
许雅璇, 许力, 韦道祥
2021, 19(2): 277-279.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1787
243 4
摘要:
  目的  研究乙酰谷酰胺与帕罗西汀治疗广泛性焦虑症(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GAD)的临床疗效,并进行对比分析。  方法  收集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9年3—11月收治的焦虑症患者共3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5例。2组患者在一般资料如年龄、性别、病程等基本信息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可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组予以乙酰谷酰胺治疗,对照组予以帕罗西汀治疗,通过汉密顿焦虑量表评分分别比较2组患者在治疗7 d后、治疗14 d后的病情变化。  结果  对照组在治疗前、治疗7 d后、治疗14 d后的焦虑评分分别为(21.33±3.42)分、(17.40±3.38)分、(15.20±2.51)分,研究组3个时间点评分分别为(22.47±4.03)分、(16.53±3.52)分、(11.80±2.47)分,研究组较对照组在治疗14 d后焦虑程度明显缓解(P < 0.05)。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低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9)。  结论  乙酰谷酰胺与帕罗西汀治疗广泛性焦虑症均有明显的治疗效果,但前者抗焦虑效果优于后者,起效更快,安全可靠,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诊断技术研究
SNP-array分析在颈项皮肤皱褶增厚胎儿遗传学诊断中的应用
梁志坤, 李明艺, 邓蕊, 黄敏, 谢波波, 欧阳鲁平
2021, 19(2): 280-282, 323.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1788
346 3
摘要:
  目的  探讨胎儿颈部皮肤皱褶(nuchal fold,NF)增厚的产前诊断与遗传咨询。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19年8月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产科产检,超声检查提示孕中期16~18孕周NF≥5.0 mm;19~22孕周NF≥6.0 mm的152例NF增厚的孕妇,行羊膜腔穿刺抽取羊水标本,同时行羊水细胞核型分析和染色体微阵列芯片技术(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array,SNP-array)检测,统计这些孕妇的临床诊断资料,并分析胎儿染色体核型分析与染色体微阵列芯片检测结果。  结果  152例NF增厚胎儿标本中,检出染色体核型异常19例,检出率为12.5%(19/152)。19例异常核型中21-三体:12例;18-三体:2例;45,X:2例;47,XXX:1例;嵌合体45, -6[28]/46, r(6)(p25q26)[12]:1例;46, XN, del(5)(p14):1例。SNP-array检出33例异常,检出率为21.71%(33/152),SNP-array技术的检出率明显高于核型分析的异常检出率。除了能检出核型分析发现的染色体非整倍体或大片段结构异常外,SNP-array技术还检出染色体核型分析未能检出的14例微缺失,其中4例致病性拷贝数变异,2例可疑致病性拷贝数变异,其余8例为临床意义不明拷贝数变异病例。  结论  对超声筛查为胎儿颈背皮肤皱褶增厚的病例,SNP-array技术诊断可明显提高染色体核型分析未能检测出的染色体亚显微结构的畸变。
超声检查对子宫瘢痕妊娠诊断及治疗方案的指导意义
时彩红, 刘雪戈, 蒙辉雁, 韦月柳
2021, 19(2): 283-286.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1789
245 4
摘要: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cesarean scar pregnancy, CSP)患者的超声声像学特征及手术方式和术后恢复情况。  方法  分析2015年1月—2018年12月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诊治的92例CSP患者,比较其一般临床资料、超声图像特点、手术和术后恢复情况,数据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  结果  92例CSP患者超声分型为Ⅰ型的28例,Ⅱ型45例,Ⅲ型19例,不同超声分型的患者年龄、停经时间、距离上次剖宫产时间和治疗前血清β-HCG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人工流产次数和剖宫产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子宫前壁下段肌层厚度、绒毛侵入肌层、Alder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不同超声分型的CSP患者超声监视下清宫手术、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后清宫或手术切除例数、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β-HCG降至正常的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不同超声分型CSP患者的一般临床特征、超声声像特征及患者手术方式和术后恢复情况有一定差异,超声检查对CSP分型及手术方式选择有一定指导价值。
盆腔磁共振成像和快速冰冻病理检查对子宫内膜癌肌层浸润的诊断价值
李琼芳, 陶群, 尹宗智
2021, 19(2): 287-289.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1790
151 2
摘要:
