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22年  第20卷  第12期

专家论坛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社区健康管理模式的内涵及对我国的启示
田佳禾, 刘翔, 陈红, 曹子龙, 旦增措姆, 陈怡绮, 王朝昕, 俞文雅
2022, 20(12): 1995-1999.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2754
684 87
摘要: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以及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病率的不断上升,如何在社区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展开更精准有效的管理关乎我国人口健康和社会发展。本研究就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社区健康管理的背景与发展,系统阐述其内涵、原则及方法,总结国内外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社区健康管理模式,并分析我国存在的不足和相关改进措施,探究我国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社区健康管理的未来发展方向。目前我国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社区健康管理仍处于初期探索阶段,主要模式包括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医院-社区-家庭联动模式与医养结合模式。相比之下,国外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社区健康管理理念起步更早,创立了诸如美国糖尿病预防计划、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慢性病预防管理模式、创新型慢性病照护框架等一系列各具特色、行之有效的社区慢性病管理模式。上述管理模式对我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包括:系统高效地整合资源;根据社区人群的特点制定慢性病管理计划;注重居民的自我健康管理意识。目前,我国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控制体系已取得明显进步,但依然存在着医疗资源配置结构性失衡和低效率、分级诊疗制度尚未完善、人群自我健康管理意识和能力欠缺等问题。未来仍需深入开展针对性的慢性病健康教育,建立人才培养长效沟通机制,完善以家庭为单位的分级诊疗制度。
全科医学讲堂——“国外全科医学介绍”
英国全科医学姑息治疗过程
RodgerCharlton, 段降龙, 崔立之
2022, 20(12): 2000-2001.
292 20
摘要:
本文描述了关于英国全科医学中姑息治疗过程中的问题。这对初级医疗单位是重要且具有挑战性的,也是全科医生发展和增强其知识、技能之所在。强调交流的重要性、控制症状的科学性只是照护的一部分工作,其目的是确保患者拥有文中定义的“安详之死”。多方面的原因使得患者能够安详的死亡,但死亡并不意味着结束,而是在至亲中继续实施。本文主要论述了自我照护、慎思反思以及未来全科医学临终姑息疗法的重要性。
全科医学论著
黄芩苷对脂多糖诱导人牙龈成纤维细胞表达炎症因子的影响
高娟, 伍燕, 郑之峻, 王青云, 刘曙, 党妮
2022, 20(12): 2002-2005.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2755
368 62
摘要:
  目的  从PI3K/Akt/NF-κB信号通路探讨黄芩苷对脂多糖(LPS)诱导的人牙龈成纤维细胞(HGFs)损伤的影响及机制。  方法  运用LPS诱导建立人牙龈成纤维细胞损伤模型,设置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模型+黄芩苷(1、10和20μg/mL)组,每组设3个复孔,经不同浓度的黄芩苷干预后,Western blotting检测p-Akt、Akt、NF-κB p65等蛋白的表达,采用qPCR法检测炎性因子TNF-α、IL-1β、IL-6等基因的表达。用PI3K抑制剂LY294002作用半小时后,再用黄芩苷干预,qPCR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Akt、p-Akt、NF-κB p65、TNF-α、IL-1β、IL-6等基因和蛋白的表达。  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黄芩苷低、中、高剂量能有效降低TNF-α、IL-6、IL-1β mRNA的表达水平,促进p-Akt蛋白表达,抑制NF-κB p65核蛋白表达,并呈剂量依赖性(均P < 0.05)。与模型组比较,模型+黄芩苷组p-Akt表达升高(P<0.05),NF-κB p65表达降低(P<0.01)。PI3K抑制剂LY294002作用后,模型+黄芩苷组p-Akt/Akt表达量(0.63±0.18)较模型组(0.56±0.14)升高(P<0.05),模型+黄芩苷组NF-κB p65、IL-6、IL-1β、TNF-α表达量较模型组降低(均P<0.01)。黄芩苷对LY294002作用后,p-Akt/Akt、NF-κB p65、IL-6、IL-1β、TNF-α表达量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黄芩苷可抑制LPS诱导的人牙龈成纤维细胞损伤引起的炎症反应,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促进Akt的磷酸化,抑制NF-κB p65核转录和炎性因子的释放有关。
麝香保心丸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心室重构及血管内皮因子的影响
张芳, 陈国藩, 任开涵, 王明伟
2022, 20(12): 2006-2009.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2756
274 19
摘要:
  目的  分析麝香保心丸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功能、心室重构及血管内皮因子的影响,以期为临床CHF的治疗提供参考。  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老年CHF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采用西药联合麝香保心丸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心功能、心室重构情况、血流动力学、内皮功能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  治疗后,2组左心室射血分数、6分钟步行试验、心脏指数明显高于治疗前(均P < 0.05),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52.16±3.39)% vs.(44.24±4.73)%,(453.46±23.20)m vs. (417.25±22.52)m,(3.34±0.38)L/(min·m2) vs. (2.88±0.46)L/(min·m2), t=9.624、7.919、5.452,均P < 0.05]。治疗后,2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后壁厚度、室间隔收缩末期厚度、左心室质量指数、肺动脉楔压、总外周阻力、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内皮素-1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均P < 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t=7.440、7.083、3.733、6.272、12.507、11.399、9.234、7.876、10.218,均P < 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44,P>0.05)。  结论  麝香保心丸治疗可有效改善老年CHF患者内皮功能、心功能及血流动力学,延缓心室重构,且安全性良好。
沙库巴曲缬沙坦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心室重塑相关指标及心功能的影响
谢彩侠, 宣玲, 康品方, 黄宇理, 张恒, 唐碧
2022, 20(12): 2010-2014.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2757
282 22
摘要:
  目的  通过测定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应用沙库巴曲缬沙坦前后的血亲环素A(CyPA)、半乳糖凝集素3(Galectin-3)、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MMP-9、N端-脑钠肽(NT-proBNP)水平,探讨沙库巴曲缬沙坦对慢性心衰患者血心室重塑相关指标及心功能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8年12月—2022年6月于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明确诊断为CHF并应用沙库巴曲缬沙坦的患者99例,分别收集其应用沙库巴曲缬沙坦前及应用后3个月的血标本,检测治疗前后血CyPA、Galectin-3、MMP-2、MMP-9、NT-proBNP水平。  结果  CHF患者应用沙库巴曲缬沙坦后血CyPA、Galectin-3、MMP-2、MMP-9、NT-proBNP水平明显低于应用前[CyPA:(7.75±3.18)ng/mL vs. (10.13±3.32)ng/mL;Galectin-3:(9.66±5.20)ng/mL vs. (16.74±3.18)ng/mL;MMP-2:(12.02±5.69)ng/mL vs. (18.40±8.41)ng/mL;MMP-9:(8.32±4.34)ng/mL vs. (11.45±4.51)ng/mL;NT-proBNP:(1 319.24±404.11)ng/mL vs. (4 187.48±1 967.92)ng/mL,均P < 0.01]。  结论  沙库巴曲缬沙坦能明显降低CHF患者血CyPA、Galectin-3、MMP-2、MMP-9、NT-proBNP水平,改善心功能,这可能对CHF的治疗效果评估有一定的作用。
快动眼期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在轻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病情评估中的意义
翟曜耀, 刘晓霞, 孟婵, 吴大海, 李树华
2022, 20(12): 2015-2018.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2758
235 12
摘要:
  目的  选取多导睡眠呼吸监测(polysomnogram, PSG)中评价轻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 OSAHS)患者病情轻重的合适指标,并探讨其对轻度OSAHS患者病情评估的意义。  方法  收集2016年1月—2020年12月就诊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总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经PSG检查符合轻度OSAHS的患者共166例,分别记录PSG各项指标及爱泼沃斯嗜睡量表(Epworth sleepiness score, ESS)、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 PSQI)、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 MoCA)评分,分析PSG中各项指标与各量表评分的相关性,并选取相关性强的指标进行相应的分组分析。  结果  ESS评分与快动眼期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rapid-eye-movement apnea-hypopnea index, REM-AHI)在2种相关性检验中均呈正相关关系(r=0.248、0.192,均P < 0.05);MoCA评分与REM-AHI在2种相关性检验中均呈负相关关系(r=-0.260、-0.201,均P < 0.05)。REM-AHI分组中各组间ESS评分、PSQI评分、MoCA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而最低血氧饱和度(lowest saturation oxygen, LSO2)分组中各组间ESS评分、PSQI评分、MoCA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REM-AHI作为评估轻度OSAHS患者病情轻重的指标有着比LSO2等指标更为重要的意义,尤其是REM-AHI呈现中、重度的患者,其对机体的损害高于一般的轻度OSAHS患者。
个体化营养干预在老年肿瘤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廖志军, 杨志勇, 黄英, 黄仁华
2022, 20(12): 2019-2021.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2759
326 11
摘要:
  目的  探索个体化营养干预对老年肿瘤患者的营养、Karnofsky功能状态评分(KPS评分)、生活质量及寿命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9年12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崇明分院肿瘤科住院治疗的老年肿瘤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根据患者的病情、临床症状,参照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指南及诊疗常规,采取常规的支持治疗及姑息性抗肿瘤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个体化营养干预措施。个体化营养干预措施包含营养风险筛查及评估,根据筛查结果分别给予营养教育及膳食指导、口服营养补充营养、肠内营养及肠外营养干预。入组时、入组后2个月比较2组患者BMI指数、KP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入组后6个月时统计入组患者的生存期。  结果  干预后,2组患者的BMI、KP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 实验组生活质量评分[(20.75±1.67)分]高于对照组[(18.23±3.19)分,P < 0.001]。实验组中位生存期为172.0 d,对照组中位生存期为162.5 d,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01)。  结论  个体化营养干预可以延缓老年肿瘤患者的BMI下降、抑制KPS评分下降、限制生活质量下降,延长患者的寿命,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
内镜微创与外科手术治疗胃间质瘤临床效果研究
刘茹, 燕善军, 邓敏, 汪建超, 柯希权, 朱玉, 顾林
2022, 20(12): 2022-2024.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2760
298 13
摘要:
  目的  观察比较内镜微创与外科手术2种方式治疗肿瘤直径≤4 cm的胃间质瘤患者的临床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2021年3月于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胃间质瘤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内镜组和外科组,分析比较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围手术期指标、术后并发症和复发情况。  结果  纳入128例确诊的胃间质瘤患者。内镜组98例,其中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57例,内镜下全层切除术(EFR)32例,经内镜黏膜下隧道肿瘤剥离术(STER)5例,内镜黏膜下挖除术(ESE)4例。外科组30例,其中开放性手术4例,腹腔镜下楔形切除10例,腹腔镜下胃大部切除16例。2组患者性别、年龄、BMI、糖尿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患者肿瘤好发部位依次为胃底、胃体、胃窦、贲门,肿瘤直径、免疫组化指标(CD117、DOG-1及CD34阳性率)、NIH(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危险度、核分裂数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内镜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首次经口进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均显著低于外科组[(63.99±35.19)h vs. (125.10±49.33)h, (2.63±1.03)d vs. (4.90±2.23)d, (6.43±1.54)d vs. (7.67±1.92)d, (27 048.44±4 613.41) 元vs. (49 022.00±9 795.40) 元,均P < 0.05]。内镜组术后发生1例迟发性出血,外科组术后发生1例腹腔感染,均未发生吻合口瘘、腹膜炎等严重术后并发症;术后随访12~36个月,2组均未见复发病例。  结论  对于肿瘤直径≤4 cm的胃间质瘤,采用内镜下治疗可以获得与外科手术相当的近、远期疗效,在加速术后康复的同时缩短术后住院时间、降低医疗费用。
斑点组织追踪对体外膜氧合辅助下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术的疗效评价
纪淑姣, 李玉珍, 孙佳, 冯艳芬
2022, 20(12): 2025-2028.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2761
147 2
摘要:
  目的  探讨二尖瓣环位移斑点组织追踪技术(TMAD)在体外膜氧合(ECMO)辅助下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TAVI)治疗重症主动脉瓣狭窄(AS)患者的应用价值。  方法  对2019年9月—2021年3月在河南省胸科医院ECMO辅助下行TAVI手术的16例左室射血分数(LVEF)<25%重症AS患者进行回顾分析。统计分析该组患者TAVI治疗前、ECMO撤除后即刻、术后1个月斑点组织追踪参数[二尖瓣环平均位移(TMADmid)、二尖瓣环平均位移率(TMADmid%)、整体纵向收缩期峰值应变(GLS)]及常规超声心动图参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每搏输出量(SV)]的变化,分析斑点组织追踪技术对ECMO辅助下TAVI术后疗效的评价价值。  结果  本组患者TAVI术前、ECMO撤除后即刻、术后1个月斑点组织追踪参数TMADmid[(3.2±1.3)mm,(6.9±1.3)mm, (11.2±2.5)mm]、TMADmid%[(3.5±2.6)%,(7.0±3.8)%, (10.1±2.1)%]和GLS[(5.9±3.5)%,(8.9±2.7)%, (13.2±3.9)%]逐渐增高,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术后1个月LVEF[(42.2±5.3)%]较术前[(22.2±5.5)%]及ECMO撤除后即刻[(23.8±2.5)%]升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与术前LVEF相比,ECMO撤除后即刻LVEF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MADmid、TMADmid%与GLS呈正相关关系(r=0.499、0.586,均P < 0.05)。  结论  二尖瓣斑点组织追踪技术可作为评价AS患者TAVI诊疗效果的敏感参考指标,ECMO辅助下TAVI治疗重症AS患者安全有效。
miR-373-3p调控小窝蛋白1逆转膀胱癌细胞顺铂耐药的机制研究
金月伟, 毛祖杰, 胡林义, 泮永志, 王俊杰, 杨盼, 郑敏超, 郑永强, 朱龙
2022, 20(12): 2029-2033.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2762
256 10
摘要:
  目的  探讨微小RNA-373-3p(miR-373-3p)靶向小窝蛋白1(Cav1)对膀胱癌细胞顺铂(DDP)耐药性的影响。  方法  建立膀胱癌DDP耐药细胞株T24/DDP,RT-qPCR检测T24细胞与T24/DDP细胞中miR-373-3p表达,在T24/DDP细胞中过表达miR-373-3p或抑制Cav1表达,每组实验设置6个复孔,MTT法检测DDP对T24/DDP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及细胞增殖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免疫印迹法检测细胞中Cav1、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RP)、P-糖蛋白(P-gp)蛋白表达;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miR-373-3p与Cav1的靶向关系。  结果  与T24细胞比较,T24/DDP细胞中miR-373-3p表达水平降低(0.34±0.06 vs. 1.00±0.18,t=8.521,P<0.001),Cav1蛋白表达水平升高(0.95±0.10 vs. 0.41±0.06,t=11.342,P<0.001);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证明miR-373-3p可靶向负调控Cav1表达;T24/DDP细胞中过表达miR-373-3p或抑制Cav1表达,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均P<0.05),细胞增殖活性、DDP对细胞的IC50值及MRP、P-gp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均P<0.05);过表达Cav1可逆转过表达miR-373-3p对T24/DDP细胞耐药性的抑制作用。  结论  miR-373-3p可靶向下调Cav1表达逆转T24/DDP细胞对DDP的耐药性。
