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18年  第16卷  第9期

专家论坛
骨质疏松患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的效度和信度评价
沈秋明, 沈恬, 王泽洲, 施悦, 拉巴仓拉, 杨颖华, 万和平, 蔡泳, 商美丽
2018, 16(9): 1409-1413.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0386
314 8
摘要:
目的 构建骨质疏松患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并对其进行效度和信度检验。 方法 于2016年12月对20家参与上海市骨质疏松社区规范诊疗和管理试点项目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选取了597名骨质疏松患者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 量表的项目分析显示,所有题项的CR值均>3,与总分的相关显著,且相关系数均>0.3。效度分析的结果显示,除2个题项条目水平的内容效度指数(I-CVI)较低外,其余所有题项的I-CVI均为1,在修改后的量表中,全体一致量表水平的内容效度指数(S-CVI/UA)和平均量表水平的内容效度指数(S-CVI/Ave)也都为1。探索性因子分析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了3个公因子,累积贡献率达78.373%,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显示所有拟合优度相关统计量都满足模型拟合的要求。以自我效能作为校标,本量表与其得分的相关系数r=0.567,P<0.001。信度分析的结果显示,本量表总体Cronbach'α系数为0.889,各维度Cronbach'α系数0.812~0.928。折半信度的Spearman-Brown系数为0.956。 结论 骨质疏松患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具有较广的实际应用价值。
全科医学讲堂
新生儿喂养及喂养问题的处理
李海燕, 张士发
2018, 16(9): 1414-1415.
118 1
摘要:
全科医学论著
ADAMS12基因甲基化与维吾尔族饲鸽者肺的发病关系
邓明琴, 冷秋平, 邬超, 杨晓红
2018, 16(9): 1416-1418,1511.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0387
193 0
摘要:
目的 检测维吾尔族饲鸽者肺患者外周血中的ADAMS12基因甲基化状态,并探讨ADAMS12基因甲基化与维吾尔族饲鸽者肺发病的关系。 方法 以20例确诊维吾尔族饲鸽者肺患者为病例组,20例维吾尔族饲养鸽子未发病者与20例维吾尔族未饲养鸽子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收集所有研究对象的资料并抽取外周血标本,常规提取DNA、亚硫酸氢盐转化、PCR扩增、体外转录和RNase A特异性酶切,并行基质辅助激光解吸附电离飞行时间质谱分析质谱技术检测ADAMS12甲基化情况。然后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3组研究对象ADAMS12甲基化率是否存在差异,然后3组间两两比较ADAMS12甲基化率是否存在差异。 结果 检测ADAMS12片段的CpG位点总数5个(CpG_1、CpG_2、CpG_3、CpG_4、CpG_5),5个位点在3组样本中的甲基化率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0.915、1.425、0.389、4.204、4.758,均P>0.05),5个位点在3组间两两比较甲基化率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均P>0.017)。 结论 未发现ADAMS12基因甲基化与维吾尔族饲鸽者肺的发病有相关性。
黄连提取物小檗碱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结肠黏膜机械屏障的影响
李思, 沈雁, 钟继红, 徐磊, 王章流, 郑华君, 张冰
2018, 16(9): 1419-1423.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0388
199 1
摘要:
目的 观察黄连提取物小檗碱(BBR)对溃疡性结肠炎(UC)小鼠结肠黏膜机械屏障的干预作用,探讨BBR治疗UC的可能机制。 方法 BALB/c小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BBR低、高剂量组、阳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采用右旋葡聚糖硫酸复制UC模型,灌胃给药7 d,评估疾病活动指数(DAI),结肠组织切片、HE染色并观察组织的病理学变化;免疫组化SP法检测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1、occludin和ZO-1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测定肠道干细胞(ISCs)标志物LGR-5和TERT的含量。 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药物治疗后小鼠的DAI评分均下降(P<0.01),结肠组织病理表现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与治疗后同期模型对照组比较,高剂量BBR组的DAI评分显著下降(P<0.01),结肠组织中claudin-1、occludin和ZO-1的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BBR低、高剂量组结肠组织中LGR-5和TERT的含量均升高(P<0.05)。 结论 BBR通过抑制ISCs和紧密连接蛋白的破坏,维持肠黏膜机械屏障的稳态,从而有效抑制UC小鼠的结肠炎症,对UC的发生发展起到保护作用。
两种不同游离组织瓣在上颌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胡恺, 李建成, 陈默, 董顺利
2018, 16(9): 1424-1426,1486.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0389
191 0
摘要:
目的 评价游离前臂皮瓣及游离小腿后外侧穿支皮瓣修复上颌组织缺损的手术特点及临床效果。 方法 从2013年4月-2017年10月,共选取蚌医一附院口腔颌面外科接治的24例上颌部位恶性肿瘤患者,其中腭部鳞状细胞癌13例,腭部腺样囊性癌6例,上颌牙龈鳞状细胞癌4例,一侧未侵及眶底的上颌窦鳞状细胞癌1例。对其中的14例手术中即刻行游离前臂皮瓣修复,皮瓣切取的面积最大为7 cm×8 cm,最小为4 cm×5 cm。对其余10例行游离小腿后外侧穿支皮瓣的修复,皮瓣切取的面积最大为13 cm×9 cm,最小为5 cm×3 cm。术后分别随访评价2组患者组织缺损修复后外形,吞咽功能、语音功能和预后。 结果 术后2组共24例患者的游离皮瓣一次性成活22例,1例术后1 d后发生血管危象,经二次手术抢救后恢复,1例术后3 d发生血管危象,经抢救后仍坏死。术后供区、受区手术切口均Ⅰ期愈合。术后24例患者的外形的恢复,吞咽及语音功能均基本满意,2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游离前臂皮瓣解剖位置恒定,制备方便,血管蒂长,可切取的量及长宽比例较为灵活,质地柔软菲薄,可以提供较大的软组织面积;可实施"双组手术"节约手术时间。游离小腿后外侧穿支皮瓣穿支血管的数量多,解剖位置恒定,管径较粗,血管壁弹性好,可携带神经一同移植,供区小腿皮肤可直接拉拢缝合。两种皮瓣在修复上颌部组织缺损中均能取得较满意的效果。
血清iPTH、血浆BNP、NT-proBNP水平在CKD 5期患者心功能评价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刘俊生, 刘莉, 杨丽娟, 吴雪平
2018, 16(9): 1427-1430.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0390
273 1
摘要:
目的 探讨血清iPTH、血浆BNP、NT-proBNP水平在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5期患者心功能评价中的价值。 方法 选取80例CKD 5期并伴有不同程度心功能衰竭的患者,完善血清iPTH、血浆BNP、NT-proBNP水平检查和心脏彩超检查。其中NYHA心功能分级Ⅰ级(甲组)23例,Ⅱ级(乙组)40例,Ⅲ-Ⅳ级(丙组)17例,并选取同期入我院体检的健康志愿者3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3组患者血清iPTH、血浆BNP、NT-proBNP水平检查和心脏彩超检查结果的差异,并分析其与心功能指标的相关性。 结果 甲、乙、丙组患者血清iPTH、血浆BNP、NT-proBNP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甲、乙、丙组患者LVEDd、LVEDs、IVST、LVMI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LVEF、FS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iPTH、血浆BNP、NT-proBNP水平与心功能指标均为强相关,且LVEDd、LVEDs、IVST、LVMI与血清iPTH、血浆BNP、NT-proBNP水平呈正相关,LVEF、FS与血清iPTH、血浆BNP、NT-proBNP水平呈负相关(P<0.05)。 结论 血清iPTH、血浆BNP、NT-proBNP水平与CKD 5期患者心功能指标相关性较强,在患者心功能评价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乳腺浸润性小叶癌患者阳性手术切缘的预测因素分析
焦良和, 沈美萍
2018, 16(9): 1431-1434,1458.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0391
370 1
摘要:
目的 分析乳腺浸润性小叶癌(invasive lobular carcinoma,ILC)患者手术切缘阳性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 方法 回顾分析2010年1月-2016年12月在泰州市人民医院行保乳手术的192例ILC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法分析手术切缘阳性与临床病理的关系。 结果 192例ILC患者中首次手术后47例为切缘阳性(24.48%),进行再次局部扩大切除术后仍有14例为切缘阳性,约占首次阳性的29.79%。单因素分析显示,ILC患者首次手术切缘阳性与ILC组织分型、钼靶及超声提示有多中心/多灶性或结构紊乱明显相关(P<0.05),而与年龄、绝经状态、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TNM分期、腋下淋巴转移、手术切除范围、ER、PR及HER-2表达水平无明显相关性(均P>0.05);ILC患者二次手术切缘阳性与钼靶及超声提示有多中心/多灶性或结构紊乱存在明显相关性(均P<0.05),而与年龄、绝经状态、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组织分型、TNM分期、腋下淋巴转移、手术切除范围、ER、PR及HER-2表达水平无明显相关性(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钼靶及超声提示有多中心/多灶性或结构紊乱均是影响ILC患者首次手术和二次手术切缘阳性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ILC患者保乳术后手术切缘阳性率相对较高,且与钼靶或超声提示存在结构紊乱、多中心或多灶性密切相关,临床应予以重视。
脑室出血术后并发颅内感染相关危险因素研究
杨帆, 陈俊良, 童民锋, 周格知, 袁坚列