  目的  子宫肌层浸润程度影响子宫内膜癌患者治疗的效果和预后,通过分析术前盆腔磁共振成像(MRI)、术中快速冰冻切片(frozen section,FS)与术后石蜡病理对子宫内膜癌肌层浸润的检查结果,比较盆腔MRI及FS对子宫内膜癌肌层浸润的诊断价值。  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研究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7年1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进行手术治疗并且术后经石蜡病理诊断为Ⅰ期子宫内膜癌的89例患者,收集社会人口学与临床资料,将术前盆腔MRI及术中FS对子宫肌层及深肌层浸润状况的检查结果,分别与术后石蜡病理结果进行比较,并计算敏感性、特异性、准确率、阳性预测值(PPV)与阴性预测值(NPV),比较术前盆腔MRI和术中FS对子宫肌层浸润的诊断价值。  结果  术中FS病理检查对子宫肌层浸润的敏感性(86.76% vs. 63.24%)、准确率(84.27% vs. 62.92%)及NPV(64.00% vs. 34.21%)高于术前MRI(均P < 0.05)。术中FS病理检查对深肌层浸润的特异性(100.00% vs. 90.41%)、准确率(95.51% vs. 86.52%)及PPV(100.00% vs. 61.11%)高于术前MRI(均P < 0.05)。  结论  对于术前MRI检查子宫肌层浸润阴性的子宫内膜癌患者,应在术中行快速FS病理检查,以进一步更加准确地评估肌层浸润情况。
医学综述
血小板生成素的研究新进展
陈陆昕, 谷冬梅, 罗微
2021, 19(2): 290-292,297.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1791
946 25
摘要:
血小板生成素(thrombopoietin,TPO)是血小板产生过程中关键性的调节因子,又称巨核细胞生长衍生因子。TPO可与巨核细胞上的表面受体c-Mpl结合,然后再通过多种信号通路来活化巨核细胞,促使巨核细胞发生增殖和分化从而产生血小板,继而达到提高循环中血小板水平的目的。目前,国内外已经对TPO进行了分离和克隆,并对它的蛋白结构、表达调控、生物学活性及其在临床疾病中的治疗效果进行了大量研究。这些研究揭示了TPO的新来源及其与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结构的异同点、TPO在体内浓度的维持机制、各代TPO药物的优缺点;同时也报道了TPO不仅在常见的血小板减少性疾病中具有良好治疗效果,对除外血液系统的其他器官或细胞也有积极的保护作用,如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肝硬化等疾病。这一系列的研究进展发对于TPO的临床应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就上述最新进展作一综述。
新型冠状病毒对循环系统影响的研究进展
王曦, 安松涛, 李文博, 陈东昌, 孟华
2021, 19(2): 293-297.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1792
291 10
摘要: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是由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引起的,以发热、咳嗽及呼吸困难为主要临床症状的一种可在人群中广泛传播的疾病。截至目前,2019新型冠状病毒已在全球范围内造成大流行,随着国内疫情防治工作的有效开展,以及对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认识与研究不断加深,发现很多新冠肺炎患者出现以循环系统损害症状为首发或继发的临床症状。SARS-CoV-2可直接通过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 (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2,ACE2)受体损伤心肌细胞,也可以通过异常激活免疫系统、释放大量细胞因子从而导致急、慢性的心肌损伤。当心功能受损严重时,可能会通过RAS系统影响到肾脏功能,从而导致患者同时出现心脏和肾脏损害的临床表现。此外,对于COVID-19患者来说,还存在着动、静脉血栓栓塞的风险。本文结合近日来公布的新冠肺炎病例的资料和各团队最新的研究发现,对新型冠状病毒对于循环系统影响的研究进展做一简要概述,以期为进一步了解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对循环系统的损害提供帮助。
预防/保健  中医/康复
独活寄生汤加减联合大面积灸法对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镇痛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
周小芳, 方群, 顾敏洁, 骆寒冰, 章旭萍, 郭芳芳, 崔娟
2021, 19(2): 298-301.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1793
229 3
摘要:
  目的  探讨独活寄生汤加减联合大面积灸法对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镇痛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方法  将2018年1月—2019年10月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中医护理门诊收治的90例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独活寄生汤加减口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大面积灸法(火龙灸)治疗。评价2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疗效、视觉模拟(VAS)评分及改良的日本骨科学会下腰痛(M-JOA)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  治疗14 d后治疗组和对照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95.56%和77.78%,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5);VAS评分分别为(2.56±0.69)分和(3.82±0.83)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均P < 0.001),且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 < 0.001);M-JOA评分分别为(23.11±3.55)分和(20.36±3.39)分,显著高于治疗前(P < 0.001),且治疗组要优于对照组(P < 0.001);2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治疗组患者身体机能、健康状况、情感职能和社会功能评分分别为(85.49±1.82)分、(84.42±1.75)分、(82.84±5.68)分和(81.49±11.46)分,均优于对照组的评分(63.44±3.24)分、(62.47±2.90)分、(62.76±2.31)分和(62.96±1.83)分(均P < 0.001)。  结论  独活寄生汤加减联合大面积灸法对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且安全性好。
