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使用互联网及久坐行为对老年人社会参与的影响

马晓青 谢晖 曾春璐 杨琳 姜亦瑶

马晓青, 谢晖, 曾春璐, 杨琳, 姜亦瑶. 使用互联网及久坐行为对老年人社会参与的影响[J]. 中华全科医学, 2024, 22(8): 1292-1295.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3619
引用本文: 马晓青, 谢晖, 曾春璐, 杨琳, 姜亦瑶. 使用互联网及久坐行为对老年人社会参与的影响[J]. 中华全科医学, 2024, 22(8): 1292-1295.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3619
MA Xiaoqing, XIE Hui, ZENG Chunlu, YANG Lin, JIANG Yiyao. Research on the impact of internet use and sedentary behavior on social participation of the elderly[J]. Chinese Journal of General Practice, 2024, 22(8): 1292-1295.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3619
Citation: MA Xiaoqing, XIE Hui, ZENG Chunlu, YANG Lin, JIANG Yiyao. Research on the impact of internet use and sedentary behavior on social participation of the elderly[J]. Chinese Journal of General Practice, 2024, 22(8): 1292-1295.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3619

使用互联网及久坐行为对老年人社会参与的影响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3619
基金项目: 

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计划项目 2022AH040212

详细信息
    通讯作者:

    谢晖,E-mail:hui2122@sina.com

  • 中图分类号: R592 R161.7

Research on the impact of internet use and sedentary behavior on social participation of the elderly

  • 摘要:   目的  老年人社会参与与互联网使用以及久坐行为之间的相关性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老年人群体的健康和社会参与问题日益凸显。本研究通过探讨老年人社会参与与互联网使用、久坐行为之间的关系,旨在为老年群体的健康和社会参与问题提供有益的启示。  方法  本研究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21年数据,对935例老年人的数据采用实证分析方法,探究老年人使用互联网及久坐行为对其社会参与的影响。  结果  在控制了性别、民族、文化程度、BMI、婚姻状态、饮酒等变量后,互联网使用对老年人社会参与具有显著正向影响(r=0.113,P=0.046),而久坐行为对老年人社会参与具有显著负向影响(r=-0.348,P<0.001)。  结论  互联网的使用对老年人的社会参与有积极的影响,而久坐行为则对社会参与产生负面影响。家庭和社会在支持老年人适应数字化时代的同时,也应关注老年人使用互联网的需求和挑战,共同努力创造一个更包容和友好的数字环境,鼓励老年人参与户外活动和团体社交,以减少老年人久坐行为,帮助他们建立更广泛的社交网络,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并增进其社会参与度。

     

  • 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显示,我国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18.7%,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人口数据[1],2022年开始,我国进入老年人口高速增长时期,为应对人口老龄化,联合国提倡老龄人口就业和参与社会活动,鼓励各国采取措施,创造更多适合老年人的工作机会和社会参与机会[2]。我国也在政策上鼓励老年人进行社会参与[3],老年人社会参与对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有益,不仅能够降低老年人发生功能性障碍的风险[4],还能提高老年人认知能力[5],减少抑郁的发生[6]。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老年网民群体不断扩大,2021年《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7],中国网民中60岁及以上网民群体占比达到12.2%,与2020年相比增加了约2 600万人。有研究显示,互联网的使用能够改善老年人的健康自评状况[8], 且互联网使用与老年人良好的心理健康和幸福感呈正相关[9]。有研究显示老年人久坐行为与更多的健康问题有关[10-12], 如营养缺乏、糖尿病、骨质疏松症等。目前,关于老年人的社会参与与老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和久坐行为的关系研究较少,本研究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hinese General Social Survey,CGSS)2021年数据探究其关系,以期为今后进一步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本研究使用CGSS 2021年数据,该数据库始于2003年,是我国最早的全国性、综合性、连续性学术调查项目。2021年共有8 148个样本,本研究数据纳入标准为年龄≥60岁;数据排除标准为数据不完整,具体为被试者对于问题的回答为“拒绝回答”“不知道”“不适用”。最终纳入数据935个。本研究方案已获蚌埠医科大学伦理委员会审查批准(伦科批字〔2023〕253号)。

