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20年  第18卷  第2期

专家论坛
导师制全科医生转岗培训方案的实践效果分析
李珞畅, 陈鸿雁, 何英, 李兵, 罗天友, 程庆丰
2020, 18(2): 167-169,216.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1196
258 4
摘要:
目的 在全科医生转岗培训中实践导师制培训方案并探讨培训效果。 方法 选取2015—2017年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庆市全科医学教育中心)受训的295例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学员为研究对象,采用导师制方案进行培训。培训前进行入学摸底考试,培训后由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统一组织同等难度的结业理论考试和心肺复苏、临床实践技能考核,采用百分制进行评价,60分为及格。 结果 培训前无论心肺复苏还是临床实践技能,不及格率都接近60%(59.36%、57.24%),培训后不及格率大幅下降(1.41%,0.7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女性医生心肺复苏、临床实践技能培训后均优于男性医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性别学员结业时理论考试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专毕业生在临床实践技能培训前得分明显低于大专、本科毕业生,培训后分数增加幅度也最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工作年限分别与培训后心肺复苏和临床实践技能得分呈负相关(心肺复苏r=-0.158,P=0.007;临床实践技能r=-0.121,P=0.004)。学历水平高低与培训后心肺复苏和临床实践技能均无相关性(心肺复苏r=0.101,P=0.083;临床实践技能r=0.062,P=0.293),与理论考试分数呈正相关(r=0.282,P<0.001)。 结论 通过导师制全科医生转岗培训方案,学员在心肺复苏、临床实践技能两方面都得到明显提高,并且理论考核成绩合格,提示导师制全科医生转岗培训方案能有效提高全科医生的诊疗能力。
全科医学讲堂
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与治疗
王涛, 李志军
2020, 18(2): 170-171.
329 29
摘要: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以侵蚀性、对称性多关节炎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病因与确切发病机制不明。基本病理改变为关节滑膜的慢性炎症、血管翳形成,并逐渐出现关节软骨和骨破坏,可最终导致关节畸形和功能丧失,是造成人类丧失劳动力和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RA可发生于任何年龄,80%见于35~50岁,女性是男性的2~3倍。我国大陆地区的发病率为0.42%。
全科医学论著
蜕膜NK细胞协同miR-18a对人正常滋养细胞浸润能力的影响
杨洋, 高艳, 延佳佳, 栾丽霞, 张瑾
2020, 18(2): 172-176.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1197
237 2
摘要:
目的 研究蜕膜NK细胞(decidual natural killer,dNK)能否作为母-胎界面中与滋养细胞直接接触的细胞介质,通过其分泌的相关细胞因子,协同子痫前期相关微小RNA-18a (miR-18a)影响人正常滋养细胞(HTR8)浸润能力,参与子痫前期(pre-eclapmpsia,PE)发病。 方法 收集2017年9月—12月于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妇科行人工流产患者的早孕蜕膜组织(11例),梯度密度离心联合流式细胞术分选、纯化dNK细胞;在HTR8细胞中转染miR-18a前体分子,共分3组:miR-18a过表达组、miR-18a抑制组、NC组(对照组);将dNK与上述3组HTR8细胞分别共培养;实时定量PCR (RT-qPCR)检测转染后HTR8细胞中miR-18a mRNA的表达。ELISA检测共培养24 h后各组上清液中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 8,IL-8)的表达;Transwell实验分3组:共培养组、单纯培养组、对照组;检测dNK与miR-18a抑制组HTR8细胞共培养上清对滋养细胞浸润能力的影响。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miR-18a过表达和抑制均获得明显效果(均P<0.001);dNK与抑制组HTR8共培养24 h后,上清液中IL-8的表达低于对照组[(508.35±28.22) ng/L,P<0.001];与单纯培养组相比,共培养组HTR8细胞浸润能力增强(367.11±88.26,P<0.001)。 结论 dNK细胞能够通过其分泌细胞因子IL-8,并协同miR-18a共同影响滋养细胞浸润能力,从而可能参与PE发病过程。
NT-proBNP水平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赵香梅, 秦历杰, 杨先芝
2020, 18(2): 177-180.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1198
244 5
摘要:
目的 探讨心室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 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病因分型及危险分层中的作用。 方法 前瞻性收集2014年9月—2018年9月河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587例,急诊评估同时床旁快速检测NT-proBNP,行病因分型并比较其差异:大动脉粥样硬化(LAA)、心源性栓塞(CE)、小动脉闭塞(SAO)、其他确定病因卒中(SOE)和其他未定病因卒中(SUE)。 结果 最终入选患者332例,年龄(68.67±15.68)岁,男性181例(54.52%),其中LAA 119例(35.84%)、CE 85例(25.60%)、SAO 91例(27.41%)、其他37例(11.14%)。CE组患者年龄、心脏疾患、房颤、SSS评分≤25、mRS≥3均高于其他组(统计量依次为F=3.336、χ2=35.883、校正χ2=0.015、χ2=74.755、χ2=48.166,均P<0.001),其NT-proBNP[(798.81±347.39) pg/mL],明显高于LAA组[(421.55±178.74) pg/mL]、SAO组[(390.89±195.59) pg/mL]和其他型组[(442.93±184.45) pg/mL,t=17.163、20.411、15.810,均P<0.001]。区分CE与非CE组血浆NT-proBNP水平最佳界值为579.29 pg/mL,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6.5%和85.3%。 结论 CE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明显高于其他亚型,急性脑卒中患者NT-proBNP水平超过579.29 pg/mL,应警惕是否为CE亚型,诊疗决策时须结合临床综合评估。
心尖肥厚型与间隔肥厚型心肌病的心电图特点分析
仇鑫, 高敏
2020, 18(2): 181-184.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1199
240 4
摘要:
目的 探讨心尖肥厚型及间隔肥厚型心肌病的心电图特点及临床指导意义。 方法 选择2017年1月—2019年1月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符合肥厚型心肌病诊断标准的患者55例,根据肥厚部位不同分为心尖肥厚型组(17例,30.91%)和间隔肥厚型组(38例,69.09%)。对比分析2组临床资料、心脏彩超参数及心电图Ⅲ导联的R/S、Q波、S波、V4-6、-AVR导联T波等参数。 结果 间隔肥厚型[(15.71±4.88) mm]与心尖肥厚型心肌病[(11.18±2.70) mm]相比室间隔厚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701,P<0.05)。心尖肥厚型心肌病V4-6(15例,88.24%)、-AVR导联倒置T波(16例,94.12%)所占比例与间隔肥厚型心肌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75、10.162,均P<0.05)。间隔肥厚型心肌病Ⅲ导联R/S<1、主波向下所占的比例(21例,55.26%)与心尖肥厚型心肌病(4例,23.53%)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71,P<0.05),其余心电参数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心尖肥厚型与间隔肥厚型心肌病心电图表现不同,V4-6、-AVR导联T波,Ⅲ导联主波方向,结合心脏彩超、临床资料对不同类型肥厚型心肌病的早期诊断及肥厚部位的定位具有很好提示作用。
儿童闭合性Ⅲ型肱骨髁上骨折并桡神经损伤的疗效观察
袁毅, 金瑞, 姚杰, 李阳, 孙军
2020, 18(2): 185-187,276.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1200
230 2
摘要:
目的 探讨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Ⅱ期神经探查术治疗儿童闭合性Ⅲ型肱骨髁上骨折并桡神经损伤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安徽省儿童医院2012年8月—2018年12月采用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的42例闭合性Ⅲ型肱骨髁上骨折并桡神经损伤儿童,其中8例行Ⅱ期神经探查术,随访9~82个月(平均50.3个月)。根据Flynn肘关节功能和桡神经功能评定标准进行疗效评价。 结果 本组患儿42例,骨折术后1~2个月,X线检查均示骨性愈合,且无并发症。按照Flynn肘关节功能评定标准:优35例,良5例,可2例,优良率为95.23%。骨折术后2~3个月,根据桡神经功能评定标准,42例患儿中优27例,良7例,差8例,优良率为80.95%。评定为差的8例患儿,行Ⅱ期桡神经探查术,随访6~80个月,结果均为优。 结论 采用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闭合性Ⅲ型肱骨髁上骨折并桡神经损伤,手术操作安全简单、创伤小、肘关节功能恢复好。骨折术后建议观察3个月,多数患儿桡神经功能恢复好;若桡神经功能仍未恢复者,则行Ⅱ期桡神经探查术,也可获得满意疗效。
回顾性研究ERCP与LCBDE治疗胆管结石临床特点及结石复发情况
吴炎炎, 燕善军, 李大鹏, 郑海伦, 薛永举, 邓晓晶, 王启之, 汪强武, 汪建超
2020, 18(2): 188-190,207.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1201
284 3
摘要:
目的 研究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与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LCBDE)的临床治疗特点和结石复发情况,评价2种术式的优势与不足。 方法 对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在2012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184例临床资料完整,按术式分为2组:A组为ERCP组,94例;B组为LCBDE组,90例,分析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胆总管最大直径、结石最大直径、结石数目、结石复发(研究患者胆总管结石首次复发情况)、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相关指标。 结果 2组患者在年龄、结石最大直径、住院时间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性别、胆总管最大直径、结石数目、住院费用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患者胆总管结石首次复发人数为9例,复发率为9.57%,B组患者首次复发人数为10例,复发率为11.11%,A组低于B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2种术式均为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有效手术方式。高龄患者(>75岁)倾向于选择ERCP,结石直径较大的患者(≥1.5 cm)倾向于选择行LCBDE;ERCP组住院时间更短,结石复发率低于LCBDE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种术式结石复发率高峰期集中在术后1年内。
动脉导管内径对早产儿有血流动力学改变的动脉导管未闭并发症影响分析
陈超, 张兰, 李登峰, 潘家华
2020, 18(2): 191-193,223.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1202
231 3
摘要:
目的 探讨早产儿具有血流动力学改变的动脉导管未闭(HsPDA)与无血流动力学改变的PDA (nHsPDA)并发症的差异,以及不同内径组HsPDA并发症的差异。 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研究的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在中国科技大学附属第一医院NICU住院的早产PDA患儿71例,按照有无血流动力学改变分为HsPDA组和nHsPDA组,其中,HsPDA组又按照动脉导管内径大小分为大中小型3组,数据采用列联表独立性Fisher检验、t检验分析。 结果 nHsPDA组20例,HsPDA组51例,大型HsPDA组(>3.0 mm)15例、中型HsPDA组(1.5~3.0 mm)34例、小型HsPDA组(<1.5 mm)2例;HsPDA组[(2.67±0.97) mm]与nHsPDA[(1.77±0.75) mm]组的动脉导管内径大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HsPDA组与nHsPDA组在性别、胎龄分布、体重、Apgar评分、多胎以及干预措施(PS、机械通气)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HsPDA组与nHsPDA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大中小型HsPDA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大型HsPDA组ROP (7/15,46.67%)、IVH (4/15,26.67%)发生率均高于中小型组。不同内径对HsPDA出院前动脉导管是否关闭无显著影响。 结论 HsPDA组较nHsPDA组的平均动脉导管内径大,但对并发症无显著影响;不同动脉导管内径组HsPDA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DA优先采用保守支持治疗,必要时采取药物或手术封堵。
单操作孔胸腔镜心脏不停跳房间隔缺损修补手术临床疗效分析
王鹏, 刘学刚, 刁文杰, 刘戈, 李海慧, 施超, 刘以尧, 孟金金, 石宇
2020, 18(2): 194-196,212.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1203
288 2
摘要:
目的 探讨比较单操作孔胸腔镜心脏不停跳下手术与常规开胸手术行房间隔缺损修补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脏外科中心于2015年9月—2018年12月被诊断为房间隔缺损的先天性心脏畸形患者52例,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2组:观察组(单操作孔胸腔镜组)25例,采用单操作孔胸腔镜房间隔缺损修补手术;对照组(常规胸正中手术)27例,采用传统胸正中切口房间隔缺损修补手术。统计分析患者的一般情况、体外循环时间、手术总时间等围手术期指标以及术后并发症和术后随访情况。 结果 2组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2组手术时间、体外循环时间、上下腔阻断时间、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10.80±4.70) h vs.(14.28±6.13) h,t=2.282,P=0.027]、监护室时间[(28.19±9.15) h vs.(46.54±21.51) h,t=4.053,P<0.001]、术中输血量[(216.00±172.43) mL vs.(366.67±227.02) mL,t=2.679,P=0.010]、术后24 h引流量[(146.32±157.78) mL vs.(315.37±251.87) mL,t=2.893,P=0.006],住院天数[(14.84±3.33) d vs.(19.48±7.46) d,t=2.933,P=0.00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组患者术后随访2~36个月,无残余分流及其他异常,随访结果均满意。 结论 单操作孔胸腔镜下房间隔修补手术治疗房间隔缺损安全、有效、可行,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切口更美观,值得推广应用。
益肾蠲痹法含药血清对大鼠成骨和破骨细胞OPG/RANKL/RANK信号通路的影响
沈丽英, 李涯松, 张莹莹, 邹玉琼, 郝桂锋, 王天乐
2020, 18(2): 197-201.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1204
200 2
摘要:
目的 探讨益肾蠲痹法含药血清对骨代谢信号通路的影响。 方法 正常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益肾蠲痹组,分别经生理盐水和益肾蠲痹汤灌胃给药,获取含药血清;分离大鼠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利用碱性磷酸酶和Van kossa染色鉴定成骨细胞,TRAP和甲苯胺蓝染色鉴定破骨细胞;将成骨和破骨细胞各分为4组:对照组、益肾蠲痹法含药血清低、中和高浓度组;通过免疫印迹检测成骨细胞骨保护蛋白(OPG)、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和破骨细胞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RANK)的表达。 结果 低、中、高浓度含药血清诱导成骨细胞OPG的表达分别为对照组的97%(P=0.710)、122%(P=0.005)和155%(P<0.001),RANKL表达分别为对照组的81%(P<0.001)、63%(P<0.001)和53%(P<0.001),表明OPG和RANKL表达与含药血清浓度分别呈正、负相关;含药血清使破骨细胞RANK表达分别调节对照组的75%(P<0.001)、50%(P<0.001)和46%(P<0.001),表明RANK表达与含药血清剂量呈负相关。 结论 益肾蠲痹法含药血清通过调节OPG/RANKL/RANK信号轴可能在抗骨丢失过程中发挥作用。
太白楤木皂苷下调sirtuin 1表达对HEC-1B细胞侵袭和迁移的影响
杨温籐, 汪萌, 叶炜剑
2020, 18(2): 202-207.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1205
212 2
摘要:
目的 太白楤木皂苷(SAT)具有明显的抗肿瘤功能,本研究通过探究SAT对子宫内膜癌细胞HEC-1B增殖、迁移、侵袭的影响,以期为子宫内膜癌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实验分为对照组(未加药物)、阳性对照组(30μmol/L环磷酰胺)、SAT 10μmol/L组、SAT 20μmol/L组、SAT 30μmol/L组。以不同浓度SAT及环磷酰胺处理HEC-1B细胞后,采用CCK8法检测HEC-1B细胞增殖情况,平板细胞克隆形成实验检测菌落形成;Transwell小室试验检测SAT对HEC-1B细胞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实时荧光定量(qRT-PCR)法检测去沉默调控蛋白-1(sirtuin 1) mRNA相对表达量,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sirtuin 1蛋白、金属基质蛋白酶-2(MMP-2)、金属基质蛋白酶-9(MMP-9)表达。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阳性对照组、SAT处理组细胞增殖、侵袭、迁移数量显著降低(均P<0.05),且呈剂量依赖;与阳性对照组相比,SAT 20μmol/L组、30μmol/L组细胞增殖、侵袭、迁移数量显著降低(均P<0.05);与对照组相比,阳性对照组、SAT处理组MMP-2、MMP-9、sirtuin 1 mRNA、sirtuin 1蛋白水平显著降低(均P<0.05),且随SAT浓度升高而下降;与阳性对照组相比,SAT 20μmol/L组、SAT 30μmol/L组MMP-2、MMP-9、sirtuin 1 mRNA、sirtuin 1蛋白水平显著降低(均P<0.05)。 结论 太白楤木皂苷可抑制子宫内膜癌细胞HEC-1B细胞迁移、侵袭,可能与下调sirtuin 1表达有关,能为子宫内膜癌的治疗提供新可能。
血清抗磷脂酶A2受体抗体在特发性膜性肾病中的应用价值及与临床相关性探讨
金娟, 任燕, 龚建光, 赵黎, 何强
2020, 18(2): 208-212.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1206
370 4
摘要:
目的 探讨血清抗磷脂酶A2受体抗体(serum anti-phospholipase A2 receptorantibod,抗PLA2R抗体)在特发性膜性肾病(idiopathic membranous nephropathy,IMN)中的应用价值,并探讨其滴度与IMN患者蛋白尿水平、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肾功能、病理分期等临床指标的相关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浙江省人民医院2014年1月—2018年10月经肾活检确诊并有血清抗PLA2R抗体检测结果的79例IMN患者的完整临床及实验室检测指标。 结果 IMN患者抗PLA2R抗体阳性49例(62.0%);与抗PLA2R抗体阴性IMN相比,阳性患者总蛋白和白蛋白水平低;与低滴度抗PLA2R抗体组相比,高滴度组患者年纪更大,24 h尿蛋白量多,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总蛋白和白蛋白水平低;与轻度尿蛋白组相比,重度组高滴度抗PLA2R抗体比率高,血清肌酐、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高,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总蛋白和白蛋白低;与青年IMN患者相比,中老年IMN患者女性比率高,血清高滴度抗PLA2R抗体比率高,尿素氮高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水平低。血清抗PLA2R抗体滴度及其他实验室指标与病理分期无相关性。 结论 血清抗PLA2R抗体滴度与年龄、尿蛋白、肾功能、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血清总蛋白及白蛋白密切相关,在IMN诊断中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定量检测有助于临床病情判断。
全科临床研究
支架联合腹腔镜治疗对结直肠癌伴梗阻患者预后的影响
杨磊磊, 兰跃福, 周申康, 张锐利, 毕铁男, 方承锋
2020, 18(2): 213-216.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1207
