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当期目录

2024年  第22卷  第11期

全科医学论坛
我国全科医生资源配置公平性研究及预测分析
吴爽, 孙瑜, 祁丽, 曹志辉
2024, 22(11): 1813-1817.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3740
24 2
摘要:
  目的  分析我国全科医生配置公平性,并预测其未来发展趋势,为促进全科医学事业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方法  以2017—2021年我国全科医生数量为研究样本,采用卫生资源密度指数和年增长率对我国全科医生资源配置进行描述性分析,使用基尼系数和集聚度进行公平性研究,并利用灰色模型GM(1,1)开展预测分析。  结果  在观测期内,我国全科医生年增长率为14.53%,卫生资源密度指数分别为0.069、0.084、0.098、0.110和0.118;我国全科医生人口基尼系数分别为0.231、0.224、0.177、0.157、0.147,地理基尼系数分别为0.727、0.730、0.715、0.709、0.717,地理集聚度东部和中部大于1,西部小于1,人口集聚度东部大于1,中部和西部小于1;灰色模型GM(1,1)预测2022—2025年我国全科医生数量分别为494 402、551 471、615 127、686 131人,每万人口全科医生数为3.50、3.89、4.33、4.83人。  结论  我国全科医生数量稳步增长,但地区间分布不均衡;全科医生资源配置人口公平性优于地理公平性;全科医生资源配置区域差距明显,公平性有待提高;预测我国全科医生资源未来发展态势良好。
专题/原发性肝癌
外周血细胞因子在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疗效评估中的研究进展
王林, 杨小莉, 晏玉玲
2024, 22(11): 1818-1821.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3741
26 1
摘要:
原发性肝癌是全球范围内发病率、致死率较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及时有效的治疗及精准的疗效评估对于提高患者生存率具有重要意义。经动脉化疗栓塞(TACE)是目前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重要方法,其疗效评估的准确性直接影响治疗策略的调整和优化。然而,目前常规的疗效评估方法,如影像学检查和临床表现评估,存在时效性差和敏感性低的局限。近年来,外周血细胞因子在TACE术后的疗效评估中展现出了一定的应用前景。本文详细探讨炎症因子如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免疫调节因子如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PD-1),血管生成因子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以及细胞生长和分化因子在TACE术后疗效评估中的作用与研究进展。这些因子的水平变化不仅能够作为肿瘤生物学行为和治疗反应的早期标志物,同时还可揭示患者的预后信息。此外,综合分析这些生物标志物的变化可为揭示肿瘤微环境的复杂性和动态变化提供更多信息,增强对肝癌治疗机制的理解。未来需要更加深入地研究这些生物标志物在TACE治疗前后的定量变化、相互作用及其与肿瘤微环境的关系,以期构建一个综合、多层面的疗效评估模型,以更精确地监控疗效,为临床提供决策支持,从而定制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优化治疗结果,最终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EXO1在肝细胞癌中的预后和免疫意义的综合分析
于金慧, 王威, 吕振宇, 季文斌, 余晖豪, 杨燕
2024, 22(11): 1822-1826.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3742
31 2
摘要:
  目的  分析外切核酸酶1(EXO1)在肝细胞癌(HCC)中的表达,探究EXO1与HCC患者预后及免疫细胞浸润的关系。  方法  TCGA、GEO数据库分析EXO1在HCC与正常组织中的表达,qRT-PCR揭示EXO1在HCC细胞系中的表达。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EXO1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利用Kaplan-Meier分析、Cox回归分析研究EXO1表达与患者预后的关系;利用GSVA中单样本GSEA(ssGSEA)算法和TIMER数据库进行免疫浸润分析。  结果  HCC中EXO1 mRNA表达高于正常肝组织(P<0.001);与正常肝细胞系LO2相比,EXO1 mRNA在HCC细胞系BEL-7404和SMMC-7721中表达上调(3.92±0.75,2.42±0.52 vs.1.00±0.00;P<0.05);EXO1表达水平与肿瘤T分期、组织学分级、病理学分期均相关(P<0.001);EXO1高表达与HCC患者较差的总生存期相关(P<0.001);免疫浸润分析示,EXO1表达与多种免疫细胞浸润有关。  结论  高表达EXO1与HCC患者不良预后及免疫细胞浸润显著相关,可能成为HCC患者一个潜在的预后生物标志物及免疫干预靶点。
基于MRI影像及临床参数的列线图预测肝细胞癌D-TACE疗效的双中心研究
王洁雨, 隰子涵, 田宇驰, 杨永波, 裘华锋, 曾晖, 梁晓云, 江海涛
2024, 22(11): 1827-1832.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3743
19 2
摘要:
  目的  探究术前基线增强MRI的影像学特征、临床相关因素对药物洗脱微球-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D-TACE)疗效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分析浙江省肿瘤医院(2018年10月—2022年5月)和嵊州市人民医院(2016年8月—2021年3月)接受初始治疗为D-TACE的患者145例,根据改良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mRECIST)评估D-TACE后的肿瘤应答,应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法筛选出与D-TACE短期疗效相关的独立因素并建立列线图,并通过绘制ROC曲线,计算AUC。通过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确定影响无进展生存期(PFS)的相关因素。  结果  研究纳入145例患者,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谷氨酰转移酶(GGT)、肿瘤肝脏体积比、载药量、门脉癌栓与D-TACE后的短期疗效显著相关;经Bootstrap法进行内部验证,构建的列线图AUC值为0.796(95% CI:0.719~0.864);校准曲线显示,模型预测值和实际值具有良好的一致性,表明模型的预测性能良好;临床决策曲线显示列线图在临床应用方面表现良好。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性别、术后短期疗效是影响PFS的相关因素。  结论  增强MRI的影像学资料和临床相关参数构建的列线图对首次D-TACE短期疗效具有较好的预测效果,有望为筛选从D-TACE中获益的患者提供一种方法。女性、术后短期疗效达到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疾病稳定(SD)的患者具有更长的PFS。
全科医学论著
血清sCD14、HMGB1水平与口腔正畸患者发生交叉感染的关系研究
方敏, 邹英, 程春, 王卿, 米丛波
2024, 22(11): 1833-1836.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3744
20 1
摘要:
  目的  探究血清可溶性CD14(sCD14)、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水平与口腔正畸患者发生交叉感染的关系及二者对患者发生交叉感染的预测价值。  方法  以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8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183例口腔正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口腔正畸治疗过程发生交叉感染的患者93例作为感染组,未出现交叉感染的患者9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研究对象血清sCD14、HMGB1水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口腔正畸患者发生交叉感染的影响因素;ROC曲线分析sCD14、HMGB1与口腔正畸患者发生交叉感染的关系。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感染组血清sCD14、HMGB1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高水平血清sCD14、HMGB1是口腔正畸患者发生交叉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血清sCD14、HMGB1预测口腔正畸患者发生交叉感染的AUC分别为0.769、0.783,两者联合预测口腔正畸患者发生交叉感染的AUC为0.886,均高于sCD14、HMGB1单独检测(P<0.001)。  结论  发生交叉感染的口腔正畸患者血清sCD14、HMGB1水平升高,两者联合检测对口腔正畸患者是否发生交叉感染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未见原核受精卵衍生胚胎患者的胚胎发育和临床结局
范咏琪, 杨丹丹, 张琦琦, 严博, 章志国
2024, 22(11): 1837-1841.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3745
14 1
摘要:
  目的  未见原核(0PN) 受精卵的受精及胚胎发育异常的病因尚不清楚,其移植的适宜性仍存在争议,本研究旨在探究0PN受精卵是否具有应用价值。  方法  分析2019年9月—2022年5月行体外受精(IVF)/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的9 167个周期。(1)比较6 915个周期[每个周期中存在≥1个0PN受精卵,以下简称两原核(2PN)+0PN组]与2 252个周期(每个周期均由2PN受精卵发育而来,以下简称2PN组)的胚胎发育与临床结局。(2)根据0PN衍生胚胎的比例将IVF周期中患者进一步分类为:L组(0~30%,2 579例)、M组(31%~60%,782例)和H组(61%~100%,221例),比较3组的胚胎发育与临床结局。(3)单独比较72个由0PN受精卵发育周期(0PN100%组)与100个由2PN发育周期(2PN100%组)的胚胎发育与临床结局。  结果  (1) 2PN组的囊胚形成率显著高于2PN+0PN组(62.44% vs. 55.01%,P<0.001),2PN组的累计活产率(CLR)显著低于2PN+0PN组(54.97% vs. 64.99%,P<0.001)。2PN+0PN组与2PN组新生儿体重、Apgar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L、M和H组的获卵数、受精率、累计临床妊娠率(CCR)、CLR呈递减趋势。M组的卵裂率显著高于其余2组;优质胚胎率、囊胚形成率、优质囊胚率显著高于L组。(3)0PN衍生胚胎(0PN100%组)的活产率显著低于2PN衍生胚胎(2PN100%组,30.56% vs. 60.00%,P<0.001),但2组囊胚移植后的临床结局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0PN衍生胚胎临床妊娠后,并未观察到流产可能性明显增加或对新生儿健康产生明显负面影响。因此,当无法获得正常囊胚时,0PN衍生胚胎的移植应被视为可行的选择。
PTEN与miR-215在视网膜母细胞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吴康平, 黄静, 王丽娜, 叶蓓, 朱亚楠
2024, 22(11): 1842-1845.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3746
15 2
摘要:
  目的  视网膜母细胞瘤(RB)会影响患儿的视力和生命,本研究旨在通过研究第10号染色体同源缺失性磷酸酶-张力蛋白(PTEN)与miR-215在RB中的表达和临床意义,为患儿的个体化治疗和预后评估提供指导。  方法  选择杭州市儿童医院2020年8月—2023年10月诊治的80例RB患儿,分别取癌组织与癌旁正常组织,采用RT-PCR法检测组织中miR-215表达,免疫组化法检测PTEN表达,并采用Cox风险回归模型分析PTEN和miR-215表达与RB病理参数及预后的关系。  结果  RB组织的PTEN阳性率(65.00%,52/80)显著低于癌旁组织(100.00%, 80/80),miR-215表达水平显著低于癌旁组织(P<0.05);PTEN阴性表达组患儿总生存时间(OS)明显短于PTEN阳性表达组患儿,miR-215低表达组患儿OS明显短于miR-215高表达组患儿(P<0.05);Cox回归分析显示临床分期Ⅲ期(HR=3.047,95% CI:1.117~8.311,P=0.030)、未分化(HR=2.907,95% CI:1.452~5.817,P=0.003)、有视神经浸润(HR=4.446,95% CI:1.311~15.076,P=0.017)、miR-215低表达(HR=2.854,95% CI:1.211~6.604,P=0.018)和PTEN阴性表达(HR=3.823,95% CI:1.708~8.555,P=0.001)均为RB患儿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  结论  RB患儿存在PTEN阳性率降低、miR-215低表达现象,且PTEN阴性表达、miR-215低表达是导致RB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
端侧吻合法在游离腓肠内侧动脉穿支皮瓣中的应用
邱海胜, 倪晓, 余方正, 张雷
2024, 22(11): 1846-1849.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3747
17 1
摘要:
  目的  探讨动脉端侧吻合的游离腓肠动脉穿支皮瓣移植修复手足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23年7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手外科采用腓肠内侧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手足部软组织缺损创面患者16例。所有患者均为受区一条主干血管已损伤或主干血管太粗无法匹配腓肠内侧动脉。皮瓣切取面积为(3.0 cm×5.0 cm)~(12.0 cm×7.0 cm),供区均直接缝合。其中动脉均采用腓肠动脉与受区主干血管的端侧吻合。修复足部创面时,皮瓣供区选同侧小腿;修复手部创面时,皮瓣供区可选同侧或对侧小腿。  结果  16块皮瓣动脉均顺利吻合,皮瓣均顺利成活,本组病例未发生血管危象。术后随访2个月~3年, 平均1年,皮瓣无明显回缩,皮瓣色泽与受区相似,质地良好,肢体血供佳,感觉正常。16例供区均直接缝合, 均愈合良好,仅留线型疤痕。末次随访时手部功能评定:9例为优,3例为良;足部功能评定:4例均为优;16例患者对供区及受区皮瓣外观均满意。  结论  游离腓肠动脉穿支皮瓣不损伤供区主干血管,相对隐蔽,中小皮瓣供区均能直接缝合,损伤较小。应用端侧吻合的游离腓肠动脉穿支皮瓣既不用考虑受区血管的匹配,又能减少受区主干血管的损伤,提高皮瓣的成活率。此术式是临床修复手足部创面的良好方法。
老年人直立性低血压危险因素分析
霍楚宁, 李贯绯, 李淞
2024, 22(11): 1850-1853.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3748
30 3
摘要:
  目的  探讨老年人直立性低血压(OH)患病率及危险因素,为优化老年OH患者调整血压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连续纳入2023年1—12月吉林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门诊及住院患者,对年龄≥60岁的360例患者进行病史采集及卧位和立位1~3 min内收缩压、舒张压、心率的测量,根据卧立位血压结果,将研究对象分为OH组(47例)和非OH组(313例)。应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老年人OH患病情况进行统计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OH患病率的危险因素。  结果  (1) 老年人OH患病率为13.1%(47/360),且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P<0.001)。(2)OH组与非OH组老年患者年龄(t=11.603,P<0.001)、卧位收缩压(t=3.427,P=0.001)、立位收缩压(t=3.712,P<0.001)、立位舒张压(t=3.731,P<0.001)、高血压病(χ2=32.093,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卧位收缩压、立位收缩压、立位舒张压、高血压病为OH的危险因素。  结论  老年人OH患病率较高,且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合并高血压病者OH的患病率明显高于一般人群,应及早进行针对性干预。
Hsa-miR-654-5p调控结肠癌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及临床意义研究
王海全, 李朝辉, 孙生安, 王云帅, 石守森
2024, 22(11): 1854-1858.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3749
20 1
摘要:
  目的  检测结肠癌中Hsa-miR-654-5p表达,分析其对结肠癌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临床意义。  方法  采用qRT-PCR法检测结肠癌细胞(HT-29、Caco-2、SW480、HCT116、LOVO)与人正常结肠上皮细胞(HCoEpiC),2020年1月—2022年12月在洛阳市中心医院中心实验室收集的90例结肠癌与癌旁组织中Hsa-miR-654-5p表达,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按照简单随机分组法进行实验分组:NC组、miR-con组、Hsa-miR-654-5p过表达组及敲减组(每组n=10)。采用噻唑蓝比色法、克隆形成实验、细胞划痕试验和Transwell实验测定各组细胞增殖、克隆、迁移、侵袭变化,蛋白印迹法检测E-钙黏蛋白、人波形蛋白及神经性钙黏附蛋白表达。  结果  Hsa-miR-654-5p在结肠癌细胞及组织中表达量明显增高,且不同Hsa-miR-654-5p表达水平患者肿瘤大小、分化程度、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年龄、性别、病理学类型及癌胚抗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NC组和miR-con组相比,Hsa-miR-654-5p过表达组SW480细胞增殖及克隆能力、细胞迁移率、穿膜细胞数、E-钙黏蛋白、人波形蛋白及神经性钙黏附蛋白表达均显著增高,而敲减组细胞上述指标明显降低,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sa-miR-654-5p高表达患者中位生存期显著低于低表达者(20.44个月vs. 38.16个月,χ2=10.079,P<0.001)。  结论  Hsa-miR-654-5p在结肠癌中高表达,且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相关,敲减表达后可抑制结肠癌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机制可能与抑制上皮-间充质转化有关。
胎儿心内强回声光点与染色体异常及预后关联性的研究
王娣, 汪菁
2024, 22(11): 1859-1862.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3750
18 1
摘要:
  目的  探讨胎儿心内强回声光点(intracardiac hyperechogenic focus,ICEF)与遗传性染色体异常间的关联程度,并分析ICEF对胎儿预后评估的影响。  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 分析2019年1月—2022年12月于安徽省立医院进行产前超声诊断的ICEF单胎妊娠病例450例,采集胎儿羊水或脐带血标本,利用核型分析及拷贝数变异测序(copy number variation sequencing,CNV-seq)技术对标本进行遗传学检测,记录相关检测结果及妊娠结局。  结果  本研究检出核型异常14例,检出CNV致病性变异15例。核型分析联合CNV-seq检测后,孤立性胎儿心内强回声光点组染色体异常检出例数(2例,9.5%)较非孤立性组染色体异常检出例数(19例,90.5%)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82,P=0.007)。以孤立性心内强回声光点为对照组,当ICEF合并颈项透明层(nuchal translucency,NT)增厚时,其染色体异常检出3例(χ2=28.362,P<0.001),当ICEF合并胎儿心内结构异常时,其染色体异常检出7例(χ2=7.492,P=0.005)。当ICEF合并NT增厚或胎儿心内结构异常时,其染色体异常的概率显著增加(P<0.05)。  结论  核型分析与CNV-seq检测的联合应用在提高ICEF胎儿染色体异常检出率方面具有重要价值,非孤立性胎儿心内强回声光点病例中染色体异常的检出率更高,提示在临床实践中需给予更多关注。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GZMB和PD-L1的表达及两者与预后的关系
