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19年  第17卷  第9期

专家论坛
中国健康事业研究回顾与展望:献给建国七十周年
鲍勇, 张安
2019, 17(9): 1433-1436.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0963
201 9
摘要: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要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这无疑把健康事业提到新的历史高度。我国健康事业从建国初期至今,已有70年。健康事业发展历程可分为初创时期、严重破坏时期、新的历史时期、新一轮医疗体制改革时期及健康事业发展热点与展望。每个时期,都具有鲜明特点。初创期,我国建立了“中西结合,预防为主”的卫生管理和工作方针,建立了以政府为主体向全体人民提供全部免费的医疗卫生服务为主要实践模式,建立了影响我国至今的医疗保障体制框架。严重破坏时期(1966—1976年),健康事业体系及其工作遭受严重的破坏,卫生防疫站及其他防疫防治机构被作为修正主义产物遭到批判否定、取消、合并。尽管如此,赤脚医生在这一特定历史阶段,发挥了实践促进合作医疗制度的作用。新的历史时期(1978—2004年),国家围绕卫生服务市场化、医疗保障制度、医院管理制度、医院管理人员职业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重要问题进行了探讨与实践。新一轮医疗体制改革期(2005—2015年),国家对社区卫生服务、医疗费用控制、新农合等问题进行了实践与探讨。从2015起,我国健康事业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分级诊疗、家庭医生制的实施与完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医养结合、大数据背景下的健康产业发展等方向。
全科医学讲堂
多发性硬化的诊断与治疗
徐文, 王国平
2019, 17(9): 1437-1438.
120 2
摘要:
全科医学论著
胰管支架预防胆总管结石ERCP术后并发症的临床研究
陶涛, 张明, 张启杰, 李明东, 李桂花, 唐丙喜, 朱萧
2019, 17(9): 1439-1442.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0964
249 2
摘要:
目的 探讨胰管塑料支架结合鼻胆管引流对复杂、难治性胆总管结石患者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术后胰腺炎(PEP)及高淀粉酶血症的预防作用。 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8年4月于淄博市中心医院消化内镜中心经ERCP治疗的113例复杂、难治性胆总管结石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57例)仅在ERCP胆总管取石术后行鼻胆管引流,支架组(56例)行胰管插管留置导丝后常规胆管插管、胆管取石术后置入胰管支架、鼻胆引流管。比较2组患者在ERCP术后结石清除率、胰腺炎及严重程度、高淀粉酶血症发生率以及术后患者腹痛评分结果。 结果 对照组57例患者,结石完全清除47例(82.46%),PEP 10例(17.54%),重症PEP2例(3.51%),高淀粉酶血症15例(26.32%),术后患者腹痛评分(4.33±1.09)分;支架组56例患者,结石完全清除45例(80.36%),PEP 3例(5.36%),无重症PEP,高淀粉酶血症6例(10.71%),术后患者腹痛评分为(3.56±1.37)分。支架组ERCP术后PEP、高淀粉酶血症及术后腹痛评分明显少于对照组(均P<0.05),结石完全清除率、重症PEP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复杂、难治性胆总管结石患者ERCP治疗术后可通过放置胰管支架和鼻胆管引流减少术后PEP、高淀粉酶血症的发生,减轻患者腹痛程度,但对结石清除率、重症PEP发生率无明显影响。
鼻咽癌患者癌症复发恐惧水平及影响因素分析
李颖斐, 刘玉瑶, 魏洁丽, 张晓芳, 姚秋玉, 许琼珠, 陈文慧
2019, 17(9): 1443-1446.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0965
203 1
摘要:
目的 探讨鼻咽癌患者的癌症复发恐惧水平(fear of cancer recurrence,FCR)及影响因素,为制定针对性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 选取2018年3—12月广州市2家三甲医院肿瘤科就诊的228例鼻咽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疾病进展恐惧简化量表(FoP-Q-SF)、领悟社会支持(PSSS)、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进行调查,采用单因素分析、Pearson相关分析、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对鼻咽癌患者的FCR进行分析。 结果 鼻咽癌患者FCR得分为(37.14±9.28)分;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鼻咽癌患者的FCR得分在年龄、受教育程度、月收入、肿瘤临床分期4个变量上存在差异(均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鼻咽癌患者的FCR与家庭内支持、家庭外支持、领悟社会支持总分、积极应对呈负相关(均P<0.05),与消极应对呈正相关(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积极应对、肿瘤临床分期、社会支持、受教育程度依次进入回归方程(F=29.842,P<0.001;R2=0.368,调整R2=0.356)。 结论 鼻咽癌患者的FCR水平较高,积极应对、肿瘤临床分期、社会支持、受教育程度是鼻咽癌患者的FCR的主要影响因素。医护人员应关注鼻咽癌患者的FCR水平,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帮助患者建立和维持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鼓励患者积极应对,从而降低和控制患者的FCR水平。
胃食管反流病重叠消化不良的临床及精神心理特征研究
胡祥鹏, 张深深, 王乔, 曹鸿霞, 刘珺
2019, 17(9): 1447-1449,1550.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0966
234 3
摘要:
目的 重叠消化不良常导致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疗效不佳,目前尚不明确是否与精神心理因素有关,拟研究GERD重叠消化不良患者的临床和精神心理特征,为临床治疗提供一定依据。 方法 收集2018年1—11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就诊的100例以典型反酸、烧心症状就诊的GERD患者,根据有无重叠消化不良症状分为GERD组和GERD重叠消化不良组,采用反流性疾病问卷(RDQ)、病人健康问卷抑郁量表(PHQ-9)、广泛性焦虑障碍量表(GAD-7)、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进行评估。对合并上腹痛、餐后饱胀、上腹部烧灼感、早饱、嗳气、恶心等消化不良症状进行评分,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 结果 100例GERD患者中,重叠消化不良症状的患者37例(37.0%)。与GERD组患者相比,GERD重叠消化不良组患者的RDQ程度评分、GAD-7、PHQ-9、PSQI评分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GERD重叠消化不良患者中,消化不良症状总积分与RDQ、GAD-7、PHQ-9、PSQI评分呈正相关(均P<0.05);单个消化不良症状中,相关分析显示上腹痛、恶心症状与GAD-7评分呈正相关,恶心、早饱症状与PHQ-9、PSQI评分呈正相关(均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恶心、早饱症状严重程度与PHQ-9、PSQI评分相关。 结论 重叠消化不良症状的GERD患者胃食管反流症状更加明显,焦虑、抑郁表现更为突出,睡眠质量更差。上腹痛、恶心、早饱可能是提示GERD患者存在精神心理异常的重要症状。
葛根素联合锌治疗去势大鼠骨质疏松症的实验研究
王振昊, 林涨源
2019, 17(9): 1450-1453.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0967
221 0
摘要:
目的 研究葛根素联合锌治疗去势大鼠骨质疏松症疗效,探讨添加剂锌和葛根素联合用药对预防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的作用。 方法 将6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6组,即假手术、对照组、补锌组、葛根素组、雌二醇组和联合治疗组。这些大鼠分别接受双侧去卵巢手术(其它5组)或假手术(SHAM组);随后补锌组、葛根素组、雌二醇组和联合治疗组分别给予补锌、葛根素、雌二醇以及葛根素联合补锌处理,治疗10周后,观察6组大鼠血清锌、钙、磷、碱性磷酸酶(ALP)、骨钙素、C端肽I型胶原(CTX)、OPG和RANKL;腰4和股骨骨密度;胫骨骨微观参数改变。 结果 治疗10周后,葛根素组、补锌组、雌二醇组和联合治疗组大鼠的骨密度显著增加,骨微观参数小梁骨体积比(BV/TV)、小梁厚度(Tb.Th)和小梁间距(Tb.Sp)及血清锌、钙、磷、碱性磷酸酶(ALP)、骨钙素、C端肽I型胶原(CTX)、OPG和RANKL水平较对照组显著改善(均P<0.05);与葛根素组和补锌组比较,联合治疗组上述指标改善更为明显(均P<0.05)。 结论 葛根素和锌对刺激骨骼有协同作用,抑制卵巢切除后大鼠骨吸收,从而增加骨量。
重组IL-35-BCG新生儿期接种对实验性哮喘模型Tregs及Th17的影响
彭万胜, 吕平, 董淮富
2019, 17(9): 1454-1457,1462.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0968
216 0
摘要:
目的 建立重组卡介苗(recombinant Bacillus Calmette-Guérin,rBCG)新生期接种的小鼠哮喘模型,观察生命早期进一步加强Tregs类免疫反应后,哮喘发作阶段气道炎症受到的干预作用及其机制。 方法 清洁级BALB/c新生小鼠随机分为3组:IL-35-BCG组、OVA组、对照组,IL-35-BCG组新生期接种后分别在生后第4周和第6周进行OVA致敏,OVA组新生期给予BCG稀释液(不含BCG)接种后分别在生后第4周和第6周进行OVA致敏,除对照组外小鼠哮喘模型均在第7周开始使用OVA激发,连续激发1周,最后一次激发后24 h内,进行相关检测。 结果 IL-35-BCG组与OVA组支气管肺泡灌洗中白细胞总数、嗜酸性粒细胞、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等比例都比对照组明显升高,而IL-35-BCG组上述细胞均显著低于OVA组。流式细胞术显示IL-35-BCG组与OVA组肺部Tregs细胞比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且与OVA组相比,IL-35-BCG新生期接种组哮喘小鼠Tregs细胞比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35-BCG组与OVA组肺部Th17细胞比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但与OVA激发的哮喘组比较,新生期IL-35-BCG接种小鼠激发后Th17细胞比例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新生期接种IL-35-BCG在哮喘期,促进Tregs分化,抑制Th17细胞分化,明显减轻哮喘小鼠模型气道炎症细胞浸润。提示Tregs及Th17细胞在实验性哮喘小鼠发病中起作用,新生期接种IL-35-BCG在生命早期增强Tregs介导的免疫应答,以便诱导Tregs细胞在发生哮喘时发挥抗哮喘作用。