    1.2.1   因变量

    老年人社会参与包括6个方面:生产性活动、休闲娱乐活动、健身锻炼活动、文化参与活动、社交活动、政治活动。6类活动中根据参与频率予以计分,1=从不,2=很少,3=有时,4=经常,5=非常频繁。老年人参与各类活动中“从不”定义为未参与该类活动,赋值为“0”,“很少”“有时”“经常”“非常频繁”则被定义为参与了该类活动,赋值为“1”。老年人社会参与情况为六类活动的总和,计分≥1分为老年人社会参与组,计分=0分为老年人非社会参与组。

    1.2.2   自变量

    互联网使用情况,根据中国综合性社会调查(2021)问卷[13]中:“互联网(包括手机上网)使用情况”,将回答“从不”赋值为1,“很少”赋值为2,“有时”赋值为3,“经常”赋值为4,“频繁”赋值为5。

    老年人久坐行为,根据上述问卷中:“您一般工作日有多少时间是坐着的?包括所有坐着的时间(例如坐在桌前,读书,坐着或躺着看电视等)”, 被试者的回答为具体时间。本研究参照国内外相关文献,以久坐行为总时间≥6 h/d定义为久坐, 赋值为“1”,久坐行为总时间<6 h/d定义为非久坐, 赋值为“0”。

    1.2.3   控制变量

    老年人的一般社会特征,包括性别(男性=1、女性=2),年龄(60~69岁=1、70~79岁=2、≥80岁=3),民族(少数民族=0、汉族=1),宗教信仰(没有宗教信仰=0、有宗教信仰=1),文化程度(没有受过教育=0、初中及以下=1、高中及以上=2),2020年个人年收入(年收入<10 000元=1、年收入10 000~29 999元=2、年收入≥30 000元=3),BMI[偏瘦(<18.5)=1、正常(18.5~23.9)=2、超重(24.0~27.9)=3、肥胖(≥28.0)=4],户口状况(农业户口=1、非农业户口=2),婚姻状况(非在婚=0、在婚=1),抽烟(不抽烟=0、抽烟=1),饮酒(不饮酒=0、饮酒=1)。

    本研究中因变量老年人社会参与情况为二分类变量,因此选择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依据研究假设可得如下模型:

    $$ {\rm{SP = \mathtt{α} + \mathtt{β} \times NET + \mathtt{β} 2 \times SB}} $$

    其中SP为老年人社会参与水平,NET为互联网Internet的缩写,代表老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SB为久坐行为Sedentary Behavior的简写,代表老年人久坐时间。

