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16年  第14卷  第7期

专家论坛
三级医院中全科医学的定位和作用
于德华, 潘莹, 张斌, 陆媛, 张含之, 王明虹, 范会芹
2016, 14(7): 1061-1063,1110.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2016.07.001
261 22
摘要:
2010年3月国家颁发的《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规划》中提出,鼓励三级医疗机构建立全科医学科。2014年6月上海市卫计委批复同意同济大学附属杨浦医院(上海市杨浦区中心医院)设立全科医学执业科目,医院设立全科医学科,开设全科门诊与全科病房。全科医学科致力于健康管理、慢病管理、全科医学人才培训与学术研究等,是上海2家具备全科医学诊疗资质的三级医院之一。本文通过介绍同济大学附属杨浦医院全科医学科开设1年来门诊和病房的临床实践、总结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各项合作、开展多层次的人才培养和面向我国全科医学发展与社区卫生服务的科学研究这四大方面分析三级医院中全科医学的临床功能定位,即体现在为患者提供连续性、综合性,符合全科思维、全科理念的具有人文关怀的医疗服务过程;指明三级医院建立全科医学科的必要作用,为大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搭建沟通桥梁,并促使双向转诊顺利进行;指导社区全科医生理论和临床知识的学习,为广大全科医生搭建高层次培训平台;探讨构建三级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协同发展模式,强调三级医院的全科医学科在区域卫生协同发展中产生的重要作用,实现资源互补和资源利用最大化,推进医疗机构间的互相协作、协同发展。
全科医学讲堂
新生儿黄疸的诊断与治疗
张士发, 茅双根
2016, 14(7): 1064-1065.
124 0
摘要:
全科医学论著
甲状腺激素水平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患者早期结果的影响
王恒, 朱德浩, 姚允泰, 周程辉, 李立环
2016, 14(7): 1066-1069.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2016.07.002
210 0
摘要:
目的 通过回顾性分析正常甲状腺功能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术后相关并发症,探讨不同甲状腺激素水平是否影响CABG患者的早期结果。 方法 收集2010年7月—2014年3月由阜外医院同一手术团队治疗的男性正常甲状腺功能CABG患者资料,其中311例低甲状腺激素水平[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浓度1.79~2.93 pg/ml]为试验组(L组),经左室射血分数、年龄进行1∶1匹配,311例高甲状腺激素水平(FT3浓度2.94~4.09 pg/ml)患者为对照组(H组)。观察早期结果项目包括:机械辅助呼吸时间、ICU滞留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新发脑梗死、心肌梗死、新发房颤、急性肾功能不全(AKI)、恶性心律失常、气管切开、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植入、院内死亡等事件。 结果 L组的术后住院天数6(6,9)(四分位数表示)明显长于H组的术后住院天数6(6,9)(Z=4.159,P<0.05),IABP植入率为2.6%及AKI发生率为17.7%,高于H组的0.3%及9.0%(χ2=5.524、10.136,P<0.05)。而院内死亡、气管切开、血液透析、恶性心律失常、新发脑梗死、新发房颤、心肌梗死等早期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甲状腺激素水平显著影响CABG的早期结果。
经皮椎板间内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观察
高全有, 韩康, 高浩然, 马琼, 胡薇, 蔺啸, 杨文学, 房子强, 杨涛, 李辽波, 钱济先
2016, 14(7): 1069-1072,1152.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2016.07.003
219 1
摘要:
目的 评价和总结经皮椎板间入路使用椎间孔镜(percutaneous 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discectomy,PTED)治疗特定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症状改善及安全性指标,从而为特定性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寻找合理的治疗方法。 方法 回顾性分析于2012~2014年在骨科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并给予经皮椎板间入路使用椎间孔镜治疗的患者共计51例。使用电话、电子邮件、门诊随访等方式对患者的术中及术后各因素进行详实准确的随访,在患者的VAS疼痛改善、腰椎功能及生存质量提高等方面进行综合的评估和总结。对所有患者均进行至少6个月标准化的术后随访,并在术后及术后6个月就观察指标进行观察。 结果 所有患者在术后及术后6个月疼痛情况较前均有明显改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Lehmann腰椎功能评分和SF-36生存质量评分均较术前亦有明显改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手术疗效方面,所有患者术后6个月时对其MacNab疗效进行评估,其优良率为92.1%。 结论 对于符合手术适应证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使用经皮椎板间入路椎间孔镜治疗相对安全,可实现微创治疗,并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患者的疼痛、功能和生活质量较术前均有明显的改善,在临床工作中可以进一步的使用和推广。
温肾益气中药调节重症肺炎MMP-2和MMP-9表达的实验研究
吴庆国, 陈晔, 江劲
2016, 14(7): 1073-1076.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2016.07.004
220 0
摘要:
目的 观察温肾益气中药对重症肺炎大鼠金属基质蛋白酶(MMP-2、MMP-9)表达的影响。 方法 将100只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正常饲养,其余4组气管穿刺注入肺炎克雷伯菌制备重症肺炎模型,并分别以无菌蒸馏水及相应浓度的温肾益气饮灌胃,1次/d,共7 d。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并采用血常规分析仪测定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计数,采用免疫蛋白印迹实验测定肺组织PI3K、AKT1、P-AKT1、MMP-2、MMP-9的蛋白表达水平。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其余各组明显偏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中剂量组及高剂量组均有所降低(P<0.05),低剂量组无明显变化。各组大鼠之间的PI3K和AKT1蛋白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P-AKT1、MMP-2及MMP-9明显不同(P<0.05);与对照组相比,其余各组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及高剂量组均有明显降低,且各用药组之间的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MP-2和MMP-9与P-AKT1表达水平呈正相关性(r=0.896、0.547,P<0.05)。 结论 温肾益气中药能够通过PI3K/AKT通路下调MMP-2与MMP-9的表达,减轻细胞外基质降解和炎性应激反应,可能为其治疗重症肺炎的药理机制之一。
应用iTRAQ技术筛选DNT与低级别胶质瘤差异表达蛋白
陈晓东, 廖秋林, 张伟, 彭大云, 王蔚, 张海燕
2016, 14(7): 1077-1079,1089.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2016.07.005
164 0
摘要:
目的 应用同位素标记相对和绝对定量蛋白质组学技术(iTRAQ)联合液相串联质谱筛选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肿瘤与低级别胶质瘤的差异表达蛋白。 方法 收集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肿瘤(编号113)与低级别胶质瘤(编号114)各6例实体组织冻存新鲜标本,各组标本混合,通过蛋白质提取,蛋白质浓度测量(采用Bradford定量),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蛋白质酶解,iTRAQ标记,SCX分离,再进行基于QE的液质联用分析,得到信息数据。使用蛋白质鉴定软件Mascot 2.3.02,选择UniProt-Human数据库,然后进行数据库搜索和生物信息学分析。依据蛋白质丰度水平,当差异倍数达到1.3倍以上,且经统计检验其P<0.05时,视为差异蛋白。 结果 鉴定出了中国大陆黄种人DNT相对于低级别胶质瘤的差异蛋白质88个,其中上调蛋白质44个,下调蛋白质44个。这些差异蛋白具有不同生物学活性,并参与多种代谢及信号通路。其中重要的蛋白有水通道膜内在蛋白1、丝氨酸/苏氨酸激酶、细胞内氯离子通道蛋白1、膜联蛋白A1、谷氨酰胺合成酶、硫酸软骨素多糖蛋白4、S100A9、S100A16、S100A13、异柠檬酸脱氢酶等。 结论 iTRAQ技术实用可靠,有效筛选出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肿瘤与低级别胶质瘤的差异表达蛋白。
3D打印技术在成人DDH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官建中, 刘亚军, 吴敏, 周建生, 王照东, 陈笑天
2016, 14(7): 1080-1082.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2016.07.006
200 3
摘要:
目的 探讨3D打印技术在成人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DH)行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及意义。 方法 选择8例髋关节发育不良(Crowe各型成人DDH终末期骨性关节炎)患者,其中男性3例,女性5例;年龄45~63岁,平均年龄53.6岁。其中CroweⅠ型1例,CroweⅡ型3例,CroweⅢ型3例,CroweⅣ型1例,术前应用3D打印技术打印髋关节模型,确定髋臼硬化及缺损部位、缺损范围、卵圆窝骨赘增生情况,制定术前计划、模拟手术操作,术前确定真正的髋臼中心、假体模型的大小。实施手术操作,记录术中所见髋臼硬化及缺损部位、缺损范围、卵圆窝骨赘增生情况,记录髋臼打磨的范围,记录所选用假体的大小,记录手术时间及出血量,术后对患者髋关节活动进行评价。 结果 8例患者术中所见髋臼缺损及硬化部位、缺损部位大小、术中对髋臼假体打磨的范围、术中确定髋臼中心位置与3D打印假体模型完全一致,手术时间、出血量较过去传统手术明显减少,术前准备假体大小与术中所用一致,术后髋关节功能改善明显,活动良好。 结论 3D打印技术降低了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行全髋关节置换的手术难度,手术时间及出血量减少,术后患髋活动良好,具有广泛的临床意义。
齐拉西酮联合奥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后单一巩固治疗的疗效研究
唐建良, 金卫东, 江长旺, 蒋永红
2016, 14(7): 1083-1085,1242.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2016.07.007
211 0
摘要:
目的 观察齐拉西酮联合奥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后单一巩固治疗的疗效与安全性。 方法 选取197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起始为齐拉西酮联合奥氮平治疗,5周后随机分为齐拉西酮合并奥氮平组98例(联用组),单用齐拉西酮组99例(单药组),所有入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后1、5、7、9、12周末使用阳性症状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评定患者临床症状严重程度与药物不良反应。 结果 治疗后1、5、7、9、12周末时2组间同时段PANSS、CG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单药组与联用组在治疗1周末时,PANSS评分均开始持续下降(t=-4.76,P=0.00;t=-8.89,P=0.00),治疗后5、7、9、12周末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单药组与联用组在治疗1周末,CGI评分均开始持续下降(t=-1.84,P=0.10;t=-1.73,P=0.18),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5、7、9、12周末,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组TESS评分比较,在治疗第7周末、第12周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用组部分患者出现体质量增加,体重指数、血压升高等。 结论 齐拉西酮联合奥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5周后,单用齐拉西酮治疗与联合奥氮平使用疗效相当,单用齐拉西酮组不良反应相对较少,改善治疗依从性,可能有利于患者长期维持治疗。
复杂纵膈孤立性纤维性肿瘤的诊断与外科治疗分析
张雷, 刘学刚, 李小军, 刘戈, 宋超, 耿阳
2016, 14(7): 1086-1089.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2016.07.008
177 0
摘要:
目的 探讨复杂性纵膈孤立性纤维性肿瘤(solitary fibrous tumor,SFT)的临床特点、诊断及外科治疗方法,分析此类疾病的治疗预后情况。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2015年6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经术后病理和免疫组织化学分析确诊的3例复杂性纵膈SFT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术后随访情况进行分析。3例患者临床表现:刺激性干咳为主1例,胸闷、气短1例,胸部不适感1例。术前均行胸部增强CT检查等常规检查,未见转移等其他手术禁忌症,术前充分准备,根据肿瘤所在的部位,选择不同的外科手术方法。手术方式:1例左后下纵膈肿瘤经左进胸行肿瘤切除术;1例左后下纵膈肿瘤经左进胸行肿瘤切除联合左下肺叶切除术;1例右后下纵膈肿瘤经右进胸行肿瘤切除术,并在外侵严重处用钛夹标记,术后4周行放射治疗。随访主要复查项目为术后1个月复查胸部X线片,术后3~6个月复查胸部CT,术后1~3年每年复查一次胸部CT。 结果 3例患者均手术顺利,肿瘤完整切除。其中1例患者术后出现胸闷症状加重,经对症处理后好转。3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期间均无复发及转移。 结论 复杂纵膈孤立性纤维性肿瘤是一种少见的纵膈肿瘤,诊断需经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分析,首选外科手术治疗,完整切除预后良好,需严密随访,外侵严重术后需辅助放疗。
腹腔镜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结肠癌的疗效和术后并发症的Meta分析
乔正博, 洪书剑, 彭辉, 庞姗姗, 黄埔, 李强, 黄鹤
2016, 14(7): 1090-1094,1162.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2016.07.009
301 2
摘要:
目的 应用Meta分析的方法对腹腔镜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结肠癌的疗效和术后并发症进行对比。 方法 自CNKI、维普等数据库检索2005年1月—2015年1月收录的对比腹腔镜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结肠癌的疗效和术后并发症的随机对照研究。制定文献纳入的标准,严格按照标准筛选文献。提取数据资料,用RevMan 4.7进行Meta分析。 结果 共纳入文献25篇,全体样本量合计2 766例,其中腹腔镜手术治疗组1 392例,开腹手术治疗组1 374例。基本数据中除体重指数外,2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Meta分析结果提示:腹腔镜手术治疗组手术时间[WMD=14.81,95%CI(-0.44,30.05),P=0.06]、淋巴结清除数量[WMD=-0.40,95%CI(-0.79,-0.00),P=0.05]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腹腔镜手术治疗组术中出血量少[WMD=-86.10,95%CI(-102.14,-70.05),P<0.000 01],术后排气时间短[WMD=-1.32,95%CI(-1.66,-0.99),P<0.000 01],住院天数缩减[WMD=-4.25,95%CI(-5.62,-2.87),P<0.000 01]。腹腔镜组肠梗阻的发生率低于开腹组(16% vs.58%,P=0.000 3),术后发生肠瘘的几率低(5% vs.67%,P=0.01)。2组患者的3年生存率、5年生存率、5年复发率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应用腹腔镜技术治疗结肠癌,短期疗效具有明显优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而远期疗效与开腹手术相似,在临床上值得大力推广。
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3对糖尿病大鼠胰岛素受体底物1及其丝氨酸磷酸化水平的影响
张旭, 陈俊国, 吴鸣, 陆燕, 章爱莲, 王琼, 平明芳
2016, 14(7): 1095-1097.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2016.07.010
136 0
摘要:
目的 观察糖尿病大鼠肝脏和骨骼肌中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3(SOCS-3)、胰岛素受体底物1(IRS-1)及丝氨酸磷酸化胰岛素受体底物1(PIRS-1Ser307)水平,探讨其在胰岛素抵抗发生中的机制。 方法 将40只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20只)和糖尿病组(20只)。对照组大鼠予以普通饲料喂养,糖尿病组大鼠予以高糖高脂饲料喂养4周后腹腔注射链脲霉素,其中16只大鼠制成2型糖尿病模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大鼠肝脏和骨骼肌中SOCS-3、IRS-1 mRNA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肝脏和骨骼肌中SOCS-3、IRS-1、PIRS-1Ser307蛋白水平。应用t检验及Pearson直线相关进行数据分析。 结果 ①与对照组相比,糖尿病组大鼠肝脏和骨骼肌SOCS-3 mRNA显著升高(P<0.05),IRS-1 mRNA显著降低(P<0.05);糖尿病组大鼠肝脏和骨骼肌SOCS-3和PIRS-1Ser307蛋白显著升高(P<0.05),IRS-1蛋白显著降低(P<0.05);②糖尿病组大鼠肝脏和骨骼肌SOCS-3蛋白与IRS-1蛋白呈负相关(r=-0.865、-0.756,P<0.05),与PIRS-1Ser307蛋白呈正相关(r=0.678、0.663,P<0.05)。 结论 糖尿病大鼠可能通过上调SOCS-3基因,增加IRS-1丝氨酸磷酸化水平和降低IRS-1表达,诱发胰岛素抵抗。
自身免疫性重症肌无力患者选择他汀类药物辅助间充质干细胞输注治疗的效果
沙鹏, 韩琦, 王云甫
2016, 14(7): 1098-1100.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2016.07.011
165 4
摘要:
目的 研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输注联合他汀类药物用于自身免疫性重症肌无力(MG)患者的临床效果。 方法 连续选择2013年2月—2014年5月来医院确诊的自身免疫性重症肌无力患者共2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激素和(或)免疫抑制剂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和他汀类药物应用,对比2组患者的肌力Lennon评分、临床症状的综合功能进步评分包括进步程度、认识功能、运动功能、自理动作以及社会适应指标,及CD4+T淋巴细胞表面CD28的表达和IL-4水平的差异性。 结果 随访约3个月后,2组患者的Lennon评分均降低,综合功能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变化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比较2组患者的综合功能评分,观察组患者的进步程度、认识功能、运动功能、自理动作以及社会适应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CD28分子和IL-4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降低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联合他汀类药物能够有效改善MG患者肌无力的临床效果,可能跟CD4+T淋巴细胞表面CD28的表达和IL-4水平的降低有关。
悬雍垂腭咽成形术治疗OSAHS的远期疗效观察
曹海燕, 陆华东
2016, 14(7): 1101-1103.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2016.07.012
166 3
摘要:
目的 探讨悬雍垂腭咽成形术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远期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为改善OSAHS患者预后提供临床依据。 方法 选择南浔区人民医院2010年1月—2013年1月就诊的50例中、重度OSAH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悬雍垂腭咽成形术治疗,于术前及术后1、12、24个月时检测患者呼吸暂停通气指数(AHI)、总睡眠时间、最低血氧饱和度(SaO2)、3+4期睡眠比例、快速动眼睡眠比例和魁北克睡眠问卷(QSQ)测评,于术前及术后24个月时行Epworth嗜睡量表(ESS)测评,并对2组患者的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 结果 在50例患者中共47例完成调查(94.00%);术后24个月,ESS测评结果显著优于术前(Z=2.611,P<0.05);术后1、12、24个月时,SaO2、3+4期睡眠比例、快速动眼睡眠比例均高于术前,AHI均低于术前(P<0.05);术后12、24个月时,SaO2、3+4期睡眠比例、快速动眼睡眠比例均高于术后1个月,AHI均低于术后1个月(P<0.05);术后1、12、24个月时,QSQ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高于术前(P<0.05);术后12、24个月时,QSQ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高于术后1个月(P<0.05);术后12、24个月时,QSQ各维度评分及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悬雍垂腭咽成形术能够显著改善中、重度OSAHS患者的远期睡眠疗效及生活质量,明显减轻了患者嗜睡程度,值得临床重视。
闭合复位经皮穿钉治疗儿童肱骨高位髁上骨折的体会
李阳, 孙军, 袁毅
2016, 14(7): 1104-1106.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2016.07.013
127 1
摘要:
目的 介绍采用手法闭合复位加经皮穿克氏钉治疗儿童肱骨高位髁上骨折的方法及治疗体会。 方法 选择2013年1月—2015年7月安徽省儿童医院骨科治疗的32例儿童肱骨高位髁上骨折患儿,均采用手法闭合复位后加直接经皮肤穿交叉克氏钉治疗,术后予以肘关节石膏托外固定4周,4周后复查摄片见骨折愈合后拆除石膏,拔钉后配合功能锻炼。 结果 32例患儿分别于术后1、3、6、12个月获得随访,随访期最短3个月,最长12个月。根据术后肘关节功能恢复情况,采用Flynn肘关节评分标准:32例患儿术后经过3~12个月的随访,优26例,良5例,可1例。所有治疗均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患儿肘关节活动功能最短在术后1.5个月,最长在术后3个月恢复正常。32例患儿中无一例出现骨折再移位,无肘关节活动功能受限,无一例发生尺神经损伤,未出现钉尾激惹感染病例。 结论 闭合复位加经皮穿克氏钉可有效治疗儿童肱骨高位髁上骨折,避免传统切开复位方法所引起的手术创伤及术后疤痕的形成,可获得良好的肘关节功能。利用手法闭合复位加经皮穿克氏钉技术治疗儿童肱骨高位髁上骨折可以维持较强的骨折复位后的稳定性,手术操作简单、安全、创伤小、远期无疤痕,而且并发症少,非常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合并糖尿病患者血浆白细胞介素33变化的临床意义
郑瑞, 李妙男, 吴文婷, 王洪巨
2016, 14(7): 1107-1110.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2016.07.014