疏肝泻火汤治疗气郁化火型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疗效分析
吴旭杰, 赵娜, 王逸如, 朱政羽
2021, 19(2): 302-304.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1794
295 1
摘要:
  目的  探讨疏肝泻火汤治疗气郁化火型脑卒中后抑郁(PSD)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温州中医院2017年8月—2019年12月期间治疗的120例气郁化火型PSD患者纳入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应用盐酸舍曲林片治疗,观察组患者应用疏肝泻火汤治疗,治疗周期为6周,随访观察2组患者HAMD评分、NIHSS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及中医症候评分,并对2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  (1) 2组患者治疗前HAMD评分、NIHSS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及中医症候评分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HAMD评分=-2.467,P=0.015;tNIHSS评分=-5.707,P<0.001;tBarthel指数评分=36.258,P<0.001;t中医症候评分= -7.267,P<0.001);(2)观察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3%,对照组为10.00%,2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00,P=0.752)。  结论  疏肝泻火汤治疗气郁化火型PSD疗效较好,在改善患者抑郁症状的基础上,对其神经功能康复具有一定作用,进一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且治疗过程中未见严重药物不良反应和药物成瘾性。
全科医学教育研究
3D打印技术联合PBL在主动脉扩张性疾病教学中的研究
唐佃俊, 李凡东, 郭亚南, 吴鹏, 杨燕菲, 孙强, 苗祥岭, 周涛, 吴梦涛
2021, 19(2): 305-307.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1795
161 7
摘要:
  目的  研究3D打印技术联合PBL教学模式在临床本科生、住院医师主动脉扩张性疾病教学中的效果。  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2月于山东大学第二医院血管外科中心学习的64名本科生、42名住院医师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方式,按照奇偶数各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本科生32人,住院医师21人)采用传统理论授课及临床见习教学模式;观察组(本科生32人,住院医师21人)在传统教学基础上增加3D打印模型联合PBL教学模式。教学结束后,对照组及观察组均进行理论及实践操作考核,以评估2种教学方法的效果。  结果  在本科生教学中,主动脉解剖及基础理论、腹主动脉瘤分型及特征、实践操作等(股部血管定位穿刺)方面,观察组教学成果同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在住院医师教学中,主动脉解剖及基础理论方面,对照组与观察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腔内治疗参数测量、操作要点考核、复杂腹主动脉瘤分型及特征方面,观察组成绩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  结论  3D打印技术联合PBL教学模式应用于主动脉扩张性疾病教学,在本科生教学中,学生可以更好的掌握主动脉扩张性疾病基础理论及血管穿刺操作要点知识;在住院医师教学中,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学生能够更好的掌握此类疾病腔内治疗过程及关键操作,加深学生对此类疾病的理解,提高主动脉扩张性疾病教学效果。
医学综合研究
基于Citespace的全科医学研究对比分析
冯巩, 刘军林, 张小春, 严琴琴, 弥曼
2021, 19(2): 308-311.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1796
367 16
摘要:
  目的  探究国内外全科医学研究的现状,热点和前沿,比较国内外全科医学研究之异同。  方法  本研究首先检索和筛选中国知网以及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近10年(2009—2019年)相关文献,进一步采用文献计量软件Citespace对检索结果进行分析整理。  结果  在检索时间跨度内,国内的发文量为11 703篇,以杨辉教授、于晓松教授、王爽教授的发文量较为突出,首都医科大学、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等机构的发文量排在前列,中国全科医学、全科医生、社区卫生服务、教育、家庭医学成为研究热点的前5位。国外论文数量为77 202篇,LITTLE P为最高产作者,发文116篇,多伦多大学(UNIV TORONTO)在研究机构中排首位,发文量为1 200篇,家庭(family)、随机对照实验(randomized controlled-trial)、初级保健(Primary-care)、全科医学(general-practice)、风险(risk)居研究热点的前5位。  结论  国内全科医学领域文献发表数量增速较快,但高产作者之间缺乏强有力的合作网络。国内外全科医学研究热点侧重方向有所不同,这为我国全科医学发展方向提供了新的思路。
结直肠癌化疗患者体力活动对自我感受负担的影响研究
徐晓微, 翟银平, 张芳, 顾秋娣, 陈瑜
2021, 19(2): 312-315.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1797
311 3
摘要:
  目的  了解结直肠癌化疗患者体力活动及自我感受负担现况,分析二者之间的相关性。  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7—12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化疗的232例结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癌症患者体力活动测定量表、自我感受负担量表进行调查。  结果  结直肠癌化疗患者体力活动能量消耗430.00(393.50,527.50)MET-min/周。活跃10例,占4.31%;适中41例,占17.67%;不足181例,占78.02%;自我感受负担得分为(31.89±8.08)分,条目均分(3.19±0.81)分。无明显负担25例,占10.78%;轻度负担61例,占26.29%;中度负担102例,占43.97%;重度负担44例,占18.97%;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直肠癌化疗患者体力活动与自我感受负担之间呈负相关(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结直肠癌化疗患者的体力活动、自理情况、家庭人均收入和居住地是自我感受负担的主要影响因素(均P<0.05)。  结论  结直肠癌化疗患者的体力活动不足比例及自我感受负担水平较高,临床护理工作中,应当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指导患者适当增加体力活动,降低患者的自我感受负担,提升患者的康复水平。
方舱医院新冠肺炎普通型患者临床和CT特征与住院时间关系的研究
马刚, 冯珂, 马汉宁, 马小斌, 杨笑, 梅斌
2021, 19(2): 316-319.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1798
214 3
摘要:
  目的  回顾性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普通型患者的临床和胸部CT特征及对患者住院时间的影响,为认识新冠肺炎的影像学特征、判断转归提供参考。  方法  总结武汉市东西湖方舱医院2020年2月7日—2020年3月3日收治的84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普通型患者的临床和胸部CT影像特点,使用回归分析判断患者临床和影像特点对住院时间的影响。  结果  全组84例患者中,男性41例,女性43例,年龄17~73岁,核酸复检阳性者15例(17.86%)。患者胸部CT影像学表现最常见有磨玻璃影(98.81%)和血管增粗影(89.29%),大部分患者出现血管增粗并与胸膜垂直表现(51.19%),部分患者可出现Kerley B线(47.62%)、条索影(38.10%)及实变影(16.67%),少部分患者可出现结节影(8.33%)和铺路石征(4.76%)。多数患者病变为双侧分布(82.14%),病变同时累及中心和周边区域的比例为11.90%,仅累及周边者88.10%。本组病例住院时间为8~25 d,平均住院时间为(16.02±4.32)d。患者核酸复检阳性者较阴性者住院时间延长4.179 d,出现病变同时累及中心和周边区域、血管增粗并与胸膜垂直征象者较无上述影像特征者住院时间分别延长2.692 d和3.123 d。  结论  核酸复检阳性、病变累及中心区域、有血管增粗并与胸膜垂直征象者住院时间延长,应及时与患者沟通、做好心理疏导。
全科护理研究
口腔正畸患者交叉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预见性护理干预
张丽萍, 楼志平
2021, 19(2): 320-323.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1799
142 5
摘要:
  目的  分析影响口腔正畸患者发生交叉感染的危险因素并制订相关预见性护理干预措施。  方法  选取2017年3月—2019年12月在诸暨市人民医院接受口腔正畸治疗且出现交叉感染的患者68例作为感染组,并选取同期接受治疗且未发生交叉感染的患者70例作为对照组。分析感染组病原学分布,统计患者一般资料、疾病资料及治疗相关资料中可能导致患者交叉感染发生的相关因素。  结果  感染组患者共检出革兰氏阴性菌134株(79.3%),以伴放线放线杆菌、福赛坦氏菌及牙龈卟啉单胞菌居多,革兰氏阳性菌35株(20.7%),以口腔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居多。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2组患者年龄、合并糖尿病、未使用一次性器械、器械消毒不合格、医师操作不规范、医护人员防护意识水平较低及空气和环境消毒不达标等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合并糖尿病、未使用一次性器械、器械消毒不合格、医师操作不规范、医护人员防护意识水平较低及空气和环境消毒不达标是导致口腔正畸患者发生交叉感染的危险因素(均P < 0.05)。  结论  口腔正畸患者交叉感染主要病原菌为革兰氏阴性菌,导致患者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较多,应做好预见性护理干预,提高预防意识。
多频震荡排痰机在重症肺炎患者的护理研究
徐芳芳, 吴霞云, 王亚萍, 卢俊梅, 庞璐, 王丹琼
2021, 19(2): 324-327.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1800
314 6
摘要:
  目的  探讨多频震荡排痰机在ICU重症肺炎患者的护理效果,为其应用提供参考。  方法  按随机数字法将衢州市人民医院2018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122例ICU重症肺炎患者分为2组,每组61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应用传统手工扣背排痰,观察组应用多频震荡排痰机排痰。治疗后,比较2组日均排痰量、体温(T)、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时间、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 Ⅱ)及28 d病死率。  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5.08%)显著高于对照组(77.05%,χ2=8.296,P=0.016)。