    采用SPSS 26.0统计学软件整理与分析数据。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 x±s表示,2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 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P25, P75)表示,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以例(%)表示,2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等级资料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对老年人的互联网使用情况、久坐行为进行相关性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老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久坐行为对老年人社会参与的影响。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935例老年人中进行社会参与的有825例,参与率达88.2%,不同性别、民族、文化程度、BMI、婚姻状态、饮酒、久坐行为、年龄及互联网使用情况老年人社会参与情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同2020年年收入、户口状态、抽烟情况老年人社会参与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表  1  不同特征老年人社会参与情况比较
    Table  1.  Comparison of social participation among the elderly with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项目 社会参与组
    (n=825)
    非社会参与组
    (n=110)
    统计量 P
    性别[例(%)] 16.490a <0.001
     男性 400(48.5) 76(69.1)
     女性 425(51.5) 34(30.9)
    民族[例(%)] 322.840a <0.001
     汉 744(90.2) 22(20.0)
     少数民族 81(9.8) 88(80.0)
    宗教信仰[例(%)] 1.895a 0.169
     有 78(9.5) 15(13.6)
     无 747(90.5) 95(86.4)
    户口状态[例(%)] 3.640a 0.056
     农业 462(56.0) 51(46.4)
     非农业 363(44.0) 59(53.6)
    婚姻状态[例(%)] 4.672a 0.031
     在婚 606(73.5) 70(63.6)
     其他 219(26.5) 40(36.4)
    抽烟[例(%)] 1.020a 0.312
     是 217(26.3) 24(21.8)
     否 608(73.7) 86(78.2)
    饮酒[例(%)] 5.544a 0.019
     是 715(86.7) 104(94.5)
     否 110(13.3) 6(5.5)
    久坐时间[M(P25, P75), h/d] 4.0(2.0,7.0) 10.0(4.0,13.3) 11.430b 0.005
    年龄[例(%)] -2.283b 0.022
     60~69岁 428(51.9) 46(41.8)
     70~79岁 290(35.2) 42(38.2)
     ≥80岁 107(12.9) 22(20.0)
    文化程度[例(%)] -2.474b 0.013
     文盲 95(11.5) 23(20.9)
     初中及以下 541(65.6) 68(61.8)
     高中及以上 189(22.9) 19(17.3)
    2020年年收入[例(%)] -1.028b 0.304
     <10 000元 606(73.5) 86(78.2)
     10 000~29 999元 104(12.6) 11(10.0)
     ≥30 000元 115(13.9) 13(11.8)
    BMI[例(%)] -2.105b 0.035
     偏瘦 55(6.7) 13(11.8)
     正常 362(43.9) 49(44.5)
     超重 265(32.1) 31(28.2)
     肥胖 143(17.3) 17(15.5)
    互联网使用情况[例(%)] -2.813b 0.005
     从不 421(51.0) 70(63.6)
     很少 58(7.0) 11(10.0)
     有时 52(6.3) 6(5.5)
     经常 144(17.5) 10(9.1)
     非常频繁 150(18.2) 13(11.8)
    注:a为χ2值,bZ值。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在控制老年人的一般社会特征, 包括性别、年龄、民族、宗教信仰、文化程度、2020年个人年收入、BMI、户口状况、婚姻状况、抽烟、饮酒变量后,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老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与老年人社会参与情况呈正相关(r=0.113,P=0.046);老年人久坐时间与老年人社会参与情况呈负相关(r=-0.348, P<0.001)。

    本研究以老年人是否进行社会参与作为因变量,老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与久坐行为作为自变量,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老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与久坐行为是老年人社会参与的影响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表  2  老年人社会参与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
    Table  2.  Binary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of social participation in the elderly
    项目 B SE Waldχ2 P OR 95% CI
    常量 3.212 0.285 127.457 <0.001 24.840
    互联网使用情况 0.214 0.080 7.169 0.007 1.238 1.059~1.448
    久坐行为 -0.234 0.025 84.466 <0.001 0.791 0.753~0.832
    注: 控制老年人的一般社会特征, 包括性别、年龄、民族、宗教信仰、文化程度、2020年个人年收入、BMI、户口状况、婚姻状况、抽烟、饮酒变量。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表 2可知,老年人社会参与模型为:$ {\rm{SP = 3}}{\rm{.212 + 0}}{\rm{.214}} \times {\rm{NET - 0}}{\rm{.234}} \times {\rm{SB}}$。

