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16年  第14卷  第5期

专家论坛
家庭医生制服务团队责任目标绩效薪酬制效果分析
曹永其, 宦红梅, 鲍勇
2016, 14(5): 697-699,742.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2016.05.001
143 0
摘要:
目的 分析上海市闵行区梅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行家庭医生制服务责任目标绩效薪酬制度改革对医疗机构服务的影响,探讨产生影响的原因,期望为全面推进家庭医生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方法 建立梅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制服务团队绩效薪酬管理体系,对实行责任目标绩效薪酬制前后,从服务数量、服务质量、服务成本/效率以及社区居民满意度4个方面进行对比,评价责任目标绩效薪酬制对中心工作的影响。 结果 与实行家庭医生团队责任目标绩效薪酬制前相比,中心诊疗人次增长了11.17%(P<0.01),家庭医生制服务工作总量增长了155.43%(P<0.01),慢病管理标化工作总量增长50.08%,妇幼保健标化工作总量增长17.03%,校园责任医生标化工作总量增长81.52%。实施绩效薪酬制后,社区抗菌药物使用率下降至8.08%,高血压有效控制率上升至92.43%,糖尿患者有效控制率上升至84.32%,居民满意度提高至98.57%。 结论 实施绩效薪酬制后,社区卫生服务数量明显提高,服务质量得到较好的保证;职工的积极性、工作热情提高,服务效率明显提高,人才结构得以优化;居民满意度、对社区卫生机构的信任感和认同感也明显改善。责任目标绩效薪酬制提高了家庭医生制服务团队的工作效率,保障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可持续发展。
全科医学讲堂
儿童室性早搏的治疗
王影, 都鹏飞
2016, 14(5): 700-701.
95 0
摘要:
全科医学论著
TFE3和Cath-K诊断Xp11.2易位性肾癌的价值
黄道光, 陈显成, 甘卫东, 李笑弓, 张古田, 郭宏骞
2016, 14(5): 702-704,776.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2016.05.002
104 0
摘要:
目的 观察转录因子E3(transcription factor E3,TFE3)及组织蛋白酶K(cathepsin-k,Cath-K)在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Xp11.2易位性肾癌)中的表达。 方法 对2006年1月—2013年3月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诊断的年龄小于45岁或组织病理形态怀疑Xp11.2易位性肾癌的65例肾细胞癌蜡块标本行TFE3、Cath-K免疫组化试验及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检测。以FISH阳性作为诊断Xp11.2易位性肾癌的标准,分析TFE3和Cath-K在诊断Xp11.2易位性肾癌中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 结果 TFE3和Cath-K诊断Xp11.2易位性肾癌的敏感性分别为95.5%和72.7%,特异性分别为93.0%和100.0%,阳性预测值分别为87.5%和100.0%,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7.6%和87.8%。TFE3联合Cath-K诊断Xp11.2易位性肾癌的敏感性为94.1%,特异性为100.0%,阳性预测值为100.0%,阴性预测值为98.0%。 结论 年龄、血尿及组织病理形态仍是提示诊断Xp11.2易位性肾癌的指标之一。TFE3诊断Xp11.2易位性肾癌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阴性预测值,Cath-K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联合TFE3及Cath-K能提高Xp11.2易位性肾癌诊断的准确性。
盐酸埃克替尼对肺癌A549细胞PI3K/AKT、HIF-1α信号通路的影响
潘钦石, 胡丽娟, 林晓梅, 陈坚, 王瑜敏
2016, 14(5): 705-708.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2016.05.003
106 0
摘要:
目的 探讨盐酸埃克替尼对肺腺癌A549细胞PI3K/AKT、HIF1α信号通路的影响。 方法 采用细胞计数法分析在不同浓度盐酸埃克替尼下肺腺癌A549细胞生长情况,MTT法测定不同浓度盐酸埃克替尼对肺腺癌A549细胞抑制率。采用显微镜下直接观察不同浓度盐酸埃克替尼下肺腺癌A549细胞的细胞形态变化情况,采用TUNEL法检测在不同浓度盐酸埃克替尼下肺腺癌A549细胞凋亡率;免疫组化法检测肺腺癌A549细胞PI3K/AKT、HIF1α蛋白表达。 结果 随盐酸埃克替尼浓度增加,肿瘤细胞增加明显减少,细胞形态不规则,50 mg/L剂量组可见大量坏死肿瘤细胞。盐酸埃克替尼抑制肺腺癌A549细胞增殖,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呈现剂量和时间依赖性,各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12.5 mg/L组、25 mg/L组、50 mg/L组、DPP(25 mg/L)组肿瘤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2.5 mg/L组、25 mg/L组、50 mg/L组、DPP(25 mg/L)组肺腺癌A549细胞PI3K、AKT、HIF1α蛋白表达明显低于于空白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盐酸埃克替尼对肺腺癌A549细胞增殖具有抑制作用,其作用可能是通过诱导细胞凋亡及抑制PI3K/AKT、HIF-1α信号通路来实现的。
新疆某三甲医院2012~2014年梅毒流行病学资料回顾性分析
王晓东, 阿不都哈力克·海利力, 董潇阳, 周珊, 哈地丽亚·哈斯木, 帕丽达·阿布利孜
2016, 14(5): 709-711.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2016.05.004
98 2
摘要:
目的 了解新疆本地梅毒感染流行特征,为新疆梅毒高发分子流行病学研究及防治对策提供依据。 方法 对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2~2014年诊治梅毒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①临床分期:主要隐性梅毒患者3年总计1 642例(96.7%),一期29例(1.7%)、二期13例(0.77%)、三期3例(0.18%)、胎传梅毒11例(0.6%);②地域:乌鲁木齐市高流行地区682例(40%),其次喀什地区118例(6.9%);③性别:男性多于女性[男性918例(54%)、女性780例(46%)];④民族:汉族患者多于维吾尔族和哈萨克族[汉族813例(47.9%)、维吾尔族620例(36.5%)、哈萨克族99例(5.8%)];⑤文化程度:依次为高中508例(29%)、大专及以上443例(26.1%)、初中374例(22.0%)、小学302例(17.7%);⑥婚姻:已婚人群为主要感染人群总计1 498例占88.2%、未婚发病人数200例11.8%;⑦接触史:非婚异性性接触感染为主要人群总计1 116例(65.7%)、配偶/固定性伴阳性接触感染259例(15.3%);⑧最有可能感染途径:异性之间传播为主要传播途径1 351例(79.5%)、母婴传播10例(0.59%)。 结论 新疆地区梅毒发病仍然呈高流行趋势,明确新疆梅毒高发的流行病学特点将有助于梅毒的防控与治疗。
结缔组织病合并肺栓塞13例临床分析
邵利江, 宗建平, 陈先汉, 周丽, 马国峰, 应可净
2016, 14(5): 712-714,822.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2016.05.005
129 1
摘要:
目的 对结缔组织病(CTD)合并肺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以期指导临床早期诊断和治疗。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4年12月杭州邵逸夫医院及宁波市第一医院CTD合并肺栓塞13例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改变、治疗及预后。 结果 13例CTD患者中类风湿性关节炎4例;系统性红斑狼疮3例;干燥综合征3例;原发性抗磷脂综合征1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合并抗磷脂综合征1例;风湿性多肌痛1例。13例患者中出现呼吸困难9例,胸痛6例,咯血与发热均为4例。5例患者有下肢浮肿,其中2例为单侧下肢浮肿。11例患者行CT肺动脉造影(CTPA)检查,其中1例为肺动脉主干充盈缺损,2例为叶及以下肺动脉充盈缺损,其他8例患者为段及以下肺动脉充盈缺损。5例患者行放射性核素肺通气/血流灌注(V/Q)检查,均表现为段及以下放射性稀疏缺损区与肺通气显像不匹配。除肺血管病变,13例患者中有12例存在其他肺部影像学改变,其中渗出表现5例,纤维条索灶4例,支气管扩张4例,间质性改变2例,胸腔积液或胸膜增厚6例。13例患者均进行了经胸心脏彩超检查,其中6例出现轻到重度肺动脉高压。12例患者进行了下肢静脉彩超检查,发现5例存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1例存在浅静脉血栓形成。13例患者均接受了抗凝治疗,30天全因死亡率为0。 结论 CTD患者出现新发呼吸困难等症状或胸部影像改变需警惕肺栓塞。
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膝关节控制能力障碍的sEMG特征研究
樊留博, 刘素芝, 韩文胜, 刘宝华, 卢战, 王玲玲
2016, 14(5): 715-717,874.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2016.05.006
135 0
摘要:
目的 观察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在屈伸患者膝关节时双侧大腿各肌群的表面肌电信号特征,为脑卒中痉挛性偏瘫患者膝关节运动控制障碍的康复训练提供电生理依据。 方法 使用表面肌电图(surface electromyography,sEMG)检测正常对照组35例健康人和2013年7月—2014年12月在浙江省台州医院住院的脑卒中后偏瘫下肢痉挛状态的35例患者股外侧肌、股内侧肌、股直肌及股二头肌的肌电信号变化,观察在膝关节屈曲和伸展状态下均方根值(RMS),协同拮抗率(CR)的变化对患者预后的影响。 结果 在膝关节伸展状态下时,健侧与患侧股外侧肌、股内侧肌、股直肌及股二头肌的RMS值显著小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健侧与患侧CR显著大于正常对照组(P<0.05),但患侧的RMS值及CR均小于健侧(P<0.05)。在膝关节屈曲状态下时,患侧股外侧肌、股内侧肌、股直肌及股二头肌的RMS值均小于正常对照组及健侧(P<0.01);患侧股外侧肌、股内侧肌、股直肌及股二头肌CR大于正常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健侧股内侧肌及股二头肌的RMS值及CR均小于正常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下肢健患侧屈伸肌都存在主动肌与拮抗肌协调性的异常,表面肌电图技术可以实时定量评价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膝关节控制障碍主动肌与拮抗肌协调性,为制定康复方案及预后的评价提供有力的依据。
血清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与乙肝肝衰竭预后的相关性
赖静兰, 刘玉明, 林春, 潘晨, 孙芳, 黄祖雄, 林勇, 周锐, 林元豹
2016, 14(5): 718-720,745.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2016.05.007
124 0
摘要:
目的 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IL-1ra)是炎症细胞因子IL-1的天然拮抗剂,在许多炎症性疾病中发挥关键作用。本研究探讨IL-1ra在乙型肝炎相关肝衰竭(HB-ACLF)中的作用。 方法 采集31例HB-ACLF、28例急性乙型肝炎(AHB)、31例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及15例健康对照者(healthy controls,HC)外周静脉血,用Q-Plex法检测外周血IL-1ra、IL-1β、IL-6、IL-4、IL-10、TNF-α及IFN-γ浓度,并分析肝衰竭患者存活组与死亡组各细胞因子的差异。 结果 HB-ACLF患者血清IL-1ra平均浓度为(338.9±268.8)pg/ml,与AHB[(182.7±123.1)pg/ml,P=0.012]、CHB[(77.07±40.5)pg/ml,P<0.001]及HC[(37.9±15.6)pg/ml,P<0.001]比较,浓度最高。但HB-ACLF患者IL-1ra/IL-1β比例(2.96±1.54)较AHB患者(4.54±2.29)低(P=0.048)。AHB患者血清IL-1ra浓度亦较CHB患者(P<0.001)及HC(P<0.001)高。在HB-ACLF患者中,最终死亡患者外周血IL-1ra浓度(P=0.02)及IL-1ra/IL-1β比值(P=0.007)均比存活者低。 结论 IL-1ra在HB-ACLF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与HB-ACLF患者预后相关。
Graves病患者131I治疗后转归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徐志勇, 周嘉强, 楼岑
2016, 14(5): 721-723.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2016.05.008
168 0
摘要:
目的 探索Graves病患者131I治疗后的转归及相关危险因素。 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2005~2010年在邵逸夫医院治疗的1 007例Graves病患者,记录其病史资料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如甲状腺功能、摄锝率、甲状腺重量、口服放射性碘剂量等。通过电话随访,并结合患者之前在当地医院及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就诊的记录来确定甲状腺功能状态。 结果 有766例患者完成随访,131I治疗后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102例(13.4%),甲状腺功能减退536例(69.9%),治疗后仍为甲亢128例(16.7%)。根据甲状腺重量分为低于30 g,30~60 g和大于60 g 3组,甲减发生率分别为78.2%、74.8%、58.1%;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0.1%、88.1%、72.3%;P值均<0.01。根据发病时间将患者分为小于3个月,3~12个月和大于12个月3组,甲减发生率分别为89.1%、75.4%、63.0%;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7.8%、90.8%、77.0%;P值均<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发病时间小于12个月,甲状腺重量低于60 g和二次同位素治疗患者更容易出现甲减。而甲状腺重量高于60 g,病程大于1年患者需使用更高的同位素剂量才能达到治疗效果。 结论 发病时间小于12个月,甲状腺重量低于60 g的Graves病患者经131I治疗效果好,但更容易出现甲减,而发病时间长,甲状腺重量大于60 g患者需要更大的131I剂量来获得缓解。
比较全身麻醉和椎管内麻醉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程浩, 郭恩琪
2016, 14(5): 724-726.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2016.05.009
92 0
摘要:
目的 全髋关节置换术常用的麻醉方式为全身麻醉或椎管内麻醉,哪种麻醉方式更有利于改善患者的临床预后尚未有定论。本研究旨在比较2种麻醉方法对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收集2008年1月—2015年10月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584例,根据术中采用的麻醉方式将患者分为全身麻醉组(n=302)和椎管内麻醉组(n=282)。主要观察指标为28 d内联合并发症发生率、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心脑血管意外发生率、肺栓塞发生率、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率、尿道感染率和病死率。次要观察指标为术中心动过速发生率、术中低血压发生率、麻醉室术前准备时间、手术时间和术后麻醉室留观时间。 结果 2组患者入院时性别、年龄、BMI和改良Charlson合并症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椎管内麻醉组相比,全身麻醉组患者手术时间显著延长[(99.67±11.60)min vs. (92.64±7.57)min,P<0.001];术后麻醉室留观时间显著延长[(16.26±2.44)min vs. (12.98±1.97)min,P<0.001];28 d内并发症联合发生率显著增高(8.28% vs. 3.90%,P=0.028);术中低血压发生率显著增高(29.47% vs. 19.86%,P=0.007);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显著增高(2.65% vs. 0.35%,P=0.024);输血率显著增高(18.54% vs. 12.06%,P=0.03)。 结论 椎管内麻醉有助于降低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28 d内联合并发症发生率、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输血率、术中低血压发生率、手术时间和术后留观时间。
微创经肌间隙入路椎弓根螺钉固定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效果评价
沈鹏, 段佳忠
2016, 14(5): 727-729.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2016.05.010
101 0
摘要:
目的 探讨微创经肌间隙入路椎弓根螺钉固定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治疗效果。 方法 选择2012年3月—2015年3月在浙江省湖州市中心医院骨科胸腰椎骨折进行经肌间隙入路椎弓根螺钉固定手术治疗的患者50例作为微创手术组,选择同期胸腰椎骨折进行传统切开手术治疗的患者50例作为传统切开组。比较微创手术组和传统切开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围手术期情况、手术前后影像学情况以及手术前后功能障碍指数评分情况。 结果 微创手术组的年龄、性别和胸腰椎损伤部位和传统手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手术组的出血量和引流量明显低于传统切开组(P<0.05),微创手术组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低于传统切开组(P<0.05)。2组术后伤锥前缘高度均明显高于术前伤锥前缘高度(P<0.05),2组术后伤椎后凸角θ和Cobb角θ均明显低于术前(P<0.05)。2组术后6个月功能障碍指数评分均明显低于术前功能障碍指数评分(P<0.05)。 结论 微创手术和传统手术对胸腰椎骨折均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均可改善患者的功能障碍,微创手术治疗比传统切开手术治疗损伤小、出血少、住院时间短、术后恢复快。
中西医结合疗法对乳腺癌患者术后免疫功能的影响
胡魁, 赵凯, 谭群亚, 聂姬锋, 许文彬
2016, 14(5): 730-732.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2016.05.011
65 0
摘要: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对应用了新辅助化疗后的乳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体液及细胞免疫功能及炎症因子的影响。 方法 普外科90例乳腺癌患者,术前均行新辅助化疗,术后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n=45),其中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同时给予中医药治疗。于术前(T1)、术后24 h(T2)、术后1周(T3)、术后4周(T4)、术后9周(T5)采血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T淋巴亚群CD4+、CD8+和NK细胞水平,免疫球蛋白IgA、IgG、IgM含量及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炎症因子IL-6、IL-10、TNF-α水平。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6.0处理数据。 结果 与T1比较,2组T2~3时点CD8+,T3~5时点IgG及IgM水平升高;对照组T2~3时点CD4+,NK细胞以及T2~5的CD4+/CD8+下降;观察组T2时点CD4+,NK细胞以及T2~3的CD4+/CD8+下降;对照组T3~5时点和观察组T2~3时点IL-6及TNF-α水平升高,IL-10水平下降(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T3~5时点CD4+、CD4+/CD8+、NK细胞、IgG及IgM上升,CD8+下降;T4~5时点IL-6及TNF-α水平下降,IL-10水平升高(P<0.05)。 结论 中西医结合疗法可提高新辅助化疗后的乳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免疫力,减少炎症反应,促进康复。
牙周病的单纯性牙周治疗和牙周正畸联合治疗的疗效比较
蓝旭华, 樊彤海, 雷桂花, 瞿晓芸, 王颖
2016, 14(5): 733-735.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2016.05.012
67 1
摘要:
目的 探讨牙周病的单纯性牙周治疗和牙周正畸联合治疗的疗效。 方法 选择2011年1月—2014年1月在浙江省丽水市人民医院口腔科诊断为牙周病的患者38例作为研究对象,38例患者先进行单纯性牙周治疗,牙周状况进入静止期后给予牙周正畸联合治疗。比较单纯性牙周治疗前后及牙周正畸联合治疗前后测量探诊深度、牙冠长度、牙根长度和牙槽骨密度。 结果 单纯性牙周治疗后的探诊深度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牙周正畸联合治疗后的探诊深度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单纯性牙周治疗后的牙冠长度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牙周正畸联合治疗后的牙冠长度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单纯性牙周治疗组治疗后的牙根长度和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牙周正畸联合治疗组治疗后的牙根长度和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性牙周治疗组治疗后的牙槽嵴顶骨密度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牙周正畸联合治疗组治疗后的牙槽嵴顶骨密度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单纯性牙周治疗组治疗后的根尖区骨密度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牙周正畸联合治疗组治疗后的根尖区骨密度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 结论 牙周病单纯性牙周治疗和牙周正畸联合治疗均可以改善牙周情况,增加牙冠长度,不增加牙根长度,单纯性牙周治疗增加牙槽骨的骨密度,牙周正畸联合治疗减少牙槽骨的骨密度。
罗哌卡因局部浸润对全身麻醉下扁桃体摘除术后小儿躁动的影响
戴仁锋, 王伟娟, 刘英
2016, 14(5): 736-738.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2016.05.013
51 0
摘要:
目的 观察罗哌卡因局部浸润对全身麻醉下扁桃体摘除术后小儿躁动的影响。 方法 将择期行扁桃体摘除手术的患儿100例,年龄5~10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罗哌卡因组(R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50例。R组手术开始时先给0.25%罗哌卡因5 ml于扁桃体周围浸润;C组手术开始时将等量生理盐水相同位置浸润。采用静吸复合全身麻醉。术中监测患者MAP、HR、SpO2,并于术后15 min、30 min、1 h、4 h访视患者,根据小儿麻醉苏醒期躁动量化评分表(pediatric anesthesia emergence delirium scale,PAED)评估术后躁动的严重程度,记录镇痛药物使用剂量、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瘙痒、呼吸抑制等发生例数。 结果 术后躁动、疼痛评分、特殊事件及处理2组评分比较,R组明显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AED各时间点评分峰值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0~15分)R组9例,C组17例,P<0.01;(15~20分)R组1例,C组5例,P≤0.01]。 结论 罗哌卡因局部浸润可以有效降低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及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立体定向血肿抽吸术对大鼠脑出血后NSE表达的影响
李兆星, 王亚男, 王晓瑛, 孙晟杰, 江涛, 张骏浩, 罗凯, 朱德辉
2016, 14(5): 739-742.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2016.05.014
101 0
摘要:
目的 在Ⅳ型胶原酶诱导的实验性脑出血模型的基础上,实施立体定向血肿抽吸术并研究抽吸术后血肿周围血浆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变化及意义。 方法 成年健康Wistar雄性大鼠135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脑出血组、抽吸治疗组。将Ⅳ型胶原酶注入大鼠尾状核建立大鼠脑出血模型,在形成脑出血10 h后,向血肿腔内注入含有3 000 U尿激酶的溶液5 μl来溶解血凝块,2 h后进行立体定向血肿抽吸术干预治疗。应用Bederson四级评分法评价大鼠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免疫组化法及Western blot分别检测NSE蛋白的表达。 结果 大鼠脑出血后,各个时间点脑出血组、抽吸治疗组血肿周围脑组织NSE蛋白表达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5);脑出血后第1天,抽吸治疗组NSE蛋白表达略高于脑出血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脑出血后第3天、第5天抽吸治疗组与脑出血组比较,NSE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1)。 结论 Ⅳ型胶原酶诱导的大鼠脑出血模型是一种稳定、可靠的且能够实施立体定向血肿抽吸术的理想模型。大鼠脑出血后神经行为功能损伤,且血肿周围组织NSE蛋白表达明显增强。早期进行血肿抽吸术可以较好地清除脑内血肿,降低脑组织NSE蛋白的表达,减少脑出血后神经元的阳性细胞数及变性细胞数,从而保护神经组织,明显改善其神经行为功能。
参附注射液对严重创伤患者T细胞亚群、天然杀伤细胞及预后的影响
雷李美, 蓝翔, 考验, 郑浩
2016, 14(5): 743-745.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2016.05.015
99 0
摘要:
目的 探讨对严重创伤患者行参附注射液后外周血T细胞亚群和天然杀伤细胞(NK细胞)的变化,从而观察其对ICU治疗时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率及病死率的影响。 方法 将60例严重创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参附治疗组(30例),同期选取30例健康体检者为健康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诊治,参附治疗组患者则在常规救治的基础上早期加用参附注射液治疗。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测定患者治疗前、治疗后3 d和7 d的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CD3+、CD4+、CD8+和NK细胞的数量。并观察2组重症监护病房(ICU)治疗时间、MODS发生率及病死率。 结果 两治疗组CD3+、CD4+、CD8+和NK细胞及CD4+/CD8+比值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治疗3 d,参附组CD3+、CD4+、CD8+和NK细胞及CD4+/CD8+比值均明显升高(P<0.05)。治疗7 d,两治疗组CD3+、CD4+、CD8+和NK细胞及CD4+/CD8+比值均明显升高(P<0.05)。参附组CD3+、CD4+、CD8+和NK细胞及CD4+/CD8+比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参附组ICU治疗时间、MODS发生率、病死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 严重创伤患者在常规救治的基础上早期使用参附注射液,明显改善T细胞亚群和NK细胞的免疫障碍,从而缩短ICU住院时间,降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发生率及病死率。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小板平均体积与LVEF、hs-CRP及cTnI相关性研究
吴铮, 李文铮, 李世英, 程姝娟
2016, 14(5): 746-748,816.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2016.05.016
87 3
摘要:
目的 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小板平均体积(MPV)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肌钙蛋白I(cTnI)水平的相关性。 方法 选择100例老年AMI患者为研究对象,列为观察组,入院24 h内检测MPV、LVEF及hs-CRP、cTnI水平,根据MPV水平进行四分位分组,Q1组(MPV≤11.22 fl)、Q2组(MPV为11.23~13.52 fl)、Q3组(MPV为13.53~14.26 fl)、Q4组(MPV≥14.26 fl),每组25例;同期根据观察组患者年龄、性别匹配选取50例正常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各指标差异,并分析观察组患者MPV与LVEF及hs-CRP、cTnI水平的相关性。 结果 ①观察组MPV、LVEF及血清hs-CRP、cTnI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19.142,t2=31.411,t3=102.362,t4=61.234,P<0.05);②不同MPV组间LVEF及血清hs-CRP、cTnI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Q1组、Q2组、Q3组、Q4组血清hs-CRP、cTnI水平依次增高,LVEF依次降低;③观察组患者MPV与LVEF直线相关性分析呈负相关(rLVEF=-0.362,P<0.05),与血清hs-CRP、cTnI水平直线相关性分析均呈正相关(rhs-CRP=0.448,rcTnI=0.512,P<0.05)。 结论 老年AMI患者MPV水平明显增高,与LVEF、hs-CRP及cTn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推测其可作为评估AMI患者病情的客观指标。
I-gel喉罩在老年无牙齿患者全身麻醉中通气效果的临床观察
崔文涛, 陈政伟
2016, 14(5): 749-751,759.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2016.05.017
67 0
摘要:
目的 通过与牙齿正常老年患者的喉罩通气效果比较,观察I-gel喉罩在老年无牙齿患者全身麻醉中的应用效果,从而为临床提供参考。 方法 此次研究中,选择60例在全麻下行腹股沟疝修补术的老年男性患者作为实验研究对象,均为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于2014年5月—2015年5月期间所接收,分为无牙齿组(NT组)和正常组(T组),每组30例,根据体重选择喉罩型号,麻醉诱导后置入喉罩,进行机械通气。记录诱导前(T0)、置入喉罩后即刻(T1)、3 min(T2)及拔出喉罩前(T3)、拔出后即刻(T4)、3 min(T5)患者平均动脉压和心率;记录2组喉罩的置入时间、置入次数、纤支镜对喉罩对位的分级、气道密封压、相关并发症及血气分析;比较手术前后患者的通气效果。 结果 NT组的喉罩置入时间及置入次数多于T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的喉罩置入成功率、喉罩对位情况、气道密封压及漏气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置入和拔出喉罩时的血流动力学平稳,且其他并发症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I-gel喉罩通气置入后与喉周组织呈镜像吻合,有效减少对喉周组织的压迫,为老年患者提供更安全的麻醉环境。并可有效预防老年无牙齿患者全麻术中因通气所引起的血流动力学的波动,降低术中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在临床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全科临床研究
环磷酰胺治疗93例重症肌无力伴胸腺瘤的疗效观察
贺利峰, 刘恺鸣, 王振
2016, 14(5): 752-753,789.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2016.05.018
123 0
摘要:
目的 探讨环磷酰胺对重症肌无力伴胸腺瘤患者的治疗效果。 方法 选择2010年1月—2015年12月湖州市中心医院和浙江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被诊断为重症肌无力伴胸腺瘤患者93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胸腺瘤的恶性程度将其分为较低恶性胸腺瘤组(44例)和较高恶性胸腺瘤组(49例)。2组患者均给予环磷酰胺静滴治疗。比较较低恶性胸腺瘤组和较高恶性胸腺瘤组的一般情况、治疗前后重症肌无力临床评分、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情况。 结果 2组治疗前重症肌无力临床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重症肌无力临床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较低恶性胸腺瘤组的重症肌无力临床评分低于治疗前的重症肌无力临床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较高恶性胸腺瘤组的重症肌无力临床评分低于治疗前的重症肌无力临床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较低恶性胸腺瘤组和较高恶性胸腺瘤组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88.6%和85.7%,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较低恶性胸腺瘤组的白细胞降低、转氨酶升高、乏力、恶心、呕吐的不良反应和较高恶性胸腺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环磷酰胺治疗重症肌无力伴胸腺瘤是安全有效的,对较低恶性胸腺瘤和较高恶性胸腺瘤重症肌无力患者的治疗效果没有差异。
肺癌患者化疗前后生活质量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潘建芳, 徐水土, 郑岩, 朱越燕
2016, 14(5): 754-756,792.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2016.05.019
63 1
摘要:
目的 探讨肺癌患者化疗前后生活质量情况及影响因素。 方法 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2月在浙江省金华市广福医院呼吸科被诊断为晚期肺癌的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病史资料,进行正规化疗治疗,在化疗前及化疗4个周期后进行EORTC QLQ-30问卷调查。观察肺癌患者化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变化、肺癌患者的健康平均评分和影响因素的关系、肺癌患者的EORTC QLQ-30其它条目评分和影响因素的关系。 结果 晚期肺癌患者化疗4个周期后的躯体评分、情绪评分、社会评分、呼吸困难评分、总健康状况评分均明显低于化疗前(P<0.05),晚期肺癌患者化疗4个周期后的恶心呕吐评分、失眠评分、食欲减退评分、便秘腹泻评分均明显高于化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晚期肺癌患者的健康平均评分和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理类型、文化程度以及基础疾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肺癌患者的食欲下降评分高于男性患者(P<0.05),60岁以上患者的食欲下降评分、便秘评分和恶心评分高于60以下患者(P<0.05),文化程度比较低的患者失眠评分高于文化程度比较高的患者(P<0.05),有基础疾病患者的疲倦评分高于无基础疾病患者(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晚期肺癌患者化疗后躯体评分、情绪评分、社会评分、呼吸困难评分、总健康状况评分降低,恶心呕吐评分、失眠评分、食欲减退评分、便秘腹泻评分升高,晚期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情况和患者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和是否合并基础疾病有关。
颈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预防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价值
章永强, 应小卫, 李灵晓, 汪立松, 王希佳
2016, 14(5): 757-759.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2016.05.020
70 0
摘要:
目的 观察并探讨颈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carotid artery stenosis stenting,CASS)对缺血性脑卒中(ischemic stroke,ICS)的预防价值。 方法 选择自2010年2月—2013年12月在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治疗的颈动脉狭窄(carotid artery stenosis,CAS)患者96例,按照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2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单纯药物治疗,观察组接受CASS术治疗。治疗前后监测2组患者的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和CAS程度,并随访统计2组预后情况。 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血脂水平相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TG、TC、LDL分别为(1.42±0.36)mmol/L、(3.15±0.32)mmol/L和(2.01±0.24)mmol/L,对照组为(1.76±0.43)mmol/L、(3.96±0.92)mmol/L和(2.52±0.34)mmol/L,2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AS重度率为2.1%(1/48),对照组为18.8%(9/48),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颈动脉短暂性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ICS、新发梗死及病死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 对CAS患者实施CASS术有利于控制狭窄程度,并预防ICS的发生,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肝癌肝切除术后条件生存率分析
傅宏, 陈志良, 方剑锋, 俞南松
2016, 14(5): 760-762.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2016.05.021
97 0
摘要:
目的 评估肝癌切除术后患者的条件生存率。 方法 556例肝癌切除术后患者获得随访。3年条件生存率通过公式CS=S(x+3)/S(x)获得,代表患者在术后已经活过x年的条件下能够继续存活3年的概率。 结果 1、3和5年总生存率分别是69.4%、36.1%和25.2 %。单因素分析发现下列病理参数与生存率关联密切:肝癌分期、肿瘤分化、微血管侵犯、术中红细胞输入以及肝纤维化;多因素回归分析(COX回归)发现肝纤维化(RR=1.789;95%CI:1.046~3.059;P=0.034)、术中红细胞输入(RR=2.093;95%CI:1.252~4.746;P=0.021)以及肝癌分化(RR=0.279;95%CI:0.0752~0.936;P=0.029)是肝癌肝脏切除术后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使用条件生存率评价,鉴于已存活1、2、3、4、5年后患者的3年条件生存率分别为38.9%、51.7%、64.4%、76.7%和78.4%。从第3年开始,肿瘤相关因素对肝癌患者长期生存的影响减弱。 结论 本次研究表明,以肝癌切除术时间为基点的生存率评价是动态的;条件生存率评价显示随着时间的推移,在肝癌切除术后不同变量对总体生存率的影响不是同步的。
不同时间窗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分析
罗小春, 龚文健, 李敏辉
2016, 14(5): 763-765.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2016.05.022
83 0
摘要:
目的 探讨不同时间窗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75例从发病至给药时间<4.5 h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从发病至给药时间<3 h,且静脉给予rt-PA溶栓治疗患者24例(A组),发病至给药时间3~4.5 h,且静脉给予rt-PA溶栓治疗患者30例(B组),发病至给药时间<4.5 h未溶栓而常规治疗患者21例(对照组),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24 h、7 d 三个时间点分析比较其NIHSS 评分,并在治疗后7 d对3组的临床疗效、颅内出血及死亡情况进行评估。 结果 A组、B组治疗后24 h、7 d的NIHSS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t≥3.38,均P<0.05),也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t≥3.42,均P<0.05);A组、B组治疗后24 h、7 d的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1、0.99,均P<0.05)。A组、B组治疗后7 d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11.667、11.286,P<0.05),但A组、B组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98,P>0.05)。A组、B组的病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3.780、4.989,P<0.05),但A组、B组的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26,P>0.05)。B组的颅内出血率显著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881,P<0.05)。 结论 发病3~4.5 h和<3 h进行rt-PA溶栓临床疗效均显著,但时间窗的延长可导致颅内出血的风险增加,但死亡风险未增加,对发病4.5 h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应当积极给予rt-PA静脉溶栓治疗。
多模式MRI指导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观察
孙永兴, 吴小炼, 张凝远, 刘玉祥
2016, 14(5): 766-768.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2016.05.023
65 1
摘要:
目的 了解多模式MRI检查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治疗的指导作用,保证静脉溶栓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 选取2013年8月—2015年8月收治的102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根据多模式MRI检查结果指导静脉溶栓治疗。不符合静脉溶栓患者作为对照组;入选的静脉溶栓患者作为治疗组,在对照组相同治疗方法的基础上,给予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阿替普酶。比较2组治疗前和治疗后6 h、24 h、7 d的NIHSS评分,治疗7 d后评价疗效,并观察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 结果 根据PWI/DWI的不匹配性,治疗组55例符合静脉溶栓,对照组47例不符合静脉溶栓。2组的年龄、性别、吸烟史、卒中史、合并症等一般资料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组治疗后6 h、24 h、7 d的NIHSS评分为8.52±4.77、6.14±4.07、3.90±2.23,均显著小于对照组(t=1.775、2.875、2.024,P均<0.05)。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3.64% (46/55),显著高于对照组(χ2=6.264,P<0.05)。治疗期间,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64%(5/47),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73%(7/5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07,P>0.05)。 结论 多模式MRI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治疗具有指导作用,可提高静脉溶栓的疗效,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脑梗死复发的相关性及其机制研究
杨红霞, 朱忠勇, 刘松清
2016, 14(5): 769-770,834.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2016.05.024
138 1
摘要:
目的 脑梗死患者幽门螺杆菌(HP)感染率增加,HP感染可能是脑梗死发生的危险因素之一,但HP感染与脑梗死复发的相关性目前仍不明确。为了探讨HP感染与脑梗死复发的相关性及可能机制,本文对比分析了HP阳性与阴性脑梗死患者的复发率及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CRP)、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 方法 解放军第四五七医院2009年1月—2012年3月收治的初发脑梗死患者624例中,HP阳性者298例为HP阳性组,HP阴性者326例为HP阴性组。对2组患者进行为期3年的随访,比较2组患者脑梗死复发率,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2组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对HP阳性患者采用标准“四联”疗法抗HP治疗,比较126例HP转阴患者与未转阴患者脑梗死复发率及CRP、HCY水平。 结果 随访患者中3年内脑梗死复发HP阳性组(29.4%)显著高于HP阴性组(19.6%),χ2=7.833,P=0.005。HP阳性患者中根除HP后脑梗死复发率(20.8%)较未根除患者(35.5%)显著降低(χ2=7.264,P=0.007)。血清CRP及HCY水平在HP阳性组[(8.12±2.86) mg/L,(16.86±6.83) μmol/L)]均分别显著高于HP阴性组[(6.82±2.18) mg/L,(14.76±6.21) μmol/L](P<0.01);HP阳性组根除HP后CRP(7.23±2.16) mg/L及HCY水平(15.22±5.68) μmol/L较未根除者[(8.64±3.26) mg/L,(17.32±7.38) μmol/L]显著降低(P<0.01)。 结论 HP感染可能通过提高血清CRP及HCY水平,从而增加脑梗死复发的几率。
前列腺癌患者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水平与Gleason评分相关性分析
虞力航, 徐刚
2016, 14(5): 771-773.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2016.05.025
73 0
摘要:
目的 分析前列腺癌患者血清中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水平、游离前列腺特异抗原与总前列腺特异抗原的比值(f-PSA/t-PSA)与Gleason评分的相关性,探讨血清PSA水平在前列腺癌诊断和鉴别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2015年9月在绍兴市人民医院泌尿外科治疗的109例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在B超引导下经直肠前列腺活检确诊为前列腺癌,根据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有无家族遗传史,并依据癌症TNM分类标准统计患者的临床分期,统计不同分类患者血清PSA平均水平,评价患者血清PSA、f-PSA/t-PSA水平与前列腺病理组织的Gleason评分的相关性。 结果 有家族患病史患者的平均血清PSA水平为(323.59±267.15)ng/ml,远高于没有家族史的患者(198.11±100.22)ng/ml,P<0.05;不同TNM临床分期患者的血清PSA水平差异较大,Ⅰ期患者的血清PSA水平最低,平均为(6.28±4.08)ng/ml,Ⅳ期最高,为(459.08±123.01)ng/ml;前列腺癌患者血清PSA水平与前列腺组织病理切片的Gleason评分呈正相关(r=0.367,P<0.001)。低分化癌患者的平均血清f-PSA/t-PSA为0.145±0.017,中分化癌患者为0.225±0.021,高分化癌患者为0.345±0.104,前列腺癌病理组织的Gleason评分与血清f-PSA/t-PSA成负相关(r=-0.378,P=0.008)。 结论 血清前列腺素特异抗原与前列腺组织Gleason评分具有相关性,对前列腺癌的早期临床诊断和治疗有重要意义,应列入前列腺癌的筛查方案。
手术松解结合单臂铰链式外固定架治疗创伤后肘关节僵硬的临床效果
周平, 庞飞, 孙新
2016, 14(5): 774-776.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2016.05.026
93 0
摘要:
目的 对比分析传统方法单纯松解术与手术松解联合单臂铰链式外固定架治疗对创伤后肘关节僵硬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连续选择2013年2月—2014年2月收入绍兴市人民医院诊断为创伤后肘关节僵硬患者共82例,该研究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及获得患者、家属的知情同意权,根据入院先后顺序,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0例)和观察组(n=42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松解术,观察组采用松解术联合单臂铰链式外固定架治疗。对比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肘关节功能评分(Mayo)、肘关节优良比例及肘关节活动度的差异性。 结果 2组患者均获8~13个月的随访,平均(11.2±2.1)个月。2组患者术后的Mayo评分、关节优良率及活动度均比术前增加,且观察组的上述指标比对照组增加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Mayo评分:(81.9±5.6)分比(69.3±4.2)分,t=2.615,P=0.017;关节优良率:92.8%比87.5%,χ2=2.678,P=0.035;活动度:(57.8±4.9)°比(42.2±3.6)°,t=3.812,P<0.001。 结论 采用松解术联合单臂铰链式治疗肘关节僵硬的临床效果可能优于单纯松解术,值得临床推广。
扩张后随意型皮瓣修复术治疗面颈部烧伤后瘢痕
蔡海军, 谭静雷
2016, 14(5): 777-779.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2016.05.027
119 0
摘要:
目的 观察并探讨扩张后随意型皮瓣修复术治疗面颈部烧伤后瘢痕的价值,为面颈部烧伤后瘢痕修复的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依据。 方法 选择自2008年4月—2015年2月在浙江省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烧伤科治疗面颈部烧伤后出现瘢痕的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2组患者均按照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严格选取,且2组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观察组患者采用扩张后随意型皮瓣修复术修复瘢痕,而对照组采用单纯邻近皮瓣修复术进行修复,比较2组患者术后1个月修复处瘙痒和疼痛症状,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 所有皮瓣均良好存活,愈合良好;观察组患者瘙痒和疼痛症状有效率为90.0%(36/40)和92.5%(37/40),对照组为77.5%(31/40)和75.0%(30/40),观察组瘙痒和疼痛症状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296/4.500;P<0.05);观察组出现并发症5例,其中感染2例,皮肤破溃1例,皮瓣下积血2例,对照组出现4例并发症,其中感染1例,皮肤破溃2例,皮瓣下积血1例,2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74,P>0.05)。 结论 瘢痕邻近部位皮肤适合选取用于扩张后随意型皮瓣修复术,能达到理想的效果,且不影响皮瓣修复的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舒肝解郁胶囊联合舍曲林改善老年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效果研究
陈科
2016, 14(5): 780-781,795.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2016.05.028
80 0
摘要:
目的 观察并探讨舒肝解郁胶囊(shugan jieyu capsule,SGJY)联合抗抑郁药物舍曲林(sertraline,Ser)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senile schizophrenia,SSP)阴性症状的有效性。 方法 选择自2012年8月—2015年4月住院治疗的SSP阴性症状患者96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将96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舍曲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SGJY胶囊治疗。治疗前后统计2组阴性症状评分(negative symptom score,NSS)、阳性症状评分(positive symptom score,PSS)、一般精神性病理症状积分(general psychiatric symptom score,GPSS)及总分,评价2组综合疗效,并统计2组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结果 治疗前,2组NSS、PSS、GPSS及总分相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NSS、PSS、GPSS及总分分别为(9.4±3.2)分、(16.8±4.2)分、(10.9±3.8)分和(37.2±7.2)分,对照组为(12.6±4.1)分、(20.5±3.8)分、(14.3±3.6)分和(46.8±7.9)分,观察组各项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有效率为95.8%(46/48),对照组为81.2%(39/48),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4/48),对照组为12.5%(6/48),2组相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SGJY胶囊联合抗抑郁药物Ser治疗能明显改善SSP阴性症状,疗效显著。