255 4
摘要:
目的 探讨支架联合腹腔镜治疗对结直肠癌伴梗阻患者预后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09年1月—2013年1月台州医院收治的98例结直肠癌伴梗阻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支架组49例(先行肠内支架置入,后行腹腔镜一期吻合术),对照组49例,采用传统急诊开腹手术。对比分析2组的造口率、术中情况、术后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及5年生存率。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支架组造口率低(4.0%vs.91.8%)、手术时间短(P<0.001)、切口小(P<0.001)、出血少(P<0.001)、淋巴结清扫数目多(P=0.020)、排气时间短(P=0.024)、进食流质时间早(P=0.009)、止痛药使用时间短(P<0.001)、术后住院时间短(P<0.001)、造口并发症(P=0.027)及切口感染并发症少(P=0.03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对照组相比,支架组术中肿瘤大小(P=0.398)、住院费用(P=0.498)、术后出血(P=0.495)、吻合口瘘(P=0.320)、肠梗阻(P=0.204)及5年生存率(P=0.527)相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支架联合腹腔镜治疗结直肠癌伴梗阻患者近期疗效优势明显,远期疗效相当,并不增加肿瘤扩散转移风险,推荐用于梗阻性结直肠癌的治疗。
奥氮平与齐拉西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对糖脂代谢的影响
曹峰, 谢渭根
2020, 18(2): 217-219,232.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1208
233 4
摘要:
目的 探讨奥氮平与齐拉西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对糖脂代谢的影响。 方法 收集绍兴市第七人民医院2014年3月—2017年1月收治的9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每组45例,其中A组患者给予齐拉西酮治疗、B组给予奥氮平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糖脂代谢指标。 结果 治疗前和治疗后2、4、6周2组PANSS和CGI-S评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和B组治疗4、6周阳性症状分、阴性症状分、一般精神分及PANSS总评分均低于治疗前相应评分(均P<0.05);A组和B组治疗2、4、6周CGI-S评分低于治疗前相应评分(均P<0.05);A组治疗有效率为97.78%,高于B组的82.22%(P<0.05);治疗6周后B组FBS、INS、LDL水平均高于A组治疗6周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治疗6周后FBS降低,INS、LDL、HDL、CHOL及TG升高,B组治疗6周后FBS、INS、LDL、HDL、CHOL及TG均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齐拉西酮和奥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无明显差别,但齐拉西酮对患者糖脂代谢影响相对较小。
腹横肌平面阻滞联合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对结肠癌患者术后镇痛的影响
乐新会, 赵栋, 张宇帆, 吕华燕
2020, 18(2): 220-223.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1209
253 6
摘要:
目的 探讨腹横肌平面(transversus abdominis plane,TAP)阻滞联合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对结肠癌患者术后疼痛程度、炎性因子水平以及恢复效果的影响。 方法 选择金华市中心医院2018年9月—2019年9月收治的72例结肠癌手术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TAP组与联合组,每组36例,分别运用TAP阻滞与TAP阻滞联合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对比2组的术后疼痛程度、炎性因子水平及术后恢复情况。 结果 联合组术后各时间点的VAS评分均低于TAP组(均P<0.05),2组术后的VAS评分均呈逐渐降低趋势(均P<0.05),组间与时点间有交互效应;联合组术后的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0水平分别为(19.3±3.1) ng/L、(18.8±3.3) ng/L、(171.3±13.0) ng/L,均低于TAP组的(23.6±4.0) ng/L、(21.7±3.6) ng/L、(185.5±14.3) 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098、3.563、4.408,均P<0.001);联合组的术后下床时间、初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31.8±12.4) h、(41.2±11.9) h、(17.0±2.6) d,均短于TAP组的(40.1±13.2) h、(49.6±13.6) h、(19.6±3.1)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50、2.789、3.856,均P<0.05)。 结论 TAP阻滞联合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在结肠癌手术患者麻醉中的运用效果显著,可明显减轻术后疼痛,降低炎性因子水平,能促进患者术后尽早恢复,值得推行。
颅脑彩超在去骨瓣减压术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禚明, 朱建, 颜秀侠, 宋克义, 马景贺
2020, 18(2): 224-228.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1210
242 2
摘要:
目的 对高血压脑出血去骨瓣减压术后床边颅脑彩超的应用价值分析。 方法 回顾性分析安徽省亳州市人民医院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行去骨瓣减压术并在术后常规行生命体征实时监测、床边颅脑彩超监测与头颅CT定期复查的3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实验组。选择既往去骨瓣减压术后未行颅脑超声监测的3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对照组,对比2组患者再手术、恢复情况及预后。 结果 术后实验组颅内压>20 mm Hg (1 mm Hg=0.133 kPa)患者舒张期末流速下降,搏动指数升高,与颅内压正常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实验组术后经床边颅脑彩超共发现颅内病灶9例,以CT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颅脑彩超诊断术后并发症符合率81.82%。实验组病情变化再次手术6例,经床旁超声监测颅内血肿体积、血肿同侧侧脑室宽度与CT检查有较高一致性(t=0.155、0.147,P=0.880、0.886)。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二次手术时间更快,术后1周GCS评分提高,出院mRs评分降低,术后90 d脑疝发生率更低(均P<0.05)。 结论 高血压脑出血去骨瓣减压术后应用床边颅脑彩超能够及时监测患者术后病情变化,指导二次手术,值得选择。
丙种球蛋白对脓毒症患者免疫状态及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
周挺, 方建江, 李增攀, 周夷霞, 蒋黎, 韩文文, 董明俊, 余俊伟, 袁杰
2020, 18(2): 229-232.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1211
263 5
摘要:
目的 探讨丙种球蛋白在脓毒症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将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东部医院收治的118例脓毒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2组,每组59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观察组加用丙种球蛋白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临床指标(SOFA评分、APACHE-Ⅱ评分、WBC、HR)、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CD4+/CD8+)、免疫球蛋白(IgG、IgM、IgA)及血清炎性因子(CRP、TNF-α、IL-10)水平的变化。 结果 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SOFA评分[(6.72±1.25)分]、APACHEⅡ评分[(11.19±2.09)分]、WBC[(7.82±1.32)×109/L]及HR[(83.29±15.35)次/min]均明显降低(均P<0.001)。治疗后,观察组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CD4+、CD8+及CD4+/CD8+)显著改善(均P<0.05),且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5);对照组除CD8+无显著变化外,CD4+、CD4+/CD8+均明显改善(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IgG水平明显升高(P<0.05),且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体液免疫无明显变化(均P>0.05)。治疗后,2组促炎因子(CRP、TNF-α)水平显著降低(均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2组抑炎因子(IL-10)水平显著升高(均P<0.05),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丙种球蛋白治疗可明显增强脓毒症患者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状态,改善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有助于患者病情的改善。
超敏肌钙蛋白I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预后的影响及预测价值研究
赵冬琴, 赵轲, 楼晶晶, 杨越, 陈苗, 顾大东
2020, 18(2): 233-235,246.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1212
268 3
摘要:
目的 探究超敏肌钙蛋白I (hs-TnI)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预后的影响及预测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3月在诸暨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100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患者在90 d随访时Rankin量表(mRS)评分将其分为预后良好组(mRS 0~2分)和预后不良组(mRS 3~6分)。比较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治疗前实验室检查指标,分析hs-TnI水平与90 d预后的关系。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hs-TnI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结果 预后不良组患者年龄、女性比例、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曾患有卒中比例、收缩压、住院时间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均P<0.05);预后不良组病史及吸烟史比例、舒张压、心率与预后良好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预后不良组空腹血糖、低密度脂蛋白、血肌酐水平与预后良好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预后不良组白细胞计数水平、hs-TnI水平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均P<0.05),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水平明显低于预后良好组(均P<0.05);女性、年龄、既往卒中病史、入院时NIHSS评分、hs-TnI为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血红蛋白为预后良好的保护性因素(均P<0.05);hs-TnI的AUC值为0.818。 结论 hs-TnI升高是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改良版约翰霍普金斯认知量表在评估脑出血重症患者结束身体约束中的作用
陶琴琴, 卢锦竹, 徐孙燕, 张露, 陈茜, 何萍
2020, 18(2): 236-238.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1213
283 3
摘要:
目的 分析改良版约翰霍普金斯认知量表(Johns-Hopkins cognitive exam,ACE)在评估脑出血重症患者结束身体约束中的作用。 方法 选取2017年3月—2017年9月在绍兴市中心医院诊断且符合纳入标准的91例脑出血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ACE评分结果将其分为定向力正常组(38例)和定向力非正常组(53例),定向力正常组患者解除约束,定向力非正常组继续予以约束,比较2组患者的非计划拔管发生率、认知功能评分,分析定向力与认知总分的相关性。 结果 定向力正常组患者非计划拔管发生率(0.00%)明显低于定向力非正常组非计划拔管发生率(16.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定向力正常组患者的模仿能力、语言能力、注意力与计算力、记忆力及认知总分均明显高于定向力非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Spearman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定向力与其认知总分呈正相关(r=0.839,P<0.001)。 结论 ACE可通过评定患者定向力,评价患者认知功能,进而为脑出血重症患者解除身体约束提供参考。
自体牙本质颗粒联合富血小板血浆对引导骨再生治疗牙周骨缺损的效果分析
潘凌峰, 张景奎, 王嘉涵, 王梁
2020, 18(2): 239-242.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1214
229 4
摘要:
目的 探讨自体牙本质颗粒联合富血小板血浆治疗牙周骨缺损的效果。 方法 选取宁波口腔医院2016年10月—2018年2月收治的84例上颌前部单颗牙齿缺失伴水平骨缺损需进行单颗种植及引导骨再生治疗的患者,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术中植入Bio-oss人工骨粉,研究组术中植入自体牙本质颗粒联合富血小板血浆。分别于T0(手术前)、T1(术后2周)、T2(术后1年)等时间点对患者口腔进行锥形束CT (CBCT)检查,通过评测CBCT图像横截面口腔软组织情况,分析对比2组患者颊侧软组织剖面、颊侧骨厚度、颊侧软组织厚度、修复成功率、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红色美学评分的差异。 结果 2组颊侧软组织剖面、颊侧骨厚度、颊侧软组织厚度组间比较、时点间比较及分组与时间的交互作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T1时刻,研究组颊侧骨厚度比对照组大(P<0.05)。T2时刻,研究组颊侧软组织剖面比对照组大(P<0.05),2组颊侧骨厚度、颊侧软组织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年,2组患者修复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红色美学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自体牙本质颗粒联合富血小板血浆对于引导骨再生治疗牙周骨缺损有显著疗效,满足上前牙单颗种植牙的美学要求。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胱抑素C与脑微出血的相关性研究
谢增华, 陈强, 肖渊
2020, 18(2): 243-245.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1215
192 4
摘要:
目的 探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微出血(CMB)的危险因素以及血清胱抑素C (Cys-C)水平与CMB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方法 选取2016年10月—2019年7月于宁波市北仑区人民医院神经科住院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20例,住院7 d后行MRI-SWI序列检查,根据结果分为CMB组(39例)和无CMB组(81例),比较2组临床资料和检验结果的差异。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为自变量,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CMB发生的危险因素,Spearman相关性分析分析Cys-C水平与CMB数量的关系。 结果 CMB组年龄、SBP、DBP、hs-CRP均高于无CMB组(均P<0.05)。CMB组Cys-C水平为(1.23±0.11) mg/dL,无CMB组为(1.02±0.11) mg/d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9.754,P<0.05)。CMB组eGFR水平为(63.52±18.02) mL/(min·1.73 m2),无CMB组为(76.44±18.42) mL/(min·1.73 m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624,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SBP、eGFR、Cys-C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CMB的独立危险因素,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Cys-C水平与CMB数量呈正相关(r=0.482,P<0.001)。 结论 血清胱抑素C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CMB程度呈正相关,可以用于预测CMB的发生,早期筛选高危患者。
慢病防治研究
弥漫性轴索损伤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
沈和平, 王耿焕, 尹汉奎
2020, 18(2): 246-248.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1216
198 10
摘要:
目的 分析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e axonal injury,DAI)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特点,探讨影响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因素,为早期干预提供临床依据。 方法 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收录2016年1月—2018年1月在嘉兴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治疗的DAI患者85例,收集患者基线信息,包括人口学信息、入院格拉斯哥评分(Glasgow coma scale,GCS)、昏迷时间、是否手术、是否合并其他部位损伤、高血压病、糖尿病、吸烟、饮酒、院内感染等资料。利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 scale,MoCA)评估DAI患者受伤3个月时的认知功能状态,再进行t检验、χ2检验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 85例DAI患者中62例出现认知功能障碍,患病率为72.9%,认知功能障碍以注意力、抽象思维、延迟记忆等方面损害为主(t值分别为9.004、12.424、7.423,均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年龄、昏迷时间对整体认知功能影响有统计学意义,OR值分别为1.842、3.013,95%CI值分别为1.211~4.323、1.872~6.214,P值分别为0.034、0.013。 结论 DAI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发病率高,主要表现在注意力、抽象思维、延迟记忆等方面的损害,年龄、昏迷时间是认知功能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
牙周基础治疗对2型糖尿病伴慢性牙周炎患者血清生化指标及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
武玮, 郝树立, 周玉森, 梅艳洁, 刘振飞
2020, 18(2): 249-251,281.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1217
244 3
摘要:
目的 通过对2型糖尿病伴慢性牙周炎患者进行牙周基础治疗和常规治疗,分析牙周基础治疗对患者血清中生化指标及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 方法 选择2017年8月—2019年2月亳州市人民医院内分泌及口腔科2型糖尿病伴轻中度慢性牙周炎住院患者共120例,男性58例,女性62例,年龄(56.63±10.96)岁。利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牙周基础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各60例,牙周基础治疗组进行糖尿病常规治疗(包括糖尿病宣教、牙周健康教育、饮食指导、血糖控制)和牙周基础治疗[包括菌斑控制、洁治术和龈下刮治术(根面平整术)、术后洗必泰含漱(3次/d)],常规治疗只进行糖尿病常规治疗。比较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2组的血清生化指标(血糖、血脂、糖化血红蛋白比值、血钙、血磷、C-反应蛋白)及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1β、IL-6、IL-10)水平。 结果 治疗前牙周基础治疗组与常规治疗组年龄、性别、BMI、腰围、空腹C肽、牙周炎情况、生化指标及炎症因子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3个月后牙周基础治疗组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比值、甘油三酯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均P<0.05);牙周基础治疗组TNF-α、IL-1β水平较常规治疗组明显下降,IL-10水平较常规治疗组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牙周基础治疗可以通过降低血糖、血脂及调节炎性细胞因子水平来改善2型糖尿病合并慢性牙周炎患者的糖脂代谢及炎症状态。