    老年人社会参与是构建积极老龄化的三大支柱之一,对社会的发展至关重要。本研究中老年人社会参与率为88.2%,和红等[14]研究中老年人社会参与率为47.43%,产生如此大差距的原因是对于老年人社会参与标准划分不同,本研究采取二分类划分,老年人只要参与其中一种类型的社会参与活动即为进行了社会参与,标准更为广泛。本研究中不同性别、民族、文化程度、BMI、婚姻状态、饮酒情况老年人社会参与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这与既往的研究[15-16]一致。受中国传统观念的影响,女性更有可能从事家务及家庭成员的照顾活动,相对于男性更少参与到社会活动中[17];而受文化背景等因素的影响,少数民族独特的文化认同和价值观、居住的地理环境等会影响其社会参与态度及行为,因此少数民族社会参与率相对较低[18]。一般来说,文化程度越高认知水平就越高,越倾向于参与社会组织与政治活动中[19],因为这些活动的参与需要一定的文化作为支撑。BMI越高的老年人越有可能从事到娱乐活动与健身锻炼活动中[20],尤其是现在互联网的发展给老年人提供了更多的健康指导与意见,拥有更多空闲时间的老年人会寻求更健康的活动方式。受中国酒文化的影响,饮酒作为社交的重要方式,在中国传承了几千年,因此饮酒的老年人比不饮酒的老年人更可能进行社会参与。

    本研究发现,老年人使用互联网越频繁,就越有可能进行社会参与。有研究显示,互联网可以为老年人提供更广泛的社交机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使人们的迁移率增加,快节奏的生活使得人们之间的交往更少,而互联网能够帮助他们与家人、朋友和社区保持联系[21],使得社交不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互联网便于老年人获取各种信息和资源,包括健康知识、社区活动、志愿者机会等[22],这也是一个良性循环,互联网的使用提高了老年人获得信息资源的能力,促使其更多地进行社会参与,也能够促进老年人之间的沟通,为了更好地进行社会参与,老年人会更主动地进行新技术、新知识的学习。互联网提供的虚拟社交可以为老年人提供情感支持,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可能面临社交圈子变小、孤独感增加等问题,而互联网的虚拟社交平台可以帮助他们扩大社交范围、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而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提高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23]。总的来说,互联网的使用为老年人提供了更多的社交和学习机会,有助于促使他们更多地进行社会参与,增强社会联系,提高生活质量。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对于一些老年人来说,使用互联网和虚拟社交平台可能存在一些技术障碍和安全风险。因此,有必要提供培训和支持,帮助老年人更好地利用互联网资源,同时加强网络安全意识。此外,家人和社会也可以为老年人提供支持和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虚拟社交网络,体验互联网带来的积极影响。

    本研究还发现,久坐行为对于老年人社会参与具有负性影响。有研究显示,长时间久坐会导致身体活动减少,肌肉得不到充分的锻炼,从而导致肌肉无力和萎缩;此外,长期久坐还可能导致代谢率降低,影响身体的能量消耗和新陈代谢过程[24];并且,久坐会导致人们长时间处于相对封闭的环境中,减少了与他人的交流和社交活动,加上长时间坐着可能会导致身体和大脑疲劳,从而增加心理压力和焦虑感[25];另外,长时间久坐也可能影响人们的睡眠质量,进一步加重心理健康问题。老年人长时间久坐可能受到身体健康问题的影响,包括肌肉无力、关节僵硬、心血管疾病等,这会降低他们参与社会活动的积极性。此外,长时间久坐也可能影响老年人的心理状态,增加抑郁和焦虑的风险,使他们更不愿意积极参与社会活动。

    综上所述,互联网的使用对老年人的社会参与有积极的影响,而久坐行为则对社会参与产生负面影响。因此,需要家庭和社会给予老年人更多关爱和支持,引导他们进入数字化时代,同时营造安全和谐的网络环境,提高老年人的网络安全意识。另外,帮助老年人树立健康生活观念,鼓励他们增加户外活动和团体社交活动也是非常重要的。这些措施可以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促进他们更多地进行社会参与,从而减少孤独和抑郁情绪,增强社会联系,提升整体幸福感。因此,关爱老年人,帮助他们适应数字化时代,鼓励他们保持积极的生活方式,对于促进老年人更多地进行社会参与和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 表  1  不同特征老年人社会参与情况比较

