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21年  第19卷  第4期

专家论坛
两种机器学习算法构建老年冠心病患病风险评估模型的效能比较研究
王晓丽, 施天行, 彭德荣, 王朝昕, 王慧, 石建伟, 俞文雅
2021, 19(4): 523-527.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1852
530 42
摘要:
  目的  基于机器学习算法构建老年冠心病风险评估模型,并比较逻辑回归(logistic)和极限梯度上升(eXtreme Gradient Boosting, XGBoost)模型在社区老年人群中预测冠心病风险的效能,以期为老年人冠心病防治提供更高效的健康管理方法。  方法  抽取2019年浦东地区47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8万条老年体检数据构建本次模型,经特征工程筛选27个变量,采用logistic和XGBoost算法构建老年冠心病风险评估模型。  结果  XGBoost模型最优参数为learning_rate=0.1,树深度=8,最小子节点权重=5,循环次数=50;logistic模型最优参数为:C=1,class_weight=None,max_iter=100,solver=newton-cg。XGBoost和logistic准确度分别为0.82和0.71,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5和0.80。两模型特征重要性分布区别较大,XGBoost模型重要性集中分布在少数特征中,前9项特征重要性之和为94.2%,logistic模型重要性分布相对均衡,前9项特征的重要性之和为59.5%。  结论  基于社区老年人体检数据构建的冠心病风险评估模型稳定性较好,其中XGBoost算法模型的效能相对于logistic算法模型的结果更优,能够为社区老年人冠心病风险评估提供方法参考。
全科医学讲堂
急性呼吸衰竭诊断与治疗
胡磊, 周登川, 吴晓飞
2021, 19(4): 528-529.
156 10
摘要:
全科医学论著
冠心病危险指数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内膜增厚的风险评估
李诗薇, 于卫华, 陈德宇, 闫亭, 郑俊俊, 冯欢
2021, 19(4): 530-533.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1853
184 2
摘要:
  目的  探讨冠心病危险指数(coronary risk index,CRI)对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发生颈动脉硬化疾病(CAD)的预测价值,为临床筛查CAD风险提供参考。  方法  选取2019年9—12月期间于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及合肥市滨湖医院就诊的老年T2DM患者156例,以颈动脉内膜增厚和斑块形成作为分组依据将患者分为非颈动脉硬化组(55例)、颈动脉内膜增厚组(52例)和颈动脉斑块形成组(49例),记录各组临床资料。使用SPSS 25.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  结果  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冠心病危险指数与老年T2DM患者颈动脉内膜厚度呈正相关(r=0.158, P=0.049)。以CRI取值的四分位数作为临界值,将冠心病危险指数分为Q1~Q4四个区间,与颈动脉内膜厚度做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Q1~Q3区间段,随着CRI升高,患者发生颈动脉内膜增厚的风险升高(OR值分别为1.000、1.677、5.333),在Q4段,CRI升高对患者发生颈动脉内膜增厚的风险性略有降低(OR=2.970);CRI升高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内膜增厚的风险预测具有倒U型关系。  结论  当患者CRI在3.59~4.14范围内,医护人员应观察患者是否存在微血管病变的临床征象;若CRI长期处于过高水平(CRI≥4.15),应警惕发生隐匿性血管微病变。临床中可将总胆固醇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纳入老年T2DM患者CAD筛查中,综合评判患者发生CAD的风险。
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研究
李静, 折剑青, 罗娟娟, 张素云, 刘美丽
2021, 19(4): 534-537.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1854
202 5
摘要: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不同类型的血压昼夜节律与颈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关系。  方法  选取2019年2月—2020年2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治疗的老年高血压患者12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24 h动态血压监测结果将患者分为杓型组(32例)和异常昼夜节律组(96例),再将异常昼夜节律组分为非杓型组(68例)和反杓型组(28例)。检测各组患者左、右侧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和斑块发生情况,并测定各组患者的24 h收缩压、24 h舒张压、昼间收缩压、昼间舒张压、夜间收缩压和夜间舒张压,统计一般临床资料和相关生化指标。比较各组患者的临床指标。  结果  异常昼夜节律组患者夜间收缩压、夜间舒张压明显高于杓型组患者(均P < 0.01);异常昼夜节律组患者斑块检出率明显高于杓型组患者(P < 0.01);异常昼夜节律组患者左、右两侧IMT值均明显高于杓型组患者(均P < 0.01)。反杓型组患者夜间收缩压、夜间舒张压明显高于非杓型组患者(均P < 0.01);非杓型组与反杓型组患者左侧颈总动脉斑块检出率和左侧IMT均明显高于同组右侧(均P < 0.05)。  结论  老年高血压患者异常血压昼夜节律变化主要为夜间收缩压和舒张压之间存在明显差异; 其血压昼夜节律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具有密切关系,异常血压昼夜节律对靶器官的损伤更大; 非杓型和反杓型患者的异常血压昼夜节律对左侧颈动脉内膜的损害程度较右侧更加明显。
不同镇静方案在无痛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及对认知的影响
陈曦希, 陈贵海, 汪欢, 姜徽, 黄金, 刘学胜, 刘训芹
2021, 19(4): 538-541, 546.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1855
194 4
摘要:
  目的  比较丙泊酚和依托咪酯单用或合用在无痛人工流产术中的麻醉效果及对认知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9年1—4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科门诊进行无痛人工流产术的患者18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丙泊酚组(P组,53例)、依托咪酯组(E组,57例)和混合组(EP组,55例)。采用北京版蒙特利尔认知测评量表(MoCA)评估术后认知水平。记录术前、诱导后、术中、术毕的SBP、DB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以及麻醉效果、用药总量、手术时间、唤醒时间、离室时间和不良反应。  结果  3组间术后MoCA总分和各认知域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P组和EP组镇静效果较好,但E组有4例效果欠佳。组间SBP、DBP、MAP、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各时点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组别和时间对SBP、DBP和MAP有交互效应(均P<0.05)。不同干预和不同时点对SpO2均有显著效应,且存在交互作用(均P<0.05)。P组注射痛的发生率高于EP组和E组(均P<0.017),P组和EP组低氧血症的发生率高于E组(均P<0.017),E组肌阵挛和恶心呕吐的发生率高于P组和EP组(均P<0.017)。  结论  依托咪酯和丙泊酚单药或合用对于行无痛人工流产术的患者短期认知水平无不同影响,合用效果最优,但依托咪酯单用安全性最好。
大气细颗粒物诱导IL-17A表达增强香烟暴露小鼠气道炎症反应的机制
钟宇, 苏国媚, 熊志林, 黄彤, 罗朝乐, 赖天文
2021, 19(4): 542-546.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1856
161 2
摘要:
  目的  探讨大气细颗粒物(PM)增强香烟暴露小鼠炎症反应的机制。  方法  用野生型(WT)及IL-17A基因敲除(IL-17A-/-)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熏烟组、PM组、熏烟+PM组,每组6~8只。采用香烟烟雾暴露装置烟熏,气道滴注方法吸入PM,观察气道炎症反应,连续干预3个月后取检。用HE检测肺组织炎症浸润、用ELISA及RT-PCR检测肺组织炎症因子表达、免疫组化检测平滑肌表达、Masson染色观察胶原沉积及细胞流式检测分泌IL-17A的淋巴细胞类型。体外实验,用不同浓度的香烟提取物(CSE)和/或大气细微颗粒(PM)刺激人气道上皮(HBE)细胞,用IL-17A siRNA转染在HBE细胞中敲除IL-17A基因,用RT-PCR检测炎症因子表达。  结果  与对照组、熏烟组及PM组比较,熏烟联合PM组小鼠肺组织炎症因子(CXCL1、TFG-β1、IL-6及IL-17A)、胶原沉积及平滑肌表达明显增高。相反,IL-17A-/-小鼠能缓解上述指标。流式细胞检测发现PM主要通过调控CD4+细胞促进IL-17A表达,增强熏烟诱导的炎症反应。在体外,CSE、PM分别干预HBE细胞均能诱导IL-6、IL-8表达,而CSE联合PM干预HBE细胞能进一步增加IL-6、IL-8表达。敲除HBE细胞IL-17A基因后,能缓解IL-6、IL-8表达。  结论  PM能诱导IL-17A表达,加剧熏烟小鼠肺组织的炎症反应、胶原沉积及平滑肌增生,提示针对IL-17A信号通路靶向治疗可能对缓解PM导致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有效。
miR-15a与临床膀胱癌患者术后复发的相关性分析
曹振学, 郭园园, 刘贝贝, 孙巍, 高五岳, 梁玉杰, 刘建民
2021, 19(4): 547-549, 647.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1857
132 3
摘要:
  目的  探讨miR-15a表达水平在膀胱癌进展及与膀胱癌患者术后复发的相关性。  方法  选取2014年6月—2019年12月于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接受经尿道膀胱肿瘤等离子电切术(TURBT)的32例确诊为膀胱癌的患者。膀胱癌组织取自肿瘤所在部位区域,癌旁组织取自邻近正常区域组织;应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技术检测膀胱癌组织标本或癌旁组织标本中miR-15a表达量;采用Kaplan-Meier法描述术后预后曲线,组间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采用χ2检验比较膀胱癌组织及配对的癌旁组织中miR-15a表达水平及一般临床特征等因素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肌层浸润、远处转移及肿瘤分级等临床病理特征与miR-15a表达水平的关系。  结果  miR-15a在膀胱癌组织中表达量明显低于配对的癌旁组织(1.126±0.254 vs. 1.450±0.13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01);miR-15a表达水平与肌层浸润(P=0.001)、远处转移(P=0.005)及肿瘤分级状态具有显著相关性(P=0.027);log-rank检验证明miR-15a表达水平下调的患者总体复发率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远处转移为阳性、肌层浸润(T2~T4)、肿瘤分级为G3是miR-15a表达水平下调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miR-15a表达水平可能与膀胱癌的发生及发展密切相关,其表达水平与肌层浸润、远处转移及肿瘤分级显著相关,可能是膀胱肿瘤复发的生物标志物。