纳布啡联合右美托咪定在无痛超声支气管镜中的应用
陈念平, 周海燕, 仇元利, 宋铖, 朱雅芳, 徐亮
2022, 20(12): 2034-2037.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2763
259 6
摘要:
  目的  探讨纳布啡或舒芬太尼联合右美托咪定在无痛超声支气管镜检查中对血流动力学、呼吸频率及疼痛评分等相关指标的影响。  方法  选择2019年12月—2021年10月在绍兴文理学院附属医院拟行无痛超声支气管镜检查的患者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舒芬太尼联合右美托咪定组(SD组)和纳布啡联合右美托咪定组(ND组),每组各25例。2组患者在利多卡因表面麻醉的基础上,经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1 μg/kg(15 min泵注完毕)后,ND组经静脉给予纳布啡0.1 mg/kg,SD组经静脉给予舒芬太尼0.1 μg/kg,随后2组均使用丙泊酚维持麻醉。监测用药前、纤维支气管镜进入声门时、穿刺活检时、检查结束时的血压、心率、脉搏氧饱和度及呼吸频率变化;观察并记录2组患者检查期间丙泊酚用量、操作时间、苏醒时间、检查过程中麻醉效果分级及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评估并记录患者术前和术后1、2、4、6 h VAS评分。  结果  ND组支气管镜检查期间血压、心率、脉搏氧饱和度及呼吸频率变化低于SD组(均P < 0.05);2组患者丙泊酚用量[(210.4±30.3)mg vs. (232.2±58.5)mg]、操作时间[(28.9±9.4)min vs.(30.1±8.8)min]、苏醒时间[(8.3±2.2)min vs.(9.1±3.1)min]及麻醉效果优良率(96.0% vs. 72.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ND组术后VAS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SD组(均P < 0.05)。  结论  纳布啡联合右美托咪定用于无痛超声支气管镜检查血流动力学稳定,不良反应少,是舒芬太尼安全有效的替代药物之一。
全科临床研究
基底细胞癌的皮肤镜表现与诊断价值分析
邓凡智, 张群, 邹维艳, 吴玉红, 胡凤, 王伟
2022, 20(12): 2038-2040.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2764
360 9
摘要:
  目的  探讨皮肤基底细胞癌的皮肤镜表现并分析其诊断价值,以了解皮肤镜诊断基底细胞癌的准确性。  方法  选取2017年7月1日—2019年12月31日就诊于阜阳市人民医院皮肤科门诊临床诊断疑似基底细胞癌的6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29例,女性33例,发病年龄为(70.34±4.41)岁。通过单反数码相机及皮肤镜对门诊患者皮损部位进行取像观察,并行病理活检。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评价皮肤镜诊断基底细胞癌的准确度,对皮肤镜及组织病理分型诊断结果的一致性进行分析。  结果  62例临床诊断疑似基底细胞癌患者中47例皮肤镜与病理结果一致,均为基底细胞癌。皮肤镜的诊断灵敏度为95.92%,特异度为92.31%,总符合率为95.16%,误诊率为7.69%,漏诊率为4.08%,Youden指数为0.882,Kappa值为0.858,且与病理诊断的一致性较高(P=0.999)。基底细胞癌皮肤镜下相关指标中,溃疡、多发浅表糜烂、亮红白色无结构区、蓝灰色卵圆巢、叶状结构等皮肤镜特征相关征象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  结论  皮肤镜检查对基底细胞癌的诊断与病理组织检查结果吻合度较高,具有无创、便捷、准确度高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球拍形切口乳房成形术在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中的应用
徐其, 郑丽, 徐丹英, 刘月, 沈靖
2022, 20(12): 2041-2044.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2765
266 3
摘要:
  目的  对比分析球拍形切口乳房成形术与传统保乳术在早期乳腺癌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在嘉兴市第二医院本部及南湖分院就诊的早期乳腺癌患者84例,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2例。实验组采用球拍形切口乳房成形术,对照组采用传统保乳术,比较2组患者术后美容效果、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除标本体积、血清肿形成率、第1次切缘阳性率、术后切口感染率及全乳切除率。  结果  实验组术后美容效果优良率为90.5%,高于对照组的6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切除标本体积为(89.4±23.1)mL,大于对照组的(67.7±23.9)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2例(4.8%)患者发生血清肿,少于对照组的19例(4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2例(4.8%)患者第1次切缘阳性,少于对照组的8例(1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感染率及全乳切除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中位随访时间为25个月,2组均未出现局部复发病例,实验组和对照组各有1例患者出现远处转移,2组远处转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在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中使用球拍形切口乳房成形术较传统保乳术可改善术后美容效果,减少血清肿发生,降低第1次切缘阳性率,值得推广应用。
成年男性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活性低下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关联性研究
关婷, 张月, 张东梅, 杨娟, 马旭, 赵君
2022, 20(12): 2045-2049.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2766
209 5
摘要:
  目的  探讨成年男性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活性低下与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关系。  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以2013年1月—2019年12月间85 286例参加深圳市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且符合纳入与排除标准的成年男性为研究对象。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成年男性G6PD活性低下与HBV感染的关系,以及两者对谷丙转氨酶(ALT)升高的影响。  结果  与非G6PD活性低下的成年男性相比,G6PD活性低下者HBV感染的风险增加20.4%(OR=1.204, P<0.001)。与非G6PD活性低下且没有HBV感染的成年男性相比,仅HBV感染者ALT轻度和中/重度升高的风险分别增加60.3%(OR=1.603, P<0.001)和123.8%(OR=2.238, P<0.001),而G6PD活性低下合并HBV感染者ALT轻度和中/重度升高的风险分别增加69.3%(OR=1.693, P<0.001)和190.2%(OR=2.902, P<0.001)。  结论  成年男性G6PD活性低下会增加HBV感染风险,且会增加HBV感染者ALT升高的风险。临床中如遇G6PD活性低下合并HBV感染的成年男性,应探索2种疾病的协同管理方法。
大肠息肉和胃息肉的临床特点及病理特征回顾性分析
李薇薇, 王玉龙, 丁倩男, 姚刘旭, 李玉红
2022, 20(12): 2050-2054.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2767
285 9
摘要:
  目的  分析绍兴市人民医院大肠息肉、胃息肉以及胃息肉合并大肠息肉患者的临床和病理特征。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6—11月在绍兴市人民医院行内镜检查发现的1 001例大肠息肉与1 219例胃息肉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以及胃息肉合并大肠息肉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比较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大肠息肉和胃息肉的检出率、息肉的部位、数目、大小及病理类型等。  结果  大肠息肉检出率(14.35%)高于胃息肉(8.15%, χ2=200.568,P < 0.001);2种息肉的检出率均随着年龄增加呈递增趋势(均P < 0.001)。胃息肉检出率女性高于男性(P < 0.001),而大肠息肉男性高于女性(P < 0.001)。单发大肠息肉(91.71%)较单发胃息肉(73.17%)多见(χ2=232.500,P < 0.001);≥1.0 cm的大肠息肉(18.58%)较胃息肉(5.50%)多见(χ2=93.200,P < 0.001)。在炎性息肉、腺瘤性息肉的检出率二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01);胃息肉癌变率较大肠息肉低(P < 0.001)。胃息肉患者大肠息肉检出率显著高于普通人群(33.43% vs. 14.35%, P < 0.001),以多部位、多发以及较少癌变为特征。  结论  胃息肉与大肠息肉,以及胃息肉合并大肠息肉与普通人群具有不同的临床和病理特征,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
慢病防治研究
支气管哮喘不同炎症表型的临床特征分析
王颖, 云春梅, 刘柯含, 贾培峰, 刘红艳, 高笑宇
2022, 20(12): 2055-2058.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2768
340 12
摘要:
  目的  通过分析支气管哮喘炎症表型的临床特征并对治疗前后的临床指标进行比较,为哮喘临床诊疗提供依据。  方法  选取2018年7月—2019年1月于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就诊的110例慢性持续期哮喘患者,根据诱导痰结果分为嗜酸粒细胞型哮喘(EA)、中性粒细胞型哮喘(NA)、混合粒细胞型哮喘(MGA)及寡粒细胞型哮喘(PGA)4种炎症表型,比较其临床特征,并分析治疗前后的临床指标。  结果  4种炎症表型临床症状及控制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EA组与部分组对比发现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显著升高,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的比值(FEV1 /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 %)下降显著(均P < 0.05)。嗜酸性粒细胞(Eos)与FeNO呈正相关趋势(r=0.541),与FEV1/FVC、FEV1%呈负相关趋势(r=-0.301、-0.284)。比较采用低剂量吸入型糖皮质激素(ICS)+长效β2受体激动剂(LABA)治疗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1个月的临床指标,发现治疗后EA、MGA组Eos、FeNO较治疗前明显下降(EA:t=3.564、6.761;MGA:t=3.068、4.093,均P<0.05),EA组FEV1/FVC、FEV1%较治疗前显著升高(t=2.755、2.729,均P<0.05)。  结论  Eos增多的表型(EA)中肺功能下降更明显,FeNO与嗜酸型炎症密切相关;低剂量ICS+LABA在Eos增多表型中效果更显著。
血浆脂联素对慢性心力衰竭诊断的临床价值
陈东, 冯俊, 苏浩, 张静
2022, 20(12): 2059-2062.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2769
213 5
摘要:
  目的  探讨血浆脂联素(APN)对慢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诊断价值。  方法  纳入2018年5月—2019年5月在安徽省立医院确诊CHF的患者48例为CHF组及40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比较2组血浆APN和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获取CHF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 分析CHF组血浆APN与NT-proBNP、LVEF的相关性。根据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对CHF患者分组,比较不同亚组间血浆APN、NT-proBNP及LVEF。采集CHF组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6个月血浆APN、NT-proBNP及LVEF,分析APN对CHF的诊断价值。  结果  CHF组年龄为45~91(60.98±13.98)岁,男性34例,女性14例;对照组年龄为51~93(57.88±13.76)岁,男性28例,女性12例。CHF组血浆APN、NT-proBNP分别为(23.08±9.39)μg/mL、5 455.00(1 256.00, 8 552.25)pg/mL,高于对照组[(12.06±3.28)μg/mL、55.50(32.00, 78.50)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显示,CHF组血浆APN与NT-proBNP呈正相关,与LVEF呈负相关。APN、NT-proBNP随着心功能等级增加而升高,LVEF却明显降低。规范化心衰治疗后,血浆APN、NT-proBNP随着时间延长显著降低,LVEF却显著升高。  结论  CHF患者血浆APN与NT-proBNP水平呈正相关关系,与LVEF呈负相关关系,与NYHA心功能分级具有一致性,对CHF临床诊断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妇幼卫生研究
改良口腔运动干预对早产儿经口喂养能力及结局的影响
王菊, 张冉, 王钦, 翟芳, 张雪
2022, 20(12): 2063-2067.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2770
187 4
摘要:
  目的  探讨改良口腔运动干预对早产儿经口喂养能力及结局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8年5月—2020年7月在南阳市中心医院NICU住院的146例早产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73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及发育支持干预,研究组采用改良早产儿口腔运动干预,干预至可完全经口喂养为止。观察2组患儿经口喂养能力、喂养进程及表现,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  干预当天,2组早产儿准备经口喂养评估量表(PIOFRA Scale-CV)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干预时间的延长,2组PIOFRA Scale-CV得分呈现上升趋势,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组间=14.297,P组间<0.001)。2组静脉营养时间、开始经口喂养成效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全经口喂养过渡时间、开始经口喂养效率、完全经口喂养效率、完全经口喂养成效、完全经口喂养时体重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8.31%,对照组为29.1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325,P=0.127),其中研究组血氧饱和度下降和疲乏单种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改良早产儿口腔运动干预可提高早产儿经口喂养能力,缩短全经口喂养过渡时间,提升喂养效率,减少血氧饱和度下降及疲乏不良反应发生率。
高龄妊娠糖尿病危险因素及其母婴结局分析
龚莉, 赵晶, 陈曙新, 崔焕焕, 刘靖
2022, 20(12): 2068-2070.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2771
230 9
摘要:
  目的  探究本地区高龄妊娠糖尿病(GDM)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及母婴结局。  方法  本研究共收集2017年9月—2020年12月在无锡市惠山区人民医院就诊的938例孕妇资料,依据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结果分为4组, A组: 高龄(≥35岁)GDM组64例;B组: 非高龄GDM组188例;C组: 高龄非GDM组112例;D组: 非高龄非GDM组574例。比较4组孕妇的基线资料;以是否发生GDM为因变量,进一步行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高龄妊娠糖尿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并进行对比分析;采用χ2检验比较4组间母婴结局的差异。  结果  GDM中高龄占比25.40%(64/252)。高龄GDM组的BMI(27.89±8.74)、1胎次以上妊娠比例(87.50%)、巨大儿分娩史比例(25.00%)、有DM家族史的比例(12.50%)分别显著高于高龄非GDM组(25.59±2.56、53.57%、8.93%、3.57%)。高龄GDM组的25(OH)D3[17.76(14.71,20.00)ng/mL]显著低于高龄非GDM组[21.34(15.10, 30.13)ng/mL],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血清25(OH)D3水平(OR=0.901, 95% CI: 0.815~0.996)和1胎次以上妊娠(OR=6.412, 95% CI: 1.559~26.380)是高龄产妇人群发生GDM的独立影响因素,其中低25(OH)D3为危险因素。高龄GDM组的剖宫产率(15.63%)、羊水过多率(12.50%)、巨大儿分娩率(9.38%)分别显著高于高龄非GDM组的3.57%、3.57%、1.79%。  结论  孕晚期低25(OH)D3和1胎次以上妊娠是高龄孕妇人群发生GDM的独立危险因素,高龄孕妇患GDM有较高的母婴不良妊娠结局风险,临床应多关注。
剖宫产未诊断的产后出血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黄楠, 陈香军, 徐丽燕, 裘雅芬
2022, 20(12): 2071-2074.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2772
192 3
摘要:
  目的  分析剖宫产未诊断的产后出血(UPPBL)现状及其相关影响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0年6月于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住院并行剖宫产的415例产妇的临床资料,根据产后出血(PPH)和UPPBL的定义将其分为PPH组13例、UPPBL组41例和未发生产后出血组(对照组)361例。比较3组一般临床资料和剖宫产前1周内、剖宫产后第2天的Hb水平,分析影响剖宫产UPPBL的相关因素。  结果  415例产妇UPPBL的发生率为9.88%(41例);UPPBL组和PPH组在年龄、孕次、产次、早产比例、妊娠高血压发生率、胎盘粘连发生率等方面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 < 0.05);UPPBL组年龄明显高于PPH组,而孕次明显低于PPH组(均P < 0.05)。3组剖宫产前1周内Hb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UPPBL组和PPH组剖宫产后第2天Hb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 < 0.05),2组剖宫产前与剖宫产后Hb水平变化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5);年龄、孕次、产次、妊娠高血压、胎盘粘连、早产是影响UPPBL的因素。  结论  UPPBL在剖宫产产妇的发病率较高,年龄、孕次、产次、妊娠高血压、胎盘粘连、早产是影响剖宫产产妇发生UPPBL的因素,临床应采取相关措施以降低UPPBL的发生风险。
社区卫生研究
社区中老年高血压用药患者单纯采用中药治疗的影响因素研究
黄亚芳, 郭翔宇, 杜娟, 刘艳丽
2022, 20(12): 2075-2079.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2773
248 17
摘要:
  目的  分析我国社区中老年高血压用药群体单纯采用中药治疗的影响因素。  方法  利用CHARLS(2018)数据库,以正在接受单纯中药或单纯西药治疗的社区45岁及以上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对单纯采用中药治疗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  结果  研究共纳入5 184名单纯采用中药或西药治疗的高血压患者,其中312人仅接受中药治疗,4 872人仅接受西药治疗。使用其他医疗保险患者单纯采用中药治疗是无医疗保险患者的0.347倍;> 000~7 000经济发展区域患者单纯采用中药治疗是000以上经济发展区域患者的3.197倍;BMI显示肥胖患者单纯采用中药治疗是BMI正常患者的0.629倍;自报健康状况很不好的患者单纯采用中药治疗是自报健康状况很好患者的0.331倍;患有3种以上其他慢性病患者单纯采用中药治疗是无高血压之外其他慢性病患者的0.167倍;正在接受其他疾病中药治疗的患者是未接受其他疾病中药治疗患者单纯采用中药的7.271倍。  结论  位于中低经济发展区域、BMI正常、自报健康状况良好、无高血压之外其他慢性病以及正在接受其他中药治疗的患者与其他类型的患者相比,更倾向单纯采用中药治疗高血压。今后,需进一步前瞻性地观察中药和西药2组用药者心脑血管终点事件结局改善的差异,为高血压中药治疗提供更高级别质量的证据。