    Table  1.   Comparison of social participation among the elderly with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项目 社会参与组
    (n=825)
    非社会参与组
    (n=110)
    统计量 P
    性别[例(%)] 16.490a <0.001
     男性 400(48.5) 76(69.1)
     女性 425(51.5) 34(30.9)
    民族[例(%)] 322.840a <0.001
     汉 744(90.2) 22(20.0)
     少数民族 81(9.8) 88(80.0)
    宗教信仰[例(%)] 1.895a 0.169
     有 78(9.5) 15(13.6)
     无 747(90.5) 95(86.4)
    户口状态[例(%)] 3.640a 0.056
     农业 462(56.0) 51(46.4)
     非农业 363(44.0) 59(53.6)
    婚姻状态[例(%)] 4.672a 0.031
     在婚 606(73.5) 70(63.6)
     其他 219(26.5) 40(36.4)
    抽烟[例(%)] 1.020a 0.312
     是 217(26.3) 24(21.8)
     否 608(73.7) 86(78.2)
    饮酒[例(%)] 5.544a 0.019
     是 715(86.7) 104(94.5)
     否 110(13.3) 6(5.5)
    久坐时间[M(P25, P75), h/d] 4.0(2.0,7.0) 10.0(4.0,13.3) 11.430b 0.005
    年龄[例(%)] -2.283b 0.022
     60~69岁 428(51.9) 46(41.8)
     70~79岁 290(35.2) 42(38.2)
     ≥80岁 107(12.9) 22(20.0)
    文化程度[例(%)] -2.474b 0.013
     文盲 95(11.5) 23(20.9)
     初中及以下 541(65.6) 68(61.8)
     高中及以上 189(22.9) 19(17.3)
    2020年年收入[例(%)] -1.028b 0.304
     <10 000元 606(73.5) 86(78.2)
     10 000~29 999元 104(12.6) 11(10.0)
     ≥30 000元 115(13.9) 13(11.8)
    BMI[例(%)] -2.105b 0.035
     偏瘦 55(6.7) 13(11.8)
     正常 362(43.9) 49(44.5)
     超重 265(32.1) 31(28.2)
     肥胖 143(17.3) 17(15.5)
    互联网使用情况[例(%)] -2.813b 0.005
     从不 421(51.0) 70(63.6)
     很少 58(7.0) 11(10.0)
     有时 52(6.3) 6(5.5)
     经常 144(17.5) 10(9.1)
     非常频繁 150(18.2) 13(11.8)
    注:a为χ2值,bZ值。
    下载: 导出CSV

    表  2  老年人社会参与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

    Table  2.   Binary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of social participation in the elderly

    项目 B SE Waldχ2 P OR 95% CI
    常量 3.212 0.285 127.457 <0.001 24.840
    互联网使用情况 0.214 0.080 7.169 0.007 1.238 1.059~1.448
    久坐行为 -0.234 0.025 84.466 <0.001 0.791 0.753~0.832
    注: 控制老年人的一般社会特征, 包括性别、年龄、民族、宗教信仰、文化程度、2020年个人年收入、BMI、户口状况、婚姻状况、抽烟、饮酒变量。
    下载: 导出CSV
  • [1] 国家统计局.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结果新闻发布会答记者[EB/OL]. (2021-05-11)[2023-12-01]. https://www.stats.gov.cn/zt_18555/zdtjgz/zgrkpc/dqcrkpc/ggl/202302/t20230215_1904005.html.

    State Statistical Bureau. The seventh national population census main data results press conference to answer reporters[EB/OL]. (2021-05-11)[2023-12-01]. https://www.stats.gov.cn/zt_18555/zdtjgz/zgrkpc/dqcrkpc/ggl/202302/t20230215_1904005.html.
    [2] 联合国. 世界人口展望2022[EB/OL]. (2022-06-11)[2023-12-01]. https://population.un.org/wpp/.