邻指皮瓣与同指背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缺损的临床分析
李建瑞, 林小勇, 廖海, 吴建伟
2016, 14(5): 782-783,813.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2016.05.029
51 0
摘要:
目的 观察同指背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缺损,探讨其临床价值。 方法 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0月收治的单指指端缺损患者60例入选本研究,均符合手术指征且均无明显手术禁忌证,按照数字随机法分为2组,邻指皮瓣组30例32指采取邻指皮瓣手术治疗,根据指端缺损于邻指中节背侧设计皮瓣。同指背逆行岛状皮瓣组30例36指采取同指背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术治疗,术者根据指端缺损大小于手指中节背侧设计皮瓣,侧缘不超过手指侧中线;并于皮瓣远侧缘设计三角形皮瓣。比较2组患者住院时间等一般情况及疗效。 结果 同指背逆行岛状皮瓣组手术时间为(41.5±12.3)min,与邻指皮瓣组(42.6±13.6)mi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指背逆行岛状皮瓣组住院时间为(7.3±0.8)d,显著短于邻指皮瓣组(10.8±1.2)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指背逆行岛状皮瓣组皮瓣疗效优12例(40.0%),良17例(56.7%),可1例(3.3%),差0例(0.0%),优良率为96.7%(29/30),显著优于邻指皮瓣组优11例(36.7%),良12例(40.0%),可7例(23.3%),差0例(0.0%),优良率76.7%(23/30),χ2=5.192,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同指背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缺损疗效较佳,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个体化接骨板治疗胫骨多段复杂骨折的效果
陆忠辉, 郑远圆, 童松林
2016, 14(5): 784-785,868.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2016.05.030
108 1
摘要:
目的 探讨个体化接骨板治疗胫骨多段复杂骨折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 方法 将2010年3月—2014年3月慈溪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4例胫骨多段复杂骨折患者随机分为2组,其中研究组30例,采用数字化骨科内固定技术制造的个体化接骨板进行治疗,对照组34例,采用传统的固定技术进行治疗。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观察与对比2组的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 经过观察发现,研究组的平均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骨折愈合时间等,都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患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731,8.257,8.965,7.665,P均<0.05)。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1.1%,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100%,可见数字化骨科内固定技术制造的个体化接骨板治疗效果更好,2组患者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u=8.765,P<0.05)。 结论 在对胫骨多段复杂骨折的患者进行治时,采用个体化接骨板进行治疗,效果较为显著,且并发症较少,患者恢复时间短,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妇幼卫生研究
磷酸肌酸钠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氧化应激的影响及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
章樱, 陈国庆, 张勤
2016, 14(5): 786-789.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2016.05.031
70 0
摘要:
目的 探讨磷酸肌酸钠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心肌损伤的疗效及可能作用机制。 方法 选择HIE合并心肌损伤患儿共92例,按数字表法将所有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46例和治疗组46例;所有患儿均给予低流量吸氧等对症支持治疗;对照组给予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酯钠液静脉滴注,20 mg/次,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注射用磷酸肌酸钠,0.5~1.0 g加入5%葡萄糖10 ml中微泵,1次/d;2组均给予2周治疗。比较2组患儿血清肌酸激酶(CK),肌钙蛋白I(cTnI)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免疫印迹法检测2组血清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氧化酶2(NOX2)表达,检测2组患儿血清活性氧(ROS)、一氧化氮(NO)、核因子-κB(NF-κB)、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IL)-6含量。 结果 治疗组患儿治疗后血清CK、cTnI和CK-MB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患儿治疗后LVEF和E/A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治疗组患儿血清中NOX2、ROS、NO、NF-κB、TNF-α和IL-6含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磷酸肌酸钠治疗新生儿HIE可有效降低心肌损伤标志物,改善心功能,抑制NOX2/ROS氧化应激通路从而减缓下游炎症损伤是其可能机制之一。
温州超重肥胖少年儿童临床表型分析
田江宣, 留佩宁, 郑超, 顾素萍, 潘优津, 吴笑英, 阮璐雅, 王靓
2016, 14(5): 790-792.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2016.05.032
58 0
摘要:
目的 分析温州市超重肥胖少年儿童的临床特征。 方法 本研究为病例对照横断面研究。入组对象来源于2012年1月—2014年12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暨育英儿童医院体检中心体检的6~16岁的中小学生,研究对象分为肥胖组、超重组、正常组,分别记录性别、年龄、身高、体重,计算BMI,并检测肝脏B超、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肝功能、肾功能、血脂,计算HOMA-IR、HOMA-B。 结果 共有312例少年儿童纳入研究,其中肥胖组109例,超重组89例,正常组114例。超重及肥胖少儿的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谷氨酰转肽酶(GGT)高于体重正常少儿(P<0.01及P<0.05);超重及肥胖少儿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高于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于体重正常少儿(P均<0.05);肥胖少儿脂肪肝的患病状态高于超重和体重正常少儿(49% vs. 0%,8% vs. 0%,P均<0.01);超重及肥胖少儿的空腹胰岛素及胰岛素抵抗指数高于体重正常少儿(P均<0.01)。 结论 超重肥胖少年儿童已经表现出明显的胰岛素抵抗特征,如转氨酶的升高,血脂异常,脂肪肝患病率明显升高。
中老年妇女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管理方法研究
张文瑾, 卢彩玲, 严晨蕴, 赵秀敏, 谭玲, 黄佳鸥
2016, 14(5): 793-795.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2016.05.033
400 0
摘要:
目的 探讨中老年妇女(45~70岁)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感染的不同管理方法对其转归的影响。 方法 选择2012年1月—2014年4月在浙江省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妇产科门诊就诊的HR-HPV+中老年妇女66例,HR-HPV联合TCT组(单纯随诊组)23例、HR-HPV联合EC检查组(阴道镜随诊组)21例和HR-HPV联合TCT同时聚甲酚磺醛栓治疗组(治疗随诊组)22例,于6、12、24个月进行追踪随诊,比较各组的转归情况。同时,比较TCT检测、EC检查的临床应用价值。 结果 3组转归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诊断≥CIN Ⅰ宫颈病变,TCT检查的灵敏度为75%(3/4),特异度为95.12%(39/41),阳性预测值为60%(3/5),阴性预测值为97.5%(39/40);EC检查的灵敏度为50%(1/2),特异度为94.73%(18/19),阳性预测值为50%(1/2),阴性预测值为94.73%(18/19),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CT检测结果与组织病理学结果的一致性比较中等(kappa=0.630 3),EC检查结果与组织病理学结果的一致性比较中等(kappa=0.447 5)。 结论 中老年妇女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随诊中应用HR-HPV联合TCT检测进行观察性等待,必要时的EC检查应该是目前最经济有效的管理策略。
AEG-1在子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微血管生成的相关性
余剑琴, 周清, 王汉楚, 郑飞云, 陈志文
2016, 14(5): 796-798,853.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2016.05.034
94 0
摘要:
目的 观察星形胶质细胞上调基因1(AEG-1)在子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微血管密度、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核因子κB(NF-κB p65)的相关性。 方法 收集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手术切除的45例浸润性子宫颈癌标本和12例慢性子宫颈炎标本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化MaxVision法检测AEG-1,NF-κB p65和VEGF蛋白的表达水平,采用肿瘤微血管内皮标志物(CD34)结合Weidner计数法检测子宫颈癌组织新生的微血管密度(MVD)。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AEG-1、NF-κB p65和VEGF在子宫颈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以及染色情况。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子宫颈癌组织中AEG-1表达与NF-κB p65、VEGF表达的相关性。 结果 AEG-1在子宫颈癌和慢性子宫颈炎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表达水平与子宫颈癌患者发生脉管浸润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1),与患者年龄、分化程度、肿瘤大小、病理分型、宫旁浸润等因素无关(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发现,子宫颈癌组织中AEG-1表达与NF-κB p65(r=0.501,P<0.001)、VEGF(r=0.718,P<0.001)和MVD(r=0.815,P<0.001)呈正相关。 结论 AEG-1在子宫颈癌组织中高表达,可促进子宫颈癌的微血管生成,其机制可能与AEG-1激活NF-κB信号途径进而上调VEGF水平有关。
不同治疗方案对子宫平滑肌瘤疗效评估相关研究
刘晓婉, 古丽加那提·毛吾列提, 孙海燕, 黄淑华, 玛依努尔·尼亚孜, 王琳, 陆萍
2016, 14(5): 799-801.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2016.05.035
63 1
摘要:
目的 子宫平滑肌瘤是一种常见的女性良性肿瘤,在育龄期女性中具有高发的特点,许多女性可在体检时候发现并无明显临床症状,随着女性对生活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及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手术治疗已不再是子宫平滑肌瘤的唯一治疗方案,故探讨不同方案治疗子宫肌壁间平滑肌瘤的疗效越来越重要,子宫肌瘤生长位置可多样性,故我们通过研究以探讨更适合不同子宫肌瘤患者的治疗方案,以为临床提供更适合的个性化治疗依据。 方法 回顾2008~2013年就诊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B超证实为子宫肌壁间平滑肌瘤需行相关治疗的患者170例,其中行子宫动脉栓塞术30例,经腹或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90例,高强度超声聚焦治疗50例,通过术前妇科B超及磁共振检查筛选出相对适合上述治疗方案的患者,治疗后再次通过B超及磁共振检查判定肌瘤体积的变化,以判断治疗效果,比较3组治疗方案对子宫平滑肌瘤治疗后的效果。 结果 通过测定治疗前后子宫肌瘤体积变化,计算3种方法在治疗子宫平滑肌瘤的总有效率,分别为46.7%、94.4%、86.0%,子宫动脉栓塞组与手术及高强度超声聚焦治疗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组及高强度超声聚焦治疗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子宫平滑肌瘤手术及高强度超声聚焦治疗优于子宫动脉栓塞,但在适应症方面高强度超声聚焦治疗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社区卫生研究