孙奥龙, 张丽柯, 徐全晓, 文鑫, 李卫阳
2024, 22(11): 1863-1867.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3751
18 2
摘要:
  目的  分析颗粒酶B(GZMB)、程序性细胞死亡配体1(PD-L1)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  方法  收集2015年1月—2019年12月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05例NSCLC患者的癌及癌旁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GZMB、PD-L1表达,分析GZMB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选取2023年3—8月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集的30例NSCLC新鲜组织,采用RT-qPCR检测其GZMB、PD-L1 mRNA相对表达量。应用Spearman相关分析研究GZMB与PD-L1表达的相关性,绘制Kaplan-Meier曲线进行生存分析,采用Cox回归分析研究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  结果  在NSCLC癌和癌旁组织中GZMB表达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于癌旁组织,PD-L1在癌组织中高表达(P<0.001)。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NSCLC组织中GZMB表达与PD-L1表达呈负相关关系(r=-0.448, P<0.001),且在NSCLC新鲜组织中GZMB与PD-L1 mRNA相对表达量呈负相关关系(r=-0.846, P<0.001)。GZMB的表达与NSCLC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有关(P<0.05)。105例NSCLC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39.36(1~100)个月,GZMB高表达组患者生存时间(59.15个月)长于低表达组(19.70个月),PD-L1高表达组患者生存时间(26.67个月)短于低表达组(50.46个月)。Cox回归分析显示,GZMB、PD-L1是影响NSCLC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P<0.001)。  结论  NSCLC患者GZMB与PD-L1的表达呈负相关关系;GZMB高表达是患者预后良好的独立保护因素,PD-L1高表达是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超声骨刀辅助下单孔分体内镜治疗钙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
谭芳, 张燕, 张锋, 胡鹏, 王明飞, 韩帅, 宋鑫, 于涛, 王健
2024, 22(11): 1868-1871.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3752
17 1
摘要:
  目的  探讨钙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CLDH)采用超声骨刀辅助单孔分体内镜下椎间盘切除术(OSED)治疗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提供参考。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2023年2月在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医院骨科治疗的25例CLDH患者资料,患者均应用超声骨刀辅助完成OSED。观察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时间、切口长度、术中透视次数及围手术期并发症等情况。比较患者术前、术后腰痛和腿痛VAS评分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比较术前、术后3个月椎间盘CT横截面的钙化突出物面积;在末次随访时使用改良MacNab标准评估手术疗效。  结果  25例患者均手术顺利,未发生严重血管神经损伤的并发症。切口长度为(2.01±0.26)cm,手术用时为(87.40±12.84)min,手术出血量为(52.40±28.33)mL,术中透视次数为(2.88±1.01)次,术后下床时间为(22.56±7.80)h。患者术后各时间段腰痛、腿痛VAS评分及ODI指数较术前均明显下降(P<0.05)。与术前比较,术后3个月椎间盘CT横截面钙化物面积明显减小(P<0.001)。患者手术优良率达到92.0%(23/25)。  结论  应用超声骨刀辅助OSED治疗CLDH的疗效满意,具有创伤小、钙化突出物切除充分、并发症少等优势。
全科临床研究
基于近红外脑功能检测研究多奈哌齐联合认知康复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疗效
张烈, 凌迎春, 高钢梅
2024, 22(11): 1872-1875.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3753
13 1
摘要:
  目的  探究多奈哌齐联合认知康复对阿尔茨海默病(AD)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和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并基于近红外脑功能检测前额叶血红蛋白(HbO)水平探究其疗效。  方法  选择2023年6月—2024年1月绍兴市第七人民医院收治的88例AD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单一组和复合组,各44例。单一组给予多奈哌齐治疗,复合组在单一组基础上行认知康复治疗。对比治疗前后2组的认知功能[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AD评估认知分量表(ADAS-Cog)]、大脑前额叶HbO水平、日常生活能力[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氧化应激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及白细胞介素(IL)-6水平。  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8周后2组MMSE评分、前额叶HbO水平、ADL评分升高(P<0.05),复合组高于单一组[(25.52±2.23)分vs.(24.37±2.35)分,(3.26±0.21)×10-2 mmol·L-1·mm vs.(3.12±0.24)×10-2 mmol·L-1·mm,(82.52±3.25)分vs. (75.37±3.54)分,均P<0.05];2组ADAS-Cog评分降低(P<0.05),复合组低于单一组[(44.22±5.14)分vs.(46.74±5.35)分,P=0.020];2组SOD和GSH-Px水平上升,IL-6水平下降(P<0.05),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基于近红外脑功能检测发现多奈哌齐联合认知康复治疗AD可提高患者大脑前额叶HbO浓度,改善患者认知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血清铁相关指标与脑卒中后认知障碍风险的相关性
陈娟, 陈世宣, 王丰, 黄文文
2024, 22(11): 1876-1879.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3754
24 1
摘要:
  目的  探讨血清铁(SI)相关指标与脑卒中后认知障碍(PSCI)风险的相关性,为临床干预PSCI提供理论基础。  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1年2月—2023年7月于温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诊治的281例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对患者进行认知功能评估,并根据MoCA评分结果将<26分设为PSCI组,≥26分设为无PSCI组。收集并比较2组一般资料、血清铁相关指标、神经评测及影像学相关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影响PSCI的相关因素。  结果  281例脑卒中患者中有124例出现PSCI,发生率为44.13%。2组年龄、Hb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SI、铁蛋白(SF)、转铁蛋白(TRF)、总铁结合力(TIBC)、转铁蛋白饱和度(TSAT)、铁调素(Hep)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梗死体积、血管周围间隙扩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水平的Hb、SI、TRF和TIBC是发生PSCI的独立保护因素,而高水平的SF及Hep、高NIHSS评分、梗死体积增大、血管周围间隙扩大是发生PSCI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PSCI发生风险较高,且SI、TRF、TIBC等血清铁相关指标与其发生风险具有相关性。
LASSO回归筛选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术后残余疼痛的预测因子及模型构建
舒存洪, 张姚萍, 张元斌
2024, 22(11): 1880-1883.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3755
16 1
摘要:
  目的  探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患者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PVP)术后残余疼痛的因素,并基于LASSO模型筛选相关因素构建Nomgram模型,旨在为早期识别术后残余疼痛高危人群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将2022年1月—2023年12月杭州市富阳中医骨伤医院PVP术后存在残余疼痛的60例OVCF患者纳入残余疼痛组,将同期无残余疼痛的60例患者纳入无残余疼痛组。比较2组基线资料、围手术期指标;采用LASSO回归筛选相关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构建Nomgram模型并进行内部验证。  结果  通过LASSO回归模型筛选出6个潜在的相关因素,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LF损伤、骨水泥渗漏、关节突关节侵扰、骨水泥注入量多是影响OVCF患者PVP术后残余疼痛的独立危险因素(OR>1,P<0.05),骨密度(BMD)T值高、术后椎体高度恢复率高是保护因素(OR<1,P<0.05);Nomgram模型结果显示,C-index值为0.926,模型具有良好的区分度,校准曲线整体趋势接近理想曲线,ROC曲线显示,列线图预测OVCF患者PVP术后残余疼痛的AUC为0.926,预测价值较高。  结论  基于BMD T值、TLF损伤、骨水泥渗漏、关节突关节侵扰、骨水泥注入量、术后椎体高度恢复率构建OVCF患者PVP术后残余疼痛Nomgram模型,可有效预测OVCF患者PVP术后残余疼痛的风险。
慢病防治研究
高通量血液透析对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心功能超声指标、血清心肌损伤及炎症生化指标的远期改善作用
杨建享, 林永强
2024, 22(11): 1884-1886.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3756
11 1
摘要:
  目的  针对老年糖尿病肾病(DN)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进行高通量透析(HFHD)治疗,评估治疗对患者心功能超声指标、血清心肌损伤及炎症生化指标的远期改善作用。  方法  选择2022年3月—2023年3月于温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接受MHD治疗的93例老年DN患者,根据患者需要和透析目的将其分为HFHD组42例和低通量透析(LFHD)组51例,并分别进行高通量透析和低通量透析。追踪治疗效果1年,并于追踪期结束比较患者组内、组间心功能超声指标、血清心肌损伤、炎症生化指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  结果  组内比较结果显示:治疗后,HFHD组患者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降低,左室射血分数(LVEF%)与舒张早期E峰值与舒张晚期A峰值的比值(E/A)上升,血清超敏肌钙蛋白Ⅰ(hs-TNⅠ)水平也呈现上升趋势(P<0.05);LFHD组hs-TNⅠ、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显著上升(P<0.05)。组间比较结果显示:治疗后,HFHD组LVDD、室间隔舒张期厚度(IVSDT)较LFHD组显著下降,LVEF%和E/A较LFHD组显著上升;HFHD组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质量(CK-MBmass)、hs-TNⅠ、同型半胱氨酸(Hcy)以及hs-CRP水平均显著低于LFHD组。HFHD组透析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1.90%(5/42),显著低于LFHD组[47.06%(24/51),P<0.001]。  结论  老年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行高通量透析治疗,可有效改善心功能,延缓心肌损伤水平,且安全性较高。
中医沈元良用药组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效果观察
肖勇, 金少威, 董珍, 王天舒
2024, 22(11): 1887-1890.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3757
14 1
摘要:
  目的  探讨名老中医沈元良用药组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对胃黏膜病变的改善作用及其机制。  方法  选取绍兴市中医院2020年9月—2023年9月收治的105例CAG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A组(53例)和B组(52例),B组患者采用西药治疗,A组在B组基础上同时服用沈元良用药组方。对比治疗前后患者胃黏膜组织病理学评分、血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GF-23)、胆碱酯酶(S-ChE)、胃蛋白酶原Ⅰ(PGⅠ)、胃蛋白酶原Ⅱ(PGⅡ)、中医证候积分变化及临床效果差异。  结果  A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清FGF-23低于B组,血清S-ChE、PGⅠ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胃脘胀痛、恶心呕吐、气滞积食、嗳气反酸积分均低于B组(P<0.05);治疗后,A组的胃黏膜萎缩程度评分、慢性炎症评分、肠上皮异常化生评分、肠上皮异常增生积分均低于B组(P<0.05);A组显效32例、有效18例、无效3例,B组显效20例、有效24例、无效8例,A组患者的总体疗效优于B组(Z=-2.402,P<0.05)。  结论  采用名老中医沈元良用药组方治疗CAG患者,能更有效地改善胃黏膜组织病理学特征,改善血清S-ChE、FGF-23、PGⅠ及PGⅡ水平和临床症状,总体临床效果更好。
妇幼卫生研究
安徽省池州市婴幼儿照护服务需求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魏锁, 林铁流, 毛惠芳, 王君, 程进
2024, 22(11): 1891-1894.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3758
23 1
摘要:
  目的  分析婴幼儿照护服务的需求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为相关部门制定婴幼儿照护服务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使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于2022年1—2月对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和青阳县877名婴幼儿父母和孕妇进行相关问卷调查。  结果  婴幼儿照护服务需求率为21.3%(187/877)。82.9%(155/187)的调查对象希望入托月龄在24月龄及以上,62.6%(117/187)选择公办托育机构,入托方式为全日制占78.6%(147/187),71.7%(134/187)的家庭可接受每月入托费用在1 000~3 000元,师资素质好、安全防护好和方便接送是家长关注的重点。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地区(OR=2.894,95% CI:2.010~4.167)、人群类型(OR=1.495,95% CI:1.052~2.126)、(准)母亲文化程度(OR=2.039,95% CI:1.163~3.575;OR=2.428,95% CI:1.460~4.038)和(准)母亲工作状态(OR=1.572,95% CI:1.033~2.392;OR=1.862,95% CI:1.073~3.232)是婴幼儿照护服务需求的影响因素。  结论  池州市不少家庭有婴幼儿照护服务需求,应积极发展普惠性托育服务,提高婴幼儿照护服务的有效供给。
Sestrin2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血清中的表达及与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
李明珠, 温荣华, 岳青
2024, 22(11): 1895-1898.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3759
14 1
摘要:
  目的  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血清Sestrin2的表达及临床意义,以期提高HIE的诊断准确率,改善预后。  方法  选取2020年6月—2023年4月临汾市人民医院收治的HIE患儿78例作为HIE组,并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将其分为轻度HIE组(24例)、中度HIE组(32例)和重度HIE组(22例)。另选取同期在该院出生的正常新生儿30例作为对照组。统计所有新生儿的5 min Apgar评分、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BNA)评分,检测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Sestrin2的水平。  结果  HIE组的血清Sestrin2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轻度HIE组、中度HIE组、重度HIE组的血清Sestrin2水平依次升高(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HIE患儿血清Sestrin2水平与血清MDA水平呈正相关关系,与5 min Apgar评分、NBNA评分以及血清SOD水平呈负相关关系(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Sestrin2对HIE有一定的辅助诊断价值,曲线下面积为0.818(95% CI:0.732~0.886),取截断值8.25 ng/mL时,灵敏度为66.67%(52/78),特异度为93.33%(28/30),约登指数为0.600。  结论  Sestrin2在新生儿HIE血清中呈异常高表达,与患儿病情严重程度和氧化应激程度密切相关,血清Sestrin2检测有助于HIE的辅助诊断。
基社卫生研究
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慢病管理实施情况分析
周英达, 金花, 于浩, 陈晨, 仇宝华, 史玲, 于德华
2024, 22(11): 1899-1903.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3760
18 1
摘要:
  目的  对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下简称“社卫”)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以下简称“慢病”)管理整体实施情况展开调研,评估和改进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慢病管理现况。  方法  于2022年7月整群选取上海市247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研究对象,对上海市全科医学临床质控中心的社区医疗机构质控数据中有关慢病管理部分的数据(包括客观质控资料与主观问卷调研情况)进行描述性分析。  结果  共有23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参与调研,其中96.2%(229家)的社卫设有明确的慢病管理考核标准, 考核指标主要覆盖了患者就医满意度、健康素养问卷完成率及患者回访率等;共234家社卫设有慢病管理系统,其中有98.3%的社卫建立健康管理平台,但仅67.2%的社卫定期更新数据,且有29.8%的社卫存在信息记录不全的问题。以高血压管理为例,90.7%的社卫为患者建立了规范的健康档案,且所有社卫都进行了随访。目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实施慢病管理方面的需求主要包括个体化管理经验、移动管理工具、风险评估方法、转诊平台等;执行过程中遇到的主要困难包括信息处理繁杂、患者管理不一致、时间投入过长和考核标准复杂等。  结论  以社区为核心的慢病管理模式已初步形成,之后需聚焦现有问题与需求,通过优化慢病管理培训与评价体系、加速建设基层医疗信息标准化、强化社区慢病管理支持工具等多个维度进一步推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慢病管理意识与能力的持续提升。
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
后疫情时代ICU护士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调查
刘洁, 李磊, 王小成, 张楠
2024, 22(11): 1904-1907.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3761
14 1
摘要:
  目的  了解ICU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后疫情时代ICU护士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  方法  2023年11—12月选取在某军队医院ICU工作的护士300人为研究对象,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疲劳量表、积极心理资本及压力知觉量表对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  ICU护士压力知觉总分为38.00(32.00, 42.00)分,疲劳总分为7.00(4.00, 10.00)分,社会支持总分为49.00(44.00, 55.00)分,积极心理资本评分中自我效能(33.19±6.01)分、韧性(29.89±7.25)分、希望(32.16±5.38)分、乐观(32.37±5.60)分。16.49%(48/291)的护理人员感受到的压力适中,62.89%(183/291)压力较高,20.62%(60/291)压力非常高。进一步对其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有无子女、是否参加抗疫活动、是否感染新冠、是否完成疫苗接种以及婚姻状况均不同程度地与压力知觉、疲劳与积极心理资本有关(P<0.05)。压力知觉与社会支持、积极心理资本呈负相关关系,与疲劳呈正相关关系。  结论  80%以上的ICU护士均感受到较高的心理压力和疲劳,科室应采取科学合理的干预方法帮助护理人员缓解疲劳和压力,确保救治工作的顺利开展。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理健康素养的潜在类别分析
王莹, 徐慧, 翁丽娜
2024, 22(11): 1908-1911.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3762
12 1
摘要:
  目的  探索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理健康素养的潜在类别,并分析不同潜在类别的影响因素。  方法  选取2022年7月—2023年6月就诊于海安市人民医院的255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不记名方式进行问卷调查。对透析患者的心理健康素养特征进行潜在类别分析,并通过单因素分析探讨心理健康素养潜在类别的影响因素。  结果  214例透析患者心理健康素养得分为(10.23±2.36)分,知识、信念、资源各维度得分分别为(4.34±1.07)分、(3.98±0.84)分、(1.91±0.58)分。维持性透析患者的心理健康素养存在3个潜在类别:高素养低资源组、低素养组及高素养组。每个类别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归属于各个潜在类别的平均概率分别为0.942、0.906、0.942。不同心理健康素养分组维持性透析患者年龄、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收入、合并基础疾病及透析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理健康素养呈现3个潜在类别,且受年龄、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收入、合并基础疾病及透析时间等因素的影响。临床工作人员应辨别不同类别患者的特征,针对低素养的高危人群积极采用应对措施,鼓励其积极面对及治疗疾病,促进患者心理健康素养的提升。
叙事护理联合有氧-抗阻运动对青少年抑郁症患者抑郁症状及应对方式的影响
杨晓妍, 陈晶, 张惠玲, 许冬琴
2024, 22(11): 1912-1916.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3763
17 1
摘要:
  目的  抑郁症及其导致的不良后果已成为青少年第三大死亡原因,本研究分析叙事护理联合有氧-抗阻运动对青少年抑郁症患者抑郁症状、应对方式的影响,探讨临床切实可行的干预方法。  方法  选取2022年5月—2024年3月绍兴市第七人民医院收治的112例青少年抑郁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6例)和观察组(5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叙事护理联合有氧-抗阻运动。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抑郁情绪、应对方式及自尊水平。  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抑郁自评量表(SDS)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得分分别为(59.33±8.61)分、(11.28±2.13)分,均低于对照组[(64.04±10.24)分、(15.55±2.77)分,P < 0.05]。干预后,观察组医学应对方式问卷(MCQM)中面对维度得分为(21.77±2.84)分,高于对照组[(16.58±3.95)分],且屈服与回避维度得分分别为(10.66±2.53)分、(14.35±2.57)分,均低于对照组[(14.12±2.74)分、(18.77±3.49)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干预后,观察组自尊量表(SES)得分为(25.06±3.18)分,高于对照组[(21.35±2.94)分,P < 0.05]。  结论  叙事护理联合有氧-抗阻运动能有效减轻青少年抑郁症患者抑郁症状、提高患者自尊水平,使其有信心选择积极的方式面对疾病。
诊断技术研究
子宫动脉血流参数联合血清甲胎蛋白预测双胎早产应用分析
邢丽丽, 范淑玉, 喻红霞, 曹宁
2024, 22(11): 1917-1920.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3764
13 2
摘要:
  目的  早产(PTB)是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PTB风险较高的双胎孕妇胎盘屏障容易破裂,胎血流入母体,造成母体血清甲胎蛋白(AFP)水平升高。本研究探讨了子宫动脉血流参数联合AFP预测双胎早产的预测价值。  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21年4月定期在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产检的100例双胎妊娠孕妇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妊娠结局分为早产组(51例)和足月组(49例)。通过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对比孕中期血清AFP水平和子宫动脉血流参数的差异,并且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二者对双胎妊娠早产结局的预测价值。  结果  随妊娠进展,早产组和足月组子宫动脉搏动指数(PI)、子宫动脉阻力指数(RI)、子宫动脉血流S/D值均逐渐下降,血清AFP水平均逐渐上升,早产组不同孕周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及血清AFP水平均高于同期足月组(P < 0.05)。血清AFP、PI、RI、S/D值及四者联合预测双胎早产的AUC分别为0.952、0.881、0.903、0.919和0.966。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AFP、PI、RI和S/D值是双胎孕妇早产的影响因素(OR值分别为2.746、1.262、1.509、2.158)。  结论  血清AFP水平、PI、RI和S/D值可以联合预测双胎早产,并且提高了单指标的灵敏度和特异度。
三维酰胺质子转移成像与扩散加权成像用于宫颈癌诊断及预后评估的临床研究
史天亮
2024, 22(11): 1921-1923.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3765
11 2
摘要:
  目的  通过比较三维酰胺质子转移成像(3D-APT)与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在宫颈组织病变定性诊断和预后评估方面的效能差异,探讨3D-APT用于宫颈癌诊疗的潜在价值。  方法  选取2020年12月—2021年12月铜仁市人民医院收治的260例宫颈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全部受试者均进行MR扫描检查,分别进行3D-APT和DWI序列扫描,以组织病理检测结果为金标准,评价2种MR成像技术对宫颈组织病变定性诊断效能,分析2种成像指标与放化疗后肿瘤直径变化及无进展生存期的相关性差异。  结果  3D-APT检查与DWI检查对宫颈组织病变定性(良性与恶性)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3D-APT检查:98.91%、99.40%和99.23%,DWI检查:95.70%、98.20%和97.3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放化疗前后3D-APT指标变化(ΔAPT)与病灶最大径减小值的相关系数(r=0.824)高于DWI指标(r=0.781);宫颈癌患者放化疗前3D-APT指标(APT)与患者无进展生存期的相关系数(r=-0.863)高于DWI指标(r=0.795)。  结论  与DWI检查比较,3D-APT在宫颈组织病变定性诊断和预后评估方面展现出更加优越的能力。
