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17年  第15卷  第11期

专家论坛
全科医学系在社区与医院间作用的多维构架分析——以同济大学医学院全科医学系为例
潘莹, 于德华, 陆媛
2017, 15(11): 1821-1823,1884.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2017.11.001
113 5
摘要:
目的 目前,我国许多地区医学院校都已开设或拟建立全科医学系,培养全科人才,组建全科师资队伍。本文的目的是以同济大学医学院全科医学系为例,建立系统模型,为国内其他地区建立全科提供指导,模式的建立不仅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加大对基层全科医生培养力度,还为培养社区全科师资提供保障,使全科医学专业系统化发展。 方法 本研究基于实证研究,介绍同济大学医学院全科医学系所在同济大学附属杨浦医院及其他附属医院与1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教育、科研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合作起到的多维作用,总结归纳特点、特色,搭建构架体系。 结果 同济大学医学院全科医学系确立了完善的组织机制体系,形成自身模式,搭建社区与医院的沟通桥梁,依靠附属医院较高的医疗和科研力量,通过全科医学系的教学资源和培训等手段,带动社区各项工作的发展。 结论 全科医学系的作用在于,发挥其教学的核心指导作用,推动社区的临床、科研和教学的发展,培养优秀全科师资队伍。同济大学医学院全科医学系,为其他高校设立全科医学系提供模式化指导。但还要看到全科医学尚处于起步阶段,机遇与挑战并存,我们要砥砺前行,分析国内全科医学建设存在的问题,同时借鉴国外优秀经验,发挥全科医学系应有的作用。
全科医学讲堂
常用口服降糖药分类及临床合理使用(待续)
孙露, 张力, 杨晓晖
2017, 15(11): 1824-1825.
54 3
摘要:
全科医学论著
薏苡仁注射液联合吉西他滨对人肝癌细胞株Bel-7402增殖及凋亡的影响
杨颖, 贾春丽, 李志鹏, 杨志芳, 张华, 赵化荣, 毛睿, 艾斯克尔·吐拉洪, 包永星
2017, 15(11): 1826-1829,1855.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2017.11.002
124 0
摘要:
目的 研究薏苡仁注射液(coix seed triglyceride)联合吉西他滨(gemcitabine)对人肝癌细胞株Bel-7402增殖及凋亡的影响及可能机制。 方法 本实验以体外培养的人肝癌细胞株Bel-7402为研究对象,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克隆形成实验测定薏苡仁、吉西他滨及两药联合作用对人肝癌细胞株Bel-7402活性及增殖能力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测定凋亡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测定Caspase-3、Bcl-2表达水平,Image-pro plus 6.0计数克隆形成细胞集落数。使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 薏苡仁及吉西他滨对人肝癌细胞株Bel-7402活性及增殖均有抑制作用,两者联合具有协同作用(F=509.677,P<0.01;F=562.100,P<0.01)。薏苡仁联合吉西他滨对人肝癌细胞株Bel-7402的凋亡率为(76.3±1.6)%,明显高于吉西他滨的单药作用[(53.2±2.0)%]及薏苡仁[(42.4±1.8)%]的单药作用(F=46.742,P<0.01)。两药联合组细胞Caspase-3表达增加(F=38.264,P<0.01),Bcl-2表达量降低(F=4.817,P<0.05)。 结论 薏苡仁可能通过影响细胞凋亡相关因子如Caspase-3、Bcl-2抑制肝癌细胞活性及增殖,诱导细胞凋亡,起到对吉西他滨化疗增敏的作用。
大黄素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胰腺细胞凋亡的干预作用
石占利, 方堃, 孙静, 李志会, 杨政, 蔡丹莉, 陈芝芸
2017, 15(11): 1830-1834.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2017.11.003
138 0
摘要:
目的 探讨大黄素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胰腺组织细胞凋亡的干预作用及机制。 方法 采用逆行胰胆管注射牛磺胆酸法进行造模,模型大鼠随机分入对照组、大黄素低剂量组、大黄素中剂量组和大黄素高剂量组;各组再随机编入3 h、6 h、12 h和24 h等4个时相点进行标本留置。检测血清淀粉酶、血清总钙和胰腺组织病理评分;应用DNA断裂的原位末端标记(TUNEL)法测定细胞凋亡并计算凋亡指数,免疫印迹法检测胰腺组织Notch-1、Hes-1和Hes-5蛋白表达情况。 结果 大黄素治疗组的血清淀粉酶均较模型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血清总钙水平则均较模型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大黄素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胰腺病理评分均较模型对照组明显改善(P<0.01),高剂量组改善最显著。治疗各组的胰腺细胞凋亡指数在不同时间点均较模型对照组有不同程度升高,高剂量组效果最显著,低剂量组与模型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各组的Notch-1蛋白表达量均较模型对照组增加,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效果相对显著(P<0.05)。大黄素高剂量组Hes-1蛋白表达量显著高于模型对照组(P<0.05)、低剂量组(P<0.05)和中剂量组(P<0.05)。大黄素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Hes-5蛋白表达量均显著高于模型对照组(P<0.05),且高剂量组蛋白表达量较低剂量组显著增加(P<0.05)。 结论 SAP时大黄素可以通过促进胰腺局部细胞凋亡而减轻胰腺炎反应,Notch-1/Hes信号通路是大黄素调控胰腺局部细胞凋亡的重要途径。
KL-6粘糖蛋白在百草枯中毒致肺纤维化大鼠中的表达及意义
朱茂治, 祝禾辰, 陈传国, 周萍萍, 周鸿铭
2017, 15(11): 1835-1838,1999.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2017.11.004
100 0
摘要:
目的 探讨KL-6(Krebs von den Lungen-6)粘糖蛋白在百草枯中毒致肺纤维化大鼠中的表达及意义。 方法 将雄性SD大鼠70只,采用随机平行对照法分成百草枯中毒1、4、7、14、21、28 d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每组10只,将1 ml浓度为20%的百草枯水溶液用无菌等渗盐水稀释成100 ml,中毒组按18 mg/kg剂量一次性腹腔注射给药,对照组予以等量生理盐水腹腔注射。排除因腹腔注射药物后不符合建模标准及死亡的大鼠,每组选取6只在染毒后1、4、7、14、21、28 d时间点进行处死,分别观察肺组织的病理变化、Masson染色观察肺组织纤维化变化、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中KL-6水平、免疫组化检测肺组织中KL-6的表达变化。 结果 正常对照组SD大鼠血清中KL-6含量较低约为11.42 ng/ml,中毒4、7、14、21 d组大鼠血清中KL-6蛋白水平逐渐升高并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28 d数值较21 d前下降,但较对照组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大鼠肺组织1、4、7、14、21 d组中KL-6表达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28 d组数值较21 d组前下降,但较对照组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KL-6随着百草枯中毒肺纤维化的程度变化而变化,其可能参与百草枯中毒大鼠肺纤维化过程。
苦杏仁苷对Ⅱ型胶原诱导关节炎大鼠关节滑膜ASIC3表达的影响
罗德梅, 刘青, 董旭南, 罗莉
2017, 15(11): 1839-1842,1866.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2017.11.005
89 1
摘要:
目的 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病程中由于炎症导致关节局部组织酸化,酸敏感离子通道(acid-sensitive ion channels,ASICs)表达与大鼠关节软骨的破坏密切相关。本研究从多途径观察苦杏仁苷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type Ⅱ collagen induced arthritis,CIA)大鼠关节滑膜的免疫应答调节,探讨苦杏仁苷抗RA的作用机制。 方法 选取45只Wistar雌性大鼠,随机抽取8只为空白对照组。35只造模成功的CIA大鼠又随机分为模型组5只,雷公藤多甙组(即阳性对照药组)、苦杏仁苷高剂量组、苦杏仁苷低剂量组各10只。空白对照组和CIA模型组予以0.9%生理盐水,雷公藤多甙组予以雷公藤多甙1 mg/(kg·d),苦杏仁苷高剂量组予以120 mg/(kg·d),苦杏仁苷低剂量组予以60 mg/(kg·d),1次/d连续灌胃给药28 d。经腹腔麻醉,股动脉采血,常规分离血清用于IL-1β、sICAM-1检测;分离左膝关节滑膜组织用40 g/L多聚甲醛固定作为HE染色标本;分离右膝关节滑膜组织-80℃中保存用于Western blot ASIC3蛋白检测。同时提取脑组织于-80℃中保存作为阳性对照。 结果 HE染色显示CIA模型组滑膜细胞排列疏散、紊乱、增生,大量的炎细胞浸润;苦杏仁苷高剂量组、低剂量组和雷公藤多甙组滑膜轻度增生,炎性细胞浸润明显减少,外周血中IL-1β、sICAM-1水平均有明显下降,滑膜中ASIC3蛋白表达也明显下降,与CIA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苦杏仁苷能有效通过抑制CIA大鼠外周血中炎性细胞因子IL-1β、sICAM-1的表达水平,以及下调滑膜ASIC3蛋白的表达,干扰对关节滑膜的损伤,起到抗炎和免疫抑制作用,可能是苦杏仁苷的抗炎镇痛和保护软骨作用的机制之一。
胶囊胃镜对胃黏膜癌前病变早期诊治的临床意义
王道蓉, 王玮, 高山, 丁祥武
2017, 15(11): 1843-1845.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2017.11.006
119 1
摘要:
目的 探讨胶囊胃镜对胃黏膜癌前病变早期诊治的临床意义。 方法 选择2012年9月—2016年1月在襄阳市中心医院诊治的可疑胃黏膜癌前病变患者140例,均进行胶囊胃镜与放大胃镜检查,同时进行病理学检查与对比判断。 结果 所有患者均完成检查,胶囊内镜的平均检查时间为(478.24±45.22) min,其中通过胃的平均时间为(49.24±22.12) min;放大胃镜的平均检查时间为(75.24±19.21) min。胶囊内镜检查过程中患者未诉任何不适,放大胃镜在检查中出现9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4%,所有不良反应经过对症处理后好转。胶囊内镜检出胃黏膜癌前病变108例,检出率为77.1%;而放大胃镜检出111例,检出率为79.3%,对比不同方式下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胶囊内镜对于胃黏膜癌前病变诊断的敏感性与特异性为98.2%和100.0%,而放大胃镜诊断的敏感性与特异性为100.0%和96.7%,不同方法的诊断效果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胶囊胃镜在胃黏膜癌前病变的检查中方便简单,对于机体无明显影响,且检出率较高,定性诊断敏感性与特异性均较好,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腹腔镜下改良Soave术Ⅰ期治疗小儿长段型先天性巨结肠疗效观察
陈芳芳, 付晓君, 姜磊, 徐建中, 鲁正
2017, 15(11): 1846-1848,1859.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2017.11.007
149 0
摘要:
目的 研究腹腔镜下改良Soave术Ⅰ期治疗小儿长段型先天性巨结肠的效果。 方法 选择2009年1月—2016年1月入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小儿外科诊断为先天性巨结肠长段型患儿共8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其中对照组男30例,女13例,年龄3~15个月,平均(6.7±3.3)个月,体重5~13 kg,平均(7.8±2.6) kg;观察组男31例,女12例,年龄3.5~14.0个月,平均(6.3±3.5)个月,体重5.5~12.5 kg,平均(8.6±2.8) kg。对照组采用开腹改良Soave术,观察组应用腹腔镜下改良Soave术,对比观察2组患儿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除肠管长度、术后肠蠕动恢复时间、禁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肛门功能及术后并发症。 结果 2组手术均顺利进行,无死亡并发症。2组切除肠管长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肠蠕动恢复时间和禁食时间明显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2个月,观察组的肛门功能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早期和晚期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腹腔镜下改良Soave术Ⅰ期治疗小儿长段型先天性巨结肠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的优点,手术方式是安全、有效的。
VEGF和Rsf-1在宫颈癌病理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杜俊俊, 张红芳, 周荣璟
2017, 15(11): 1849-1851.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2017.11.008
139 0
摘要:
目的 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和染色体空间重组因子-1(remodeling and spacing factor 1,Rsf-1)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进一步分析其与发病年龄、临床分期、组织学类型、病理学分级和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探讨两者联合应用在宫颈癌病理诊断中的意义。 方法 本研究选择经手术治疗、有明确病理诊断的56例宫颈癌蜡块标本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56例正常宫颈组织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VEGF和Rsf-1的表达水平。 结果 观察组中VEGF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Rsf-1阳性表达率同样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VEGF和Rsf-1因子的阳性表达在不同年龄分段、组织学类型及FIGO分期的宫颈癌组织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两者在病理学分级和淋巴结转移方面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VEGF以及Rsf-1在宫颈癌组织中呈现高表达,与宫颈癌发生、发展、预后具有相关性,有望作为宫颈癌临床病理的辅助诊断和对宫颈癌患者病情综合判断的实验室及临床预后指标。
腹腔镜联合左胸小切口与单一左胸切口治疗SiewertⅡ/Ⅲ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的比较分析
刘海峰, 韩倩, 王献增, 申成玉, 常俊华, 付广华
2017, 15(11): 1852-1855.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2017.11.009
184 0
摘要:
目的 探讨腹腔镜联合左胸小切口治疗SiewertⅡ/Ⅲ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AEG)在减少手术创伤同时安全、有效的充分切除肿瘤及淋巴结清扫的可行性。 方法 回顾分析2014年10月—2015年12月于林州市人民医院手术治疗的SiewertⅡ/Ⅲ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患者193例的临床资料,其中58例行腹腔镜联合左胸小切口手术,135例行单一左胸切口手术治疗,分析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胸腔引流总量、胸腔引流带管时间、纵隔及腹腔淋巴结清扫数目,并进行统计学处理。 结果 腔镜组手术时间长于单左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中出血量、术后胸腔总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腹腔淋巴结清扫数目、VAS疼痛评分等方面,腔镜组均具有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胸腔引流管引流时间、纵隔淋巴结清扫数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均较低,腔镜组二次剖胸手术止血1例,2组各有1例患者术后发生轻度食管胃吻合口瘘,腔镜组发生肺部感染1例,单左胸组发生肺部感染5例,各组均无胸腹腔内、切口感染,无围手术期死亡。 结论 腹腔镜联合左胸小切口用于SiewertⅡ/Ⅲ型AEG的手术治疗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切口疼痛轻、腹腔淋巴结清扫彻底、胸内食管胃吻合确切、瘤上切缘食管充分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左旋甲状腺素对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亚临床甲减患者排卵障碍和代谢异常的治疗作用
李立峰, 黄晓晓, 魏若菡, 赵秀敏
2017, 15(11): 1856-1859.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2017.11.010
63 1
摘要:
目的 探讨左旋甲状腺素对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亚临床甲减患者排卵障碍和代谢异常的治疗作用。 方法 选择2010年1月—2016年12月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亚临床甲减患者200例作为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亚临床甲减组和多囊卵巢综合征未合并亚临床甲减患者200例作为多囊卵巢综合征组。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亚临床甲减患者中合并胰岛素抵抗者120例,根据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甲状腺素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甲状腺素组给予甲状腺素+二甲双胍治疗,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治疗。治疗3个月后观察2组代谢指标和排卵率、妊娠率情况。 结果 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亚临床甲减组FINS、HOMA-IR、TG、LDL水平均高于多囊卵巢综合征组(P<0.05)。甲状腺素组和对照组治疗后T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甲状腺素组治疗后TSH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甲状腺素组治疗后TSH水平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甲状腺素组和对照组治疗后FINS、HOMA-IR均低于治疗前(P<0.05)。甲状腺素组治疗后TC和LDL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甲状腺素组治疗后TC和LDL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甲状腺素组排卵率和妊娠率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亚临床甲减患者存在血糖血脂代谢异常,左旋甲状腺素治疗可以改善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亚临床甲减患者的血糖血脂水平,提高排卵率和妊娠率。
DHA和NS-398联合对人胆管癌QBC939细胞的抑制作用
陈云杰, 姜海涛, 王天飞, 任峰, 苏辉
2017, 15(11): 1860-1862,1910.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2017.11.011
107 0
摘要:
目的 研究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hexaenoic acid,DHA)和选择性环氧合酶-2(cyclooxygenase-2,COX-2)抑制剂NS-398联合对人胆管癌细胞QBC939的抑制作用。 方法 体外培养人胆管癌QBC939细胞株,分别设立DHA浓度组、NS-398浓度组、二者联合组和空白对照组,即将0、15、30、45、60、75 μg/ml浓度的DHA和0、25、50、100、150、200 μmol/L浓度的NS-398分别联合作用于胆管癌QBC939细胞;应用CCK8法检测其分别对QBC939细胞生长的相对抑制率;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QBC939细胞的凋亡情况;应用Transwell小室检测QBC939细胞的体外侵袭情况。 结果 DHA和NS-398在体外均能够单独抑制QBC939细胞生长,45 μg/ml的DHA联合100 μmol/L的NS-398经24 h作用后,细胞生长抑制率达到90%,实验组与DHA浓度组、NS-398浓度组和空白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继续增加2种药物浓度,细胞生长抑制率变化不明显;流式细胞术显示DHA和NS-398联合能明显促进QBC939细胞早期凋亡;15 μg/ml的DHA联合50 μmol/L的NS-398经24 h作用后,对胆管癌细胞生长无明显抑制作用,但QBC939的体外侵袭能力明显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DHA和NS-398联合能明显抑制胆管癌QBC939细胞生长,促进胆管癌细胞早期凋亡,抑制胆管癌细胞的侵袭,二者联合对胆管癌QBC939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可能是通过促进细胞早期凋亡实现的。
氢吗啡酮联合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用于老年前列腺癌患者术后镇痛的临床研究
陈念平, 俞丽君, 金宝伟, 胡双燕, 郑羡河, 陈忠华
2017, 15(11): 1863-1866.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2017.11.012
114 0
摘要:
目的 观察氢吗啡酮联合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用于腹腔镜下老年前列腺癌患者术后镇痛的效果。 方法 将纳入研究的拟行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的老年患者75例采用随机数字方法随机分为3组,H组、HD1组及HD2组,每组各25例。3组患者分别在术毕前30 min,经静脉缓慢注射氢吗啡酮20 μg/kg后接静脉镇痛泵,H组配方为氢吗啡酮0.1 mg/kg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00 ml;HD1组配方为氢吗啡酮0.1 mg/kg联合右美托咪定2 μg/kg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00 ml;HD2组配方为氢吗啡酮0.1 mg/kg联合右美托咪定4 μg/kg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00 ml。监测并记录3组患者术后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复苏室停留时间、术后1 h (T1)、6 h (T2)、12 h (T3)、24 h (T4)、36 h (T5)、48 h (T6) VAS评分、Ramsay评分、肛门排气时间及不良反应诸如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呼吸抑制、心动过缓、低血压及口干的发生情况。 结果 3组患者在术后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复苏室停留时间及术后各时间点Ramsay评分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D1、HD2组VAS评分除T1时点外,其他各时间点VAS评分明显低于H组(P<0.05),肛门排气时间明显快于H组(P<0.05),术后不良反应方面,HD2组患者在术后口干及低血压发生率方面明显高于H组和DH1组患者,其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0.1 mg/kg氢吗啡酮复合2 μg/kg右美托咪定用于老年患者前列腺癌术后镇痛效果好,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治疗进展期胃癌患者的近期疗效及对腹腔内微转移的影响
张英杰, 梁金荣
2017, 15(11): 1867-1869,1890.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2017.11.013
106 0
摘要: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治疗进展期胃癌患者的近期疗效及对腹腔内微转移的影响。 方法 将2012年3月—2016年3月期间浙江舟山医院肿瘤科收治的113例进展期胃癌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成腹腔镜组和开腹组。腹腔镜组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开腹组行传统开腹胃癌根治术。比较2组围术期指标、治疗情况、腹腔冲洗液多巴胺脱羧酶(DDC)和癌胚抗原(CEA)及并发症情况。 结果 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明显大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注射止痛药物次数、术后肛门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术后进食流质饮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清扫淋巴结总数、近切端距肿瘤距离、远切端距肿瘤距离与开腹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腹腔冲洗液DDC、CEA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腹腔冲洗液DDC、CEA显著低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术后并发症率明显低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治疗进展期胃癌手术创伤小,近期疗效确切,且未增加腹腔微转移。
全科临床研究
不同恢复阶段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下肢功能和腓神经功能的变化情况
徐金元, 龚敏超, 叶小菊, 裴君, 裘涛
2017, 15(11): 1870-1872.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2017.11.014
73 0
摘要:
目的 探讨不同恢复阶段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下肢功能、腓神经功能变化情况。 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9月浙江省中医院收治的脑卒中后偏瘫患者74例,所有患者均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并配合康复训练。分别于恢复1、3、6个月采用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评估患者下肢功能,采用肌电图检测腓总神经传导速度评估腓神经功能,并进行比较,同时观察下肢功能、腓总神经传导速度的关系。 结果 不同恢复阶段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下肢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3.950,P<0.001);不同恢复阶段脑卒中后偏瘫患者患侧腓总神经传导速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241,P=0.045),健侧腓总神经传导速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017,P=0.432);恢复1个月、恢复3个月脑卒中后偏瘫患者患侧腓总神经传导速度均明显低于健侧(t=-2.751,P=0.007;t=-2.540,P=0.012),恢复6个月时,脑卒中后偏瘫患者患侧、健侧腓总神经传导速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71,P=0.173);随着恢复时间的延长,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下肢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逐渐升高,二者呈正相关(r=0.583,P<0.001);随着恢复时间的延长,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腓总神经传导速度逐渐加快,二者呈正相关(r=0.181,P=0.007);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下肢Fugl-Meyer运动功能与腓总神经传导速度呈正相关(r=0.148,P=0.028)。 结论 随着恢复时间的延长,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下肢功能、腓神经功能逐渐改善,下肢功能与腓神经功能密切相关,联合监测下肢功能与腓神经功能有助于对预后效果的评估。
固定-活动义齿联合修复牙列缺损的疗效及患者生活质量评价
濮莉莉, 陈春晖, 李国民, 傅柏平
2017, 15(11): 1873-1875.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2017.11.015
138 0
摘要:
目的 研究固定-活动义齿联合修复牙列缺损的疗效并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调查,为取得更好修复效果提供依据。 方法 将2012年1月—2014年1月就诊于浙江大学金华医院的113例采用固定-活动义齿或活动义齿的牙列缺损患者纳入研究,进行相关检查后,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用固定-活动义齿联合修复,对照组患者采用活动义齿修复。6个月后,采用口腔健康影响程度量表(OHIP-14)评价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OHRQoL)。随访2年后,根据美国公共健康协会牙列缺损修正标准评价修复效果及牙龈出血指数。 结果 安装义齿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OHIP-14总分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2年后,2组患者显效、有效、无效等级资料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825,P=0.409);与义齿安装前对比,2组患者牙龈出血指数均显著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修复后出血指数降低更为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固定-活动义齿与活动义齿相比,能够更有效修复牙列缺损,患者口腔长期健康状况更好,生活质量更高。
纤维支气管镜灌洗术治疗支气管扩张合并肺部感染的疗效评价
戴晓乔, 蒋慧, 钟平
2017, 15(11): 1876-1878,1921.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2017.11.016
130 0
摘要:
目的 评价经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治疗支气管扩张合并肺部感染的疗效,旨在为临床治疗支气管扩张合并肺部感染提供临床依据。 方法 将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皖北煤电集团总医院收治的40例支气管扩张合并肺部感染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内科治疗,如吸氧、平喘、祛痰、抗感染等;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经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治疗。对比2组的临床疗效、并发症、脉血气分析指标、呼吸频率变化情况以及临床症状与体征改善情况。 结果 观察组中治疗无效5例,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5.0%,对照组中治疗无效9例,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5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777,P=0.320);经系统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PaO2、PaO2/FiO2等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改善(P<0.05);对照组的PaO2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患者的PaO2、PaO2/FiO2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咳嗽咳痰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中出现窦性心动过速1例,心率高至100~150次/min,术后恢复正常;血氧饱和度下降3例,术后快速恢复90%以上,并发症发生率为20.0%。对照组出现呛咳3例,经吸氧机对症治疗后咳嗽、咳痰症状消失,并发症发生率为15.0%。2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χ2=0.032,P=0.859)。 结论 经纤维支气管镜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支气管扩张合并肺部感染的疗效可靠,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炎症反应,促进心肺功能恢复。
腹壁切口疝腹腔镜治疗效果分析及术后并发症观察
虞哲科, 王晶晶, 赵铮铮, 邱振明, 郑永华, 谢小龙, 王卫军
2017, 15(11): 1879-1881.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2017.11.017
74 2
摘要:
目的 探讨腹壁切口疝腹腔镜治疗效果及术后并发症,旨在临床外科手术治疗提供一定参考价值。 方法 2012年12月—2015年12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台州医院收治的腹壁切口疝患者97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腹腔镜组49例与开放组48例。腹腔镜组采用腹腔镜下补片修补术治疗,开放组采用开放式补片修补术治疗。比较2组手术时间、腹壁缺损面积、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及术后随访12个月复发情况。 结果 腹腔镜组手术时间[(59.83±3.56) min]短于开放组[(72.35±5.16) min],术中出血量[(32.40±5.47) ml]少于开放组[(71.32±7.69) ml],术后住院时间[(6.48±1.35) d]短于开放组[(9.24±2.18) d],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腹壁缺损面积[(65.08±6.34) cm2]与开放组腹壁缺损面积[(66.42±7.18) cm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12%)低于开放组(22.92%),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随访12个月复发率(4.08%)与对照组随访12个月复发率(8.3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腹腔镜治疗腹壁切口疝患者效果优于开放手术,且术后并发症少于开放手术,具有重要研究价值,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老年患者腰椎术后CRP与ESR的表达变化及临床意义
单贤贞, 王银海, 周友龙, 杨成林
2017, 15(11): 1882-1884.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2017.11.018
41 1
摘要:
目的 研究老年患者腰椎术后C反应蛋白(CRP)和红细胞沉降率(ESR)的变化水平和其临床意义。 方法 选择自2016年5月—2017年6月在长兴县人民医院接受腰椎术的176例老年患者。其中15例患者在术后发生感染,作为感染组;161例患者术后未发生感染,作为对照组,检测患者在术前和术后第1、3、5、7、14、21天血清中CRP及ESR变化水平。 结果 感染组和对照组患者在腰椎术前CRP分别为(9.5±2.6) mg/L、(9.8±1.9) mg/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65,P=0.573);术后第3天2组CRP分别为(121.8±3.2) mg/L、(35.0±4.3) 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7.372,P<0.001)。感染组和对照组患者在腰椎术前ESR分别为(16.3±3.2) mm/h、(16.6±2.9) mm/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80,P=0.704);术后第3天2组CRP分别为(75.4±6.8) mm/h、(36.0±4.6) mm/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947,P<0.001)。感染组患者在腰椎术后21 d内CRP和ESR平均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术后均随时间呈递增趋势,CRP水平在术后第3天达到峰值,再逐步下降。感染组患者术后CRP与ESR峰值均显著大于非感染组。 结论 老年患者在接受腰椎术治疗后同时检测CRP水平及ESR水平可以更有效地判断患者术后是否发生感染,以便及早发现、及早治疗。
不同时间点应用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对胃癌根治术老年患者术后镇痛的影响
孙倩, 张婷
2017, 15(11): 1885-1887.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2017.11.019
136 0
摘要:
目的 观察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于不同时间点应用对胃癌根治术老年患者术后镇痛的影响,并探讨其安全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78例需行胃癌根治术老年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于麻醉诱导前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40 mg,对照组于手术结束时刻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40 mg。2组均于手术结束时衔接静脉自控镇痛泵:舒芬太尼0.8 μg/(kg·d)+昂丹司琼16 mg+地佐辛10 mg+生理盐水配置成100 ml,设置速度为2 ml/h,自控15 min,2 ml/次。比较2组手术结束时刻、术后6 h、术后24 h、术后48 h平均动脉压(MAP)及心率(HR)水平,记录2组术后不同时刻视觉模拟评分(VAS)水平及术后24 h静脉镇痛泵按压次数及舒芬太尼使用总量;统计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 观察组于手术结束时刻、术后24 h平均动脉压及心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血流动力学更为稳定;观察组术后6h、术后12 h、术后24 h、术后48 h 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24 h自控镇痛泵按压次数及舒芬太尼使用总量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麻醉前应用降低胃癌根治术老年患者术后疼痛效果显著,血流动力学稳定,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应用安全。
消化道内镜诊治早期癌前病变62例回顾性分析
陈伟, 黄慧峰, 夏态军, 徐勇飞, 曹春宇, 梅丽红
2017, 15(11): 1888-1890.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2017.11.020
70 0
摘要:
目的 分析经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诊治消化道早期癌前病变患者疗效和预后。 方法 2013—2016年舟山市妇幼保健院共收治62例疑似消化道癌肿患者,其中,男性41例,女性21例,平均(58.5±6.2)岁。患者均经ESD进行诊断和治疗,术后病理结果确诊为早期癌前病变。考察ESD诊断和治疗的效果,并发症情况和患者的预后。 结果 病变均在黏膜、黏膜下层,部位分别在食管17例(27.42%)、胃29例(46.77%)、结肠16例(25.81%),其中多为食管中段(10例,58.82%)。病理分型分别为Ⅰ型3例(4.84%)、Ⅱ型59例(95.16%),其中多为Ⅱb (28例,47.16%)。病灶完全切除率为95.16%(59/62),治愈性切除率为90.32%(56/62)。术中出血1例(1.61%),穿孔2例(3.23%),术后胸骨后疼痛2例(3.23%),腹痛1例(1.61%),均经抗感染、抑酸等治疗后痊愈。随访第6个月无失访患者,患者的进食不适、吞咽困难等症状均得到明显地缓解(分别为21例,33.87%和18例,29.03%)。复发1例(1.61%),经再次ESD术后痊愈出院。 结论 ESD诊治消化道早期癌前病变的切除率高,并发症和术后复发率较低,可以作为微创诊疗消化道癌前病变的首选手段。
跟骨定量超声筛查老年女性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骨质疏松的相关性研究
梁晓红