浅谈巡诊服务模式在京北山区社区卫生服务中的应用
郭俊英, 陈静静, 晏志军, 屈常鑫, 彭迎春
2016, 14(5): 802-804.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2016.05.036
94 3
摘要:
目的 了解巡诊服务模式在京北山区社区卫生服务中的开展情况及发挥的作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方法 由全科医生、社区护士、防保人员、药剂人员经培训后组成巡诊小组,携带血压计、心电图机、快速血糖仪及部分常用药品,到辖区行政村开展常见病诊疗以及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管理、老年人健康管理、健康教育等服务;对2012~2014三年下乡巡诊服务情况进行统计,同时收集该机构同期门诊、急救服务相关数据,并对2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 三年来,巡诊次数和参加巡诊医务人员数逐年增加,巡诊服务对象中,60岁以上老年人比例明显高于同期门诊、急诊患者中老年人比例;三年中,老年人健康管理、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人数持续上涨;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的满意度逐年提高。 结论 巡诊服务能够降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力成本,能够促进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老年人健康管理、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开展;该模式比较适合留守老人较多的山区,同时相对于专家巡诊,该模式具有长期性、持续性的特点,并且与社区卫生机构承担的健康管理等工作相结合,能够根据巡诊对象的实际需求,随时调整服务内容,形式更灵活,内容更适应居民健康需求;但是也存在巡诊服务项目少、药物供应不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交通费用增加等问题,建议通过改善卫生室环境、统一药品目录等途径解决相应问题。
社区健康干预脑卒中前期自创性危险因素人群的效果探究
欧阳涛, 易绍亚, 曾秀珍
2016, 14(5): 805-806.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2016.05.037
52 0
摘要:
目的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及生活方式的改变,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问题之一。脑卒中是高血压、血脂异常及糖尿病等常见脑血管疾病的主要转归,其发病率也有上升趋势,本文旨在研究社区健康干预对具有脑卒中前期自创性危险因素人群的作用,以便促进脑卒中前期人群生活质量的提高。 方法 选择深圳市宝安区中心医院所辖38个社区康复中心确诊出符合脑卒中前期诊断标准的324例社区居民,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患者均给予药物对症治疗,对照组仅告知其存在脑卒中的危险因素,不采取预防措施,观察组则针对研究对象的自创性危险因素进行健康干预,所有患者均进行2年多随访,比较2组治疗前后体重指数正常率、吸烟饮酒率、中风发生率、血压正常率以及生活方式合理等指标,数据精确度为0.01,并使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经随访可知,观察组共9例患者中风,中风率为5.56%,对照组共有24例,中风率为14.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7.591,P<0.05);此外,观察组经社区健康干预之后,吸烟饮酒率显著下降,而体重指数正常率、血压正常率以及合理生活方式所占比例均明显升高(P<0.05)。 结论 在社区健康干预措施的影响下,患者的遵医行为获得有效提高,吸烟饮酒、体重指数、血压以及生活方式等都得到显著改善,促进了家庭的和谐并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降低脑卒中发生率,临床应用价值较大,值得推广。
心理卫生干预
舍曲林联合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合并抑郁症的疗效
陈春凤, 高静芳, 朱翔贞, 钦丹萍, 刘彩霞
2016, 14(5): 807-809.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2016.05.038
88 0
摘要:
目的 研究舍曲林治疗幽门螺杆菌(Hp)阳性消化性溃疡合并抑郁症的疗效。 方法 166例Hp阳性消化性溃疡合并抑郁症患者被随机分为治疗组86例和对照组80例。2组均给予相同的三联疗法治疗Hp阳性消化性溃疡,治疗组采用舍曲林治疗抑郁症,对照组采用阿米替林治疗抑郁症。观察2组的腹痛程度、电子胃镜检查结果、Hp清除率、HAMD评分结果和药物不良反应。 结果 166株Hp菌株对甲硝唑的耐药率较高,为75.9%;而对阿莫西林、左氧氟沙星、呋喃唑酮、克拉霉素的耐药率较低。治疗8周后,2组的腹痛程度均比治疗前显著下降且治疗组的腹痛程度比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的HAMD评分结果分别为(12.4±3.6)分和(19.0±3.9)分,均比治疗前显著下降且治疗后治疗组的HAMD评分结果比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显效率为55.8%,总有效率为89.5%;治疗组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10.597、6.019,均P<0.05)。治疗组的Hp清除率为93.0%(80/86),对照组的Hp清除率为78.8%(63/80),治疗组的Hp清除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457,P>0.05)。 结论 舍曲林联合三联疗法可治疗Hp阳性消化性溃疡合并抑郁症,且不良反应较少,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盐酸舍曲林片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合并抑郁症的疗效观察
尹丽敏, 张忠臣, 刘津麟
2016, 14(5): 810-813.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2016.05.039
71 0
摘要:
目的 了解盐酸舍曲林片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合并抑郁症的疗效,为该疾病提供有效的药物干预措施。 方法 74例溃疡性结肠炎并抑郁症患者被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32例,除支持治疗和心理干预之外,观察组被给予舍曲林联合美沙拉嗪,对照组被给予美沙拉嗪。评价2组的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指数(UCAI)、抑郁自评量表(SDS)、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 结果 2组治疗后的UCAI、SDS、HAMD量表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074、8.679、13.269、6.906、3.321、7.604,P均<0.05);2组治疗后的UCA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72,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SDS、HAMD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t=3.958、2.945,P均<0.05)。治疗后,观察组的溃疡性结肠炎的总有效率为71.43%(30/4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5.63%(21/3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86,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抑郁症的总有效率为78.57%(33/42),高于对照组的53.13%(17/32)(χ2=5.367,P<0.05)。治疗过程中,观察组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9.05%(8/42);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88%(7/3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90,P>0.05)。 结论 舍曲林可在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同时,发挥良好的治疗抑郁症的作用,并未增加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
人生回顾干预对癌症终末期患者心理状况的应用研究
林海玉, 黄乐听, 石杨茹, 沙文娜, 王务萍, 周欣华, 林颖, 王亦素
2016, 14(5): 814-816.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2016.05.040
56 1
摘要:
目的 研究人生回顾干预对癌症终末期患者心理状况的改善效果。 方法 选取癌症终末期患者60例,按入院时间先后的顺序编号,偶数为观察组,奇数为对照组。观察组采用人生回顾方法实施心理干预,对照组按传统照顾模式进行护理,采用癌症患者生活质量问卷、汉密顿抑郁量表、汉密顿焦虑量表、罗森伯格自尊量表测量的方法评价2组患者干预前后的心理状况,采用t检验方法比较2组患者生活质量的评分差异。 结果 干预前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生命质量评估的各个维度评分以及患者的抑郁、焦虑、自卑情绪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认知能力、社会功能、整体生活质量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经t检验,t值分别为4.624、7.559、9.557、12.391、14.341、9.13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HAMD、HAMA、SE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0.451、0.356、0.4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抑郁、焦虑、自卑发生率为10.0%、16.7%、1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6.7%、53.3%、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人生回顾能提高癌症终末期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癌症患者焦虑、抑郁、自卑的负面心理情绪。
调查研究
ICU护士工作家庭平衡、应对方式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性研究
邵菊琴, 周玉意, 张海燕
2016, 14(5): 817-819.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2016.05.041
58 0
摘要:
目的 调查ICU护士工作家庭平衡、应对方式与主观幸福感现状,探讨工作家庭平衡、应对方式对ICU护士主观幸福感影响,为临床ICU护士健康干预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临床234名护士;运用主观幸福感量表测量护士主观幸福感,应用工作家庭平衡量表测量护士家庭平衡状况,采用简易应对方式量表调查护士应对方式;采用相关分析分析护士主观幸福感各维度与工作家庭平衡、应对方式各维度的相关性,采用线性多元逐步回归方法分析影响主观幸福感的因素。 结果 相关分析显示:侵扰家庭与主观幸福感对生活的满足和兴趣、精力、忧郁或愉快的心境、对情感和行为的控制、松弛和紧张维度成负相关(r<0,P<0.05),相关系数分布在-0.261~-0.127;侵扰工作与主观幸福感各维度成负相关(r<0,P<0.05),相关系数分布在-0.342~-0.127;消极应对与主观幸福感对生活的满足和兴趣、对健康的担心、精力、忧郁或愉快的心境、对情感和行为的控制维度成负相关(r<0,P<0.05),相关系数分布在-0.357~-0.157;促进家庭与主观幸福感对生活的满足和兴趣、对健康的担心、精力、对情感和行为的控制、松弛和紧张维度成正相关(r>0,P<0.05),相关系数分布在0.192~0.236;促进工作与主观幸福感各维度成正相关(r>0,P<0.05),相关系数分布在0.161~0.376;积极应对与主观幸福感对生活的满足和兴趣、对健康的担心、精力、忧郁或愉快的心境、对情感和行为的控制、松弛和紧张维度成正相关(r>0,P<0.05),相关系数分布在0.185~0.324。多元回归显示主观幸福感得分的影响因素有:职称、经济水平、有无子女、工作家庭平衡、应对方式。 结论 临床护士本身及管理者通过调整工作家庭平衡、提高应对方式水平,提高ICU护士主观幸福感。
2014年绍兴市稽山街道5748名城乡居民体检结果分析
金挺
2016, 14(5): 820-822.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2016.05.042
54 1
摘要:
目的 通过对5 748名参保居民健康体检结果的分析,探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慢性病)的基础成因及规律,寻找对策,保障居民身体健康。 方法 组织18周岁及以上参加2014年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的人员进行健康体检,对体检结果进行综合分析。项目含:血尿常规、肝肾功能、血脂、空腹血糖、肝胆脾超声、心电图、内外科、血压、身高、体重、腰围,20~64周岁育龄妇女自愿参加妇女健康促进项目(妇科检查、子宫附件、盆腔B超、白带常规等)。 结果 参加体检5 748人,共5 440名患者检出各种疾病,患病率为94.64%;按性别分,男性患病率为93.10%,女性患病率为95.87%。不同性别组总体患病率与除肾功能异常外的8种疾病(高血脂、超重、高血压、脂肪肝、心电图异常、胆囊疾病、肝功能异常、血糖偏高)患病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总体患病率和9种疾病的患病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妇科疾病和异常的检出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慢性病严重威胁城乡居民身体健康,通过定期健康体检了解居民健康状况,采取综合防治措施,促进身体健康。