医学综述
内镜下经椎板间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临床研究进展
陈朝波, 钱澍, 赵景玮, 衡伟, 钱济先, 周程沛
2024, 22(11): 1924-1928.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3766
13 1
摘要:
近年来,随着脊柱内镜技术及微创器械的快速发展,内镜技术在脊柱外科得到广泛应用。从最初的单纯髓核摘除减压,发展到传统开放手术的椎管扩大减压再到现阶段全内镜辅助腰椎融合术,镜下融合逐渐成为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有效微创术式之一。脊柱全内镜技术有3种不同的手术入路,在临床中因适应证不同而都有所运用。其中经后方椎板间隙入路的内镜辅助腰椎椎间融合术(endoscopic 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Endo-PLIF)近年来在脊柱微创外科领域获得广泛应用且不断优化,通过镜下“过顶”技术可以进行单侧入路双侧减压,进一步扩大其适应证范围,疗效显著,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已被证实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手术方式,但在临床中也相应出现了一些并发症。近年来,医疗器械及生物材料相关领域发展迅速,镜下环锯、镜下磨钻等工具使全内镜技术操作更安全便捷;单侧双通道内镜的出现使术者的学习曲线明显缩短,手术效率进一步提高;可膨胀式融合器、3D打印融合器等让镜下融合有了更好的融合材料选择,且随着数字化、智能化技术的增强,导航、机器人等新技术进一步使镜下融合技术更微创、安全、有效。本文就该技术的发展历程、手术方法、技术特点、疗效及并发症等临床研究现状作以综述,以期为该技术的临床应用及推广提供参考。
医用吻合器国内外发展现状研究进展
周阳, 王天鹰, 顾伟
2024, 22(11): 1929-1933.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3767
18 1
摘要:
本文对医用吻合器在国内外发展情况进行阐述,并对国内吻合器引入推广、技术进步、市场变化、监管现状等进行剖析,重点关注国内外吻合器在技术发展、产品类型、临床应用及售后维护等方面的表现,突出各方优势,为吻合器评价及遴选决策提供参考。通过文献检索、对比分析等方法对吻合器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应用领域和市场占有率进行横向比较,研究范围涉及2016年以来的行业报告、市场调研及文献数据,数据包括吻合器的技术创新、市场分布、价格及售后以及标准体系等。利用矩阵比较的方法得出技术发展、市场拓展、临床维护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差异;同时在市场发展方面根据研究报告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国内腔镜吻合器市场规模及预测,得出国内吻合器以及腔镜吻合器临床需求及市场发展速度均处在增长通道,国产吻合器在发展过程中具备一定的优势。最后提出国产厂家可通过加强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加强售后服务和技术支持等措施促进国内吻合器市场的良性竞争,实现国产吻合器产品的科学合理使用,以期为国产医疗器械精细化管理和未来创新技术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基于围手术期低体温的影响因素构建管理策略
罗元元, 程帆, 蔡忠香, 宁金卓, 姚卫东
2024, 22(11): 1934-1937.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3768
22 1
摘要:
围手术期低体温(核心温度 < 36 ℃)是手术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一些以患者为中心的外部因素,如药物、合并症、创伤、环境温度、麻醉类型以及手术的范围和持续时间,均会影响核心体温。本文总结分析了麻醉前、麻醉中、麻醉后影响体温的各种因素以及围手术期低体温的不良后果。围手术期低体温不仅对人体各器官产生不良影响,还会减慢麻醉药物和止痛药物的代谢速度,导致麻醉效果不佳和副作用增加。同时,低体温还会抑制凝血酶原的活化,增加术后出血的风险。此外,低体温还会抑制机体的免疫功能,降低白细胞的活性,从而降低抵抗感染的能力,增加手术部位感染的概率。因此,在围手术期进行良好的体温管理至关重要。住院期间对患者进行良好的体温管理,可以降低围手术期低体温的发生风险。体温测量应使用准确、连续性探头,避免结果出现误差。围手术期体温管理包括一套适合个人需求的保温工具,保暖毯和床垫以及专用设备给予适当加热的输液非常重要。体温管理应遵循检查清单,并根据患者的要求和当地的可能性进行个体化。本研究整理了国内外关于围手术期低体温的不良后果、危险因素及预防策略等相关文献,以期为防治围手术期低体温提供可靠的方案。
预防/保健 中医/康复
补阳还五汤联合个体化认知训练对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王国军, 雷海军, 杨莉, 景蓉, 高莉, 付春爱
2024, 22(11): 1938-1941.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3769
13 1
摘要:
  目的  探讨经典方剂补阳还五汤联合个体化认知训练对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PSCI)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方法  选择2022年8月—2023年8月于延安大学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住院治疗的98例PSCI患者,使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9例。对照组给予脑卒中后综合康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进行个体化认知训练及对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并以补阳还五汤为基础,加减辨治。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非语言性神经心理测验量表(NLCA)评分。观察2组患者治疗过程中的药物不良反应率。  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5.92%(47/49),高于对照组[81.63%(40/49), χ2=5.017, P=0.02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MoCA评分、ADL评分、MMSE评分、NLC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为4.08%(2/49)。  结论  补阳还五汤联合个体化认知训练治疗PSCI患者,可显著增强患者认知功能效应,提升患者生活质量,且安全性高,可作为PSCI患者的良好治疗方案选择之一。
艾灸后穴位贴敷协同提肛运动在老年脑卒中患者尿失禁中的应用
彭庆婕, 施阳阳, 洪亮, 杨言府
2024, 22(11): 1942-1944.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3770
17 1
摘要:
  目的  脑卒中后尿失禁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本研究探讨艾灸后穴位贴敷协同提肛运动在缓解老年脑卒中后尿失禁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选取2022年8月—2023年6月六安市中医院神经内一科收治的脑卒中后尿失禁患者共6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加穴位贴敷,观察组予常规护理及艾灸后穴位贴敷协同提肛运动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2周后的尿失禁问卷简表(ICI-Q-SF)评分、尿失禁程度及治疗总有效率、满意度。  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ICI-Q-SF评分[5.00(4.00, 9.25)分]较对照组[7.00(7.00, 11.00)分]更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评分差值[4.00(4.00, 5.00)分]较对照组[2.00(1.00, 3.00)分]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尿失禁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34例(100.00%)]高于对照组[30例(88.24%)],2组疗效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34例(100.00%)]高于对照组[31例(91.18%)],2组满意度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艾灸后穴位贴敷协同提肛运动可以有效缓解老年脑卒中患者尿失禁症状,提高患者临床疗效和满意度。
自拟清肝明目生津润燥汤超声雾化治疗肝肾阴虚型干眼症的效果观察
张国英, 杜成春, 官文清
2024, 22(11): 1945-1949.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3771
13 1
摘要:
  目的   探讨自拟清肝明目生津润燥汤超声雾化治疗肝肾阴虚型干眼症的效果。   方法   将2023年10月—2024年3月杭州市临平区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158例肝肾阴虚型干眼症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79例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79例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自拟清肝明目生津润燥汤超声雾化治疗,均治疗4周。观察2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睑板腺功能、泪膜破裂时间(BUT)、泪河高度、角膜荧光素染色(FL)评分、临床疗效。   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的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睑板腺功能的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BUT[(9.55±1.44)s]、泪河高度[(0.24±0.06)mm]大于对照组[(8.36±1.53)s、(0.21±0.05)mm,均P<0.001];FL评分低于对照组[(3.83±1.00)分vs. (4.53±1.12)分,P<0.00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94%(75/79),高于对照组[82.28%(65/79),χ2=6.270,P=0.012]。   结论   自拟清肝明目生津润燥汤超声雾化治疗能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一步改善肝肾阴虚型干眼症患者睑板腺功能,可明显减轻患者症状,提高泪膜稳定性。