肺癌根治术后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
刘东东, 沈剑, 黄思远, 王海涛
2021, 19(4): 550-553.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1858
195 8
摘要:
  目的  探讨肺癌根治术后肺部感染的相关影响因素,为预防和降低肺癌根治术后肺部感染几率提供方法依据。  方法  选取2018年2月—2020年2月在浙江省人民医院心胸外科行肺癌根治术的患者82例,根据是否发生肺部感染分为肺部感染组(23例)和非肺部感染组(59例)。收集和整理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分析肺癌根治术后肺部感染的相关影响因素。  结果  82例患者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为28.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的性别、是否伴有高血压、术前肺功能、肺叶切除部位、病理类型、病理分期与术后肺部感染无显著相关性(均P>0.05);年龄(≥60岁)、切口VAS评分(4~10分)、长期吸烟史、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糖尿病(DM)、手术时间(≥3 h)、手术方式(传统开胸手术)、机械通气时间(≥6 h)、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4 d)与肺部感染密切相关(均P < 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大(≥60岁)、手术时间长(≥3 h)、合并COPD、DM、手术方式(传统开胸手术)、长期吸烟史、切口VAS评分(4~10分)、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长(≥4 d)是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发生肺部感染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 < 0.05)。  结论  肺癌根治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较高,术后发生肺部感染的影响因素较多,其中年龄大(≥60岁)、手术时间长(≥3 h)、合并COPD、DM、手术方式(传统手术)、长期吸烟史、切口VAS评分(4~10分)、胸腔留置引流时间长(≥4 d)是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发生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今后应在临床上针对上述危险因素采取积极处理措施,以降低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
4种炎症指标对ⅠA2~ⅡA2期宫颈癌预后的预测价值
李莹, 杨波, 张競
2021, 19(4): 554-557,576.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1859
289 8
摘要:
  目的  探讨宫颈癌ⅠA2~ⅡA2期患者治疗前系统性免疫性炎症指数(SII)、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LMR)对预后的预测价值。  方法  纳入2012年5月—2014年12月于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初诊为宫颈癌ⅠA2~ⅡA2期的患者196例。求患者NLR、PLR、LMR、SII的最佳截断值,并分高、低值组。观察高、低值组4项指标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比较高、低值组生存时间(OS)差异。对影响预后的因素行单因素、多因素分析,并检验独立危险因素的预测效度,建立列线图。  结果  NLR与组织学类型和淋巴脉管间质浸润(LVSI)相关、PLR与组织学类型和肿瘤大小相关、SII与组织学类型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NLR、PLR、SII高值组及LMR低值组的OS 3.5年更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LR、SII、组织学类型、淋巴结转移是影响OS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预测效度:PLR>SII>淋巴结转移>组织学类型(AUC:73.2%>71.9%>65.1%>37.0%)。列线图预测准确度较高(OS 3年、OS 5年AUC为90.7%、79.1%)。  结论  治疗前PLR、SII值可成为术前预测ⅠA2~ⅡA2期宫颈癌患者预后的可靠指标。
芒果苷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诱导肺炎的作用研究
邱峰, 宋春艳, 秦福创, 田斯琦, 黄蓉, 马希列, 曾剑平
2021, 19(4): 558-560.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1860
206 2
摘要:
  目的  探究芒果苷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诱导的肺炎的影响及对NF-κB信号通路的作用。  方法  将50只Balb/c雄性小鼠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5组,每组10只:分别为对照组、金黄色葡萄球菌组、芒果苷(15、30、60 mg/kg)组。金黄色葡萄球菌诱导造模1 h后,芒果苷组给予腹腔注射芒果苷。12 h后,收集各组肺泡灌洗液、小鼠肺组织。测定各组肺泡灌洗液TNF-α和IL-1β水平,各组肺组织湿干比(W/D)和肺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肺组织p65水平。  结果  相比于模型组,低、中、高剂量芒果苷能有效降低TNF-α、IL-1β、W/D、MPO水平(均P < 0.05),并呈计量依赖性。高剂量组TNF-α、IL-1β、W/D、MPO分别为(3.25±0.52)ng/mL、(3.53±0.65)ng/mL、7.16±0.34、(3.15±0.61)U/g,显著低于模型组的(5.28±0.93)ng/mL、(6.63±0.85)ng/mL、10.55±0.92、(6.74±0.85)U/g(t=6.025,P < 0.001;t=9.161,P < 0.001;t=10.930,P < 0.001;t=10.850,P < 0.001)。机理研究显示芒果苷可有效下调金黄色葡萄球菌诱导的p-p65。  结论  芒果苷可通过抑制NF-κB信号通路改善金黄色葡萄球菌诱导的小鼠肺炎。
血清白蛋白和球蛋白及肌酐评估吉兰-巴雷综合征严重程度的价值
江波, 时鹏, 刘东亮, 桑庆庆, 宋传旺, 桑道乾
2021, 19(4): 561-563, 692.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1861
229 2
摘要:
  目的  探讨应用血清白蛋白、球蛋白及肌酐水平预测吉兰-巴雷综合征(Guillain-Barré syndrome,GBS)的严重程度。  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20年5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106例,采用Hughes功能评分,同时选取健康受试者150名,比较2组间白蛋白、球蛋白、肌酐的差异。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对白蛋白、球蛋白及肌酐水平与GBS患者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进行分析。选取与疾病严重程度相关的球蛋白与肌酐,并利用ROC曲线进行分析。  结果  GBS患者血清白蛋白(40.12±4.43)g/L和肌酐(63.47±11.64)μmol/L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47.42±4.14)g/L;(83.96±31.00)μmol/L,均P < 0.05];而球蛋白(29.94±5.68)g/L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24.58±6.17)g/L,P < 0.05];GBS患者球蛋白和肌酐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有一定相关性(r=0.353,P < 0.001;r=-0.323,P=0.001)。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显示球蛋白预测GBS重症组的曲线下面积为0.699(95% CI:0.602~0.784)。肌酐预测GBS重症组的曲线下面积为0.671(95% CI:0.573~0.760)。  结论  GBS患者球蛋白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肌酐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呈负相关。球蛋白和肌酐对评估GBS严重程度有一定的价值。
老年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患者不同性别相关因素分析及增强型体外反搏安全性观察
黄鑫, 孔红娇, 朱明娜, 黄琳凯, 杨瑜, 任笑盈, 张辉
2021, 19(4): 564-567.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1862
248 4
摘要:
  目的  探讨老年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with preserved ejection fraction, HFpEF)患者不同性别相关因素及临床特点,并对比增强型体外反搏(enhanced external counterpulsation, EECP)治疗不同性别老年HFpEF患者的安全性。  方法  收集2019年1月—2020年1月在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接受EECP治疗并明确诊断为HFpEF的老年患者(≥65岁)200例,根据性别分为男性组(88例)和女性组(112例), 记录入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年龄、BMI、吸烟史、既往史等)、检验检查资料[NYHA心功能分级、肾功能、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LVEF)、BNP等],并对比不同性别老年HFpEF患者行EECP治疗时的不良反应事件发生情况。  结果  老年HFpEF女性组患者人数明显多于男性组(56% vs. 44%),且患病年龄、BMI、LVEF大于男性组(均P < 0.05),NYHA心功能分级女性组患者Ⅲ级和Ⅳ级多于男性组。老年HFpEF男性组患者吸烟史人数多于女性组(P < 0.05),NYHA心功能分级男性组患者Ⅰ级和Ⅱ级多于女性组。相关因素分析显示:肥胖、房颤、高血压、LVEF等因素与女性组患者相关性较强(均P < 0.05);吸烟史、高脂血症等因素与男性组患者相关性较强(均P < 0.05)。不同性别HFpEF患者EECP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95% vs. 9.82%,P > 0.05)。  结论  老年HFpEF患者一般资料及合并症存在性别差异,且老年女性HFpEF患者临床特点独特,但EECP针对不同性别老年HFpEF患者安全性相近。
