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22年  第20卷  第2期

专家论坛
“互联网+”社区赋能的现状及前景展望
代华, 邓宏宇, 袁波, 伍佳, 赵茜
2022, 20(2): 175-178.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2306
738 134
摘要:
为达到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人人享有卫生保健”和我国政府提出的“健康中国2030”战略目标,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全科医疗在基层医疗保健中的主导作用成为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笔者对“互联网+”和“社区赋能”的概念、发展历史、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前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发现“社区赋能”的理论体系强调通过社区成员的组织协作来提升其在基层医疗保健事业方面的控制力,优化医疗资源分配,改善社区医疗组织构架,从而全面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互联网+”的出现更是将“社区赋能”的理论付诸实现并赋予更为强大的功能。“互联网+”目前已在基层医疗服务、公共卫生、家庭签约、药品保障、医疗结算、医学教育和医疗管理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将“互联网+”与“社区赋能”相结合,可以最大限度地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提高慢病管理的质量和效率,丰富基层卫生人才培养的手段,提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虽然“互联网+”与“社区赋能”的实际应用还存在部分群众认知和接受程度不高、信息和隐私的保密、法律和政策的缺失等诸多问题,但不可否认的是,“互联网+”与“社区赋能”的结合,是未来全科医学在基层卫生保健事业中发挥核心主导作用的有力武器。如何将“社区赋能”与“互联网+”有机融合,最大限度利用有限的基层医疗资源发挥最大的作用值得持续探索和总结。
全科医学讲堂——“国外全科医学介绍”
英国全科医学的发展历程(续完)
RodgerCharlton, 刘曼玲, 谢宛玲, 姚弥
2022, 20(2): 179-180.
624 65
摘要:
全科医学论著
基于多标签机器学习的糖尿病肾病中医“同病异证”风险评估模型的构建
佟旭, 杨纯, 孟庆刚
2022, 20(2): 181-185, 227.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2307
724 65
摘要:
  目的  基于多标签机器学习算法策略,构建符合中医特色的糖尿病肾病“同病异证”风险评估模型并比较其效能,为辅助中医药防治糖尿病肾病提供更高效的方法。  方法  利用8 795条糖尿病肾病诊疗数据,基于复杂网络社区发现算法进行特征选择,分别在“转化问题”与“算法适应”2种算法策略下,使用支持向量机(SVM)、自组织增强(AdaBoost)、多标签条件随机场(ML-RBF)、多标签最近邻(ML-KNN)等算法构建多标签学习模型,并使用5种评价指标对模型效能进行比较。  结果  最终构建了具有8 795条样本,113个指标、15个证型标签的糖尿病肾病多标签数据集。模型评价方面,ML-KNN在海明损失(Hamming Loss)、排序损失(ranking Loss)、覆盖度(Coverage)指标上性能最好;SVM在1-错误率(one-error)指标上出现3次最小值,但仍以KNN的one-error指标平均值最佳;4种模型的平均精度(average precision)均在90%以上,以ML-KNN及ML-RBF性能相对最佳。上述4种模型在糖尿病肾病“同病异证”的多证型风险评估方面均具有较好的诊断效能,综合来看ML-KNN性能相对最优。  结论  多标签机器学习算法能够用于中医多证型等复杂情况的风险评估,为辅助中医药防治糖尿病肾病提供参考,也为多标签机器学习在全科医学临床多病种诊疗的应用提供方法学借鉴。
基于倾向性评分匹配法评估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神经功能改善的影响因素分析
汤爱洁, 牛淑珍, 刘怡凡, 王温情, 杨红艳, 戴秀娟, 吴茜
2022, 20(2): 186-189.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2308
537 69
摘要:
  目的  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神经功能改善的影响因素。  方法  选取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2019年6月—2020年6月首次缺血性卒中的247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出院时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减少的百分率分为非显著提高组(< 46%)和显著提高组(≥46%);使用1∶ 1倾向性评分匹配方法控制一般资料及入院NIHSS分值,对匹配后的患者采用logistic回归,研究神经功能改善的影响因素。  结果  匹配前,MBI(Z=2.030,P=0.042)、mRs(Z=2.996,P=0.003)、入院NIHSS评分(Z=2.501,P=0.012)、睡眠时长(χ2=9.486,P=0.009)和认知障碍(χ2=31.598,P < 0.001)在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匹配后,睡眠时长(χ2=8.161,P=0.017)、糖尿病(χ2=6.092,P=0.014)、认知障碍(χ2=21.066,P < 0.001)在2组间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将匹配后2组比较中P < 0.1的变量(糖尿病、睡眠时长、认知障碍)纳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睡眠时长(OR=1.667,95% CI:1.043~2.664,P=0.033),MoCA(OR=4.697,95% CI:1.973~11.185,P < 0.001)可能是影响神经功能改善的危险因素。  结论  睡眠时长越短、卒中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对AIS短期预后有不利影响。
ROMA和CPH-I在早期上皮性卵巢恶性肿瘤中的诊断价值
聂丹丹, 王丽华, 李燕华
2022, 20(2): 190-194.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2309
460 37
摘要:
  目的  探讨卵巢恶性肿瘤风险算法(ROMA)和哥本哈根指数(CPH-I)在早期上皮性卵巢恶性肿瘤(EOC)中的诊断价值。  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2月就诊于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的139例上皮性卵巢肿瘤患者(其中早期EOC 52例,上皮性卵巢交界性肿瘤24例,上皮性卵巢良性肿瘤63例)进行回顾性研究,搜集入选者的年龄、绝经状态、血清人附睾蛋白4(HE4)和癌抗原125(CA125)值,计算ROMA和CPH-I值, 通过绘制曲线下面积(AUC)来衡量这些指标的诊断准确性,并计算CA125、HE4、ROMA和CPH-I在各个组别诊断中的灵敏度、特异度。  结果  在各个组别的对比中,CPH-I、ROMA、HE4的AUC均优于CA125。且组间比较结果显示,4种指标均为早期恶性组 > 交界性组 > 良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01)。在预测卵巢肿瘤良恶性时,CA125、ROMA较HE4和CPH-I具有更好的灵敏度(88.46%、92.31% vs. 82.69%、86.54%),而HE4和CPH-I在特异度上优于CA125、ROMA(93.65%、96.83% vs. 76.19%、90.48%)。再按照绝经状态分组后, 早期恶性组与良性组比较,绝经后患者ROMA、CPH-I的AUC、灵敏度、特异度均高于绝经前患者(0.995、0.992 vs. 0.905、0.935, 96.77%、96.77% vs. 85.71%、71.43%, 95.83%、95.83% vs. 87.18%、94.87%)。  结论  在早期EOC的诊断中,ROMA具有更好的灵敏度,而CPH-I特异度优于ROMA;ROMA、CPH-I在绝经后患者中具有更好的灵敏度及特异度。
208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相关因素分析
郭斌, 陈蕊, 王圣应, 彭梅
2022, 20(2): 195-198, 262.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2310
552 87
摘要:
  目的  探寻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 PTC)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为临床治疗决策的拟定及预后评估提供依据。  方法  收集2019年6—12月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头颈乳腺外科收治的208例接受手术治疗且病理证实为PTC首发病例的超声、病理及临床资料,详细记录各项数据,并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颈部淋巴结转移组和非转移组的相关因素。  结果  208例患者中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有126例,转移率为60.6%。不同性别、年龄、肿瘤位置、肿瘤长径、是否存在超声异常淋巴结、肿瘤纵横比>1、多灶病变、双侧病变、被膜侵犯、结节钙化、合并结节性甲状腺肿的PTC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女性(OR=0.386)是PTC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的保护因素,肿瘤位置低(OR=3.057)、存在超声异常淋巴结(OR=6.277)、多灶病变(OR=2.889)是PTC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PTC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与多种因素密切相关,关注分析此类因素,对临床分期、拟定治疗决策及预后评估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生物标志物与急性肺栓塞危险分层及预后的关联性研究
庞颖颖, 刘海涛
2022, 20(2): 199-201, 281.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2311
328 37
摘要:
  目的  探究生物标志物对急性肺栓塞危险分层及预后的应用价值。  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1月间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经多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确诊急性肺栓塞患者90例为观察组,根据2014年《欧洲心脏病协会ESC指南》分为高危组(20例)、中危组(21例)及低危组(49例)。另选取50例同期年龄相似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B型脑钠肽(BNP)水平,快速定量检测仪检测肌钙蛋白Ⅰ(TnI)水平,白蛋白钴结合实验终点比色法测定缺血修饰性白蛋白(IMA)水平。  结果  观察组血清BNP、TnI及IMA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高危组血清IMA、TnI及BNP表达水平高于中低危组,中危组高于低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死亡组患者血清中IMA、TnI及BNP分别为86.23(82.06, 92.17)U/mL、0.74(0.35, 0.78)ng/mL、2.42(0.69, 5.60)ng/mL,高于存活组的70.54(67.16, 84.87)U/mL、0.05(0.01, 0.57)ng/mL、0.63(0.17, 2.71)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  结论  BNP、TnI及IMA能够反映出急性肺栓塞的危险分层及预后评估,值得临床借鉴。
游离股前外侧皮瓣在颌面部组织缺损移植重建中的应用
朱伟政, 陈传俊
2022, 20(2): 202-205, 297.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2312
418 7
摘要:
  目的  探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free anterolateral thigh myocutaneous flap)在口腔颌面部各类恶性肿瘤(以口腔鳞状细胞癌为主)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应用于恶性肿瘤根治术后头颈颌面部大面积组织缺损移植重建的治疗效果。  方法  选取2015年4月—2020年8月在安徽省立医院口腔颌面外科住院行手术治疗的66例游离股前外侧皮瓣移植重建口腔癌根治术后颌面部缺损患者,对患者的一般资料,修复部位,术后口腔言语、咀嚼、吞咽功能恢复状况,术后外形的满意程度,以及相关术后随访数据等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以及SPSS 23.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详细研究游离股前外侧皮瓣在临床设计制备、吻合重建、术后并发症以及患者外观及功能等各方面存在的优势及不足。  结果  66例患者皮瓣一期成活64例,其中因血管栓塞导致术后皮瓣坏死2例,成功率为96.97%。所有患者术后皮瓣供区无严重并发症出现。除去原发灶过于巨大的T4期患者因口腔颌面部组织缺损过多,严重影响术后正常生理功能外,剩余85%以上的患者术后3个月即可获得较为满意的言语及进食功能恢复,93.94%的患者对术后外观形态满意或可接受。各类口腔癌患者术前术后张口度、进食及言语功能等方面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  结论  游离股前外侧皮瓣因其制取简单、设计灵活、功能强大、供区隐蔽等诸多优点极其适合作为口腔颌面外科头颈部组织缺损重建的首选“个性化”修复皮瓣。
胸腔镜肺段切除手术的安全性及降低耗材使用的临床分析
张雷, 李小军, 贡会源, 王彪
2022, 20(2): 206-208, 331.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2313
240 7
摘要:
  目的  探讨应用控制高值耗材使用的手术方式对胸腔镜肺段切除手术的安全性和疗效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2月—2019年12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胸外科收治的胸腔镜肺段切除术患者33例,其中男性6例,女性27例,年龄为31~75(55.33±10.25)岁;根据患者病变情况选择单肺段切除、联合肺段切除或肺段+肺楔形切除术式;通过以结扎为主的肺段动脉及静脉处理方法,保留段间静脉,膨胀萎陷法确定段间交界,将靶肺段通过能量器械从靶段中心向外周分离,切割缝合器完成剩余段间平面的裁剪;肺楔形切除以钳夹、切除后缝扎为主;通过个体化的手术方法,在保证手术安全性和疗效的同时,控制手术耗材的使用成本。  结果  33例患者均按照术前规划顺利完成手术;单肺段切除14例,联合肺段切除11例,肺段+肺楔形切除8例;切除病灶42个。减少了肺血管、肺楔形切除及段间平面处理的耗材使用量;能量器械处理段间平面处无明显漏气、出血,切割缝合器处理段间平面处无明显压榨;术后肺膨胀满意,总引流量为100~2 330 mL;胸引管留置时间为2~18 d;术后住院天数为4~18 d。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6例轻度漏气者引流后痊愈。  结论  胸腔镜肺段切除通过控制手术耗材使用的手术方式,可以保证手术的安全性、经济性及短期疗效,更有利于手术的推广。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外周血NLR水平与T淋巴细胞亚群的相关性及对预后的影响
苏传勇, 陶叠宏, 任莉, 郭淑萍, 周雯霏, 吴海英, 蒋慧芳
2022, 20(2): 209-211, 232.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2314
609 38
摘要:
  目的  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水平与T淋巴细胞亚群的相关性及对预后的影响。  方法  选择2016年6月—2018年1月在浙江省立同德医院接受诊治的80例MM患者,设为MM组;选择同期在浙江省立同德医院体检的健康者60例,设为健康对照组。比较2组研究对象NLR水平、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NK细胞水平,Pearson法分析MM组NLR与T细胞亚群水平的相关性。另将MM组分为高NLR水平组(NLR≥2.69,38例)和低NLR水平组(NLR < 2.69,42例),进行2组生存曲线绘制及生存率比较。  结果  MM组NLR、CD8+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2.69±0.74 vs. 1.72±0.45, (44.34±5.04)% vs. (25.36±3.54)%, t=9.614、26.133,均P < 0.05],CD3+、CD4+、CD4+/CD8+水平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均P < 0.05),NK细胞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M患者NLR水平与CD3+、CD4+、CD4+/CD8+呈负相关(r=-0.483、-0.481、-0.595,均P < 0.05),与CD8+呈正相关(r=0.318,P < 0.05)。高NLR组2年生存率、2年无进展生存率明显低于低NLR组(均P < 0.05)。  结论  MM患者CD3+、CD4+、CD4+/CD8+水平明显低于健康人群,NLR、CD8+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人群,机体NLR水平与患者免疫功能密切相关,高NLR水平提示MM患者预后不良。
癌痛控制前后致痛物质的表达及免疫功能改变的临床意义
黄先达, 石围, 龚泉, 李仕娟, 张利娟, 周春艳, 陈曦, 庄莉, 王存德
2022, 20(2): 212-215.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2315
351 13
摘要:
  目的  探讨癌痛与致痛物质及免疫功能的关系,以期筛选出用于癌痛评估及疗效监测的敏感指标,并初步探寻致痛物质在癌痛中的作用机制。  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9年1月在云南省肿瘤医院确诊的60例癌痛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分别选取30例健康人群和30例无疼痛肿瘤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血浆中TNF-α、IL-6、β-内啡肽、神经生长因子(NGF)和溶血磷脂酸(LPA)的含量,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癌痛控制前后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统计分析致痛物质的表达与癌痛程度、爆发痛、远处转移等各因素的关系。  结果  观察组TNF-α、IL-6、β-内啡肽、NGF和LPA的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癌痛控制后血清TNF-α、IL-6、β-内啡肽、NGF的含量分别为(87.77±11.60)ng/L、(33.33±6.43)ng/mL、(24.00±5.93)ng/mL、(19.85±3.78)pg/mL,明显低于癌痛控制前水平[(220.20±32.11)ng/L、(59.48±10.26)ng/mL、(38.62±8.01)ng/mL、(34.32±6.21)pg/mL],但LPA的表达在癌痛控制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NF-α、IL-6、NGF和LPA的含量与癌痛程度、爆发痛、远处转移有关。β-内啡肽的表达水平与癌痛程度、远处转移有关。癌痛控制后CD3+、CD4+、CD4+/CD8+均显著高于癌痛控制前;而癌痛控制后CD8+却明显低于控制前。  结论  TNF-α、IL-6、β-内啡肽、NGF和LPA在癌痛中可能起着一定作用,可辅助用于癌痛评估及疗效监测;癌痛可使机体免疫功能降低。
胸椎旁神经阻滞对冠脉搭桥术患者麻醉诱导期血流动力学及术后恢复的影响
刘磊, 李海慧, 冯涛, 吴障, 陶静, 梁启胜
2022, 20(2): 216-219.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2316
278 20
摘要:
  目的  探讨胸椎旁神经阻滞对冠脉搭桥术患者麻醉诱导期血流动力学及术后恢复的影响。  方法  选择2020年8月—2021年8月于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择期行冠脉搭桥手术的患者5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胸椎旁神经阻滞联合全麻组(P组)和常规全麻组(G组),每组25例。记录2组患者麻醉诱导前(T0)、插管前(T1)、插管即刻(T2)、插管后1 min(T3)及5 min(T4)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术中舒芬太尼用量;术后机械通气时间;拔管后、术后12、24 h的VAS评分;术后24 h补救镇痛例数;留置心脏外科重症监护室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不良反应。  结果  P组T2~T4时点的MAP分别为(74.84±10.05)mm Hg(1 mm Hg=0.133 kPa)、(74.96±10.03)mm Hg、(74.72±9.18)mm Hg,均低于G组[(85.08±10.57)mm Hg、(89.16±10.00)mm Hg、(81.04±8.92)mm Hg,均P < 0.05];P组T2~T4时点的HR均低于G组(均P < 0.05)。P组术中舒芬太尼用量、术后机械通气时间、留置心脏外科重症监护室时间均少于G组(均P < 0.05);P组术后各时间点的VAS评分均低于G组(均P < 0.05);P组术后24 h补救镇痛例数少于G组(P < 0.05);2组恶心呕吐、肺部感染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  结论  胸椎旁神经阻滞可维持冠脉搭桥术患者麻醉诱导期血流动力学平稳,减轻术后疼痛,减少镇痛药物用量,有利于患者术后早期恢复。
中晚期食管癌支架置入术后支架内再狭窄风险Nomgram模型的建立与评估
金晓昇, 陈璐茜, 李荣洲, 季婷婷, 余伟来, 杨庆
2022, 20(2): 220-223.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2317
305 14
摘要:
  目的  通过分析中晚期食管癌患者支架置入术后支架内再狭窄(in-stent restenosis,ISR)发生的相关影响因素,建立并评估个体化预测中晚期食管癌患者支架置入术后ISR发生风险的列线图模型。  方法  选取2015年5月—2019年6月在瑞安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确诊并住院行支架置入术治疗的中晚期食管癌患者160例为研究对象,并根据中晚期食管癌患者支架置入术后ISR的发生与否将研究对象分为术后ISR组(26例)和非术后ISR组(134例)。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中晚期食管癌患者支架置入术后ISR的独立危险因素。应用列线图在线网站绘制预测中晚期食管癌患者支架置入术后ISR发生风险的列线图模型。采用ROC曲线、校准曲线及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评估列线图模型进行验证。  结果  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年龄大、合并食管瘘、临床分期为Ⅳ期是中晚期食管癌患者支架置入术后ISR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支架置入术后接受放射治疗是中晚期食管癌患者支架置入术后ISR发生的保护因素(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预测中晚期食管癌患者支架置入术后ISR发生风险的AUC为0.869。校准曲线为斜率接近1的直线,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χ2=5.661,P=0.685。  结论  本研究基于年龄、支架置入术后接受放射治疗、合并食管瘘、临床分期这4项独立影响因素构建的预测中晚期食管癌支架置入术后ISR风险的列线图模型,具有良好的区分度与准确度。
术前预后营养指数对前列腺根治性切除术患者的生存预测价值
梁玉杰, 张永琪, 陈梦杰, 关翰, 李文永, 刘贝贝, 刘建民
2022, 20(2): 224-227.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2318
558 34
摘要:
  目的  探究术前预后营养指数(prognostic nutritional index,PNI)能否有效地用于评价前列腺癌根治性切除术患者的预后。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首诊并行前列腺癌根治性切除术的156例患者的相关资料。根据行根治手术当次入院首次采血检查结果,确定前列腺癌患者临床资料和随访资料,分别计算患者PNI、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和淋巴与单核细胞计数比值(lymphocyte to monocyte ratio,LMR)。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 ROC)的特点,截取曲线上的最佳Cut-off值。对患者的总体生存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进行分析,根治术患者预后相关因素的关联性通过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分析。  结果  患者术前PNI为49.58±6.69,最佳截断值为50.77,低PNI组(<50.77,81例)患者的生存风险明显高于高PNI组(≥50.77,75例)。PNI可能是前列腺癌根治术5年总体生存的独立影响因素。  结论  术前前列腺癌患者的PNI是根治术后生存的独立影响因素,有一定评估行根治手术的前列腺癌患者预后的临床应用价值。
冷冻球囊消融治疗心房颤动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临床疗效观察
周阿培, 陈东, 胡凯, 沈伟, 苏浩, 唐碧
2022, 20(2): 228-232.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2319
296 11
摘要:
  目的  评价冷冻球囊消融(CCA)治疗心房颤动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6—11月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诊治的3例房颤合并心衰患者,均采用CCA治疗心房颤动,观察手术的安全性。术后收集3个月和6个月的心脏超声、动态心电图、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和N基末端B型钠尿肽(NT-proBNP)结果,观察消融治疗有效性。  结果  3例患者均成功实现全部肺静脉隔离,患者1肺静脉隔离后转为心房扑动,经激动标测和拖带标测证实为三尖瓣峡部依赖典型房扑,三尖瓣峡部隔离后转为窦性心律;患者2、3肺静脉隔离后,电复律转为窦性心律,并在窦性心律下行心房电压标测,提示心房电压正常,未行基质改良;手术顺利,无并发症发生。随访6个月内,3例患者的心超参数明显改善(左室射血分数分别增加26%、32%和21%,左室舒张末内径及左房前后径较术前明显缩小),NYHA心功能分级较术前改善1~3级,NT-proBNP均降至正常范围。患者1在6个月随访时复发,再次行消融治疗,随访6个月无房颤发生。  结论  冷冻球囊消融治疗房颤合并心衰是安全且有效的,可以改善心功能和心脏结构,同时可以降低NT-proBNP。
全科临床研究
血浆B型利钠肽与颅脑损伤严重程度的关系及对脑心综合征的预测价值
罗建, 许兆军
2022, 20(2): 233-236.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2320
293 24
摘要:
  目的  分析血浆B型利钠肽(BNP)与颅脑损伤严重程度的关系及对脑心综合征的预测效能。  方法  选择衢州市人民医院2016年1月—2020年10月接诊的186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分为轻型组(53例)、中型组(83例)和重型组(50例)。观察各组血浆BNP水平的变化,比较3组血浆BNP与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髓鞘碱性蛋白(MBP)、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水平,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价血浆BNP对脑心综合征的预测效能。  结果  颅脑损伤患者损伤后第1、3、7天的BNP水平分别为(74.75±21.54)ng/L、(123.89±51.47)ng/L、(93.00±31.28)ng/L;轻型组、中型组和重型组患者损伤后第1天,血浆BNP水平升高,第3天,达到高峰,第7天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颅脑损伤越严重,损伤后第3天的GCS评分越低,血浆BNP、NSE、MBP和GFAP水平越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颅脑损伤后第3天血浆BNP、NSE、MBP和GFAP水平均与GCS评分呈负相关(均P<0.05);经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血浆BNP、NSE、MBP和GFAP均是脑心综合征的独立预测因素(均P<0.05);经ROC曲线分析,颅脑损伤后第3天血浆BNP预测脑心综合征的AUC为0.924。  结论  血浆BNP水平与颅脑损伤病情演变有关,其预测脑心综合征的效能较好,值得临床予以重视。
脑白质病变与帕金森病患者运动症状及非运动症状的相关性分析
王伟, 曹庆华, 孙光玲, 苏杭
2022, 20(2): 237-239.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2321
339 13
摘要:
  目的  探讨脑白质病变(WML)对帕金森病(PD)患者运动症状及非运动症状的影响。  方法  选择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2017年5月—2020年4月原发性PD患者148例并根据是否伴有WML分为WML组83例、非WML组65例,根据Fazekas评分分为WML0级组65例、1级组25例、2级组30例、3级组28例。比较WML组与非WML组一般资料、不同WML分级组PD评分量表Ⅲ(UPDRS Ⅲ)、PD非运动症状问卷(NMSQ),以logistic回归分析WML与PD患者运动症状、非运动症状的关系。  结果  WML组UPDRS Ⅲ评分为(25.52±4.24)分,高于非WML组(18.65±4.12)分(t=9.905,P<0.05),运动障碍程度较非WML组更严重(χ2=50.776,P<0.05)。非WML组NMSQ评分(12.65±1.32)分,WML组NMSQ评分(17.25±3.12)分,WML组NMSQ评分高于非WML组(t=11.126,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UPDRS Ⅲ评分越高、H&Y分期重度比例越高及NMSQ评分越高均为PD患者WML重度分期的危险因素(P<0.05)。  结论  WML会增加PD运动症状及非运动症状,且风险程度与WML分级相关。
肝脏对抗结核药物肝毒性不同反应的临床观察
刘肄辉, 郭艳, 冯慧, 徐虹, 韩颖
2022, 20(2): 240-242.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2322
303 5
摘要:
  目的  观察抗结核治疗中肝毒性不同反应的临床特点。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12月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90例初治肺结核患者资料,根据对抗结核药物的不同反应分为耐受组、易感组、适应组3组,每组各30例,观察其年龄、性别、基础肝病、药物过敏史、饮酒、潜伏期、恢复期、肝损伤类型、肝损伤程度等情况。  结果  耐受组、易感组与适应组年龄、基础肝病、药物过敏史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7.193、χ2=6.398、χ2=8.580,均P<0.05);3组性别、饮酒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1.148、2.917,均P>0.05)。适应组潜伏期时间长于易感组[(4.39±1.24)周vs. (2.33±0.91)周],而恢复期时间明显短于易感组[(2.28±0.90)周vs. (4.67±1.09)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666、7.208,均P<0.05)。2组肝损伤类型所占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429,P < 0.001),2组肝损伤程度所占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3.506,P=0.001)。  结论  肝脏对抗结核药物的不同反应与年龄、基础肝病、药物过敏史有关,与性别及饮酒无关;易感组潜伏期短恢复慢,适应组潜伏期长恢复快,易感组以肝细胞损伤型多见,适应组以生化学检查异常为主,2组均以轻、中度肝损伤多见。
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后硬膜下积液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
王耿焕, 沈和平, 褚正民, 沈建国, 张李涛, 朱坤灿
2022, 20(2): 243-245.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2323
435 9
摘要:
  目的  探讨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后硬膜下积液的临床特点,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早期进行积极预防和干预提供临床依据。  方法  选择嘉兴学院附属第二医院2010年1月—2019年11月收治的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后患者608例为观察对象,根据术后是否继发硬膜下积液分为硬膜下积液组(120例)和无硬膜下积液组(488例),分析硬膜下积液组的临床特征及影响因素。  结果  608例患者中出现硬膜下积液120例,硬膜下积液发生在手术后4~22(10.3±4.2)d,积液量为12.2~120.8(25.4±10.3)mL,硬膜下积液位于一侧97例,双侧23例,95例保守治疗,25例手术治疗。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积液组与无积液组患者性别、年龄、血肿量、入院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中线移位、大骨瓣、双侧开颅、糖尿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血肿量、入院GCS评分、中线移位、大骨瓣是去骨瓣减压术后硬膜下积液发生的影响因素(均P<0.05)。  结论  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后硬膜下积液发生率高。年龄大、血肿量大、入院GCS评分低、中线移位、大骨瓣是去骨瓣减压术后硬膜下积液发生的危险因素。
慢病防治研究
慢性鼻窦炎患者鼻内窥镜术后嗅觉改善不佳的预测模型构建分析
代丽丽, 汤维, 解道宇, 吴宏林, 陈朝辉
2022, 20(2): 246-250.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2324
366 10
摘要:
  目的  通过构建慢性鼻-鼻窦炎(chronic rhinosinusitis,CRS)患者鼻内窥镜治疗后嗅觉改善不佳的预测模型,为临床工作提供指导。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2021年3月于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耳鼻咽喉科行鼻内镜手术治疗的125例CRS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伴有嗅觉障碍,根据术后嗅觉障碍改善情况分为满意组和不满意组,通过单因素分析筛选影响嗅觉改善的因素并进行logistic多因素分析,根据logistic回归方程构建预测模型,并分析其预测效能。  结果  本研究最终纳入125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其中满意组84例,不满意组41例。Logistic多因素分析提示既往过敏性疾病史(B=1.145,OR=3.141,95% CI:1.282~7.693)、鼻息肉(B=0.905,OR=2.472,95% CI:1.025~5.962)和长期减充血剂(B=1.043,OR=2.837,95% CI:1.164~6.917)是嗅觉恢复的危险因素,术后坚持综合治疗(B= -1.225,OR=0.294,95% CI:0.107~0.807)是嗅觉恢复的保护性因素。列线图模型预测CRS患者鼻内窥镜治疗后嗅觉改善不佳的C-index为0.745(0.739~0.819),校正曲线显示列线图模型预测可能性绝对误差为0.043。  结论  过敏性疾病史、鼻息肉、长期减充血剂、术后坚持综合治疗是嗅觉恢复的影响因子,根据上述指标建立的列线图模型可用于CRS患者鼻内窥镜治疗后嗅觉改善情况的预测。
腹膜透析患者透析液中SGLT1、TGF-β1、VEGF水平与腹膜纤维化的关系及应用价值
王超超, 林永强, 陈恬恬, 周莹, 蔡小巧, 林胜芬
2022, 20(2): 251-254.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2325
316 12
摘要:
  目的  探讨腹透液中钠-葡萄糖转运体1(SGLT1)、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与腹膜纤维化的关系及其应用价值。  方法  选取2012年6月—2021年6月温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发生腹膜纤维化的腹膜透析患者25例为研究组,另选取未发生腹膜纤维化的腹膜透析患者35例为对照组,比较2组SGLT1、TGF-β1、VEGF水平,分析SGLT1、TGF-β1、VEGF在腹膜纤维化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结果  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SGLT[(128.85±22.58)pg/mL vs.(85.42±15.68)pg/mL], TGF-β1[(432.32±54.18) pg/mL vs. (245.72±32.10) pg/mL], VEGF[(903.25±61.45) ng/mL vs.(612.85±32.10)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经ROC曲线分析可知,腹透液中SGLT1、TGF-β1、VEGF联合诊断时可获得最大曲线下面积(AUC)为0.865(95% CI:0.708~0.952),敏感度、特异度为85.02%、82.14%。  结论  SGLT1、TGF-β1、VEGF水平异常升高与腹膜纤维化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可有效预测腹膜纤维化发生情况。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疾病感知与自我管理行为的链式中介效应
饶海英, 叶白如, 金领微, 张静
2022, 20(2): 255-258, 289.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2326
605 11
摘要: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疾病感知、认知融合、反刍思维和自我管理行为间的关系,以期为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提供一定的参考和依据。  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20年4—10月在浙江省某三级甲等医院血液透析中心行血液透析的31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简版疾病感知问卷、中文版Nolen-Hoeksema反刍思维量表、中文版认知融合量表和血液透析患者自我管理行为问卷进行调查。使用Amos 17.0软件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图,并进行中介效应检验。  结果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疾病感知、反刍思维和认知融合得分分别为(50.12±13.78)分、(63.15±14.58)分和(47.63±10.30)分。自我管理行为得分为(66.73±13.18)分,总体处于较低水平。反刍思维、认知融合在疾病感知和自我管理行为间的特定中介效应和链式中介效应均成立,反刍思维的特定中介效应占30.7%,认知融合的特定中介效应占19.2%,链式中介效应占7.7%。  结论  医务人员在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干预中,应注意应帮助患者客观面对疾病和治疗,降低患者反刍思维,疏导其负性情绪,阻断患者的认知融合和心理僵化,提高其自我管理行为水平和生活质量。
妇幼卫生研究
补充维生素D对未控制支气管哮喘儿童FEV1%、FeNO及控制水平的影响
储卫红, 彭韶, 马莹莹, 张曼, 徐莉燕, 高艺伟, 高源, 苗雪艳
2022, 20(2): 259-262.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2327
259 6
摘要:
  目的  探讨补充维生素D(VD)对未控制哮喘儿童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及哮喘控制水平的影响。  方法  以2018年1月—2019年10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童哮喘专科门诊就诊的131例未控制哮喘儿童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简单随机分组方法分为观察组(71例)和对照组(60例),观察组给予吸入性糖皮质激素+ β2受体激动剂+白三烯受体拮抗剂+VD,对照组未给予VD,其余治疗相同。随访3个月,每个月检测血清25羟维生素D(25 hydroxy vitamin D, 25OHD)、肺功能和FeNO,评估临床控制水平。  结果  (1) FEV1%、FeNO在2组间、各时点间、组间和时间的交互作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FEV1%=9.545、600.842、12.018,FFeNO=7.037、1 118.111、37.062,均P<0.05)。(2)治疗第1、2、3个月,2组FEV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FEV1%=2.032、2.310、2.562,均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FEV1%上升快。(3)治疗第1、2、3个月,2组FeNO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32、-5.940、-5.024,均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FeNO下降快。(4)治疗第2个月,观察组较对照组良好控制率高(51/20 vs.28/32,χ2=8.602,P=0.003),第1、3个月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给予未控制哮喘儿童补充VD可能更快地提高FEV1%、降低FeNO,使哮喘控制提前。