全科医学教育研究
医学技术技能比赛促进中医外科教学的应用实践
陈婷婷, 黄风景, 郑晨果
2024, 22(11): 1950-1952.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3772
17 1
摘要:
  目的   结合医学技术技能比赛的内容及模式进行中医外科教学改革,探讨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温州医科大学仁济学院2018级中医本科五年制班为教学改革班,2017级中医本科五年制班为传统教学班,通过考核成绩比较、问卷调查等方法进行教学效果评估,同时对教学改革班开展满意度评价。   结果   (1) 教学改革班考核成绩[(80.24±4.87)分]优于传统教学班[(76.76±5.36)分],教学改革班优秀良好总占比高于传统教学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2)教学改革班在课前对授课内容熟悉度、课堂参与度、课后知识掌握程度及自主文献检索能力等方面均优于传统教学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3)以课前案例引导、情景模拟的教学方式、小组分工和讨论、情景导入或进入真实临床环境、技能竞赛和临床实践相融合提升中医临床思维及缓解技能操作紧张度、个人喜爱度为7个满意度调查条目,教学改革班的满意率达84.04%(79/94)。   结论   医学技术技能比赛能促进中医外科教学,学生满意度高,值得推广运用。
标准化病人联合莱斯特评估法在全科门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靳明伟, 樊姨君, 郭明, 白杨, 詹学斌, 李季萌
2024, 22(11): 1953-1956.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3773
19 2
摘要:
  目的  探讨标准化病人(SP)联合莱斯特评估法(LAP)在全科门诊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选取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2021—2022年参加助理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助理全科规培)的30名学员及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规培)的20名学员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其中助理全科规培学员试验组A组及对照组B组各15名,规培学员试验组C组及对照组D组各10名。每位学员均进行为期3个月的全科门诊教学培训,试验组及对照组分别采用SP联合LAP及传统门诊教学进行培训。比较各组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通过率、结业考核通过率、执业医师通过率及第1次培训与最后1次培训试验组LAP得分。  结果  培训后,A组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通过率及结业考核通过率均高于B组,C组执业医师通过率高于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A组助理全科学员LAP评估量表中病史采集、体格检查、解决问题、患者管理、医患关系、预防保健及病历记录7个项目得分均比第1次培训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C组规培学员LAP评估量表中病史采集、解决问题、患者管理、医患关系及预防保健5个项目得分均较培训前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380、5.786、3.983、4.670、3.207,均P < 0.05)。  结论  SP联合LAP评估法教学是有效、可靠的门诊教学方法,值得在全科门诊教学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医学综合研究
小儿柴桂退热颗粒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及安全性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
李云, 常文婧, 张煦东, 张居文, 陈薇
2024, 22(11): 1957-1962.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3774
18 1
摘要:
  目的  系统评价小儿柴桂退热颗粒单用或联用西药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应用提供循证依据。  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Wanfang)、维普(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PubMed和Cochrane Library各大数据库中应用小儿柴桂退热颗粒的临床研究文献,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23年1月。对纳入文献进行数据提取,并采用方法学质量评估工具评价文献质量,运用RevMan 5.4软件进行meta分析。  结果  共纳入20项随机对照试验,共计2 913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小儿柴桂退热颗粒联用利巴韦林可以缩短患儿的退热时间[MD=-0.75(d), 95% CI: -1.00~-0.50,P < 0.001];小儿柴桂退热颗粒联用阿莫西林也可以缩短患儿的退热时间[MD=-1.78(h), 95% CI: -2.07~-1.48,P < 0.001];与常规的抗生素、抗病毒治疗相比,小儿柴桂退热颗粒可缩短退热时间[MD=-0.95(d), 95% CI: -1.44~-0.46, P < 0.001];与单用利巴韦林相比,单用小儿柴桂退热颗粒疗效指标无明显优势。  结论  小儿柴桂退热颗粒联用西药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但由于临床研究数量较少且质量有待提高,未来应规范临床试验开展的过程,提高证据质量,以指导小儿柴桂更好地应用于临床实践。
强制性运动联合疗法促进脑卒中患者康复的网状meta分析
王艾瑶, 田洁, 孙瑶环, 丁星星, 连书莹, 江素婷, 董银凤
2024, 22(11): 1963-1966.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3775
17 1
摘要:
  目的  系统评价强制性运动疗法联合其他康复技术对脑卒中患者运动能力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干预效果。  方法  计算机检索Web of Science、PubMed等8个数据库,检索有关(改良)强制性运动疗法(CIMT)干预脑卒中患者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偏倚风险后,采用软件Stata与ADDIS进行分析。  结果  共纳入26项研究,涉及9种联合干预方案:CIMT+延续性护理(am)、CIMT+生物反馈(bm)、CIMT+推拿(dm)、CIMT+针刺(em)、CIMT+经颅磁刺激(fm)、CIMT+功能性电刺激(gm)、CIMT+音乐疗法(hm)、CIMT+双侧康复(im)、CIMT+运动想象(jm)。结果显示,在FMA评分方面Rank1为最优概率排序为dm>em>gm>am>c;在提高上肢运动功能上,仅bm优于c,其余相互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MD=8.31, 95% CI: 1.73~14.24, P<0.05);各联合干预方案间比较,im和jm的最优概率排序位列前二;在改善ADL上,jm>em>am>c,BI评分在干预4、8个月时,em疗效均位列第一。  结论  bm在提高上肢运动功能上较常规方案有明显的改善。CIMT的不同联合疗法对改善脑卒中患者运动能力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有不同的优势,dm、em显著提高运动功能,bm、im、em有益于提高上肢运动功能,em提高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最佳。
强化呼吸训练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康复应用效果的系统分析
吴立燕, 崔严尹, 张玉杰, 雷善言, 杨芳
2024, 22(11): 1967-1970.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3776
12 1
摘要:
  目的  系统评价强化呼吸训练在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康复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中国知网、维普和万方数据库中关于强化呼吸训练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康复的对照研究,检索时限从建库至2023年6月。根据Cochrane系统、渥太华评分量表评价纳入研究质量,使用RevMan5.4软件对结局指标进行meta分析。  结果  纳入文献13篇,包括12项随机对照研究、1项回顾性对照研究,共计患者708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训练组与对照组呼气峰值流量(PE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洼田饮水试验疗效(KDWT)、功能性口服摄入量表(FOIS)、用力肺活量(FVC)、渗透-抽吸量表(PAS)、吸入性肺炎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吞咽康复效果在干预方式(P=0.030)、治疗时长(P=0.060)存在异质性,肺功能康复效果存在干预方式(P=0.090)的异质性。  结论  现有证据表明,强化呼吸训练能够促进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的恢复,有效降低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