外周血B细胞活化因子及白介素21在桥本甲状腺炎中的表达
何程程, 金国玺, 毕娅欣
2021, 19(4): 568-571.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1863
230 3
摘要:
  目的  检测桥本甲状腺炎(hashimoto thyroiditis,HT)患者和健康体检者血浆中B细胞活化因子(B-cell activating factor, BAFF)和白介素21(IL-21)表达水平,探讨二者在HT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方法  选取2019年12月—2020年6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门诊就诊HT患者82例作为观察组(HT组), 并根据甲状腺功能将HT组分成NHT组(甲状腺功能正常,39例)和SHT组(甲状腺功能减退或亚临床甲减,43例),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51例作为对照组(NC组)。收集受试者外周静脉血血浆,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研究对象血浆BAFF、IL-21,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甲状腺功能及相关抗体等指标。使用SPSS 24.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详细分析。  结果  HT组患者血浆中BAFF、IL-21表达水平较NC组明显上调(均P < 0.05)。HT患者血浆中BAFF与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甲状腺微粒体抗体(TMAb)水平呈正相关(r=0.444、0.401,均P < 0.05),IL-21与TgAb、TMAb水平呈正相关(r=0.451、0.451,均P < 0.05),BAFF与IL-21呈正相关(r=0.324,P < 0.05),BAFF与总甲状腺素(TT4)呈负相关(r=-0.214,P < 0.05)。BAFF和IL-21(AUC=0.896)联合诊断HT较BAFF(AUC=0.862)、IL-21(AUC=0.809)单独诊断价值更高。  结论  BAFF与IL-21水平与HT病变有关,与TgAb、TMAb水平密切相关,可能参与HT的发生发展过程。
FLT3-ITD阳性急性髓系白血病免疫表型及临床特征研究
冯会欣, 杨艳丽, 耿英华
2021, 19(4): 572-576.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1864
206 3
摘要:
  目的  探索伴有FMS样酪氨酸激酶3-内部串联重复(fms-like tyrosine kinase 3, FLT3-ITD)突变的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的免疫表型及临床特征。  方法  收集2016年12月—2018年12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103例初诊AML患者(除外M3型),其中FLT3-ITD+患者24例(阳性组),FLT3-ITD-患者79例(阴性组)。对2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和免疫表型进行回顾性研究,统计2组患者治疗总反应率(overall reaction,OR)、无进展生存时间(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PFS)与总生存时间(overall survival, OS)。  结果  阳性组患者CD33、CD7、CD56及CD38抗原表达率较阴性组明显升高(均P < 0.05),而CD13、CD34表达率则显著降低(均P < 0.05);阳性组患者外周血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计数、骨髓原始细胞比例、合并NPM1(Nucleophosmin)突变率明显高于阴性组(均P < 0.05);阴性组患者治疗总反应率为78.48%,明显优于阳性组的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01)。阳性组患者中位OS为9.5个月,中位PFS为9个月;阴性组患者中位OS为17个月,中位PFS为16个月,阴性组较阳性组明显延长(P < 0.05)。  结论  FLT3-ITD阳性AML患者白血病细胞抗原表达紊乱,外周血白细胞、血红蛋白、骨髓原始细胞高,易合并NPM1突变且治疗总反应率低,PFS和OS明显缩短,治疗效果差,预后不良。
全科临床研究
Flotrac/Vigileo监测下输液在高龄患者腹腔镜下膀胱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宋振东, 闻绍云, 李欣
2021, 19(4): 577-580, 606.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1865
213 3
摘要:
  目的  探讨Flotrac/Vigileo监测下输液对腹腔镜膀胱癌根治术患者术后恢复和炎症反应的影响。  方法  选择台州市中心医院2019年1月—2019年12月腹腔镜膀胱癌根治术患者160例,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A组和B组,每组80例。A组给予421法液体输注,B组根据Flotrac/Vigileo监测结果进行液体输注。分别采集患者术前、术后1 d、术后3 d和术后7 d外周静脉血,分离血清,采用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2(IL-2)、IL-6水平。  结果  2组麻醉时间、手术时间、术后苏醒时间、液体总量、出血量和尿量、血流动力学、并发症、住院时间、膀胱容量、最大尿流率、膀胱内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B组胶体液量[(1 291.45±224.83)mL]高于A组(P < 0.05),晶体液量[(992.13±234.15)mL]低于A组(P < 0.05)。B组肛门排气时间[(61.35±14.16)h]、首次下床时间[(6.34±1.42)h]、恢复进食时间[(3.51±1.07)h]均小于A组(均P < 0.05)。与术前比较,2组术后1 d和术后3 d血清TNF-α、IL-6水平升高(均P < 0.05),IL-2水平降低(P < 0.05);B组术后1 d和术后3 d血清TNF-α、IL-6水平高于A组(均P < 0.05),IL-2水平低于A组(P < 0.05)。  结论  Flotrac/Vigileo监测下输液可促进腹腔镜膀胱癌根治术患者术后恢复,抑制围手术期炎症反应。
床边下腔静脉超声指标及中心静脉压对脓毒性休克患者容量反应性的预测价值
高山, 张永
2021, 19(4): 581-585.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1866
296 8
摘要:
  目的  比较下腔静脉超声指标、中心静脉压(central venous pressure,CVP)预测脓毒性休克患者容量反应性的准确性。  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2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监护室(respiratory intensive care unit, RICU)收治的脓毒性休克患者27例,于液体复苏前以床旁超声测定下腔静脉直径(diameter of inferior vena cava,d-IVC)及计算其呼吸变异度(variation with respiration,v-IVC)、测定中心静脉压(CVP)、测定动脉血乳酸水平(lactate), 采用PiCCO监测复苏前后心脏指数(cardiac index,CI)。液体复苏方法:20 min内输入乳酸钠林格液注射液7 mL/kg(理想体重),复苏后监测ΔCI≥15%定义为容量反应阳性,阳性为有反应组(R组),阴性为无反应组(NR组)。根据复苏前所测指标绘制ROC曲线评价其预测容量反应性的准确性。  结果  与容量反应阴性组比较, 容量反应阳性组复苏前v-IVC明显增大,IVCmin、IVCmax明显减小,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复苏前动脉血乳酸水平、CV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应用ROC曲线分析v-IVC取17.65%为截断值,预测脓毒性休克患者容量反应阳性的敏感度为100.0%,特异度87.5%,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24(95% CI: 0.781~1.000)。  结论  下腔静脉超声计算指标v-IVC可以作为脓毒性休克患者补液前预测容量反应性的指标,当v-IVC>17.65%时预测价值较高。
中老年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血清磺脲类受体1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顾天一, 杨其国, 金波
2021, 19(4): 586-588, 688.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1867
133 2
摘要:
  目的  探讨中老年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患者血清磺脲类受体1(SUR1)表达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  方法  选取宁波市第六医院2015年7月—2019年5月收治的91例aSAH患者为观察对象,采用荧光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术前血清SUR1表达,将所有患者依据术前血清SUR1表达中位数分为SUR1低表达组(46例)、SUR1高表达组(45例);术前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评估aSAH患者神经缺损程度,术后6个月采用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评估预后,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77例)、预后不良组(14例)。比较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术前血清SUR1表达;采用Spearman分析患者血清SUR1表达与NIHSS评分相关性;采用COX模型分析aSAH患者预后影响因素。  结果  预后良好组高血压史患者比例、糖尿病史患者比例、术前NIHSS评分、手术时机均低于预后不良组(均P < 0.05);与预后良好组相比,预后不良组aSAH患者血清SUR1表达较高(P < 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aSAH患者血清SUR1表达与NIHSS评分呈正相关(P < 0.05);COX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年龄 > 60岁、有高血压史、有糖尿病史、NIHSS评分≥15分、手术时机3~7 d、SUR1高表达均是aSAH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 < 0.05)。  结论  SUR1可能参与中老年aSAH的发生及病情演变,有可能成为评估aSAH病情的血清学指标及治疗靶点。
不同类型胶囊内镜对消化道疾病诊断价值的探讨
刘曼, 柯希权, 王启之, 朱玉, 崔艳艳, 刘晓阳, 邓晓晶
2021, 19(4): 589-592.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1868
