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中青年人群对家庭医生楼宇服务认知及影响因素分析

周良 郝雨 杨永华 马晓骏 王朝昕 石建伟 黄蛟灵

周良, 郝雨, 杨永华, 马晓骏, 王朝昕, 石建伟, 黄蛟灵. 中青年人群对家庭医生楼宇服务认知及影响因素分析[J]. 中华全科医学, 2021, 19(7): 1163-1166.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2011
引用本文: 周良, 郝雨, 杨永华, 马晓骏, 王朝昕, 石建伟, 黄蛟灵. 中青年人群对家庭医生楼宇服务认知及影响因素分析[J]. 中华全科医学, 2021, 19(7): 1163-1166.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2011
ZHOU Liang, HAO Yu, YANG Yong-hua, MA Xiao-jun, WANG Zhao-xin, SHI Jian-wei, HUANG Jiao-ling. Young and middle-aged people's awareness of family doctor building services and influencing factor analysis[J]. Chinese Journal of General Practice, 2021, 19(7): 1163-1166.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2011
Citation: ZHOU Liang, HAO Yu, YANG Yong-hua, MA Xiao-jun, WANG Zhao-xin, SHI Jian-wei, HUANG Jiao-ling. Young and middle-aged people's awareness of family doctor building services and influencing factor analysis[J]. Chinese Journal of General Practice, 2021, 19(7): 1163-1166.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2011

中青年人群对家庭医生楼宇服务认知及影响因素分析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2011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7190414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7177411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71804128

国家重点研发项目 SQ2018YFC130057

上海市卫生系统优秀青年人才项目 2018YQ52

上海交通大学地高大专项 CHDI-2019-C-01

详细信息
    通讯作者:

    黄蛟灵,E-mail:jiaoling_huang@sina.com

  • 中图分类号: R499  R161.5

Young and middle-aged people's awareness of family doctor building services and influencing factor analysis

  • 摘要:   目的  调研上海市北外滩街道辖区内楼宇工作白领人群(中青年)对家庭医生楼宇服务的认知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  方法  在北外滩辖区内随机抽取8个楼宇发放自制问卷,共发放问卷1 040份,回收有效问卷993份,并采用基于最大似然估计的回归分析对楼宇服务影响因素进行筛选分析。  结果  (1) 本次调研样本人群总体代表性良好,样本特征比较符合当前上海市中青年人群总体状况; (2)本次被调研人群对“家庭医生楼宇服务”这一全新服务模式的知晓情况较差,仅有4人(0.05%)完全了解这种全新服务模式,仅有3人(0.03%)非常熟悉家庭医生楼宇服务内容; (3)在楼宇服务模式的认知方面,家庭医生签约与否、户籍、自身健康状况了解程度和体检频率在不同类别人群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在楼宇服务内容的认知方面,家庭医生签约与否、性别、年龄、户籍、受教育水平、收入、自身健康状况了解程度、自我健康感知和体检频率在不同类别人群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被调研人群整体上对家庭医生楼宇服务模式的认知度偏低,对服务内容了解程度较差,集中体现在健康需求相对更低和卫生服务利用率低的人群中。被调研人群对自身健康状况了解程度越高,更倾向于接受更多健康服务信息,对楼宇服务模式的认知程度越高。

     

  • 截至2018年全国普通人群家庭医生平均签约率为30%,重点人群为60%,其中上海市两率处于全国最高水平,分别为45%和100%[1]。有研究发现:普通人群签约率远低于重点人群的关键因素在于中国中青年人群因为患病风险及患病情况远少于老年人,极为缺乏主动健康意识(提及率为66.95%)[2]。主动健康意识的缺失已成为我国基层社区综改推行和家医签约率提升的关键瓶颈[3]。为进一步将家医签约服务落到实处,上海市某区率先推行基于健康驿站的新服务模式——家庭医生楼宇服务[4]。这一服务模式已在实践中初见实效,也能切实有效提高中青年普通人群签约服务率[5]。本文以上海市北外滩街道辖区内楼宇工作人群为调研对象,通过分析白领人群(中青年)对家庭医生楼宇服务的认知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我国探索家庭医生服务新模式、提高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率与服务实效提供基于实践的政策参考。