132 0
摘要:
目的 研究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合并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患者血浆白细胞介素33(interleukin 33,IL-33)水平变化与ACS相关性。 方法 选取本院年龄≥65岁的住院患者188例行冠脉造影检查,男性105例,女性83例,平均年龄(70.8±4.4)岁。将其分为3组:ACS合并糖尿病者为糖尿病组(64例),ACS不合并糖尿病者为非糖尿病组(73例),冠脉造影正常且不合并糖尿病者为正常对照组(51例)。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浆IL-33浓度。采用Gensini评分对每支血管病变狭窄程度进行定量计算。 结果 血浆IL-33浓度在糖尿病组较非糖尿病组、非糖尿病组较对照组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糖尿病组多支血管病变者明显高于非糖尿病组,而单支血管病变者少于非糖尿病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糖尿病组多支血管病变者IL-33浓度明显高于单支病变者。糖尿病组和非糖尿病组患者Gensini评分值与血浆IL-33水平均呈正相关(r=0.663,P<0.01)。 结论 老年ACS患者血浆IL-33水平明显升高,且升高水平与冠脉病变程度有关,提示老年ACS患者的血管内皮存在炎症反应,合并糖尿病时加重。
阜阳地区120例发热呼吸道症候群住院患者的细菌病原谱分析
杨理理, 韩明锋, 腾小宝, 赵凤德, 时靖峰, 张小华, 李国兰
2016, 14(7): 1111-1113,1219.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2016.07.015
114 0
摘要:
目的 了解阜阳地区发热呼吸道症候群住院患者的细菌病原谱构成,为临床医生的经验性用药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对阜阳市第二人民医院自2014年10月—2015年9月符合发热呼吸道症候群定义的120例住院患者行痰培养、血培养、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尿抗原检测进行病原学检测,检测病原菌包括肺炎链球菌(SP)、金黄色葡萄球菌(SA)、肺炎克雷伯菌(KP)、流感嗜血杆菌(HI)、铜绿假单胞菌(PA)、A组乙型链球菌(β-HA)、肺炎支原体(MP)、肺炎衣原体(CT)、嗜肺军团菌(LP)。 结果 120份病例的阳性率为43.3%,其中各病原菌比例SP为15.8%(19/120)、SA为0.8%(1/120)、KP为5.0%(6/120)、HI为9.2%(11/120)、PA为7.5%(9/120)、MP为9.2%(11/120)、未检测到β-HA、CT、LP,混合感染率为4.2%(5/120)。120例患者均诊断为社区获得性肺炎,其中单纯社区获得性肺炎75例,病原菌感染的阳性率为38.7%(29/75),混合感染2例,混合感染率为2.7%。有基础肺病慢性阻塞性肺病病史的病例45例,病原菌感染的阳性率为48.9%(23/45),混合感染3例,混合感染率为6.7%。 结论 阜阳市发热呼吸道症候群住院患者的前3位致病菌为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和肺炎支原体,混合感染较常见。发热呼吸道症候群的主要疾病为社区获得性肺炎。单纯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和有慢性阻塞性肺病病史的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的细菌病原谱存在差异。
全科临床研究
2种手术方式治疗高位肛瘘的疗效比较
袁先仓
2016, 14(7): 1114-1117.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2016.07.016
185 0
摘要:
目的 比较切开挂线选择性缝合术与切开挂线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临床疗效,探讨治疗高位肛瘘较为可靠有效的手术方法。 方法 选择2010年10月—2014年10月在淮南市第一人民医院治疗的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60例,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30例)采用切开挂线选择性缝合术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切开挂线治疗,比较2组治愈时间、治愈率、肛门功能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 观察组治愈时间为(22±4) d,对照组治愈时间为(24±5) d,2组治愈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40,P<0.01);观察组治愈率为96.7%,对照组治愈率为86.7%,2组治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57,P<0.05);观察组术后肛门功能评分为(4.8±1.2)分,对照组术后肛门功能评分为(6.8±1.3)分,2组术后肛门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71,P<0.01);随访半年,对照组复发4例,观察组无复发,2组均无肛门失禁者。 结论 切开挂线选择性缝合术与切开挂线均可有效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与切开挂线比较,切开挂线选择性缝合术治疗高位肛瘘治愈时间短、治愈率高、肛门功能恢复好,是治疗高位肛瘘较好的手术方法之一。肛瘘管道切除缝合加肛瘘主管挂线法用于高位复杂性肛瘘的治疗可获得较好的效果。
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内固定治疗发生髋内翻的危险因素分析
王先明, 崔凯, 曹玉强, 邰鹏越
2016, 14(7): 1117-1119.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2016.07.017
203 1
摘要:
目的 探讨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行内固定术治疗后发生髋内翻的危险因素,为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和护理提供理论支持。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4年12月间盘锦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59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标准:经影像学确诊为股骨转子间骨折;骨折均为新鲜闭合性骨折;患者非病理性或其他类型骨折;患者意识清醒且无精神疾病。对患者临床均给予内固定术治疗,术后患者一期愈合。依据患者术后是否发生髋内翻,将患者分为髋内翻组和无髋内翻组。制作危险因素调查表,收集2组患者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骨密度、骨折分型、内固定术、小转子复位、负重时间等因素资料。采用单因素和Logistic回归分析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 结果 159例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术后24例发生髋内翻,髋内翻发生率为15.1%。单因素和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体质量指数、骨密度、骨折分型、小转子复位、负重时间是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内固定术后发生髋内翻的危险因素。 结论 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内固定术后易发生髋内翻,年龄、体质量指数、骨密度、骨折分型、小转子复位、负重时间是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内固定术后发生髋内翻的危险因素。
Proseal型喉罩对神经外科介入手术患者应激性反应的影响
许小诚, 王琳, 许君琴, 林学正
2016, 14(7): 1120-1122.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2016.07.018
109 0
摘要:
目的 观察Proseal型喉罩置入对神经外科介入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及应激性反应的影响。 方法 选择2015年1—8月收治的需行神经外科介入手术的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符合手术指征,ASA分级Ⅱ~Ⅲ级,按照配对分组法分为2组,每组40例,2组均给予长托宁0.5 mg、咪达唑仑0.05 mg/kg、依托咪酯0.3 mg/kg、罗库溴铵0.6 mg/kg,芬太尼3 μg/kg,面罩给氧,肌松满意后,对照组采取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观察组给予Proseal型喉罩置入,记录2组患者不同时刻血流动力学相关指标及皮质醇水平。 结果 观察组插管时、插管5 min及拔管时MAP、HR分别为(85.9±10.2) mm Hg、(83.6±9.4) mm Hg、(87.6±8.9) mm Hg、(69.8±6.7)次/min、(68.7±6.9)次/min、(65.3±6.9)次/min,均低于对照组的(95.4±9.6) mm Hg、(90.1±8.3) mm Hg、(96.4±9.3) mm Hg、(75.8±6.8)次/min、(76.1±7.2)次/min、(71.4±6.5)次/min,血流动力学更为平稳,P均<0.05。观察组插管时、插管5 min、拔管时、拔管后5 min皮质醇水平均分别为(34.6±1.1) ng/ml、(34.1±1.2) ng/ml、(37.9±1.5) ng/ml、(37.4±1.9) ng/ml,均低于对照组的(35.9±1.2) ng/ml、(35.8±1.3) ng/ml、(40.3±1.6) ng/ml、(40.9±2.1) n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Proseal型喉罩置入对神经外科介入手术患者应激性反应水平较低,血流动力学更为平稳,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脑梗死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神经缺损程度和预后转归的相关性分析
章永强, 李灵晓, 应小卫, 王希佳, 袁芬芬
2016, 14(7): 1123-1124,1137.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2016.07.019
153 0
摘要:
目的 观察脑梗死患者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水平,探讨Hcy水平与脑梗死发病和预后的关系,为脑梗死的早期监测和治疗提供参考。 方法 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治疗的92例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选择80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的空腹血浆Hcy水平。对92例脑梗死患者依据临床神经功能的缺损程度评分标准进行评分,并比较不同缺损程度患者的血浆Hcy水平和短期内的死亡、伤残情况。 结果 试验组患者的平均血浆Hcy为(18.13±4.51)μ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24±2.88)μmol/L (χ2=15.712,P=0.01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患者神经缺损程度为轻型、中型和重型组的血浆Hcy分别为(15.83±2.51)μmol/L、(18.99±4.24)μmol/L和(13.13±3.98)μmol/L,组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随访1年,暂无结局患者的血浆Hcy水平为(16.31±1.54)μmol/L,致残或死亡患者的平均血浆Hcy水平为(20.43±3.01)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571,P=0.008)。 结论 脑梗死患者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明显升高,与神经缺损程度相关,是脑梗死患者病程监测、预后判断的灵敏指标。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合并高胆固醇血症患者hs-CRP及sVCAM-1的影响
孟辉, 王宇平
2016, 14(7): 1125-1126,1223.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2016.07.020