2018, 16(9): 1435-1437.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0392
263 0
摘要:
目的 探讨脑室出血术后并发颅内感染(VAI)的危险因素,为其预防提供参考。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8月-2016年8月在金华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脑室出血术后患者的资料,通过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诊断颅内感染。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脑室出血术后并发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 结果 共纳入符合标准的脑室出血术后患者276例,其中男性184例(66.7%),女性92例(33.3%);年龄32~79岁,平均(65.9±8.1)岁。根据术后是否发生颅内感染,将患者分为VAI组和非VAI组,其中VAI组31例(11.2%),非VAI组245例(88.8%)。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双侧脑室引流(OR=1.213,95% CI:1.003~1.632,P=0.023)、皮下隧道<5 cm(OR=1.821,95% CI:1.554~2.232,P<0.001)和引流管留置>7 d(OR=2.658,95% CI:1.813~3.223,P<0.001)是VAI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脑室出血术后并发颅内感染是脑室出血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双侧脑室引流、皮下隧道<5 cm和引流管留置>7 d是脑室出血术后并发颅内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对此类患者应重点监护。
跟骨牵引辅助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腓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
董磊, 荆珏华, 王宏亮
2018, 16(9): 1438-1440.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0393
275 1
摘要:
目的 探讨术前跟骨牵引在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腓骨骨折远端骨折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 分析阜阳市人民医院骨科2013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胫腓骨骨折患者46例,根据术前固定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跟骨牵引组20例和常规石膏外固定组26例,分别计算手术时间、出血量,随访观察患者术后骨折愈合时间及并发症,胫骨骨折Johner-Wruhs评分和踝关节功能AOFAS评分。 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得完整随访,随访时间6~12个月,平均(8.0±2.3)个月。所有患者伤口均一期闭合,无伤口感染发生,无伤口皮肤坏死、钢板外露。与石膏固定组比较,可缩短手术时间(8.0±2.5) 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骨折愈合时间、出血量没有明显影响(均P>0.05)。根据胫骨Johner-Wruhs评分标准,观察组患者中优13例,良5例,可2例,对照组患者优15例,良8例,可3例,2组患者的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踝关节功能根据AOFAS评标准,观察组患者优12例,良7例,可1例,对照组患者中优14例,良10例,可2例,2组患者的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跟骨牵引辅助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腓骨骨折远端骨折可以相对缩短手术时间和提高复位质量,从一定程度上降低手术的难度。
绞股蓝总皂苷对口腔鳞状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王梁, 吴伟, 陈龙, 潘凌峰, 李幼华, 徐明, 汪柳静, 蔡雅卫
2018, 16(9): 1441-1445.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0394
318 0
摘要:
目的 探究绞股蓝总皂苷(Gyp)对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系SCC9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并初步探讨相关机制。 方法 用不同浓度Gyp(70、85、100 μg/ml)培养SCC9细胞系,未用Gyp处理作为对照组(Ctrl组),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荧光定量实时PCR和蛋白免疫印迹检测细胞中Notch1和Jagged1 mRNA和蛋白表达。 结果 Gyp浓度分别为70、85、100 μg/ml时,SCC细胞增殖率分别为62.15±8.13、50.08±7.14、24.83±5.63,均显著低于Ctrl组(P<0.05);细胞凋亡率分别为23.54±2.17、37.01±3.62、60.03±7.85,均显著高于Ctrl组(P<0.05);Notch1 mRNA表达分别为2.24±0.17、2.46±0.23、2.97±0.31,蛋白表达分别为0.98±0.08、1.26±0.09、1.71±0.13,均显著高于Ctrl组(P<0.05);Jagged1 mRNA表达分别为0.94±0.11、0.51±0.09、0.26±0.06,蛋白表达分别为1.43±0.15、0.73±0.08、0.24±0.06,均显著低于Ctrl组(P<0.05);SCC9细胞荧光强度分别为65.69±11.32、113.12±15.94、163.32±19.48,均显著高于Ctrl组(P<0.05)。 结论 Gyp以剂量依赖的方式抑制OSCC细胞系SCC9的增殖并诱导其凋亡,其中Notch信号通路活化在这一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不同液体复苏策略对失血性休克患者并发症及预后影响的研究
王俊杰, 周娟娣
2018, 16(9): 1446-1448.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0395
237 0
摘要:
目的 比较不同液体复苏策略对失血性休克患者并发症及预后的影响。 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6年6月在急诊科救治的120例失血性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其中试验组进行限制性液体复苏,对照组常规液体复苏。比较2组患者液体复苏后血清乳酸(Lac)、红细胞比容(Hct)、国际标准化值(INR)、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介素-6(IL-6)的变化情况,同时比较2组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 结果 液体复苏后,对照组输液量、MAP及INR明显高于试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动脉Lac较入院时显著下降,且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同时,2组患者红细胞比容液体复苏后均较入院时下降,但对照组下降幅度更大,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液体复苏后,2组患者血清TNF-α和IL-6浓度均较入院时明显上升,但对照组上升幅度更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试验组MODS、ARDS的发生率及死亡率分别为18.3%,25.0%及6.7%,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40.0%,41.7%及2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限制性液体复苏可有效改善失血性休克的凝血功能,抑制炎症反应,从而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
全科临床研究
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血清及中耳积液内炎性因子和转化生长因子水平检测及其临床价值分析
谢晓兴, 熊高云, 戈言平, 郭丽明, 林炜
2018, 16(9): 1449-1451,1478.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0396
233 2
摘要:
目的 探讨分泌性中耳炎(secretory otitis media,SOM)患者血清及耳积液内炎性因子和转化因子水平变化,并分析指标水平与SOM的相关性。 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1月浙江省立同德医院收治的SOM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分为急性组、亚急性组和慢性组,每组各抽取患者30例,同时选取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患者血清、耳积液内的炎性因子和转化因子水平,并分析各指标与SOM的相关性,其中多组间指标水平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采用t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分析。 结果 SOM患者与对照组血清及SOM患者中耳积液内的炎性因子与转化因子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对照组相比,SOM患者血清TNF-α、IL-5、IL-8、TGF-β1和TGF-β2水平均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急性组相比,亚急性组及慢性组的血清及中耳积液内的TNF-α、IL-5、IL-8、TGF-β1和TGF-β2水平均显著升高,且慢性组各指标水平显著高于亚急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SOM患者血清及中耳积液内的TNF-α、IL-5、IL-8、TGF-β1和TGF-β2水平与SOM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均P<0.05)。 结论 SOM患者血清炎性因子及转化生长因子水平异常,血清及耳积液内炎性因子、转化生长因子水平与SOM的病情严重程度关系较为密切。
加速康复外科策略对腹腔镜胃癌根治术老年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和术后恢复的影响
江华勇, 蒋宗明, 郑羡河, 陈忠华
2018, 16(9): 1452-1454,1578.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0397
191 0
摘要:
目的 探讨加速康复外科策略对腹腔镜胃癌根治术老年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和术后恢复的影响。 方法 选择2016年3-12月绍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择期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老年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Ⅰ组实施ERAS策略,Ⅱ组实施常规围术期处理。于术前1 d(T0)和术后24 h(T4)、72 h(T5)、120 h(T6)应用简易智能量表(mini-mental state evaluation,MMSE)评估2组患者认知功能,于麻醉诱导前(T1)和术后1 h(T2)、术后6 h(T3)、术后24 h(T4)取患者颈内静脉血检测血清IL-6、TNF-α和IL-10含量。 结果 与Ⅱ组比较,Ⅰ组T4、T5时MMSE评分明显升高(P<0.05),T2、T3、T4时IL-6、TNF-α和IL-10明显降低(P<0.05),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缩短(P<0.05)。与T0时比较,T4时Ⅰ组MMSE评分明显降低(P<0.05);T4、T5时Ⅱ组MMSE评分明显降低(P<0.05)。与T1比较,T2、T3、T4时2组IL-6、TNF-α和IL-10均明显升高(P<0.05)。 结论 ERAS策略可改善腹腔镜胃癌根治术老年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和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其机制可能与其降低患者术后血清IL-6、TNF-α和IL-10的含量有关。
血清骨代谢指标变化对肺癌患者骨转移的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估的应用价值
方美群, 孙雅逊
2018, 16(9): 1455-1458.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0398
247 0
摘要:
目的 探讨血清骨代谢指标变化对肺癌患者骨转移的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估的应用价值。 方法 选取永康市中医院收治的初诊肺癌患者108例,其中58例为骨转移组,50例为无骨转移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人员50例为对照组。检测治疗前、后3组研究对象总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TPINP)、骨钙素N端中分子片段(N-MID)水平。 结果 治疗前骨转移组与无骨转移组TPINP、N-MID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骨转移组TPINP、N-MID水平明显高于无骨转移组(P<0.05);TPINP、N-MID诊断肺癌患者骨转移的AUC分别为0.887、0.701,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明显缓解的患者TPINP、N-MID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未见缓解或加重的患者TPINP、N-MID水平与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明显缓解的患者TPINP、N-MID水平明显低于未见缓解或加重患者(P<0.05);TPINP>72.36 μg/L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明显高于TPINP ≤ 72.36 μg/L的患者(P<0.05);N-MID>17.58 μg/L的患者和N-MID ≤ 17.58 μg/L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TPINP、N-MID水平可作为肺癌患者骨转移诊断、疗效评估的有效指标,其中TPINP对肺癌患者的预后评估具有一定作用。
Ⅰ期经肛门改良Soave与经腹会阴根治术治疗小儿先天性巨结肠的对比研究
吕良峰, 刘士会, 吴琦, 胡成文, 左芦根
2018, 16(9): 1459-1461.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0399
228 1
摘要:
目的 探讨Ⅰ期经肛门改良Soave与经腹会阴根治术治疗小儿先天性巨结肠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 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4年10月-2017年8月收治的52例小儿先天性巨结肠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6例,其中对照组患儿均进行传统经腹会阴根治术,观察组患儿均予以Ⅰ期经肛门改良Soave术。比较2组患儿手术一般情况如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比较2组患儿术后排便功能以及并发症情况;术后6个月对患儿进行随访以评价其生活质量和家长满意度。 结果 观察组患儿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术后排便功能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术后6个月的生活质量和家长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在治疗小儿先天性巨结肠的术式选择上,Ⅰ期经肛门改良Soave不仅较经腹会阴根治术临床效果更佳,患儿具有较好的术后恢复,生活质量也获得显著改善,家长满意度高,因此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与应用。
慢病防治研究
体质指数与性别差异对浙江中北部农村居民慢性肾脏病患病率的影响
黄馥菡, 赵湘, 姚炯, 嵇水玉, 金炜, 陈勇, 周连芬, 杨渊, 张家铭, 施向东
2018, 16(9): 1462-1466,1557.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0400
254 2
摘要:
目的 探讨浙江中北部农村居民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发病率与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及性别差异的相关性。 方法 于2015年4-12月对浙江中北部(磐安县高二乡、海宁市永福村、海宁市许桥村、桐乡市路家园村)4个不同村落、118个村民小组内居住5年以上的18岁以上原住居民进行慢性肾脏病问卷调查,并进行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肾脏损伤指标及相关危险因素检测。 结果 经浙江省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中乡村地区人口经年龄性别分布标化后,在资料完整的1 627例居民中白蛋白尿(ACR)患病率为7.88%、肾小球滤过率(eGFR)下降患病率为2.37%,CKD患病率为9.21%,且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根据体质量判断标准,共筛查出体重正常者851例,体重过低者54例,超重者578例,肥胖者144例,其中:BMI在18.5~23.9 kg/m2 ACR及CKD检出率较高;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年龄、高血压史、空腹血糖、尿酸、BMI均是CKD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浙江中北部四个村落农村居民CKD患病率随BMI增加有增长趋势,且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
参芪健胃颗粒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胃动素、胃泌素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周继旺, 王巧明, 王昌雄, 郑逢民
2018, 16(9): 1467-1469,1549.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0401
294 2
摘要:
目的 探讨参芪健胃颗粒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胃动素、胃泌素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方法 将2015年3月-2016年9月丽水市中医院收治的68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参芪健胃颗粒。对比2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评分。检测2组患者治疗前后胃动素、胃泌素及T淋巴细胞的变化。 结果 观察组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421,P<0.05);2组治疗后胃脘疼痛、胃脘痞胀、倦怠乏力、食少纳呆、总评分显著降低(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胃脘疼痛、胃脘痞胀、倦怠乏力、食少纳呆、总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CD4、CD4/CD8显著升高,CD8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CD4、CD4/CD8显著高于对照组,CD8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治疗后胃动素、胃泌素显著升高(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胃动素、胃泌素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参芪健胃颗粒能提高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胃动素、胃泌素的水平,改善免疫功能。
妇幼卫生研究
儿童肺炎链球菌肺炎的临床特征及药敏分析
何林, 袁艺, 曹玲
2018, 16(9): 1470-1474.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0402
324 2
摘要:
目的 通过分析儿童肺炎链球菌(SP)肺炎的临床特征及药敏结果,为SP肺炎的诊治提供参考。 方法 回顾性收集并用χ2检验统计分析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2016年3月-2018年3月住院SP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及药敏结果。 结果 共纳入SP肺炎患儿250例;轻症99例,重症151例,5岁及以下患儿200例,占80%;患儿以咳嗽发热为主要临床表现,累及单肺者多见。重症者的中性粒细胞比率>60%者(76.20%)、CRP>50 mg/L者(24.00%)、D-二聚体 ≥ 0.243 mg/L者(57.00%)的比率分别显著高于轻症者。SP肺炎合并支原体感染患儿发生胸腔积液、肺不张、大片肺实变比率分别为36.20%、18.80%、27.50%,显著高于非合并支原体感染患儿;合并副流感病毒感染患儿出现喘息比率为53.30%,显著高于非合并副流感病毒感染患儿。SP对红霉素的耐药率为99.59%,未发现对利奈唑胺、氧氟沙星、莫西沙星、泰利霉素、万古霉素、左氧氟沙星耐药的SP菌株。SP多重耐药率为72.00%,多重耐药模式多包含β-内酰胺类、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和磺胺类这4类抗生素中的2类及以上。 结论 儿童SP肺炎以5岁及以下患儿多见,临床表现无明显特异性,需完善病原学检查明确诊断。SP肺炎患儿出现胸腔积液、肺不张、大片肺实变时应警惕合并支原体感染,出现喘息时应警惕合并副流感等病毒感染;当中性粒细胞比率、CRP以及D-二聚体显著升高时,需警惕重症SP肺炎的可能。SP对红霉素、四环素以及甲氧苄啶/磺胺甲恶唑耐药现象突出,SP多重耐药现象常见,应加强SP耐药性监测。