    数据通过自制问卷调查获得,问卷调查时间为2019年8—9月。调研对象纳入标准:(1)北外滩街道楼宇内工作人群; (2)年龄18~59周岁。

    《白领人群对签约家庭医生的认知和需求评估调查问卷》,问卷包括基本信息、健康状态、家庭医生认知、楼宇服务认知与需求、社区卫生服务利用、满意度6个部分。调研问卷经过了严格的预实验,预调研问卷份数20份,信度分析结果:Cronbach's α系数为0.964,信度在可接受范围内,问卷结果可信; 效度分析结果:Bartlett检验结果为0.936(P < 0.05),认为该次问卷有效。

    经北外滩街道协助,于街道内8个楼宇共下发问卷1 040份,回收有效样本993份。入户调查由调查员上门进行问卷发放与收集,存在部分变量的缺失情况。在数据处理过程中,研究的核心因变量不缺失的情况下,对观测值进行了保留。

    使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人群基本特征和人群认知现状; 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对楼宇服务影响因素进行筛选对楼宇服务影响因素进行筛选。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本研究最初抽样调研人群1 040人,回收有效样本993人,其中男性∶女性=1 ∶ 1.12(不含数缺失值); 年龄分布以50岁以下中青年人群为主,其中18~29岁人群占比31.82%,30~49岁人群占比61.43%;上海市户籍人口占比约80%;近九成被调研人群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 未婚人士约占四成,已婚人群占比五成; 多数被调研者未购买社会医疗保险(约60%),见表 1

    表  1  北外滩街道楼宇抽样人群基本人口特征
    项目 类别 例数 百分比(%)
    性别 男性 465 47.06
    女性 523 52.94
    年龄(岁) 18~29 316 31.82
    30~49 610 61.43
    49~59 67 6.75
    户籍 上海户籍 772 78.86
    非上海户籍 207 21.14
    教育水平 初中及以下 41 4.21
    高中 118 12.11
    大专 264 27.10
    大学本科 468 48.05
    研究生 83 8.52
    婚姻状况 未婚 397 41.05
    已婚 505 52.22
    其他 65 6.72
    社会医疗保险 804 31.82
    127 61.43
        注:性别、户籍、教育水平、婚姻状况、社会医疗保险量有少许缺失。本研究认知是重要变量,因此除认知以外变量的个位数缺失并没有进行观测值删除。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被调研人群对“家庭医生楼宇服务”这一全新服务模式的知晓情况较差,四分之一人群完全不了解,仅有4人(应答百分比为0.05%)完全了解,其余人群处于一知半解状态。对这一服务模式的具体服务内容做进一步调查发现,仅有3人(应答百分比为0.03%)对家庭医生楼宇服务内容非常熟悉,见表 2

    表  2  北外滩街道楼宇抽样人群对家庭医生楼宇服务的认知现状
    认知程度 概念认知 服务内容认知
    应答人数 百分比(%) 应答人数 百分比(%)
    完全不了解 218 25.20 215 24.71
    不太了解 340 39.31 276 31.72
    一般 217 25.09 240 27.59
    比较了解 86 9.94 136 15.63
    非常了解 4 0.46 3 0.34
    合计 865 870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2.3.1   对家庭医生楼宇服务模式的认知