147 0
摘要:
目的 分析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合并高胆固醇血症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及可溶性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soluble 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 1,sVCAM-1)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2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100例冠心病合并高胆固醇血症患者,随机分为A组(阿托伐他汀,40 mg/d,50例,其中不稳定心绞痛25例,急性心肌梗死25例)和B组(阿托伐他汀,10 mg/d,50例,其中不稳定心绞痛25例,急性心肌梗死25例)。2组患者均口服阿托伐他汀治疗12周,比较2组第4、12周血清中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hs-CRP及sVCAM-1的水平。所有数据应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 结果 2组患者治疗前TC、hs-CRP及sVCAM-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肌梗死患者hs-CRP及sVCAM-1水平显著高于不稳定心绞痛患者(P<0.05);治疗第4、12周2组患者血脂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A组显著低于B组(P<0.05),第12周下降更为显著(P<0.05);治疗第12周A组患者hs-CRP及sVCAM-1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且第12周较第4周下降显著(P<0.05);各组在治疗过程中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 结论 大剂量阿托伐他汀长期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安全有效,降脂的同时降低炎症因子,稳定斑块。
地奈德乳膏联合多润皮肤护理剂治疗慢性湿疹的疗效观察
陈天柱, 潘晓雯, 贾天剑
2016, 14(7): 1127-1128,1168.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2016.07.021
179 2
摘要:
目的 观察地奈德乳膏联合多润皮肤护理剂治疗慢性湿疹的疗效。 方法 将78例门诊就诊的慢性湿疹患者简单随机抽样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2例外用地奈德乳膏(重庆华邦制药有限公司)和多润皮肤护理剂(济南蓝科医学工程有限公司),每天各2次,对照组36例外用地奈德乳膏,2次/d,2组均使用4周。治疗前后对部位、症状及皮损面积的总积分按EASI评分进行评价。治疗过程中观察并记录药物的不良反应。2个月后对治愈的患者进行复发率的随访。 结果 治疗组42例中痊愈28例,显效10例;对照组36例中痊愈15例,显效9例,2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759,P<0.05)。对治愈病例2个月后随访复发率,治疗组28例治愈中有2例复发,复发率为7.1%,对照组15例治愈中有5例复发,复发率为33.3%,2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结论 地奈德乳膏联合多润皮肤护理剂治疗慢性湿疹有较好疗效,安全性较高。
改良电抽搐治疗对抑郁发作患者甲状腺功能和性激素的影响
汤晨东, 沈小燕, 郑瑶, 査显友, 李亚玲, 李国荣, 唐建良
2016, 14(7): 1129-1131.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2016.07.022
191 0
摘要:
目的 探讨抑郁发作患者接受改良电抽搐治疗(modified 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MECT)后甲状腺功能和性激素的变化。 方法 选择符合ICD-10诊断标准的抑郁发作患者57例,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法分别检测MECT治疗后30 min和疗程结束后的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功能(FT4)、促甲状腺功能(TSH)、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功能(T4)、睾酮(T)、雌二醇(E2)及血清泌乳素(PRL)。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版(Hamilton Depression Rating Scale,HAMD)对治疗前后的抑郁发作患者进行症状严重程度评定。分析甲状腺功能及性激素与HAMD评分的相关性。 结果 MECT治疗后30 min,甲状腺功能无明显变化(P>0.05),E2水平显著下降(P<0.01),PRL水平显著升高(P<0.01)。MECT疗程结束后,T3、FT3和E2水平显著增高(P<0.01)。MECT治疗前后T3水平与HAMD中阻滞因子负相关(r=-0.480,r=-0.471,P<0.01),T水平与HAMD中阻滞因子负相关(r=-0.412,r=-0.385,P<0.01),其他甲状腺功能和性激素与HAMD评分各因子分无相关。 结论 经MECT治疗的抑郁发作患者可以监测其甲状腺功能水平及性激素水平,以便于临床医生观察疗效和调整治疗方案。
慢诱导联合BIS用于超高龄患者全身麻醉的临床观察
杨恒, 郑汉, 张云云, 胡友洋, 骆宏
2016, 14(7): 1132-1133,1181.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2016.07.023
108 0
摘要:
目的 观察健忘镇痛慢诱导联合脑电双频指数(BIS)监测及依托咪酯、瑞芬太尼、顺阿曲库铵全凭静脉麻醉对超高龄患者全身麻醉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择30例择期需行全身麻醉的超高龄危重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将其分为A组和B组,每组15例。A组采用健忘镇痛慢诱导气管插管,B组采用快诱导气管插管。分别记录麻醉诱导前(T0)、诱导后(T1)、插管即刻(T2)、插管后3 min (T3)、手术结束时(T4)2组患者的有创平均动脉压、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和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BIS值;记录2组患者拔管后躁动评分、不良反应以及全麻药的用量。 结果 与诱导前MAP、HR比较,B组在T1时降低,在T2、T3时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MAP、HR比较,B组在T1时降低,在T2、T3时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毕拔管后躁动评分、不良反应例数A组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依托咪酯、顺阿曲库铵的用量与B组比较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各时SpO2、PETC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健忘镇痛慢诱导联合BIS以及依托咪酯、瑞芬太尼、顺阿曲库铵全凭静脉麻醉能安全、有效地用于超高龄患者。
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QRS波时限与血浆Hcy的相关性分析
仇晓敏, 胡晓晟, 蒲建芬, 叶玲玲, 喻炳奎
2016, 14(7): 1134-1137.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2016.07.024
117 0
摘要:
目的 探讨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QRS波时限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的水平,分析其相关性。 方法 将观察组110例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根据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将其分为Ⅱ、Ⅲ、Ⅳ级3个亚组。另选入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为冠心病对照组,非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心衰对照组,健康志愿者为健康对照组。测量所有受试者心功能指标、血浆脑钠肽(BNP)、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同型半胱氨酸(Hcy)和QRS波时限。 结果 观察组、冠心病对照组及心衰对照组的BNP、LVEDD、Hcy和QRS波时限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LVEF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且观察组BNP、LVEDD、Hcy和QRS波时限水平显著高于冠心病对照组和心衰对照组,LVEF则显著低于冠心病对照组和心衰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Hcy和QRS波时限值随心功能分级升高而增加(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Hcy和QRS波时限呈显著正相关(P<0.001),Hcy、QRS波时限与BNP、LVEDD均呈显著正相关,与LVEF呈显著负相关。 结论 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血浆Hcy显著升高且随心功能分级的增加而增加,Hcy与QRS波时限呈显著正相关,两者联合检查可以作为评价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状况的重要指标。
急性胰腺炎凝血功能变化及疾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关系研究
程燕东, 郑少军, 杨勤, 崔巍
2016, 14(7): 1138-1140.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2016.07.025
215 2
摘要:
目的 探讨急性胰腺炎患者凝血功能变化及疾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关系。 方法 选择2013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67例,设为观察组,并将患者分为轻型组(MAP组)和重型组(SAP组)以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组和非MODS组。另选择同期于该院体检的健康志愿者35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浓度(FIB)、D-二聚体(D-D)变化,分析其与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 Ⅱ)的相关性。 结果 观察组多个凝血功能指标及APACHEⅡ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BPC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SAP组多项凝血功能指标及APACHEⅡ评分显著高于MAP组,BPC显著低于MAP组(P<0.05);MODS组多项凝血功能指标及APACHEⅡ评分显著高于非MODS组,BPC显著低于非MODS组(P<0.05);凝血功能指标PT、APTT、FIB、D-D均与APACHEⅡ评分呈显著正相关,BPC与APACHEⅡ评分呈显著负相关(P<0.05)。 结论 急性胰腺炎患者存在凝血功能障碍,且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和预后密切相关,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慢病防治研究
慢性肾病患者血硫酸吲哚酚浓度与心血管疾病相关指标的关系分析
白运焕, 杨媛媛, 蒋亚芬, 蒋云生
2016, 14(7): 1141-1143.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2016.07.026
150 5
摘要:
目的 探讨慢性肾脏病(CKD)患者血硫酸吲哚酚浓度(IS)变化及与心血管疾病(CVD)相关指标的关系,为CKD患者合并CVD的防治提供临床参考。 方法 ①112例CKD患者按K/DOQI指南分为CKD 3期、CKD 4期、CKD 5期组,正常对照组40例。②收集临床资料,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检测IS浓度。③心脏超声检查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Dd),室间隔厚度(IVST),左心室后壁厚度(LVPTW),射血分数(EF),二尖瓣舒张晚期血流速度(A)与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流速度(E)的比值(A/E)。④硫酸吲哚酚(IS)作因变量,CVD相关指标作自变量进行相关分析。 结果 ①所有患者的生化指标和IS明显高于对照组。②对照组血IS为(0.08±0.06)μg/ml,CKD 3/4/5期分别是(0.13±0.12)μg/ml、(0.48±0.53)μg/ml、(2.74±2.49)μ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CKD患者的心脏结构及功能明显异常(P<0.05),表现为室间隔、心室壁增厚和心室内径增大,A/E>1,EF下降。④血IS与CVD相关指标(收缩压、舒张压、TC、TG、LDL-C、P、iPTH、IVST、LVPWT)呈明显正相关。 结论 CKD患者的IS随肾功能的下降而引起体内积聚;CKD患者合并CVD有心肌肥厚、心室收缩和舒张功能不全等表现;IS在CKD的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中有相关作用。
药物利用评价和药物利用评估法评价我院慢性乙型肝炎住院患者保肝药的使用情况
沈斌, 蒋利亚, 陈猛, 周美华, 周月红
2016, 14(7): 1144-1146.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2016.07.027
120 0
摘要:
目的 评价嘉兴市第一医院慢性乙型肝炎住院患者保肝药的用药情况及合理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药物利用评价(DUR)和药物利用评估(DUE)法,对该院慢性乙型肝炎住院患者使用保肝药的药物利用指数(DUI)、药物应用情况、治疗过程监测及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 结果 97例患者共使用保肝药17个品种、21个品规,用药频度前3位的药物分别为多烯磷脂酰胆碱注射液、注射用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和注射用复方甘草酸苷。5个品规药物的DUI>1,13个品规的DUI=1,3个品规的DUI<1。一联、二联、三联和四联用药的构成比分别为30.93%(30/97)、46.39%(45/97)、17.53%(17/97)和5.15%(5/97),对应患者肝功能恢复或好转构成比依次为70.00%(21/30)、91.11%(41/45)、82.35%(14/17)和60.00%(3/5)。研究对象均符合病原学分型及临床分期,仅3.09%(3/97)的病例确定了病理学分期。97例患者均有肝功能异常现象,肝功能监测率达100.00%(97/97),93例患者经抗炎保肝等治疗后临床症状得到改善,79例患者肝功能恢复正常。 结论 联合DUR和DUE法可以更全面地评价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用药情况。该院慢性乙型肝炎住院患者保肝药用药基本合理,二联用药保肝治疗效果最好。
肾衰宁颗粒联合羟苯磺酸钙对慢性肾脏病疗效的观察
沈水娟, 胡作祥, 李青华, 官继超
2016, 14(7): 1147-1148,1209.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2016.07.028
181 0
摘要:
目的 慢性肾脏病(CKD)如未能得到及时有效治疗,呈持续进行性发展,最终进入到终末期肾衰竭(ESRD)则需长期肾脏替代治疗。羟苯磺酸钙最早用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后发现对糖尿病肾病、慢性肾功能不全亦有效,肾衰宁颗粒常用于各种原因所致的肾功能不全患者,为更好地延缓肾功能进展,本研究采用羟苯磺酸钙联合肾衰宁颗粒治疗,观察其对肾功能的影响。 方法 选择慢性肾炎引起的慢性肾脏病3~4期的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3组,羟苯磺酸钙组40例,肾衰宁组38例,联合治疗组42例。羟苯磺酸钙组:采用羟苯磺酸钙组胶囊500 mg,每日2次口服;肾衰宁组:采用肾衰宁颗粒1包,3次/d;联合治疗组:上述两药联合治疗。3组疗程均为8周。观察治疗前、治疗后4周、8周肾功能和肾小球滤过率等的变化。应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结果 3组治疗前BUN、Cr、eGF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3组治疗后4周、8周与治疗前比BUN、Cr下降,eGFR上升,有统计学意义(P<0.01)。联合治疗组与羟苯磺酸钙组比,治疗后4周、8周BUN、Cr下降,eGFR上升(P<0.05)。联合治疗组与肾衰宁组比,治疗后4周、8周BUN下降,eGFR上升(P<0.05);治疗后8周Cr下降(P<0.05)。 结论 单独使用羟苯磺酸钙、肾衰宁颗粒均能改善慢性肾脏疾病3、4期患者肾功能,但上述两药联合治疗对改善慢性肾脏疾病3、4期患者肾功能更显著。
妇幼卫生研究
更昔洛韦治疗对Connexin26基因突变巨细胞病毒感染婴儿听力的影响
林海龙, 周建, 刘学军, 林开春, 卢朝升
2016, 14(7): 1149-1152.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2016.07.029
140 0
摘要:
目的 研究更昔洛韦治疗对Connexin26基因突变的巨细胞病毒感染婴儿听力的影响,并了解是否可以逆转此类婴儿的听力损害情况。 方法 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及金华永康市第一人民医院筛选血和尿液CMV-DNA阳性婴儿,根据人Connexin26基因编码区核苷酸全序列,进行RT-PCR检测,获得产物继续碱基测序,存在基因突变的巨细胞病毒感染婴儿7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血生化结果,将肝功能损害的婴儿列为Ⅰ组(22例,进行更昔洛韦治疗),将无肝功能损害的婴儿随机分为更昔洛韦治疗组(Ⅱ组,24例)和非更昔洛韦治疗组(Ⅲ组,24例),更昔洛韦的治疗为诱导期剂量为每次5 mg/kg,每12 h一次,持续14 d,此后改为1次/d维持治疗,剂量同前,持续7 d,复查肝功能及CMV-DNA拷贝数,检测并追踪患儿治疗前后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变化,比较各组肝功能指标、CMV-DNA拷贝数及脑干诱发电位结果。 结果 经过更昔洛韦治疗,Ⅰ组婴儿肝功能异常情况明显好转(ALT:t=8.610 9,P<0.000 1;AST:t=15.007 7,P<0.000 1;TBil:t=10.993 3,P<0.0001),Ⅰ组和Ⅱ组CMV-DNA拷贝数明显下降(t=5.460 4,P<0.000 1),但BAEP检测异常的婴儿听力损害情况没有好转,部分患儿呈恶化趋势,而Ⅲ组婴儿听力损害情况无明显变化。 结论 更昔洛韦治疗对巨细胞病毒感染所致肝炎等炎症性疾病有效,但对感音性神经性聋,特别是有Connexin26基因突变的听力损害无效。
2014年杭州地区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点及与气象的相关性研究
林先耀, 赵仕勇, 祁正红, 吴亦栋, 宋闻, 韦翊, 劳群
2016, 14(7): 1153-1155,1158.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2016.07.030
171 1
摘要:
目的 探讨2014年杭州地区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病原学特点,以及手足口病发病率及病原体时间分布与气象因素的关系。 方法 对2014年杭州地区手足口病的临床病例进行流行病学特点分析,同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临床获得的咽拭子标本,对其进行病毒核酸检测;对手足口病病例及病原体的时间聚集性与当地的气象情况进行相关性分析。 结果 2014年杭州地区共临床诊断手足口病病例6 640例,男女比例为1.44∶1,年龄以1~3岁为主,以本地区散居儿童居多;对临床诊断的住院病例2 370份标本检测结果显示:柯萨奇病毒A16型(CA16)242例,阳性率为10.2%,肠道病毒71型(EV71)936例,阳性率为39.5%,其他肠道病毒1 192例,阳性率为50.3%。手足口病病例时间聚集以5~7月份为高峰,并且手足口病高峰期(5~7月)病原学以EV71为主;手足口病发病率及病原体分布与平均气温、降雨量和相对湿度均呈正相关(P均<0.05);且EV71主要分布在平均气温高、降雨量大和相对湿度高的月份,而肠道病毒通用型主要分布在平均气温较低、降雨量少和相对湿度低的月份。 结论 杭州地区2014年手足口病仍以1~3岁散居男童为主,病原学以EV71及肠道病毒通用型为主;手足口病病例时间聚集以5~7月份为主。手足口病发病率及病原体分布情况与平均气温、降雨量及相对湿度呈密切相关。
帕瑞昔布钠与曲马多联合对妇科腹腔镜术后镇痛的实效性评价
崔晗, 吕杰强
2016, 14(7): 1156-1158.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2016.07.031
101 1
摘要:
目的 探讨帕瑞昔布钠(Parecoxib sodium,Par)联合曲马多(Tramadol,TR)在妇科腹腔镜术(laparoscopic surgery,LS)后的镇痛效果。 方法 选择2014年8月—2016年3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接受LS手术的患者82例,随机分成观察组41例和对照组41例,对照组手术结束前30 min静注曲马多2 mg/kg,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术前30 min静注40 mg帕瑞昔布钠。评估2组患者术后0.5、2、4、12和24 h的VAS (visual analogue scale)评分和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意识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 观察组术后0.5、2、12和24 h的VAS评分分别为(1.7±0.5)分、(1.9±0.8)分、(1.7±1.0)分和(1.2±0.4)分,对照组为(3.2±0.6)分、(3.4±1.0)分、(3.1±0.8)分和(1.9±0.6)分,观察组术后各时点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意识恢复时间、拔管时间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为7.3%(3/41),对照组为9.7%(4/41),2组不良反应率相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Par联合TR在LS术后早期疼痛的发生具有明显的预防效果,且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与阴式子宫切除术的临床比较
阚华巍, 万敏
2016, 14(7): 1159-1162.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2016.07.032
153 0
摘要:
目的 比较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与阴式子宫切除术的临床疗效,以将良好的术式提供给临床治疗,改善患者预后。 方法 选取2014年2月—2016年1月在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妇科接受子宫切除手术治疗的患者4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32例,实施阴式子宫切除术;观察组16例,实施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对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2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与术中需建立CO2气腹,盆腔粘连者多,手术难度大以及对腹腔镜器械不熟练有关。但实验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是妇科微创手术,术中视野清晰,可发现并处理盆腔内其他病变,出血少、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安全性高。与阴式子宫切除术相比较,采用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治疗方法的临床实际效果显著,是临床实施子宫切除的可靠选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68例小儿脑性瘫痪的危险因素分析
彭素华, 李静, 吴樊, 王冬梅
2016, 14(7): 1163-1165.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2016.07.033
113 1
摘要:
目的 探讨小儿临床发生脑性瘫痪的危险致病因素,为其临床治疗提供数据参考。 方法 选择我区残联2014年8月—2015年8月间收治的68例脑性瘫痪患儿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保健科体检的136例正常儿童为对照组。以1∶2配比病例对照的方式进行本项研究。制定危险因素调查表,对2组儿童父亲吸烟情况;母亲生育年龄、家族病史、怀孕次数、生产次数、孕前月经状况、营养保健状况、孕期疾病状况、分娩方式;新生儿早产、出生体重、新生儿窒息、新生儿感染、核黄疸、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等情况进行统计,并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确定小儿脑性瘫痪的危险因素。 结果 单因素结果显示母亲生育年龄、家族史、早产、新生儿出生体重、新生儿窒息、核黄疸、缺氧缺血性脑病是小儿发生脑性瘫痪的单因素危险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母亲生育年龄、家族史、早产、新生儿出生体重、新生儿窒息、核黄疸、缺氧缺血性脑病等是小儿发生脑性瘫痪的危险因素。 结论 近年来,小儿脑性瘫痪的发病率逐年提高,其临床发病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引起。其中,母亲生育年龄、家族史、早产、新生儿出生体重、新生儿窒息、核黄疸、缺氧缺血性脑病是小儿脑性瘫痪的高危因素,明确脑瘫高发人群,为其早期康复介入提供流行病学依据。
鞣酸蛋白酵母散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疗效观察
朱斌, 徐美玲, 车群锋, 杨红蕊, 杨黎梅
2016, 14(7): 1166-1168.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2016.07.034
127 0
摘要:
目的 对鞣酸蛋白酵母散治疗小儿腹泻的效果和安全性进行观察。 方法 选择2014年5月—2015年5月云南保山隆阳区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20例小儿腹泻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60例。A组应用乳酸菌(0.5~1袋/次,3次/d)治疗,B组应用鞣酸蛋白酵母散(1岁以内:1袋/次;1~3岁:2袋/次;4~6岁:3袋/次;7岁以上:3~4袋/次;3次/d)进行治疗,3 d后观察记录2组患者大便次数、大便性状,有无发热、腹痛、呕吐等症状和不良反应等,比较2组的大便情况、症状缓解时间及总体有效率,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比较2组的差异,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 结果 治疗3 d后,B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7%(58例),A组总有效率为78.3%(47例),B组显著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主要大便次数及大便性状评分分别为(0.62±1.04)分和(0.90±1.39)分,显著低于A组的(1.31±1.40)分和(1.95±1.72)分;B组中32例患儿发热,治疗后症状缓解31例,发热缓解率为96.9%,A组中发热人数45例,治疗后症状缓解34例,缓解率为75.6%,B组明显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无不良反应。 结论 针对小儿腹泻的治疗,采用鞣酸蛋白酵母散临床疗效满意,安全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社区卫生研究
上海某远郊社区老年人高血压中医辨证分型调查
韩伟斌, 刘木松
2016, 14(7): 1169-1171.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2016.07.035
146 2
摘要:
目的 通过老年高血压病患者临床流行病学横断面调查,探讨上海某远郊社区老年人高血压病中医证型分布规律,为高血压中医辨证分型提供客观依据,进一步了解不同证型之间危险因素的差异性,以提高高血压的现代中医药防治疗效。 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上海某远郊社区65岁及以上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调查。观察、记录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舌象及脉象,填写高血压病中医证候分布及其相关因素的流行病学调查表,并参照2002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诊断标准将中医证型分为:肝火亢盛证组、阴虚阳亢证组、痰湿壅盛证组和阴阳两虚证组4型。统计患者中医证型、性别、年龄等相关资料,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20.0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1 741名老年高血压患者中医辨证分型从高向低依次为阴虚阳亢型>阴阳两虚型>痰湿壅盛型>肝火亢盛型;阴虚阳亢、痰湿壅盛组男女构成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火亢盛组随着年龄的增长呈递减分布,而阴阳两虚组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独居、肥胖、体育锻炼、心血管疾病史、饮酒、吸烟等因素与高血压病中医证型的分布存在相关性。 结论 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中医证型的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以阴虚阳亢、阴阳两虚证最为多见,中医辨证可以为高血压防治提供更多参考依据。
上海市社区妇女围绝经期健康状况分析及对策研究
张琴, 陈思路, 张洁琼, 孟莉, 范霞, 戴霄天
2016, 14(7): 1172-1174.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2016.07.036
84 2
摘要:
目的 调查上海市静安区社区围绝经期妇女的妇科健康状况及相关因素,为社区围绝经期妇女保健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选择2013年3月—2015年2月上海市静安区户籍所在的围绝经期妇女,以整群抽样调查,以问卷形式调查其健康状况,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其健康相关因素。 结果 本次研究共调查1 518人,平均绝经年龄为(50.45±3.34)岁。围绝经期综合征发生率为15.3%(233例)。潮热出汗为64.7%,疲乏感为55.8%、性生活障碍为48.81%,这些是围绝经期最常见的症状,既往或目前患有的慢性疾病居前3位的依次为颈椎病175(11.53%)、乳腺增生127例(8.37%)、阴道炎121例(7.97%)。年龄因素对围绝经期综合征Kupperman总评分无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09,P=0.992)。绝经年龄(t=7.083,P=0.000)、抑郁总分(t=2.016,P=0.044)、焦虑总分(t=8.429,P=0.000)因素对围绝经期综合征Kupperman总评分有影响,且为正向的影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绝经年龄越大、焦虑总评分越高则围绝经期综合征Kupperman总评分越大,即围绝经期综合征越严重。我区围绝经期妇女的保健工作急需要加强,依托社区的围绝经保健网络管理值得尝试。
心理卫生干预
女性乳腺癌患者直系女性家属抑郁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刘淑英, 杨方英, 吴婉英, 刘小玲, 江子芳, 梁冠冕, 戴勤
2016, 14(7): 1175-1177,1230.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2016.07.037
179 0
摘要:
目的 了解女性乳腺癌患者直系女性家属抑郁水平现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今后的防控提供科学的依据。 方法 采用患者一般资料、家属一般资料、自评抑郁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抽取浙江省肿瘤医院100例女性乳腺癌患者的100名直系女性家属进行问卷调查,采用描述性分析、t检验、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的方法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 结果 共收集有效问卷100份,女性乳腺癌患者直系女性家属SDS抑郁标准分为44.61±11.29,与国内常模(男女性41.88±10.57或仅女性41.54±10.54)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家属发生抑郁20名,发生率为20%;单因素分析显示治疗阶段、家庭角色、年龄均为家属抑郁的影响因素(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家属年龄、患者治疗阶段是家属抑郁的危险因素,可以解释抑郁14.7%的方差变异量。 结论 女性乳腺癌患者直系女性家属抑郁水平处于较高水平,家属年龄、患者治疗阶段是主要影响因素,护理人员或社区保健人员应提高对此类群体的关注。
针对性护理干预对胃癌术后化疗患者焦虑的影响分析
李玲玲, 吕冬梅, 杨海英
2016, 14(7): 1178-1181.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2016.07.038
130 2
摘要:
目的 癌症患者因化疗能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故目前以化疗作为主要的治疗手段。但胃癌术后化疗的患者其生存时间及生活质量仍不佳,患者身心受到极大的痛苦,焦虑状态尤为突出。本文探讨针对性护理干预对减少胃癌术后化疗患者发生焦虑状态的有效性,从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 方法 收集并分析2014年2月—2015年2月期间于海军安庆医院诊治的98例胃癌术后化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不同护理方式随机分为2组(各49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则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针对性护理干预分别包括认知干预、饮食干预、心理干预、环境干预、运动干预、日常生活干预这6个层面,并对患者进行随访,对比2组焦虑状态评分结果及护理满意度调查。 结果 参照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系(SAS,共20个项目)、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共14个项目)评估患者焦虑心理状况;2组护理后SAS、HAMA评分较护理前均有明显下降,其中干预组降低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护理满意度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胃癌术后辅助化疗患者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缓解其焦虑情况,提高其护理满意度。
调查研究
中文发表的乳腺癌随机对照试验摘要报告质量调查
田金徽, 黄紫涵, 葛龙, 裴改琴, 邱霞, 刘锐锋, 张秋宁, 王小虎, 张红
2016, 14(7): 1182-1185.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2016.07.039
125 1
摘要:
目的 评价中文发表的乳腺癌随机对照试验(RCT)摘要报告质量。 方法 运用计算机检索主要中文数据库,纳入中文发表的乳腺癌RCT,采用“摘要CONSORT”标准评价纳入RCT摘要的报告质量,使用Meta-Analyst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最终纳入符合标准的RCT 965篇,评价结果显示:乳腺癌RCT摘要中存在严重报告质量缺陷,尤其体现在“标题中判定为随机研究”(1.1%,95%CI:0.6%~2.0%)、“随机化”(3.8%,95%CI:2.8%~5.2%)、“盲法”(1.0%,95%CI:0.6%~1.9%)、“统计方法”(11.5%,95%CI:9.6%~13.7%)、“随机分组的例数”(7.5%,95%CI:6.0%~9.3%)、“招募对象”(12.2%,95%CI:10.3%~14.4%)、“试验注册信息”(13.1%,95%CI:11.1%~15.3%)和“资助来源”(8.1%,95%CI:6.5%~10.0%)8个方面。“摘要CONSORT”发布以后,可以显著提高“研究对象”“干预”“统计方法”“结局”和“结论”的报告率。比较非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CSCD收录RCT的摘要在“标题识别随机”“随机化”“招募对象”和“资助来源”的报告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中文发表乳腺癌RCT摘要存在严重报告缺陷,应当引起期刊编辑和研究员的重视。