98例早产儿死亡原因分析
倪文泉, 陈名武, 潘家华, 张慧, 方涛, 张甜
2018, 16(9): 1475-1478.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0403
302 1
摘要:
目的 分析安徽省立医院新生儿科近4年住院早产儿死亡原因,为降低早产儿病死率提供防治措施。 方法 通过收集安徽省立医院2013年1月1日-2016年12月31日新生儿科98例死亡早产儿的性别、出生方式、出生胎龄、出生体重、死因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①近4年住院早产儿共2 794例,死亡98例,总病死率为3.51%(98/2 794);各年病死率分别为2013年4.36%(25/573)、2014年3.79%(24/633)、2015年3.48%(23/660)、2016年2.80%(26/928);早产儿总数呈渐增趋势,病死率总体呈下降趋势,但各年间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不同胎龄间死亡早产儿病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体重间病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产儿出生胎龄越小、体重越低,病死率越高。③早产儿主要死因顺位前5位为肺透明膜病27.55%(27/98)、感染性疾病20.41%(20/98)、窒息14.29%(14/98)、先天性出生缺陷11.22%(11/98)、肺出血9.18%(9/98)。 结论 该院早产儿死亡主要原因与早产儿胎龄、体重以及肺透明膜病、感染性疾病、窒息、先天性出生缺陷、肺出血等并发症有密切关系;可通过加强产前筛查和围生期保健、提高早产儿窒息复苏抢救水平、加强早产儿呼吸道管理和感染的防控,从而降低早产儿病死率。
硫酸镁联合硫酸沙丁胺醇治疗小儿中-重度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疗效
翁蔚琪, 谢文龙, 胡文辉
2018, 16(9): 1479-1482.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0404
201 0
摘要:
目的 评价在小儿中-重度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治疗中应用硫酸镁联合硫酸沙丁胺醇雾化吸入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将2015年1月-2017年1月台州市肿瘤医院收治的99例中-重度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儿随机分为硫酸镁(33例)、沙丁胺醇组(33例)和联合应用组(33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分别给予硫酸镁、沙丁胺醇和硫酸镁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比较治疗前后的FEV1、PEF及FEV1%和PEF%、临床疗效、治疗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 治疗后,3组患者FEV1和PEF绝对值以及FEV1和PEF占预计值的百分比具有明显增长,其中联合应用组的改善幅度最大,沙丁胺醇组次之,硫酸镁组最小。硫酸镁组、沙丁胺醇组和联合应用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66.67%、69.70%和93.94%,联合应用组明显高于硫酸镁组和沙丁胺醇组(P<0.016 7);硫酸镁组和沙丁胺醇组的总有效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6 7)。联合应用组患儿的总住院时间、机械通气和ICU留治率以及治疗时间均显著低于硫酸镁组和沙丁胺醇组(均P<0.05);硫酸镁组的总住院时间、机械通气和ICU留治率以及治疗时间均显著高于沙丁胺醇组(P<0.05)。硫酸镁组、沙丁胺醇组和联合应用组的不良反应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2.12%、9.09%和18.18%,均P>0.05)。 结论 在小儿中-重度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治疗中应用硫酸镁联合硫酸沙丁胺醇雾化吸入具有较好的疗效,能够显著改善肺功能,降低机械通气的使用率,且安全性较好。
腹腔镜和经腹手术治疗妊娠合并卵巢囊肿患者的临床比较
张天骄, 吴大保, 张爱君, 胡卫平, 李红, 李嘉
2018, 16(9): 1483-1486.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0405
204 0
摘要:
目的 通过比较腹腔镜和经腹手术治疗妊娠合并卵巢囊肿的临床数据,探讨妊娠合并卵巢囊肿行腹腔镜手术的可行性及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2月-2018年2月在安徽省立医院妇产科收治的59例妊娠合并卵巢囊肿的患者,其中早孕期9例,中孕期49例,晚孕期1例。根据患者自身意愿分组,选择腹腔镜手术或经腹手术,其中36例腹腔镜手术组与23例经腹手术组,因早孕期及晚孕期数据较少,无法进行统计学分析。故分析中孕期2组患者的各项临床资料,包括患者年龄、孕周、囊肿直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通气时间、平均住院日、流产率。计量资料采用 x±s表示,使用t检验。 结果 所有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所有患者均按期出院,无术后并发症发生。所有腹腔镜手术组的36例无中转开腹。中孕期腹腔镜手术组的患者年龄(26.2±3.4)岁,孕周(16.8±2.6)周,囊肿直径(7.9±2.5)cm,手术时间为(62.08±20.70)min,术中出血(20.24±13.42)ml,术后通气时间(21.78±8.45)h,平均住院日为(6.48±1.77)d。中孕期经腹手术组的患者年龄(26.1±4.1)岁,孕周(17.2±3.2)周,囊肿直径(8.2±3.1)cm,手术时间为(94.61±16.62)min,术中出血(27.16±23.53)ml,术后通气时间(40.79±10.53)h,平均住院日(8.55±1.97)d。2组在年龄、孕周及囊肿直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手术时间、术后通气时间及平均住院日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妊娠合并卵巢囊肿行腹腔镜手术具有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特点,是可行的和安全的,可以临床应用。因妊娠的特殊时期,需加强麻醉中的监护以及加强术后护理并行保胎治疗。
经皮穿刺阴部神经电刺激治疗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的疗效观察
王文志, 姚勇, 项小天, 胡青, 张杰
2018, 16(9): 1487-1489.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0406
271 0
摘要:
目的 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发病率逐年升高,但该病治疗手段单一,疗效一般,而本研究旨在积极探讨经皮穿刺阴部神经电刺激疗法治疗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的临床疗效,摸索该病治疗的新方法,造福更多患者。 方法 选取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15年1月-2017年2月收治的膀胱过度活动症女性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口服酒石酸托特罗定缓释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继续给予经皮穿刺阴部神经电刺激治疗。3个月后观察患者平均24 h排尿次数、平均24 h尿失禁次数、膀胱过度活动症评分问卷表(overactive bladder symptom score,OABS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评分、生活指数评分。应用SPSS 22.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 结果 2组各疗效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改善,且观察组平均24 h尿失禁次数,OABSS、SAS及生活指数评分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5),2组平均24 h排尿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经皮穿刺阴部神经电刺激疗法能有效减少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平均24 h尿失禁次数,改善患者OABSS、SAS及生活指数评分,缓和患者焦虑状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疗效确切,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造福更多该病患者。
MEK/ERK信号通路在上皮性卵巢癌顺铂耐药中的参与作用
张冬雅, 郭红军, 冯巍, 邱海峰
2018, 16(9): 1490-1492.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0407
290 0
摘要:
目的 分析MEK/ERK信号通路在上皮性卵巢癌顺铂耐药中的参与作用,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方法 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5年2月-2017年8月期间诊治的92例卵巢癌顺铂耐药患者(观察组)的临床资料,检测患者MEK/ERK(extracellular regulated protein kinases)信号转导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以同期未发生顺铂耐药的卵巢癌患者(对照组)90例为对照。 结果 卵巢癌顺铂耐药患者血清中MEK/ERK信号通路蛋白Ras、Raf、MEK、ERK1、ERK2及PI3K和AKT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血清中Bcl2 (B-cell lymphoma-2)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细胞凋亡蛋白Bax(Bcl-2 associated X protein,BAX)和caspase-9(cysteinyl aspartate specific proteinase 9)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卵巢癌顺铂耐药过程可能与体内MEK/ERK信号通路及PI3K和AKT蛋白的异常表达有关。
徒手旋转胎头处理技术在枕横位和枕后位头位难产中的应用
蔡璐, 郑云飞, 郑灵芝
2018, 16(9): 1493-1495.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0408
197 4
摘要:
目的 探讨徒手旋转胎头处理技术对于枕横位和枕后位难产产妇的最终分娩方式、母亲并发症情况以及婴儿并发症情况的影响。 方法 选取浙江省台州医院恩泽妇产医院院区妇产科2016年5月-2017年12月收治的80例枕横位和枕后位的产妇,以入院病例号为编号,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枕横位或枕后位难产的产妇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37例,观察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自然分娩方法,不做特殊干预,维持宫缩,出现产力减弱时给予催产素维持产力,按照顺产自然旋转分娩;观察组实施徒手旋转胎头处理方法。比较2组产妇最终分娩方式、母亲并发症情况以及婴儿并发症情况。 结果 观察组产妇阴道分娩35例(81.39%),明显高于对照组产妇的19例(51.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剖宫产例数8例(18.60%)明显低于对照组18例(48.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产伤、产后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率小于对照组产妇(P<0.05);观察组新生儿并发症(呼吸窘迫、胎盘早剥、新生儿窒息和新生儿头皮损伤)总发生率为23.26%,小于对照组的45.95%(P<0.05)。 结论 徒手旋转胎头处理技术能够提高枕横位和枕后位难产产妇的自然分娩率,降低母婴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一次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比较
陆义红, 付娟娟, 卫兵
2018, 16(9): 1496-1499.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0409
183 1
摘要:
目的 研究一次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275例孕妇的临床病例回顾性分析,探讨一次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经阴道分娩的可行性及可能相关因素。 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之间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275例产妇为研究对象,其中133例经阴道分娩成功,作为VBAC组(vaginal birth after previous cesarean section),即观察组,阴道分娩失败29例作为TOLAC (trial of labor after cesarean delivery)失败组,入院后直接选择二次剖宫产113例作为ERCS(elective repeat cesarean section)组。比较分析3组间孕妇的年龄、孕周、身高、入院体重、孕期体重变化、宫颈Bishop评分、产时出血量、产后24小时出血量、新生儿体重等指标。 结果 VBAC组与TOLAC失败组相比,体重增加数及Bishop评分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VBAC组的体重增加数相对较小,Bishop评分相对较高。其余指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VBAC组与ERCS组相比,Bishop评分、产时出血量、产后24小时出血量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VBAC组的Bishop评分相对较高,产时出血量及产后24小时出血量相对较少。其余指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对一次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孕妇,经过合理孕期管理,分娩前充分评估后实施VBAC是可行的,可适当降低剖宫产率。
社区卫生研究
成都市社区老年人抑郁症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王红艳, 吴萍, 林琴, 周海燕, 张先庚
2018, 16(9): 1500-1503.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0410
239 2
摘要:
目的 调查成都市社区老年人抑郁症状的发生率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改善老年人抑郁状况及制定相关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 方法 分层随机整群抽取成都市社区3个,对社区内符合纳入标准的400名老人进行一般状况调查,并采用老年抑郁量表(geriatric depression scale,GDS)进行抑郁症状的筛查,统计分析数据,总结出社区老年人抑郁症状的发生率,并对相关的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 399名老年人中,存在抑郁症状的老年人共有145例,老年人抑郁症状的发生率为36.3%,其中轻度抑郁症状110人(占27.6%),中重度抑郁症状35人(占8.8%);GDS得分范围为0~30分,平均得分(9.61±6.92)分。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负性事件的发生是老年人抑郁症状发生的危险因素,而经常进行体育锻炼、对自身社会及家庭地位满意度高、自我评价乐观是老年人抑郁症状的保护因素。 结论 成都地区社区老年人抑郁症状的发生率较高,且受生活方式、自我评价、生活事件等多方面因素影响,社区机构应加强对老年人心理卫生的监测,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高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和生存质量。
家庭医生制度下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结果及成本分析
孙兰, 万玉静, 姚婷, 张小燕
2018, 16(9): 1504-1506,1582.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0411
215 2
摘要:
目的 对上海市新虹社区开展家庭医生制度下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对筛查结果和筛查成本进行分析,为城市地区开展脑卒中社区防治提供政策依据。 方法 按每位家庭医生管辖区域,随机抽取所管辖建档高血压患者家庭100户,调查该家庭中35周岁及以上共2 760名居民。采用统一制定的《脑卒中高危人群信息登记表》面对面进行调查共2 693人。采用现场集中方式对高危人群筛查阳性居民进一步开展《脑卒中高危人群初筛评估表》问卷调查并检查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和颈动脉彩超检查,共完成筛查868人。 结果 问卷筛查出高危人群868人,检出率为32.23%。血Hcy检测结果:低Hcy 140人(16.13%)、中Hcy 424人(48.85%)以及高Hcy 304人(35.02%)。颈动脉超声检查有颈动脉斑块者为548人(63.13%),颈动脉狭窄者19人(2.19%)。平均问卷筛查1例成本为16.54元/例,确诊1例高危人群平均成本为51.32元/例;平均完成2个项目筛查成本为 93.54元。 结论 高血压家庭成员脑卒中危险因素暴露处于较高水平;慢性病患者家庭健康管理应是家庭医生工作重点,50岁以上男性居民是社区脑卒中防治中重点人群;应该加强筛查的成本管理,提高筛查收益。
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
团体人际心理治疗对社交恐惧症青少年的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疗效
林子江, 王常绿, 林海西, 杨闯
2018, 16(9): 1507-1511.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0412
339 4
摘要:
目的 调查社交恐惧症青少年的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状况,探讨其与社交恐惧相关性,并评估团体人际心理治疗对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疗效。 方法 选取了46名于2016年7-8月因"社交恐惧"就诊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理门诊和心理咨询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使用情绪调节自我效能量表、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在治疗前、治疗12周后分别评估治疗组和对照组。 结果 社交恐惧症青少年在表达积极自我效能感为(13.91±3.2)分,在管理沮丧自我效能感为(9.80±3.25)分,在管理生气自我效能感为(9.77±3.96)分。表达积极的自我效能感与社交回避及苦恼总分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社交回避呈显著负相关(P<0.05)。管理沮丧的自我效能感与社交回避及苦恼总分、社交回避、社交焦虑呈显著负相关(均P<0.05)。管理生气的自我效能感与社交回避及苦恼总分、社交回避、社交焦虑呈显著负相关(均P<0.05)。治疗组经干预后,表达积极情绪的自我效能感显著提高(P<0.05)。对照组则无显著变化(P>0.05)。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在表达积极情绪调节效能感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社交恐惧症青少年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偏低。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与社交恐惧症有关,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在团体人际心理治疗后显著提高。
诊断技术研究
呼吸道病原菌基因检测法诊断儿童肺炎链球菌感染的临床价值
钱婧, 朱春梅, 曹玲
2018, 16(9): 1512-1514,1525.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0413
317 2
摘要:
目的 探讨呼吸道病原菌基因检测法对诊断儿童肺炎链球菌感染的应用价值。 方法 收集2016年6月-2017年6月在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呼吸科住院的初诊细菌性肺炎患儿224例,每位病例采集深部痰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标本,按传统病原菌培养是否分离到肺炎链球菌分为非肺炎链球菌组136例和肺炎链球菌组88例。用呼吸道病原菌核酸检测试剂盒(恒温扩增芯片法)检测2组病例中的病原菌,应用SPSS 17.0统计软件及Kappa检验来对比2种检测方法的检出效能。 结果 非肺炎链球菌组应用呼吸道病原菌基因检测法检出肺炎链球菌40例,其中深部痰标本检出32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标本检出8例;肺炎链球菌组应用呼吸道病原菌基因检测法检出肺炎链球菌80例,其中深部痰标本检出52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标本检出28例。与传统病原学培养对比,呼吸道病原菌基因检测肺炎链球菌的灵敏度、特异度、总符合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0.9%、74.4%、80.3%、66.7%、92.3%。2种检测方法对肺炎链球菌的检出率具有较好的一致性(Kappa>0.4)。 结论 呼吸道病原菌基因检测具有快速、特异、灵敏的优势,与传统的病原学分离培养检验有较高的一致性及总符合率,能为临床医生提供可靠的诊疗依据。
Bosniak分级系统在肾脏囊性病变MSCT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姚文君, 张涛, 王龙胜, 顾康琛, 郑穗生