诊断技术-医学影像
鼻前软组织厚度产前筛查唐氏综合征的临床价值
白莉莉, 叶风, 董雪琴, 徐雪琴, 毛义建, 陈孝立
2016, 14(5): 823-825,862.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2016.05.043
70 0
摘要:
目的 通过超声检测胎儿鼻前软组织厚度(PT),探讨鼻前软组织厚度与唐氏综合征(DS)的关系,建立超声软指标PT中位倍数(MoM)值,明确PT筛查唐氏综合征的临床价值。 方法 对2012年6月—2014年6月期间在温州市中心医院超声检查的孕16~25周的正常胎儿及DS胎儿进行PT测量,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Wilcoxon秩和检验,并行Spearman线性相关分析,采用二次回归模型计算2组MoM(PT)值,并建立风险评估模型,观察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指标。 结果 正常组PT平均值为(3.51±0.91) mm,DS组PT平均值为(5.16±0.79) 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23,P<0.05);正常组胎儿PT随孕周增加而增厚,正常胎儿PT的MoM值为1.010,DS胎儿PT的MoM值为1.371。PT为单一指标筛查DS,以5%假阳性率,筛查唐氏综合征胎儿敏感度为58%,阳性预测值为0.46,阴性预测值为0.97,阳性似然比为11.63,阴性似然比为0.44;PT联合年龄高风险筛查DS,以5%假阳性率,敏感度提高到75%,阳性预测值为0.52,阴性预测值为0.98,阳性似然比为14.94,阴性似然比为0.26。 结论 鼻前软组织厚度是孕中期筛查唐氏综合征有效的遗传学超声软指标,唐氏综合征胎儿鼻前软组织厚度较正常胎儿厚。鼻前软组织厚度联合年龄高风险筛查唐氏综合征可以提高筛查敏感度,风险截断值达1/250,应建议行侵入性检查。
声速匹配组织量化技术定量评价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初步研究
黄国庆, 袁华琴, 吴俊, 高枫, 徐洪恩
2016, 14(5): 826-827,857.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2016.05.044
95 0
摘要:
目的 探讨声速匹配组织量化技术(SVQ)定量评价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可行性和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选取经肝穿刺或临床资料证实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肝硬化患者22例为观察组,并选取正常健康人30例作为对照组,2组患者一般资料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并分别采集2组患者临床相关资料,对2组患者进行声速匹配组织量化技术检测,采集声速匹配值(ZSI),计算组织声速(SV)和组织感受性曲线(ROC),平均采集5次,计算平均值,根据资料采集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和尤登指数,并确定临界值(cutoff),判断该界值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似然比(LR+)、阴性似然比(LR-)。 结果 2组患者在年龄、身高、体重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BMI、ZSI和SV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采用SVQ技术诊断NAFLD相关性肝硬化患者,其曲线下面积为0.921。以SV=1 587 m/s作为cutoff值,并计算灵敏度、特异度、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数值分别为92.3%、80%、4.615、0.1。 结论 采用声速匹配组织量化技术评价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并具有一定特异性,因此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外周型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的CT与MR表现
卢跃忠, 毛新峰, 沈小勇, 李雄峰
2016, 14(5): 828-830,849.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2016.05.045
74 1
摘要:
目的 探讨外周型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peripheral primitive neuroectodermal tumors,pPNET)的CT与MR表现,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方法 回顾性分析12例经手术或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的pPNET的CT及MR表现,其中3例行CT平扫、7例行CT平扫及增强检查,8例行MR平扫加增强检查。 结果 4例位于髂骨、1例位于颈部、1例位于肩胛骨、2例位于胸壁、2例位于肋骨、1例位于腹膜后、1例位于盆底。5例软组织pPNET表现为巨大软组织肿块影,内见不同程度囊变、坏死。其中3例肿瘤边界不清,包绕、侵犯周围组织;2例边界清晰,周围组织受压、推移,未见侵犯征象;7例骨pPNET表现为溶骨性骨质破坏伴周围较大软组织肿块影,其中3例可见骨膜反应,2例呈短细垂直状,1例呈葱皮状;2例复发灶内见骨化影。肿瘤CT平扫呈软组织密度影,MR表现T1WI呈等、稍低信号影,T2WI呈稍高信号影,DWI呈高信号影,增强后呈不均匀强化。 结论 pPNET临床及影像学表现缺乏特异性,CT、MR检查能清楚显示肿瘤边界、内部结构及相邻组织关系,有助于术前手术方案的确定和术后疗效的评价,确诊仍有赖于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化检查。
医学综述
老年减肥效果及其对体重管理的启示
索艳风, 朱燕波, 鹿佳
2016, 14(5): 831-834.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2016.05.046
51 1
摘要:
CONSORT声明在随机对照试验研究中的应用
张盼, 娄培安
2016, 14(5): 835-837.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2016.05.047
58 0
摘要:
护理胜任力模型研究进展
孟贝, 杨秀木
2016, 14(5): 838-840,871.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2016.05.048
81 2
摘要:
预防/保健 中医/康复
针刺对MCA供血区急性脑梗死患者侧支循环及肢体功能康复的影响
罗开涛, 朱佳浩, 徐颖梅, 范迪慧, 倪春初
2016, 14(5): 841-843.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2016.05.049
68 0
摘要:
目的 观察针刺治疗对大脑中动脉(MCA)供血区急性脑梗死患者侧支循环开放情况及肢体功能康复的影响。 方法 将8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MCA供血区急性脑梗死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神经内科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针刺治疗,针刺曲池、手三里、内关、合谷、梁丘、血海、足三里、阳陵泉、阴陵泉、悬钟、丘墟、三阴交、太冲、百会、四神聪,1次/d,6 d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1 d,共治疗2个疗程。分别于治疗前、治疗2个疗程后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Simplified Fugl Meyer运动功能评分和Modified Barthel指数比较2组侧支循环开放情况、肢体功能康复及日常生活能力。 结果 ①2组患者治疗后患侧(i)ACA与健侧(c)MCA收缩期峰值流速(Vs)比值均有显著性增高(P<0.01),治疗组较对照组增高更为明显(P<0.01);而2组患者治疗后iVPCA/cVMCA均无明显变化(P>0.05);②2组患者治疗后简化Fugl-Meyer评分均显著增加,且治疗组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③2组患者治疗后BI评分均显著增加,且治疗组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针刺可加强MCA供血区急性脑梗死患者侧支循环代偿能力,促进肢体功能康复,改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针刺对不同部位脑梗死预后的影响尚待进一步研究。
全科医学教育研究
以案例为基础的PBL教学法在临床肿瘤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吴穷, 苏方
2016, 14(5): 844-846.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2016.05.050
49 1
摘要:
近年来,随着基础学科的快速发展,以教师和教材为中心,以讲授法为主导的临床肿瘤学的传统教学方法已不能适应新的发展形势。为了适应新形势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提高教学质量,需要在临床肿瘤学教学过程中采用新的教学方法。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教学法是以案例为基础,以问题为引导的,先提出问题后讲授内容的全新教学方法。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分工协作来解决问题,更好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同时,PBL教学法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进教师加强业务水平的学习,拓展相关知识领域,使教师的知识结构更加完善,知识更新更加快速,从而使教学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但PBL教学法在我国施行的时间不长,且受我国教育体系的限制,目前仍然是一种新的教学法,尚处于探索阶段,还未形成比较成熟的系统模式,很多教师对PBL教学模式认识不足。本文从PBL教学法在医学教育中的应用、较传统教学法的优势、在临床肿瘤学教学实施的具体方案和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等方面阐述PBL教学法在临床肿瘤学教学中的应用。通过PBL教学法在临床肿瘤学教学过程中的实施,以素质教育模式逐步取代传统教学模式,培养出能够更好适应临床需求的肿瘤科医生。
全科护理研究
结对互助式培训模式应用于中医护士对其护理技能及护理质量的影响效果
李华, 章旭萍, 蒋萍, 周小芳
2016, 14(5): 847-849.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2016.05.051
99 0
摘要:
目的 探究结对互助式培训模式应用于中医护士护理过程中的效果,并分析其对护士的护理技能及护理质量的影响。 方法 选取中医科室任职的30位护理人员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2组,对照组护理人员实施常规模式培训,试验组护理人员实施结对互助式培训模式,对比分析2组培训后护士的考核评分与护理质量评分情况,以及护理人员的满意程度情况。 结果 分别经不同措施完成培训后,试验组护理人员培训后的护理考核评分(72.1±7.8)分、护理质量评分(92.1±7.3)分与对照组培训后的护理考核评分(62.3±7.4)分、护理质量评分(84.3±8.2)分相比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研究对象的满意程度(93.33%)与对照组(53.33%)相比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结对互助式培训模式在中医科护士知识与技能培训的过程中,取得了较为显著的临床效果,有利于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操作技能,并且不同程度改善了护士的护理质量,具有较高的满意程度,提高了护理措施实施时的安全性,促进护患关系的和谐发展,提高临床上医护人员的整体知识与技术水平,增加医生与护士的配合程度,临床意义极其重大,可以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武汉市出院老年人延续性护理效果分析
张倩, 马红梅, 张爽, 徐旭, 廖春霞
2016, 14(5): 850-853.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2016.05.052
110 0
摘要:
目的 研究延续性护理干预对出院老年人生活质量、满意度及再入院率的影响。 方法 在武汉市2家三级甲等医院选择92名预出院的老年人,利用随机数表随机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46人,实验组46人,2组统一采用一般出院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于出院后第1、2、4、6个月通过电话随访的形式根据老年人的康复情况增加个体化的延续性护理措施,并在出院当天及出院后第2、6个月采用生存质量测定简表(QOL-BREF)及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表进行总体评估,最终采用t检验、χ2检验进行分析。 结果 2组老年患者在出院当天的生活质量(t=-1.199,P=0.234)、护理工作满意度评价的得分(t=0.803,P=0.424)及再入院率(0,0)和出院第2个月这些指标(t=-1.695,P=0.100;t=-0.143,P=0.887;t=3.079,P=0.079)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第6个月2组的得分(t=-6.893,P=0.000;t=-3.499,P=0.001;t=7.397,P=0.0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得分高于对照组。 结论 延续性护理可以有效地提高出院后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患者再次入院率,减少医疗资源的使用量,同时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循证护理对妇科腹腔镜术后静脉血栓的预防研究
沈丽芳, 胡飞红, 陈英