    家庭医生签约与否、户籍、自身健康状况了解程度和体检频率在不同类别人群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 3。(1)已签约人群对家庭医生楼宇服务模式的认知程度显著高于未签约人群(OR=3.006, P < 0.001);(2)上海户籍人群对家庭医生楼宇服务模式的认知程度显著高于非沪籍人群(OR=2.041, P < 0.001);(3)对自身健康状况的感知度越高,对家庭医生楼宇服务模式概念认知越清晰(OR值随自我健康感知程度递增,P < 0.05);(4)体检频率越高的居民对家庭医生楼宇服务模式的认知度越高,其中1年至少体检1次及以上人群对家庭医生楼宇服务模式认知度与其他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表  3  家庭医生楼宇服务认知的影响因素分析
    项目 概念认知 服务内容认知
    OR P OR P
    性别(Ref.=女性) 1.117 0.443 1.449 0.010
    年龄组(Ref.=18~29岁)
      30~39岁 0.971 0.860 0.941 0.716
      40~59岁 0.604 0.167 0.328 0.002
    户籍(Ref.=非上海户籍) 2.041 <0.001 1.920 <0.001
    教育水平(Ref.=初中及以下)
      高中 1.339 0.501 0.465 0.091
      大专 1.321 0.503 0.427 0.048
      本科 1.530 0.298 0.392 0.028
      硕士及以上 0.884 0.790 0.253 0.004
    婚姻状况(Ref.=未婚)
      已婚 1.191 0.262 0.996 0.979
      其他 1.688 0.087 1.362 0.310
    收入阶层(Ref.=极低阶层)
      偏低阶层 1.235 0.468 1.082 0.785
      中等阶层 1.369 0.276 1.432 0.215
      偏高阶层 2.064 0.081 3.881 0.002
      极高阶层 5.106 0.175 3.889 0.239
    社会医疗保险(Ref.=无) 0.804 0.324 0.732 0.156
    了解自身健康状况(Ref.=完全不了解)
      不太了解 2.666 0.123 3.000 0.078
      一般了解 5.629 0.004 9.520 <0.001
      比较了解 7.620 0.001 13.547 <0.001
      非常了解 6.719 0.008 5.610 0.014
    自评健康(Ref.=非常差)
      比较差 1.790 0.336 2.344 0.147
      一般 1.726 0.355 1.627 0.393
      比较好 2.494 0.128 2.181 0.179
      非常好 2.100 0.295 3.863 0.048
    体检频率(Ref.=从不体检)
      4~5年1次 0.893 0.833 1.344 0.570
      2~3年1次 1.914 0.097 1.871 0.097
      1年1次 2.262 0.033 2.125 0.041
      1年2次及以上 2.916 0.019 3.680 0.004
    签约家庭医生(Ref.=否) 3.006 <0.001 2.845 <0.001
    是否曾经社区就医 1.177 0.159 1.106 0.406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2.3.2   对家庭医生楼宇服务内容的认知

    家庭医生签约与否、性别、年龄、户籍、受教育水平、收入、自身健康状况了解程度、自我健康感知和体检频率在不同类别人群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 3)。(1)已签约人群对家庭医生楼宇服务的具体内容了解程度更高(OR=2.845,P < 0.001);(2)男性人群相对更熟知家庭医生楼宇服务的具体内容(OR=1.449,P=0.010);(3)高龄人群对家庭医生楼宇服务的具体内容了解程度略微高于低龄人群(40~59岁组,OR=0.328,P < 0.05);(4)上海市户籍人群对家庭医生楼宇服务的具体内容了解程度更高(OR=1.920,P < 0.05);(5)在受教育水平方面,大专及以上人群对家庭医生楼宇服务的内容知晓度显著高于高中及以下人群(大专及以上人群,OR≤0.427,P < 0.05);(6)收入水平对家庭医生楼宇服务内容的认知差异主要体现在收入偏高阶层,这一阶层人群对家庭医生楼宇服务的具体内容认知度高于其他收入阶层人群,收入过高或偏低人群对这一服务模式的具体内容认知度并无差异(收入偏高阶层,OR=3.881,P < 0.05);(7)与概念认知相对应,对自身健康状况的感知度越高的人群,总体上对服务内容的了解程度越高,对自身健康状况“一般了解”、“比较了解”和“非常了解”的三类人群相对“完全不了解自身健康状况”人群,对家庭医生楼宇服务内容的了解程度均有显著差异(OR≥5.610,P < 0.05);(8)自评健康状况最高的人群相对其他人群对家庭医生楼宇服务内容了解程度高(自评健康状况非常好,OR=3.863,P < 0.05);(9)体检频率越高的居民对家庭医生楼宇服务的具体内容了解越清晰,其中1年至少体检1次及以上人群对家庭医生楼宇服务模式认知度与其他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2.125,P < 0.05)。

    上海市作为我国最早深入践行家庭医生制度的地区之一,多年间探索了“长宁模式”[6]“11253”模式[7]、全科助理员模式[8]等多种以社区为基础的家庭医生服务模式。这些服务模式对社区慢性病患者的疾病控制[9-10]、个性化健康教育[11]、健康监测[12]、行为干预[13]及个性化诊疗[14]等充分发挥了社区卫生服务团队的作用,但实施多年来,这种基于社区的服务模式也有鞭长莫及之处,家庭医生团队以社区工作为核心,常出现“签而不约”的现象[15]。本研究以北外滩街道家庭医生进楼宇的这种新型服务模式探索为契机,集中调研了这一有助于提高家庭医生服务深入、广泛实施的新型模式在群众中的认知度。