基于社区大数据的骨关节炎患病风险XGboost预测模型研究
李丽秋, 许成燕, 王晓丽, 曹永其, 李言, 赵亮, 王朝昕, 贾环
2022, 20(12): 2080-2083.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2774
266 28
摘要:
  目的  探索社区医疗大数据和机器学习模型构建骨关节炎风险预警模型,为社区骨关节炎的早期预警提供定量工具,以期为老年人骨关节炎防治提供更高效的管理方法。  方法  集成2019年1月1日—12月31日上海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9年健康档案、健康体检和诊疗数据形成包含4万多个样本和126个变量的原始数据库,经过数据预处理和复合特征选择筛选入模特征,采用XGBoost算法构建骨关节炎患者风险评估模型。  结果  本研究筛选纳入模型14个,包括饮食是否荤素均衡、身高、体重、BMI、每次锻炼时间、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是否患有高血压、是否有肢体外伤等。其中重要性排名前5位的特征因素分别为高密度脂蛋白、总胆固醇、BMI、低密度脂蛋白、饮酒频率,其特征重要度均超过0.1。以“是否骨关节炎”作为输出变量,特征工程筛选后的14个特征作为输入变量,构建骨关节炎风险评估的XGBoost模型,采用8折交叉验证的方法训练后,在测试集上验证模型准确率为92%,精确率为71%,召回率为65%,F1_score为0.68,AUC达到0.82,KS值为0.48。  结论  本研究采用社区医疗大数据构建了骨关节炎风险预警模型,模型的整体拟合度和特征合理性较好,为社区骨关节炎的早期预警提供了工具,有利于社区骨关节炎的早诊早治。
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
肾移植受者自我管理现状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研究
韦昌韵, 郭雪洁, 赵培玉, 刘佳, 刘红霞
2022, 20(12): 2084-2087.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2775
402 28
摘要:
  目的  分析肾移植受者目前居家自我管理的现状,并探讨自我效能、焦虑、抑郁及自我管理支持对其的影响。  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10月—2021年2月在北京市两家、长沙市一家三甲医院就诊的270例肾移植受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慢性病自我效能量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肾移植受者自我管理和自我管理支持量表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  共回收有效问卷265份,肾移植受者自我管理总分为95(84,103)分,各维度中,问题解决为35(30,40)分,伙伴关系为14(12,16)分,自我照顾行为为45(40,49)分。肾移植受者自我管理与其焦虑(r=-0.259,P<0.01)、抑郁(r=-0.332,P<0.01)呈负相关关系;与自我效能(r=0.399,P<0.01)、自我管理支持(r=0.500,P<0.01)呈正相关关系。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居住地、移植术后时间、抑郁、自我效能和自我管理支持是肾移植受者自我管理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  结论  肾移植受者自我管理水平较好,但仍有半数患者处于中等水平。护理人员应重视肾移植受者的自我效能、负性情绪及自我管理支持对其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可通过心理疏导、延续护理干预等方式,增加与患者的有益互动,以提高其自我管理水平。
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融合现状和影响因素分析
王燕, 王铁虎
2022, 20(12): 2088-2091.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2776
288 12
摘要:
  目的  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融合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改善患者的社会融合状况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方法  选取2018年2月—2020年2月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45例为研究对象。采用社会融合自评问卷、住院精神病人社会功能评定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以及家庭功能评估表等对患者的社会融合状况及相关因素进行分析。  结果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融合总得分为(49.08±4.86)分;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男性、已就业、文化程度高、已婚、年龄≤45岁、无社会功能缺陷、社会支持总分和家庭功能总分较高的患者社会融合得分均明显高于女性、无业、文化程度低、未婚或离异、年龄>45岁、有社会功能缺陷、社会支持总分和家庭功能总分较低的患者(均P < 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年龄大、未婚或离异、社会功能缺陷是影响社会融合得分的危险因素(均P < 0.05),患者良好的社会支持和家庭功能是社会融合得分的保护因素(均P < 0.01)。  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融合得分较低,影响患者社会融合的因素较多,其中年龄大、未婚或离异、社会功能缺陷是影响患者社会融合得分的危险因素;良好的社会支持和家庭功能是保护因素,临床应采取相应措施改善患者的社会融合状况。
诊断技术研究
双模态超声定量或半定量评估妊娠高血压患者胎盘功能的研究
于海晶, 李阳, 郭艳, 杜燕伟, 段园园
2022, 20(12): 2092-2095.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2777
247 7
摘要:
  目的  探讨双模态超声定量或半定量评价妊娠高血压患者胎盘功能的价值。  方法  选取宿州市立医院2018年1月—2021年6月接诊的163例孕妇,孕周为30~41周,其中103例为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重度子痫前期38例、子痫前期65例),60例为正常妊娠孕妇。采用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监测胎盘血流充盈,获取胎盘能量直方图[胎盘血管指数(VI)、血流指数(FI)、血管血流指数(VFI)],采用频谱多普勒超声监测胎儿脐动脉、大脑中动脉、孕妇子宫动脉频谱[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收缩期/舒张期血流比值(S/D)]。  结果  随着病情进展,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的三维能量胎盘血流充盈直方图数据(VI、FI、VFI)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胎儿脐动脉血流频谱(PI、RI、S/D)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胎儿大脑中动脉血流频谱(PI、RI、S/D)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孕妇子宫动脉血流频谱(PI、RI、S/D)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胎儿脐动脉S/D、大脑中动脉PI、孕妇子宫动脉频谱PI和直方图数据VFI对子痫前期/重度子痫前期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AUC=0.893、0.827、0.912、0.880,均P<0.05),且4项联合检测诊断价值最高(AUC=0.957,P<0.05);得出截断值,孕30周后当脐动脉S/D高于3.010,大脑中动脉PI低于1.575,子宫动脉PI高于1.215,胎盘VFI低于4.755时诊断妊娠高血压疾病胎盘功能受损有较高的灵敏度及特异度。  结论  双模态超声成像可以定量或半定量分析胎盘血流灌注变化,为临床评估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的胎盘功能提供指导意见。
VI-RADS联合IVIM序列在膀胱癌肌层侵犯评估中的价值
孟庆涛, 李军, 蒋会东, 王雪强, 相丽
2022, 20(12): 2096-2100.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2778
253 4
摘要:
  目的  探讨膀胱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VI-RADS)及体素内不相干运动(IVIM)在评估膀胱癌肌层浸润中的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2022年2月在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手术及病理检查证实的膀胱癌患者共50例(52处病灶),均在本院行膀胱磁共振常规多参数(包括T2WI、DWI、DCE序列)及IVIM序列扫描,其中,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30处病灶,肌层浸润性膀胱癌(MIBC)22处病灶。依据VI-RADS对MR各序列图像进行评分,计算不同截断值诊断MIBC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率;测量病灶IVIM各参数值(ADCst、D、D*及f值);分别绘制ROC曲线评价VI-RADS、IVIM参数及其联合对肌层浸润的诊断效能。  结果  IVIM序列内ADCst、D及f值在NMIBC组均高于MIB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其AUC分别为0.904、0.889和0.780(均P<0.01)。以VI-RADS≥4分作为截断值预测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约登指数最大,为0.603,AUC为0.871;其联合ADCst及D值时,约登指数提升为0.636,AUC为0.916。  结论  VI-RADS≥4分及ADCst、D和f值减低均提示膀胱癌侵犯肌层可能性较大,而VI-RADS联合ADCst及D值组合可明显提高诊断效能。
磁共振结肠成像与粪钙卫蛋白联合诊断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研究