134 4
摘要:
  目的  探讨胶囊小肠镜与磁控胶囊胃镜应用于消化道疾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方法  选取于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行胶囊内镜检查患者共154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胶囊内镜检查可行性及疾病检出情况,并对胶囊小肠镜组患者不同性别、年龄、主要临床症状组间小肠疾病检出差异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所有行胶囊内镜检查患者均顺利完成消化道主要部位检查并采集图像,最终在2周内顺利排出,仅1例老年患者在磁控胶囊胃镜检查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后自行缓解。磁控胶囊胃镜组消化道疾病总体检出率96.6%(85/88)高于胶囊小肠镜组78.8%(52/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胶囊小肠镜组在小肠疾病的检出率71.2%(47/66)高于磁控胶囊胃镜组21.6%(19/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胶囊小肠镜组消化道出血组的小肠病变检出率95.7%(22/23)远高于其他症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磁控胶囊胃镜组在胃部病变检出率为90.9%(80/88),在小肠病变检出率为21.6%(19/88),小肠部位以糜烂性病变42.1%(8/19)、溃疡性病变31.6%(6/19)为主。  结论  胶囊小肠镜与磁控胶囊胃镜均为消化道疾病筛查的重要方式,胶囊小肠镜对小肠疾病尤其是小肠出血病变有较高的诊断价值;磁控胶囊胃镜不仅对胃部疾病检出率较高,对于提高小肠疾病的诊断效能也有一定意义。
解毒祛瘀滋肾方对激素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减毒增效作用的临床研究
黄丹云, 陈悦, 石海兰, 沈肖奋
2021, 19(4): 593-595, 652.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1869
212 3
摘要:
  目的  观察联合服用解毒祛瘀滋肾方对激素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影响。  方法  以110例中度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5例)和研究组(5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醋酸泼尼松治疗,研究组患者予以解毒祛瘀滋肾方辅助醋酸泼尼松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清ANA、抗ds-DNA、IgA和IgG等抗体水平变化,进行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度(SLEDAI)评分,检测尿蛋白含量水平,评价治疗后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疗效水平,观察治疗期间药物不良反应情况。  结果  研究组患者治疗后血清ANA、抗ds-DNA、IgA和IgG含量[(1.74±0.18)、(0.99±0.10)、(1.45±0.12)、(8.57±0.74)mg/m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水平[(2.15±0.21)、(1.32±0.16)、(1.78±0.14)、(11.57±1.02)mg/mL],均P < 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SLEDAI评分和24小时尿蛋白含量[(4.57±0.36)分和(0.67±0.06)g]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水平[(5.18±0.49)分和(0.93±0.08)g],均P < 0.05;研究组患者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治疗总体有效率(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水平(83.33%),P=0.015;研究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总体发生率(11.63%)显著低于对照组水平(33.33%),P=0.004。  结论  解毒祛瘀滋肾方辅助醋酸泼尼松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可在降低醋酸泼尼松维持给药剂量的基础上,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提高疗效水平,并减少激素药物不良反应,具有增效减毒作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30例低三碘甲状腺原氨酸综合征临床观察
王越, 陈信
2021, 19(4): 596-598.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1870
144 6
摘要:
  目的  观察低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综合征对早产儿的影响。  方法  按照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选取2019年1—12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新生儿病房住院的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在生后4~7 d及第4周采集空腹静脉血2 mL,应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及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水平。依据诊断标准将诊断为低T3的30例早产儿作为观察组,同胎龄甲状腺功能正常的30例早产儿作为对照组,2组患儿性别、胎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均给予相同的基础支持治疗。观察2组早产儿在黄疸持续时间、喂养不耐受、住院天数、恢复出生体重天数、纠正胎龄40周时NBNA评分方面的差异。  结果  2组早产儿生后4~7 d的T3值(t=-19.042, P < 0.001)、FT3值(t=-22.041, P < 0.00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生后4周的T3值(t=-1.933, P=0.059)及FT3值(t=-1.622, P=0.11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早产儿黄疸持续时间(t=2.759, P=0.008)、喂养不耐受(χ2=8.531, P=0.003)、住院天数(t=6.471, P < 0.001)、恢复出生体重天数(t=6.584, P < 0.00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组早产儿纠正胎龄40周NBN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42, P=0.071)。  结论  低T3综合征患儿较正常甲状腺功能患儿的黄疸持续时间、住院天数及恢复出生体重时间延长,喂养不耐受发生率高,但短期神经发育无明显差异。
慢病防治研究
SF-12和EQ-5D评价连云港市农村地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生命质量的比较
应筱雯, 唐根富, 舒霁, 胡传琪, 张旭, 徐亚萍
2021, 19(4): 599-602.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1871
216 5
摘要:
  目的  比较生命质量调查量表(SF-12)和欧洲五维度健康量表(EQ-5D)对连云港市农村地区老年高血压患者健康相关生命质量的评估结果。  方法  2016年6—12月使用SF-12量表和EQ-5D量表对1 262例连云港市农村地区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生命质量评估,使用成组t检验、Kruskal-Wallis检验等统计学方法对结果进行比较,并分析SF-12中生理健康评分(PCS)、心理健康评分(MCS)和EQ-5D指数评分、EQ-VAS评分四者的两两相关性。  结果  接受调查的1 262例老年高血压患者SF-12总得分为(70.35±20.57)分,PCS得分为(66.11±25.21)分,MCS得分为(74.59±22.55)分,EQ-5D指数评分为(0.77±0.10)分,EQ-VAS得分为(69.22±18.91)分。不同SF-12分值区间分组的EQ-5D指数评分和EQ-VAS评分均不相同(均P<0.001),EQ-5D各维度不同水平分组的PCS分值和MCS分值均不相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PCS分值与EQ-5D指数评分(r=0.632,P<0.001)强相关、与EQ-VAS评分(r=0.442,P<0.001)中等程度相关,MCS分值与EQ-5D指数评分(r=0.467,P<0.001)中等程度相关、与EQ-VAS评分(r=0.332,P<0.001)弱相关。  结论  SF-12量表和EQ-5D量表都能正确反映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生命质量,两者的评价结果也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但后者存在明显的天花板效应,前者敏感度更高。
妇幼卫生研究
肺炎支原体23S rRNA突变与患儿临床特征及耐药性的相关性
吴超雄, 王爱敏, 蔡振荡
2021, 19(4): 603-606.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1872
440 20
摘要:
  目的  观察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肺炎患儿23S rRNA基因突变特征,探讨该基因突变与患儿临床特征及耐药性的相关性。  方法  对2016年1月—2019年1月于温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住院治疗的214例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病例MP菌株进行23S rRNA基因突变检测,并分别纳入无突变组(36例)和突变组(178例),通过病历收集患儿的一般信息、临床资料和药敏试验结果,分析23S rRNA基因突变与患儿临床特征及耐药性的相关性。  结果  共检测到23S rRNA基因突变178例(83.18%)。与无突变组相比,突变组患儿的重症肺炎比例(83.18%)更高,平均发热时间[(7.22±2.13)d]、住院时间[(8.30±3.25)d]及体温恢复正常的时间[(6.45±2.33)d]更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药敏试验结果显示突变组阿奇霉素、罗红霉素的耐药率(38.20%、25.84%)显著高于无突变组(13.89%、8.33%,均P <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肺炎严重程度、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和23S rRNA基因突变是MP耐药性的独立相关因素(OR=1.693、1.285、3.338,均P < 0.05)。  结论  23S rRNA的A2063G基因突变是MP的主要突变类型,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具有明显耐药性,可导致重症肺炎患儿比例增高,并可显著延长患儿的临床治疗时间。