    认知水平是影响服务模式推广的重要因素,调查发现高龄人群、对卫生服务利用率高的人群,其自我健康感知度高,可能更能接近社区、体检机构等医疗卫生服务场所。本项研究结果发现:被调研人群整体上对家庭医生楼宇服务模式的认知度偏低,对服务内容了解程度较差,集中体现在健康需求相对更低和卫生服务利用率低的人群中。当前研究对家庭医生楼宇服务的关注还比较少,多集中在实践层面的归纳总结[16-19]。但是本研究结果与社区家庭医生认知调查研究的结果一致。比如范阳东等[20]研究发现签约居民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认知较为模糊,同时对预约、转诊服务的利用率有待提高。

    故本文建议:(1)构建全面宣传、差异导向的宣传机制,一方面做全面宣传,对了解度高的人群继续进行普及宣传; 另一方面,针对健康人群、青年人群等日常健康需求和卫生服务利用率较低的人群应予以重点关注,建立非基于社区的宣传渠道[21]。(2)关注流动人群的签约服务与健康宣教,调研发现沪籍与非沪籍对上海推行家庭医生楼宇服务模式的认知度较差,新的政策体系应走出社区,破除户籍与常住壁垒,建立更能接近群众的楼宇服务、居委服务等服务新方式。(3)建立并推行全民健康体检制度,有条件的地区试行全民基础健康体检套餐,纳入医保体系,作为全面健康意识提升和健康宣教的补充手段。

    本研究结果显示对自身健康状况的了解程度与是否签约家庭医生是影响中青年人群楼宇服务认知的显著变量,即对自身健康了解程度越高对楼宇服务认知越高,签约人群的认知程度越高。对自身健康了解者往往较为关注自身健康,倾向于接受更多健康服务信息。同理,家庭医生签约者有更多渠道接触并了解家庭医生楼宇服务。故本文建议提高其楼宇服务认知的干预体系除宣教手段外,还应从体系建设方面进行优化:(1)构建楼宇服务的共建机制,楼宇服务能够更深入触及健康人群,提高签约服务实际利用率,但这种非基于社区的新型服务模式在运作和管理机制上应有所区别,结合社区服务模式和现代楼宇管理模式,建立家庭医生团队和楼宇物业、楼宇企业联系人三方联系、协作机制。(2)适应性优化楼宇服务模式的具体服务内容,传统基于社区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以高服务利用的高龄人群、慢性病人群等为主要对象,楼宇服务模式更多触及健康人群、青年人群及低服务利用人群,其服务内容和重点应有别于传统的慢病防控等,应建立服务人群需求调查体系,建立基于需求导向的楼宇服务模式新内涵。

  • 表  1  北外滩街道楼宇抽样人群基本人口特征

    项目 类别 例数 百分比(%)
    性别 男性 465 47.06
    女性 523 52.94
    年龄(岁) 18~29 316 31.82
    30~49 610 61.43
    49~59 67 6.75
    户籍 上海户籍 772 78.86
    非上海户籍 207 21.14
    教育水平 初中及以下 41 4.21
    高中 118 12.11
    大专 264 27.10
    大学本科 468 48.05
    研究生 83 8.52
    婚姻状况 未婚 397 41.05
    已婚 505 52.22
    其他 65 6.72
    社会医疗保险 804 31.82
    127 61.43
        注:性别、户籍、教育水平、婚姻状况、社会医疗保险量有少许缺失。本研究认知是重要变量,因此除认知以外变量的个位数缺失并没有进行观测值删除。
    下载: 导出CSV

    表  2  北外滩街道楼宇抽样人群对家庭医生楼宇服务的认知现状

    认知程度 概念认知 服务内容认知
    应答人数 百分比(%) 应答人数 百分比(%)
    完全不了解 218 25.20 215 24.71
    不太了解 340 39.31 276 31.72
    一般 217 25.09 240 27.59
    比较了解 86 9.94 136 15.63
    非常了解 4 0.46 3 0.34
    合计 865 870
    下载: 导出CSV