四种常见受体酪氨酸激酶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对预后的影响
黄国强, 黄一波, 张海强, 许国富
2019, 17(9): 1458-1462.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0969
192 0
摘要:
目的 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肝细胞生长因子受体(c-Met)、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PDGFR)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在胃癌中表达及对预后影响。 方法 选择2012年1月—2015年8月于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及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就诊的118例胃癌患者,比较EGFR、c-Met、PDGFR和VEGFR不同表达情况下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差异及对预后的影响。 结果 EGFR阳性组和阴性组患者的肿瘤部位、直径和pT分期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阳性组的分化程度明显低于阴性组,pN分期明显高于阴性组(均P<0.05);c-Met阳性组和阴性组肿瘤部位和直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阳性组肿瘤分化程度明显低于阴性组,pT和pN分期明显高于阴性组(均P<0.05);PDGFR阳性组和阴性组的肿瘤部位、分化程度、肿瘤直径和pT分期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阳性组的pN分期明显高于阴性组(P<0.05);VEGFR阳性组和阴性组的肿瘤部位、分化程度和直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阳性组的pT和pN分期明显高于阴性组(均P<0.05)。4种指标阴性组患者的死亡风险均明显低于其阳性组(均P<0.05)。pT分期和pN分期是胃癌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EGFR、c-Met、PDGFR和VEGFR阳性表达的胃癌患者预后较差,pT分期和pN分期是胃癌患者术后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过敏性紫癜患儿总IgE、IgA及补体C3水平对疾病预后的预测价值
刘娜娜, 丁周志, 陈琼, 许婧, 瞿色华, 彭万胜, 徐家新
2019, 17(9): 1463-1466.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0970
582 2
摘要:
目的 探讨过敏性紫癜患儿住院时间及临床症状持续时间与总IgE、IgA及补体C3水平的相关性;研究过敏性紫癜患儿总IgE、IgA及补体C3水平的变化情况。 方法 选取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3年1月—2018年12月确诊为过敏性紫癜的住院患儿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过敏性紫癜患儿血清变应原总IgE、IgA及补体C3水平情况。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分析,并做多元回归分析,使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结果 总IgE水平升高患儿的住院时间长于总IgE水平正常的患儿,且皮疹、关节及消化道症状持续时间更长。补体C3水平降低患儿的住院时间及症状持续时间明显长于补体C3水平正常的患儿。IgA水平升高患儿的住院时间长于IgA水平正常的患儿,且皮疹、消化道及关节症状持续时间更长。而在多元回归分析中显示:总IgE水平与过敏性紫癜患儿的住院天数、皮疹、腹痛及关节痛持续天数有显著正向影响关系,补体C3水平仅与腹痛持续天数有显著负向影响关系,而IgA水平与患儿的住院天数、皮疹、关节肿痛及腹痛持续天数无显著相关性。 结论 过敏性紫癜患儿的总IgE水平可以作为评估和预测疾病转归的指标之一;过敏性紫癜患儿的总IgE比IgA和补体C3对疾病的预后更有预测价值;HSP患儿存在IgA、总IgE水平升高,同时存在补体C3水平下降情况。
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对小儿短小手术氯胺酮麻醉后躁动的影响
朱何叶, 徐军美, 阮薇, 徐夏, 许静红
2019, 17(9): 1467-1469,1473.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0971
234 0
摘要: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对小儿短小手术氯胺酮麻醉后躁动影响。 方法 选择2017年1—6月于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麻醉科使用氯胺酮进行麻醉并行短小手术患儿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A、B、C 3组,每组30例。患儿手术开始时均按照1 mg/kg的剂量静注氯胺酮,而后A组采用右美托咪定0.2 μg/(kg·h)的速率进行静脉维持麻醉,B组采用0.4 μg/(kg·h)的速率进行麻醉,C组按照0.8 μg/(kg·h)的速率进行麻醉。比较患儿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患儿手术结束苏醒后使用Malviya评分法对患儿躁动出现率进行评估,使用Ramasy镇静程度评分对术后患儿情况进行评估,最后使用视觉模拟量表(VAS)对患儿术后1、2 h的疼痛度进行评估。 结果 A组的唤醒时间及拔管时间最短,其次B组,时间最长的是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躁动率高于B和C组,C组高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患儿Ramasy镇静程度评分为(1.32±0.21)分,B组为(3.14±0.51)分,C组为(4.22±0.61)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C组高于A和B组,B组高于A组(均P<0.05);术后1、2 h时A组VAS评分最高,其次是B组,C组VAS得分最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使用小剂量氯胺酮麻醉后行短小手术的小儿加用0.4 μg/(kg·h)的右美托咪定有利于缩短患儿术后苏醒及拔管时间,降低其术后躁动出现率和疼痛度,同时减少术后嗜睡等后遗症的出现率,效果较为明显。
乌司他丁在胰腺癌围手术期中的临床研究
余志龙, 戎泽印, 窦进, 黄克俭, 裘正军, 黄陈
2019, 17(9): 1470-1473.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0972
229 2
摘要:
目的 研究乌司他丁对围手术期胰腺癌患者的胰瘘发生率、炎性介质水平、免疫功能和预后的影响。 方法 选取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普通外科2015年3月—2017年12月收治的胰腺癌患者90例,通过分层随机的方式将围手术期患者分为乌司他丁A组、乌司他丁B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乌司他丁A组术前5 d和术后5 d给予乌司他丁治疗,B组术前3 d和术后3 d采用乌司他丁治疗,对照组采用术前3 d和术后3 d生理盐水治疗。比较3组患者术后7 d腹腔液引流量、引流液淀粉酶含量、炎性介质、免疫指标及预后情况。 结果 乌司他丁A组和B组的腹腔引流量、引流液淀粉酶含量均较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A组与B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乌司他丁A组和B组炎性介质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A组与B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乌司他丁A组与B组CD4+淋巴细胞占总淋巴细胞、CD4+/CD8+淋巴细胞比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3组间CD3+、CD8+占总淋巴细胞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乌司他丁A组和B组生存率高于对照组,A组生存率略高于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乌司他丁可降低围手术期胰腺癌患者胰液的渗出及胰瘘的发生率,有效改善患者预后的生存率。
鼻咽癌组织中miR-634水平及其对鼻咽癌细胞生长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浦立, 蒋学范, 余韵, 苏立众, 方练
2019, 17(9): 1474-1477.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0973
187 1
摘要:
目的 研究鼻咽癌组织中miR-634水平及其对鼻咽癌细胞生长及MEK/ERK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miR-634在鼻咽癌中的作用机制。 方法 收集鼻咽癌组织标本60例和鼻咽部非癌组织标本60例。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测定鼻咽癌组织和鼻咽癌细胞中miR-634水平。将人鼻咽癌CNE-1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和过表达miR-634组。采用MTT测定细胞增殖,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采用Western blotting测定鼻咽癌细胞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磷酸化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p-ERK)、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EK)、磷酸化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MEK)蛋白水平。 结果 鼻咽癌组织中miR-634水平低于癌旁组织(P<0.05)。鼻咽癌细胞中miR-634水平低于正常鼻咽部上皮细胞(P<0.05)。与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比较,过表达miR-634组鼻咽癌细胞中miR-634水平和细胞凋亡率升高(P<0.05);p-ERK、p-MEK蛋白水平降低(P<0.05)。转染3 d和5 d,3组细胞OD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比较,过表达miR-634组细胞OD值降低(P<0.05)。 结论 鼻咽癌组织中miR-634水平降低,过表达miR-634可抑制鼻咽癌增殖、促进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MEK/ERK信号通路有关。
鲍曼不动杆菌脓毒症大鼠体内miR-155和Th17表达的关系
张夏子, 何先弟, 汪华学, 邹琪, 秦苏徽
2019, 17(9): 1478-1481.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0974
246 1
摘要:
目的 观察不同时间段鲍曼不动杆菌脓毒症大鼠血清中miR-155的表达和Th17细胞所占的比例,探究彼此之间关系。 方法 将32只清洁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N组)、脓毒症6 h组、12 h组和24 h组,每组8只。鲍曼不动杆菌混悬液腹腔注射制作鲍曼不动杆菌脓毒症大鼠模型,对照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外周血分离血清和淋巴细胞,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大鼠血清中miR-155的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血液中Th17细胞比例,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血清白介素17(IL-17)的表达量。分析比较脓毒症6 h组、12 h组、24 h组和正常对照组的组间差异,Pearson相关分析评估miR-155的表达和Th17之间的关系。 结果 各时间段(6 h、12 h、24 h)脓毒症大鼠miR-155、IL-17和Th17细胞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升高(均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血清中miR-155表达与Th17比例水平和IL-17表达均呈正相关(均P<0.05)。 结论 鲍曼不动杆菌脓毒症大鼠血清miR-155、IL-17和血液中Th17水平与正常对照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清miR-155表达与Th17比例水平和IL-17表达均呈正相关,miR-155有可能会成为鲍曼不动杆菌脓毒症治疗的新靶点。
初始血乳酸水平和序贯器官功能衰竭评分对腹腔感染患者预后的评估
朱海萍, 杨梅, 张艳杰, 董莉
2019, 17(9): 1482-1484,1494.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0975
163 1
摘要:
目的 危重症患者高乳酸水平是疾病严重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探讨腹腔感染患者血乳酸水平的变化和序贯器官功能衰竭(SOFA)评分的关系,为腹腔感染患者严重程度及预后判断提供参考。 方法 选取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5年2月—2017年10月收治的63例腹腔感染患者,记录患者的一般资料、APACHE Ⅱ评分和SOFA评分,记录初始血乳酸水平,按血乳酸水平分为高乳酸组(Lac>2 mmol/L)49例和正常组(Lac≤2 mmol/L)14例。比较高乳酸血症组和正常组的临床资料。运用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来计算初始乳酸和APACHE Ⅱ、SOFA评分的最佳截点;各指标间的相关性进行Pearson相关性检验;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 结果 高乳酸血症组的APACHE Ⅱ评分和SOFA评分较正常组均明显升高[15.00(12.00,20.25)分 vs. 10.00(10.00,12.75)分、7.00(6.00,9.00)分 vs. 5.00(3.00,6.00)分,均P<0.05]。乳酸、APACHE Ⅱ评分和SOFA评分三者的AUC分别为(0.692、0.787、0.726,P=0.022、0.002、0.041),预测病死率的最佳截点分别是5.0 mmol/L、13.5分和6.5分。Pearson相关性分析示血乳酸与APACHE Ⅱ、SOFA评分均呈正相关(r=0.594,P<0.001;r=0.562,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示乳酸和APACHE Ⅱ评分是影响腹腔感染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03、0.015)。 结论 腹腔感染患者入院时的初始乳酸水平是评估预后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与APACHE Ⅱ、SOFA评分呈正相关,若联合APACHE Ⅱ和SOFA评分,则评估预后效果更好。
全科临床研究
左室心内膜起搏实现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的临床研究
陈东, 苏浩, 徐健, 陈康玉, 郭飞, 严激
2019, 17(9): 1485-1490.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0976
227 1
摘要:
目的 评价经房间隔穿刺或室间隔穿刺途径植入左室心内膜电极行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8月—2018年10月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诊治的6例冠状静脉畸形或CRT无反应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经房间隔穿刺或室间隔穿刺途径植入左室心内膜电极行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其中4例经房间隔穿刺,2例行室间隔穿刺。测量术前术后QRS波宽度,及术后随访3、6、12、24个月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内径(LVESD)、左房前后径(LAD)大小及心功能分级等变化,以及左室心内膜电极的参数(阈值、阻抗)变化情况。 结果 6例患者均成功经房间隔穿刺或室间隔穿刺植入左室心内膜电极,术中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测QRS宽度较术前明显缩窄;随访24个月内,左室射血分数(LVEF)较术前明显提高,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较术前明显缩小;左室收缩末内径(LVESD)、左房前后经(LAD)大小无明显变化,左室电极的参数(阈值、阻抗)较稳定;术中及术后随访过程中无膈肌刺激、无血栓栓塞、出血及室性心律失常等明显不良事件发生,患者心功能得到明显改善,无一例死亡。 结论 经房间隔穿刺或室间隔穿刺植入左室心内膜电极获得成功,并获得了一定的临床疗效。
泪道探通术联合留置探针应用加替沙星凝胶治疗6月龄以上婴幼儿复杂性鼻泪管阻塞的研究
何俐莹, 刘娅, 陶雪莹, 岑超
2019, 17(9): 1491-1494.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0977
248 0
摘要:
目的 探讨泪道探通术联合留置探针应用加替沙星凝胶治疗6月龄以上婴幼儿复杂性鼻泪管阻塞的短期临床疗效及其相关影响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2017年12月于重庆市妇幼保健院眼科就诊的123例(123只眼)6月龄以上复杂性鼻泪管阻塞婴幼儿的临床资料,采用泪道探通术联合留置探针应用加替沙星凝胶治疗患眼。随访患儿短期疗效及治疗并发症情况,依据患儿就诊时年龄、鼻泪管阻塞部位及阻塞性质分组,比较不同组间患眼治愈率情况。 结果 经短期随访,123只眼中共115只眼达到治愈标准,总体患眼治愈率为93.4%。术后12例患儿患侧眼睑发生轻度水肿,观察后自行好转,无严重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不同年龄组间[6~12个月组(96.8%) vs. 12~24个月组(91.1%) vs. >24个月组(86.7%)]患眼治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65);不同阻塞部位组间[上段组(92.1%) vs.中段组(85.7%) vs.下段组(97.5%) vs.阻塞≥2个部位组(95.8%)]患眼治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92),不同阻塞性质组间[骨性组(95.8%) vs.膜性组(85.7%)]患眼治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43)。 结论 泪道探通术联合留置探针应用加替沙星凝胶是治疗6月龄以上婴幼儿复杂性鼻泪管阻塞的一种简便有效的新方法,适用于不同年龄段、不同阻塞部位以及不同阻塞性质的多种临床分型患儿,且无严重操作相关并发症发生。
单次或多次血液灌流对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疗效比较
王陡, 岳亚杰, 宋克义, 颜秀侠
2019, 17(9): 1495-1497,1599.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0978
225 1
摘要:
目的 比较血液灌流(HP)次数对重度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临床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8年7月安徽理工大学附属亳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6例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根据HP治疗次数分为对照组(HP 0次,26例),HP单次组(HP 1次,31例),HP多次组(HP≥2次,29例)。比较3组患者长托宁和解磷定总用量,血清胆碱酯酶活性恢复80%时间(h1)、昏迷时间(h2)、住院时间(h3)、机械通气时间(h4)及中间综合征、中毒反跳、心律失常、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发生率、病死率。 结果 对照组、HP单次组、HP多次组长托宁总量[(38.28±11.33)mg、(25.62±9.57)mg、(16.54±9.45)mg]和解磷定总量[(22.35±5.45)mg、(16.53±3.64)mg、(10.22±2.45)mg]依次减少(均P<0.05),h1[(15.32±3.42)h,(10.26±2.04)h,(7.32±3.64)h],h2[(96.23±8.22)h,(46.28±7.69)h,(28.56±7.21)h],h3[(18.21±3.22)d,(13.52±3.64)d,(8.23±2.33)d]、h4[(136.42±18.68)h,(92.46±16.28)h,(47.28±15.42)h]依次缩短(均P<0.05),入院72 h APACHE-Ⅱ评分(18.23±4.12,15.25±3.06,12.52±2.08)依次降低(P<0.05)。HP多次组中间综合征、反跳、MODS发生例数少于对照组和HP单次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均P<0.05)。HP多次组和HP单次组心律失常例数均少于对照组(均P<0.05)。病死数构成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多次行血液灌流临床治疗效果可,并发症少。
成人臀肌挛缩症的并发症及临床康复研究
孙伟, 陈友燕, 叶斌, 谢伟, 刘伟, 李俊兵, 孙宏伟
2019, 17(9): 1498-1501.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0979
264 31
摘要:
目的 分析成人臀肌挛缩症(AGMC)并发症的形成机制,为管控并发症发展趋势提供依据。 方法 回顾性分析1 000例成人臀肌挛缩症C1型患者并发症的临床资料及其机制。 结果 ①本组患者中1 000例不同程度出现大转子滑囊炎、臀部肌筋膜炎、腰背部肌筋膜炎等并发症,臀肌挛缩症叶氏微创与临床康复治疗6~8周后前述炎症消失。②本组患者中762例不同程度出现膝关节磨损性关节炎,168例患者不同程度出现髋关节磨损性关节炎,12例患者不同程度出现踝关节磨损性关节炎;臀肌挛缩症叶氏微创与临床康复治疗后关节炎疼痛及活动受限症状未出现,原有关节摩擦音继续存在但强度没有再持续加重。③本组患者中586例出现不同程度骨盆倾斜、下肢不等长、脊柱侧弯;臀肌挛缩症叶氏微创与临床康复治疗6~10周后前述情况消失。④本组患者中3例出现双侧股骨头无菌性坏死,329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腰椎间盘突出。⑤本组患者中560例有心理抑郁倾向[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为(12.9±4.1)分],182例患者有心理抑郁[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为(21.4±2.6)分],6例患者有严重心理抑郁(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为大于24分);臀肌挛缩症叶氏微创与临床康复治疗12~24周后心理抑郁消失。 结论 成人臀肌挛缩症的并发症可分为可逆性并发症和不可逆性并发症两大类。成人臀肌挛缩症的叶氏微创术与临床康复治疗可以治愈可逆性并发症;可以阻止或控制不可逆性并发症发展,但原有损害没有逆转修复。为减少和减轻臀肌挛缩症并发症的不可逆性伤害,成人臀肌挛缩症应尽早进行彻底手术与临床康复治疗。
长春西汀联合小牛血清去蛋白治疗腔隙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分析
石皖荣, 戚金威, 陈健, 胡盼盼
2019, 17(9): 1502-1504,1511.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0980
263 0
摘要:
目的 本研究旨在评估长春西汀联合小牛血清去蛋白治疗腔隙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2015年1月1日—2018年8月31日在安徽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急诊内科接受治疗的急性腔隙性脑梗死患者150例,利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75例)和对照组(75例)。观察组接受长春西汀静脉滴注30 mg/d,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静脉滴注20 mL/d,连续治疗10 d,以及其他常规治疗;对照组接受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静脉滴注20 mL/d,连续治疗10 d,以及其他常规治疗。在治疗前,治疗后7、14和90 d评估患者的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改良Rankin量表和Barthel指数(BI)评分。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较,治疗90 d后,观察组的MMSE和BI评分显著升高,NIHSS评分下降(均P<0.05),提示观察组患者的认知功能、神经功能和生活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在治疗前和治疗后7 d,2组上述量表评分和药物副作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作为腔隙性脑梗死急性期治疗的组成部分,长春西汀联合小牛血清去蛋白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神经功能和生活质量,是一种有效且安全的治疗方法。
显微镜下肿瘤切除对脑胶质瘤患者预后的影响
叶诚, 毛捷, 吴昊, 黄晓飞
2019, 17(9): 1505-1507,1546.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0981
218 0
摘要:
目的 探讨显微镜下肿瘤切除对脑胶质瘤患者预后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5月在安庆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就诊的51例脑胶质瘤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不同治疗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显微手术治疗)33例,对照组(常规开颅切除术治疗)18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术前相比,术后半年2组定向力、记忆力、语言能力、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等评分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临床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术后半年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显微手术用于脑胶质瘤的治疗,严格把握治疗指征,是安全可行的,其不仅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且患者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均较好,临床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短程化疗方案在初次复发涂阳肺结核中的效果评价
金玲玲, 施伎蝉, 蒋贤高, 宁洪叶, 谢军平
2019, 17(9): 1508-1511.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0982
219 0
摘要:
目的 评价短程化疗方案治疗初次复发涂阳肺结核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月于温州市中心医院住院治疗的213例初次复发涂阳肺结核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短疗程组(105例)和标准疗程组(108例),短疗程组患者予5MRftPZ方案治疗,标准疗程组患者予2HREZS/6HRE方案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第2个月末及治疗9个月时痰涂片的阴转率,比较2组患者治疗9个月时的总有效率、病灶直径及病灶好转率,并记录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 结果 2组患者治疗2个月(χ2=3.367,P=0.066)及治疗9个月时(χ2=3.045,P=0.080)的痰涂片阴转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9个月时短疗程组的病灶直径明显小于标准治疗组(t=7.442,P<0.001),短疗程组的总有效率(χ2=4.478,P=0.034)及病灶好转率(χ2=6.115,P=0.013)均明显高于标准疗程组;且2组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在予以对症处理后均好转,且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 结论 5MRftPZ短程化疗方案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缩小肺结核患者病灶直径,提高临床治疗效率,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有效。
康复新液结合臭氧对复发性阿弗他溃疡唾液表皮生长因子及血清IL-6、SOD、SIgA的影响
胡旭, 陈静静
2019, 17(9): 1512-1514.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0983
256 1
摘要:
目的 探讨复发性阿弗他溃疡发病群体、发病部位和治疗的方法,同时对康复新液结合臭氧的治疗效果进行讨论,分析其对唾液表皮生长因子(EGF)及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64例复发性阿弗他溃疡患者,应用抽签法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应用臭氧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康复新液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IgG、SIgA、SOD变化、VAS评分和溃疡持续时间及血清TNF-α、IL-6水平等。 结果 研究组治疗后IgG和SIgA变化大于对照组(均P<0.05),研究组IgG、SIgA、SOD值分别为(23.52±6.44)g/L、(64.62±11.23)g/L、(290.26±57.33)g/L;研究组VAS评分为(2.01±0.23)分和溃疡持续时间为(3.25±0.96)d,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研究组治疗后TNF-α、IL-6及EGF水平分别为(134.02±20.15)ng/mL、(73.23±8.73)ng/mL、(3.2±0.6)ng/mL,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使用康复新液结合臭氧治疗复发性阿弗他溃疡,效果理想,并且对患者受损表皮的再生和修复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有效改善了患者唾液EGF及血清IL-6、SOD、SIgA水平。
超声引导下腹直肌后鞘阻滞联合腹横肌阻滞对开腹结直肠癌术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
朱利君, 俞玉龙, 王钰, 饶素欢, 李军, 陈怡博
2019, 17(9): 1515-1517.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0984
228 1
摘要: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腹直肌后鞘阻滞联合腹横肌阻滞在开腹结直肠癌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应激反应的影响。 方法 选择2017年1月—2018年6月开腹结直肠癌术患者8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全身麻醉,观察组全身麻醉复合超声引导下腹直肌后鞘阻滞联合腹横肌阻滞,手术完毕对患者麻醉效果进行评估。统计2组镇痛泵按压次数、舒芬太尼总用量、肛门排气时间、开始下床活动时间;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患者血清皮质醇(CORT)、儿茶酚胺(CA)、血浆谷氨酸(GLU)水平;统计并记录2组恶心呕吐、肝挫伤、脾挫伤、穿刺点感染、寒战及心动过缓发生率。 结果 观察组镇痛泵按压次数、舒芬太尼总用量、肛门排气时间、开始下床活动时间,均少(短)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T1、T2时间点CORT、CA、GLU水平均高于T0时间点(均P<0.05);观察组T1、T2时间点CORT、CA、GLU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麻醉后恶心呕吐、头痛眩晕、穿刺点感染、寒战及心动过缓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超声引导下腹直肌后鞘阻滞联合腹横肌阻滞在开腹结直肠癌术患者中能缩短症状改善时间,降低舒芬太尼药物使用剂量及应激反应,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Ki-67、P53及CA153与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研究
王辉, 张慧芳, 周金强, 李娜, 李扬, 崔会专, 王轩久
2019, 17(9): 1518-1520.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0985
247 0
摘要:
目的 探讨Ki-67、P53及CA153对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 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8年6月涿州市医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168例,根据其是否发生腋窝淋巴结转移分为淋巴结转移组(116例)和淋巴结无转移组(52例),检测各组Ki-67、P53及CA153表达情况。应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 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临床分期、肿瘤直径、Ki-67、P53及CA153阳性表达与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年龄、BMI、是否绝经与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无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临床分期(OR=2.307,95% CI:1.485~5.452)、肿瘤直径(OR=1.725,95% CI:1.118~2.974)、Ki-67(OR=3.320,95% CI:2.907~10.781)、P53(OR=1.864,95% CI:1.206~3.224)及CA153(OR=2.113,95% CI:1.390~4.942)阳性表达是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 结论 临床分期、肿瘤直径、Ki-67、P53及CA153阳性表达是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对预测腋窝淋巴结转移具有一定的价值。
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射频消融对肝癌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黄彦华, 徐锋, 钟丽云
2019, 17(9): 1521-1523,1614.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0986
167 0
摘要:
目的 观察单独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及联合射频消融(RFA)治疗对肝癌患者治疗后血清T淋巴细胞亚群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变化的影响,为进一步提高肝癌患者治疗效果提供参考。 方法 以2016年1月—2018年6月嘉兴市第二医院收治的72肝例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为TACE组,观察组为TACE联合RFA组,分别检测2组治疗前后同时相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CD4+/CD8+)及TGF-β1的变化情况,数据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 结果 治疗前,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血清CD4+、CD8+及CD4+/CD8+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第2周和第4周,观察组患者血清CD4+及CD4+/CD8+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而CD8+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前,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血清TGF-β1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2周和第4周,观察组患者血清TGF-β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2.22%,而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1.67%,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TACE治疗对肝癌患者的细胞免疫造成一过性抑制,随着时间的延长,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有一定程度恢复,而TACE联合RFA治疗则能增强细胞免疫功能。
单肺通气期间输注右美托咪定对胸腔镜下老年肺部手术患者氧合和呼吸力学的影响
吕江军, 俞丽君, 吕小玲
2019, 17(9): 1524-1526,1570.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0987
224 1
摘要:
目的 探讨单肺通气(OLV)期间输注右美托咪定对胸腔镜下老年肺部手术患者的氧合和呼吸力学影响。 方法 选取158例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VATS)下行肺叶切除术的老年患者,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80例)和对照组(78例)。观察组术中予以盐酸右美托咪定泵注,对照组予以生理盐水泵注。统计2组不同时刻氧合指数、呼吸力学指标和血流动力学指标差异;观察2组术中低氧血症和术后的肺部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 观察组T1和T2时刻PaO2/FiO2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T1和T2时刻观察组Ppeak、Pmean和VD/VT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T1和T2时刻Cdyn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T1和T2时刻MAP显著低于对照组水平(均P<0.05),且观察组HR虽然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中均未出现低氧血症病例,且观察组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0.00%)显著低于对照组(11.54%,χ2=7.758,P=0.005)。 结论 老年VATS手术患者在OLV期间输注右美托咪定,有助于改善呼吸力学,提高氧合能力,减少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应用。
慢病防治研究
血清IL-31表达水平与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患者病变严重程度、瘙痒程度和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研究
谷锋, 沈云良
2019, 17(9): 1527-1529.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0988
239 2
摘要:
目的 探讨血清IL-31水平与慢性自发性荨麻疹病变严重程度、瘙痒程度和生活质量的相关性。 方法 选取2015年12月—2018年12月余姚市人民医院皮肤科收治的180例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患者和同期60例健康体检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病情,将患者分为轻度组(60例)、中度组(60例)和重度组(60例),比较各组患者血清IL-31水平差异情况,对患者进行7 d综合症状积分、VAS和CU-Q2oL评分。统计分析患者血清IL-31水平与7 d综合症状积分、VAS评分和CU-Q2oL评分之间的相关性。 结果 健康体检者血清IL-31水平为(7.63±0.85)pg/mL,显著低于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患者水平[(25.14±3.50)pg/mL,P<0.05]。轻度组、中度组和重度组患者血清IL-31水平依次增高[(17.66±2.05)pg/mL、(23.70±3.13)pg/mL和(28.77±3.62)p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e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IL-31水平与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患者7 d综合症状积分、VAS评分和CU-Q2oL评分均呈正相关性(r=0.658~0.795,P=0.008~0.020)。 结论 IL-31在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患者的致痒机制中可能具有重要作用,对病变的严重程度和患病后的生活质量均有影响。
妇幼卫生研究
分娩方式及分娩因素对产妇产后早期发生盆腔脏器脱垂的影响
王丽惠, 沈小芳, 徐亚萍, 王璐璐
2019, 17(9): 1530-1532.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0989
267 0
摘要:
目的 观察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妇产后早期发生盆腔脏器脱垂的影响,分析产科分娩因素与早期发生盆腔脏器脱垂的关联性。 方法 选取2017年1—12月在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分娩的489例孕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分娩方式的不同,将产妇分为阴道分娩组245例和剖宫产组244例,采用χ2检验分析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妇早期发生盆腔脏器脱垂的影响,采用χ2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对产科分娩因素(常见的分娩因素有年龄、BMI、产次、孕次、新生儿性别、孕期增加体重、分娩孕周、胎儿体重等)与产妇早期发生盆腔脏器脱垂的关联性进行分析。 结果 489例产妇有79例早期发生盆腔脏器脱垂,发生率为16.16%,阴道分娩产妇盆腔脏器脱垂的发生率为22.86%,高于剖宫产的9.43%,阴道分娩组发生阴道前壁脱垂、阴道后壁脱垂、子宫脱垂的例数明显高于剖宫产组(P<0.05);经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年龄、新生儿性别、孕期增加体重对产妇产后早期发生盆腔脏器脱垂没有影响,BMI≥24 kg/m2、产次>2、怀孕次数>2、分娩孕周≥37周、胎儿体重≥4 kg为影响产妇产后早期发生盆腔脏器脱垂的危险因素。 结论 不同分娩方式、产妇BMI、产次、孕次、分娩孕周以及胎儿体重对产妇产后盆腔脏器脱垂的发生率有较大的影响,临床上应该建议产妇重视BMI指标、产次、孕次、分娩孕周和胎儿体重,孕期不要过分摄入营养造成胎儿过大,以降低产妇产后发生盆腔脏器脱垂的概率。
足月妊娠高血压孕妇应用cook球囊和米索前列醇的分娩情况与母儿结局
胡丽文, 于慧, 张程程, 郑海雪, 陈茹
2019, 17(9): 1533-1535,1542.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0990
203 1
摘要:
目的 探究足月妊娠高血压孕妇应用cook球囊和米索前列醇的分娩情况与母儿结局。 方法 选取2017年6月—2018年5月间于瑞安市妇幼保健院计划分娩的足月妊娠高血压产妇11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球囊组(55例)和米索前列醇组(55例),分别应用cook球囊和口服米索前列醇引产,比较2组产妇的分娩情况、经阴道分娩者引产到生产的情况、引产及分娩期间并发症、新生儿情况以及引产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 2组产妇胎膜破裂时间、第一产程时间及第二产程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球囊组经阴道分娩、促宫颈成熟有效、催产素使用及人工破膜例数明显高于米索前列醇组,而引产到临产的时间明显低于米索前列醇组(P<0.05)。球囊组经阴道分娩的总例数(74.54%)明显高于米索前列醇组(52.72%),且球囊组引产到分娩的最长时间明显少于米索前列醇组(P<0.001)。球囊组引产及分娩期间并发症的总发生率43.64%,明显低于米索前列醇组65.45%(P=0.035)。2组产妇所产新生儿的Apgar评分、新生儿死亡率、送入新生儿监护室的例数、新生儿吸氧例数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产妇头晕、恶心、呕吐和潜伏期长时间镇痛的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对于足月的妊娠高血压产妇,与口服米索前列醇相比,cook球囊能有效缩短产程时间,提高引产的成功率,减少分娩并发症,安全性高。
动脉血乳酸水平与早期乳酸清除率在新生儿窒息严重程度判断及预后评估中的价值
罗厚江, 汪瑞, 陈茹茹, 贾文婷, 汪灵芝, 范敏, 郭宏慧
2019, 17(9): 1536-1538.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0991
238 1
摘要:
目的 探讨新生儿窒息患儿动脉血乳酸水平与早期乳酸清除率在新生儿窒息脏器损害严重程度及预后中的判断价值。 方法 选取2017年8月—2018年8月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儿科新生儿病房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134例新生儿窒息患儿为研究对象,记录入院初始动脉血乳酸水平和治疗6 h后动脉血乳酸水平。分组方法:①按新生儿娩出后1 min Apgar评分分组,0~3分为重度窒息组,4~7分为轻度窒息组,比较2组动脉血乳酸初始水平和治疗6 h后水平;②按治疗6 h后动脉血乳酸清除率的高低,分为乳酸高清除率组(乳酸清除率≥10%)和乳酸低清除率组(乳酸清除率<10%)。观察2组患儿在随后的治疗过程中发生多脏器损伤的不良预后情况,分析评价早期乳酸清除率在新生儿窒息严重程度判断及预后评估中的价值。 结果 动脉血乳酸初始浓度、治疗6 h后浓度2组间和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乳酸高清除率组中发生多脏器损伤26例,未发生65例,发生率为28.6%;乳酸低清除率组中发生多脏器损伤29例,未发生14例,发生率为67.4%;2组经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233,P<0.001)。 结论 窒息新生儿的动脉血乳酸水平与窒息程度有着较高的相关性,动脉血乳酸水平越高,反映出窒息新生儿的窒息程度越严重。早期(6 h)乳酸清除率在新生儿窒息发生多脏器损害的预后评估中有着重要意义,早期(6 h)乳酸清除率越高,发生多脏器损害的可能性越低。
盆底重建术治疗盆底障碍性疾病的效果以及患者炎症及应激反应情况
周美芳, 许群, 吴丽群, 周海仙, 王璐璐
2019, 17(9): 1539-1542.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0992
220 0
摘要:
目的 探讨盆底重建术治疗盆底障碍性疾病的效果以及患者炎症及应激反应情况。 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7月在温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治疗的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106例,根据最终选取的手术方式分为观察组(56例)和对照组(50例),其中观察组给予盆底重建术治疗,对照组给予骶棘韧带固定术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POP-Q分级、PFDI-20评分,检测治疗前后患者炎症及应激反应指标。 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1年POP-Q分级明显优于治疗前(均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1年POP-Q分级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PFDI-20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3个月PFDI-20评分为(13.24±3.10)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4 h,2组皮质醇(COR)、去甲肾上腺素(NE)和前列腺素E2(PGE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白细胞介素-6(IL-6)和C反应蛋白(CR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盆底重建术治疗盆底障碍性疾病有较好的效果,对患者炎症及应激反应无明显影响。
社区卫生研究
我国全科医生离职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郑艳玲, 余芳, 陈艳黎, 余旻毅, 刘玲, 杨宇迪, 甘勇, 李丽清, 卢祖洵
2019, 17(9): 1543-1546.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0993
312 7
摘要:
目的 了解我国全科医生离职意愿现状,分析影响全科医生离职意愿的主要因素。 方法 于2017年10月—2018年2月,运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在我国东、中、西部每个调查地区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东部:北京市、上海市、广东省和浙江省;中部:湖北省、黑龙江省、河南省和安徽省;西部: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和内蒙古自治区)随机抽取3 244名全科医生进行微信问卷调查。采用自行设计的《全科医生职业吸引力调查表》进行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全科医生的基本情况、工作满意度、职业倦怠和离职意愿情况4个部分,离职意愿调查量表参照Michael和Spector编制的医护人员离职意愿量表翻译修订。运用χ2检验比较全科医生离职意愿在不同组间的分布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全科医生离职意愿的影响因素。 结果 调查结果显示,35.20%的全科医生离职意愿较高,其中东部33.69%、中部39.24%、西部33.20%。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中部地区、年龄小、学历高、合同制、物质满意度低、成长满意度低、情绪耗竭严重、去人格化程度高是离职意愿高的主要影响因素。 结论 我国全科医生的离职意愿较高,影响全科医生离职意愿的因素复杂,建议拓展全科医生职业发展前景,提高全科医生薪酬待遇,增加全科医生岗位吸引力,重视全科医生职业心理健康,以降低全科医生的离职意愿。
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
运动对抑郁症症状、认知功能和γ-氨基丁酸影响的对照研究
杜远, 王龙, 张许来, 刘宝贵, 戴兢, 吴惠玲, 薛扬, 胡宏燕, 刘金同
2019, 17(9): 1547-1550.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0994
281 3
摘要:
目的 探讨运动行为干预对抑郁症症状和认知功能的影响,同时检测抑郁症患者体内γ-氨基丁酸(GABA)神经递质的变化,探讨运动干预改善抑郁症可能的生化机制。 方法 选取2018年11月—2019年4月安徽省精神卫生中心住院的65例成年抑郁症患者予以编号,然后采取抽签法抽取号码随机分组,分为干预组(35例)和对照组(30例),5例干预组患者脱落。干预组运动方法为在跑步机上接受每周3~5次,每次35 min左右的慢跑有氧运动,运动时间为6周。运动前做10 min左右的热身运动,慢跑20 min左右,最后做5 min左右的缓慢运动。运用跑步机测量患者运动前后心率,使患者的最高训练心率能够控制在(220-年龄)×70%。干预组和对照组同时服用抗抑郁药物舍曲林(最大剂量为150 mg/d)治疗。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评估抑郁症症状,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定量表(MoCA)评估认知功能,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测量人体血浆中γ-氨基丁酸含量。2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 结果 对照组治疗前后HAMD分数差值为(-32.73±4.71)分,干预组治疗前后HAMD差值为(-24.23±8.95)分,运动结合抗抑郁药物治疗后抑郁症状显著改善(P<0.01);对照组MoCA总分为(21.77±1.47)分,干预组MoCA总分为(25.23±1.16)分,运动结合抗抑郁药物治疗后认知功能显著改善(P<0.01);对照组GABA浓度治疗前后差值为(0.32±1.54)mg/L,干预组GABA浓度治疗前后差值为(1.87±0.73)mg/L,运动结合抗抑郁药物治疗后GABA浓度明显上升(P<0.01)。 结论 运动干预可以改善抑郁症症状和认知功能,可以提高体内GABA含量。
诊断技术研究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鉴别乳腺良恶性肿瘤:基于其灰阶声像及血流特征性分析
刘海燕, 郑慧
2019, 17(9): 1551-1553.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0995
202 1
摘要:
目的 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良性与恶性乳腺肿瘤的灰阶声像及血流特征性分析。 方法 回顾性分析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6年11月—2018年5月行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60例乳腺肿瘤患者,依据其术后病理检查结果,分为恶性组30例和良性组30例。对2组乳腺肿瘤的超声灰阶声像特征(肿瘤形态、边界、有无沙砾样钙化、纵/横比、后方回声),以及血流分级与频谱特征进行对比分析,以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肿瘤中的鉴别诊断价值。 结果 ①与良性组相比,恶性组的以下超声灰阶声像特征更为显著:肿瘤形态不规则(25/30 vs. 3/30)、边缘呈“毛刺”或“蟹足样”改变(23/30 vs. 5/30)、沙砾样改变(16/30 vs. 4/30)、纵/横比≥1(13/30 vs. 1/30)、后方回声衰减(11/30 vs. 2/30)等,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②与良性组相比,恶性组以下的血流特征更为显著:血流分布Ⅱ、Ⅲ级(26/30 vs. 4/30)、能测出血流频谱(27/30 vs. 10/30)、血流峰值流速≥20 cm/s(18/30 vs. 2/30)、血流阻力指数≥0.7(25/30 vs. 2/30),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良性及恶性乳腺肿瘤中的灰阶声像及血流特征方面,表现差异显著,有较高的鉴别诊断价值。
孕晚期胎儿超声参数与不良妊娠结局的相关性及其预测价值
朱晓青, 李勇裴, 赵丽燕, 丁延华, 张丽丹, 高建松, 金菊, 施晓春
2019, 17(9): 1554-1556,1608.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0996
210 1
摘要:
目的 探讨孕晚期不同胎儿超声参数与新生儿不良结局的相关性及其在早期预测新生儿不良结局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8年5月接受常规产前超声检查并最终在杭州市妇产科医院分娩的孕妇300例,根据新生儿是否存在不良结局分为不良结局组和无不良结局组,分析超声检测指标在预测新生儿不良结局中的应用价值。 结果 不良结局组产妇妊娠期高血压病、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合并亚临床甲减发生率高于无不良结局组(均P<0.05);孕晚期不良结局组胎儿大脑中动脉S/D值、脐动脉S/D值均高于无不良结局组胎儿(均P<0.05);不良结局组孕晚期胎儿甲状腺体积、胎儿体重、胎儿生物物理评分(BPS评分)与无不良结局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妊娠期高血压病、胎儿甲状腺体积、脐动脉S/D值、大脑中动脉S/D值是导致新生儿不良结局的相关因素(均P<0.05)。大脑中动脉S/D值在预测新生儿不良结局方面敏感性为82.11%,特异度为41.83%;脐动脉S/D值在预测新生儿不良结局方面敏感性为74.44%,特异度为51.22%;甲状腺体积在预测新生儿不良结局方面敏感性为66.70%,特异度为46.35%。 结论 孕晚期胎儿血流参数及甲状腺参数中脐动脉S/D值>2.975及甲状腺体积>0.424可作为孕晚期预测新生儿不良结局的早期评价指标。
盆底超声在女性压力性尿失禁中的应用及初产妇产后盆底肌肉训练的疗效评估
单华英, 徐亚芬, 陆艳, 李秋玲, 费敬英, 查艺葆, 胡洋
2019, 17(9): 1557-1560.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0997
222 3
摘要:
目的 研究盆底超声在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UI)中的应用以及对采用盆底肌肉训练进行治疗的效果。 方法 选取2017年4—12月于湖州市妇幼保健院接受检查的初产妇1 000例,筛选出SUI患者273例,统计盆底超声诊断效能,并制定盆底肌肉训练方案,6个月后复查时按是否坚持进行康复锻炼将所有SUI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采用盆底超声对2组患者的盆底及膀胱周围结构数据进行观察统计,并比较治疗效果。 结果 盆底超声诊断特异度、灵敏度和准确度均较高;静息状态下,治疗组患者尿道倾斜角、膀胱尿道后角小于对照组,膀胱颈位置、膀胱位置高于对照组,尿道内口漏斗形成率低于对照组(均P<0.05);最大Valsalva动作下,治疗组患者膀胱颈下降距离、尿道旋转角、膀胱尿道后角和膀胱下降位置均小于对照组,尿道内口漏斗形成率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盆底超声对SUI症状诊断效能较高,并能清晰显示盆底结构,根据患者SUI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可为SUI患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帮助。
医学综述
炎症性肠病数学模型研究进展
陈思进, 戴世学
2019, 17(9): 1561-1565,1595.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0998
247 4
摘要:
数学模型(MM)是指使用函数原理和概念刻画现实世界的模型,在医学中常表现为评分系统。MM的判断效能直接体现在特异性及敏感性方面。在炎症性肠病(IBD)研究领域,MM可辅助诊断、评价疗效及预后,包括Best CDAI、HBI、CDEIS、SES-CD、Lewis评分、Rutgeerts评分、MaRIA、Clermont评分等,然而上述模型较多依赖临床症状表现、内镜或影像学表现,也易受临床医生的主观影响,且还存在指标获取困难或费用昂贵等缺陷,而甚少把临床容易获取的外周血检验指标尤其是免疫学指标纳入变量进行建模,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MM的效能。笔者在既往动物及人体的系列研究中发现,外周血CD8+CD28+/CD8+CD28-T细胞比值(平衡)在预测实验性结肠炎大鼠病情方面表现出良好的效能;临床研究发现该比值的降低可预测IBD患者由缓解期进展为活动期,并发现该比值可以敏感预测克罗恩病患者由无狭窄无穿透(B1型)进展为狭窄或穿透(B2或B3型)。由于免疫学机制是IBD发病的基本机制,因此笔者在综述当前常用的几大MM的基础上,结合既往研究基础,提出结合免疫学的实验室指标是改良IBD-MM特异性及敏感性的可行性思路。
促食素对能量平衡代谢的调节作用
李炎, 崔雨, 黄树明
2019, 17(9): 1566-1570.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0999
240 0
摘要:
促食素(orexin),也称作下丘脑分泌素(hypocretin),是一种在下丘脑外侧区表达的神经肽。促食素能神经纤维终端在大脑内投射广泛,其受体在脑内也广泛分布。促食素信号涉及到多种生理过程的整合,如觉醒、摄食、自主活动、奖赏寻求以及自主神经功能控制等。促食素能神经通过对多种生理活动的调节而参与机体的能量代谢。本文基于促食素生理功能及其兴奋调节的研究进展,探讨了促食素能神经在能量代谢平衡中的调节作用。促食素受血糖、饥饿素及瘦素的调节,饥饿时血糖的降低及饥饿素的升高,或者消瘦时瘦素水平的降低均能提高促食素神经元的兴奋性,进而促进觉醒、自主活动及摄食动机。同时促食素通过交感神经升高血压、提高心率及葡萄糖的利用等为获取食物的行为做准备,另一方面还通过迷走神经促进胃酸分泌和胃运动为消化食物做好准备。进食后受血糖升高及活动期伴随能量消耗而积累的腺苷等信号的影响,促食素神经元兴奋性下降,促食素分泌减少,个体表现出意欲低下、少动及睡眠发生以利于节约及储存能量。可见,促食素功能系统为机体整合了合理的能量摄取和利用机制,为生命活动维持必要的能量代谢平衡。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药物治疗研究进展
张慧, 张韶伟, 于德华, 陆媛
2019, 17(9): 1571-1574,1591.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1000
707 3
摘要: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目前已成为老年人中的一种常见疾病,是介于正常老龄与轻度痴呆之间的一种临床状态,并且以每年10%~15%的比例转变为痴呆。因此,早期对轻度认知功能障碍进行干预,改善认知功能的下降,延缓其向痴呆的转变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世界范围内人们不断地通过药物、营养素的干预以及非药物治疗等方式探索更好地预防和治疗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方法。在药物治疗方面,主要围绕胆碱酯酶抑制剂、NMDA受体阻滞剂、麦角生物碱制剂以及脑细胞代谢复活物等几大类药物进行研究。同时在预防和控制其危险因素的药物及营养素方面也在不断地进行着有益的探索。目前还没有有力的实验证据证明和支持哪类药物对停止或逆转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病情有效。本文将对近年来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药物、营养素治疗方面的研究进行阐述,为进一步探索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药物治疗提供依据。
预防/保健 中医/康复
加味酸枣仁汤对高中生失眠症的治疗作用以及5-HTTLPR基因多态性对疗效的影响
方芳, 罗伏钢, 李静, 邵琼琰, 陈丽琼, 刘义, 刘文娟, 胡霖霖, 张永华, 宋明芬
2019, 17(9): 1575-1578.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1001
289 0
摘要:
目的 探讨加味酸枣仁汤对高中生失眠症的疗效以及5-羟色胺转运体启动子区域(serotonin transporter-linked promoter region,5-HTTLPR)基因多态性与疗效的关系。 方法 收集失眠症高中生对照组50例和加味酸枣仁汤组47例。对照组仅调整作息时间,加味酸枣仁汤组同时给予加味酸枣仁汤1周。测定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用配对t检验比较差异。采集血液,测定5-HTTLPR基因型,用χ2检验分析与疗效的关系。 结果 加味酸枣仁汤治疗后,显著降低主观睡眠质量(2.17±0.38 vs. 0.77±0.48)、入睡时间(2.11±0.37 vs. 0.68±0.52)、睡眠时间(1.43±0.50 vs. 0.89±0.37)、睡眠效率(1.51±0.51 vs. 0.87±0.40)、睡眠障碍(1.40±0.54 vs. 0.85±0.42)、日间功能障碍(1.70±0.46 vs. 0.89±0.37)以及总分(10.32±1.07 vs. 4.96±0.95),均P<0.001;该组治疗有效率72.34%(34/47)明显高于对照组6.00%(3/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显效、有效患者LL基因型频率和L等位基因频率均高于无效者(P=0.007和P<0.001)。 结论 加味酸枣仁汤对高中生失眠症有疗效,并受5-HTTLPR基因型影响。
综合康复在颅脑外伤患者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李群, 姚国权, 徐礼林, 石碑田, 鲁成, 侯仕强, 林宁
2019, 17(9): 1579-1581.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1002
192 1
摘要:
目的 探讨综合康复治疗方案在颅脑外伤患者并发症预防和功能康复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选择2016年10月—2018年5月在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急诊手术治疗的104例颅脑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简单随机分为观察组(51例)和对照组(53例),对照组术后予以常规康复方案,观察组术后予以综合康复方案,采用χ2检验比较分析2组患者住院期间常见并发症的发生率,并用t检验统计分析2组患者半年后运动功能(Fugl-Meyer,FMA)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 Index,BI)评分,从而对综合康复治疗方案的应用价值予以评估。 结果 观察组患者住院期间常见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7.45%,对照组为54.72%,功能康复半年后,观察组的FMA和BI评分分别为83.18±2.24和72.71±2.99,对照组分别为76.15±2.33和63.60±3.31,χ2检验显示观察组常见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39),而t检验显示观察组FMA和BI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32、0.044)。 结论 综合康复治疗方案可以有效降低颅脑外伤患者术后常见并发症的发生率,还能促进其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全科医学教育研究
上海市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陈丽红, 田红, 单炯, 沈慧青
2019, 17(9): 1582-1585.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1003
218 5
摘要:
目的 了解上海市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现状和存在问题,为完善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提供决策依据。 方法 通过问卷调查和培训基地现场访谈,自行设计《上海市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现状调查表》,结合政策文件学习和培训基地的现场督导访谈,系统梳理存在问题。以2018年参加上海市专培结业综合考核、已完成培训拟结业的881名专培医师为调查对象,调查内容包括被调查者的一般情况,培训过程、培训考核及培训结果的评价,培训满意度评价及意见建议等。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有关指标百分比。 结果 经调查,专培医师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最高,对薪酬待遇和培训年限满意度较低。专培医师的临床能力明显提升,专培制度建设取得一定成效,但在配套政策、保障机制、专科设置、过程管理、考核体系、师资管理上仍需改进。 结论 建议完善配套制度,形成科学、规范、系统、严密的制度体系;补充专科设置,细化培训方案和标准;加强管理体系的合作与分工,建立协同育人机制;建立基地评估指标体系,加强过程管理和基地建设;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立临床教学激励机制。
医学综合研究
直接外侧入路与传统后侧入路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疗效差异的Meta分析
车先达, 韩鹏飞, 顾晓东, 高阳阳, 陈韬予, 李鹏翠, 卫小春
2019, 17(9): 1586-1591.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1004
234 0
摘要:
目的 通过Meta分析比较直接外侧入路与传统后侧入路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疗效差异。 方法 检索包括国内外于2008年8月—2018年8月已发表的临床对照研究。所检索的数据库包括Embase、Pubmed、PQDT、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维普、万方、CBM等。提取数据后,采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结果 依据以上检索策略,共检索到相关文献441篇,并最终纳入12篇文献。通过比较发现,在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时,直接外侧入路术后髋关节后伸活动度低于传统后侧入路[95% CI(-10.93~-7.01),P<0.001],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且直接外侧入路术后髋关节前屈活动度[95% CI(8.87~12.70),P<0.001]及术后Trendelenburg试验阳性率[95% CI(1.53~13.68),P=0.007]均高于传统后侧入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余结局指标如术后Harris髋关节评分[95% CI(-0.14~0.62),P=0.21]、术后并发症[95% CI(0.29~1.07),P=0.08]、手术所需时间[95% CI(-7.31~5.94),P=0.84],2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直接外侧入路与传统后侧入路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均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且Harris髋关节评分及并发症相当。虽然直接外侧入路组在术后Trendelenburg试验阳性率高于传统后侧入路组,但是直接外侧入路仍不失为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治疗选择。
循证医学培训在提高研究生诊断试验类毕业论文方法学质量中的应用
刘雅莉, 徐志伟, 王雪梅, 张怡侬, 刘广芝
2019, 17(9): 1592-1595.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1005
198 2
摘要:
目的 了解医学硕士研究生诊断试验类毕业论文的质量,并通过临床流行病与循证医学知识的系统培训,寻找提高研究生毕业论文质量的方法。 方法 以郑州某高校医学院2014—2017届全体硕士研究生为调查对象,采用诊断试验STARD(2003)报告规范,分别评价临床流行病与循证医学知识系统培训前后,研究生诊断试验类论文STARD(2003)报告25个条目符合情况,并通过培训前后的条目符合率,判断临床流行病与循证医学方法培训对于提高研究生诊断试验类论文质量的效果。 结果 研究共收集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研究生诊断试验类论文77篇,其中未接受临床流行病学方法系统培训的有23篇,接受临床流行病学方法系统培训的有54篇,接受临床流行病与循证医学相关知识系统培训后,研究生诊断试验类论文STARD报告条目符合率显著提高,条目平均符合数由9.36±2.25上升至18.64±2.4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5.527,P<0.001),且各条目的符合率均高于培训前的研究,80%的条目符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第15条目的符合率提高了72.70%。 结论 临床流行病与循证医学知识的系统培训能够显著提高研究生毕业论文的质量。
全科护理研究
规范化疼痛管理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中的术前应用效果
胡婷业, 陆玉和, 王凯, 周晓星, 王敏, 张珊珊, 夏磊
2019, 17(9): 1596-1599.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1006
220 1
摘要:
目的 探讨规范化疼痛管理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术前应用的效果。 方法 选取滁州市与第一人民医院2017年2月—2018年7月收治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100例按照患者的入院时间分为2组,2017年2—11月收治的50例患者为对照组,2017年12月—2018年7月收治的50例患者为观察组,2组患者性别、年龄、骨折节段和入院时疼痛状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0例患者均接受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 PVP)治疗,对照组术前采用常规疼痛护理,即给予健康宣教、心理疏导、疼痛评估、非药物护理干预和药物镇痛等,研究组术前采用规范化疼痛护理,即客观、准确评估患者的疼痛并记录,加强疼痛宣教和心理护理,采用超前镇痛、适时镇痛、个体化镇痛和多模式镇痛等,对2组患者干预后疼痛护理质量和镇痛效果进行比较。 结果 2组患者术前疼痛状况的记录、镇痛药物肌内注射的病例数、疼痛对睡眠的影响程度、疼痛知识和镇痛方法选择信息的充分程度和对疼痛控制的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2组患者疼痛对翻身的影响和用数字评估法或描述法记录疼痛强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实施规范化疼痛管理有助于提高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术前疼痛护理质量和镇痛效果。
综合性医院ICU护士亚谵妄综合征知信行现况调查量表的研制及信效度检验
宁丽, 陆骏, 李益民, 林黎君, 刘琴, 汤阿毛
2019, 17(9): 1600-1604.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1007
288 2
摘要:
目的 研制ICU护士亚谵妄综合征知信行现况调查量表并进行信效度评价,为进一步研究亚谵妄综合征提供工具。 方法 通过文献回顾及整合,结合专家的意见,在知信行理论的基础上,初步拟定亚谵妄综合征知识、态度、行为的初级框架及条目池,用专家权威系数、积极系数、协调系数、变异系数等各项指标,对专家咨询的可靠性和代表性进行检验。形成调查量表后,于2017年7—8月选取在浙江省7家三级甲等医院和2家三级乙等医院ICU工作的510名在岗护理人员,采用上述量表对纳入研究对象进行调查,通过项目区分度分析、相关性分析、探索性因子分析对条目进行筛选;采用Cronbach's α系数、重测信度和内容效度、结构效度分析、确定该问卷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结果 专家咨询的参与度为100%,权威系数为0.87,两轮函询的专家一致性为0.75和0.89。构建的综合性医院ICU护士亚谵妄综合征知信行现况调查量表包含知识、态度和护理行为3个维度,32个条目,采用Likert 5级评分法。量表的总Cronbanch's α系数为0.964,各维度的Cronbanch's α系数为0.900~0.976,重测信度为0.985,各维度重测信度为0.836~0.952;内容效度指标S-CVI为0.97,I-CVI为0.97~1.00;各维度累积贡献率为69.38%;验证性因素分析显示该量表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 结论 该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以用于对ICU护士的亚谵妄知信行现状的调查。
宫颈癌患者根治术后并发肠梗阻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弋柳娜, 卫会琴, 张小芹
2019, 17(9): 1605-1608.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1008
276 2
摘要:
目的 分析和探讨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并发肠梗阻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 方法 选择2016年3月—2018年7月西北妇女儿童医院收治的进行宫颈癌根治术的146例患者,根据患者宫颈癌根治术后是否发生肠梗阻,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14例宫颈癌根治术后并发肠梗阻的患者为观察组,132例宫颈癌根治术后未发生肠梗阻的患者为对照组。为保证收集的资料真实有效,本研究由医生和护士共同收集危险因素,对2组年龄、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盆腹腔手术史、术前肠道准备、手术方式、麻醉方式、手术时间、术后血钾水平、术后禁食时间、术后感染等情况进行统计,并采用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并发肠梗阻的危险因素。 结果 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盆腹腔手术史、术前肠道准备、手术方式、麻醉方式、手术时间、术后血钾水平、术后禁食时间、术后感染是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并发肠梗阻的危险因素。 结论 年龄、盆腹腔手术史、术前肠道准备、手术方式、麻醉方式、手术时间、术后血钾水平、术后禁食时间、术后感染是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并发肠梗阻的影响因素,临床中要重视这些因素,改善护理质量,做好预防性治疗,避免肠梗阻的发生。
全科诊疗实践
睡眠障碍伴多系统改变的家族性致死性失眠症1例
廉羚, 陈伟能, 黄芷琳, 谢友娜, 姚晓黎
2019, 17(9): 1609-1611.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1009
263 1
摘要:
以巨肝为主要表现的原发性淀粉样变性1例
吴胜兰, 别彩群
2019, 17(9): 1612-1614.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1010
162 1
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