SCN1A基因突变致癫痫伴热性惊厥附加症患儿的临床诊断学特征研究
盛放, 姜雪燕, 梅金枝, 王叶萍, 阮哲楠, 王凯旋
2022, 20(2): 263-266, 319.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2328
390 12
摘要:
  目的  研究SCN1A基因突变致癫痫伴热性惊厥附加症患儿的临床诊断学特征,为诊疗方案的制定提供理论参考。  方法  选择2018年5月—2021年5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金华医院接诊的46例癫痫伴热性惊厥附加症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二代高通量基因测序仪检测患儿SCN1A基因突变情况,对比不同SCN1A基因分型患者的临床诊断学特征。  结果  46例癫痫伴热性惊厥附加症患儿的初次发病年龄为12~18个月,其中SCN1A基因突变阳性36例,突变发生率为78.26%,包括18例错义突变、18例截断突变,截断突变包括3例(8.33%)剪切突变、10例(27.78%)移码突变、2例(5.56%)大片段缺失及3例(8.33%)无义突变。受检患儿SCN1A基因发现杂合突变(核苷酸变化为c.1499A>G),编码区第1 499号核苷酸由G变成T,导致第946号氨基酸由Arg变成了Cys,即p.(Arg946Cys);受检患儿SCN1A基因发现杂合突变(核苷酸变化为c.2891T>G),编码区第2 891号核苷酸由T变成G,导致第542号氨基酸由原来的亮氨酸(L)变成了精氨酸(R),即p.L542R,此突变属于错义突变;且突变位点分布在钠通道α亚单位蛋白结构域DⅡS5-S6连接环处,不属于多态性变化。  结论  癫痫伴热性惊厥附加症患儿存在SCN1A基因高突变风险,且热性惊厥附加症患儿的表型特征与SCN1A基因突变的类型和位置密切相关,可以为临床诊疗提供靶向参考。
子宫内膜息肉行宫腔镜联合天然孕激素治疗的效果观察
余平芝, 李菲菲
2022, 20(2): 267-269.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2329
372 9
摘要: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息肉行宫腔镜手术后再联合天然孕激素治疗的效果。  方法  选取合肥市第三人民医院2019年3月—2020年3月收治的70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按收治患者时间顺序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行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观察组行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后联合应用天然孕激素治疗。2组术后均予抗生素预防感染和止血、纠正贫血对症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比较2组术后12个月复查时月经改善情况和子宫内膜息肉复发情况。  结果  2组手术前平均血红蛋白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观察组平均血红蛋白值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552, P<0.001);2组手术前平均经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观察组平均经期明显短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98,P<0.001)。观察组术后12个月子宫内膜息肉复发5例(14.29%), 对照组术后12个月子宫内膜息肉复发21例(60.00%), 观察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15.664,P<0.001)。  结论  子宫内膜息肉行宫腔镜手术后联合天然孕激素治疗效果较好,优于单纯行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值得妇科临床推广。
社区卫生研究
上海市居民对家庭医生制度满意度的影响因素研究
张薇琪, 袁蕙芸
2022, 20(2): 270-273.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2330
271 13
摘要:
  目的  通过了解居民对上海市家庭医生制度的满意度现状,比较签约与未签约居民的满意度差异,探究家庭医生制度满意度的影响因素,为完善上海市家庭医生制度提供对策建议。  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使用自行设计问卷于2019年2月在上海市抽取9个区的多个社区居民共计1 786名进行调查。主要使用描述性分析、χ2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等方法分析上海市家庭医生制度实施现状及居民满意度的影响因素。  结果  居民对上海市家庭医生制度的总体满意度较高,其中签约居民的满意度各项指标普遍高于未签约居民(P<0.05)。多因素回归结果显示,居民满意度受家庭月收入、家庭每月看病支出、所属区县、是否签约4种因素影响(P<0.05)。其中,居民的收入,看病支出,是否签约为风险因素,与满意度呈负相关(B值为-0.248~-0.500)。  结论  回归结果发现年龄越大、家庭平均月收入越低、并已签约的居民,对上海市家庭医生制度的满意度越高。“是否签约”为一项重要影响因素,提高签约率有助于满意度的提升。借鉴成功社区经验,“互联网+健康”助力新服务模式,可进一步提升居民满意度。
杭州市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认知衰弱相关因素分析
李修英, 杨湘英, 吴清清, 孔利萍, 朱群英
2022, 20(2): 274-277.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2331
612 29
摘要:
  目的  了解杭州市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认知衰弱的患病现状并分析其相关因素,以期为老年糖尿病患者认知衰弱的预防和干预提供参考。  方法  采取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8—12月杭州市3个社区的252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60岁)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衰弱(FRAIL)量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简版老年抑郁量表(GDS-15)、微型营养评定法简版(MNA-SF)进行调查,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认知衰弱相关影响因素。  结果  252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中,认知衰弱者22例,占8.73%,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家庭人均月收入、居住方式、文化程度、婚姻状况、有无规律运动、每晚睡眠时长、听力障碍、合并慢性种类、营养状况、是否存在抑郁与老年糖尿病患者认知衰弱存在关联(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文化程度(高中:OR=0.191;大专及以上:OR=0.287)、规律运动(OR=0.325)、营养不良(OR=4.081)、抑郁(OR=2.754)是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认知衰弱的影响因素(均P<0.05)。  结论  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认知衰弱发生率较高,医护工作者应加强关注文化水平低、无运动习惯、营养缺失及存在抑郁症状的老年糖尿病患者认知衰弱筛查和干预。
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
COVID-2019疫情常态化防控期间蚌埠市规范化培训住院医师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
李娟, 韦道祥, 谢静
2022, 20(2): 278-281.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2332
197 18
摘要:
  目的  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期间规范化培训住院医师(以下简称规培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早发现规培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分析可能原因,为促进规培生的心理健康提供科学依据,也有助于规培生的临床教学。  方法  采用网络问卷形式对2020年8月1日—2020年10月31日疫情常态化防控期间的蚌埠市三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220名规培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问卷包括:症状自评量表(SCL-90)、成人心理压力量表、明尼苏达满意度量表、社会适应能力量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  结果  220名规培生SAS得分[(44.74±8.09)分]、SDS得分[(46.24±12.27)分]均高于全国常模[SAS: (37.23±12.49)分,SDS: (41.88±10.57)分,均P<0.05],男生和女生SAS、SDS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规培生在SCL-90的强迫症状[(1.80±0.77)分]、人际关系敏感[(1.64±0.75)分]、抑郁[(1.65±0.76)分]、焦虑[(1.50±0.67)分]、恐惧[(1.39±0.62)分]、精神病性因子[(1.43±0.64)分]方面的评分高于全国常模(均P<0.05),男生和女生SCL-90各项因子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规培生社会适应能力总体水平较强,且男生社会适应能力评分[(35.69±5.67)分]低于女生[(37.10±6.21)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763,P=0.079)。  结论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期间规培生心理健康状况较差,需对规培生进行心理干预。