2018, 16(9): 1515-1517,1529.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0414
233 1
摘要:
目的 探讨Bosniak分级系统在肾脏囊性病变CT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并结合分级系统具体条目,总结其CT表现特点。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8月-2018年5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手术及病理证实的38例患者共39个肾脏囊性病变的MSCT特征(包括囊的大小、囊壁厚薄、有无分隔、分隔多少、分隔厚薄、囊壁及分隔强化、钙化、实性成分及其强化),对其进行Bosniak分级,并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 结果 38例患者共39个病灶,其中:10个病灶分为Bosniak Ⅰ级,病理结果均为良性,恶性率为0%;6个病灶分为Bosniak Ⅱ级,病理结果均为良性,恶性率为0%;6个分为Bosniak ⅡF级,病理结果均为良性,恶性率为0%;6个病灶分为Bosniak Ⅲ级,病理结果3个为恶性,分别为2个透明细胞癌和1个黏液小管和上皮细胞癌,恶性率为50%;11个分为Bosniak Ⅳ级,病理结果10个为恶性,恶性率为91%。 结论 Bosniak分级系统对MSCT诊断肾脏囊性病变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在临床的诊断及治疗中可以提供有意义的参考价值;随着级别的增加,恶性率也逐渐增加;Ⅰ级及Ⅳ级的影像学表现具有特征性,比较容易诊断;但Ⅱ级、ⅡF及Ⅲ级的条目繁琐、诊断标准存在交叉,且观察者主观性的影响较大,需要薄层仔细观察囊内的细微结构、细小分隔及有无软组织强化等;对于不能准确分级的病变,应归类到较高的类别当中,密切随访或者必要时穿刺活检。
经阴道超声检测对早孕流产的诊断价值研究
冯蓓, 楼叶琳, 徐琛
2018, 16(9): 1518-1521.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0415
190 0
摘要:
目的 观察经阴道超声检测卵巢黄体形态与血流对早孕流产的诊断价值。 方法 选择于2015年10月-2017年10月金华市中心医院就诊并接受产前检查的500例早期妊娠女性为研究对象,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卵巢黄体形态、血流状况和超声回声情况进行检测,跟踪早期妊娠结局,观察正常早孕者、先兆流产继续妊娠者和难免流产者之间卵巢黄体大小、性状、超声回声、黄体血流PSV和RI差异。 结果 先兆流产总体发生率为22.60%;正常早孕者黄体形状均为厚壁圆环形,而难免流产者中棒形和点形黄体比例在3组研究对象中最高(35.71%、21.43%);正常早孕组黄体回声以强回声为主要类型(84.50%),而难免流产组黄体不均质低回声发生率最高(52.28%);先兆流产组黄体大小异常率(26.76%)显著低于难免流产组(83.33%)水平(χ2=33.850,P<0.001);正常早孕组和先兆流产继续妊娠组患者黄体血流PSV值显著高于难免流产组(P<0.05),黄体血流RI值均显著低于难免流产组患者(P<0.05),且正常早孕组和先兆流产继续妊娠组患者黄体血流显示率(100.00%和88.72%)均显著高于难免流产组(71.43%,P<0.05)。 结论 早孕流产患者较正常早孕者黄体形态及血流状况存在显著变化,且不同妊娠结局的早孕流产患者之间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经阴道超声监测妊娠早期卵巢黄体形态及血流状况对早孕流产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恒温扩增法检测肺炎支原体RNA临床应用研究
徐晨, 刘周, 梁伟, 黄玲玲, 李昕, 童杨, 杨凯, 陈礼文
2018, 16(9): 1522-1525.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0416
281 4
摘要:
目的 研究恒温扩增法检测肺炎支原体(MP)RNA对临床诊断儿科患者MP感染的应用价值。 方法 收集2016年10月-2017年7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临床住院急性呼吸系统感染178例患儿咽拭子/痰标本及血清标本,其中咽拭子/痰液标本同时检测MP-DNA及MP-RNA,血清标本检测MP-Ab。根据患儿病程分为A组(病程 ≤ 10 d)和B组(病程>10 d),分别以MP-Ab、MP-DNA检测为参考比较恒温扩增法检测MP-RNA在各组间的阳性率差异,并评估其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应用SPSS 21.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MP-DNA、MP-Ab与MP-RNA总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中,MP-RNA阳性率(37.8%)高于MP-Ab阳性率(22.9%),B组中MP-RNA阳性率(10.6%)低于MP-Ab阳性率(2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P=0.001)。与MP-DNA结果相比,MP-RNA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以MP-Ab、MP-DNA为参考方法评估MP-RNA的总体灵敏度为0.63/0.79、特异度为0.91/0.96、阳性预测值为0.67/0.85、阴性预测值为0.89/0.94。其中A组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0.94/0.88、0.79/0.90。 结论 恒温扩增法检测MP-RNA具有较好的临床诊断效能,可应用于MP感染的早期临床诊断。
痰菌阴性活动性肺结核患者CD4+T细胞的miR-29及其靶基因IFN-γ表达水平的诊断价值研究
夏小学, 王斌, 夏加云, 卢火佺, 刘花, 曹达兴, 王英, 朱育才
2018, 16(9): 1526-1529.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0417
253 2
摘要:
目的 探讨痰菌阴性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的CD4+T细胞的miR-29及其靶基因IFN-γ的表达在痰菌阴性活动性肺结核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采取便利抽样法,选取2017年1-12月在浙医二院长兴院区治疗痰菌阴性活动性肺结核患者60例(痰菌阴性组),痰菌阳性活动性肺结核患者60例(痰菌阳性组),潜伏结核感染者35例(潜伏感染组),选取同期体检42名健康人为对照组。分离纯化4组受试者外周血中的CD4+T细胞;用核酸杂交与荧光定量PCR检测CD4+T细胞内miR-29a、miR-29b和miR-29c的表达;用定量PCR检测miR-29的靶基因IFN-γ的表达。 结果 miR-29a、miR-29b和miR-29c在痰菌阴性组、痰菌阳性组、潜伏感染组和对照组CD4+T细胞中的表达水平均不同(P<0.05);miR-29b和miR-29c在痰菌阴性组、痰菌阳性组的表达高于对照组,miR-29a、miR-29b和miR-29c在痰菌阴性组、痰菌阳性组的表达均低于潜伏感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IFN-γ在4组之间的表达水平亦不同(均P<0.05)。 结论 CD4+T细胞内miR-29a、miR-29b及miR-29c在痰菌阴性活动性肺结核发病过程中可能起到重要作用,这为结核病的诊治提供潜在的靶标和新的策略。
医学综述
社区获得性肺炎病原学检测新进展
宋元林, 侯东妮
2018, 16(9): 1530-1534.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0418
308 3
摘要:
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CAP)是全球高发病率、高死亡率的疾病之一。明确CAP的致病微生物能够指导最佳的抗感染治疗策略,改善患者预后,且具有重要的流行病学及公共卫生学价值。传统微生物学检测方法如微生物培养、尿病原体抗原检测等简便、普及性高,但受时效性、敏感性、标本运输处理、分离培养条件等多方面的限制。近年来微生物核酸分子检测技术快速发展,基于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chain reaction,PCR)的核酸分子扩增检测能够快速定量检测目标病原体基因片段,敏感性、特异性高。二代测序技术为呼吸道微生物检测带来了重大变革,能同时测定许多病原体的保守基因序列,使对呼吸道微生物群落的研究达到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传统检测方法的继续改良与核酸分子检测手段的不断创新,多种检测手段的优化组合,将为临床CAP的诊断提供更全面准确的病原学信息。同时,下呼吸道微生物组学的研究有望揭示CAP发生发展与呼吸道微生物组变化的关系,使CAP的临床诊疗进入新的时代。
肺炎链球菌临床感染疾病谱
孟庆红, 姚开虎
2018, 16(9): 1535-1539,1544.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0419
320 5
摘要:
肺炎链球菌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病原菌。全年龄段人群都可能感染该菌,尤其是5岁以下儿童和65岁以上老年人,以及存在基础疾病者。临床感染类型包括中耳炎等非侵袭性感染和菌血症等侵袭性肺炎链球菌感染(IPD)。除了常见的菌血症性肺炎、脓胸和化脓性脑膜炎以外,肺炎链球菌还可以引起很多其他类型IPD感染,曾有学者总结肺炎链球菌引起的少见侵袭性感染的病例报告,结果发现2 064个病例,分别属于95种临床类型。近年来文献又报道了一些新的表现类型或以前未曾报告的基础疾病。肺炎链球菌可侵犯全身各个系统的组织器官,临床感染类型多样,且不同的感染类型可能同时或先后发生。文献报道的多数少见IPD类型都未查及国内病例报告,提示国内临床实践中对病原学检测重视不足,或对肺炎链球菌临床感染类型可能囿于已经明确的诊断,忽视了同时存在的其他感染,也可能对肺炎链球菌能否引起相应感染还缺乏认识。本文就文献报道的肺炎链球菌临床感染类型进行了全面总结,尤其是IPD病例报告,重点介绍了近年来国外报告较多的眼内炎、泪囊脓肿、心包炎、溶血尿毒综合征、急性坏死性筋膜炎、奥地利综合征与噬血细胞综合征等疾病。以期临床能够重视肺炎链球菌感染,尤其是IPD的诊断和治疗,开展相关研究,将来为我国肺炎链球菌感染的防治提供系统全面的证据。
肺炎链球菌感染的免疫应答
刘俐嫔, 王晓川
2018, 16(9): 1540-1544.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0420
378 8
摘要:
肺炎链球菌(SP)是儿童急性中耳炎、社区获得性肺炎(CAP)、菌血症和化脓性脑膜炎的常见病原体,是人口腔和鼻咽部的正常定植菌,当机体免疫力下降时可导致SP侵袭性疾病(IPD),严重的SP感染可导致感染性休克、坏死性肺炎、呼吸窘迫综合征以及急性心血管事件等严重并发症,是儿童和老年人重症肺炎和死亡的主要原因。疾病的预后及炎症反应的强度由微生物、宿主和治疗3个主要因素决定,其中最重要的是SP的血清型,规避其危险因素是有效预防和控制感染发生的关键。即使常规在儿童和成人接种疫苗的时代,IPD仍然是发病率和死亡率高的重要原因。因此,理解SP对人免疫系统的影响对SP的防治及新型疫苗的研制至关重要。固有免疫系统在SP感染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其基本机制已较为清楚。抗体依赖性控制SP定植的免疫学机制已被充分描述,荚膜特异性抗体IgG通过抗体介导的细菌凝集,调理吞噬作用阻止细菌定植。最近研究发现,SP可在局部黏膜诱导较强的初始和记忆性辅助性T细胞17(Th17)抗SP免疫反应,但目前由Th17细胞介导的黏膜免疫机制仍不清楚。进一步研究SP感染后的免疫机制,有助于SP感染的预防和诊治。
机械通气患者早期运动康复研究进展
毛晶, 吴建贤, 张金牛, 洪永锋