基于CiteSpace的烟雾病研究热点可视化分析
马云云, 蒋紫娟, 李萍, 王潇潇, 张骆骆
2024, 22(11): 1971-1975.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3777
12 1
摘要:
  目的  基于CiteSpace对烟雾病相关文献进行检索及可视化分析,梳理该领域研究现状、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以期为后续的研究提供参考。  方法  计算机检索2011年1月1日—2023年8月21日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中烟雾病相关文献。使用CiteSpace 6.2.R4对发文量、国家/地区分布、机构分布、作者分布、关键词等进行可视化分析。  结果  共纳入英文文献2 499篇,2011—2023年烟雾病外文发文量整体呈缓慢上升趋势,发文以中、日为代表的亚洲国家为主,首都医科大学、首尔大学、北海道大学是当前发文量前三的机构,排名靠前的作者多来自同一机构/国家,形成紧密的合作团队,但世界范围内的合作密度较小。目前,烟雾病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烟雾病发病机制、术式改进、术后并发症等领域。关键词共现分析显示颅内外搭桥术、临床特征、血管疾病中心性最强;关键词聚类涉及脑过度灌注综合征等血运重建术术后并发症、动脉自旋标记等检查技术、环指蛋白213等烟雾病发病机制;突现词分析显示自发性闭塞、软脑膜血管成形术、基因等为近年来研究热点。  结论  烟雾病发病原因、治疗手段对患者长期疗效和疾病进程的影响等问题仍然困扰着临床诊断和治疗。未来研究者可进一步关注烟雾病患者病变血管的病理生理改变并开展个案报道。
全科护理研究
妇科手术患者医院获得性压疮风险评分工具的研制
卢婷婷, 王艳, 张颖慧
2024, 22(11): 1976-1980.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3778
15 2
摘要:
  目的  探索妇科手术患者发生医院获得性压疮的风险因素,并基于这些因素开发一个有效的预测工具。  方法  通过文献检索确定已知的压疮风险因素,回顾性收集2018年1月—2023年10月于蚌埠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28例(其中64例发生医院获得性压疮和64例未发生)行妇科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2组患者在已知风险因素中的差异。之后采用二元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不同风险因素的重要性,确定医院获得性压疮发生的风险因素。再通过R软件开发压疮风险预测模型,并对模型进行内部验证。  结果  2组患者年龄、BMI(< 23)、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1~2级和≥3级)、术前Braden评分(≤14分)、贫血、高血压、呼吸道疾病以及住院时间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确认了8个风险因素:年龄≥70岁、住院时间、ASA分级≥3级、BMI < 23、术前Braden评分≤14分、贫血、呼吸道疾病和高血压。预测模型的c统计量为0.81,具有良好的风险区分能力,模型选取临界值≥6分作为压疮发生的强预测指标,其阳性预测值为73.9%,阴性预测值为80.5%。  结论  本研究明确了压疮发生的风险因素(年龄≥70岁、住院时间长、ASA分级≥3级、BMI < 23、术前Braden评分≤14分、贫血、呼吸道疾病和高血压),基于此开发的压疮风险预测工具,具有可靠的阳性预测率,为临床护理工作的开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基于任务为导向的家庭参与护理模式对食管癌术后患者及照顾者的影响
严燕燕, 童雅萍, 陈丽娟, 蔡树萍
2024, 22(11): 1981-1985.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3779
21 2
摘要:
  目的  探讨基于任务导向法的家庭参与护理模式对食管癌手术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照顾者照顾能力以及患者预后的影响。  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选择浙江省肿瘤医院2022年1—6月及2023年1—6月经组织或细胞学确诊为食管鳞癌并行择期手术治疗的食管癌住院患者各78例,分别设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常规健康教育的基础上给予基于任务为导向的家庭健康教育及技能培训。通过技能培训课程设计、实施及效果评价,比较2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照顾者照顾能力、手术前后血液指标(入院1 d与术后7 d)、术后住院时间、带管出院人数及并发症发生人数。  结果  2组患者干预前自我护理能力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9(92, 105)分vs. 100(90, 106)分, P>0.05],干预后得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29(124, 133)分vs. 118(111, 124)分,P < 0.001];2组干预后照顾者能力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01);观察组术后7 d中性粒细胞计数、术后7 d白细胞计数、术后住院时间、肺部感染发生人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基于任务为导向的家庭参与护理模式能提高食管癌手术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照顾者照顾能力,改善食管癌患者术后炎性指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减少住院时间,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和推广价值。
早期盆底肌肉锻炼对回肠原位膀胱术后尿失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张红琴, 刘贝贝, 汪斐, 路盈利, 李建
2024, 22(11): 1986-1989.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3780
16 1
摘要:
  目的  探讨早期盆底肌肉锻炼护理对全膀胱切除回肠原位膀胱术后患者尿失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7年10月—2020年10月蚌埠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符合本研究标准的膀胱癌行全膀胱切除回肠原位膀胱术5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56例患者分为观察组(28例)和对照组(28例)。所有患者均接受规范的盆底肌锻炼护理,其中观察组患者于入院后第2天至手术前及术后1周起带尿管早期实施规范性的盆底肌锻炼护理,对照组患者术后3周拔出尿管后实施规范盆底肌锻炼护理。术后3个月,分别采用膀胱癌特异性量表(FACT-BL)和满意度调查表对患者生活质量和对护理的满意度进行评估,同时记录2组患者的尿失禁发生情况。  结果  术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尿失禁发生率为28.57%(8/2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0.71%(17/28, P < 0.05);观察组FACT-BL总分、功能状况评分、膀胱癌特异性模块评分分别为(134.65±8.16)分、(21.59±2.01)分、(39.56±3.15)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126.71±6.92)分,(19.07±2.06)分,(37.63±3.54)分,P < 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23)。  结论  早期盆底肌肉锻炼护理能够明显改善全膀胱切除回肠原位膀胱术后控尿情况,提高患者的康复期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低FODMAP饮食指导的延续性护理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营养状况和肠道菌群的影响
杨梅, 童景飞, 高莺, 于雪瑶
2024, 22(11): 1990-1994.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3781
18 1
摘要:
  目的  通过构建低量可发酵的低聚糖、双糖、单糖、多元醇(FODMAP)饮食指导的延续性护理方案,帮助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改善营养状况和调节肠道菌群,实现护理质量的优化。  方法  选取2022年7月—2024年1月在杭州市中医院治疗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141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71例)和试验组(7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延续性护理,试验组在上述基础上给予低FODMAP饮食指导的延续性护理,比较2组护理前后饮食依从性、改良Mayo评分、肠道菌群菌落数及营养状况。  结果  试验组护理12周后饮食相关知识、饮食管理行为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改良Mayo评分[(3.11±1.12) vs.(4.09±1.76)分]低于对照组(P<0.05);大肠埃希菌菌落数少于对照组(P<0.05),双歧杆菌及乳酸杆菌菌落数多于对照组(P<0.05);血清白蛋白[ALB,(32.09±8.03) vs.(30.56±7.24)g/L]、前白蛋白[PAB,(190.09±20.77) vs.(182.44±15.38)mg/L]及血红蛋白[HGB,(109.34±11.34) vs.(95.77±10.71)g/L]均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低FODMAP饮食指导的延续性护理既可提高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饮食依从性,缓解临床症状,又有助于平衡肠道菌群,改善患者营养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