黄洪, 许宝才
2022, 20(12): 2101-2104.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2779
188 9
摘要:
  目的  观察磁共振结肠成像(MRC)与粪钙卫蛋白(FC)联合用于溃疡性结肠炎(UC)诊断及病情评估的临床价值。  方法  以2019年6月—2022年6月衢州市中医医院收治的80例UC患者和80例同期健康受试者为研究对象,均进行结肠镜、MRC检查和FC检测。比较不同活动程度UC患者及健康受试者MRC影像特征及FC含量差异,以结肠镜检查结果为金标准,评价MRC影像特征评分、FC含量及两者联合诊断UC的诊断效能。  结果  健康受试者及不同活动程度UC患者出现黏膜强化、肠壁增厚、肠壁分层强化、梳齿征、肠壁淋巴结肿大、黏膜及黏膜下层缺损和DWI信号增强等MRC影像特征比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且不同UC活动程度患者肠壁分层强化、梳齿征、肠壁淋巴结肿大等MRC影像特征出现比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健康受试者及不同活动程度UC患者F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UC患者FC为(3 186.11±291.80)μg/g,显著高于健康受试者[(2 699.47±249.67)μg/g, P < 0.05],而不同活动程度UC患者之间F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RC影像特征评分、FC、MRC影像特征评分联合FC诊断UC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56、0.895、0.984。  结论  MRC和FC作为2种无创诊断技术,可作为结肠镜病理检查的替代或辅助手段用于UC的诊断和病情评估,且两者联合应用可提高UC的诊断效能。
医学综述
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评价指标研究进展
师瑞, 冯磊, 唐灵通, 张春婷, 骆贝贝, 毕千叶, 曹慧颖, 章艳碧
2022, 20(12): 2105-2109.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2780
799 67
摘要:
自2001年有国外学者提出血糖的过度波动可加重糖尿病患者血管内皮损伤以来,血糖波动逐渐受到重视,大量的基础及临床试验证实血糖波动可促进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国际上提出“精细降糖,平稳达标”这一新的糖尿病治疗理念,既要严格控制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又要尽量减少血糖波动的幅度及频率,监测评估血糖波动也就成为实现血糖精细化管理的重要环节。目前存在诸多的血糖波动评价指标,国际、国内也相继颁布指南推荐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的核心评价指标,但各核心指标对于不同糖尿病并发症的临床评估效能仍在探索中,同时针对各核心评价指标的局限性,新的血糖波动评价指标随之走进大众视野,新指标种类繁多,各有其优缺点,新指标对于不同糖尿病并发症的评估预测效能也成为目前的研究热点。现阶段由于监测方法过于繁复、价格高昂等原因,导致其并不利于糖尿病患者的门诊随诊,因此探索一个具有良好临床适用性的血糖波动筛查指标已成为目前解决糖尿病患者门诊初步评估血糖波动情况亟须解决的问题。本文简要概述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的各评价指标及其与糖尿病并发症关系的研究进展,以期为下一步完善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评价体系及探索血糖波动筛查指标提供新的思路。
无机碘口服在Graves病中的研究进展
王心盼, 赵成程, 李璐阳, 郑旭琴
2022, 20(12): 2110-2113.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2781
266 7
摘要:
碘是人体内重要微量元素之一,是甲状腺激素合成的基本原料。口服的无机碘分为膳食碘和治疗碘,与甲状腺免疫和代谢密切相关。Graves病(Graves ' disease,GD)又称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表现为甲状腺功能亢进及高碘代谢状态,临床上常建议Graves病患者限碘甚至忌碘饮食。最新的研究进展显示膳食碘对于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的干扰性可能被高估,放射性碘治疗之前严格限制无机碘、择期手术之前强制使用无机碘都不是必需的。此外,无机碘可以作为Graves病的治疗药物,在具有轻型甲亢、低甲状腺自身抗体浓度、较小的甲状腺体积、高碘饮食等特点的患者中探索性应用无机碘显示出不错的成效。当传统的抗甲状腺药物出现副作用而患者仍倾向保守治疗时,无机碘或许能作为替代选择。无机碘因低致畸性、低血液毒性和低骨髓毒性,可以在特殊人群如妊娠期、哺乳期和肿瘤放化疗期的患者中发挥独特作用。本文对膳食碘和治疗碘的研究进程、生物学功能、适用人群及特定情形下的应用进行汇总,旨在为Graves病的诊治提供参考,丰富Graves病患者的诊疗策略以及进一步提高Graves病患者的生存质量。
蛋白质二硫键异构酶血栓疾病致病机制研究进展
王俐尧, 王秉坤, 李文, 阿依买力卡·阿日甫, 白天雨, 许萌, 苏利波
2022, 20(12): 2114-2118.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2782
808 23
摘要:
蛋白质二硫键异构酶(protein disulfide isomerase, PDI)是蛋白质二硫键异构酶家族的原型成员,由P4HB(prolyl 4-hydroxylase subunit beta)基因编码,是脯氨酸-4-羟化酶P4H蛋白的β亚基,故又称P4HB。主要存在于内质网中,通过酶活性和分子伴侣功能帮助蛋白质正确折叠,在病理生理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国内外对PDI的相关研究诸如癌症、神经退行性疾病等疾病中的作用机制进行了探讨,除了在内质网中的关键作用外,细胞表面PDI在启动血栓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尤为突出。PDI可以迅速从血管损伤部位的活化血小板和内皮细胞中分泌出来,促进血小板活化和纤维蛋白形成,同时也能介导凝血因子活化、释放和凝血通路激活。用抗体或小分子抑制剂抑制PDI会阻止血栓形成。鉴于细胞外PDI在血栓调控中的重要作用,因此了解蛋白质二硫键异构酶血栓疾病致病机制势在必行。目前正在努力确定PDI的细胞外底物,这些底物参与了蛋白质二硫键异构酶与血栓形成之间的网络途径。本文重点阐述目前对蛋白质二硫键异构酶介导血栓形成机制的理解,并讨论通过靶向PDI阻断血栓形成的研究进展,以期为进一步探讨该物质防治血栓性疾病的应用提供新的思路。
预防/保健  中医/康复
头针对脑性瘫痪吞咽障碍儿童吞咽功能的影响
许金波, 韩辉, 童光磊
2022, 20(12): 2119-2122.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2783
256 6
摘要:
  目的  观察在神经肌肉电刺激和吞咽康复训练的基础上,联合头针治疗脑性瘫痪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2020年6月—2022年6月于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安徽医院就诊的脑性瘫痪吞咽障碍患者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头针组与康复组,每组20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康复治疗,康复组采用神经肌肉电刺激和吞咽康复训练,头针组在康复组基础上加用头针治疗,头针穴取顶颞前斜线、顶颞后斜线下2/5,2组均每日治疗1次,每周治疗6 d,共治疗4周。分别于治疗前后观察2组患者吞咽障碍造影评分量表(VDS)评分、洼田饮水试验评级、进食能力分级系统(EDACS)评级、吞咽障碍调查表(DDS)评分。  结果  治疗后,2组患者VDS评分、DD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洼田饮水试验评级、EDACS评级较治疗前改善(均P<0.05)。头针组VDS评分[(29.20±1.99)分]、DDS评分[(10.55±1.63)分]低于康复组[(31.30±3.92)分、(11.80±1.58)分,均P<0.05]。头针组洼田饮水试验评级、EDACS评级改善程度优于康复组(均P<0.05)。  结论  在神经肌肉电刺激及吞咽康复训练基础上联合头针能提高脑性瘫痪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改善患者吞咽功能及生活质量。
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改善中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临床疗效观察
吴近仪, 吴敏杰, 魏鹏, 雷秀强, 潘宇晓, 吴欢乐
2022, 20(12): 2123-2126.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2784
306 8
摘要:
  目的  探讨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改善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有效方法。  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8年12月—2020年3月收治的首发脑卒中患者在安吉县人民医院神经科治疗后转至康复科的71例恢复期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入院年份分为常规组和综合组;2018—2019年接受常规康复治疗措施的患者纳入常规组(36例), 之后接受综合康复治疗的患者纳入综合组(35例)。综合组采取物理疗法、作业治疗辅以心理康复、认知训练,治疗过程中强化运动和平衡功能训练, 并开展引导式教育。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ADL)均分别使用Fugl-Meyer脑卒中偏瘫运动功能积分法(FMA)和Barthel指数(BI)量表评价。  结果  治疗后常规组FMA和BI评分分别为(44.51±6.60)分和(49.24±13.11)分,综合组分别为(50.28±7.20)分和(59.36±8.7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17、3.837, 均P < 0.001)。2组患者的运动功能和ADL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明显改善,而综合组改善更显著(均P < 0.05)。  结论  综合康复治疗可更有效地改善卒中偏瘫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及ADL, 提高其生活质量。
全科医学教育研究
随堂测验+纠错教学法在《诊断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陈玉娟, 刘敏, 林秀萍, 王珺, 谭颖, 李先强