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不同民族中高尿酸血症与痛风患病率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刘新琼, 王晓朋, 关黎清, 靳海霞, 何海荣, 张璇
2016, 14(7): 1186-1188,1192.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2016.07.040
220 2
摘要:
目的 探讨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锡伯族人群高尿酸血症与痛风患病率及相关危险因素。 方法 2014年12月—2016年1月对3 500例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居住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对总体患病情况、血尿酸水平、痛风患病情况、高尿酸血症患病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结果 ①3 318例纳入调查对象中,共有662例高尿酸血症患者,总患病率为19.95%(662/3 318);其中男性患病率为23.45%,女性患病率为16.78%(292/1 740);男性高尿酸血症患病率显著高于女性(P<0.01);②男性血尿酸水平平均值为(382.17±56.37)μmol/L,女性为(290.09±39.77)μmol/L,男性血尿酸水平显著高于女性(P<0.05);③本研究中纳入的3 318例调查对象中,发生痛风数52例,痛风总患病率为1.57%,其中男性患病率为2.79%,女性患病率为0.46%,男性痛风患病率显著高于女性(P<0.05)。汉族痛风患病率显著高于其他少数民族(P<0.05);④经Pearson单因素分析,患者组与对照组在吸烟、饮酒、经常运动、肥胖、血脂紊乱、高胆固醇血症、高血压及服用阿司匹林方面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最终确定影响高尿酸血症患病的相关因素为:饮酒、肥胖、血脂紊乱、高血压及口服阿司匹林。 结论 影响高尿酸血症与痛风患病的相关因素较多,应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观察,并采取相应措施,以降低高尿酸血症与痛风的患病率。
ICU患者家属睡眠障碍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孙霞, 邵晓芳, 许红妍, 周玉意
2016, 14(7): 1189-1192.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2016.07.041
152 0
摘要:
目的 了解和评估我国ICU患者家属睡眠障碍的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临床护理工作者采取干预措施降低我国ICU患者家属睡眠障碍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抽取杭州市3所三甲医院的183名ICU患者家属,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情况调查表、匹兹堡睡眠指数(PSQI)、疾病不确定感家属量表(MUIS-FM)和贝克焦虑量表(BAI)对ICU家属进行问卷调查,对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进行统计描述,采用单因素分析、Pearson相关和逐步多元回归分析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ICU患者家属PSQI总分为(12.56±5.52)分,MUIS-FM总分为(85.29±13.80)分,BAI总分为(50.39±8.48)分。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ICU患者家属睡眠状况与焦虑、疾病不确定感呈正相关,MUIS-FM总分与PSQI及其各维度得分的相关系数范围为0.112~0.328;BAI总分与PSQI及其各维度得分的相关系数范围为0.115~0.285;逐步多元回归分析显示,患者是否插管、付费方式、家属的文化程度、职业、疾病不确定感和焦虑水平是ICU患者家属睡眠障碍的主要影响因素,共可以解释ICU患者家属睡眠障碍42.8%的变异量。 结论 临床护理工作者应更加关注ICU患者家属睡眠障碍,及时对ICU患者家属的睡眠障碍程度进行评估,对睡眠障碍严重者,可以通过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降低ICU患者家属的疾病不确定感和焦虑水平,以对其睡眠障碍进行改善。
诊断技术-医学影像
超声造影在腹壁结核性脓肿穿刺活检中的应用价值
张文智, 杨高怡, 裴宇, 徐建平
2016, 14(7): 1193-1195.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2016.07.042
144 0
摘要: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应用于腹壁结核性脓肿穿刺活检术,对提高穿刺活检取材完整率和病理诊断阳性率的价值。 方法 选取2013年9月—2015年11月因腹壁肿块在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医院结核科住院的患者66例,男性24例,女性42例,分为2组,A组23例,男性8例,女性15例,为2013年9月—2014年2月住院的腹壁肿块患者,知情同意并签字后进行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术;B组43例,男性16例,女性27例,为2014年2月—2015年11月住院的腹壁肿块患者,知情同意并签字后首先行腹壁肿块超声造影,根据超声造影选择穿刺活检区,并确定取材目标区:①腹壁肿块部分增强型取造影剂充填的增强区+小部分无增强区;②肿块完全增强型取造影剂增强区。后行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术。所有数据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A组23例患者:转移性癌1例,血肿1例,余为腹壁结核,活检取材完整率为47.8%(11/23),病理结果的阳性率为82.6%(19/23);B组43例患者:转移性癌2例,腹壁皮脂腺囊肿伴感染1例,余为腹壁结核,所有患者超声造影提示腹壁肿块全增强型8例,腹壁肿块部分增强型35例,活检取材完整率为90.7%(39/43),病理诊断阳性率为100%(43/43),B组活检取材完整率和病理诊断阳性率较A组明显提高,χ2值分别为15.00及5.20,P均<0.05。 结论 超声造影应用于腹壁结核性脓肿穿刺活检术,可明显提高穿刺活检取材完整率和病理诊断阳性率。
100kV低管电压扫描与iDose~4重建并用在头颈联合CTA检查中的应用价值
姚金龙, 邹国林, 包义红, 姚维佳, 罗雷龙, 周长青
2016, 14(7): 1196-1198.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2016.07.043
158 0
摘要:
目的 探讨100 kV低管电压扫描与iDose4重建并用在头颈联合CT血管造影(CTA)检查的辐射剂量及其对图像质量的影响。 方法 102例头颈联合CTA均采用100 kV低管电压扫描及iDose4重建检查。CTA图像按体质指数(BMI)分为A (BMI≤18.5 kg/m2,22例)、B (18.5 kg/m2<BMI<25.0 kg/m2,34例)、C (25.0 kg/m2≤BMI<28.0 kg/m2,35例)、D (BMI≥28.0 kg/m2,11例)4组,对各组进行1~5级质量评分。平均评分采用方差分析及SNK-q检验。 结果 剂量长度乘积(380.53±10.40) mGy·cm,有效剂量1.18 mSv。A~D组平均评分分别为(4.55±0.60)分、(3.88±0.77)分、(3.31±0.53)分、(2.73±0.4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7.4433,P<0.000 1);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BMI增加评分降低,整体CTA图像仍可诊断。102例头颈联合CTA检查共发现血管狭窄性病变371处,其中颈部251处(67.7%)、颅内120处(32.3%);狭窄为轻度244处、中度67处、重度33处、闭塞27处。颅内动脉瘤10例13枚;左椎动脉及左颈总动脉开口变异5例。 结论 100 kV低管电压扫描与iDose4重建并用头颈联合CTA检查在大幅度降低辐射剂量的同时较好地显示了病变,应常规应用。
医学综述
我国全科医生现状成因分析与对策探讨
房鑫, 郝艳华, 吴群红, 焦明丽, 孙宏, 许伟岚, 韩晓楠, 赵希彦
2016, 14(7): 1199-1201,1213.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2016.07.044
65 0
摘要:
神经性生长因子及其受体在卵巢上皮性恶性肿瘤组织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温川松, 仝进毅
2016, 14(7): 1202-1205.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2016.07.045
63 0
摘要:
调节性T细胞在脑梗死中的研究新进展
庞雪蕊, 钱伟东
2016, 14(7): 1206-1209.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2016.07.046
48 0
摘要:
经阴道植入网片治疗盆腔器官膨出的相关进展
白丽君, 李怀芳
2016, 14(7): 1210-1213.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2016.07.047
77 3
摘要:
预防/保健 中医/康复
调中汤对脾虚肝旺型功能性消化不良幼鼠胃动素、干细胞因子的影响
连俊兰, 邵征洋, 周红, 詹璐, 张治国
2016, 14(7): 1214-1216.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2016.07.048
141 2
摘要:
目的 通过观察调中汤对脾虚肝旺型功能性消化不良幼鼠胃窦胃动素(MTL)、血清干细胞因子(SCF)的影响,探讨调中汤对脾虚肝旺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具体作用机制。 方法 选取清洁级SD幼鼠36只,日龄21~28 d,体重50~70 g,随机分为6组,每组6只:空白对照组、模型组、调中汤高剂量组、调中汤中剂量组、调中汤低剂量组、多潘立酮组(西药组)。幼鼠在购入后适应环境喂养1周,正常喂养,第2周开始,除对照组每日常规饲养不予造模外,其余组采用不规则喂养、饮用4℃冰水及夹尾刺激法造模。造模成功后,从造模后第7天开始用药,持续给药14 d。各组幼鼠在末次给药前12 h禁食(自由饮水),腹腔静脉取血,分离血清,采用ELASE法用酶标分析仪检测SCF;取胃窦的胃壁全层一块,用免疫组化法测定MTL。 结果 调中汤高、中剂量组均能提高幼鼠血清SCF含量,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调中汤高剂量组可以增加幼鼠胃窦MTL含量,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成功建立脾虚肝旺型功能性消化不良幼鼠模型,并观察到调中汤能明显提高脾虚肝旺型功能性消化不良幼鼠血清SCF及胃窦MTL水平,说明上调MTL、SCF表达是调中汤治疗脾虚肝旺型FD的作用机制之一。
热敏灸结合对刺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周晓平, 董佳鸣, 毛湄, 朱芬, 梁明华, 陈尚杰
2016, 14(7): 1217-1219.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2016.07.049
175 2
摘要:
目的 热敏灸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有较好的作用,但耗时长而大多只针对局部,对整体调整不足;联合对刺法可以起到更好的互补和协同作用。本研究采用热敏灸结合对刺法以局部与整体相结合,观察其作用是否优于单纯的热敏灸。 方法 所有的受试者均来源于2014年1月—2015年1月医院门诊,将合格受试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热敏灸的方法,为在患侧膝周以内外膝眼为主的穴位进行热敏灸。治疗组采用热敏灸加对刺的方法,先采用对刺的针刺法,选取患侧内外膝眼,血海、梁丘,阳陵泉、阴陵泉,太冲、太溪4对穴位,留针30 min。针刺后再进行热敏灸。2组均每周治疗5次,周六和周日休息,观察3周。治疗前后观察疗效和可视疼痛评分(visualanalogscale,VAS)、Lysholm膝关节评分(Lysholm knee score,LKSS)。 结果 热敏灸结合对刺法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为76.67%。2组疗效比较,经秩和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VAS疼痛评分、膝关节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2组比较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热敏灸在干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缓解疼痛以及改善功能活动方面都有较好的作用,而热敏灸结合对刺法更可起到协同作用,优于单纯的热敏灸治疗。
