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糖尿病常见急性并发症的诊断与治疗

吴晨辰 吴晓飞

吴晨辰, 吴晓飞. 糖尿病常见急性并发症的诊断与治疗[J]. 中华全科医学, 2021, 19(11): 1802-1803.
引用本文: 吴晨辰, 吴晓飞. 糖尿病常见急性并发症的诊断与治疗[J]. 中华全科医学, 2021, 19(11): 1802-1803.
WU Chen-chen, WU Xiao-fei.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common acute complications of diabetes mellitus[J]. Chinese Journal of General Practice, 2021, 19(11): 1802-1803.
Citation: WU Chen-chen, WU Xiao-fei.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common acute complications of diabetes mellitus[J]. Chinese Journal of General Practice, 2021, 19(11): 1802-1803.

糖尿病常见急性并发症的诊断与治疗

详细信息
    通讯作者:

    吴晓飞,E-mail:13805529866@163.com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common acute complications of diabetes mellitus

  • 糖尿病是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一组异质性代谢性疾病,受遗传、自身免疫和环境因素影响,因胰岛素分泌和(或)胰岛素作用的缺陷,引起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等的代谢异常。近30年来,我国糖尿病患病率显著增加。2015—2017年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在全国31个省进行糖尿病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18岁及以上人群糖尿病患病率为11.2%。糖尿病患者病情严重或应激时可发生急性并发症,最常见的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iabetic ketoacidosis,DKA)和高渗高血糖状态(hyperosmolar hyperglycemic state,HHS)。DKA患者体内胰岛素缺乏较HHS更为严重,胰岛素的缺乏不仅会引起高血糖和脱水,还会导致酮体和酸的产生,严重者甚至出现意识障碍,多发生于1型糖尿病。HHS是体内胰岛素相对缺乏导致的血糖升高,进一步引起脱水,最终导致严重的高渗状态。HHS和DKA是不同程度胰岛素缺乏所导致的两种状态,可单独出现,也可同时存在。

    糖尿病急性并发症最常见诱因为感染,占20%~40%,其中泌尿系和肺部感染最为常见,还有包括中断胰岛素治疗、大量摄入糖、脑血管意外、心肌梗死、胰腺炎、酗酒、严重肾病、透析,某些药物,如: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的应用也有可能成为糖尿病急性并发症发生的诱因。

    DKA一般急性起病。在起病前通常仅伴有多尿、烦渴多饮和乏力症状的加重。失代偿阶段常出现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痛,可伴有头痛、烦躁、嗜睡等,呼吸深快,呼气中有烂苹果味。病情进一步进展,出现严重脱水、尿量减少、皮肤黏膜干燥、眼球下陷、脉快而弱、血压下降、四肢厥冷。到病程晚期,各种反射迟钝甚至消失,终至昏迷。

    需完善检查:血常规、血糖、血酮和尿酮、血尿素氮、血肌酐、血电解质、血渗透压、动脉血气分析及心电图等。若怀疑合并感染还应进行血、尿和咽部的细菌培养。

    1.2.1   尿常规

    尿糖阳性,DKA时尿酮也呈阳性。但肾功能受损而阈值增高时,尿糖、尿酮阳性程度可与血糖、血酮数值不相称。

    1.2.2   血糖

    血糖在16.7~33.3 mmol/L,部分患者可高达55.5 mmol/L以上。

    1.2.3   血酮

    血酮正常<0.6 mmol/L,>1.0 mmol/L,即为血酮升高,DKA时血酮升高,多数患者在4.81 mmol/L以上。

    1.2.4   血气分析

    酸中毒失代偿时,pH下降,血实际和标准HCO3-降低,CO2结合力降低;碱剩余负值增大。

    1.2.5   血电解质

    血钠可降低或正常;酸中毒时钾向细胞外转移,因此,虽然总体钾水平下降,但患者血钾可表现为升高、正常或者降低,治疗后可出现低钾血症。

    对昏迷、酸中毒、脱水及休克的糖尿病患者,均应考虑到DKA的可能,尤其对原因不明的意识障碍、呼气有烂苹果味、血压低而尿量仍多者,应尽快进行相关检查,及早诊断,及时治疗。

    诊断DKA需符合以下3个条件:(1)血糖>13.9 mmol/L;(2)酮体生成;(3)代谢性酸中毒表现:pH<7.3和(或)HCO3-<18 mmol/L。符合此3个条件者无论有无糖尿病病史,都可诊断为DKA。