高龄骨科患者围手术期MDT全程管理模式探讨
王林夏, 彭棉棉, 金熙熙, 朱思品
2022, 20(2): 282-285.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2333
446 15
摘要:
  目的  探讨多学科协作(MDT)全程管理模式在高龄骨科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按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将2019年3—9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育英儿童医院骨科收治的、围手术期采用传统管理模式的139例高龄手术患者作为常规组;将2019年10月—2020年4月骨科收治的143例高龄手术患者作为干预组,采用术前多学科团队评估→术中管理→术后快速康复→出院随访的MDT全程管理模式,对高龄骨科患者围手术期实施干预管理。比较2组高龄骨科患者术前等待时间及住院时间;对2组患者围手术期关节功能障碍、压力性损伤、肺部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干预组高龄骨科患者术前等待时间2(2, 4)d短于常规组6(3, 7)d;住院时间10(6, 14)d短于常规组14(10, 1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组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率(1.40%)显著低于常规组(10.07%,P<0.05)。  结论  MDT全程管理模式应用于高龄骨科患者围手术期,能够有效缩短高龄骨科患者术前等待时间及住院时间,降低高龄骨科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率,对于MDT全程管理模式在高龄骨科患者临床中的推广应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诊断技术研究
经阴道四维输卵管超声造影图像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郭金淼, 张郦, 陈淑霞, 胡寅峰
2022, 20(2): 286-289.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2334
263 4
摘要:
  目的  探究可能影响经阴道四维输卵管超声造影图像质量的相关因素。  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19年12月于宁波市奉化区人民医院超声科检查的54例不孕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影像质量情况将研究对象分为优秀质量组(42例)和一般质量组(12例),记录2组患者临床资料、检查结果及超声相关检查情况,比较2组患者一般资料和行超声检查时相关数据,并进行回归分析。  结果  比较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情况,其中优秀质量组原发性不孕占比高于一般质量组(P=0.010),有输卵管或子宫手术史占比低于一般质量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球囊大小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一般质量组显著高于优秀质量组(P<0.001)。Logistic多因素分析表明球囊大小[OR=15.211(5.412~42.755),P=0.002)]、子宫手术史[OR=8.353(0.780~89.452),P=0.017]和输卵管手术史[OR=7.575(0.399~143.836),P=0.049]均为影响造影影像质量的影响因素。  结论  输卵管和子宫手术史会显著影响经阴道四维输卵管超声造影图像质量,在临床操作过程中需要操作者关注患者既往手术史的情况。
超声内镜对消化道黏膜下肿瘤的诊断价值
查正伟, 甘惠中, 彭琼, 孔德润
2022, 20(2): 290-293.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2335
629 10
摘要:
  目的  探讨超声内镜(EUS)对消化道黏膜下肿瘤(SMT)的诊断价值。  方法  选取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2015年7月—2020年8月收治的SMT患者82例,患者均行EUS检查;根据EUS结果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包括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内镜黏膜下挖除术(ESE)、经黏膜下隧道内镜肿瘤切除术(STER)、内镜全层切除术(EFTR)等,比较EUS与病理结果的诊断符合率、根据EUS诊断结果制定的术前方案与实际的手术方案符合率。  结果  EUS能清晰显示消化道SMT的层次来源、大小、回声、边界;经EUS诊断85例病灶,12例EUS诊断与病理诊断不一致,其中2例食管间质瘤、2例胃间质瘤、1例胃窦血管球瘤、1例副脾、1例神经鞘瘤、1例腺肌瘤、1例纤维瘤误认为平滑肌瘤,2例胃平滑肌瘤、1例胃体异位胰腺均误认为间质瘤,EUS诊断与病理诊断结果符合率为85.9%(73/85);ESD手术40例,ESE手术34例,STER手术2例,EFTR手术9例,其中2例术中转腹腔镜术,术后无出血、穿孔等并发症,根据EUS制定的术前方案与实际的手术方案符合率为97.6%(83/85)。  结论  EUS是诊断消化道SMT较准确的方法,对内镜下治疗方式的选择有重要指导价值。
原发性肝癌患者行DSA引导下肝动脉化疗栓塞后疗效评估中超声造影的价值
范晓华, 陈存国, 管建民, 陆文明, 邹涛
2022, 20(2): 294-297.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2336
479 2
摘要: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对原发性肝癌(HCC)患者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引导下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后疗效评估中的作用。  方法  选取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和浙江省台州医院2020年1月—2021年4月收治的HCC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均行DSA引导下TACE治疗,治疗前后均采用超声造影进行疗效评估。  结果  (1) 所有患者治疗后始增时间、达峰时间、峰值加速时间显著增加(t=11.701、10.383、10.119,均P<0.05),始增速度、增强速率显著降低(t=9.636、11.318,均P<0.05);(2)有效组治疗后始增时间、达峰时间、峰值加速时间显著大于治疗前(均P<0.05),始增速度、增强速率显著小于治疗前(均P<0.05);治疗后有效组始增时间、达峰时间、峰值加速时间显著大于无效组(t=7.867、12.407、16.127,均P<0.05),始增速度、增强速率显著小于无效组(t=12.134、23.613,均P<0.05);(3)始增时间、达峰时间、峰值加速时间、始增速度及增强速率AUC分别为0.657、0.718、0.642、0.669、0.714。  结论  超声造影中达峰时间和增强速率预测HCC患者行TACE治疗疗效价值高。
医学综述
MicroRNA在甲状腺癌中的研究进展
李勇, 郭敏, 康英英
2022, 20(2): 298-301, 351.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2337
558 58
摘要:
微小RNAs(MicroRNAs, miRNAs)是一类短的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可以调控多种病理及生理过程的单链非编码RNA。研究发现其在组织以外的血液、尿液、外泌体等中也存在差异表达。随着检测技术的飞速发展、研究方法的不断改进以及研究人员操作技能的不断提升,miRNA因其稳定的分子结构以及丰富的生物学功能而进入人们的视线,其在炎症发生、免疫调节、氧化应激、纤维化、信息传递、病毒播散及肿瘤恶性进展等生命进程中的差异表达以及具体的调控机制正在不断被发掘及证实,尤其在甲状腺癌的发生、侵袭、转移及耐药中发挥着重要的调控作用, 提示其有望成为甲状腺癌精准诊疗及预后评估的新指标。且对于未知功能的miRNAs以及其在不同类型的甲状腺癌中的特异性表达的研究不仅对于甲状腺癌不同病理类型的诊断、鉴别以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还有助于动态观察甲状腺癌患者的病情演变。而对于不同甲状腺癌类型相关的特异性miRNA在前者进展中具体调控机制有待进一步的研究。本文对miRNA的研究进程、生物学功能以及其在不同类型的甲状腺癌中的近期研究进行汇总,旨在为甲状腺癌的诊治提供参考,丰富甲状腺癌患者的诊疗策略以及进一步提高甲状腺癌患者的生存质量。
综合医院心血管疾病与抑郁焦虑的相关研究进展
杨学平, 何茹
2022, 20(2): 302-306, 335.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2338
359 25
摘要:
在综合医院里,心血管疾病是一类发生率和致死率较高的疾病,其风险因素和疾病预防一直是人们研究的重点。近年来,因心理因素如抑郁焦虑对心血管疾病患者的重要影响,使作为可控因素的心理因素成为研究关注的重点。抑郁焦虑可以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抑郁焦虑的人群出现心血管疾病的几率要比正常人群高,并且可以加重心血管疾病的不良后果如增加致死率等。同时,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也更容易出现抑郁焦虑。对于心血管疾病患者来说,抑郁焦虑的发生与多方面因素有关,如与疾病相关的事件可以作为应激因素导致抑郁焦虑的发生;在疾病康复期,患者体育活动、生活质量等水平的不同、后期可能出现的认知障碍,也与抑郁焦虑的发生有关。而对于心血管疾病患者合并抑郁焦虑的治疗,在针对抑郁焦虑的治疗上,可考虑应用心理治疗及药物治疗等措施。基于心理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其也成为近年来的治疗趋势,不过具体的实施形式则要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对于药物治疗,抗抑郁抗焦虑药物如选择性五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的应用能明显改善抑郁焦虑情绪,同时可以降低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风险。但是,药物的不恰当应用也可能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所以,药物的使用一定要经过科学评估后,慎重选择和正确应用。
预防/保健 中医/康复
基于“病理-方证”探讨康益胶囊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机制