    United Nations. World population prospects 2022[EB/OL]. (2022-06-11)[2023-12-01]. https://population.un.org/wpp/.
    [3] 国务院. 国务院关于印发"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的通知[EB/OL]. (2022-02-21)[2023-12-01]. 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22-02/21/content_5674844.htm.

    The State Council. The State Council on the issuance of "the 14th five-year Pla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undertakings for the aged and the aged service system notice[EB/OL]. (2022-02-21)[2023-12-01]. 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22-02/21/content_5674844.htm.
    [4] LI X, GE T, DONG Q, et al. Social participation, psychological resilience and depression among widowed older adults in China[J]. BMC Geriatr, 2023, 23(1): 454. DOI: 10.1186/s12877-023-04168-7.
    [5] WANG R, FENG Z, LIU Y, et al. Relationship between neighbourhood social participation and depression among older adults: a longitudinal study in China[J]. Health Soc Care Community, 2020, 28(1): 247-259. doi: 10.1111/hsc.12859
    [6] DU X, LIAO J, YE Q, et al. Multidimensional internet use, social participation, and depression among middle-aged and elderly Chinese individuals: nationwide cross-sectional study[J]. J Med Internet Res, 2023, 25: e44514. DOI: 10.2196/44514.
    [7]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第4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现状统计报告》[EB/OL]. (2021-08-27)[2023-12-01]. https://news.cctv.com/2021/08/27/ARTIAQ8bIAmQ68Vs88OMHnRa210827.shtml.

    China Internet Network Information Center. The 48th statistical report on internet development status in China[EB/OL]. (2021-08-27)[2023-12-01]. https://news.cctv.com/2021/08/27/ARTIAQ8bIAmQ68Vs88OMHnRa210827.shtml.
    [8] HOU B, LI Y, WANG H. Internet use and health status among older adults: the mediating role of social participation[J]. Front Public Health, 2022, 10: 1072398. DOI: 10.3389/fpubh.2022.1072398.
    [9] KOUVONEN A, KEMPPAINEN T, TAIPALE S, et al. Health and self-perceived barriers to internet use among older migrants: a population-based study[J]. BMC Public Health, 2022, 22(1): 574. doi: 10.1186/s12889-022-12874-x
    [10] GRANT D, TOMLINSON D, TSINTZAS K, et al. Displacing sedentary behaviour with light intensity physical activity spontaneously alters habitual macronutrient intake and enhances dietary quality in older females[J]. Nutrients, 2020, 12(8): 2431. DOI: 10.3390/nu12082431.
    [11] CORREIA I R, MAGALHES J P, JUDICE P B, et al. Breaking-up sedentary behavior and detraining effects on glycemic control: a randomized crossover trial in trained older adults[J]. J Aging Phys Act, 2022, 31(3): 391-399.
    [12] RAFFINA J, DE SOUTO BARRETO P, LE TRAON A P, et al. Sedentary behavior and the biological hallmarks of aging[J]. Ageing Res Rev, 2023, 83: 101807. DOI: 10.1016/j.arr.2022.101807.
    [13] HAN J, ZHAO X. Impact of Internet use on multi-dimensional health: an empirical study based on CGSS 2017 data[J]. Front Public Health, 2021, 9: 749816. DOI: 10.3389/fpubh.2021.749816.
    [14] 和红, 闫辰聿, 王鑫, 等. 社会参与对中国老年人抑郁水平的影响研究[J].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 2023, 16(2): 1-8. doi: 10.3969/j.issn.1674-2982.2023.02.001

    HE H, YAN C Y, WANG X, et al. Study on the effect of social participation on depression levels in Chinese elderly[J]. Chinese Health Policy Research, 2023, 16(2): 1-8. doi: 10.3969/j.issn.1674-2982.2023.02.001
    [15] LIM-SOH J W. Social participation in widowhood: evidence from a 12-year panel[J]. J Gerontol B Psychol Sci Soc Sci, 2022, 77(5): 972-982. doi: 10.1093/geronb/gbab072
    [16] 耿硕基, 时松和, 王俊杰, 等. 河南省老年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与社会参与状况分析[J]. 现代预防医学, 2022, 49(3): 482-486, 517.