    DKA的治疗原则为:(1)尽快补液以恢复血容量、纠正失水状态;(2)小剂量胰岛素静脉应用降低血糖;(3)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4)祛除诱因,防治并发症,降低病死率。对于无酸中毒的糖尿病酮症患者,需适当补充液体并使用胰岛素降糖治疗,直至酮体消失。

    1.4.1   迅速纠正水电解质紊乱

    DKA常有严重失水,血容量与微循环灌注不足,导致一些危及生命的并发症,故补液是纠正DKA的首要措施。补液总量可按发病前体重的10%估算,补液宜先快后慢。补液的原则是“先盐后糖,先晶体后胶体,见尿补钾”。

    在治疗初期建议使用生理盐水,开始的补液速度取决于患者脱水的程度以及心功能,前2 h内补液量可达1 000~2 000mL。以后补液量及速度再根据血压、心率、每小时尿量、电解质水平、末梢循环情况决定。第2~6小时输液量约1 000~2 000 mL,第1个24 h输液总量可达4 000~5 000 mL,严重失水者可达6 000~8 000mL。对伴有心、肾功能不全者,补液过程中应注意监测血浆渗透压,并对患者的心脏、肾脏、神经系统状况及时进行评估以防补液过快。

    1.4.2   小剂量胰岛素降糖

    推荐使用小剂量胰岛素连续静脉滴注的方式降糖治疗。在使用胰岛素静脉滴注降糖的过程中需严密监测血糖,根据血糖下降速度及时调整胰岛素使用剂量,血糖下降以每小时2.8~4.2 mmol/L为宜。若第1小时内血糖下降不足10%,或1 h内血酮下降速度<0.5 mmol/L,在脱水基本纠正的前提下,可酌情增加胰岛素使用剂量。当DKA患者血糖≤11.1 mmol/L时,须补充5%葡萄糖注射液并继续胰岛素治疗,此后需要根据血糖来调整胰岛素给药速度和葡萄糖浓度,使血糖维持在8.3~11.1 mmol/L的范围,同时持续进行胰岛素静脉滴注直至血酮、血糖均控制,DKA缓解。

    1.4.3   纠正电解质紊乱

    在开始治疗时,患者尿量>40 mL/h,且血钾<5.2 mmol/L,即应立即静脉补钾;若血钾<3.3 mmol/L,在使用胰岛素之前需先补钾,以免发生致死性心律失常、心脏骤停和呼吸肌麻痹,在血钾升至3.5 mmol/L以上时,再开始胰岛素的使用;若尿量<30 mL/h,则暂缓补钾,待尿量增加后再行补钾;若治疗前血钾高于正常水平,暂不补钾。治疗过程中,应及时监测血钾水平,并结合尿量调整补钾的量和速度,维持血钾水平在4~5 mmol/L之间。

    1.4.4   纠正酸碱代谢紊乱

    胰岛素的应用可以抑制脂肪分解,纠正酸中毒,故轻症患者无须额外补碱。但严重的代谢性酸中毒会引起心肌受损、脑血管扩张、严重的胃肠道并发症以及昏迷等严重并发症,但血pH低至7.0~7.1时有抑制呼吸中枢和中枢神经功能的危险,如血pH降至7.1或者HCO3-<5 mmol/L,可考虑缓慢补碱。

    1.4.5   防治和监测DKA合并症
    1.4.5.1   对症治疗

    酸中毒可引起急性胃扩张,必要时可用5%碳酸氢钠液洗胃,减轻消化道症状,注意防止吸入性肺炎和窒息。

    1.4.5.2   抗感染治疗

    感染为DKA最常见的诱因,应积极予以治疗。因DKA可引起低体温和白细胞计数升高,故不能仅依靠有无发热及血象判断感染,对于昏迷的患者,无论有无感染的证据,均可采用适当的抗生素予以预防和治疗。

    1.4.5.3   吸氧

    DKA患者存在缺氧,应予以吸氧。

    1.4.5.4   监测

    应定时监测血糖、血酮及尿酮、血钾、血气分析,以便及时调整治疗。

    HHS起病一般较为隐匿,偶有急性起病,大多数患者从发病到出现临床表现需要1~2周,且约有30%~40%的患者无糖尿病病史。临床表现常先出现口渴、多尿和乏力等糖尿病症状,或原有症状进一步加重,多食症状不明显,甚至可表现为厌食。