治疗后,2组PCT、CRP、WBC、PaCO2、T、CPIS水平均明显降低(均P < 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均P < 0.05);2组PaO2水平升高(均P < 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 < 0.05);观察组日均排痰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5),观察组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时间、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均P < 0.05);2组APACHE Ⅱ评分显著降低(均P < 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 < 0.05)。治疗后观察组28 d病死率(1.64%)低于对照组(8.2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578,P=0.209)。  结论  应用多频震荡排痰机治疗ICU重症肺炎,可明显缩短患者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时间、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促进患者排痰,减轻患者炎症反应,改善患者血气水平,治疗效果较佳。
以循证理论为基础的中医特色护理对股骨头坏死患者生活质量及治疗效果的影响
王水芳, 夏炳江
2021, 19(2): 328-331.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1801
143 6
摘要:
  目的  探讨以循证理论为基础的中医特色护理在股骨头坏死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择2019年1月—2019年12月于绍兴市中医院四病区住院治疗的股骨头坏死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将2019年1—6月入院的6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2019年7—12月入院的60例患者设为干预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以循证理论为基础的中医特色护理干预。分析比较2组患者抑郁焦虑症状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髋关节功能评分(Harris髋关节评分表),生活质量评分(简易生活质量量表SF-36)以及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  干预前,2组患者SAS、SDS评分,Harris以及SF-36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干预组患者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干预后,干预组患者Harri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干预组患者SF-36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住院期间干预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6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3.33%(P<0.05)。  结论  以循证理论为基础的中医特色护理可以有效提升股骨头坏死患者生活质量及治疗效果。
医院-家庭连续性护理干预模式在Miles术后肠造口患者中的应用
王洁, 汪春良
2021, 19(2): 332-335.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1802
180 1
摘要:
  目的  探讨医院-家庭连续性护理干预模式对Miles术后肠造口患者不良情绪、造口自护效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9月在杭州市富阳区第一人民医院接受Miles手术的直肠癌患者53例设为对照组,另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12月接受Miles手术的直肠癌患者54例设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方法,观察组采用常规护理与医院-家庭连续性护理模式。比较2组干预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生活质量、术后肠道功能恢复、并发症发生率及出院后造口适应情况。  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AS、SDS及PSQ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13.45±4.82)h]和首次肛门排气时间[(25.63±5.21) h]均明显低于对照组[(19.85±5.24) h,(33.84±6.87) h,P < 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5.56%)明显低于对照组(18.87%,P < 0.05)。观察组干预后生理功能、心理状态、社会交往及总分[(171.83±25.64)分]明显高于对照组[(129.53±22.43)分,P < 0.05];观察组生存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5)。  结论  医院-家庭连续性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Miles术后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提高睡眠质量,有助于增强患者造口应对能力,促进术后肠道功能恢复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对提高其生活质量具有积极作用。
全科诊疗实践
1例肝性脑病营养支持实施的病例报道
关珂, 杨婷婷, 杨阳, 王雯, 王卫香, 陈永春
2021, 19(2): 336-338.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1803
114 14
摘要:
CT引导下双侧腰交感神经毁损治疗糖尿病足疼痛1例
陈寅生, 余四新, 李勇
2021, 19(2): 339-340.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1804
136 3
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