    GENG S J, SHI S H, WANG J J, et al. Analysis of the daily living activities and social participation of the elderly in Henan Province[J]. Modern Preventive Medicine, 2022, 49(3): 482-486, 517.
    [17] CHEN J, ZENG Y, FANG Y. Effects of social participation patterns and living arrangement on mental health of Chinese older adults: a latent class analysis[J]. Front Public Health, 2022, 10: 915541. DOI: 10.3389/fpubh.2022.915541.
    [18] 魏金鹏, 田明. 青藏高原流动人口社会融入及其影响因素[J]. 地理研究, 2023, 42(12): 3248-3263. doi: 10.11821/dlyj020230178

    WEI J P, TIAN M. Social integration of the Tibetan Plateau[J]. Geographic Studies, 2023, 42(12): 3248-3263. doi: 10.11821/dlyj020230178
    [19] 汪虹, 许方蕾, 汤爱玲, 等. 275例早中期帕金森病患者社会参与现状及其相关因素分析[J]. 中华全科医学, 2023, 21(11): 1907-1911.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3255

    WANG H, XU F L, TANG A L, et al.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tatus of social participation and related factors of 275 patients with early and middle term Parkinson ' s disease[J]. Chinese Journal of General Practice, 2023, 21(11): 1907-1911.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3255
    [20] 赖小星, 霍晓鹏, 薄琳, 等. 高龄老年住院患者衰弱现状及影响因素的研究[J]. 北京医学, 2021, 43(3): 198-202.

    LAI X X, HUO X P, BO L, et al. Research on the weakening statu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elderly hospitalized patients[J]. Beijing Medical Journal, 2021, 43(3): 198-202.
    [21] YU K, WU S, CHI I. Internet use and loneliness of older adults over time: the mediating effect of social contact[J]. J Gerontol B Psychol Sci Soc Sci, 2021, 76(3): 541-550. doi: 10.1093/geronb/gbaa004
    [22] AHMAD M, MALIK A, MAHMOOD K. Dengue-related information needs and information-seeking behavior in Pakistan[J]. Health Commun, 2023, 38(6): 1168-1178. doi: 10.1080/10410236.2021.1996674
    [23] MEI Y, LIN N. Internet use and the happiness of rural residents: the role of education and health[J]. Int J Environ Res Public Health, 2023, 20(4): 3540. DOI: 10.3390/ijerph20043540.
    [24] 郭振平, 伊海金, 梁思超, 等. 不同年龄及职业人群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临床特征分析[J]. 北京医学, 2022, 44(8): 717-721.

    GUO Z P, YI H J, LIANG S C, et al. Analysis of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 in different age and occupational populations[J]. Beijing Medicine Journal, 2022, 44(8): 717-721.
    [25] 朱纯静, 陈鸟鸟, 汪少艳, 等. 结直肠癌患者久坐行为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J]. 中华全科医学, 2023, 21(9): 1478-1481.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3150

    ZHU C J, CHEN N N, WANG S Y, et al. Current status of sedentary behavior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in patients with colorectal cancer[J]. Chinese Journal of General Practice, 2023, 21(9): 1478-1481.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3150
  • 期刊类型引用(1)

    1. 毛博书. 让健康触手可及:数字化融入对乡城流动人口健康折旧的影响.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2024(06): 170-178 . 百度学术

    其他类型引用(0)

  • 加载中
表(2)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93
  • HTML全文浏览量:  48
  • PDF下载量:  3
  • 被引次数: 1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23-11-08
  • 网络出版日期:  2024-11-19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