张奎明, 崔应麟, 葛鸾蝶, 侯露阳, 马瑞红
2022, 20(2): 307-310.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2339
320 6
摘要:
缺血性脑卒中又称脑梗死,是一种起病急骤、多环境危险因素诱发的异质性神经疾病,并伴随神经功能缺损症状。近年来,抗栓塞药物的更新、介入治疗的完善虽极大改善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效果、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但溶栓窗口期的限制及介入疗法的特定性,严重制约其受益面积,而该病5年复发率及死亡率依旧居高不下。中医药简便廉验、理法方药相统一,具有多成分、多环节、多靶点、整体治疗的特点,对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因此,从病理角度探明缺血性脑卒中分子生物机制、理论流派角度挖掘脑缺血疾病共性,结合方证药理的现代研究,是探索该病的有效途径。康益胶囊是河南省中医院专家在前人基础上,根据缺血性中风病因病机特点,筛选有效药物而组成的院内制剂,具有益气活血、化瘀通络的功效,对于病理复杂的缺血性脑卒中具有独特的治疗优势。现代药理学研究证明康益胶囊可改善缺血缺氧性脑血管疾病神经损伤,方内药物能改善缺血神经细胞能量代谢、清除氧自由基、抑制炎症级联反应、缓解细胞内钙超载、阻断细胞凋亡进程、保护受损血脑屏障,亦能降低血脂、抑制血小板聚集,促进血栓溶解而发挥抗栓塞作用。笔者总结缺血性脑卒中现代病理生理机制、中医理论认识及康益胶囊方证研究,为康益胶囊的理论研究及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筋骨并重”康复理论在Pilon患者术后应用及对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效果
杨涛, 王文辉, 姜涛
2022, 20(2): 311-314.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2340
314 5
摘要:
  目的  探讨“筋骨并重”康复理论在胫骨远端爆裂性骨折(Pilon骨折)患者术后应用及对深静脉血栓(DVT)的预防效果。  方法  选择2017年6月—2019年12月大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胫骨Pilon骨折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患者8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常规康复训练,43例)和观察组(“筋骨并重”康复理论,43例),收集对比患者一般资料;记录2组患者术后1 d、2周、4周后踝关节肿胀程度、踝关节功能、关节活动度评分;记录患者水肿消退时间、骨性愈合时间及并发症情况。  结果  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2周和4周观察组踝关节肿胀程度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踝关节功能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关节活动度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水肿消退时间、骨性愈合时间明显长于观察组。对照组局部感染6例(13.95%),DVT 4例(9.30%),观察组局部感染1例(2.33%),DVT 2例(4.6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2组患者康复预期值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满意度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筋骨并重”康复理论指导下进行康复训练能够有效预防Pilon患者术后DVT的形成,值得临床应用,推广价值较高。
全科医学教育研究
基于PBL的对话教学模式在《社区预防与保健》教学中的实践
范兴君, 谷红梅, 齐悦, 杨勇, 高金霞, 于凤波
2022, 20(2): 315-319.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2341
261 28
摘要:
  目的  探讨基于PBL的对话教学模式在《社区预防与保健》课程中的教学效果,为基于PBL的对话教学模式的研究提供借鉴。  方法  于2019年9—12月采用随机数字表将牡丹江医学院2015级全科医学专业131名学生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63人)和研究组(68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讲授式授课,研究组采用基于PBL的对话教学模式。课程结束后采用相同试卷考核且采用问卷调查评价教学效果、教学满意度、教学内容是否体现全科医学思维等。  结果  研究组的理论考试成绩、实践技能考试成绩和总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研究组对教学有助于培养全科医学思维与能力,培养临床预防服务的思维,增强临床筛检能力,以人群为基础的社区问题独立思考和分析处理能力,培养三级预防策略思维与能力,促进同学间的交流、沟通,增强团队合作等方面的评价优于对照组(均P < 0.05);研究组学生对教学方法的满意率为73.53%,对照组为53.97%,研究组对教学内容能体现全科医学思维的以健康为中心、群体为对象、个体群体兼顾的医疗,三级预防为导向的循证医疗,以家庭为单位的保健项目横向管理,慢性病管理的综合社区预防保健的评价优于对照组(均P < 0.05)。  结论  基于PBL的对话教学模式可以有效提高《社区预防与保健》课程的教学效果,激发全科学生了解基层卫生的兴趣,有利于学生全科医学思维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云南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公共理论培训满意度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孙美娜, 董美娟, 黄巧云, 李伟明, 袁丹, 李亚丽, 自蓉
2022, 20(2): 320-323.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2342
189 13
摘要:
  目的  分析云南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公共理论培训满意度现状及影响因素,为提升云南省医疗人才质量提供依据和改进措施。  方法  2018年7—10月,运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从云南省25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中,按照基地性质从省、市级三级甲等(简称“三甲”)基地中分别随机抽取3家培训基地,对2016级、2017级参培学员进行现场问卷调查,共调查学员541名。调查内容包括学员基本情况信息,学员对公共理论培训内容、培训形式、带教师资、考核方式、教学管理、基地和管理部门重视程度等内容的满意度评价等。对其有效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秩和检验和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  学员对公共理论培训的总体满意度为62.41%,对集中教学满意度最低,为25.75%;经秩和检验,学员对公共理论培训满意度在年级、有无执业医师证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经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性别是影响学员对公共理论培训满意度评价的因素,男生比女生的满意度高。  结论  学员对云南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公共理论培训满意度一般,公共理论培训有待进一步完善;建议培训基地提高思想认识,加强公共理论培训过程管理;政府相关部门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考核制度;正视统考通过率,实行基地动态管理和过程考核机制;切实提高培训实用性。
医学综合研究
青少年社交网络成瘾评估量表初步编制和信效度检验
王甦平, 蔡泳, 朱睿, 李思聪, 刘心怡, 龚睿婕
2022, 20(2): 324-326.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2343
1344 96
摘要:
  目的  本研究旨在初步编制《青少年社交网络成瘾评估量表》,并评价该量表在在校本科学生中的信效度。  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在2018年3月对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在校本科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665份。在间隔2个月后对46名受试对象进行量表的重测。采用因子分析、Spearman相关分析、Mann-Whitney U检验等计算量表的结构效度、内容效度和区分效度以评价量表效度,采用内部一致性信度、折半信度和重测信度评价量表的信度,采用ROC分析评价诊断能力及临界值。  结果  调查对象年龄为(19.39±1.35)岁,男性290名,女性375名。KMO值为0.869,Bartlett球形度检验(P<0.001)表明适合进行因子分析。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果量表为单维度,可解释总变异的53.02%,条目的因子负荷值为0.424~0.671。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表示量表结构效度良好(χ2/df=2.842, GFI=0.957,CFI=0.971,RMSEA=0.076)。量表的S-CVI为0.90,各条目与量表相关系数高于0.64(均P < 0.001)。网络成瘾者量表得分明显高于非成瘾者(P<0.001)。量表的内部一致信度为0.880,折半信度0.817,重测信度0.788。AUC面积>0.7(P<0.001)。  结论  量表于在校本科学生中有良好的信效度。
内蒙古自治区3~18岁儿童体格发育调查
刘冲, 云惠聪, 张秀兰, 刘葆丰, 葛琪琪, 周艳华, 关立东, 田佳, 姚丽萍
2022, 20(2): 327-331.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2344
279 10
摘要:
  目的  调查内蒙古自治区3~18岁儿童的体格发育情况。  方法  在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期间,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内蒙古自治区4盟市(呼和浩特市、包头市、通辽市、呼伦贝尔市)15 199名儿童为研究对象,收集身高、体重并计算体重指数;以2005年九市儿童体格发育调查数据为参考标准,计算超重、肥胖的检出率,并分析其特点。  结果  内蒙古自治区3~18岁男、女儿童均有2个身高增长高峰段,男童为3~4岁和11岁阶段;女童为4~5岁和10~11岁阶段;随年龄的增长体重增长无明显规律,青春期前后出现增幅单高峰,男、女儿童分别出现在15岁、10岁。各年龄段身高、体重均明显高于2005中国九市标准(均P<0.001),其中6岁男童、13岁女童身高超过全国标准最明显;7岁男童、10岁女童体重高于全国标准最明显。超重的总检出率为12.31%,肥胖的总检出率为20.27%,其中男、女童超重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为11.55%、13.10%(P=0.132);男童肥胖检出率显著高于女童,分别为22.67%、17.76%(P<0.001)。  结论  内蒙古自治区3~18岁儿童体格发育状况良好,但超重、肥胖检出率高。建议相关部门重视儿童的体格发育,加强儿童健康管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ICU过度医疗的特点及成因分析
吴淑璐, 樊俊红, 邓晰明
2022, 20(2): 332-335.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2345
250 9
摘要:
  目的  对ICU中的过度医疗现象进行研究,探讨ICU中过度医疗的特点及表现形式,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从而为避免ICU中过度医疗提出解决建议。  方法  选取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综合ICU于2019年7月—2019年12月收治患者的住院病历为研究对象,应用案例分析法,由3位资深ICU专家对患者的病案资料进行分析,对3位专家同时判定为过度医疗的病例进行案例分析。  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病例359例,其中由3位专家同时判定存在过度医疗现象的32例,其中无效医疗19例,防御性医疗11例,高新技术的不恰当应用2例,总发生率为8.9%。其特点为:无效医疗、防御性医疗以及高新技术的不恰当应用是主要的表现形式;过度医疗产生的过程中,医生虽然是医疗行为的施予者,但医生的角色有时并非主观故意,而只是被动的实施者;其原因主要与医生规避风险、医疗信息不对称、患者家属的不恰当要求有关。  结论  ICU中存在过度医疗的现象,其特点和成因与社会因素和ICU的诊疗特殊性有关;它的形成因素既有经济、社会、伦理因素,也与医生的医疗水平和对疾病的理解有关。针对这些特点和形成因素,给出的对策和建议包括完善法律法规建设、改善医患关系,努力构建尊医、重医的和谐社会环境、加强高新技术管理,严格执行高新技术准入制度,并加强高新技术应用的监督等。
全科护理研究
职业性腰背痛护士的疼痛恐惧与工作心理负荷的相关性研究
林海鸟, 贾曼, 李群, 张春梅, 颜雷雷
2022, 20(2): 336-339, 343.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2346
311 10
摘要:
  目的  探讨职业性腰背痛护士的疼痛恐惧现状,并分析其对工作心理负荷的影响,以期能为临床护士的管理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和依据。  方法  使用方便抽样方法,于2020年5—8月纳入495名三甲医院的职业性腰背痛护士作为研究对象。使用基本资料调查表、中文版疼痛恐惧问卷-Ⅲ和任务负荷指数量表进行问卷调查。对研究对象疼痛恐惧感差异进行统计学分析。使用Pearson系数分析研究对象疼痛恐惧与工作心理负荷相关性。  结果  职业性腰背痛护士疼痛恐惧得分为(82.09±22.36)分,各维度从高到低依次为严重疼痛、医疗疼痛和轻微疼痛。病程>5年,近1周每天疼痛发作和近1周最重疼痛得分7~10分者,其疼痛恐惧感最强。工作心理负荷总分为(67.95±16.47)分,各维度得分从高到低依次为体力要求、时限要求、受挫感、努力程度、脑力要求和自我表现。职业性腰背痛护士的疼痛恐惧与工作心理负荷总分呈显著正相关(P < 0.01)。  结论  护理管理者应重视腰背痛护士的疼痛恐惧感现状,帮助其正确认识和应对疼痛,尤其是病程较长、发作较频繁和疼痛强度较重者,切实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降低其疼痛恐惧感和工作心理负荷,提升临床护理服务质量。
十堰市城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救治病房护士心理应激现状调查
杨宝义, 李龙倜, 余可斐, 夏俊琳, 汪蓉
2022, 20(2): 340-343.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2347
229 3
摘要:
  目的  探讨十堰市城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救治病房护士心理应激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2020年2—3月在十堰市城区新冠肺炎集中隔离病区参加救治任务的202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运用自编一般资料调查表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其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  十堰市城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救治病房护士SCL-90总得分为(113.58±30.36)分,各维度得分分别为躯体化(15.57±4.89)分、强迫(14.36±4.97)分、人际敏感(11.07±3.65)分、抑郁(15.04±4.89)分、焦虑(12.56±3.86)分、敌对(7.03±2.08)分、恐怖(8.01±2.13)分、偏执(6.89±1.98)分、精神病性(11.44±2.98)分、其他(10.40±3.65)分。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工龄、是否有亲朋好友感染以及进入隔离病房的时间是十堰市城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救治病房护士SCL-90得分的影响因素(均P<0.05)。多元逐步回归结果显示,性别和是否有亲朋好友感染是十堰市城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救治病房护士SCL-90得分的主要影响因素(均P<0.05)。  结论  十堰市城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救治病房护士心理健康状况整体良好。护理管理者应采取针对性措施以缓解女护士以及有亲朋好友感染新冠肺炎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
儿科护士专业生活品质对疼痛共情能力影响的研究
孙瑞瑞, 李丹, 蒋晓燕, 徐晓红
2022, 20(2): 344-347.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2348
295 4
摘要:
  目的  探讨儿科护士专业生活品质及疼痛共情能力的现状,并分析专业生活品质与疼痛共情能力的相关性及影响程度。  方法  于2020年7—10月,采取便利抽样的方法,采用儿科护士一般情况调查表、中文版护士专业生活品质量表、疼痛共情量表对浙江省温州市2所三级甲等医院工作的132名儿科护士进行问卷调查,使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结果  儿科护士疼痛共情量表条目均分为(2.63±0.73)分,处于中等水平,在专业生活品质量表维度得分上,处于低度共情满足水平的儿科护士占18.94%,处于高度倦怠水平的儿科护士占21.21%,处于二次创伤应激水平的儿科护士占25.75%。共情满足与疼痛共情总分及各维度呈正相关(r=0.174~0.308,均P<0.01);倦怠、二次创伤应激与疼痛共情总分及各维度呈负相关(r=-0.295~-0.151,均P<0.05)。儿科工作年限、是否生育、是否参加疼痛共情相关培训及是否遭受工作场所暴力在儿科护士疼痛共情量表得分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分层回归分析显示,倦怠、共情满足、二次创伤应激能够对儿科护士疼痛共情产生影响,共解释总变异的18.2%(均P<0.01)。  结论  儿科护士疼痛共情处于中等水平,可通过提高专业生活品质水平从而提升疼痛共情能力。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实施家长参与早产儿护理的平行对照研究
赵伟, 薛云丽, 李玲, 刘凤乐, 鞠敏, 李乐
2022, 20(2): 348-351.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2349
166 3
摘要:
  目的  探讨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早产儿护理中实施家长参与式护理模式的效果及可行性。  方法  以平行对照设计研究方案,对2018年7月—2019年12月南阳市中心医院NICU中符合纳入标准的261例早产儿,以胎龄、体重和出生时诊断相近为标准进行匹配分组,研究组纳入35例,对照组纳入70例。研究组在专科护士指导下患儿家长与专科护士共同完成患儿生活护理、病情观察、喂养护理、皮肤护理等工作,每天参与4 h至患儿出院;对照组所有患儿护理工作均由专科护士完成,家属每周隔窗探视3次,每次30 min。观察2组患儿体重增长情况,院内感染、二次住院及家属投诉发生率,医疗费用及科室支出费用等。  结果  入监护室时,研究组与对照组患儿体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 890.75±317.57)g vs. (1 888.91±320.73)g,t=0.028, P=0.978];出监护室时,研究组体重高于对照组[(2 473.97±284.72)g vs. (2 267.59±316.54)g,t=3.254, P=0.0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体重增长速度较对照组高,平均治疗费用、住院时间、家属投诉率、出院后30 d内二次入院发生率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患儿院内感染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期间科室支出费用较前增加。  结论  在NICU实施家长参与式护理模式可促进早产儿体重增长,降低医疗费用和二次住院发生率,且不增加院内感染发生率,安全可行,但科室支出费用有所增加。
全科诊疗实践
地西他滨联合改良CAG方案治疗WT1阳性、DNMT3A阳性、IDH1阳性的急性髓系白血病1例
孟莉, 吴涛, 薛锋, 汉英, 王存邦, 白海
2022, 20(2): 352-353, 356.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2350
196 16
摘要:
心包异物致胸痛误诊1例并文献复习
范兴恳, 杨丽丽, 潘成蜂, 陈尊将, 钟炳图
2022, 20(2): 354-356.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2351
368 31
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