    表  3  家庭医生楼宇服务认知的影响因素分析

    项目 概念认知 服务内容认知
    OR P OR P
    性别(Ref.=女性) 1.117 0.443 1.449 0.010
    年龄组(Ref.=18~29岁)
      30~39岁 0.971 0.860 0.941 0.716
      40~59岁 0.604 0.167 0.328 0.002
    户籍(Ref.=非上海户籍) 2.041 <0.001 1.920 <0.001
    教育水平(Ref.=初中及以下)
      高中 1.339 0.501 0.465 0.091
      大专 1.321 0.503 0.427 0.048
      本科 1.530 0.298 0.392 0.028
      硕士及以上 0.884 0.790 0.253 0.004
    婚姻状况(Ref.=未婚)
      已婚 1.191 0.262 0.996 0.979
      其他 1.688 0.087 1.362 0.310
    收入阶层(Ref.=极低阶层)
      偏低阶层 1.235 0.468 1.082 0.785
      中等阶层 1.369 0.276 1.432 0.215
      偏高阶层 2.064 0.081 3.881 0.002
      极高阶层 5.106 0.175 3.889 0.239
    社会医疗保险(Ref.=无) 0.804 0.324 0.732 0.156
    了解自身健康状况(Ref.=完全不了解)
      不太了解 2.666 0.123 3.000 0.078
      一般了解 5.629 0.004 9.520 <0.001
      比较了解 7.620 0.001 13.547 <0.001
      非常了解 6.719 0.008 5.610 0.014
    自评健康(Ref.=非常差)
      比较差 1.790 0.336 2.344 0.147
      一般 1.726 0.355 1.627 0.393
      比较好 2.494 0.128 2.181 0.179
      非常好 2.100 0.295 3.863 0.048
    体检频率(Ref.=从不体检)
      4~5年1次 0.893 0.833 1.344 0.570
      2~3年1次 1.914 0.097 1.871 0.097
      1年1次 2.262 0.033 2.125 0.041
      1年2次及以上 2.916 0.019 3.680 0.004
    签约家庭医生(Ref.=否) 3.006 <0.001 2.845 <0.001
    是否曾经社区就医 1.177 0.159 1.106 0.406
    下载: 导出CSV
  • [1] 王朝昕, 刘蕊, 陆媛, 等. 2016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科研能力排行榜[J]. 中国全科医学, 2018, 21(17): 2034-2037.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18.00.014
    [2] 杨森, 王朝昕, 金花, 等. 基于利益相关者的上海市分级诊疗现状系统评价[J]. 中国全科医学, 2018, 21(22): 2672-2678.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18.22.006
    [3] CHENG C, XIN G, WANG X L, et al. Evaluation of the implementation and effect of the healthcare cloud information platform for diabetes self-management: A case study in Shanghai[J]. Int J Health Plann Manage, 2019, 34(3): 986-997. doi: 10.1002/hpm.2869
    [4] 上观新闻. 沪首个设在商务楼宇社区医生工作室现身虹口北外滩[EB/OL]. (2018-06-17)[2020-09-16]. https://sh.qq.com/a/20180617/006820.htm.
    [5] 上海黄浦卫计委. 家庭医生坐诊楼宇, 黄浦卫生主题教育见实效[EB/OL]. (2019-11-03)[2020-09-16]. https://m.thepaper.cn/baijiahao_4865953.
    [6] 梁鸿, 贺小林. 中国家庭医生制度探索与改革的长宁模式[J].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 2017, 10(10): 1-2. doi: 10.3969/j.issn.1674-2982.2017.10.001
    [7] 黄蛟灵, 梁鸿, 张宜民, 等. 家庭医生制度本土化困境与策略: 以上海市虹口区为例[J].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 2016, 9(8): 37-43. doi: 10.3969/j.issn.1674-2982.2016.08.007
    [8] 汪洋, 杜兆辉, 张怡, 等. 基于全科医生签约服务的全科助理员模式探讨[J]. 中国全科医学, 2015, 18(19): 2265-2268. doi: 10.3969/j.issn.1007-9572.2015.19.006
    [9] 冯黄于飞, 景日泽, 方海. 慢性病患者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利用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 2020, 40(8): 547-551. doi: 10.3969/j.issn.1005-5916.2020.08.005
    [10] 王朝昕, 陈宁, 刘茜, 等. 我国全科医学科研发展的回溯与展望: 发展历史、研究领域及瓶颈分析[J]. 中华全科医学, 2019, 17(7): 1069-1072, 1141.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SYQY201907001.htm
    [11] 张婕, 陈玉荣, 刘春凡. 家庭医生签约制为指导的健康教育对社区脑卒中病人自我效能感及康复效果的影响[J]. 全科护理, 2020, 18(24): 3153-3155. doi: 10.12104/j.issn.1674-4748.2020.24.014
    [12] 郝艳, 唐凯, 张国明, 等. 面向区域家庭医生与分级诊疗的健康服务平台建设实践与应用探索[J]. 中国卫生信息管理杂志, 2016, 13(6): 587-591.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WSGL201606016.htm
    [13] 陈爱云. 广东省家庭医生式服务试点地区居民健康行为及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20, 34(8): 9-12. doi: 10.3969/j.issn.1001-568X.2020.08.0003
    [14] 胡筱蕾, 王皓翔, 王家骥. 新形势下以全科医学理念为基础的老年人群医养结合的思考[J]. 中华全科医学, 2020, 18(11): 1797-1800, 1896.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SYQY202011001.htm
    [15] 肖蕾, 张太慧, 张雅莉, 等. 分级诊疗视角下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签而不约"的原因及对策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 2018, 21(25): 3063-3068.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18.25.007
    [16] 常海明, 陈静静, 彭迎春. 京郊山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区级与内部考核结果的差异分析[J]. 中华全科医学, 2019, 17(3): 341-344.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SYQY201903001.htm
    [17] 姚晓涛, 梁木子. 供方视角下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认知调查[J].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 2020, 40(8): 557-561. doi: 10.3969/j.issn.1005-5916.2020.08.007
    [18] 杨晨, 刘芳. 社区内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 长江丛刊, 2020(20): 85, 87.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CJCK202020048.htm
    [19] 周建珲, 王琪, 田壮, 等. 居民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认知、满意度及影响因素研究[J]. 济宁医学院学报, 2020, 43(3): 165-169. doi: 10.3969/j.issn.1000-9760.2020.03.004
    [20] 范阳东, 江蕾, 柳薇, 等. 广州市家庭医生签约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J]. 中华全科医学, 2021, 19(1): 80-82, 166.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SYQY202101024.htm
    [21] 李越飞. 重庆市南岸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现状调查分析[J]. 现代医药卫生, 2019, 35(19): 3078-3080. doi: 10.3969/j.issn.1009-5519.2019.19.049
  • 期刊类型引用(5)