低分子量肝素联合新鲜冰冻血浆在危重新生儿凝血功能异常中的应用
陈茹茹, 罗厚江, 杨军, 贾文婷, 王磊, 郭宏慧
2021, 19(4): 607-610.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1873
134 1
摘要:
  目的  探讨低分子量肝素联合新鲜冰冻血浆在危重新生儿凝血功能异常中应用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新生儿病房2019年2月—2020年8月收治的危重凝血功能异常患儿7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5例),对照组(37例)。所有患儿入院后6 h内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D-二聚体(D-D)及血小板(PLT)水平。对照组进行针对原发病的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量肝素与新鲜冰冻血浆,治疗72 h后复测上述指标。比较2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凝血功能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2组治疗前PT、APTT、FIB、TT、D-D和PLT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PT、APTT、TT及D-D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且FIB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治疗后2组PL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PT、APTT、TT和D-D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FIB水平高于治疗前(均P < 0.05);治疗后2组PLT水平高于治疗前(均P < 0.05);治疗后2组颅内出血、消化道出血及肺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低分子量肝素联合新鲜冰冻血浆在危重新生儿凝血功能异常中的早期干预可以改善临床症状,使凝血功能尽早恢复,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子痫前期P53和LncRNA TINCR表达及胎盘滋养层细胞凋亡研究
吕英, 叶丽燕, 范徐妃, 郑秀娟
2021, 19(4): 611-613.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1874
178 2
摘要:
  目的  探讨子痫前期胎盘滋养层细胞P53和LncRNA TINCR表达及胎盘滋养层细胞凋亡情况。  方法  选择金华市中心医院于2018年6月—2020年6月收治的子痫前期孕妇98例作为研究对象; 另选择正常妊娠孕妇50例作为对照组。取胎盘组织,采用半定量逆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检测P53和LncRNA TINCR表达; 取胎盘组织,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Bax和Bcl-2蛋白表达。比较各组P53和LncRNA TINCR相对表达量,Bax和Bcl-2蛋白表达。  结果  子痫前期组P53相对表达量(5.09±1.26)和LncRNA TINCR相对表达量(3.79±0.83)高于对照组(1.32±0.36、1.09±0.3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0.699、22.195,均P < 0.05)。子痫前期组Bax蛋白表达(0.65±0.14)低于对照组(1.28±0.36),而Bcl-2蛋白表达(1.26±0.16)高于对照组(0.67±0.2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5.248、18.208,均P < 0.05)。  结论  子痫前期胎盘滋养层细胞P53和LncRNA TINCR表达异常升高,胎盘滋养层细胞凋亡水平增加。
肝素结合蛋白在儿童脓毒症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陈爽, 董淮富, 陈信, 瞿色华
2021, 19(4): 614-616, 620.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1875
165 2
摘要:
  目的  研究肝素结合蛋白(heparin-binding protein, HBP)对早期诊断儿童脓毒症及病情评估的临床价值。  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2月于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住院治疗并诊断为脓毒症的患儿61例,根据患儿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脓毒症组(35例)、严重脓毒症组(16例)以及脓毒性休克组(10例),同期因局部感染住院治疗的患儿(30例)设为局部感染组。比较各组患儿血清HBP、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对比分析各指标诊断脓毒症的诊断效能。  结果  4组患儿HBP、PCT、CRP组间总体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F=162.024、78.944、10.982,均P < 0.05);HBP水平分别为(19.74±15.20)μg/L、(34.79±14.08)μg/L、(57.42±14.63)μg/L、(191.20±53.28)μg/L,PCT水平分别为(1.33±1.07)ng/mL、(3.38±2.63)ng/mL、(9.93±6.65)ng/mL、(18.13±1.45)ng/mL,随病情加重而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脓毒性休克组CRP[(79.47±18.94)mg/L]与严重脓毒症组[(73.60±26.22)mg/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组CRP水平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ROC曲线分析显示,3项指标联合检测诊断脓毒症时具有最大的曲线下面积(AUC=0.922),敏感度为72.13%,特异度为96.67%。  结论  血清HBP在儿童脓毒症诊断方面具有良好价值,3项指标联合检测诊断效能优于单一检测。
孕早期医学营养治疗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孕期血糖、体重、母儿结局及遵医行为的影响
杜志梅, 倪燕, 江若安, 陈丹青
2021, 19(4): 617-620.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1876
172 2
摘要:
  目的  观察对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diabetesmellitus, GDM)孕妇孕早期实施个体化医学营养治疗(medicalnutritiontherapy,MNT)对其孕期血糖、体重及妊娠结局的影响。  方法  2018年1—12月在衢州市妇幼保健院产科共纳入建档行定期孕检的孕早期(孕3个月)GDM孕妇100例进行临床观察。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2组,每组50例,对照组按常规进行孕检及孕期饮食指导、控制血糖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孕检基础上执行个体化MNT方案。比较2组孕期增重(总增重,增重异常的比例)、血糖控制情况(空腹血糖,早、中、晚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遵医行为(严格控制饮食、定期监测血糖、合理有氧运动、控制体重)执行率、糖代谢相关妊娠并发症(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血脂异常、娩出巨大新生儿)的发生率。  结果  干预3个月后,2组血糖控制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在严格控制饮食、定期监测血糖方面的遵医行为执行率(86.0%、90.0%)与对照组(70.0%、76.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在合理有氧运动、控制体重方面的遵医行为执行率(88.0%、84.0%)优于对照组(70.0%、66.0%,均P < 0.05)。观察组妊娠期血脂异常、娩出巨大新生儿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均P < 0.05)。  结论  孕早期个体化MNT方案可以更好地提升GDM妇女遵医行为,控制孕期增重,有利于降低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
社区卫生研究
自我效能在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角色需求认知和自我管理间的中介效应
吴诗诗, 刘宇, 林可可, 李明子, 郭红
2021, 19(4): 621-624, 666.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1877
310 7
摘要:
  目的  调查2型糖尿病患者角色需求认知现状,并探讨自我效能在角色需求认知与自我管理之间的中介效应。  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法,于2016年5—6月在北京蓟门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21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角色需求认知问卷、糖尿病自我管理量表、糖尿病自我效能量表进行调查。  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角色需求认知得分中位数为0,得分范围为0~9分,66.19%的患者承担着家务劳动的职责,其次是工作和照顾小孩。不同性别在工作、家务劳动、照顾小孩及照顾其他人的角色需求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78.57%的患者自我效能得分处于中高水平; 65.24%的患者自我管理行为中等或偏下; 角色需求认知与自我效能、自我管理间均存在显著相关关系,其中角色需求认知与自我效能负相关,自我效能与自我管理正相关; 自我效能在角色需求认知和自我管理间存在中介效应,效应值为-0.101(P<0.001),其中,女性患者自我效能的中介效应显著而男性不显著,效应值为-0.130(P<0.05)。  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不同性别间角色需求认知不同; 自我效能在2型糖尿病患者角色需求认知与自我管理之间存在中介效应,并且主要体现在女性患者而非男性患者。建议对角色需求认知水平较强的患者,尤其是女性患者,可以通过加强自我效能来提高自我管理行为。
社区老年人衰弱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汪晨晨, 谢晖, 蔡维维
2021, 19(4): 625-627, 683.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1878
188 6
摘要:
  目的  了解蚌埠市社区老年人衰弱与体力活动现状,分析衰弱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制定衰弱的预防和干预措施提供依据,以期延缓衰弱发生。  方法  2019年7—12月,便利抽取安徽省蚌埠市社区405例老年人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蒂尔堡衰弱指标(TFI)、老年人体力活动量表(PASE),由经过统一培训的研究生询问研究对象填写问卷进行资料收集。应用SPSS 25.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相关性分析、χ2检验、线性回归分析。  结果  400例老年人中,衰弱59人(14.8%),其中生理衰弱(0.76±1.15)分、心理衰弱(1.26±1.03)分、社会衰弱(1.14±0.85)分。衰弱组与非衰弱组在年龄、性别、有无配偶、文化程度、居住方式、患慢病、人均月收入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ASE量表总分为(91.95±53.12)分。社区老年人衰弱程度与体力活动呈负相关(r=-0.434,P<0.01)。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婚姻状况、居住方式、慢性病、体力活动是衰弱的影响因素(均P<0.05)。  结论  社区医护人员需重视对衰弱高危人群的筛查和评估,尤其重视女性、独居、丧偶或离异、患慢病和体力活动低的老年人,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应对衰弱及其不良结局的发生,同时指导患者及其家属正视衰弱、了解疾病相关知识,减少不良健康结局发生,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
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
亳州市居民口腔健康素养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王小黎, 张伟, 丁蔚, 尹楠, 张言勇, 周昊云, 廖圣恺
2021, 19(4): 628-631.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1879
496 3
摘要:
  目的  了解亳州市居民口腔健康素养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有针对性地制定口腔健康教育计划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2019年9—12月,自制调查问卷,采用多阶段分层等容量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亳州市985名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亳州市居民口腔健康知识、态度、行为及知信行中位得分分别为9.00(7.00, 11.00)分、7.00(6.00, 8.00)分、6.00(4.00, 9.00)分、22.00(19.00, 26.00)分; 及格率分别为38.38%、49.95%、35.63%、41.73%。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受教育程度、是否独生子女、口腔健康教育、口腔保健可及性是口腔健康知信行得分的影响因素。接受过口腔健康教育的居民,口腔健康知识、行为及知信行得分是未接受过的1.674、2.159、2.915倍; 接受过口腔保健指导的居民,口腔健康知识、态度、行为及知信行得分是未接受过的3.020、2.982、4.241、5.072倍。  结论  亳州市居民口腔健康素养较低,口腔健康教育和口腔保健指导是提高居民口腔健康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
前处理模式健康教育在热性惊厥患儿家属中的应用观察
陈秋竹, 杜津, 贾小蓉, 彭怡, 寇琼
2021, 19(4): 632-635.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1880
249 1
摘要:
  目的  探讨前处理模式(PRECEDE-PROCEED)健康教育对热性惊厥患儿家属健康认识认知度、负性情绪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7月广元市第一人民医院86例热性惊厥患儿,按照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家属实施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家属在此基础上施以PRECEDE-PROCEED模式健康教育。对比2组患儿家属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干预前后负性情绪[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 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变化、配合情况、患儿转归情况及护理满意度。  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儿家属疾病认知、治疗认知、护理认知及健康态度与行为评分高于对照组,2组患儿家属SAS、SDS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且观察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配合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2组患儿退热、止惊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观察组患儿复发次数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  结论  对热性惊厥患儿家属进行PRECEDE-PROCEED模式健康教育,可有效提高其对相关健康知识认知度,缓解负性情绪,有利于保证家属配合临床相关工作顺利进行,护理满意度高,且可降低惊厥复发率。
诊断技术研究
IL-17/IL-22在结核耐热性抗原和磷酸化抗原扩增极化后的表达及意义
盛玲玲, 金辉, 杨再兴, 李柏青
2021, 19(4): 636-638,697.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1881
175 1
摘要:
  目的  γδ T细胞在结核耐热性抗原(Mtb-HAg)和磷酸化抗原(HDMAPP)培养扩增后,阐明Mtb-HAg和HDMAPP在细胞因子(ck: IL-1β、TGF-β和IL-23)极化状态下,IL-17和IL-22表达情况。  方法  密度梯度离心法获取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用RPMI1640培养基培养。实验组:分Mtb-HAg、HDMAPP、全菌抗原3组,各组分别加入(IL-1β、TGF-β)培养3 d加入rIL-2继续培养,第9天加入IL-23培养至12 d;对照组:分Mtb-HAg、HDMAPP、全菌抗原3组,培养3 d加入rIL-2继续培养至12 d。各组最终扩增为富含效应性γδ T细胞的细胞群,收集细胞PMA/Ionomycin和Monensin刺激培养6 h,检测Tγδ 17和Tγδ 22细胞亚群进行分析。  结果  各组中γδ T细胞均能产生IL-17和IL-22,Mtb-HAg+ck组较Mtb-HAg组及HDMAPP+ck组较HDMAPP组中γδ T细胞产生IL-17细胞比例上升(均P < 0.05),且IL-17主要由Vδ2亚群产生,而各极化实验组中γδ T细胞产生IL-22细胞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Mtb-HAg、HDMAPP刺激培养PBMC,在IL-1β、TGF-β和IL-23极化状态下,可诱导γδ T细胞产生更多IL-17,而对诱导IL-22无效。
经阴道四维超声子宫输卵管造影中造影剂逆流高危因素分析
陈仙秋, 金纬纬
2021, 19(4): 639-642.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1882
227 2
摘要:
  目的  分析经阴道四维超声子宫四维超声子宫输卵管造影(4D-HyCoSy)中引起造影剂逆流的主要高危因素,旨在为4D-HyCoSy造影剂逆流的预防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2月温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行4D-HyCoSy检查的658例女性作为研究对象。比较逆流组(248例)与未逆流组(410例)患者临床资料的差异,分析发生造影剂逆流的高危因素。  结果  逆流组与未逆流组比较,继发不孕(77.82% vs. 69.51%)、宫腔操作史(59.68% vs. 37.07%)、子宫腺肌病(14.52% vs. 9.27%)、检查时间为经期后<5 d(47.18% vs. 38.54%)、子宫内膜息肉(22.18% vs. 14.88%)比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逆流组与未逆流组比较,双侧输卵管阻塞(6.05% vs. 2.44%)、双侧输卵管通畅(4.44% vs. 14.63%)比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子宫肌层主逆流组与宫旁静脉主逆流组比较,子宫内膜息肉比例(27.92% vs. 12.7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腔操作史、子宫腺肌病、子宫内膜息肉、双侧输卵管阻塞是造影剂逆流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  结论  4D-HyCoSy中发生造影剂逆流的发生率较高,与子宫内膜损伤及双侧输卵管阻塞有关。
医学综述
化脓性汗腺炎的生物制剂治疗进展
程萍, 贾苇雪, 李诚让
2021, 19(4): 643-647.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1883
259 13
摘要:
化脓性汗腺炎是一种发生在腋窝、腹股沟、臀部、肛周等皮肤褶皱部位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该病好发于年轻女性,主要的临床表现为疼痛性炎性结节、脓肿、破溃以及窦道和瘢痕形成。该病病程长且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化脓性汗腺炎还可与其他代谢性疾病或心血管疾病并发,缩短患者的寿命。化脓性汗腺炎的确切发病机制目前仍不清楚,学术界认为包括遗传因素在内的多种因素起综合的致病作用。目前化脓性汗腺炎的治疗手段限于抗感染以及其他对症治疗措施,故而治疗效果有限。现主流观点认为异常激活的免疫系统,包括异常升高的TNF-α、IL-17、IL-12、IL-23等细胞因子,可能在其发病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对化脓性汗腺炎病理生理过程的了解,以及对于并发其他炎症性疾病的患者进行生物治疗有效性的观察,对化脓性汗腺炎的生物治疗获得了广泛的关注。基于多项临床试验的结果,美国FDA批准了抗TNF-α单克隆抗体阿达木单抗作为治疗化脓性汗腺炎的唯一生物制剂。同时,以上述炎症细胞因子为靶标的其他生物制剂也在中重度化脓性汗腺炎的治疗中显示了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本文在简单介绍化脓性汗腺炎的基础上,主要对化脓性汗腺炎所涉及的免疫因子的靶向生物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老年起病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治进展
宋梦婷, 王振杰, 郭培霞, 李君茹, 程海华
2021, 19(4): 648-652.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1884
351 19