2016, 14(5): 854-857.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2016.05.053
76 3
摘要: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静脉血栓的预防作用。 方法 选取丽水市人民医院2014年8月—2015年3月收治的300例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平行、双盲的方法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预防术后静脉血栓,主要措施有术前Autar量表评估、认知干预及机械性预防等,比较2组术后静脉血栓的预防知识、下肢不适、静脉血栓的发生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 结果 观察组术后6 d的静脉血栓预防知识得分为89.51±12.78,高于对照组的75.14±18.54,下肢肿胀、下肢疼痛、浅静脉曲张等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症状的发生率为10.7%,低于对照组的3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23,χ2=12.51,P<0.05)。观察组术后下肢深静脉流速为(25.53±3.47)cm/s,大于对照组的(20.14±2.51)cm/s,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为2.0%,低于对照组的6.7%,静脉血栓的直径为(0.23±0.09)cm,小于对照组的(0.42±0.12)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5,χ2=3.94,t=2.17,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6.0%,高于对照组的9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4,P<0.05)。 结论 循证护理能够有效减少妇科腹腔镜患者术后静脉血栓的发生率,规避术后护理风险。
标准化皮肤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放疗后皮肤损害的疗效观察
沈永菊, 翁剑侠, 葛允荣, 胡珊珊, 王莹莹
2016, 14(5): 858-859.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2016.05.054
91 0
摘要:
目的 探讨标准化皮肤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放疗后皮肤损害修复的影响。 方法 将165例乳腺癌术后放疗且存在放射性皮肤反应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2组,对照组82例,观察组83例。2组患者年龄等基线资料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对照组采用传统常规乳腺癌术后护理办法,观察组在原有基础上采用标准化皮肤护理干预,即结合患者累计放射剂量采取对应皮肤护理干预。分别观察2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评价2组之间护理效果差异,同时观察2组患者护理前后QLQ-C30量表中总体健康得分情况。 结果 2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各级放射性皮肤反应分布比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护理后对照组患者皮肤分度好转有效率显著低于观察组(64.63% vs. 79.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标准化皮肤护理干预能显著提高放疗术后皮肤反应恢复率。此外,2组患者护理后QLQ-C30量表中总体健康得分较护理前均有明显提高,表明标准化皮肤护理干预能显著提高放疗后患者生活质量。同时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护理后该得分改善更为明显(P<0.05)。 结论 标准化皮肤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术后放疗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效果确切。
89例新疆少数民族脑性瘫痪肌力肌张力调整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莫红, 胡静, 曹红霞
2016, 14(5): 860-862.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2016.05.055
97 0
摘要:
目的 探讨新疆少数民族脑瘫患者围手术期行之有效的护理方法,为提高脑瘫手术临床疗效、最大限度地减少并发症、缩短手术病程提供参考。 方法 对2013年1月—2015年4月期间收治的116例脑瘫患者中的89例新疆少数民族脑瘫患者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本组89例脑瘫患者全部采用了肌力肌张力调整术,通过围手术期常规护理和针对本组患者的特征进行了护理干预,系统总结了新疆少数民族脑瘫患者肌力肌张力调整术围手术期有效护理方法。 结果 本组术后患者中1例发生呕吐物反流,3例发生喉头水肿,3例发生程度不同的术肢末梢血液循环障碍,1例发生压疮,91.01%的脑瘫术后患者效果令人满意,未发生任何并发症,显著缩短了手术住院病程。 结论 少数民族患者围手术期言语充分沟通理解、反复科学宣教、患者和家长积极配合对患者手术痊愈至关重要;术后加强呼吸道管理,防止呕吐误吸、喉痉挛、舌后坠、喉水肿等呼吸道梗阻,保证全麻后呼吸道通畅,是减少病死率的有力措施;术肢制动与康复训练灵活应用,防止发生血栓性静脉炎、肌肉萎缩、关节僵直等并发症,可尽快恢复术肢功能;术后卧床防止压疮的发生,最大限度地减少患者的痛苦;这是保证术后临床疗效、减少并发症、缩短手术住院病程的四大护理要点。
小儿烧伤后瘢痕康复治疗的护理配合
常艳, 张海丽, 马艳, 赵凤娟, 石钰馨
2016, 14(5): 863-865.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2016.05.056
84 1
摘要:
目的 总结促进小儿深度烧伤患者完成持续规范的瘢痕康复治疗的护理配合经验。 方法 本文选择2011年11月—2015年2月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小儿深度烧伤患者37例为研究对象,在创伤治疗期间即进行功能锻炼,并教会患者家属锻炼方法等,督导患儿进行自我锻炼。向患儿家属宣教瘢痕增生的周期特点、严重瘢痕挛缩对儿童容貌及肢体长发育的危害性、瘢痕康复治疗的目的意义、效果以及基本方法,达成完成持续规范康复治疗的意向。预约首次复诊时间。对复诊的患儿康复治疗前进行心理辅导,强化康复锻炼时,协助临床医师对患儿体位进行良好的固定及瘢痕的保护,以利治疗的顺利进行。指导患儿家属独立进行一次功能锻炼,检查其熟练程度并进行指导。指导患者家属正确使用抗瘢痕增生药物及弹力织物、矩形器具。对下一次复诊进行预约、每周电话随访,收集相关资料。 结果 34例患者完成了持续规范的康复治疗,3例因多种原因中途放弃治疗。完成治疗的患者瘢痕增生明显抑制,色泽浅淡,质地软化,充血消退,关节功能保存良好,VSS评分≤4分的分别为第9个月3例,第12个月13例,第15个月14例,第18个4例。 结论 周密细致的护理配合对于促进深度烧伤小儿患者完成持续规范的瘢痕康复治疗具有重要作用。
全科诊疗实践
保留胃迷走神经远端胃癌根治术疗效及对患者术后营养状况和预后的影响
廖南生, 林峰
2016, 14(5): 866-868.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2016.05.057
80 0
摘要:
目的 观察保留胃迷走神经远端胃癌根治术疗效及对患者术后营养状况和预后的影响,探讨其临床价值。 方法 选择胃癌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符合远端胃癌根治术手术指证,按照数字随机法分为2组,对照组采取传统手术方式,观察组采取保留胃迷走神经远端胃癌根治术,比较2组疗效及术后营养状况和预后。 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分别为(226.8±45.7)min、(225.1±68.9)ml,与对照组(213.2±39.8)min、(208.9±59.6)ml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肛门首次排气时间为(62.5±9.5)h,明显短于对照组(76.9±8.9)h,P<0.05;观察组餐后上腹饱胀感、食欲下降发生例数分别为5例(12.5%)、5例(12.5%),均低于对照组13例(32.5%)、16例(40.0%),均P<0.05。2组患者术前1 d胃泌素及胰高血糖素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7天观察组胃泌素及胰高血糖素水平分别为(68.7±11.5)pg/ml、(26.3±3.6)mU/L,显著低于对照组(91.3±12.5)pg/ml、(35.8±3.5)mU/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术后3、6及12个月生活质量评分分别为44.3±4.5、51.3±4.8、55.6±3.9,均高于对照组32.6±5.1、36.9±4.5、40.2±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保留胃迷走神经远端胃癌根治术疗效较佳,且患者术后营养状况更优,有利于预后。
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术后结石残留的相关因素分析
陈柏君
2016, 14(5): 869-871.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2016.05.058
53 0
摘要:
目的 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是治疗肾结石的常用方法之一,但是术后常出现肾结石残留,探讨其影响因素,可对减少术后结石残留提供科学的指导。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肾结石患者372例,均行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根据术后是否有结石残留,分为观察组(结石残留)132例和对照组(结石无残留)240例,收集并记录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BMI、合并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肾功能不全、孤立肾、肾积水程度、肾盂类型、穿刺肾盏位置、通道数量、肾皮质厚度、鹿角形结石、结石负荷、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并对2组患者的观察指标行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 132例患者术后复查发现仍有结石残留,结石残留率为35.5%,通过单因素分析2组患者的观察指标,发现与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术后结石残留的相关因素主要有肾功能不全、肾盂类型、通道数量、鹿角型结石、结石负荷及手术时间(P<0.05);进一步应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前患者合并有肾功能不全、分枝型肾盂、结石负荷>1 000及鹿角型结石显著增加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术后结石残留的风险(P<0.05)。 结论 合并有肾功能不全、分枝型肾盂、结石负荷>1 000及鹿角型结石是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术后结石残留的独立风险因素,术前应重点评估患者的肾功能、结石情况及肾解剖结构,采取相应措施,尽可能减少术后结石残留率。
清胰汤联合乌司他丁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肺损伤患者的疗效研究
叶高峰
2016, 14(5): 872-874.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2016.05.059
39 0
摘要:
目的 观察清胰汤联合乌司他丁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肺损伤的疗效。 方法 选取2014年5月—2015年4月收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肺损伤患者90例,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乌司他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清胰汤胃管鼻饲治疗。观察2组的治疗效果、肠胃功能恢复以及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水平,并对2组行血气分析。 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1.11%,对照组为73.33%,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腹痛、腹胀、排气、排便等恢复时间和血淀粉酶、白细胞恢复至正常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中的炎性因子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表达与治疗前相比均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的上述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的血气分析指标PaO2、PaCO2、PaO2/FiO2与治疗前相比均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的上述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清胰汤联合乌司他丁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肺损伤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胃肠功能,抑制炎性反应,促进患者肺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合并肺实变保守治疗中长期存活1例并文献复习
季政, 林素, 周昌钻, 许富康, 孙勇, 郭艳, 潘孙雷, 何益平, 邢杨波, 彭放, 郭航远
2016, 14(5): 875-878.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2016.05.060
59 0
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