2017, 15(11): 1891-1893.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2017.11.021
108 1
摘要:
目的 分析老年女性膝骨关节炎患者跟骨定量超声与双能X线吸收(DXA)骨密度测定结果之间的相关性。 方法 以101例老年女性膝骨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年龄分为3组:﹤65岁38例,65~75岁48例,>75岁15例。均行跟骨定量超声与DXA骨密度检查,分析两者相关性;并以DXA T值评估结果为标准,分析跟骨定量超声相关指标BUA、SOS、T-score和SI对骨质疏松和骨密度降低的诊断效能。 结果 >75岁患者的DXA平均T值明显低于﹤65岁患者和65~75岁患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5~75岁患者的BUA、T-score、SI明显低于﹤65岁患者,>75岁患者的BUA、T-score、SI明显低于65~75岁患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UA值、T-score、SI与DXA T值具有良好的正相关性(R2=0.3154、0.3207,P<0.05),三者对骨质疏松和骨密度下降均有良好的诊断效能。BUA值、T-score、SI诊断骨质疏松的最佳工作点分别为:BUA=55.205 dB/MHZ,T-score=-2.47,SI=65.635;诊断骨密度降低的最佳工作点分别为:BUA=60.725 dB/MHZ,T-score=-1.605,SI=79.196。 结论 跟骨定量超声结果BUA和T-score与老年女性膝骨关节炎患者骨密度密切相关,对骨质疏松具有预测作用,有望成为其临床筛查工具。
头孢他啶联合阿米卡星对白血病化疗后粒细胞缺乏合并感染患者血清hs-CRP、PCT、IL-6水平及预后的影响
杜小红, 张丕胜, 庄贤栩, 陈哲
2017, 15(11): 1894-1896.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2017.11.022
91 0
摘要:
目的 探讨头孢他啶联合阿米卡星对白血病化疗后粒细胞缺乏合并感染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降钙素原(PCT)水平及预后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3年3月—2015年4月宁波市鄞州人民医院收治的62例白血病化疗后发生粒细胞缺乏合并感染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单用头孢他啶治疗,研究组联合采用阿米卡星及头孢他啶,2组均持续治疗1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血清hs-CRP、IL-6、PCT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12个月后生存率。 结果 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为83.87%(26/3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1.29%(19/31)(P<0.05)。治疗后,2组hs-CRP、IL-6、PC水平均明显降低(均P<0.05),且研究组血清hs-CRP、IL-6、PCT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90%(4/31),对照组为9.67%(3/31),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生存率为87.10%(27/3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4.52%(20/31)(P<0.05)。 结论 阿米卡星联合头孢他啶可有效降低白血病化疗后粒细胞缺乏合并感染患者血清hs-CRP、PCT、IL-6水平,提高治疗效果及生存率,改善预后。
慢病防治研究
新疆维吾尔族、汉族同型半胱氨酸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早期肾功能损害的相关性研究
陈红丽, 李瑜, 王红, 时庆平, 欧阳菊艳, 路艳霞, 陈诚
2017, 15(11): 1897-1900.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2017.11.023
116 1
摘要:
目的 探讨维吾尔族和汉族原发性高血压(essential hypertension,EH)患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与早期肾功能损害的相关性及民族差异性。 方法 收集2012年9月—2016年7月住院的EH患者812例。根据Hcy≥10 μmol/L分为H型高血压组(维吾尔族254例,汉族294例),Hcy<10 μmol/L为单纯高血压组(维吾尔族149例,汉族115例)。检测Hcy、肌酐等指标,分析Hcy与肾功能的关系并比较民族差异。 结果 维吾尔族、汉族同民族间H型高血压组与单纯高血压组比较,肌酐、胱抑素C水平及早期肾损害率均明显升高(P<0.05),eGFR明显下降(P<0.05)。H型高血压组和单纯高血压组中维吾尔族、汉族比较,eGFR和早期肾损害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LnHcy (OR=2.201,95%CI:1.066~4.543,P=0.033)、胱抑素C (OR=1.475,95%CI:1.303~1.699,P<0.001)、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OR=2.475,95%CI:1.436~4.268,P=0.001)、血尿素氮(OR=1.277,95%CI:1.054~1.547,P=0.013)是维吾尔族EH患者早期肾功能损害的独立危险因素;LnHcy (OR=3.804,95%CI:1.855~7.798,P<0.001)、胱抑素C (OR=1.655,95%CI:1.433~1.911,P<0.001)、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OR=2.059,95%CI:1.208~3.509,P=0.008)、血尿素氮(OR=1.222,95%CI:1.018~1.468,P=0.032)、吸烟(OR=1.993,95%CI:1.082~3.671,P=0.027)是汉族EH患者早期肾功能损害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Hcy是维吾尔族和汉族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早期肾功能损害的共同危险因素,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早期肾损害率在两民族间无差异。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发生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及其与血清钙、磷、甲状旁腺素的关系
沈英, 梁世凯
2017, 15(11): 1901-1903.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2017.11.024
58 0
摘要:
目的 观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发生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及骨质疏松与血清钙、磷、甲状旁腺素的关系。 方法 选择绍兴市中医院肾内科2012年1月—2015年12月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200例进行研究,将其分为骨质疏松组93例,非骨质疏松组107例。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测定患者的跟骨骨密度及血清钙、磷、甲状旁腺素水平。 结果 骨质疏松组患者男性比例(33.3%)低于非骨质疏松组(62.6%)(P<0.05),骨质疏松组≥60岁患者比例(63.4%)高于非骨质疏松组(29.9%)(P<0.05),骨质疏松组患者体重、身高、体重指数[(59.34±10.27) kg、(1.62±0.08) m、(20.89±1.34) kg/m2]均低于非骨质疏松组[(67.35±12.63) kg、(1.67±0.06) m、(22.14±2.54) kg/m2](P<0.05)。骨质疏松组血磷和甲状旁腺素水平(1.91±0.57) mmol/L、(381.34±77.36) ng/L均高于非骨质疏松组(1.64±0.52) mmol/L、(243.64±64.35) ng/L (P<0.05),2组血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年龄、血磷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骨质疏松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女性、高龄、血磷升高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骨质疏松的独立危险因素。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骨密度值与血清钙、磷、甲状旁腺素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女性、高龄、高磷血症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骨质疏松的独立危险因素,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骨密度与血清钙、磷、甲状旁腺素水平无显著相关性。
妇幼卫生研究
子宫动脉栓塞术联合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子宫腺肌症的临床研究
陈玉环, 李静文, 姚恒, 张慧丽, 杨晓红
2017, 15(11): 1904-1906.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2017.11.025
71 0
摘要:
目的 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联合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子宫腺肌症的临床疗效,寻找子宫腺肌症有效的保守治疗方法。 方法 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2月在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孝感医院住院明确诊断为子宫腺肌症的患者78例,在月经干净后3~7 d,取4F cobra导管,经皮股动脉穿刺上行至子宫动脉,行子宫动脉栓塞术,术后2个月放置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定期随访评估患者术后痛经的程度、月经量、盆腔B超监测子宫的大小及子宫内膜厚度、血清CA125的水平和卵巢功能的变化。 结果 子宫动脉栓塞术联合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后第3、9、12个月痛经评分、PBAC评分、子宫内膜厚度、CA125和子宫的大小与子宫动脉栓塞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置曼月乐环后子宫体积大小与放置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后有少部分患者出现少量阴道出血,但无一例出现环下移或脱落。在子宫动脉栓塞术前及术后2个月和放置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后第3、12个月监测血清性激素水平,各阶段血清FSH、LH、E2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未提示有卵巢储备功能减退。 结论 子宫动脉栓塞术联合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子宫腺肌症具有创伤小、安全性高、不影响卵巢功能的优势。
儿童闭塞性细支气管炎临床研究及文献复习
平明芳, 吴鸣, 陈俊国
2017, 15(11): 1907-1910.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2017.11.026
116 0
摘要:
目的 分析儿童闭塞性细支气管炎(bronchiolitis obliterans,BO)的临床表现、病原学、肺功能、胸部CT、治疗及预后。 方法 对2010年1月—2014年12月在嘉兴市第二医院诊断为BO的17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年龄、性别、病因、临床表现、肺功能改变、影像学改变、治疗及预后。 结果 17例患儿中,男10例,女7例,均为肺部感染后起病,以腺病毒、麻疹病毒、支原体为其主要的病原体。4例患儿的肺功能检查的结果表现为不可逆性的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中度。17例患儿胸部的HRCT均出现马赛克灌注征,5例存在肺实变,3例肺不张,2例支气管扩张,1例支气管壁增厚。所有患儿均使用全身及雾化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并注意加强肺部理疗,加强营养支持,促进患儿身体全面发育。随访3~27个月,13例患儿对胸部HRCT进行复查,结果显示6例患儿肺部病灶没有改变,2例患儿肺部出现新的病灶区,5例患儿肺部病灶有所减轻,未发现有病灶完全吸收的病例。 结论 呼吸道感染为儿童BO最常见病因,腺病毒、麻疹病毒、支原体是其主要的病原体,肺功能检查对早期BO的诊断没有太大帮助。胸部HRCT显示出来的马赛克灌注征对BO早期诊断和随访有重要意义。全身和吸入糖皮质激素可改善临床症状,BO的预后关键取决于对患儿早诊断、早治疗及身体的全面发育。
高剂量维生素D防治肥胖症孕妇妊娠期糖尿病的作用研究
周海仙, 许群, 蔡平生
2017, 15(11): 1911-1914.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2017.11.027
70 0
摘要:
目的 探讨孕期预防性给予高剂量维生素D (VD)对肥胖症孕妇妊娠期糖尿病的防治作用。 方法 选择2016年6月—2017年6月于温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初产、单胎肥胖孕妇118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9例。试验组于孕16~20周给予维生素D3注射液30万IU,肌肉注射。对照组于孕16~20周给予VD滴剂胶囊400 IU (1粒),口服,每日1次。比较2组一般资料、25(OH) D3、甲状旁腺激素(PTH)、血钙(Ca)、血磷(P)、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BMI等临床相关指标及维生素D缺乏的改善情况、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情况及妊娠结局。 结果 经干预后,试验组25(OH) D3和血清Ca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TH浓度显著下降(P<0.01)。试验组在治疗后维生素D缺乏和不足患者的比率均显著下降(P<0.01)。而对照组治疗后缺乏和不足患者的比率虽略有下降,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孕妇GDM的发生平均孕周显著晚于对照组(P<0.01),孕妇GDM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顺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剖宫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新生儿死胎、新生儿窒息、早产儿、巨大儿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 通过单次负荷剂量治疗可有效改善肥胖孕妇VD缺乏状态,安全性较好,可有效降低肥胖孕妇GDM的发生率,降低剖宫产率,减少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风险,这可能与VD有效调节了肥胖患者的体脂分布,降低了胰岛素抵抗,减少了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风险有关。
凶险性前置胎盘致产后大出血患者的急症子宫切除术手术时机探讨
蒋玲玲, 刘颖蕾, 刘曼华, 陈丽平, 乔海风
2017, 15(11): 1915-1917.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2017.11.028
122 0
摘要:
目的 探讨凶险性前置胎盘致产后大出血患者的急症子宫切除术的手术时机。 方法 选择2013年1月—2016年1月期间于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妇产科收治的凶险性前置胎盘并产后大出血患者70例,按照患者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22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患者在剖宫产术中促宫缩治疗无法止血后,给予子宫切除术,观察组患者行子宫动脉栓塞术,期间观察患者出血量,若出血量仍较多,超过1 000 ml,上述措施无效,再给予子宫切除术。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子宫切除前出血量、术中总出血量、输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抗生素应用时间等手术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 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子宫切除前出血量、术中总出血量均显著多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新鲜冰冻血浆输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患者在住院时间、抗生素应用时间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在保证血液供应及时及家属知情同意的基础上,凶险性前置胎盘致产后大出血患者可先行保守治疗再行子宫切除术,以尽量减少切除子宫对患者造成的伤害,同时,可为患者保留生育功能,但治疗过程中应密切监控患者出血情况,若经保守治疗仍无法止血应尽早进行子宫切除术。
举元煎颗粒剂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在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
王璐璐, 蒋希菁, 胡婷, 沈小芳
2017, 15(11): 1918-1921.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2017.11.029
140 0
摘要:
目的 探讨举元煎颗粒剂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elvic floor dysfunction,PFD)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盆底肌力的改善作用。 方法 选取浙江中西医结合医院产后盆底肌力≤3级的产妇605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自愿选择的原则分为观察组298例及对照组307例,观察组应用举元煎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比较2组阴道收缩肌电值、阴道收缩持续时间及阴道动态压力的差异,分析压力性尿失禁症状及中医气虚症候的变化情况。 结果 治疗后,2组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率分别为0.34%(1/298)及0.98%(3/307),显著低于治疗前的6.38%(19/298)及7.17%(22/307),2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阴道收缩肌电值、阴道收缩持续时间及阴道动态压力均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2组间比较,观察组上述3项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各中医气虚症候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治疗后2组间比较,观察组患者神疲、自汗症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而在气短、乏力及懒言方面,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医气虚症候总积分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 结论 举元煎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能有效地促进产后盆底肌功能的康复,提高产后PFD的治疗效果,值得进一步应用。
重力管饲喂养联合口腔运动对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影响
聂莉莉, 邓春贵, 何建龙, 林雪梅, 吴凤琳, 邱建武
2017, 15(11): 1922-1924,1974.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2017.11.030
92 0
摘要:
目的 探讨重力管饲喂养联合口腔运动对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影响,为早产儿喂养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将2015年7月—2016年6月于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粤北人民医院确诊为喂养不耐受的122例早产儿用简单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对照A组40例、对照B组38例与观察C组44例。对照组A予常规饲奶法,对照组B予常规饲奶法+Fucile口腔干预法,观察组C予重力管饲法+Fucile口腔干预法。观察各组胃潴留消失时间、胃食管反流消失时间、恢复出生体重时间、经口喂养时间、住院时间等,3组组间采用方差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观察、评价3组护理效果。 结果 观察组C (重力管饲法+Fucile口腔干预法)胃潴留消失时间、胃食管反流消失时间、恢复出生体重时间、达经口足量喂养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A (常规饲奶法)、对照组B (常规饲奶法+Fucile的口腔干预法)(P<0.05),对照组B (常规饲奶法+Fucile口腔干预法)胃食管反流消失时间、恢复出生体重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A (常规饲奶法)(P<0.05)。 结论 重力管饲喂养联合口腔运动是最佳的干预方法,能有效降低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发生率,利于由管饲喂养过渡到经口喂养,缩短达全胃肠营养时间,缩短住院时间,可操作性强,适于在临床实践中普遍推广。
社区卫生研究
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可溶性E选择素水平变化情况及其意义
陈莹, 夏轶姿, 龚裕强, 陈刚
2017, 15(11): 1925-1927,1947.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2017.11.031
82 0
摘要:
目的 探讨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CAP)患者可溶性E选择素(sE-选择素)水平变化情况及其意义。 方法 选择重症CAP患者50例作为重症肺炎组、非重症CAP患者50例作为非重症肺炎组、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重症肺炎组分为多器官功能障碍组和非多器官功能障碍组。测定血清sE-选择素、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 结果 血清sE-选择素、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在重症肺炎组、非重症肺炎组和对照组分别为(41.23±10.78) ng/ml、(85.47±21.14) ng/ml、(18.35±4.21)×109/L;(13.25±3.84) ng/ml、(43.25±12.15) ng/ml、(12.01±2.87)×109/L;(5.64±1.42) ng/ml、(2.12±0.89) ng/ml、(6.57±2.02)×109/L,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sE-选择素在多器官功能障碍组和非多器官功能障碍组分别为(53.14±12.53) ng/ml和(37.28±8.21) ng/ml,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肺炎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血清sE-选择素、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分别为(41.23±10.78) ng/ml、(85.47±21.14) ng/ml、(18.35±4.21)×109/L;(18.74±5.84) ng/ml、(12.96±5.12) ng/ml、(8.83±2.52)×109/L,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重症肺炎组治疗前和治疗后血清sE-选择素、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分别为(13.25±3.84) ng/ml、(43.25±12.15) ng/ml、(12.01±2.87)×109/L;(9.13±1.56) ng/ml、(9.16±2.04) ng/ml、(6.85±2.31)×109/L,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炎患者血清sE-选择素与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均呈正相关(P<0.05)。 结论 CAP患者血清sE-选择素水平升高,sE-选择素水平与CAP的严重程度及治疗效果有关。
心理卫生与健康促进
芳香治疗改善腹部手术后患者的睡眠质量以及焦虑状态的研究
郁亚波, 许丰, 马刚, 陶国全
2017, 15(11): 1928-1931.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2017.11.032
119 1
摘要:
目的 睡眠对保持人的生理和心理健康至关重要,在ICU住院的患者经常存在睡眠障碍,芳香疗法是改善睡眠障碍的非药物治疗方法之一,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价芳香疗法改善肝胆外科ICU病房患者的睡眠质量以及焦虑水平的效果。 方法 选取60例腹部手术后进入肝胆外科ICU的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30例,对照组30例,每一例患者都进行一般情况调查、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问卷(PSQI)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调查,干预组的患者晚间睡前给予2%薰衣草精油芳香吸入治疗15 d,然后再次进行睡眠质量和焦虑问卷调查评估。对照组睡前予以不含薰衣草的植物基础油吸入治疗,15 d后同样进行问卷调查评估睡眠质量和焦虑水平。 结果 干预组和对照组的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对治疗前后干预组和对照组的睡眠质量评分和焦虑评分的比较显示,干预组患者治疗后的睡眠质量评分(8.68±2.96 vs.6.80±2.83,t=2.514,P=0.015)与焦虑评分(56.43±9.48 vs.47.93±7.70,t=3.812,P<0.001)较前明显改善,而对照组睡眠质量评分和焦虑评分无明显改善。干预组和对照组治疗后组间比较显示,干预组的睡眠质量评分(6.80±2.83 vs.8.48±2.60,t=2.394,P=0.020)和焦虑评分(47.93±7.70 vs.54.65±6.54,t=3.643,P<0.001)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 结论 薰衣草精油芳香疗法能显著改善肝胆外科ICU患者的睡眠质量,并降低焦虑水平,是一种无创、价廉、易行的护理干预措施,适合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发作期抑郁症患者不同情绪面孔刺激下的P300研究
刘纪猛, 张文武, 方泽忠, 刘世燕, 周东升
2017, 15(11): 1932-1934.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2017.11.033
100 0
摘要:
目的 探讨高兴、中性、悲伤三种情绪面孔刺激对于发作期抑郁症患者执行持续注意任务时的P300影响。 方法 对33例18~58岁抑郁症患者(病例组,其中应激组17例,无应激组16例)和18名20~58岁健康对照者(对照组)进行视觉脑诱发电位检测,要求被试在高兴、中性、悲伤三种情绪面孔刺激随机呈现后执行注意与选择任务,分别观察病例组和对照组在不同情绪面孔刺激诱发下P300潜伏期和波幅,采取两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分别统计各组之间P300潜伏期和波幅差异;利用Pearson积差相关分析分别进行病例组HAMA、HAMD总评分与P300波幅、潜伏期相关性分析。 结果 应激组、无应激组分别在高兴、中性面孔刺激后P300波幅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激组、无应激组分别在悲伤面孔刺激后P300波幅都低于对照组,但仅无应激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激组、无应激组在高兴、中性、悲伤情绪面孔刺激后P300潜伏期均大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发作期抑郁症患者在执行持续注意任务时对于高兴、中性面孔情绪的辨别能力有所减弱,情绪偏向影响发作期抑郁患者持续注意认知。
调查研究
交通事故致弥漫性轴索损伤72例法医精神病伤残鉴定案例分析
江红霞, 李国荣, 汤晨东, 李婷, 李亚玲, 唐建良
2017, 15(11): 1935-1937,1958.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2017.11.034
92 1
摘要:
目的 探讨交通事故致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e axonal injury,DAI)法医精神病伤残鉴定案例的特点、对伤残等级的影响,为此类案例的鉴定提供有益线索。 方法 收集浙江省嘉兴市康慈医院司法鉴定所2014年1月—2015年6月因交通事故致颅脑损伤伤残鉴定案例530例,分为研究组(合并DAI的颅脑损伤)72例与对照组(未合并DAI的颅脑损伤)458例,调查2组性别、年龄、职业、受教育年限、受伤至鉴定时间间隔、伤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ale,GCS)、伤后昏迷时间、鉴定时头颅CT报告、鉴定时脑电图报告、鉴定诊断意见、鉴定伤残等级等资料,使用t检验、χ2检验及多元线性回归等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2组在年龄、受教育年限、受伤至鉴定时间、鉴定时CT报告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伤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伤后昏迷时间、鉴定时脑电图报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伤残等级为7.92±1.39,对照组为8.72±1.5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提示研究组轻度及中度异常脑电图、昏迷时间、GCS评分是影响伤残等级的相关因素,可以解释伤残等级70.6%的变化;对照组中度异常脑电图、昏迷时间、GCS评分是影响伤残等级的相关因素,可以解释伤残等级81.6%的变化。 结论 合并DAI的颅脑损伤案例伤残等级更高,伤残等级与伤后GCS评分、昏迷时间及轻度和中度异常脑电图相关。提高对DAI的认识对此类案例鉴定结论的判定会产生积极影响。
诊断技术研究
绝经后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骨密度与骨代谢的关系研究
俞颖
2017, 15(11): 1938-1940.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2017.11.035
76 0
摘要:
目的 探讨绝经后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骨密度与骨代谢的关系,并分析其骨密度影响因素。 方法 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9月浙江省中医院收治的94例2型糖尿病患者,依据尿白蛋白排泄情况分为单纯糖尿病组和糖尿病肾病组,单纯糖尿病组53例,糖尿病肾病组41例,调查2组患者临床资料,测定其骨密度(BMD),检测患者骨代谢指标骨钙素(BGP)、甲状旁腺素(PTH),I型前胶原氨基末端前肽(PINP)、I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CTX),比较2组差异;并分析绝经后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BMD与骨代谢的关系。 结果 糖尿病肾病组病程、PTH、β-CTX均明显高于单纯糖尿病组(P<0.001),糖尿病肾病组BMD、BGP、PINP均明显低于单纯糖尿病组(P<0.01);偏相关分析控制年龄、病程、绝经年限、体质量指数,结果显示,绝经后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BMD与PTH、PINP、β-CTX呈负相关(P<0.05);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体质量指数、绝经年限、PINP、β-CTX是绝经后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BMD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 结论 绝经后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较绝经后单纯糖尿病患者存在病程较长、BMD较低、骨代谢异常的特点,骨代谢指标PTH、PINP、β-CTX可更敏感地反映绝经后2型糖尿病肾病患BMD情况,可以通过评价患者体质量指数、绝经年限、PINP、β-CTX水平,对绝经后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BMD进行评估。
循环miRNA在活动性肺结核中的表达及其在疾病治疗中的诊疗价值
陈雪芳, 许文芳, 王建华
2017, 15(11): 1941-1943,1996.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2017.11.036
104 1
摘要:
目的 研究循环miRNA在活动性肺结核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及其在疾病治疗中的诊疗价值。 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绍兴市立医院就诊并确诊为活动性肺结核患者110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绍兴市立医院其他肺部疾病患者45例作为其他肺部疾病对照组,及同期于绍兴市立医院进行健康体检者45例作为健康对照组。活动性肺结核患者进行2H3R3Z3E3/4H3R3或2HRZE/4HR标准方案治疗。采用qRT-PCR技术检测并分析miR-155-5p、miR-21-5p、miR-29a和miR-142-5p的表达变化。 结果 活动性肺结核组的miR-155-5p、miR-21-5p和miR-29a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和其他肺部疾病对照组(P<0.05)。其他肺部疾病对照组的miR-155-5p、miR-21-5p和miR-29a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均P<0.05)。但3组间miR-142-5p表达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经规范化抗结核治疗后,活动性肺结核组患者miR-155-5p、miR-21-5p和miR-29a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P<0.05)。而miR-142-5p表达在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ROC曲线分析,miR-155-5p、miR-21-5p和miR-29a对活动性肺结核具有良好的诊断意义,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好。 结论 miR-155-5p、miR-21-5p和miR-29a在活动性肺结核中呈高表达状态,且给予规范化抗结核治疗后可显著降低,其水平变化可作为诊断肺结核及评价抗结核治疗效果的有效标记物。
血清miR-29a、COX-2及MMP2水平在结直肠癌肝转移中的表达意义
周德君, 袁航
2017, 15(11): 1944-1947.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2017.11.037
131 0
摘要:
目的 探讨血清miR-29a、COX-2及MMP2水平在结直肠癌肝转移中的表达意义。 方法 收集73例结直肠癌患者的外周血标本,根据患者是否发生肝转移将患者分为肝转移组(38例)、非转移组(35例),并将良性病变的30例志愿者纳入对照组。采用RT-qPCR或ELISA法检测各实验组血清中miR-29a、环加氧酶2(COX-2)及金属基质蛋白酶2(MMP-2)水平。 结果 肝转移组患者血清中miR-29a、COX-2、MMP-2明显高于非转移组(t=4.122,P<0.001;t=3.008,P=0.004;t=2.376,P=0.011)及对照组(t=2.174,P=0.021;t=3.135,P=0.001;t=2.228,P=0.01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非转移组三指标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3.339,P<0.001;t=1.873,P=0.035;t=2.432,P=0.009),3组指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三项指标表达水平与结直肠癌肝转移呈正相关关系(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miR-29a、COX-2、MMP-2、Y变量的AUC值分别为0.852 0.04、0.715 0.03、0.738 0.03、0.903 0.05(P<0.05)。联用三种检查指标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最高,分别为72.1%、94.6%、96.8%,与单用三指标之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2)。 结论 血清miR-29a、COX-2及MMP2水平与结直肠癌病情状态相关,对于诊断其是否发生肝转移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三者表达之间可能存在联系,共同推动了结直肠癌的病情进展。
医学综述
非侵入性脑刺激技术在神经系统疾病康复中的应用
邹建鹏, 毕鸿雁, 彭伟
2017, 15(11): 1948-1951.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2017.11.038
69 2
摘要:
神经系统疾病种类较多,常会引起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如运动障碍、情绪及行为障碍、认知损害等,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以及社会参与度。神经康复介入可提高功能水平,减少继发损害,改善生存质量。目前神经康复治疗方法发展迅速,许多全新的康复干预理念得到应用。基于神经生理学发展起来的新型技术-非侵入性脑刺激技术(NBS)近年来引起康复学者的关注。NBS选取大脑皮层相关功能区为作用靶点,通过电、磁刺激引起相关神经生理学改变,实现改善功能的目的。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和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rTMS基于电磁感应原理,产生感应电流,引起作用皮质区域神经细胞发生动作电位变化,促进皮质代谢和脑功能改善。tDCS将恒定、低强度直流电(1~2 mA)通过电极作用于目标皮质区域颅骨上方,进而调节大脑皮层神经元的生理活动,诱发脑功能良性改变。虽然二者具体刺激模式稍有差异,但都是通过微观作用实现大脑功能的整体改善,具有无创、安全性高、疗效好的特点,临床应用前景广阔。近年来NBS广泛应用于神经系统相关疾病的康复中,已成为临床康复重要的干预手段之一。目前有关作用机制的研究较深入,临床应用研究已陆续开展,本文结合国内外研究成果,概述NBS相关研究及其在神经系统疾病康复中的临床应用。
念珠菌性阴道炎发病机制及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
张思思, 夏维婷, 周志阳, 徐欣欣, 吴雪清
2017, 15(11): 1952-1955.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2017.11.039
100 0
摘要:
念珠菌性阴道炎(vulvovaginal candidiasis,VVC)是一种主要由白色念珠菌感染所致的机会性黏膜感染,主要表现为豆腐渣样白带及外阴瘙痒,是女性阴道感染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约75%的育龄妇女一生中至少经历过一次念珠菌性阴道炎,其中约半数病例会再次发作,5%~8%的病例发展为复发性念珠菌性阴道炎。近年来,由于滥用广谱抗生素及免疫抑制剂等,VVC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临床上采用局部或全身的抗真菌药物,但这些药物常引起阴道微生态失调,黏膜屏障破坏,停止用药后复发率极高,且随着这些药物的长期应用,真菌的耐药性大大增加,使念珠菌性阴道炎的治疗更加困难。故本文就念珠菌性阴道炎的发病机制及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
中医中药研究
逍遥散对肝郁脾虚型乳腺癌患者辅助放疗的减毒增敏作用研究
陈超, 李华峰, 谢洪玲
2017, 15(11): 1956-1958.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2017.11.040
102 0
摘要:
目的 研究逍遥散对肝郁脾虚型乳腺癌患者辅助放疗的减毒增敏作用。 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6年1月收治的肝郁脾虚型乳腺癌患者88例。以数字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患者于术后进行常规放疗,而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逍遥散汤剂。分别对比2组患者的免疫学指标、炎症指标、肝功能指标以及毒副反应情况。 结果 治疗前2组CD3+、CD8+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CD4+水平为(41.2±2.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4.1±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IL-1、IL-6及TNF-α水平分别为(101.7±4.9) ng/ml、(203.5±30.1) ng/ml、(2.9±0.2) ng/ml,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IL-1、IL-6以及TNF-α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3~4级患者血液系统、胃肠道毒副反应以及放射性皮炎发生率分别为6.82%、4.55%、2.27%,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 结论 逍遥散应用于肝郁脾虚型乳腺癌患者辅助放疗可有效改善免疫功能,减轻炎症反应,同时减轻放疗的毒副反应,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全科医学教育研究