摘要: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 RA)是一种全身性的自身免疫病,主要表现为以双手近端指间关节、掌指关节及腕关节等小关节受累为主的对称性、持续性、侵蚀性的多关节炎。老年类风湿关节炎是指年龄≥60岁的类风湿关节炎,分为2个临床亚组:老年起病类风湿性关节炎(EORA)和青壮年发病的类风湿关节炎(YORA)。随着人口老龄化和预期寿命的延长,EORA的发病率在逐渐增高,EORA与YORA在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及实室特点等方面都有所不同。及时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非常重要,因为可以实施早期治疗。EORA与一些其他风湿性疾病的鉴别诊断很复杂,如风湿性多肌痛(PMR)、痛风性关节炎(GA)、骨关节炎(OA)等,这些疾病会出现与EORA相似的症状和体征,且EORA的诊断方法缺乏特异性, 所以EORA易造成误诊、漏诊。EORA患者与YORA患者具有相同的治疗目标:控制临床表现,防止结构损伤,保护关节功能,降低死亡率。由于老年人药代动力学的改变、合并肾功能不全较多、年龄相关的免疫衰老等危险因素的存在,EORA患者药物不良反应较YORA多见。目前治疗RA的药物有非甾体抗炎药(NSAIDs)、糖皮质激素(Gc)、传统的DMARDs(csDMARD)、生物DMARDs(BDMARDs)、靶向合成DMARDs(TsDMARDs)等,在选择治疗药物时,要根据患者疾病活动及合并症制定不同的治疗方案,以实现临床缓解或尽可能降低疾病活动水平,最大限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预防/保健  中医/康复
膝关节骨关节炎应用关节松动术联合推拿治疗的效果及功能恢复观察
李悦, 吕存贤, 杨胜武
2021, 19(4): 653-655.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1885
343 8
摘要:
  目的  观察膝关节骨关节炎应用关节松动术联合推拿治疗的效果及功能恢复情况,探讨有效疗法,以提高疗效,改善预后。  方法  选取温州市中医院骨科2019年10月—2020年10月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94例,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分为A组(47例)与B组(47例);A组应用关节松动术治疗,B组应用关节松动术联合推拿治疗,比较2组患者膝关节疼痛程度、膝关节功能、膝关节活动度、关节液炎症因子水平以及总体疗效。  结果  B组治疗后的VAS评分[(1.21±0.72)分]低于A组[(2.19±1.04)分],B组治疗后的KSS评分[(80.02±5.66)分]高于A组[(73.17±6.20)分],B组治疗后的主动ROM与被动ROM(121.68°±10.16°、128.49°±12.35°)大于A组(102.34°±7.24°、110.34°±7.83°),B组治疗后的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C反应蛋白水平[(17.93±3.01)ng/L、(11.02±1.76)ng/L、(20.25±5.31)mg/L]低于A组[(22.61±3.27)ng/L、(13.21±2.05)ng/L、(27.69±7.14)mg/L],B组的总有效率(95.74%)高于A组(80.85%),均P < 0.05。  结论  膝关节骨关节炎应用关节松动术联合推拿治疗的效果确切,可减轻膝关节疼痛,提高膝关节功能,增加膝关节活动度、减轻关节液炎症反应。
中西医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痛风性关节炎临床疗效观察
古剑, 林立英, 胡燕
2021, 19(4): 656-659.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1886
261 4
摘要:
  目的  对比常规西药或中西药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  方法  2018年1月—2019年12月选择衢州市中医院收治的糖尿病合并痛风性关节炎患者7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予常规西药(口服吲哚美辛肠溶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清利消痛中药方。观察2组治疗前后的糖脂代谢指标[空腹血糖(FBG)、餐后2小时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炎症指标[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关节肿痛积分,尿酸(uric acid, UA)。  结果  治疗后, 观察组糖脂代谢指标FBG(t=3.684)、2hPG(t=2.163)、HbA1c(t=3.938)和TG(t=8.421)、TC(t=2.011)、HDL-C(t=3.437)、LDL-C(t=5.160)、炎症指标ESR(t=3.109)、CRP(t=3.826)及关节肿痛积分、UA的改善均较对照组更显著(均P < 0.05)。  结论  中西医结合药物方案对糖尿病合并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疗效更佳,可缓解疼痛症状,降低炎症指标及尿酸水平,并有助于控制血糖和血脂水平。
体外冲击波对肩关节周围炎患者疼痛与炎症因子水平的改善作用
姜军, 金晓锋, 杨燕萍, 方斌
2021, 19(4): 660-662.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1887
310 4
摘要:
  目的  分析体外冲击波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疗效及对患者疼痛与炎症因子水平的改善作用。  方法  选取绍兴市越城区人民医院骨科2019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肩关节周围炎患者120例,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分为A组与B组各60例,A组应用玻璃酸钠肩关节腔注射治疗,B组应用玻璃酸钠肩关节腔注射联合电磁式体外冲击波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疼痛程度、肩关节功能、肩关节活动度以及炎症因子水平。  结果  治疗后, B组的总有效率(93.33%)高于A组(78.33%),B组的VAS评分[(2.21±0.72)分]低于A组[(4.19±1.04)分],Constant-Murley评分[(70.76±5.89)分]高于A组[(64.22±6.15)分]。治疗后,B组肩关节外展、前屈、后伸的活动度(133.12°±7.25°、137.81°±8.27°、40.06°±3.15°)均大于A组(108.43°±6.87°、102.54°±7.82°、33.82°±2.90°)。治疗后,B组的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47.93±4.01)ng/L、(11.02±1.76)ng/L]低于A组[(56.61±3.27)ng/L、(18.21±2.05)ng/L],均P < 0.05。  结论  体外冲击波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疗效确切,可明显减轻患者疼痛,改善肩关节功能,增加肩关节活动度,减轻炎症反应,临床总有效率高,有助于患者尽早康复。
全科医学教育研究
Mini-CEX模拟教学联合DOPS评估演练在重症医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
邹琪, 翁文娟, 刘成, 吴强, 赵士兵
2021, 19(4): 663-666.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1888
382 8
摘要:
  目的  探讨迷你临床演练评量(Mini-CEX)模拟教学联合操作技能直接观察法(DPOS)评估演练在重症医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价值。  方法  选择2019年6—12月在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轮转的40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入科后按随机数字法平均分入传统带教组(20例)和Mini-CEX联合DOPS教学组(MD教学组,20例),首先比较各组入科和出科时的理论成绩、技能操作成绩和病历书写质量是否有提高,再继续比较2组之间在出科时的学员成绩差异,最后对学员的教学满意度进行评价。  结果  经过传统教学培训后的学员出科时理论成绩和病历书写方面相较入科时有一定提升(均P < 0.05),而技能操作方面未见明显提升(P=0.166);经过Mini-CEX联合DOPS教学的学员出科时理论成绩、技能操作和病历书写方面相较入科时均有提升(均P < 0.05)。传统带教组和MD教学组比较,出科时2组之间的理论成绩和专业技能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2组学员对带教的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在重症医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采用Mini-CEX模拟教学联合DOPS评估演练可以更好地提升学员的重症临床理论和操作技能,并且增加了学员对带教的满意度。
基于云技术的全科医学教学云平台设计和应用
张鹏, 李钊, 柳进成
2021, 19(4): 667-670.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1889
209 4
摘要:
  目的  基于云技术设计一个病例为中心、问题为基础、社区为导向(case-centered, problem-based, community-oriented)的教学云平台,供全科医学教师和全科医生使用,并探讨CPC教学云平台在全科医学CPC教学模式下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通过全科医生CPC教学模式相关文献的查阅,分析CPC教学存在的问题和教学需求。针对发现的问题和教学需求,构建平台知识结构并设计平台内容,搭建CPC教学平台,供全科医学教师和学员在CPC模式下使用。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全科医学学员随机分成2组,教师指导研究组学员使用CPC教学云平台进行学习和考试,对照组使用CPC模式教学,学员仅使用CPC教学平台进行考试, 比较2组考试成绩的差异。  结果  本研究基于云技术,搭建了CPC教学云平台。研究组共167名学员使用云平台学习和考试,对照组共150名学员使用云平台考试,研究组考试得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所设计的全科医学CPC教学云平台可为教师和全科医生,在CPC教学模式下的教学和学习提供系统、便捷及可视化的教育培训手段, 帮助全科医生提升专业理论和临床实践水平。
医学综合研究
多重耐药菌感染术后肺炎相关危险因素分析及控制方法学探究
池水晶, 封燚, 李慧, 杨悦, 赵凯峰, 樊博, 张乐, 唐冠杰
2021, 19(4): 671-673, 701.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1890
181 6
摘要:
  目的  通过监测胸外科术后肺炎医院感染的发生情况,分析多重耐药菌感染所致术后肺炎的相关危险因素,从而制定相应防控和干预措施,以降低术后肺炎感染发生率及多重耐药菌感染所致的术后肺炎发生率,有效加速患者术后康复。  方法  通过对2016—2018年入住胸外科的所用手术患者610例进行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分析多重耐药菌感染所致术后肺炎发生情况及感染相关危险因素。采用SPSS 20.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检出铜绿假单胞菌最多:共22株,占比50.00%(22/44)。检出的多重耐药菌主要为:耐碳青霉烯鲍曼不动杆菌共8株,占比53.33%(8/15)。多重耐药菌感染导致的术后肺炎感染率呈现下降趋势,从2016年的3.38%降至2018年的1.37%,对其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发现:抗生素使用≥14 d、留置导尿管、进行机械通气、入住重症监护病房、ASA评分≥Ⅱ、使用抗菌药物种类≥3种等因素是主要危险因素(均P<0.05),经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发现,仅抗生素使用时间是多重耐药菌感染所致术后肺炎感染的相关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通过有效的医院感染监测及危险因素分析,可发现多重耐药菌感染所致术后肺炎的主要感染危险因素,从而降低多重耐药菌感染所致术后肺炎的发生率。