    下列情况强烈提示HHS可能:(1)多饮、口渴和多尿等糖尿病症状较前明显加重;(2)进行性意识障碍伴脱水表现;(3)在大量服用含糖食物、静脉输入含糖注射液或应用糖皮质激素、苯妥英钠和普萘洛尔后出现多尿和意识障碍;(4)在感染、心肌梗死、严重创伤和外科手术等应激下出现多尿;(5)水摄入不足、失水或应用利尿剂、脱水治疗及透析治疗者;(6)其他原因无法解释的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7)尿糖强阳性,尿比重增高,尿酮可为阴性;(8)血糖显著增高。

    确诊HHS的根据主要是:(1)血糖≥33.3 mmol/L;(2)有效血浆渗透压≥320 mOsm/L;(3)血清HCO3-≥15 mmol/L或动脉血pH≥7.3;(4)尿糖呈强阳性,而血酮体及尿酮阴性或为弱阳性;(5)阴离子间隙<12 mmol/L。由于HHS可以和DKA或乳酸酸中毒并存,但上述诊断标准中的(1)、(3)和(4)缺乏或不完全符合时,不能否定HHS的诊断。

    HHS病情危重,病死率高达40%以上,故需有效预防、早期诊断并积极治疗。

    2.3.1   及早和足量补液

    及早和足量补液是成功抢救HHS的关键。补液治疗的原则是早期、积极、足量和防止发生严重的水中毒,特别是要早期预防因严重低钠血症导致的中枢脑桥脱髓鞘综合征。HHS患者体内丢失水分可达体重的12%,补液速度先快后慢,先选择生理盐水静脉应用,排除心肺疾病者,建议第一个2小时补液2 000 mL,在12 h内输入补液总量的一半。当血钠降至150 mmol/L或血渗透压降至330 mOsm/(kg·H2O)后,可放缓补液速度。当血糖降至16.7 mmol/L,可改为5%葡萄糖注射液输入,并按2 ∶ 1[葡萄糖(g) ∶胰岛素(U)]加入短效胰岛素。

    2.3.2   适当补充胰岛素

    胰岛素补充必须在补充液体和纠正循环衰竭以后方可进行。胰岛素使用原则与治疗DKA大致相同,一般来说HHS患者对胰岛素较为敏感,胰岛素用量可相对减少。

    2.3.3   适当补钾

    HHS患者的血钾水平和机体钾缺乏程度受病情、肾脏合并症、治疗状况等多种因素影响,补钾原则大致同DKA。

  • 期刊类型引用(10)

    1. 胡俊巧,张璐. Orem自理模式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中外医学研究. 2024(04): 91-95 . 百度学术
    2. 王雪清,唐景丽,李彬. 急诊采用胰岛素一次性冲击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临床研究. 系统医学. 2024(04): 121-124 . 百度学术
    3. 陈良泉,卢少辉,高裕容,林海渊. 血清淀粉酶、肌酸激酶与炎症因子对2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继发感染的诊断价值.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4(08): 96-99 . 百度学术
    4. 钱吟玲. 中药足浴治疗糖尿病高危足患者的疗效观察及其对血清NSE的影响. 中国中医药科技. 2023(01): 59-61 . 百度学术
    5. 李凤敏,刘春梅. 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血糖达标时间、酮体转阴时间影响. 中国处方药. 2023(02): 97-100 . 百度学术
    6. 胡翼南,李宁. 标准化院前急救流程对糖尿病急性并发症患者救治效果的影响. 中国医药指南. 2023(08): 26-29 . 百度学术
    7. 欧玉娜,季红运,覃兰芳,黄健生. 妊娠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治疗与护理研究进展. 糖尿病新世界. 2023(05): 194-198 . 百度学术
    8. 林晓燕,谢卫妹,林瑜萍. 危机值护理在急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糖尿病新世界. 2023(06): 123-126 . 百度学术
    9. 林畅. 两种胰岛素用药方式治疗急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疗效分析.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2023(06): 602-604 . 百度学术
    10. 杨海波. 微量泵在糖尿病急性并发症患者中的应用. 糖尿病新世界. 2022(18): 98-101 . 百度学术

    其他类型引用(2)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439
  • HTML全文浏览量:  1285
  • PDF下载量:  98
  • 被引次数: 12
出版历程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