2022, 20(12): 2127-2130.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2785
212 7
摘要:
  目的  探讨随堂测验+纠错教学法在《诊断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及其对于提高医学生执业医师实践技能的作用。  方法  于2021年3—6月期间在山东中医药大学有《诊断学实验》课程设置的班级中选取实验组(中医学2018级本科生121人)与对照组(中医学惠民班与全科医学班2018级本科生112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实验组在传统教学方式的基础上,采用随堂测验+纠错教学法,即在学生测试演练过程中老师实时指出被测验同学操作的错误并给予指正,必要时进行分析讲解。效果评价分为2个部分:2组学生的《诊断学实验》期末考试成绩比较;实验组以调查问卷的形式了解学生对于在《诊断学实验》课程中应用随堂测验+纠错教学法的反馈,以评价其应用效果。  结果  实验组的期末考试成绩为(90.64±2.58)分,对照组为(84.61±8.58)分,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154,P < 0.001),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实验组行问卷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109份,结果显示应用随堂测试+纠错教学法的教学效果良好,认可度较高,学生普遍认为该教学方式能够规范操作、促进理解、强化记忆。  结论  随着《诊断学实验》课程课时的增加,在教学过程中加用随堂测验+纠错教学法的教学效果优于传统教学法,有助于提高医学生的临床执业医师实践技能,可以推广应用。
基于岗位胜任力的OSCE教学在护理实习带教中的效果评价
马杰, 李秀川, 周平辉, 陈卫东, 雷婷婷, 张扬西贝, 邵艳, 黄俊梅, 秦玲威
2022, 20(12): 2131-2133.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2786
235 16
摘要:
  目的  探讨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SCE)教学考核模式对实习护士岗位胜任力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9年7月—2021年7月骨科实习护士108人,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人。对照组采用目前传统教学模式进行带教和考核;观察组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实施标准化病人(SP)培训和OSCE考核模式的带教。选取骨科真实的典型病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建立标准化病人和OSCE案例库,设置相关考核站点,实行骨科5个病区的同质化带教和考核模式。实习结束前1周,根据6个站点针对性地进行操作和理论知识考核。完成教学计划后,比较2组护生理论、技能、评估和干预、沟通、评判性思维、应激处理及人文护理得分,评价2组护生岗位胜任力情况;同时评价2组护生对教学效果的满意度。  结果  观察组带教总满意率为90.74%(49/54),高于对照组的66.67%(36/54), χ2=9.336,P=0.002;培训结束后,观察组理论及技能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均P<0.05);在其他5个维度的岗位核心胜任力方面:评估和干预、沟通、评判性思维、应激处理及人文护理得分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OSCE培训考核模式能提高护理带教满意度,并提升实习护士的岗位核心胜任力。
翻转课堂联合案例教学法在心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
葛君, 宣玲, 沙莎, 陆宇, 王茂松, 汪朝晖, 李逸峰, 汝冬梅
2022, 20(12): 2134-2137.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2787
258 22
摘要:
  目的  案例教学法(case-based learning,CBL)是以案例为主导的教学方法,翻转课堂是教学结构与教学流程颠覆的教学方法,本文旨在探讨翻转课堂联合CBL在心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效果,以提高教学质量。  方法  选取2021年4月—2022年7月于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心内科进行3个月规范化培训的60名住院医师为研究对象, 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各30名。观察组采用翻转课堂联合CBL,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对比分析2种教学方法的教学效果。3个月规范化培训结束后,对规培医师进行基础理论考试、实践技能操作及病例分析的考核并采用问卷调查形式评估2种教学方法的效果。  结果  观察组的基础理论知识成绩[(93.1±5.3)分]、技能操作成绩[(89.2±10.1)分]及病例分析考核[(90.2±6.7)分]结果明显高于对照组的基础理论知识成绩[(88.5±8.9)分]、技能操作成绩[(81.3±11.4)分]及病例分析考核[(85.3±5.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问卷调查满意度调查评分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翻转课堂联合CBL有利于提升心内科规培医师规范化培训的质量,激发规培医师的学习兴趣,提升教学满意度,提高规培医师的临床解决问题能力、自主自学能力、实践操作技能,有利于未来学习,对提升临床教学效果起促进作用。
医学综合研究
舞蹈治疗动作体验对抑郁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
程增艳, 张平, 王詠, 彭敏
2022, 20(12): 2138-2142.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2788
431 16
摘要:
  目的  比较真实动作与规定动作体验对抑郁患者心理状态的不同影响并探究其作用机制。  方法  于2021年11—12月协和深圳医院精神科招募26名抑郁患者,按随机区组分别进入实验组与控制组,每组13例。实验组进行真实动作体验,控制组进行规定动作体验。体验前后采用压力感知量表、内感受性知觉多维评估量表、海德堡状态问卷、身体自我效能感量表分别测评。  结果  相较于前测,实验组后测的压力感知显著改善[(2.89±0.97)分vs.(3.84±0.94)分,P < 0.001],幸福感显著提高[(3.51±1.04)分vs.(4.10±0.89)分,P < 0.001],内感受性知觉显著增强[(3.70±0.59)分vs.(4.37±0.63)分,P < 0.001];控制组压力感知显著改善[(3.17±0.72)分vs.(3.59±0.67)分,P=0.003],幸福感显著提高[(3.50±0.82)分vs.(4.04±0.95)分,P=0.006],实验组相较于控制组,压力感知(t=2.394, P=0.023)与内感受性知觉(t=2.400, P=0.025)的改善更显著。内感受性知觉完全中介了动作方式对压力感知的影响(中介效应值为0.243,P < 0.05,占总效应的46%)。  结论  基于舞蹈治疗的动作体验能有效改善抑郁患者的心理状态。内感受性知觉的中介作用可能是真实动作相较于规定动作更有利于抑郁患者减轻压力感知的重要作用机制。
区域医疗中心咳嗽患者临床特征及就诊流向的大数据挖掘分析
谢仁炜, 王朝昕, 李云霞, 沈宇, 何琳, 石建伟, 姜丽秋, 石宝平, 肖洁汶
2022, 20(12): 2143-2146.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2789
319 11
摘要:
  目的  分析区域医疗中心门诊有咳嗽症状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就诊流向,了解其临床特点,为相关研究提供流行病学依据,同时为区域医疗中心优化咳嗽患者分诊提供参考。  方法  收集2017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上海市某区域医疗中心3年的门诊数据,分析其中有咳嗽症状患者的症状、主要诊断及就诊流向。  结果  该医疗中心3年共接诊有咳嗽症状的门诊患者110 240人次,占总门诊量的5.85%,2017—2019年门诊有咳嗽症状的患者数量和占比均呈增长趋势。患者年龄为51.0(21.5, 64.0)岁,女性57 868人次(52.49%),男性52 372人次(47.51%),女性占比高于男性(χ2=274.002, P<0.001)。按咳嗽病程分类,急性咳嗽(时间<3周)103 702人次(94.07%),亚急性咳嗽(时间3~8周)3 343人次(3.03%),慢性咳嗽(时间>8周)3 195人次(2.90%),不同咳嗽类型在不同年龄组、性别组中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咳嗽患者伴随症状前3位分别为咳痰、发热和流涕,主要诊断前3位分别为呼吸道感染、急性咽炎和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此外,咳嗽伴随症状和主要诊断在不同咳嗽类型分组和不同年龄分组中的分布不同。咳嗽患者就诊流向较集中,主要为急诊内科、儿科和呼吸内科。  结论  门诊就诊患者中有咳嗽症状的数量呈增长趋势,各类型咳嗽在不同人群分组中分布存在差异。
影响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运动恐惧心理的危险因素分析及相关干预措施
陈琰琰, 吕畅, 刘晓莉, 陈珍珍, 陶爱萍
2022, 20(12): 2147-2150.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2790
326 10
摘要:
  目的  探究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运动恐惧心理的危险因素, 分析相关预防干预措施。  方法  选择2019年5月—2021年10月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接受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治疗的患者216例纳入研究, 采用运动恐惧量表(TSK)、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数字评定量表(NRS)调查患者情况, 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运动恐惧心理的危险因素。  结果  216例接受前交叉韧带损伤重建术治疗的患者中, 72例(33.33%)出现运动恐惧心理。非运动恐惧组患者的TSK评分[(24.32±3.18)分]低于运动恐惧组[(45.27±4.51)分, t=39.495, P<0.00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 患者学历初中及以下、非在职、家庭月收入 < 3 000元、受伤次数≥3次、伤膝大腿肌肉力量减弱、失眠、GSES评分 < 25分、术后中度/重度疼痛为影响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运动恐惧心理发生的危险因素(均P < 0.05)。  结论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受文化水平、伤膝大腿肌肉力量减弱和疼痛等多种因素影响, 易出现运动恐惧心理, 应实施针对性干预措施, 消除患者运动恐惧心理, 提升运动积极性, 加速康复进程。