基于SEER数据库膀胱腺癌预后多因素分析及列线图构建
陶润, 关翰, 刘彦申, 周文生
2021, 19(4): 674-678.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1891
273 7
摘要:
  目的  通过研究膀胱腺癌(adenocarcinoma of the bladder,ACB)患者独立预后危险因素,建立可以个体化预测膀胱腺癌患者生存预后的列线图模型。  方法  通过收集SEER数据库中2004—2015年诊断为膀胱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筛选,共纳入符合研究条件的腺癌患者659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采用Empower Stat软件对所有变量进行COX单因素回归分析,将P < 0.05的变量纳入COX多因素回归分析,使用R语言将COX多因素回归分析中的独立预后危险因素构建成生存列线图模型,运用Bootstrap法进行1 000次等量有放回重复采样对模型进行验证,采用C-index和绘制列线图校准曲线来验证模型的准确性。  结果  年龄>70岁、肿瘤直径>3 cm、未行手术治疗、T3期、T4期、N1期、N2期、M1期为影响患者生存时间的独立危险因素。建立的列线图校准曲线与理想曲线一致性较高,并采用C-INDEX(一致性指数)进行验证,C-INDEX指数为0.74,经内部验证后具有较高的适用性与准确性。  结论  本研究通过SEER数据库确定了ACB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并且建立了国内外首个可以进行个体化预测ACB患者生存预后的列线图模型,从而指导临床医师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并对不同患者预后进行精准的个体化评估。
糖尿病患者移动医疗服务的使用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卞毛毛, 谢虹
2021, 19(4): 679-683.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1892
170 5
摘要:
  目的  调查患者糖尿病移动医疗服务知晓情况及使用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旨在为其开发和推广提供参考。  方法  于2019年7—9月整群选取某市3所综合性三级医院的410名内分泌科糖尿病患者,问卷调查患者的糖尿病移动医疗服务知晓及使用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知晓情况及使用糖尿病移动医疗服务的影响因素。  结果  患者的糖尿病移动医疗服务知晓率及使用率分别为64.1%及49.6%,回归分析结果显示,18~44岁年龄组糖尿病移动医疗知晓率是60岁及以上年龄组2.914倍(P<0.05);初中文化程度组、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组糖尿病移动医疗服务知晓率分别是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组的2.156倍、4.265倍(均P<0.05);城镇患者的糖尿病移动医疗服务知晓率是农村患者的1.922倍(P<0.05);初中文化程度组、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组糖尿病移动医疗服务使用率分别是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组的2.957倍、6.856倍(均P<0.01)。  结论  患者糖尿病移动医疗服务的知晓率及使用率呈中等水平,设计者和管理者应根据其影响因素,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提高患者的知晓率及使用率。
基于认知行为疗法的线上课堂对预防产后抑郁的效果评价
王永欣, 陈秀凤, 姜建兰, 邬敏, 甘泉, 李茗薇
2021, 19(4): 684-688.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1893
245 4
摘要:
  目的  探讨基于认知行为疗法的线上课堂对预防产后抑郁的作用。  方法  收集2019年6月—2020年1月产科门诊产检的孕妇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产前检查、产科常规护理、产后随访,观察组基于认知行为疗法的线上课堂对孕妇的认知行为进行干预。分别于干预前、产后42 d采用一般状况调查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焦虑自评量表、压力知觉量表,产后42 d应用育儿胜任感量表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  在干预前,2组在抑郁状态、焦虑情绪、压力评分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产后42 d,观察组抑郁评分(6.85±3.83)显著优于对照组的抑郁评分(9.13±4.9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在焦虑状态上,观察组(28.88±9.63)显著优于对照组(36.12±9.1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在压力评分上,观察组的压力评分(20.20±7.43)显著优于对照组(25.12±10.54),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对照组的养育胜任感得分是75.33±10.65,观察组的养育胜任感得分是81.20±9.35,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622,P=0.011)。  结论  基于认知行为疗法的线上课堂可有效提高产妇的育儿胜任感、降低育儿压力,缓解焦虑情绪,预防产后抑郁症的发生。
全科护理研究
肠镜腹腔镜辅助肛门成型治疗中高位先天性肛门闭锁的手术配合
刘笑天, 王煜, 潘守东, 吴新雁, 韩丁, 刁美, 李颀, 张震, 王男, 李龙
2021, 19(4): 689-692.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1894
192 2
摘要:
  目的  总结肠镜、腹腔镜辅助肛门成型术在治疗中高位先天性肛门闭锁手术护理配合方法,为该手术提供标准化的手术护理配合流程。  方法  回顾性分析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2019年11月—2020年6月行肠镜腹腔镜辅助肛门成形术治疗中高位先天性肛门闭锁16例,所有患者均在肠镜下定位直肠尿道瘘,环形切开直肠盲端瘘口周围黏膜,并在腹腔镜下游离直肠,最后行直肠肛门吻合。总结手术配合过程和护理要点。  结果  16例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肠镜时长中位数为45.0(29.5,60.0)min,手术总时长中位数为188.5(167.5,211.3)min,术中出血量约5~10 mL。术后恢复良好,术后住院中位时间为5.5 d, 术后复查逆行膀胱造影均无尿道憩室、尿道瘘及尿道狭窄等并发症的发生。  结论  肠镜腹腔镜辅助肛门成型治疗中高位先天性肛门闭锁是安全可行的,具有创伤小,定位准确、并发症少等优点。手术护士专业技术的正规培训、充分做好术前准备、术中做好体温保护措施、动态实时监测生命体征、无菌操作严格、仪器设备的有效管理、规范的手术体位安置、熟练掌握配合技术及良好的医护患沟通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临床护士针刺伤的影响因素研究
杨从艳, 胡曼曼, 周英, 赵梅君, 张培培, 朱敬蕊
2021, 19(4): 693-697.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1895
258 15
摘要:
  目的  了解安徽省三级甲等医院临床护士针刺伤发生现况,探讨临床护士针刺伤发生的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制定针刺伤相关预防和控制措施提供现实依据。  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风险感知调查表、针刺伤调查表、针刺伤相关态度、针刺伤相关行为问卷和气质类型测试量表对安徽省9所三级甲等医院从事临床工作的1 537名护士进行调查。  结果  临床护士发生针刺伤的人数为1 364人,占88.74%,护士针刺伤相关态度得分中位数为4.20分、行为得分中位数为4.06分。工作年限、所在科室、风险感知情况、气质类型和针刺伤相关行为是临床护士针刺伤的主要影响因素(均P < 0.05)。  结论  安徽省三级甲等医院临床护士针刺伤发生率仍处于较高水平,针刺伤相关态度和行为较好,临床护士针刺伤发生的影响因素包括护士自身的气质特点、工作年限、所在科室、风险感知水平和针刺伤防范措施的落实情况。为了减少针刺伤的发生,护理管理者应根据护士本身的性格特征合理分配工作任务;在医院针刺伤的培训工作中,不仅需要注重低年资临床护士的培训,也应重视高年资临床护士的培训教育;培训工作中除了强调针刺伤风险危害的同时,也要强调临床护士正确认识风险;培训工作结束后,医院护理管理者应不定时地督促针刺伤防范措施的落实情况;各个科室应根据科室自身的特点合理的调配人员。
微信群护理干预在无痛胃肠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
王雪飞, 许燕, 祝旭清, 何彩娣, 张细江
2021, 19(4): 698-701.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1896
151 1
摘要:
  目的  研究微信群护理干预在无痛胃肠镜检查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0年6月在台州市立医院行无痛胃肠镜检查的患者12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 采取面对面和发送纸质材料进行护理健康宣教。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微信群护理干预,采取定期推送文字、图片和小视频等形式的小知识对患者进行宣教指导,与患者产生互动,解答患者的疑问。检查前1 d晚上和检查当天,微信群多次推送服用泻药时间,提高胃肠道清洁质量。对比2组患者护理后焦虑状况(SAS评分)、胃肠道准备依从性(饮食依从性和服药依从性)、肠道清洁度(BBPS评分)和患者满意度。  结果  护理干预后,2组患者SAS评分有了不同程度的下降(均P<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饮食依从性和服药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BBPS评分和患者满意度评分分别是(8.62±0.31)分、(97.16±2.04)分,显著高于对照组(8.13±0.26)分和(92.08±1.3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微信群护理干预在无痛胃肠镜检查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提高了肠道清洁质量。
全科诊疗实践
免疫调节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继发膜性肾病1例
王红月, 于婵媛, 肖庆飞
2021, 19(4): 702-704.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1897
188 5
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