2018, 16(9): 1545-1549.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0421
411 5
摘要:
随着现代医学技术,尤其是危重症医学技术的快速发展,重症监护病房(ICU)应用机械辅助通气的急性呼吸衰竭患者(ARDS)的存活率较以往明显提高,随之而来的是幸存者的功能预后和生活质量的问题增加,为改善此类患者的功能预后,提高幸存者的生活质量,早期给予预防和康复就显得尤为重要。对于危重症患者开展早期的康复治疗,有利于防治并发症,预防功能障碍,减少卧床所致的心肺功能下降、骨骼肌无力等。早期的康复治疗也有助于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实现尽早撤除机械辅助通气,达到降低医疗支出和改善幸存者后期生活质量的目的。其中重症监护室获得性肌无力(ICU-AW)是重症医学科患者的常见、严重的并发症,同时也是众多国内外学者近年来研究和关注的热点之一,但目前重症监护室获得性肌无力的治疗并无特效的药物。本文围绕ICU-AW,对其发病机制和危险因素、病情严重程度评估,机械辅助通气患者早期康复的可行性及临床获益,早期康复介入时机的选择和国际上早期康复治疗实施现状,目前早期康复治疗方式和方法,康复治疗过程的不良事件等研究进行综述。文章表明机械通气患者的早期康复是安全和有效的,早期康复治疗时不良事件发生率低,对于预防并发症,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改善患者预后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肠道菌群和癫痫相关性研究进展
卢燕, 刘占利
2018, 16(9): 1550-1553,1569.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0422
319 1
摘要:
肠道微生物对维持人类正常的生理功能具有重要意义,正常的肠道菌群在宿主营养代谢、药物代谢、维持肠道黏膜屏障结构完整、免疫调节和抵御病原体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肠道菌群不仅通过神经系统,而且通过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和代谢系统对大脑产生影响,这种肠道和大脑之间的双向通信称之为脑-肠轴。人体内存在的脑-肠轴可能是大脑和胃肠道之间关键调控通路,而肠道菌群为该通路的重要参与者,肠道微生物群的变化可通过免疫机制作用于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导致脑功能改变,从而参与了帕金森氏病、老年痴呆症、精神分裂症和多发性硬化症等多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病机制。癫痫是一种以具有持久性的致痫倾向为特征的慢性脑部疾病,免疫机制在癫痫尤其是免疫性癫痫的发生和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免疫性癫痫是免疫介导以反复或持续性癫痫发作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其特征为频繁的局灶性癫痫发作、脑病、进行性认知障碍、局灶性神经功能受损或伴发其他中枢神经系统缺陷。机体免疫反应的异常激活(包括固有免疫和后天获得性免疫)参与了免疫性癫痫的发病机制,患者脑脊液中可检测到神经元特异性相关抗体具有诊断意义。临床上抗炎或免疫治疗在某些药物难治性癫痫,尤其是诊断明确的免疫性癫痫可能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通过免疫调控和肠道菌群重建可能是未来治疗自身免疫性癫痫的重要途径。
预防/保健 中医/康复
2012—2016年南宁市重症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分析
李东明, 林明, 李颖丰, 佘尚扬
2018, 16(9): 1554-1557.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0423
222 0
摘要:
目的 探讨2012-2016年南宁市重症手足口病的临床流行病学特征及病原分布与变迁,为重症手足口病预防和控制提供依据。 方法 收集2012-2016年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儿科住院的重症手足口病患儿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不同发病年份、年龄、性别和地区重症手足口病临床流行病学特征,采用RT-PCT法进行EV71、CoxA16和其他肠道病毒检测。 结果 2012-2016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儿科共报道手足口病52 861例,其中重症病例870例,重症发病率为1.65%,重症手足口病每年有4~7月份和8~10月份2个流行高峰。发病最多的患儿为1~2岁组,占总病例数的45.40%,其次为2~3岁组,占21.15%,5岁以下患儿占97.59%,男女性别比例为2.25:1;发病人群中散居儿童占88.15%,幼托儿童占10.47%,西乡塘区和江南区发病最多分别占21.98%和16.23%。870例病例中检出肠道病毒(EV71型、CoxA16型及其他肠道病)704例,检出率为80.92%。EV71型、CoxA16型和其他肠道病毒构成比分别为40.34%、6.39%和53.27%。14例死亡病例中,EV71型检出率为85.71%,其他肠道病检出率为7.14%。2012年和2014年以EV71型流行为主,其他年份以其他肠道病毒为主。 结论 重症手足口病有明显的季节性,5岁以下儿童为易感人群,高危人群为散居、幼托儿童,女性发病率低于男性。肠道病毒是导致重症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EV71型感染与重症病例死亡相关,EV71型与其他肠道病毒每隔1或2年交替流行。
全科医学教育研究
医教协同背景下《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课程改革与实践研究
荣胜忠, 邹立娜, 赫英娟, 赵福阳, 崔新刚, 郭毓鹏, 刘凤海, 刘俊峰, 李晓霞
2018, 16(9): 1558-1561.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0424
236 1
摘要:
目的 对《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课程进行改革,为培养医学生的全科医学思维与实践能力提供指导。 方法 从教学内容、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等方面对课程进行改革,并以课改前307名学生为对照组,课改后252名学生为试验组,对课程内容编排、教学方法、全科医学思维与能力培养等进行评价。 结果 对照组学生对课程内容编排的满意率为75.91%(230/303),试验组为85.95%(208/242),明显高于对照组(χ2=8.600,P=0.003);对照组学生对教学方法的满意率为79.87%(242/303),试验组为91.32%(221/242),明显高于对照组(χ2=13.810,P<0.001);对照组学生对该课程培养自己全科医学思维与能力的满意率为58.41%(177/303),试验组为81.40%(197/242),明显高于对照组(χ2=33.024,P<0.001);试验组学生在人群为基础的社区问题处理能力、整体医学观指导下的临床诊疗思维能力、维护健康的能力以及健康管理与急救能力的案例分析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01)。 结论 医教协同背景下,基于全科医学思维与能力的《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课程改革令学生满意,有利于学生全科医学思维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医学综合研究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接种肺炎球菌疫苗疗效的Meta分析
周志强, 曲建卫, 咸本松, 曲建慧, 曲建娇
2018, 16(9): 1562-1565,1574.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0425
208 6
摘要:
目的 系统评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接种肺炎球菌疫苗的疗效情况,为防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提供循证依据。 方法 检索Cochrane图书馆、Pubmed、维普数据库(VIP)、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与万方数据库中关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接种肺炎球菌疫苗疗效的随机对照研究文献。由2名研究人员对纳入的研究文献进行资料提取,提取内容包括研究地点、随访年限、干预措施、结局指标(急性发作次数、住院天数、发作间隔时间),采用Cochrane协作网偏倚风险评价标准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运用RevMan 5.3软件对资料进行Meta分析,采用标准化均数差为合并统计量,采用95%可信区间进行合并统计量的假设检验,采用χ2检验进行异质性检验。 结果 共纳入9篇研究文献,均为中文文献。根据3项结局指标异质性检验结果(P<0.050),均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结果显示,接种肺炎球菌疫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急性发作次数[SMD=-5.070,95%CI(-8.900,-1.230),P=0.010]和住院天数[SMD=-2.560,95%CI(-3.620,-1.500),P<0.001]较未接种肺炎球菌疫苗患者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其发作间隔时间较未接种肺炎球菌疫苗患者长[SMD=1.040,95%CI(0.850,1.230),P<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接种肺炎球菌疫苗可有效降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急性发作次数、平均住院天数,延长发作间隔时间,建议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接种肺炎球菌疫苗。
食管癌化疗患者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栓的危险因素分析
裘成莉, 潘巧玲, 徐国栋, 王雁飞, 沈丽月, 柳春娜
2018, 16(9): 1566-1569.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0426
218 1
摘要:
目的 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是恶性肿瘤患者静脉给药的常用途径,本文拟探讨食管癌化疗患者PICC相关性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 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6年12月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收住的306例PICC置管的食管癌化疗患者,记录患者的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食管癌手术史、病理类型、食管癌TNM分期、放疗史、静脉血栓史和糖尿病病史)和置管资料(包括穿刺肢体、PICC导管类型)后进行单因素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将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赋值并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分析。 结果 PICC相关性血栓共发生25例,发生率为8.2%;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食管癌TNM分期、静脉血栓史、放疗史、PICC导管类型与PICC相关性血栓的发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进一步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食管癌TNM分期(OR=2.879,95% CI:1.135~3.486)、静脉血栓史(OR=5.048,95% CI:1.712~14.835)和PICC导管类型(OR=3.764,95% CI:1.239~11.985)是PICC相关性血栓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 结论 食管癌TNM分期、静脉血栓史、PICC导管类型是食管癌化疗患者PICC相关性血栓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对于该类患者,及时采取行之有效的预防措施,有望减少PICC相关性血栓的形成。
全科护理研究
肠造口患者自我感受负担与自我效能及生活质量相关性研究
邱佩红, 谢红艳, 戎放
2018, 16(9): 1570-1574.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0427
293 1
摘要:
目的 调查肠造口术后自我感受负担情况,并分析与自我效能及生活质量相关性以及影响因素。 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6月在宁波市鄞州人民医院外科接受造口术的151例患者,用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健康促进策略量表、造口生活质量问卷,对肠造口术后患者进行研究。共发放问卷160份,有效问卷151份,有效率为94.38%。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用均数、标准差、频数和频率等描述造口患者一般资料,用t检验、方差分析进行单因素分析,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对SPB、自我效能和生活质量进行统计分析。将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作为自变量引入回归模型,进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 结果 肠造口患者术后自我感受负担得分(39.64±8.83)分,处于中等水平,50.3%的患者为高水平。SPB与自我效能和生活质量均为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r分别为-0.441、-0.459(P<0.0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粪便泄漏散发臭味频率、自我效能为自我感受负担的影响因素。 结论 肠造口患者术后自我感受负担较为严重,护理人员应鼓励患者采取积极地面对困难与挑战,主动学习造口护理技能,更多地与他人进行交流。同时更加关注文化程度较低的患者,最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手术室舒适护理对肋间神经阻滞联合自控镇痛患者术后镇痛效果及满意度的影响
梁耀斌, 朱俊红, 时晓亚
2018, 16(9): 1575-1578.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0428
191 0
摘要:
目的 探讨手术室舒适护理对肋间神经阻滞联合自控镇痛患者术后镇痛效果及满意度的影响。 方法 选择2013年1月-2017年2月在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东风医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14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按随机数字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0例,所有患者都给予肋间神经阻滞联合自控镇痛,对照组在手术室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手术室舒适护理。记录2组的麻醉效果、疼痛情况、护理满意度与生活质量情况。 结果 所有患者都顺利完成麻醉阻滞与手术,无严重并发症发生,2组的麻醉起效时间、完善时间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的切皮即刻与术毕疼痛评分分别为(1.55±0.45)分和(0.56±0.55)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76±1.22)分和(1.43±0.82)分(均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对护理的满意度分别为100.0%和88.6%,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随访6个月,观察组的心理健康、精神健康、躯体疼痛、社会支持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 结论 肋间神经阻滞联合自控镇痛在乳腺癌患者中的应用具有很好的麻醉效果,手术室舒适护理的应用能提高镇痛效果,改善护患关系,促进患者生存质量的提高。
新生儿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集束化护理干预效果
许莉, 王仁媛, 陈贝贝, 谢曼芳, 符增珍
2018, 16(9): 1579-1582.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0429
245 0
摘要:
目的 探讨新生儿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集束化护理干预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选取海南省妇幼保健院收治的826例新生儿,根据其是否发生医院感染分为医院感染组(52例)和非医院感染组(774例),应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新生儿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将52例医院感染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集束化护理,比较2组的干预效果。 结果 826例新生儿发生医院感染52例,感染率为6.30%,其主要感染部位为呼吸道占53.85%。52例医院感染患儿共分离出病原菌58株,以革兰阴性菌(65.52%)和革兰阳性菌(31.03%)为主。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出生体质量(OR=2.704,P=0.021)、侵入性操作(OR=5.206,P<0.001)、Apgar评分(OR=1.947,P=0.036)及抗菌药物使用时间(OR=3.126,P<0.001)是新生儿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观察组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机械通气时间、白细胞计数、呼吸机使用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新生儿感染病原菌较广,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较多,集束化护理干预能提高患儿的治疗效果。
ICU患者、家属及护士对陪护需求认知的差异性研究
张海燕, 干雁群, 沈新, 吴亮
2018, 16(9): 1583-1585.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0430
326 0
摘要:
目的 调查ICU无陪护病房患者、家属的陪护需求与护士对需求认知之间的差异性,以期能为ICU无陪护模式病房的改革或无陪护模式在其他科室的开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方法 使用方便抽样,选取2017年5-9月在浙江医院ICU无陪护病房住院的298例患者、356例家属和63例护士作为研究对象。使用"住院患者陪护需求调查问卷"进行调查。采用方差分析、SNK两两比较等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ICU无陪护病房患者、家属与护士在对陪护需求的总体认知上存在差异性(F=4.091,P<0.05),家属对陪护的需求明显高于患者和护士(P<0.05)。差异性主要体现在"生理需要"和"尊重需要"的差异。家属对生理陪护的需求高于患者和护士,家属和护士对尊重需要的需求高于患者。患者、家属和护士中,陪护需求得分最高的均为"生理需要",最低的均为"自我实现的需要"。而对"安全需要""爱与归属需要"和"尊重需要"得分的排名有所差异。在患者中,"安全需要">"尊重需要">"爱与归属需要";在家属和护士中,"尊重需要">"安全需要">"爱与归属需要"。 结论 ICU无陪护模式病房患者、家属及护士对陪护需求的认知存在差异,在无陪护模式病房的推广中,需重视差异性的纠正与引导,并寻求和建立最适合本科室实际状况的无陪护模式病房制度。
全科诊疗实践
慢性硬膜下血肿术后脑组织复位对术后血肿复发的影响
褚闻来, 王耿焕, 褚正民, 沈建国
2018, 16(9): 1586-1587,1590.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0431
222 1
摘要:
目的 探讨慢性硬膜下血肿(chronic subdural hematoma,CSDH)术后脑组织复位对术后血肿复发的影响,为及早预测、提前预防术后血肿复发提供临床依据。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6年1月嘉兴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375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随访3~6个月,所有患者均行单孔或双孔引流,排除开颅骨瓣手术者及术后并发急性硬膜外血肿、硬膜下血肿、脑内血肿患者。详细记录分析每位患者的性别、年龄、吸烟、饮酒、神经功能缺损、高血压、糖尿病、术前用药(抗凝或抗血小板药物)、血肿最宽径、血肿是否混杂密度、单孔引流还是二孔引流、术后脑组织复位情况,术后颅内积气情况,术后血肿复发,再次手术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校正其他可能影响因素,评估脑组织复位水平是否为影响慢性硬膜下血肿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果 375例患者术后复发65例,占17.3%,其中11例病情进展而再次手术,占2.9%,其余54例因中线移位<0.5 cm,无神经功能缺损而采取保守治疗成功,通过调整混杂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脑组织复位不良的OR=2.51,95% CI:1.16~6.02,P=0.035。 结论 慢性硬膜下血肿术后脑组织复位不良是引起血肿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一部分复发患者,只要中线移位<0.5 cm且没有神经功能缺损,可以严密观察,定期随访,血肿有很大几率能自行吸收从而避免再次手术。
结核病合并星座链球菌感染2例及文献复习
徐涛, 王华英, 俞万钧
2018, 16(9): 1588-1590.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0432
182 3
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