全科医学教育研究
PBL、CBL及LBL三法融合在内分泌科临床见习带教中的应用
高家林, 夏礼斌, 陆美琴, 张斌华, 陈月平, 陈斌, 史良会, 童九翠
2016, 14(7): 1220-1223.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2016.07.050
142 0
摘要:
目的 探讨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教学法与案例教学法(case-based learning,CBL)及传统教学法(lecture based learning,LBL)三者融合对内分泌临床见习教学的影响与效果。 方法 将先后在内分泌科临床见习的68名学生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PBL、CBL及LBL (简称PCL)三者融合的教学法教学,对照组采用CBL及LBL (简称CL)教学法教学,并以问卷形式评价教学效果。 结果 PCL组学生学习时气氛活跃,互动性强,能够积极发言和讨论,课堂气氛明显好于CL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在满意度测评方面,PCL组36名学生,满意34人,不满意2人,满意度为94.4%,明显优于CL组(71.8%)。自我评价结果分析显示,除在“提高临床学习的兴趣、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拓宽知识面”3个项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L组学生在对“是否有助于临床思维模式的建立(肯定度77.7%)、加强临床理论理解(肯定度66.6%)、提高自主学习能力(肯定度91.6%)、提高表达能力(肯定度80.5%)、提高沟通能力(肯定度75.0%)”5个项目的评价上均明显优于CL组(依次为:50.0%、40.6%、56.2%、40.6%、37.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 结论 PBL、CBL及LBL三者融合教学优于仅用案例和传统教学法教学,是内分泌临床见习带教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值得推广。
神经病学临床带教中的思考
屈洪党
2016, 14(7): 1224-1226.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2016.07.051
135 0
摘要:
神经病学作为一门临床医学二级学科,基于神经系统解剖的特点及其功能的复杂多样性,有区别其他学科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与内科学等其他临床学科有着显著的不同,是一门专业性极强的临床学科。神经病学是临床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它的概念抽象,疾病种类繁多,课本中的知识点分散,年轻医师很难充分理解和全面掌握,因此是广大年轻医师认为最难学习的一门临床学科。如何培养神经病学医师具备较高的临床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能力以及对神经病学常见病、多发病的正确诊治能力,是我们一直探索的方向,也是神经病学教学中的一个重大课题。特别是随着近年来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要求的提高及临床专业研究生的扩招,这对我们的临床带教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临床带教过程中,不仅需要年轻医师熟练掌握神经解剖学和病理生理学等基础知识,还要培养他们的临床逻辑思维,提高其对神经系统疾病进行定位、定性和鉴别诊断的能力。这需要我们在平时的带教中要把疾病的概念、病理过程、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和鉴别诊断及治疗原则等讲解的更加详细透彻,并通过采取强化基础理论、培养临床思维、提高临床技能、建设高水平带教团队等多种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年轻医师学习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使他们由被动听讲到主动思考再到动手实践,以达到教学目的,从而培养出高质量的专业性医学工作者。
天津市以需求为导向的全科医师技能集中培训的实践与探索
高洁, 李雁平, 李彤, 韩涛
2016, 14(7): 1227-1230.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2016.07.052
117 1
摘要:
目的 探讨以需求为导向的一年资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集中技能培训及考核方法。 方法 以天津市医师规范化培训医学实践技能培训中心99名一年资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学员为研究对象,根据全科医师规范化培养标准细则要求,结合全科医师职业特点,通过调查问卷分析,确定全科医师临床基本技能模拟训练与知识强化教育的需求,制定标准的培训课程,培训全科师资队伍,使用标准考核及评价方法测评培训效果,对所有学员培训前后的理论、技能掌握程度进行对比分析,评价课堂效果。 结果 学员认为培训的目的最主要是为了更好的胜任本职工作(68.69%)、完成规范化学习(58.59%)、提升临床技能(58.59%);最需要的知识与技能为临床技能操作(95.96%)和临床诊疗能力(88.89%);最喜欢的培训方式是视频、讲授与操作相结合(68.69%);最喜欢的人文课程是医患沟通(51.51%)。培训前后操作技能掌握程度及综合成绩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培训后学员成绩均有提高。 结论 以全科医师培训的需求为依据确定标准培训课程,进行规范化培训,应用科学的评价体系可显著提高临床基本技能及相关理论集中培训的效果。
全科护理研究
分时段护理干预对纯母乳喂养依从性的影响
梁宇鸣, 鲁梅丽, 潘迎春, 胡玲
2016, 14(7): 1231-1233.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2016.07.053
169 0
摘要:
目的 通过分析婴儿在产后第1周、4个月、6个月内纯母乳喂养情况及影响因素,探讨分时段护理干预对提高产妇母乳喂养率和依从性的作用及意义。 方法 将2015年1—10月在安庆市第一人民医院妇产科住院分娩的产妇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97例)和干预组(103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入院宣教及护理,干预组在常规入院宣教及护理的基础上,及时健康宣教、哺乳姿势指导、按需哺乳鼓励、凹陷乳头纠正、乳腺管及时疏通等。记录2组产妇在产后第1周、4个月、6个月时的纯母乳喂养率。 结果 干预组产妇第1周纯母乳喂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79.629,P<0.01),纯母乳喂养率干预组达到94.17%,而对照组仅为34.02%,对照组混合喂养和人工喂养比例达到60.82%和5.16%,明显高于干预组;第4个月时,干预组产妇纯母乳喂养率保持在96.12%,对照组略有回升,为67.01%,差异仍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8.768,P<0.01),对照组混合喂养和人工喂养比例分别为20.62%和12.37%,明显高于干预组;第6个月时,干预组产妇纯母乳喂养率仍保持在93.20%,而对照组纯母乳喂养率下降至30.93%,2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3.333,P<0.01),对照组混合喂养和人工喂养比例分别为49.48%和19.59%,明显高于干预组。 结论 分时段护理干预可以提高产妇对纯母乳喂养的认识和依从性,是值得推广的有前途的有助于提高孕妇和婴幼儿身心健康的医疗措施。
持续血液净化配合护理干预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宋佳薇, 尹志勤
2016, 14(7): 1234-1236.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2016.07.054
120 0
摘要:
目的 探讨持续血液净化(CBP)配合护理干预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临床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温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自2013年6月—2014年6月共收治的40例SAP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给予胰腺炎常规治疗配合血液净化治疗及护理干预,分别记录治疗前后患者的体温、血压、呼吸等生命体征,并进行APACHEⅡ评分,对比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血清淀粉酶、肝肾功能、动脉血气分析等指标,判断病情变化。 结果 4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35例治愈出院,5例死亡,存活率为87.5%,持续血液净化治疗时间为(73.8±6.2) h,在持续血液净化治疗和护理后,所有治愈患者病情均得到缓解,各项生命体征及APACHEⅡ评分在治疗前及治疗并护理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项生化指标在CBP治疗及治疗并护理后均发生显著改变,其中血清总胆红素(TB)、淀粉酶(AMS)等指标较治疗前下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酸碱失衡得到纠正,电解质紊乱得到改善。 结论 采用持续血液净化配合护理干预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效果明显,配合针对性护理干预临床效果满意,建议临床推广。护理人员的配合是治疗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不仅体现在以上这些监测指标的实施及辨别,护理干预更参与到整个治疗过程的始末。
术前体位试摆放对全麻侧卧位患者就医体验的影响
徐莉, 潘如胜, 冯清湄, 韩可, 陈晓伟, 张运磊, 滕宇
2016, 14(7): 1237-1239.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2016.07.055
123 1
摘要:
目的 探讨全麻侧卧位手术患者主动参与术前体位试摆放的应用效果,通过施行体位试摆放在手术室开展个性化护理,缓解患者对手术的应激反应,增强自信心,保证手术体位的舒适度,提高患者满意度,满足患者自尊及安全的需要,改善患者的就医体验。 方法 选取太和县人民医院2013年3月—2015年1月手术室80例全麻侧卧位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40例实行术前个性化体位试摆放护理,对照组40例实行传统式护理。采用向患者发放自制满意度问卷调查表对2组患者作满意度调查,调查者逐项解释调查内容,对比评价效果。 结果 通过个性化术前体位试摆放,增进了护患之间的沟通、信任,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实验组患者在受压皮肤及器官、肢体感觉2项满意度(97.5%,97.5%)明显高于对照组(70%,50%),2组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满意度调查中不满意4项(0.67%),对照组满意度调查中不满意49项(8.16%),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通过实施个性化体位试摆放,结合患者满意度调查,可以发现工作中的不足,持续改进;鼓励患者主动参与,及时知晓患者的就医体验,使患者术中更安全舒适,有利于手术室优质护理工作的开展。
全科诊疗实践
原发性肝脏淋巴瘤1例
刘永华, 江锦红, 吴勤丽, 章俏雷, 徐叶惠, 金伟媚, 曲志刚, 马光丽, 汪笑秋, 王晓丽, 方炳木
2016, 14(7): 1240-1242.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2016.07.056
120 0
摘要:
原发性肝脏淋巴瘤(primary hepatic lymphoma,PHL)是指淋巴瘤早期肿瘤局限在肝脏,没有其他部位浸润。PHL是一种罕见的疾病,其发病率仅占肝脏恶性肿瘤的0.1%,占结外淋巴瘤的0.4%,占所有非霍奇金淋巴瘤的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