全科护理研究
护士主导的肠内营养喂养策略在神经重症患者中的应用
范小宁, 孙盼盼, 靳玉萍, 姚乐, 许闯呼, 汤睿, 方翔
2022, 20(12): 2151-2155.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2791
219 16
摘要:
  目的  通过组建肠内营养管理小组等一系列措施,探讨以护士为主导的肠内营养喂养策略在神经重症患者肠内营养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2021年1—8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重症科住院的13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62例和观察组6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肠内营养方法,观察组采用护士主导的肠内营养喂养策略,护士独立进行胃肠功能评估、EN耐受性评估、床旁超声胃残余量监测以及喂养速度、剂量的调整,增加监测频率等干预措施,保障肠内营养顺利进行。比较2组患者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肠内营养目标达成情况、白蛋白等营养指标以及肠内营养速度、速度的调整次数等。  结果  对照组患者喂养不耐受发生率为33.9%,观察组为17.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07,P=0.034);观察组患者血清蛋白、前白蛋白及血红蛋白指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均P<0.05);观察组患者肠内营养速度调整次数[(13.28±3.57)次]明显多于对照组[(7.42±1.17)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210,P<0.001);对照组患者肠内营养目标达成率为72.6%,观察组为82.4%,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护士主导的肠内营养喂养策略可减少患者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的营养指标,但同时也增加了护士肠内营养速度的调整次数。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护士应加强肠内营养相关知识的学习,动态评估,积极进行护理干预,预见性地处理肠内营养并发症,改善患者的营养指标。
舒适化护理对日间手术儿童术前焦虑和术后早期转归的影响
吴新雁, 韩丁, 王煜, 陈梅丽, 杨学静, 潘守东
2022, 20(12): 2156-2159.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2792
264 10
摘要:
  目的  探讨舒适化护理对日间手术儿童术前焦虑和术后早期转归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20年1—12月于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接受日间手术治疗的1~14岁儿童共451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227例)和观察组(22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舒适化护理。采用改良耶鲁术前焦虑评分(mYPAS)评价患儿的术前焦虑水平;对儿童麻醉苏醒期躁动进行评分并计算苏醒期躁动(>12分)发生率;术后3 d通过电话随访,采用住院后行为问卷调查患儿不良行为发生率,以及调查家长对医疗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评分分级。  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mYPAS[5.0(5.0,7.0)分vs. 10.0(8.0, 15.0)分]、苏醒期躁动[23例(10.3%) vs. 101例(44.5%)]和术后不良行为改变[5例(2.2%) vs. 40例(17.6%)]均显著降低(均P<0.05),家长满意度分级更优(P<0.05)。  结论  舒适化护理可有效缓解日间手术患儿术前焦虑,降低麻醉苏醒期躁动和术后不良行为改变的发生率,适于在儿童日间手术中心普及推广。
领导风格感知对临床护士逢迎行为的影响
夏春晓, 倪乐丹, 吴洁, 冯永增, 程坚伟
2022, 20(12): 2160-2163.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2793
217 4
摘要:
  目的  探讨三甲医院临床护士领导风格感知对逢迎行为的影响,以及调节焦点在其中所起的作用,以期为临床护理管理工作提供新的视角和一定的参考依据。  方法  使用方便抽样于2021年6—9月选择浙江省温州市2所三甲医院的392名临床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领导风格量表、逢迎特质量表和调节焦点量表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  领导风格感知得分从高到低依次为变革型领导[(3.58±0.76)分]、交易型领导[(3.20±0.69)分]和放任型领导[(2.79±0.58)分]。逢迎行为得分为(87.15±16.57)分,条目均分(3.62±0.72)分,防御焦点得分为(3.55±0.62)分,促进焦点得分为(3.13±0.63)分。防御焦点在交易型领导风格和逢迎行为间起调节作用(ΔR2=0.043,β=0.168,P < 0.01);促进焦点在变革型领导风格和逢迎行为间起调节作用(ΔR2=0.072,β=0.204,P < 0.01)。  结论  临床护理管理者应正视逢迎行为的存在,构建和谐、互惠、包容的组织环境,恰当地引导逢迎行为的方向,了解临床护士的调节焦点和自己的管理风格,并合理地进行岗位分配,以提高临床护士的工作积极性。
基于微信平台的管理模式对视网膜脱离术后患者心理情绪、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谢敏, 邓红燕, 李征亚, 邹玉平, 宋碧英
2022, 20(12): 2164-2167.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2794
280 14
摘要:
  目的  通过前瞻性、随机、单中心研究探讨基于微信平台的管理模式对视网膜脱离术后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8年9月—2019年11月南部战区总医院眼科就诊并手术治疗的92例视网膜脱离(R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微信组,各4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微信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基于微信平台的管理模式,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干预前后心理情绪进行评估,采用生命质量核心量表(QLQ-C30V3.0)评估患者生活质量,并比较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  结果  护理后,微信组患者SAS、SDS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微信组颈背部肌肉酸痛、头痛头晕、失眠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2.17% vs. 19.57%、2.17% vs. 13.04%、2.17% vs. 15.22%,χ2=7.180、3.866, 4.929, 均P<0.05)]。护理后,微信组患者生活质量各维度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微信组满意度为95.65%(44/46),高于对照组的80.43%(37/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59,P=0.024)。  结论  基于微信平台的管理模式有助于缓解视网膜脱离患者术后的焦虑抑郁情绪,促进患者生活质量及满意度的提高。
预见性护理在预防宫颈癌术后并发症中的应用价值
周娟, 张競, 石卉慧
2022, 20(12): 2168-2171.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2795
265 4
摘要:
  目的  总结预见性护理方法在预防宫颈癌围手术期并发症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选择蚌埠市第一人民医院妇产科2017年1月—2019年5月收治的宫颈癌患者,筛选5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6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原有护理措施的基础上增加预见性护理方法。统计并记录2组患者宫颈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结果  观察组预见性护理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0)、尿潴留的发生率(7.69%, 2/26)、淋巴囊肿的发生率(3.85%, 1/26)、肠梗阻的发生率(7.69%, 2/26)均低于对照组患者[7.69%(2/26)、19.23%(5/26)、7.69%(2/26)、11.54%(3/26)],2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82,P=0.039)。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24(92.30%) vs. 18(69.23%),χ2=4.457,P=0.035]。  结论  宫颈癌术后应用预见性护理能够使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降低,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临床护理应用效果良好,可以在临床一线推广应用。
全科诊疗实践
以皮疹为首发表现的高龄IgG4相关性疾病1例
刘雅妮
2022, 20(12): 2172-2173.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2796
132 22
摘要:
随诊5年的Cronkhite-Canada综合征1例
王立玮, 朱珠, 王川
2022, 20(12): 2174-2176.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2797
195 11
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