血浆miR-133、miR-208及miR-499表达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关系
王猛, 胡芳, 曾莉容, 吴金家, 黄艺芳, 苏炳森, 莫艳玲
2020, 18(2): 252-254,321.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1218
271 3
摘要: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浆中miRNA-133、miRNA-208和miRNA-499表达水平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为进一步判定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提供参考。 方法 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2月广东省中山火炬开发区医院心内科住院治疗的150例冠心病患者为观察组,同时选取150例非冠心病患者为对照组,比较2组的Gensini评分及血浆中miRNA-133、miRNA-208和miRNA-499的表达水平,数据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观察组血浆miRNA-133、miRNA-208和miRNA-499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均P<0.05);依据Gensini评分,150例冠心病患者可进一步分为3组,轻度狭窄组45例,中度狭窄组72例,重度狭窄组33例,3组比较发现,血浆miRNA-133、miRNA-208和miRNA-499表达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轻度狭窄组低于中度狭窄组和重度狭窄组,中度狭窄组低于重度狭窄组(均P<0.05);冠心病患者血浆中miRNA-133、miRNA-208和miRNA-499表达水平分别与Gensini评分呈正相关(均P<0.05)。 结论 外周血循环中miRNA-133、miRNA-208和miRNA-499表达水平在监测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中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妇幼卫生研究
当归芍药散加味治疗盆腔炎患者的临床效果
陈湘宜, 胡欣欣
2020, 18(2): 255-257,261.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1219
320 5
摘要:
目的 探讨当归芍药散加味治疗盆腔炎的疗效及对患者纤维蛋白原、红细胞压积、血沉、炎症因子等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温州市中医院收治的盆腔炎患者96例,按照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2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甲硝唑治疗,观察组应用当归芍药散加味治疗,检测2组患者纤维蛋白原、红细胞压积以及血沉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检测患者治疗前后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以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比较2组总有效率、血流动力学、炎症因子水平。 结果 观察组临床有效率为97.9%,高于对照组的72.9%(χ2=12.042,P=0.001)。观察组治疗后纤维蛋白原[(2.5±0.1) g/L]、红细胞压积[(34.9±1.3)%]及血沉[(11.9±1.7) mm]均低于对照组的(3.1±0.1) g/L、(40.2±1.3)%、(24.2±1.1) mm (t=29.394、19.973、42.086,均P<0.001);观察组治疗后炎症因子IL-6为(58.8±2.8) ng/mL、CRP水平为(4.9±0.7) ng/mL以及TNF-α水平为(3.2±0.6) mg/mL,均低于对照组的(88.5±4.9) ng/mL、(8.6±0.8) ng/mL、(7.1±1.0) mg/mL (t=36.460、24.115、23.169,均P<0.001)。 结论 采用当归芍药散加味治疗盆腔炎,可以有效改善患者IL-6、CRP以及TNF-α等炎症反应因子,促进患者纤维蛋白原、红细胞压积以及血沉等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提高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糖皮质激素受体α、β mRNA在婴幼儿喘息患儿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姚欢银, 马兰, 董虹, 童海明, 王小仙, 陈啸洪, 刘淑梅
2020, 18(2): 258-261.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1220
294 3
摘要:
目的 研究婴幼儿喘息患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中糖皮质激素受体(glucocorticoid receptor,GR)αmRNA和GRβ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为选择性应用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GC)和早期干预提供实验依据。 方法 选取2015年9月—2018年1月绍兴市人民医院儿内科住院的50例婴幼儿喘息(重症19例)和25例对照组进行研究。研究对象入院后次日晨空腹抽取静脉血2 mL,采用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PBMC,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PBMC中GRαmRNA和GRβmRNA表达量。 结果 婴幼儿喘息重度组GRαmRNA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中位数2.870×10-2 vs.0.266×10-2,U=2.204,P=0.028),与轻度组(中位数0.865×10-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0.650,P=0.516);重度组GRβmRNA表达量(中位数0.057×10-2)显著高于轻度组和对照组(中位数0.003×10-2、0.001×1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3.388,P<0.001;U=3.969,P<0.001);重度组GRα/β比值(中位数25.900×10-2)显著低于轻度组和对照组(中位数780.800×10-2,U=2.708,P=0.007;98.000×10-2,U=2.192,P=0.028),恢复期GRα/β比值(中位数253.500×10-2)较急性期(中位数51.100×10-2)显著升高(U=2.084,P=0.037)。临床症状严重度评分与GRβmRNA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r=0.762,P=0.029),与GRα/β比值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r=-0.760,P=0.037)。 结论 重度婴幼儿喘息主要表现为GRβmRNA表达量增加,GRα/β比值降低。随着临床症状评分的升高,GRβmRNA表达量增加,GRα/β比值下降。
早产儿PICC导管最佳置入长度与体重的相关性
黄海英, 刘梅
2020, 18(2): 262-264,337.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1221
347 4
摘要:
目的 分析早产儿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导管最佳置入长度与体重的相关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2019年5月在浙江萧山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行PICC置管的150例早产儿临床资料,患儿置管24 h内均经胸片拍摄确定导管尖端位置、测量胸片上PICC导管最佳置入长度,并获取置管当日体重数据,对患儿PICC置管情况及置管静脉分布进行描述,通过Pearson相关性分析、一元线性回归分析探究不同置管静脉最佳置入长度与体重的相关性。 结果 150例早产儿中,有89例(59.33%) PICC置管导管尖端达到最佳位置,28例(18.67%)导管置入过深,12例(8.00%)导管置入过浅,21例(14.00%)导管路径异常;其中贵要静脉最佳位置到位率最高(66.22%),贵要静脉置入过深发生率也最高(22.97%),大隐静脉置入过浅发生率最高(20.00%),头静脉路径异常发生率最高(32.00%);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早产儿PICC不同置管静脉导管最佳置入长度和体重均呈正相关(均P<0.05);一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早产儿PICC不同置管静脉最佳置入长度与体重均有一定线性关系(均P<0.05)。 结论 早产儿PICC导管异位发生率较高,且在不同置管静脉中异位情况分布有一定差异,临床应结合早产儿具体情况选择合理置管静脉;早产儿PICC导管最佳置入长度与体重相关,可以用来指导PICC置管,但具体回归方程有待临床进一步校验。
社区卫生研究
医联体背景下北京市C区社区医务人员精神卫生知识与培训需求调查
徐会利, 周雅婷, 邓明, 辛园园, 马良, 朱庆生, 徐唯, 张旋, 张柠
2020, 18(2): 265-268,317.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1222
225 5
摘要:
目的 了解在C区精神卫生医联体建立后,社区医务人员精神卫生知识的掌握程度,分析医务人员的培训需求,为进一步提高社区医务人员精神卫生服务能力提供决策参考。 方法 对北京市C区37个社区的575位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对社区医务人员精神卫生知识掌握程度和培训需求开展描述统计分析,采用方差分析和χ2检验比较分析不同特征人群知识掌握程度等变量差异,采用二项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社区医务人员对社区提供精神卫生服务认知差异的影响因素。 结果 社区医务人员精神卫生知识平均知晓率为87.5%,不同岗位医务人员精神卫生知识得分存在差异,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8.220,P<0.001),预防保健人员精神卫生知识知晓率最高(90.1%),护理人员知晓率最低(83.2%);82.8%的被调查者认为精神卫生知识培训有帮助;社区医务人员对精神卫生知识培训需求有差异(χ2=185.074,P<0.001),被调查者对精神疾病识别和诊断内容的培训需求最高;86.0%的被调查者认为社区有必要开展精神卫生诊疗服务,工作岗位影响社区医务人员对社区提供精神卫生服务的认知(χ2=10.416,P=0.015)。 结论 为进一步发挥社区在精神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中的作用,需针对社区不同岗位医务人员设定个性化培养方案,通过培训提高社区不同岗位医务人员提供精神卫生服务的意识和能力。