临床医学专业卫生法学课程案例教学法效果评价
颜星, 肖双
2017, 15(11): 1959-1961.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2017.11.041
65 0
摘要:
目的 随着法制社会的建设和医患关系愈演愈烈的现状,加强医学生的法治意识教育也便显得迫切而关键,本文旨在探讨医学院校临床医学专业《卫生法学》课程开展中案例教学法与传统讲授法的实践效果差异,并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以此来促进案例教学法在《卫生法学》课程中的应用和推广,并提高广大医学生《卫生法学》课程的学习效率。 方法 期末考试结束后,课题组采用t检验比较分析案例教学法和传统讲授法分别教授的7个临床医学专业班级的《卫生法学》课程期末成绩的构成和总体情况;再通过与老师和学生代表的小组讨论法分析案例教学法和传统讲授法2种不同教学方法的课堂效果和满意度的差异。 结果 案例教学法和传统讲授法2种不同教学方法教授的班级分别在总分、论述题和案例分析题的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名词解释和简答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案例教学法教授班级教学氛围较好,学生学习积极性较高,其班级学生对《卫生法学》课程的整体满意度要高于传统讲述法教授班级的满意度。 结论 《卫生法学》课程相较临床医学专业学生来说,其认可度较低,学习兴趣没有专业课浓厚,《卫生法学》课程在案例教学过程中虽仍存在一些问题,但相比传统教授法而言,还是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而案例教学法的学生与老师的满意度也均高于传统讲授法,教师应当继续积极对案例教学法进行探索,不断改善案例教学法在《卫生法学》课程教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困难,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和实践解决问题的能力。
医学综合研究
宁波地区人群肠道菌群的特点及对结直肠癌与癌前病变发生和发展的影响
秦文燕, 曹群奋, 林琪, 许春芳
2017, 15(11): 1962-1966.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2017.11.042
117 0
摘要:
目的 探讨肠道细菌在健康人类、大肠肿瘤患者和大肠息肉患者之间的差异,分析微生物对大肠息肉及大肠肿瘤的发生、进展的影响。 方法 样本来源于常规做肠镜检查患者的粪便以及术前愿意参加实验的患者,分为3大组:肠镜检查健康组、息肉组和大肠腺癌组,同时以高血压为独立的考察因素,健康组和息肉组又各分为高血压和非高血压2个亚组,样本经过DNA提取后,16SrRNA基因全长扩增和V3、V4区PCR扩增,采用DGGE预评判提取DNA质量,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各样本中细菌的种类和丰度,并通过主成分分析探讨不同分组患者肠道细菌的多样性和群落结构差异。 结果 不同分组患者的肠道细菌具有较高的多样性,在获得的所有OTUs中,厚壁菌门、拟杆菌门、变形菌门、梭杆菌门分别占44.9%、28.4%、18.6%和5.5%,这4门的OTUs累计占97.4%。这些构成了大多数样本中的优势菌,但不同样本中优势细菌的组成有显著的区别。各分组的多样性指数统计分析发现,不同组之间的多样性指数差异不显著。健康人肠道细菌群落结构与肿瘤患者有着显著差异,结肠息肉患者的肠道细菌群落结构与健康人群的肠道细菌群落结构差异显著。健康组中非高血压和高血压组的肠道细菌群落结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肠息肉组中非高血压和高血压组的肠道细菌群落结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肠道菌群的变化可能影响或导致结肠息肉和结肠肿瘤的发生、发展,观察肠道菌群的变化有助于研究结肠癌发展的微环境及机制,而高血压对健康人和肠道息肉患者的肠道菌群变化的无显著影响。
TLR4基因Asp299Gly多态性与强直性脊柱炎关系的Meta分析
李朝顶, 许杰, 王喜安, 时超
2017, 15(11): 1967-1970.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2017.11.043
107 2
摘要:
目的 采用Meta分析方法对TLR4基因Asp299Gly多态性与强直性脊柱炎(AS)的关系进行系统评价,探寻AS发病遗传背景的循证医学证据。 方法 以“强直性脊柱炎”和“toll样受体4或TLR4”和“多态性”为关键词,全面检索PubMed医学网站、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万方等全文数据库,筛选TLR4基因多态性与AS关系的文献,截止2015年7月,筛选有详细信息的相关全文文献,根据是否为病例对照研究等纳入标准,对筛选文献中提供准确数据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根据资料有同质性,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合并OR值,采用Egger’s检验漏斗图对称性评价发表偏倚,系统评价TLR4基因Asp299Gly多态性与强直性脊柱炎的关联性。 结果 最终纳入6篇TLR4基因Asp299Gly多态性与强直性脊柱炎病例对照研究文献进行Meta分析,共计病例组851例,对照组842例。对照组人群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合并TLR4基因Asp299Gly位点的基因型(AG+GG)/AA,异质性检验Q检验统计量为5.82,I2=48.5%,P>0.05,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统计分析,合并值OR=1.04(95%CI=0.70~1.5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gger’s检验漏斗图对称性,P>0.05,无发表偏倚。合并TLR4基因Asp299Gly位点的等位基因G/A,异质性检验Q检验统计量为6.80,I2=55.9%,P>0.05,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统计分析,合并值OR=1.02(95%CI=0.70~1.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gger’s检验漏斗图对称性,P>0.05,无发表偏倚。 结论 尚不能认为TLR4基因Asp299Gly与AS易感性有关联。
B超引导下不同浓度罗哌卡因腹横肌平面阻滞应用于老年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术后镇痛效果的观察
郭建桃, 林函, 李梅, 王文伟
2017, 15(11): 1971-1974.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2017.11.044
74 2
摘要:
目的 观察B超引导下不同浓度罗哌卡因腹横肌平面阻滞应用于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老年患者术后镇痛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于2013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需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老年患者90例临床资料,根据麻醉方式分为3组,3组均于全麻诱导后行B超引导下双侧腹横肌平面阻滞,A、B、C 3组分别注射0.10%、0.25%、0.50%盐酸罗哌卡因25 ml;术后均给予静脉镇痛泵:舒芬太尼0.8 μg/kg+昂丹司琼16 mg+布托啡诺10 mg+生理盐水配置成100 ml,设置背景剂量2 ml/h,锁定时间15 min,Bolus剂量2 ml。观察3组麻醉前(T0)、术后1 h (T1)、术后12 h (T2)、术后24 h (T3)及术后48 h (T4)平均动脉压(MAP)及心率(HR)水平变化;并比较3组术后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记录术后24 h镇痛泵按压次数及舒芬太尼使用总量;比较3组术后不良反应。 结果 A组术后1 h、术后12 h、术后24 h MAP及HR均高于B组、C组,且A组T1、T2、T3 MAP及HR均高于T0时刻(均P<0.05);B组T1时刻MAP及HR均高于C组(P<0.05),B组血流动力学更为平稳;A组T1、T2、T3、T4时刻VAS评分均低于B组、C组(均P<0.05),且B组、C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24 h内镇痛泵按压次数及舒芬太尼总量均高于B组、C组(均P<0.05);C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A组及B组(P<0.05)。 结论 B超引导0.25%罗哌卡因腹横肌平面阻滞应用于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老年患者术后镇痛效果较佳,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静脉镇痛联合肋间神经阻滞对老年食管癌患者术后疼痛及认知功能的影响
许宏亮, 朱烨静, 刘玮, 方军
2017, 15(11): 1975-1977.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2017.11.045
76 2
摘要:
目的 探讨静脉镇痛联合肋间神经阻滞对老年食管癌患者术后疼痛及认知功能的影响。 方法 将2014年5月—2016年5月间经浙江省肿瘤医院临床确诊后进行治疗的92例老年食管癌患者选择为临床研究病例,根据就诊顺序编号,并按单双号分成2组。对照组(单号)46例仅给予术后静脉镇痛泵治疗,观察组(双号)46例给予罗哌卡因行肋间神经阻滞联合应用静脉镇痛泵治疗。比较2组智力检查评分(MMSE)、疼痛评分(VAS)、舒适评分(BCS)以及认知功能障碍(POCD)发生率。 结果 观察组MMSE[(24.79±2.66)分]以及POCD发生率(8.70%)明显优于对照组[MMSE (20.87±2.43)分、POCD发生率(26.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苏醒后1 h静息VAS[(0.44±0.08)分]、运动VAS[(1.42±0.36)分]、BCS[(3.76±1.95)分],苏醒后24 h静息VAS[(2.23±1.92)分]、运动VAS[(3.79±2.66)分]、BCS[(2.55±1.43)分]明显优于对照组[苏醒后1 h静息VAS (1.78±1.28)分、运动VAS (3.47±1.23)分、BCS (2.56±1.88)分,苏醒后24 h静息VAS (4.18±1.88)分、运动VAS (6.87±2.43)分、BCS (1.83±1.1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老年食管癌患者术后应用罗哌卡因肋间神经阻滞联合静脉镇痛泵治疗,能够有效减轻术后疼痛,显著改善认知功能障碍,提高患者整体生活质量。
保妇康和燥湿清毒饮治疗宫颈炎合并HPV感染的成本及效果分析
竺佳
2017, 15(11): 1978-1980.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2017.11.046
90 0
摘要:
目的 运用药物经济学评价的方法分析保妇康与燥湿清毒饮辅助治疗宫颈炎合并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感染的应用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2月—2016年1月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213例宫颈炎合并HPV感染患者,根据治疗方式分为2组,均给予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1 g/次,隔日1次;此外,A组给予燥湿清毒饮,400 ml/d,早、晚各服200 ml;均于月经干净后第3天开始给药,10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后停止,下个月再行治疗,共治疗3个月;B组给予保妇康栓剂,1粒/次,1次/d。对比2组的疗效,并行成本-效果分析,计算成本效果比(AC/E)与增量成本效果比(△AC/△E)。 结果 2组患者的年龄与阴道分泌物清洁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程、中医症候评分、HPV载量及类型基本一致(P>0.05)。A组的临床疗效高于B组(Z=-3.240,P=0.001),A、B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4.9%、1.8%,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80,P=0.377)。A、B两组的AC/E分别为17.03、14.34,A组高于B组,△AC/△E为25.81,行3轮Bootsrap分析考察其敏感度,所得△AC/△E均值为27.61,与成本-效果分析结果相近。 结论 燥湿清毒饮辅助治疗宫颈炎疗效较高,但从药物经济学角度来看,性价比稍逊于保妇康,临床可根据患者需要灵活选择。
全科护理研究
延续性护理模式对喉癌患者术后癌因性疲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赵梅君, 周英, 杨从艳, 张培培, 余陆华, 鲍丽
2017, 15(11): 1981-1983.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2017.11.047
83 1
摘要:
目的 探讨延续性护理模式对喉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为寻求相应的护理对策,提高喉癌患者的生活质量提供依据。 方法 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喉头颈外科收治的病理组织学确诊为喉癌的60例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实验组30例,其中声门型12例,声门上型17例,声门下型1例,男性29例,女性1例,平均年龄为(61.56±8.67)岁,术中部分喉切除18例,全喉切除12例;对照组30例,其中声门型11例,声门上型19例,男性30例,平均年龄为(62.73±8.14)岁,术中部分喉切除21例,全喉切除9例。采用标准对照和自身对照,对照组实行喉癌术后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在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实行延续护理模式,并采用Piper疲乏修订量表(R-PFS)和中国头颈部癌生命质量测定量表(QLICP-HN)对干预效果进行评定。 结果 实验组喉癌术后患者癌因性疲乏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喉癌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均有不同程度提高,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应用延续性护理模式能改善喉癌患者疲乏症状,缓解患者心理压力,为肿瘤患者的康复和治疗提供了良好保障,进而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
急诊护理流程应用于脑梗死溶栓患者评价其神经功能缺损及日常生活能力的研究
姜冬辉, 宋振华
2017, 15(11): 1984-1986.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2017.11.048
69 0
摘要:
目的 探讨急诊护理流程应用于脑梗死溶栓患者评价其神经功能缺损及日常生活能力的价值。 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择2014年2月—2016年2月在海南省干部疗养院诊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7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86例,2组都选择溶栓治疗,对照组在治疗期间按照常规护理流程实施一般护理,观察组给予急诊护理流程干预,治疗观察21 d,记录2组的采血时间、转诊时间与抢救时间,调查与评定治疗前后的NIHSS评分与Barthel评分,对满意度进行评分评定。 结果 观察组的采血时间、转诊时间与抢救时间都明显短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NIHSS评分与Barthel评分分别为(7.98±2.14)分和(54.32±9.24)分,而对照组分别为(10.15±2.65)分和(48.20±8.19)分,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与治疗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对于护理服务态度、护理操作技术、护患沟通的满意度评分都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急诊护理流程应用于脑梗死溶栓患者能提高急诊抢救效率,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和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颅外非半月节射频热凝治疗的护理
任小妹, 沈秀华, 黄冰, 罗永香
2017, 15(11): 1987-1989.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2017.11.049
96 0
摘要: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经皮穿刺颅外非半月节射频热凝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护理方法。 方法 回顾性总结并分析2013年1月—2015年6月嘉兴市第一医院疼痛科采用CT引导下经皮穿刺眶上孔、圆孔、卵圆孔行颅外非半月节射频热凝治疗的218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的临床操作及护理资料,重点关注术前护理准备、术中护理配合和术后护理观察与处理,以总结最佳护理方案,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就医满意度。 结果 218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中,第Ⅰ、Ⅱ、Ⅲ支分别为17例、89例、74例,Ⅰ+Ⅱ支、Ⅱ+Ⅲ支分别为13例、25例,分别接受了CT引导下经皮穿刺眶上孔、圆孔、卵圆孔及眶上孔+圆孔、圆孔+卵圆孔行颅外非半月节射频热凝治疗,其中215例1次治愈,3例有疼痛残留,再次射频后治愈,但原疼痛区均有不同程度感觉麻木,第Ⅲ支射频热凝后遗留不同程度的张口困难。术后发生面部肿胀29例,术后护理观察及时发现,经序贯冷、热敷处理后肿胀消退;所有患者均无损伤三叉神经非疼痛分支及其他并发症的情况发生。 结论 CT引导下颅外非半月节射频热凝治疗三叉神经痛镇痛效果确切,并发症仅为面部肿胀和原疼痛区感觉麻木,术前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及充分的术前准备,术中的监测、给药和术后病情观察与健康宣教是患者得到有效治疗和提高患者就医满意度的重要保证。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介入治疗患者应用全程护理模式的效果观察
马春明
2017, 15(11): 1990-1992.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2017.11.050
116 0
摘要:
目的 在我国老龄化逐渐加剧的情况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的病例数不断增加,严重影响居民的躯体健康及生活质量,本文旨在探讨全程护理模式在冠心病合并糖尿病介入治疗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6年5月于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介入治疗的96例合并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对照组患者在冠心病及糖尿病的对症治疗上予以一般临床护理模式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其疾病对症治疗上予以全程护理模式干预,干预结束后比较2组患者血压、血糖及血脂水平变化,通过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空腹血糖(FPG)和总胆固醇(TC)水平,并根据其临床资料观察分析比较2组患者干预后其遵医行为和生活质量评分及不良事件发生率。本组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构成比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①2组患者干预后其收缩压、FPG及TC均较干预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患者降低程度均大于对照组(t=3.254,P=0.002;t=7.016,P<0.001;t=8.029,P<0.001);②2组患者干预后其遵医行为及生活质量评分均较干预前升高,且观察组升高程度均大于对照组(t=3.685,P<0.001;t=2.238,P=0.030);③观察组患者干预后其不良事件发生率(4.17%)明显低于对照组(20.8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95,P=0.014)。 结论 全程护理模式干预可降低冠心病合并糖尿病介入治疗患者的收缩压、FPG及TC水平,可明显改善患者的遵医行为和提高其生活质量,且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大大降低,可作为临床上一种广为推选的护理模式。
应用根本原因分析法降低浅静脉留置针非计划性拔管率的实践
陈钟英, 朱美丽, 沈琰
2017, 15(11): 1993-1996.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2017.11.051
26 0
摘要:
目的 探讨根本原因分析法(RCA)在降低浅静脉留置针非计划性拔管率中的作用。 方法 对2014年9月—2015年6月绍兴市人民医院就诊期间发生浅静脉留置针非计划拔管的2 062例案例进行根本原因分析,查找真因,根据真因制定改进措施;分析RCA实施前(2014年9月—2015年6月)与实施后(2015年9月—2016年6月)浅静脉留置针非计划性拔管率、拔管主要因素分布情况、留置针平均留置时间。 结果 ①浅静脉留置针非计划性拔管率RCA实施前为54.21%(2 062/3 804),实施后为21.32%(720/3 377),2组浅静脉留置针非计划性拔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浅静脉留置针非计划性拔管主要因素分布情况,实施前堵管发生率为42.34%(873/2 062)、药物渗出发生率为29.15%(601/2 062)、静脉炎发生率为11.20%(231/2 062);实施后堵管发生率为35.97%(259/720)、药物渗出发生率为28.19%(203/720)、静脉炎发生率为18.89%(136/72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RCA实施后浅静脉留置针平均留置时间[(3.01±0.93) d]明显高于实施前[(2.23±0.81) d,P<0.05]。 结论 运用根本原因分析法能有效找到浅静脉留置针非计划拔管的根本原因,采取相应措施,能有效提高浅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降低浅静脉留置针的非计划性拔管率。
全科诊疗实践
康复新液联合泮托拉唑治疗溃疡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观察
吴世泉
2017, 15(11): 1997-1999.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2017.11.052
64 2
摘要:
目的 探讨康复新液联合泮托拉唑治疗溃疡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治疗情况、血常规、凝血指标的影响。 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法将2014年1月—2016年12月间衢州市中医医院收治的150例溃疡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均分为2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泮托拉唑,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康复新液。治疗后,比较2组治疗情况(止血时间、输血量)、血常规(WBC、RBC、PLT、Hb)、凝血指标(PT、APTT、FIB)及临床疗效。 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止血时间、平均输血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72 h后,2组WBC、RBC、PLT、Hb水平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观察组RBC、PLT、Hb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Hb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72 h后,2组凝血效果显著改善,且观察组PT、APTT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FIB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康复新液联合泮托拉唑可有效改善溃疡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凝血功能和临床症状,治疗效果满意。
三种术式治疗剖宫产子宫切口憩室的对照性评价
王淑芳, 王泽华, 于皓, 张丽香, 叶绿菊
2017, 15(11): 2000-2002.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2017.11.053
21 0
摘要:
目的 分析评价经阴道手术、宫腔镜下电切术及宫腹腔镜联合手术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憩室(previous cesareanscar defect,PCSD)的临床疗效,为PCSD治疗术式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回顾分析丽水市妇幼保健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90例PCSD患者临床资料,按照其外科治疗术式分为阴式组、宫腔镜组及宫腹腔镜组,比较各组患者手术情况及术后随访结果。 结果 宫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阴道出血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低于阴式组及宫腹腔镜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阴式组术后阴道出血时间,住院时间明显长于宫腹腔镜组(P<0.05),而在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明显短于宫腹腔镜组(均P<0.05)。阴式组手术总费用显著低于宫腔镜组及宫腹腔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阴式组、宫腹腔镜组术后月经改善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宫腔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阴式组、宫腹腔镜组PCSD修复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宫腔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阴式组与宫腹腔镜组在术后月经改善情况及PCSD修复效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3种术式对PCSD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均具有积极意义,宫腔镜电切术创伤小,恢复快,但有效率欠佳,阴式手术时间短、费用经济但恢复慢且术后感染风险高,宫腹腔镜联合术创伤小、效果确切但治疗费用高,同时也对医师技术提出更高要求,因此,建议临床中按照患者意愿、病情及经济条件,选择相对合理的个体化治疗方案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