    1. 蒙乘龙,陈丽丽,邓朴,陈润洮,石建伟,惠红. 上海市宝山区未签约中青年居民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需求状况的分析.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2023(04): 379-385 . 百度学术
    2. 吴娟丽,陈远虹,程慧琴,杨翠,董萍,施榕. 科创承载型功能社区家庭医生服务情况及其供需差异研究. 中华全科医学. 2023(04): 637-640 . 本站查看
    3. 相彤,李文涛,赵京伟,黄亚芳,吴浩. 基于安德森模型的国内外基层医疗服务利用影响因素的系统综述. 中华全科医学. 2023(10): 1757-1761 . 本站查看
    4. 徐健,姚岗,潘文雷,戴芳芳,黄倩,刘蕊,李欣,周良,黄蛟灵. 中青年楼宇人群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需求满足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 中国全科医学. 2022(22): 2782-2789 . 百度学术
    5. 惠红,刘玮,李明媚,朱冬梅,李榴香,陈丽丽,邓朴,石建伟,李宜璇. 社区已签约18~60岁居民签约形式及服务利用满意度分析. 山西医药杂志. 2022(20): 2316-2319 . 百度学术

    其他类型引用(0)

  • 加载中
表(3)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296
  • HTML全文浏览量:  109
  • PDF下载量:  4
  • 被引次数: 5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20-06-08
  • 网络出版日期:  2022-02-16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