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
磁共振低频振幅对青少年与成年抑郁症患者静息态功能变化的研究
康嘉慧, 孔令韬
2020, 18(2): 269-272.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1223
291 7
摘要:
目的 分别研究首发未用药的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和成年抑郁症患者脑活动性改变情况,探索两者的共性和差异,进一步明确青少年抑郁症与成年抑郁症病理生理学基础和发病机制上的差异,以期为青少年抑郁症的准确诊断及特异性治疗提供依据。 方法 选取2009年7月—2017年12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精神医学科和沈阳市精神卫生中心就诊的抑郁症患者,通过广告招募、门诊推荐等方式收集受试者,在进行人口学资料收集及量表评估诊断后,对30名首发未用药的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及其28名青少年健康对照,以及31名首发未用药的成年抑郁症患者及其34名成年健康对照,进行头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扫描,再对得出的青少年2组及成年2组标准ALFF脑图分别进行两样本t检验,以获得组间显著差异的脑区,再比较青少年组与成年组差异脑区的异同性。 结果 与健康对照相比,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在右侧背外侧额上回、右侧额中回、右侧内侧额上回、右侧眶部额上回的ALFF值显著升高,未发现ALFF值显著降低的脑区;成年抑郁症患者与其健康对照相比,在双侧岛盖部额下回、双侧脑岛、双侧豆状壳核、右侧中央沟盖、右侧中央前回的ALFF值显著升高,未发现ALFF值显著降低的脑区。 结论 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和成年抑郁症患者均存在脑功能异常,并且均表现为活动性增高,而未发现活动性降低的脑区,但两者发生改变的脑区存在差异,提示青少年抑郁症的神经生物学基础以及发病机制可能会区别于成年抑郁症。
诊断技术研究
扩散峰度成像参数在帕金森病诊断中的价值研究
张忠伟, 李杨飞, 潘璟琍, 刘素芝, 黄沛钰, 樊树峰, 饶钦盼
2020, 18(2): 273-276.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1224
292 3
摘要:
目的 利用扩散峰度成像技术评估帕金森病患者黑质微观结构改变情况,探讨扩散峰度成像参数在帕金森病诊断中的价值。 方法 收集温州医科大学附属台州医院2017年8月—2018年6月神经内科收治的45例帕金森病患者(PD组)和39例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对照者(HC组),均行颅脑结构磁共振成像(MRI)和扩散峰度成像(DKI)检查,对DKI数据进行后处理获得各向异性分数(fractional anisotropy,FA)、平均扩散率(mean diffusivity,MD)、轴向扩散率(axial diffusivity,AD)、径向扩散率(radial diffusivity,RD)、峰度各向异性分数(fractional anisotropy of kurtosis,FAk)、平均峰度(mean kurtosis,MK)、轴向峰度(axial kurtosis,AK)、径向峰度(radial kurtosis,RK)参数图,手工勾画双侧黑质作为感兴趣区(ROI),比较黑质各参数值在PD组和HC组之间的差异,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有统计学差异的参数值的诊断效能。 结果 黑质FA值、FAk值、MK值、AK值在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D组黑质FA值较HC组降低,而FAk值、MK值、AK值升高。黑质FA值、FAk值、MK值、AK值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54、0.875、0.654、0.818。 结论 扩散峰度成像参数可用于帕金森病的诊断,黑质FAk值诊断效能最高。
肝脏原发性癌肉瘤的CT征象
陆力坚, 黄璐
2020, 18(2): 277-281.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1225
221 2
摘要: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肉瘤的CT表现特点,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方法 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7例肝癌肉瘤患者的临床及CT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本研究收集2009年1月—2018年2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肝脏原发性癌内瘤患者7例,其中6例为男性,1例为女性,年龄42~64岁。患者均以腹痛为主要临床症状就诊。3例有肝硬化病史,4例有慢性乙型肝炎病史。3例患者CA199、AFP阳性,1例患者CA125阳性。肿瘤的最大直径为7.0~27.0 cm,4例肿瘤周边有纤维组织假包膜形成。7例肿瘤组织均由癌性成分与肉瘤成分混杂排列而成,癌性成分包括:肝细胞癌5例,胆管细胞癌2例;肉瘤成分包括:纤维肉瘤4例,血管肉瘤2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1例。7例患者均行CT平扫及三期对比增强扫描。7例肿瘤均为体积巨大的单发病灶,3例为外生型,4例局限于肝轮廓内,3例类圆形,4例不规则形。CT平扫,肿瘤呈不均匀低密度影,内见大片状坏死囊变或厚壁分隔多房囊变区。三期增强扫描显示病灶表现为边缘向中心逐渐填充强化,动脉期肿瘤实质表现为轻中度强化,门静脉期及延迟期肿瘤实质较周围肝实质表现为稍低密度(4例)或出现等密度区(3例)。 结论 原发性肝癌肉瘤是临床上罕见的恶性肿瘤,CT检查显示肝脏来源的巨大肿块、肿瘤中心大片状或不规则厚壁多房囊变、三期增强扫描表现为边缘向中心逐渐填充强化、门静脉期和延迟期肿瘤实质呈稍低密度或出现等密度区等CT征象,有助于肝癌肉瘤的诊断。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CT三维重建膈肌形态学与CAT评分相关研究
张叶娜, 赵伟和, 陈静璐, 杜学奎, 华奇峰, 孙守忠
2020, 18(2): 282-285.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1226
285 5
摘要:
目的 通过64排螺旋CT三维重建获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膈肌的三维立体形态,探讨COPD患者膈肌形态学指标与慢阻肺CAT评分量表的关系。 方法 对中国科学院大学宁波华美医院(宁波市第二医院)2010年12月—2014年10月门诊和住院的受试者,按COPD诊治指南中的诊断标准分为COPD组(30例)及健康对照组(20例),进行肺功能检查、慢阻肺评估测试问卷(CAT)评分和肺CT扫描,获得CT三维重建后膈肌的主要形态学指标:膈肌总长度(Ldi),膈肌总面积(Adi),膈肌与胸壁的对合面积(Aap)。比较这些指标在COPD组内不同严重程度患者之间有无差异,分析这些形态学指标与慢阻肺评估测试问卷(CAT)评分的相关性。 结果 ①随着COPD疾病严重程度的增加,在冠状位、矢状位膈肌总长度、膈肌总面积、膈肌与胸壁的对合面积逐渐减小,慢阻肺CAT评分逐渐增高,并且在不同严重程度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②膈肌总长度、膈肌总面积、膈肌与胸壁的对合面积与慢阻肺CAT评分量表呈负相关,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CT三维重建是评价膈肌功能解剖学的一种可靠的方法,可以用它来评判COPD患者膈肌的功能。
医学综述
ALK融合基因阳性的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进展
赵梅, 张以若, 杜瀛瀛
2020, 18(2): 286-290.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1227
394 11
摘要:
肺癌是目前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中80%以上为非小细胞肺癌,由于起病隐匿且缺乏特异性症状,多数患者诊断时已是晚期,放化疗及分子靶向治疗成为其主要的治疗手段。EML4-ALK融合基因是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靶点之一,它是通过细胞外配体结合区与胞内的酪氨酸激酶区结合,导致酪氨酸激酶激活并表达,从而获得致癌作用。ALK融合基因阳性肺癌占非小细胞肺癌总体的3%~5%,对ALK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有效。克唑替尼作为第一个用于治疗晚期ALK重排肺癌的药物,耐受良好,与传统化疗相比受益更大,提高客观缓解率,且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二三代药物包括赛瑞替尼、艾乐替尼、布格替尼和劳拉替尼也取得可观的临床获益,与一代药物相比更具优势。随之而来的问题是ALK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耐药,包括固有耐药和获得性耐药,目前最常见的耐药机制是ALK基因的二次突变,L1196M突变和G1202R突变分别是克唑替尼和二代ALK抑制剂最常见的耐药突变。目前针对耐药发生后,首选的治疗措施是下一代ALK抑制剂,其他还包括与热休克蛋白90抑制剂或培美曲塞的联合治疗。充分了解耐药机制将有助于耐药后的个体化治疗。本文叙述了ALK阳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的关键临床试验,以及有关耐药诊治的相关进展。
外泌体在支气管哮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李竹英, 王婷, 李寒梅
2020, 18(2): 291-294.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1228
268 11
摘要:
哮喘是一种以气道高反应性为特征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肥大细胞能够分泌炎症因子引起炎症反应,介导周围组织破坏,诱导气道黏液高分泌,增加气道高反应性。成纤维细胞在长期慢性气道炎症刺激下导致管腔狭窄、气道高反应性。上皮细胞调节气道平滑肌张力,在损伤和炎症刺激时刺激炎症细胞内流以及分泌大量炎性和营养性介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以快速分化修复损伤肺部细胞、改善哮喘气道炎症状态。miRNA广泛参与细胞增殖、分化、转运体调控及多种疾病的进展和转移。研究发现,外泌体与哮喘、癌症、心血管疾病等多种炎症疾病的发病机制有关。外泌体是一种广泛分布于唾液、血浆、乳汁、脑脊液、尿液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等体液中的纳米级囊泡,含多种蛋白质、DNA、mRNA、miRNA和脂质,外泌体具有诱导炎症细胞增殖、迁移、分化、凋亡、调节机体免疫应答、运输核酸参与细胞间通讯等作用。不同细胞可分泌包含有特定内含物的外泌体,能够参与细胞间的物质传递和信号转导。近年来人们逐渐认识到不同细胞来源的外泌体及其相关的miRNA在哮喘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本文就以上不同细胞来源的外泌体、外泌体miRNA在哮喘发病机制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为哮喘的防治提供新靶点。
环指蛋白43基因在肿瘤中的表达
朱林波, 李鹏飞, 张鹏斌, 陈建伟
2020, 18(2): 295-297,310.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1229
442 15
摘要:
环指蛋白43(ring finger protein 43,RNF43)是巨人蛋白家族成员,具有环状结构的泛素链接酶结构域和跨膜区等特征性序列,编码E3泛素化激酶,具有E3泛素-蛋白连接酶活性。RNF43因与锌指蛋白3(zinc and ring finger 3,ZNRF3)存在高度结构同源而在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研究中受到关注。研究表明,RNF43主要通过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受体结合,泛素化卷曲蛋白受体和靶向溶酶体途径降解来抑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活性。RNF43功能的缺失导致卷曲蛋白降解的减少或缺乏,从而增强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活性。RNF43的Wnt膜受体清除效应是通过与膜受体结合介导的,故较多研究认为RNF43定位于细胞膜。但也有部分学者认为RNF43是细胞核定位,甚至并无特定细胞器定位,而散在分布于细胞质内。RNF43基因的异常表达和基因突变被认为与多种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现有研究主要包括结直肠肿瘤病变、胃腺癌、胰腺囊性病变、肝癌、卵巢肿瘤、子宫内膜腺癌和神经胶质瘤等。尽管总体研究支持RNF43是一种抑癌基因,但仍有小部分研究提示存在癌基因可能。本文将从RNF43基因的结构基础及定位、生物学功能及其在部分肿瘤中的表达情况做一综述。
维生素D与胎儿生长受限关联的研究进展
王智慧, 沈旭娜, 陈新宵, 严育宏
2020, 18(2): 298-302.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1230
274 5
摘要:
胎儿生长受限(fetal growth restriction,FGR)是常见的妊娠并发症,与围产儿死亡率高和青少年健康成长问题及成年后心血管及代谢性疾病密切相关。尽管FGR的发病率高达5%~10%,但目前仍没有很好的预防和治疗方法。维生素D是人体必需的一种脂溶性激素,在人体中有多种存在形式,1,25(OH)2D为其活性形式,能与维生素D受体(vitamin D receptor,VDR)结合并发挥广泛的生物学功能,对正常妊娠的维持以及胎儿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作用。VDR属核受体超家族成员,是维生素D代谢途径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参与激活调节和启动众多涉及到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基因的表达与调控。VDR基因存在多态性并影响VDR的转录活性,改变VDR蛋白功能,并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维生素D的功能,与多种疾病的遗传易感性相关。人体和动物实验研究表明:子宫内膜基质以及妊娠早期蜕膜组织细胞中均有VDR表达,VDR蛋白参与早期胚胎植入过程的免疫调节,FGR患者胎盘VDR表达下降。因此,孕期维生素D状态以及VDR基因多态性可能与胎儿生长发育迟缓以及新生儿低出生体重有关。本文就维生素D、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态性与FGR的关系作一综述。
预防/保健 中医/康复
温针灸结合推拿手法治疗寒湿型膝关节骨关节炎的疗效观察
沈林兴, 王菊艳, 钱丰, 黄耀珍, 王洋
2020, 18(2): 303-306.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1231
218 4
摘要:
目的 观察温针灸结合推拿手法治疗寒湿型膝关节骨关节炎的疗效。 方法 桐乡市中医医院、嘉兴市第一医院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220例寒湿型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10例。对照组给予温针灸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辅以手法推拿,推拿后参照对照组行温针灸治疗。2组均治疗2个疗程。比较2组临床疗效、疼痛程度、膝关节功能、健康调查简易表MOS SF-36评价生活质量,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 观察组临床治愈率(34.55%)高于对照组的20.00%(χ2=5.866,P=0.015);治疗后,2组疼痛分级指数(PRI)、目测类比定级法(VAS)、现有疼痛强度(PPI)评分较治疗前均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t=-6.912、-10.364、-8.975,均P<0.001);而2组膝关节功能各维度评分及总分、生活质量各维度分值较治疗前均上升,且观察组膝关节功能各维度评分及总分(t=5.465、5.059、3.863、6.014、13.852,均P<0.001)、生活质量各维度分值(t=8.777、9.877、2.963、5.553、5.799、2.127、5.714、4.403,均P<0.05)高于对照组。 结论 较单纯温针灸治疗寒湿型膝关节骨关节炎,结合推拿手法能优化疗效,缓解疼痛、改善膝关节功能及生活质量,且安全性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全科医学教育研究
形成性评价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胸外科规培中的应用
徐广文, 徐世斌, 徐美清, 李萍, 宋瑰琦, 解明然
2020, 18(2): 307-310.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1232
273 8
摘要:
目的 探讨形成性评价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胸外科规培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2019年1—6月期间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胸外科规培的60名住培学员为研究对象,按照入科时间的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人。观察组采用Mini-CEX联合DOPS的形成性评价,对照组采用终结性评价。比较2组出科考核成绩包括理论成绩及技能成绩、问卷调查的满意度评分,比较带教老师对2组住培学员的满意度评分。 结果 观察组出科理论考核成绩(91.57±3.09 vs.87.87±3.20)和技能考核成绩(91.17±2.35 vs.86.93±2.38)均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在自主学习能力、技能操作规范、临床思维能力及教学方法评价得分等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医患沟通能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带教教师认为观察组学员自主学习能力、技能操作规范和临床思维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学员医患沟通能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Mini-CEX联合DOPS的形成性评价强调评价的反馈,注重学习过程的改进,应用于胸外科住培中可提高培训效果及教学质量,值得推广。
医学综合研究
脑卒中主要照顾者的准备度和成人依恋对其照顾能力的影响
田幸, 庄丽英, 周海燕
2020, 18(2): 311-313,340.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1233
210 5
摘要:
目的 探讨脑卒中主要照顾者的照顾能力现状,及照顾者准备度和成人依恋在其中所起的作用。 方法 使用方便抽样,选择2018年7月—2019年1月间在浙江省2所三甲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脑卒中患者223例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主要照顾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基本资料调查表、中文版照顾者准备度量表、亲密关系体验问卷和脑卒中患者照顾者综合照顾能力评估问卷等进行调查。数据导入SPSS 22.0统计学软件,使用t检验和方差分析进行照顾能力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且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进入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结果 脑卒中主要照顾者的照顾准备度得分为(15.31±4.87)分。依恋回避得分为(3.28±0.76)分,依恋焦虑得分为(3.52±0.83)分。安全型依恋者102人,占45.7%。照顾能力得分为(95.64±23.47)分。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照顾者准备度、已照顾总时间、患者自理程度、安全型依恋和照顾者文化程度可影响脑卒中主要照顾者的照顾能力(F=28.442,P<0.001),且可解释总变异的55.3%。 结论 医护人员应关注脑卒中主要照顾者的照顾能力,帮助照顾者做好照顾前的身心准备,根据照顾者的不同依恋类型和文化程度,采取个性化的培训方式,提高其照顾能力,改善患者和照顾者的生活质量。
某院恶性肿瘤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监测及危险因素分析
洪燕, 郭海萍, 陈金连, 黄维芬, 李军华
2020, 18(2): 314-317.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1234
357 9
摘要:
目的 调查某院恶性肿瘤患者多重耐药菌(MDRO)感染情况及危险因素。 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2月儋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恶性肿瘤患者1 280例,根据其药敏试验结果分为MDRO感染组(270例)和非MDRO感染组(1 010例),分析MDRO的检出情况。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恶性肿瘤患者MDRO感染的危险因素。 结果 1 280例恶性肿瘤患者,MDRO感染发生率为21.09%(270/1 280)。270例MDRO感染患者共检出多重耐药菌菌株295株,居前3位的分别为鲍曼不动杆菌(31.19%)、铜绿假单胞菌(23.05%)及大肠埃希菌(19.32%)。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长期卧床(OR=2.804,95%CI:1.725~4.364)、侵入性操作(OR=3.907,95%CI:2.914~7.523)、使用抗菌药物种类(OR=5.306,95%CI:4.105~9.248)、使用抗菌药物时间(OR=3.117,95%CI:2.208~6.731)、低白蛋白水平(OR=2.105,95%CI:1.286~3.740)是恶性肿瘤患者MDRO感染的危险因素。 结论 恶性肿瘤患者MDRO的危险因素较多,应针对这些危险因素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以降低MDRO感染的发生率。
失眠认知行为疗法对酒依赖患者睡眠质量及情绪的影响
王晓娇, 申变红
2020, 18(2): 318-321.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1235
317 4
摘要:
目的 探讨失眠的认知行为疗法对于酒依赖患者睡眠质量和抑郁、焦虑情绪等方面的影响,为临床提供参考。 方法 招募了于2017年5月—2018年12月期间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收治的符合入组标准的酒依赖患者共66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和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接受失眠的认知行为疗法干预,总干预时间持续4周。并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评估2组患者的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抑郁和焦虑情绪。 结果 2组患者的人口学资料及基线PSQI评分、SDS评分、SA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入睡时间评分[(1.77±0.52)分vs.(2.21±0.67)分,P=0.004]、睡眠时间评分[(1.26±0.83)分vs.(1.72±0.95)分,P=0.040]、睡眠效率评分[(0.76±0.84)分vs.(1.26±0.75)分,P=0.013]及PSQI总分[(9.38±6.29)分vs.(13.54±6.85)分,P=0.013]、SDS评分[(36.81±7.76)分vs.(45.47±8.25)分,P<0.001]、SAS评分[(33.18±6.73)分vs.(42.26±11.48)分,P<0.001]均低于对照组,2组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失眠的认知行为疗法可有效改善酒依赖患者的睡眠质量、抑郁和焦虑情绪,减少其入睡时间,增加总睡眠时间,提高睡眠效率,改善睡眠质量,有助于患者病情恢复。
全科护理研究
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并发高灌注综合征的研究
符晓艳, 王羚入, 江礼, 李囿佑, 喻刚连, 周华东
2020, 18(2): 322-324.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1236
224 4
摘要:
目的 研究探讨颈动脉支架置入术高灌注综合征的发生与年龄、收缩压和血管狭窄程度的相关性。 方法 选取2011年1月—2015年12月在陆军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神经内科行颈动脉支架置入术的257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术前行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了解患者脑血流基本情况,术后1、12、24 h再行床旁TCD检查和术前的检查结果进行对比,根据TCD检查结果将257例患者分为CHS组13例为研究组和无CHS组244例为对照组,分析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后高灌注综合征的发生与年龄、收缩压和血管狭窄程度的相关性。 结果 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后高灌注综合征的发生率为5.1%(13/257),随着年龄的增加、收缩压的增高、血管狭窄程度的增大,CHS的发生率逐渐增高(χ2=17.973、24.357、23.488,均P<0.001)。 结论 高灌注综合征是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后少见但严重的并发症,高龄、收缩压≥170 mm Hg (1 mm Hg=0.133 kPa)、血管狭窄程度≥90%的患者更易发生。临床工作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的血压变化情况,严格控制好血压,特别是高龄、血管高度狭窄的患者,是预防和减少高灌注综合征发生的护理要点。
基于循证的围术期护理在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王少华, 路遥, 李曼林, 赵晖, 梁启胜, 刘伟
2020, 18(2): 325-328.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1237
284 2
摘要:
目的 探讨基于循证的围术期护理在腹腔镜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快速康复(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选择2017年1月—2018年5月亳州市人民医院择期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80例,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循证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各40例。常规护理组患者予以常规术前宣教、胃肠道准备、引流管观察、饮食护理、下床活动、疼痛护理等一般护理;循证护理组患者给予一般护理联合循证护理,即针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患者提出围术期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并优化护理方案。比较2组患者心理状态、术后并发症、术后切口愈合情况以及术后最早下床活动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 结果 2组患者在护理前SAS以及SD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护理干预前比较,2组患者SAS及SDS评分均明显降低,且循证护理组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与常规护理组比较,循证护理组患者术后腹腔出血、腹腔感染、切口下出血以及切口感染发生率虽然有所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循证护理组切口愈合情况明显较好,最早下床活动时间[(3.03±0.80) d]以及平均住院时间[(7.13±1.07) d]较常规护理组的(5.08±0.97) d和(9.60±1.34) d明显缩短(t=-10.304,-9.157,均P<0.001)。 结论 基于循证的围术期护理可以降低腹腔镜结直肠癌患者术后腹腔出血、腹腔感染、切口下出血以及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切口愈合,缩短卧床时间以及平均住院时间,促进患者术后康复。
畲医搓痧疗法联合护理干预在高血压性头痛患者中的应用
叶玉珠, 潘铨
2020, 18(2): 329-331,334.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1238
207 2
摘要:
目的 探讨畲医搓痧疗法联合护理干预治疗高血压性头痛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方法 将丽水市中医院2017年3月—2019年3月间收治的86例高血压性头痛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畲医搓痧疗法。2组患者均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2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血压、头痛发作频率、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舒张功能。采用健康状况调查简表(SF-36)评价患者生活质量。 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5.35%vs.81.40%,χ2=4.074,P<0.05)。观察组治疗后头痛发作频率[(1.85±1.02)次/月vs.(2.96±1.36)次/月]、舒张压[(76.93±8.66) mm Hg vs.(84.36±7.15) mm Hg]和收缩压[(126.18±13.29) mm Hg vs.(132.45±14.45) mm Hg]显著低于对照组,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舒张功能率[(6.48±1.25)%vs.(5.32±1.62)%]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SF-36量表各维度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 结论 畲医搓痧疗法联合护理干预治疗高血压性头痛疗效显著,能显著减少患者头痛频率,改善高血压和血管内皮功能障碍,提高生活质量。
全科诊疗实践
MECP2基因新生无义突变导致Rett综合征1例的临床特点及分子遗传学分析
梅道启, 王媛, 梅世月, 张耀东, 陈国洪
2020, 18(2): 332-334.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1239
226 5
摘要:
Rett综合征(Rett syndrome)是一种X连锁显性遗传神经发育退行性疾病,发病率为1/(10000~15000)[1]。X染色体上甲基化CpG结合蛋白2(methyl-CpG binding protein 2,MECP2)基因缺失突变是引起Rett综合征最常见的原因,该基因定位于Xq28染色体上[2-3]。该病多为新生突变,家族遗传少见;多见于女性,男性儿童罕见[4]。临床特征为6~18月龄开始起病,早期运动功能、智力发育正常,渐出现手部刻板动作,已获得手部功能丧失、智力发育倒退或低下[5],目前Rett综合征诊断主要根据临床表型及基因检测分析。现报道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神经内科确诊的1例MECP2基因新发无义突变所致女性Rett综合征,结合文献总结其临床表现,分析实验室及分子遗传学特征,了解其基因型与表型的相关性,旨在提高临床医生对本病的进一步认识。
广西藤茶致多器官功能障碍1例
罗发新, 向长溢, 宁宗, 朱继金
2020, 18(2): 335-337.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1240
418 13
摘要:
藤茶,系葡萄科蛇葡萄属植物显齿蛇葡萄Ampe-lopsis grossedentata (Hand.-Mazz.) W.T.Wang.的嫩茎叶[1],又名甜茶藤或霉茶(莓茶)等,广泛分布于两广、云南、贵州、湖南、湖北、福建等地,且各地藤茶品种均显著不同,本例患者所服用的藤茶经实地考察后被证实为广东蛇葡萄Ampelopsiscantoniensis (Hook.et Arn.) Planch (见图1)。藤茶味甘淡,性凉,当地人爱采集其嫩叶经加米酒炒制、晾晒后泡水饮用,有多年的饮用历史,具有清热解毒、祛风湿、抗炎、抗肿瘤之功效,深受当地人喜爱。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于藤茶的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做了大量研究及药物开发利用,未见有藤茶不良反应的报道。
WT1(+)急性髓系白血病M2型合并中枢性尿崩症1例并文献复习
曹忠钰, 吴涛, 汉英, 薛锋, 毛东锋, 潘耀柱, 王存邦, 白海
2020, 18(2): 338-340.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1241
202 7
摘要:
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是一类髓系造血干祖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以骨髓与外周血中原始和幼稚细胞异常增生为主要特征。尿崩症(diabetes insipidus,DI)是精氨酸加压素(AVP)又称抗利尿激素(ADH)分泌缺陷或肾脏对精氨酸加压素不敏感所导致的综合征,分为中枢性尿崩症(central diabetes insipidus,CDI)和肾性尿崩症(nephrogenic dia-betes insipidus,NDI)[1]。中枢性尿崩症是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一种罕见的并发症,目前全球仅有约100例已发布的病例报告[2]。近期我科收治1例WT1(+)急性髓系白血病M2型合并中枢性尿崩症患者,现报道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