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20年  第18卷  第10期

专家论坛
充分发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家庭医生的社区防控作用
任依, 马力
2020, 18(10): 1615-1618.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1575
225 6
摘要: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具有无法准确预测性、影响的广泛性和防控的复杂性等特点,社区防控是公共卫生体系中重要的基层网络,家庭医生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要继续做好居民健康的守门人,为签约居民提供高质量、综合的、持续的和个体化的保健和健康教育服务,针对医疗设施调整、慢性病患者就医不便、疫情期间特殊的心理问题和生活方式改变等问题,家庭医生应积极发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优势,加强对患者的咨询和指导,及时发现和尽可能地解决患者可能存在的健康问题,提供适宜的医疗服务。此外还要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的守门人,早发现早报告,承担防控相关任务如重点人群排查与健康指导、隔离观察人员规范管理、宣传科学防护知识、发现并协调处理社区中存在的风险点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会导致家庭医生的防护行为、医疗行为出现一定的改变,如增加自身防护行为、更多转诊患者、提高看诊速度、测量体温、更多应用信息化技术手段等。与此同时,家庭医生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也存在着缺乏防范意识、与疾病预防控制部门隔绝、主动性和规范性不足等问题,需以政府为主体,充分调动和发挥社会力量的协同作用,构建社区疫情防控的基层治理共同体,同时在初级医疗保健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之间建立有效的伙伴关系,通过有针对性的继续教育、建立可共享信息的网络等途径进一步提升和支持家庭医生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
全科医学讲堂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断与治疗
陈琳洁, 李志军
2020, 18(10): 1619-1620.
199 15
摘要: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临床常见的代谢性骨病综合征,它是以骨量低下、骨组织微结构损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随着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OP已成为全球面临的公共健康问题。OP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原发性OP包括绝经后OP(I型)、老年OP(I型)和特发性OP(包括青少年型)。绝经后OP一般发生在女性绝经后5~10年;老年OP一般指70岁以后发生的OP;特发性OP主要发生在青少年。
全科医学论著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联合C反应蛋白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钱少环, 李妙男, 姚卓亚, 张维, 闵生萍, 王洪巨
2020, 18(10): 1621-1624,1628.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1576
271 12
摘要:
目的 分析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NLR)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危险分层及预后的关系,评估NLR联合C反应蛋白(CRP)对ACS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方法 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7月于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行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ACS的患者430例,出院后对其进行平均10个月的电话随访。将所有患者依据NLR水平的中位数分为低NLR组和高NLR组;依据GRACE、TIMI评分分为低、中及高危组;依据随访结果分为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组及非MACE组。比较各组间临床资料并分析ACS患者发生MACE的危险因素,用ROC曲线评价NLR联合CRP对ACS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结果 高NLR组男性患者比例、血肌酐、CRP、MACE发生率、Gensini评分显著高于低NLR组,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较低(均P<0.05);危险分层中,高危组NLR水平均较中危、低危组显著升高(均P<0.05),NLR预测GRACE高危组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684(P<0.05);MACE组患者NLR、CRP水平均显著高于非MACE组,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LR、CRP是ACS患者发生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ROC曲线显示NLR联合CRP预测ACS患者发生MACE的AUC为0.832,灵敏度为71%,特异度为87%(P<0.001)。 结论 NLR与ACS患者危险分层及预后显著相关,NLR联合CRP对ACS患者MACE的发生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基于CorVue算法的经胸阻抗监测报警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
宇霏, 陈康玉, 苏浩, 王齐, 杨冬妹, 徐健, 严激
2020, 18(10): 1625-1628.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1577
203 4
摘要:
目的 评估CorVue系统报警对识别患者心功能变化和心力衰竭(心衰)事件的有效性及诊断价值。 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8年5月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植入带有经胸阻抗监测功能CRT-D的慢性心衰患者,收集患者年龄、性别、心衰病因、NYHA心功能分级、血液生化指标、治疗药物等基线资料。术后1、3、6、12个月于起搏器门诊进行常规随访,发生装置报警或心功能恶化时于心衰门诊或急诊进行非预期随访。回顾性分析患者基线资料及随访资料,根据装置报警30 d内有无心衰事件发生定义有效报警与无效报警,计算CorVue系统报警对心衰事件的预测价值,观察报警后的NT-proBNP水平变化。 结果 研究共纳入51例心衰患者,平均年龄(63±8)岁,女性占35.29%。12个月随访期间共发生73次CorVue系统报警,23次心衰事件,CorVue系统报警对心衰事件预测的敏感性为35%,特异性为30%,阳性预测值为11%,阴性预测值为65%。71%的装置报警伴有NT-ProBNP水平升高,报警后NT-ProBNP水平较基线[1 623(1 160,1 902)]增加32%(P=0.001),其中有效报警组较基线[1 734(1 276,1 844)]增加109%(P=0.012),无效报警组较基线[1 623(1 049,1 902)]增加22%(P=0.029)。 结论 本研究发现CorVue系统报警的价值在于反映患者潜在的心功能变化,而不是单纯预警心衰发作。
二次等离子电切术在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中的应用
李立强, 郭园园, 岳晓娥, 王成勇, 李庆文, 刘建民, 刘贝贝
2020, 18(10): 1629-1632.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1578
311 4
摘要:
目的 讨论二次等离子电切术在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2019年1月于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行膀胱肿瘤等离子电切术的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患者113例。其中43例于首次等离子电切术后4~6周行二次电切术的患者为观察组,其余行单次等离子电切术患者70例为对照组。记录并分析以下临床资料,包括一般资料:性别、年龄、BMI、肿瘤大小、数目、术前分期、病理分级;手术相关情况:术后留置导尿时间、术中及术后相关并发症等;术后病理及预后资料:二次等离子电切病理阳性率、2组患者术后肌层浸润率及随访12个月后局部复发率等。 结果 2组患者一般资料和手术相关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3例患者(6.98%)二次等离子电切术后病理可见尿路上皮肿瘤细胞;观察组一次等离子电切术后与对照组术后病理明确肌层浸润率(6.98%vs. 7.1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二次等离子电切术后肌层浸润率明显高于对照组(20.93%vs. 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94%vs. 18.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二次等离子电切术可以最大限度清除肿瘤组织,提供精准的病理分期,降低复发率,且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无明显增加。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行二次等离子电切术可以使患者获益,值得临床推广。
HSPB8对糖尿病神经元的保护性作用及机制研究
李金凤, 李小承, 马卫国, 殷小红, 李亚
2020, 18(10): 1633-1637.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1579
234 4
摘要:
目的 观察HSPB8在自发性2型糖尿病db/db小鼠脊髓组织中的表达,探讨HSPB8发挥神经保护性作用的机制。 方法 选择8周龄,雄性,db/m小鼠(db/m组),糖尿病db/db小鼠(db/db组),各10只。动态观察体重、空腹血糖;HE染色观察小鼠脊髓组织损伤情况;qRT-PCR检测HSPB8、Caspase-1、IL-18、P62和LC3基因mRNA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HSPB8、Caspase-1、IL-18、P62和LC3蛋白表达。分别用11、25、30和35 mmol/L葡萄糖浓度刺激RGC-5细胞48 h为糖尿病体外模型,Western blotting检测HSPB8、Caspase-1、IL-18、LC3和P62蛋白表达。RGC-5细胞沉默HSPB8蛋白,高糖(35 mmol/L)刺激48 h,Western blotting检测HSPB8、Caspase-1、IL-18、LC3和P62蛋白表达。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 结果 (1)HE染色结果表明db/db小鼠脊髓组织出现损伤;(2)qRT-PCR结果表明HSPB8、Caspase-1、IL-18、P62和LC3基因均在糖尿病脊髓组织中表达;(3)Western blotting结果表明,与db/m组小鼠相比,db/db小鼠受损脊髓组织中HSPB8、LC3-Ⅱ表达下降,Caspase-1、IL-18和P62表达均升高(均P<0.05);不同浓度高糖刺激后,随着血糖浓度升高,HSPB8、LC3-Ⅱ表达下降,Caspase-1、IL-18和P62表达升高(均P<0.05);(4)RGC-5细胞HSPB8沉默后高糖刺激48 h,Caspase-1、IL-18和P62蛋白表达均升高而LC3-Ⅱ表达下降(均P<0.05)。 结论 HSPB8在糖尿病神经病变中发挥重要保护性作用,其机制可能与HSPB8影响神经细胞中的炎性因子及自噬过程相关。
托伐普坦联合尿毒清颗粒治疗肾病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研究
翁育才, 王高岸, 王炜, 吴曾繁
2020, 18(10): 1638-1640,1773.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1580
217 3
摘要:
目的 分析托伐普坦联合尿毒清颗粒改善肾病综合征患者的肾功能、血脂、凝血以及生活质量的效果。 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8年3月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70例肾病综合征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35例患者采用托伐普坦治疗,观察组35例患者采用托伐普坦联合尿毒清颗粒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肾功能、血脂和凝血指标以及生活质量变化情况。 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Scr[(73.16±8.82)μmol/L]、BUN[(6.52±0.50)mmol/L]、24小时尿蛋白定量[(1.21±0.44)g]均较对照组[(84.36±9.68)μmol/L]、[(7.28±0.67)mmol/L]、[(1.89±0.58)g]明显降低,而ALB[(39.77±4.45)g/L]较对照组[(34.72±4.20)g/L]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TG、TC、D-D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观察组Fib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TG、TC、D-D、Fib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均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病情、体力、心理功能、一般生活功能、工作状况方面的生活质量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观察组病情、体力、心理功能、一般生活功能、工作状况方面的生活质量评分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均P<0.05)。 结论 托伐普坦联合尿毒清颗粒治疗肾病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患者肾功能,改善各血脂及凝血指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浙八味煎剂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纤维化的实验研究
周玉平, 吕雪幼, 温晋锋, 杨萍, 周飞, 唐春兰
2020, 18(10): 1641-1644,1674.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1581
230 2
摘要:
目的 研究临床经验方“浙八味煎剂”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纤维化(NASF)小鼠模型的治疗作用。 方法 C57BL/6J雄性小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模型组、浙八味煎剂高、低剂量组,每组8只。采用课题组改良的蛋氨酸-胆碱缺乏(MCD)结合反复低剂量腹腔注射CCl4制备动物模型。造模第3周首日开始予浙八味煎剂进行灌胃,6周末处死动物采血和肝组织,检测各组血清肝功能(ALT、AST、TBil)水平,血清和肝脏甘油三酯(TG)含量,观察各组肝组织HE染色、油红O染色、天狼猩红病理染色情况,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肝组织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情况。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LSD检验方法进行数据分析。 结果 相对正常组,模型组小鼠血清ALT、AST、TBil活性及肝脏TG含量明显升高(均P<0.01);肝组织出现广泛炎症反应,油红O阳性染色、Masson胶原染色及α-SMA蛋白阳性表达面积显著增加(均P<0.01);浙八味煎剂高剂量组显著降低血清ALT、AST、TBil活性及肝脏TG含量(均P<0.01),显著减少肝组织油红O阳性染色、Masson胶原染色及α-SMA蛋白阳性表达面积(均P<0.01)。 结论 “浙八味煎剂”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纤维化模型小鼠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抑制星状细胞活化可能是其部分机制。
非鲍曼的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特征及耐药机制分析
王穆群, 张永
2020, 18(10): 1645-1648,1681.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1582
229 4
摘要:
目的 分析临床分离的非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特征及药敏情况;检测其金属β-内酰胺酶和整合酶基因。 方法 用K-B法对安徽省2家教学医院病房及门诊收集的各种标本分离出的非鲍曼不动杆菌进行药物敏感试验,按CLSI 2016版判断结果。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对其进行扩增金属β-内酰胺酶基因及Ⅰ~Ⅲ类整合子的整合酶基因,分析结果。 结果 44株非鲍曼不动杆菌(洛菲不动杆菌29株、琼氏不动杆菌9株、醋酸钙不动杆菌3株、溶血不动杆菌2株及不动杆菌基因型13TU 1株),来源于心内科、呼吸内科等临床科室,分离于痰液、尿液、分泌物及其他标本。其中3株为多药耐药菌株(2株洛菲不动杆菌及1株溶血不动杆菌),17株仅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余24株为完全敏感菌株。金属β-内酰胺酶SIM-1阳性率为20.45%(7株洛菲不动杆菌、2株琼氏不动杆菌);VIM-2阳性率为9.09%(2株洛菲不动杆菌、1株溶血不动杆菌及1株琼氏不动杆菌);IMP-4、NDM-1均未检测出。IntI-1阳性率为11.36%(3株洛菲不动杆菌、1株溶血不动杆菌及1株琼氏不动杆菌);IntI-2阳性率为13.64%(3株洛菲不动杆菌、1株溶血不动杆菌及2株琼氏不动杆菌);IntI-3未检测出。 结论 非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率相对较低,但已经发现多药耐药菌株;其耐药机制可能与金属β-内酰胺酶及整合酶有关。
XLIF与OLIF手术治疗退变性脊柱侧凸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
韦勇力, 罗科锋, 赵霁
2020, 18(10): 1649-1651,1698.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1583
248 3
摘要:
目的 探究微创侧方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extreme lateral interbody fusion,XLIF)与微创侧前方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oblique later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OLIF)对退变性脊柱侧凸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为临床上退变性脊柱侧凸的治疗方式选择提供参考。 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9年1月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行手术治疗的退变性脊柱侧凸患者100例,按术式分为XLIF组(56例)、OLIF组(44例)。XLIF组行XLIF术,OLIF组行OLIF术。对比2组临床指标、脊柱侧凸Cobb's角、PI-LL、功能恢复、疼痛、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 OLIF组术后6个月侧凸Cobb's角、PI-LL分别为(5.00±1.10)°、(13.52±2.13)°,低于XLIF组的(5.12±1.09)°、(13.68±2.1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44、0.371,P=0.587、0.712)。OLIF组术后6个月DOI、NRS评分分别为(8.00±0.50)分、(1.13±0.02)分,低于XLIF组的(11.27±0.68)分、(2.49±0.10)分(t=26.710、99.277,均P<0.001);OLIF组术后6个月JOA评分为(25.66±3.58)分,高于XLIF组的(19.68±2.46)分(t=9.884,P<0.001)。OLIF组患者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2.27%,低于XLIF组的17.86%(χ2=4.625,P=0.032)。 结论 与XLIF术相比,OLIF术可减轻退变性脊柱侧凸患者腰椎疼痛症状,促进功能恢复,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lncRNA HOTAIR及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与肺癌病理分期的相关性研究
杨宇明, 段贵新, 王安生
2020, 18(10): 1652-1655.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1584
224 4
摘要:
目的 观察肺癌不同病理分期lncRNA HOTAIR及肿瘤标志物变化水平,探讨lncRNA HOTAIR联合肿瘤标志物诊断肺癌分期的临床价值。 方法 将2019年1—9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50例肺癌患者作为肺癌组,50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根据肺癌T、N分期可分为T1、T2、T3期组和N0、N1、N2期组。荧光原位杂交检测癌组织和癌旁组织lncRNA HOTAIR水平;免疫荧光法检测受试者血清NSE、CEA、CYFRA21-1的水平。 结果 癌旁组织中lncRNA HOTAIR浓度[(0.98±0.04)ng/mL]低于肺癌组织[(3.56±0.15)ng/mL,t=13.706,P<0.001];肺癌组血清NSE、CEA、CYFRA21-1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肺癌T、N分期分组中,临床期数越高,lncRNA HOTAIR、NSE、CEA和CYFRA21-1表达水平均随之升高(均P<0.05);lncRNA HOTAIR表达与NSE、CEA、CYFRA21-1表达呈正相关(均P<0.05);肺癌患者组织lncRNA HOTAIR和血清NSE、CEA、CYFRA21-1表达水平与肺癌T分期均呈正相关(均P<0.05),与肺癌N分期均呈正相关(均P<0.001);联合检测的灵敏度、约等指数和阳性预测值均高于单一指标。 结论 lncRNA HOTAIR和血清NSE、CEA、CYFRA21-1表达水平与肺癌病理分期密切相关,lncRNA HOTAIR联合血清肿瘤标志物判断肺癌病理分期可提高结果的准确性。
miR-130a对2型糖尿病患者外周血EPCs黏附、迁移及IL-18、TGF-β1表达的影响
卢翔, 郑乐群, 郑益雪
2020, 18(10): 1656-1659,1778.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1585
220 4
摘要:
目的 研究miR-130a对2型糖尿病患者外周血内皮祖细胞(EPCs)黏附、迁移能力及白细胞介素18(IL-18)、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的影响。 方法 采集2018年4—8月在温州市中医院就诊的60例2型糖尿病患者外周血,分离培养EPCs,采用荧光染色法鉴定EPCs。将EPCs分成3组:对照组、mimics NC组和miR-130a mimics组,对照组细胞正常培养不做任何处理,mimics NC组细胞转染mimics NC,miR-130a mimics组细胞转染miR-130a mimics。采用qRT-PCR法检测各组细胞中miR-130a表达,观察过表达miR-130a对EPCs黏附和迁移能力的影响,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18和TGF-β1表达。 结果 培养48 h时,可见细胞贴壁生长,呈圆形,体积较小;培养至第4天,细胞体积增大呈椭圆形;培养至第7天,细胞贴壁形成团簇状,细胞呈类圆形或不规则形,细胞Dil-acLDL、FITC-UEA-I、DAPI染色为阳性,证实为EPCs;对照组和mimics NC组EPCs中miR-130a相对表达量、EPCs黏附和迁移数目及IL-18和TGF-β1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对照组和mimics NC组相比,miR-130a mimics组EPCs中miR-130a相对表达量明显升高(均P<0.05),EPCs黏附数目和迁移数目增多(均P<0.05),IL-18和TGF-β1表达水平降低(均P<0.05)。 结论 miR-130a过表达可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外周血EPCs黏附和迁移功能,抑制IL-18和TGF-β1表达。
苦参素对脂多糖诱导的海马神经元凋亡的保护作用
蔡艳, 糜大国, 蒋伟, 周爱玲, 姜晓燕, 朱可, 曹刚
2020, 18(10): 1660-1662,1765.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1586
270 3
摘要:
目的 探讨苦参素(OMT)对脂多糖(LPS)诱导的海马神经元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 方法 根据海马神经元乳酸脱氢酶(LDH)释放率选择OMT的浓度进行实验分组。分为7组:正常对照组;脂多糖组;阿司匹林+脂多糖组;苦参素组;苦参素低剂量+脂多糖组;苦参素中剂量+脂多糖组;苦参素高剂量+脂多糖组。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免疫荧光观察NF-κB/P65核易位情况;酶联免疫吸附(ELISA)技术测定海马神经元培养上清中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水平。 结果 LPS组海马神经元凋亡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OMT预处理可以显著减少LPS刺激引起的海马神经元凋亡率(P<0.05)。LPS可以促进海马神经元NF-κB/P65由胞浆转位到胞核,提高海马神经元培养上清中TNF-α和IL-1β水平;而OMT预处理能显著减少LPS对海马神经元NF-κB/P65核易位作用及降低TNF-α和IL-1β的水平(P<0.05)。 结论 LPS诱导海马神经元NF-κB/P65核易位,导致炎症因子TNF-α和IL-1β的含量增加;OMT预处理可以抑制海马神经元NF-κB/P65核易位,减少TNF-α和IL-1β的分泌,从而抑制海马神经元的凋亡。
全科临床研究
胫腓骨开放性骨折后感染患者降钙素原与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及其诊断意义
邓亚开, 陈伟南
2020, 18(10): 1663-1666.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1587
317 5
摘要:
目的 探究胫腓骨开放性骨折后感染患者的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变化及其诊断意义。 方法 将2016年11月—2018年4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04医院骨科进行手术治疗的93例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发生感染将其分为感染组(36例)和非感染组(57例)。一期缝合后1、3、5、7和10 d分别对2组患者的PCT、CRP水平变化进行测定,并于一期缝合后第10天对发生骨折感染的患者进行病原菌培养以明确其病原菌种类,就PCT、CRP在诊断胫腓骨开放性骨折后感染上的临床价值进行分析。 结果 36例骨折后感染患者中共分离出病原菌54株,其中革兰阳性菌33株,占61.11%,革兰阴性菌18株,占33.33%,真菌3株,占5.56%。2组患者在一期缝合后1 d的PCT和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感染组患者在一期缝合后3、5、7和10 d的PCT、CRP水平均明显高于非感染组,2组患者的PCT、CRP水平在一期缝合后3 d达到峰值,之后逐渐下降,组间、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ROC分析发现,PCT、CRP以及PCT+CRP的AUC分别为0.863、0.813、0.912。PCT+CRP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94.44%、92.98%、93.55%,均高于PCT、CRP(分别为86.11%、84.21%、84.95%和72.22%、70.18%、70.97%)。 结论 PCT、CRP水平与胫腓骨开放性骨折后感染密切相关,二者联合诊断能够显著提升骨折后早期感染的诊断准确性,可为其早期预防治疗提供重要参考。
无脊髓压迫症状的迟发性创伤后脊柱塌陷患者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的疗效优势
张顺利, 顾运涛, 陈荣, 赵海
2020, 18(10): 1667-1670,1792.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1588
243 2
摘要:
目的 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无脊髓压迫症状的迟发性创伤后脊柱塌陷(非3期Kummell病)的疗效优势,为无脊髓压迫症状的Kummell病的治疗选择提供理论支持。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8年1月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128例无脊髓压迫症状的迟发性创伤后脊柱塌陷患者的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行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PVP),61例]和实验组[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67例],比较2组基本资料、椎体高度改善情况、手术前后ODI评分、Cobb角、并发症发生情况的统计学差异。 结果 实验组手术时间和骨水泥量均明显多于对照组(均P<0.05),实验组术后椎体前壁高度[(17.14±3.36)mm]和椎体中线高度[(16.25±4.37)mm]高于对照组的(11.74±4.34)mm和(12.53±4.21)mm(均P<0.05),且2组治疗后ODI评分及Cobb角较治疗前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患者在住院时间、椎体后壁高度改善、术后感染并发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PKP在治疗无脊髓压迫症状的迟发性创伤后脊柱塌陷时,通过体位的复位和球囊扩张相结合的方式可以更有效的复位椎体的高度和改善后凸畸形,也更有利于骨水泥充分的填充在椎体裂隙当中,在增加骨水泥铆定作用的同时又降低了骨水泥渗漏的风险,进而显示出其在降低邻近椎体骨折和脊髓压迫并发症发生率方面的优势。
穿支皮瓣与腹部带蒂皮瓣治疗手外伤皮肤软组织缺损疗效比较
刘长松, 朱熙铭, 徐强, 杜春雨
2020, 18(10): 1671-1674.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1589
221 3
摘要:
目的 通过比较手外伤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接受穿支皮瓣与腹部带蒂皮瓣治疗的临床效果,探讨2种治疗方案的优缺点及适应证。 方法 选择武冈市人民医院2017年6月—2019年6月收治的42例手外伤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选用皮瓣不同分为2组:A组(21例)接受腹部带蒂皮瓣,B组(21例)接受穿支皮瓣,比较2组创面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患肢功能恢复情况。 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16个月,平均6.8个月。B组的皮瓣修复优良率为100.0%,显著高于A组的66.7%(χ2=6.171,P=0.013),B组愈合时间为(18.4±1.2)d,较A组的(35.9±1.4)d显著缩短(t=42.895,P<0.001)。B组术后发生感染、皮肤坏死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为4.8%,显著低于A组的52.4%(χ2=11.667,P<0.001)。采用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标准评价术后效果,A组功能恢复及格率为66.7%,B组功能恢复及格率为9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59,P=0.018)。 结论 相比腹部带蒂皮瓣,穿支皮瓣对手外伤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效果更加理想,且愈合时间较短、并发症较少,值得推荐。但对于基层医院尚未开展显微外科技术的情况下,腹部带蒂皮瓣不失为治疗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替代选择。
308 nm准分子激光联合退白汤治疗白癜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赵志豪, 吴育菡
2020, 18(10): 1675-1677,1786.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1590
311 6
摘要:
目的 探讨308 nm准分子激光联合退白汤治疗白癜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儋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白癜风患者112例,将112例白癜风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56例)和观察组(56例)。对照组给予308 nm准分子激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同时给予退白汤治疗,比较2组治疗后的临床有效率。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皮损色素积分、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评分、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 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78.57%vs. 60.71%)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皮损色素积分均明显高于同组治疗前,且观察组皮损色素积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2组DLQI评分均明显低于同组治疗前,且观察组DLQ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2组治疗后的CD3+、CD4+及CD4+/CD8+均明显高于同组治疗前,而且观察组治疗后CD3+、CD4+及CD4+/CD8+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2组治疗后血清IL-2、IL-6及TNF-α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均P<0.05)。 结论 308 nm准分子激光联合退白汤治疗白癜风的疗效较好,能够显著抑制炎性因子水平,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免疫功能,且安全性较好。
胸腺瘤切除术后的重症肌无力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
许博, 王叶萍, 陈献国, 张晓玲
2020, 18(10): 1678-1681.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1591
338 12
摘要:
目的 分析胸腺瘤切除术后的重症肌无力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旨在为临床预防术后重症肌无力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选取金华市中心医院2019年3月—2020年3月收治的92例胸腺瘤切除术患者,观察并记录术后重症肌无力的发生情况,统计发生率,并根据术后是否发生重症肌无力将患者分为重症肌无力组(A组,11例)与未发生重症肌无力者(B组,81例),收集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整理临床资料,对比2组一般资料与临床资料的差异性,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术后发生重症肌无力的危险因素。 结果 92例患者术后发生重症肌无力11例,发生率为12.0%;2组患者的术前病程、合并免疫疾病、手术路径、合并前纵隔脂肪清扫术、术后肺部感染、术后放化疗情况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前病程(>12个月)、合并免疫疾病、手术路径(开胸)、术后肺部感染是术后发生重症肌无力的危险因素,合并前纵隔脂肪清扫术、术后放化疗是其保护因素。 结论 胸腺瘤切除术后的重症肌无力发生率较高,影响因素也较多,常见如术前病程长、合并免疫疾病、开胸手术、术后肺部感染等,因此行胸腺瘤切除术时应针对患者的危险因素采取对症处理措施,以降低重症肌无力发生率,提高手术治疗效果。
氨甲环酸在旋后外旋型Ⅳ度踝关节骨折术中的疗效分析
杨治涛, 焦义, 韩南颍, 李续, 罗伦, 王旭义
2020, 18(10): 1682-1684,1714.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1592
198 2
摘要:
目的 通过回顾性研究80例旋后外旋型Ⅳ度踝关节骨折患者资料,探索氨甲环酸(tranexamic acid,TXA)在旋后外旋型Ⅳ度踝关节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应用,比较其术中术后出血量、并发症及术后疼痛评分并进行疗效分析。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2月—2019年12月阜阳市妇女儿童医院收治的80例旋后外旋型Ⅳ度踝关节骨折患者资料,根据术前是否使用TXA及术中是否使用止血带分为3组,A组:术前使用TXA且术中未使用止血带,26例;B组:术前未使用TXA且术中使用止血带,29例;C组:术前未使用TXA且术中未使用止血带,25例。计算患者总失血量、显性失血量、隐性失血量及术后VAS评分,比较分析3组患者失血量及相关并发症情况。 结果 术前一般资料比较3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患者总失血量为(170.6±12.2)mL,隐性失血量为(89.8±7.0)mL,显性失血量(80.8±11.1)mL;B组患者总失血量为(215.4±39.5)mL,隐性失血量为(187.8±39.9)mL,显性失血量(27.6±7.4)mL;C组患者总失血量为(298.8±31.2)mL,隐性失血量为(143.3±22.4)mL,显性失血量(155.5±19.1)mL。A组和B组总失血量显著低于C组,A组隐性失血量显著低于B组和C组,B组显性失血量显著低于A组和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术后第1、2、3天VAS评分较B、C组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随访3个月,其中B组1例,C组3例切口愈合不良,经过加强换药后愈合良好。 结论 旋后外旋型Ⅳ度踝关节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前使用TXA可有效降低术后总失血量及隐性失血量,且不增加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可降低术后疼痛评分,在创伤骨科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慢病防治研究
中老年体位性高血压与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及左心室质量指数的相关性研究
马静, 方红薇, 谢晓林, 张秋实, 林萍, 王亚杰
2020, 18(10): 1685-1687,1694.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1593
209 2
摘要:
目的 旨在分析中老年患者体位性高血压与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及左心室质量指数的相关关系。 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7月至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就诊的中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556例为研究对象,其中观察组(125例)为体位性血压增高(即直立性高血压)的患者,收缩压变化低于20 mm Hg(1 mm Hg=0.133 kPa)即直立性血压正常的患者为对照组(431例);评价的内容包括24 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和左心室质量指数以及两者与患者体位性高血压的关联。 结果 观察组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22.3±3.1)mg/24 h]和左心室质量指数[(111.3±5.8)g/m2]较对照组[(14.2±3.7)mg/24 h、(94.8±5.7)g/m2]均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相关性分析显示直立性性收缩压、直立性性舒张压均与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和左心室质量指数呈线性正相关关系,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回归方程分别为Y=30.62+0.40X;Y=25.95+0.90X;Y=26.02+0.53X;Y=27.88+1.33X。 结论 中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体位性血压增高可能与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与左心室质量指数的异常之间存在相关关系,提示可能存在靶器官的损害,临床实践中应予以注意,早期进行干预。
妇幼卫生研究
42708例新生儿耳聋基因筛查结果分析
耿国兴, 林彩娟, 黄小桃, 李威, 范歆, 陈少科, 邹茹
2020, 18(10): 1688-1690.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1594
328 7
摘要:
目的 了解南宁市区新生儿常见耳聋基因的突变类型和突变携带率,并就耳聋基因检测结果进行评价,为遗传性耳聋的远期预防和临床诊断提供依据。 方法 对2016年1月—2018年12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产科出生、儿科门诊以及耳鼻喉科门诊进行筛查的42 708例新生儿,应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飞行时间质谱法筛查在我国常见的4个基因包括20个位点GJB2(35delG、176-191del16、167delT、299_300delAT、235delC)、GJB3(538C>T、547G>A)、SLC26A4(281C>T、589G>A、1174A>T、1226G>A、IVS7-2A>G、1229C>T、1975G>C、2162C>T、2027T>A、IVS15+5G>A、2168A>G)、和线粒体12SrRNA(1555A>G、1494C>T)。 结果 42 708例新生儿中检出基因突变940例,总体阳性检出率为2.201%,其中GJB2基因突变492例,突变携带率约1.152%;GJB3基因突变61例,突变携带率约0.143%;SLC26A4基因突变320例,突变携带率约0.749%;线粒体12SrRNA基因突变57例,突变携带率约0.133%。同时检出复合杂合突变1例,双杂合突变9例。 结论 本研究中主要的突变基因是GJB2和SLC26A4,主要的突变位点是235delC和IVS7-2A>G,开展新生儿听力筛查与耳聋基因联合检测有助于耳聋的早期预防特别是药物性耳聋的预防,对降低耳聋发生和出生缺陷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夫妻配偶双方生殖器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情况分析
王光演, 谷杭芝, 林风, 胡燕
2020, 18(10): 1691-1694.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1595
352 3
摘要:
目的 探讨女性宫颈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者其男性配偶外生殖器HPV感染情况以及男女双方HPV亚型吻合情况。 方法 收集2017年11月—2019年4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的443对女性宫颈HPV阳性者及其男性配偶的临床资料,采集男性的外生殖器上皮细胞和女性的宫颈脱落细胞,检测其HPV感染情况,总共包含27种高危和低危亚型,并对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 在443例男性中检测出HPV阳性216例,感染率为48.76%,检出率前3位HPV亚型为HPV53、52、16,均为高危亚型,其妻子HPV感染率前3位同样为:HPV53、16、52。男女双方在低危亚型的检出率不一致,男性前2名分别是HPV43、61,而女性是HPV81、6。将216对性伴侣双方HPV阳性的基因亚型配对,结果显示HPV完全吻合率为26.39%(57/216),部分吻合率为36.11%(78/216),总体吻合率为62.50%(135/216),以1种HPV吻合为主,其中高危亚型占多数。 结论 女性宫颈HPV感染者其男性配偶外生殖器HPV感染率偏高。配偶双方均感染HPV者其HPV亚型吻合度高,尤其在高危亚型上。建议常规对女性宫颈HPV阳性者的男性配偶进行HPV筛查和治疗,从而提高双方HPV的清除率。
胎盘特异性蛋白1 mRNA在胎儿生长受限患者胎盘和外周血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朱晖, 孙丹丹
2020, 18(10): 1695-1698.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1596
327 6
摘要:
目的 本文通过测定及分析胎盘特异性蛋白1(placenta-specific protein 1,PLAC1)在胎儿生长受限(fetal growth restriction,FGR)孕妇胎盘和外周血中的异常表达情况,对其意义进行探讨。 方法 选择嘉兴市妇幼保健院2017年4月—2020年1月住院分娩的FGR孕妇40例作为FGR组,同期住院分娩的40例正常孕妇作为对照组。测量胎盘厚度、胎盘质量、新生儿体重。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测定胎盘和外周血中PLAC1 mRNA水平。采用t检验分析2组之间各指标的差异,采用Pearson分析指标之间的相关性。 结果 FGR组胎盘厚度、胎盘质量、新生儿体重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FGR组胎盘中PLAC1 mRNA水平(0.47±0.09)低于对照组(1.00±0.07,t=29.399,P<0.05),外周血中PLAC1 mRNA水平(1.54±0.11)高于对照组(1.00±0.08,t=25.109,P<0.05)。FGR孕妇胎盘PLAC1 mRNA水平与胎盘厚度、胎盘质量、新生儿体重均呈正相关(均P<0.05)。FGR孕妇外周血中PLAC1 mRNA水平与胎盘厚度、胎盘质量、新生儿体重均呈负相关(均P<0.05)。FGR孕妇胎盘PLAC1 mRNA水平与外周血中PLAC1 mRNA水平呈负相关(r=-0.602,P<0.001)。 结论 检测胎盘及外周血中PLAC1 mRNA的水平,可一定程度上反映FGR的严重程度。
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血清CTRP6水平及意义
何新梅, 陈丹青
2020, 18(10): 1699-1701.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1597
235 3
摘要:
目的 研究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孕妇血清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6(C1q/tumor necrosis factor-related protein 6,CTRP6)水平及其与胰岛素抵抗和炎性细胞因子水平的关系,探讨CTRP6在GDM中的作用。 方法 选择衢州市妇幼保健院2019年1—12月住院分娩的GDM患者86例作为B组,同期住院分娩的正常孕妇86例作为A组。测定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PG)、糖化血红蛋白(glycated hemoglobin,HbA1C)、空腹胰岛素(fasting insulin,FINS)和高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C reactive protein,hs-CRP)水平。计算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islet-βcell function index,HOMA-β)和胰岛素抵抗指数(Insulin resistance index,HOMA-IR)。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测定血清CTRP6和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 结果 B组血清CTRP6水平和FPG、HbA1C水平高于A组(均P<0.05)。B组FINS和HOMA-IR高于A组(均P<0.05),HOMA-β低于A组(P<0.05)。B组血清hs-CRP、IL-6、TNF-α水平均高于A组(均P<0.05)。GDM患者血清CTRP6水平与FPG、HbA1C、FINS、HOMA-IR、hs-CRP、IL-6、TNF-α水平均呈正相关(均P<0.05),与HOMA-β呈负相关(P<0.05)。 结论 GDM患者血清CTRP6水平升高,其水平与胰岛素抵抗和血清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关系密切。
社区卫生研究
社区孕妇孕期体重自我管理状况和一般自我效能影响因素调查
刘炜, 栾召华, 龚定宏, 魏素平, 徐奇
2020, 18(10): 1702-1706.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1598
245 8
摘要:
目的 探讨孕妇孕期体重自我管理、自我效能及社会支持状况,为有效控制孕期体重增长提供依据。 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4月上海某社区早孕建册的孕妇1 041例为研究对象,早孕期采用一般自我效能量表、社会支持量表进行问卷调查,分娩后根据美国医学研究所体重增加指南,分为孕期体重增长过多组和体重增长正常组,以自拟的孕期体重管理问卷进行调查,并对影响体重增长的因素进行分析。 结果 有效调查900例,孕期体重增长正常组507例(56.3%),一般自我效能平均得分为(2.83±0.53)分,社会支持量表平均得分为(36.28±5.23)分;孕期体重增长过多组393例(43.7%),一般自我效能感得分为(2.49±0.58)分,社会支持量表得分为(34.07±5.80)分。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一般自我效能感、社会支持状况、产检医生是否固定、对医生指导的配合度、停止工作的孕周和年龄、产检医生对孕期体重增长的重视程度、孕前体重指数是孕期体重增长是否过多的影响因素(均P<0.05)。 结论 社区医生在早孕期应加强孕妇规范化的体重管理,同时进行一般自我效能感、社会支持状况评估,可为有效体重管理提供依据。
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
“互联网+”糖尿病三方共管健康管理模式构建与应用研究
周志衡, 黄志杰, 郑晓芬, 陈宝欣, 张雪姣, 邱凯, 王皓翔, 陈文如
2020, 18(10): 1707-1710.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1599
320 13
摘要:
目的 构建“互联网+”糖尿病三方共管健康管理模式,并通过在社区患者中应用,评价本模式的管理效果。 方法 通过文献研究、个人深入访谈、专家论证咨询或现场调查等一系列方法建立“互联网+”糖尿病三方共管健康管理操作指南和流程;对实验组的650名糖尿病患者进行为期10个月的健康管理,按照1∶1配比对照组650名患者进行常规管理;从血糖控制、知识掌握、行为改变等方面评价管理效果。 结果 实验组经过10个月的“互联网+”健康管理,患者2周平均自测血糖数从(1.12±0.46)次上升到(2.45±0.65)次,且自测血糖行为明显优于对照组(P<0.001)。实验组中有84%的糖尿病患者能完成了5个以上健康教育课程;患者对糖尿病相关知识掌握率从48%提高到干预后的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有59.8%和68.5%的患者改善了运动和饮食行为;患者的用药依从性从52.1%提高到91.8%。实验组患者在入组时平均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时血糖为7.41 mmol/L和10.59 mmol/L下降到管理后的6.47 mmol/L和8.24 mmol/L,血糖控制率从36.15%提高到69.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血糖控制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构建成功的“互联网+”糖尿病三方共管健康管理模式对糖尿病患者的管理效果满意,值得在我国的社区糖尿病患者管理中推广应用。
诊断技术研究
肺超声评分对评估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病情严重程度的应用价值分析
肖燕, 闫媛媛, 娄君鸽
2020, 18(10): 1711-1714.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1600
239 4
摘要:
目的 探讨肺超声评分对评估新生儿感染性肺炎(infectious pneumonia,IPN)病情严重程度的临床价值。 方法 选取2017年7月—2019年7月在郑州大学附属郑州市中心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确诊的IPN患儿150例,根据有无呼吸衰竭分为无呼吸衰竭组(62例)和呼吸衰竭组(88例),根据新生儿危重症评分(neonatal critical illness score,NCIS)将呼吸衰竭组患儿分为非危重组(26例)、危重组(33例)和极危重组(29例)。对患儿行肺超声检查并统计肺超声评分,比较各组间和组内肺超声评分、氧合指数(oxygenation index,OI)、呼吸指数(respiratory index,RI)及NCIS评分,并分析肺超声评分与NCIS评分、OI、RI之间的相关性。 结果 呼吸衰竭组患儿肺超声评分和OI指标明显低于无呼吸衰竭组(均P<0.05),RI指标明显高于无呼吸衰竭组(P<0.05);在呼吸衰竭组患儿中,随病情程度加重,其肺超声评分、NCIS评分、OI指标明显下降,RI指标明显升高(均P<0.05);经ROC曲线分析,IPN患儿呼吸衰竭时其肺超声评分最佳预测值为31分,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5.8%、76.9%,病情危重的最佳预测值为27分,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6.3%、85.7%,病情极危重的最佳预测值为17分,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6.9%、91.8%;经Pearson分析显示,呼吸衰竭患儿肺超声评分与NCIS评分、OI指标呈正相关(均P<0.05),与RI指标呈负相关(P<0.05)。 结论 肺超声评分可有效评估新生儿IPN的病情严重程度,为临床医生了解患儿的病情严重程度和合理治疗提供参考依据,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红外热成像技术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诊断分析
刘夏天, 郑媛媛, 江珍珍, 鲁建兴, 马彩叶, 诸磊, 沈华良, 黄艳华
2020, 18(10): 1715-1717.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1601
292 5
摘要:
目的 分析红外热成像技术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诊断价值,旨在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依据,以提高诊断结果的准确率。 方法 选取绍兴市人民医院2018年9月—2019年9月诊治的92例临床可疑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所有患者都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与红外热成像技术检查,2项检查都在同一时间段(间隔时间控制在30 min内),对比分析其对中央型、周围型、混合型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检出结果,并以彩色多普勒超声的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分析红外热成像技术的诊断价值,计算准确度、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 结果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出下肢深静脉血栓54例,检出率是58.7%;红外热成像技术检出下肢深静脉血栓58例,检出率是63.0%;2组的检出率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65,P=0.546)。以彩色多普勒超声的诊断结果为金标准,经计算,红外热成像技术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准确度、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是71.7%、74.1%、67.6%、79.6%、60.5%。 结论 红外热成像技术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诊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检出率与彩色多普勒超声相近,具有检查时间短、可大批量检查的优势,可作为临床筛查可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辅助手段,值得推行。
儿童标本中分离MRSA的SCCmec基因分型及耐药性分析
张秀芳, 柴杰, 谭雪峰, 郭普
2020, 18(10): 1718-1721.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1602
297 2
摘要:
目的 了解亳州地区儿童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 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的SCCmec基因分型及其耐药性。 方法 收集2018年12月—2019年3月亳州市人民医院儿科共6个病区临床分离的89株MRSA菌株,采用PCR方法对其进行SCCmec基因分型;VITEK 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并采用WHONET 5.6软件统计药敏结果并进行分析。 结果 89株MRSA以SCCmecⅣa型为主,占55.1%(49/89),其次SCCmecⅢ型12.4%(11/89),SCCmecⅡ型1.1%(1/89),未分型31.4%(28/89),未见SCCmecⅠ型和Ⅴ型;89株MRSA对青霉素均耐药,对红霉素、克林霉素均高耐药,耐药率分别为87.6%、62.9%,对喹诺酮类、庆大霉素、甲氧苄啶/磺胺甲恶唑的耐药率均低于10%;而49株SCCmecⅣa型对红霉素、克林霉素的耐药率略升高,分别为91.8%、77.6%,对喹诺酮类药物耐药率4.1%,有所下降,而对甲氧苄啶/磺胺甲恶唑、庆大霉素均敏感;以上菌株未发现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奎奴普丁/达福普汀及替加环素耐药。 结论 目前亳州地区儿童分离的MRSA主要以SCCmecⅣa型为主要流行株,对多种抗菌药物呈不同程度耐药。
某二甲医院血培养微生物检验的病原菌株与分布情况
张海平, 黄锡通, 郏鸿飞, 孙巧燕
2020, 18(10): 1722-1724,1734.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1603
173 3
摘要:
目的 探析血培养微生物检验的病原菌株分布情况与耐药性,为有效控制血流感染的发生与传播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选取玉环市人民医院2018年7月—2019年6月的4 790例住院患者,采集其血样4 790份并送检,运用法国梅里埃公司BACT/ALERT 3D型全自动血培养仪及其配套培养瓶进行血培养,阳性株及时进行涂片与转种,并应用VITEK-2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进行菌种鉴定及药物敏感试验,对分离出的细菌菌种与耐药性进行分析。 结果 4 790份血样中,共分离出病原菌523株(10.92%),包括革兰阴性菌283株(54.11%),革兰阳性菌230株(43.98%),真菌8株(1.53%),厌氧菌2株(0.38%)。病原菌的科室分布主要为重症监护病房(25.81%)、普外科(22.75%)、感染科(13.77%)。革兰阴性菌与革兰阳性菌的耐药性差异均较大;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氨苄西林耐药性高(>82.00%),对亚胺培南耐药性低(<5.00%),鲍曼不动杆菌对呋喃妥因、氨苄西林、氨曲南、头孢唑林的耐药性高(100.00%),对妥布霉素的耐受性低(27.27%);革兰阳性菌对红霉素及青霉素的耐药性普遍较高(>76.00%),对利奈唑胺及万古霉素无耐药(均为0.00%)。 结论 血培养微生物检验的病原菌株种类多、科室分布广,耐药情况严峻,临床医生应更加关注血培养微生物检验的病原菌株早期检测及耐药性分析结果,以改善临床诊断及抗菌药物的应用。
医学综述
透析前患者教育在终末期肾脏疾病患者管理中的相关研究进展
黄泽慧, 刘英莉
2020, 18(10): 1725-1728,1749.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1604
210 5
摘要:
终末期肾脏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的患者人数在全世界呈持续升高趋势,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将要面对ESRD所带来的巨大经济负担,迫切需要各地区根据经济发展及资源的不同制定降低疾病负担的有效预防策略。透析前多学科团队合作的患者教育在ESRD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成为ESRD患者管理中的关键环节。患者教育是医患之间沟通的主要桥梁,有助于提高患者相关医学知识,帮助患者提高自我管理疾病能力。进入ESRD期的患者不可避免的要对肾脏替代治疗(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RRT)方式做出选择,而患者个人、教育提供者或社会支持系统等多方面原因会影响患者根据自身需要做出合理选择。众多研究表明合理规范的透析前患者教育可以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增加医学相关知识,延缓疾病进展,避免紧急透析,降低早期死亡率,以及更多地选择腹膜透析作为RRT方案,从而直接或间接地节约社会医疗成本。本综述旨在讨论透析前患者教育对于社会经济和患者个人2个方面的重要意义,影响教育活动进行的因素,患者教育的方式,充分利用移动网络、社区管理平台的便捷对患者进行随访与指导,同时总结其他慢性病管理中的经验,改进患者教育的模式,让患者获得充分的医学知识并主动参与医疗决策,建立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管理模式。
氧化应激对男性不育症影响的研究进展
李洋, 金磊, 周云
2020, 18(10): 1729-1734.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1605
238 6
摘要:
受老龄化、生活方式、环境和工作压力等多重因素影响,男性精液质量逐年下降,不育发病率趋势逐年增加,不育症的发病原因、影响因素已成为全球性生殖医学的研究热点。活性氧自由基对于众多生理反应必不可少,其在产生和维持男性生殖生理过程,如性激素分泌、精子获能和运动、顶体反应等均承担重要角色,不仅是精子功能的重要调节因子,亦可作为许多细胞的第二信使参与细胞外信号调节。有许多外源和内源因素能够导致活性氧的产生超过细胞抗氧化能力,可损伤机体氧化防御系统,引起氧化应激损伤,对信号通路、能量代谢、基因表达和蛋白质结构产生不利影响,从而造成生殖器官和精子功能受损,降低受精潜能以及配子支持正常胚胎发育的能力。并可能通过影响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和/或干扰其与其他激素轴的串扰,直接或间接地诱发不育。本文综述了氧化应激的本质和来源,影响雄性生殖系统氧化应激产生的重要外源和内源因素,阐述氧化应激对男性生殖系统的生理作用,从器官、细胞和分子水平分析氧化应激损伤对男性生殖系统的破坏性作用及可能的发生机制。最后提出应对措施,为探索抗氧化治疗在临床的规范化应用,预防和治疗男性生殖系统的氧化应激损伤,进而有助于男性不育的治疗提供参考。
预防/保健 中医/康复
张鸣鹤教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临证经验概要
赵杨寒, 徐云生
2020, 18(10): 1735-1737,1745.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1606
266 4
摘要:
目的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仍为临床一大难题。本文总结张鸣鹤教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经验。 方法 2019年9月—2020年3月跟随张鸣鹤教授临证侍诊,收集相关医案,并整理张鸣鹤教授处方及诊间评语,附以临床诊治完整病案1例。查阅相关文献,采取定性研究的方法,总结不同证型患者的处方特点,挖掘张鸣鹤教授类风湿性关节炎辨证论治及特色疗法的临证经验。 结果 张鸣鹤教授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经验有热痹为多、辨证治疗、药物运用以及关节变形防治等4个方面。其中辨证临床以热痹为多,前期应注重风湿热邪的轻重比较,佐以活血化瘀、滋阴清热,后期以扶正为主,补益肝肾、清解余毒。张鸣鹤教授在药物运用中注重其归经和特殊作用,对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药物选用有其独到的见解。植物类药物运用较为频繁,强调不同的药物可用于相对应的症状及发病部位。虫类药物使用较少,但在通络治疗上有点睛作用。同时提出,类风湿性关节炎应防治结合,规范用药;对关节变形但骨质尚未融合的患者提出牵拉矫形的治疗方法,显著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 结论 运用中医理论体系宏观分析类风湿性关节炎中医治疗经验,热痹理论以及用药规律在临床辨证治疗过程中取得显著疗效,对比其他名中医治疗经验,体现出中医“天人合一、三因制宜”的思想,以期在中医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时有所借鉴。
翳风穴贴敷联合温针灸应用于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效果研究
朱巧爱, 詹建华, 鄢琼, 商妙维
2020, 18(10): 1738-1740,1782.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1607
275 6
摘要:
目的 分析翳风穴贴敷联合温针灸对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面部Portmann评分、House-Brackmann分级、SF-36评分及症状恢复时间的影响。 方法 将杭州市萧山区中医院2017年2月—2019年2月收治的76例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纳入本研究,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8例)与观察组(38例),对照组给予醋酸泼尼松片、甲钴胺胶囊联合传统针灸治疗,观察组则行翳风穴贴敷联合温针灸治疗,比较2组患者面部症状改善情况以及症状恢复时间,统计面部功能障碍情况,观察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 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RPA评分显著低于观察组,症状恢复时间长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717、7.180,均P<0.05)。对照组患者的H-B分级情况明显差于观察组(P<0.05),SF-36评分低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71.05%)显著低于观察组(97.37%),2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0.396,P<0.05)。 结论 在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接受治疗的过程中,采用翳风穴贴敷联合温针灸治疗的临床效果较好,可显著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全科医学教育研究
情景模拟在住院医师气道管理培训中的作用
徐怡琼, 严俊, 陶磊, 郭茜, 史霆, 罗艳
2020, 18(10): 1741-1745.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1608
237 5
摘要:
目的 气道管理是每个住院医师在工作中都会遭遇到的问题,也是住院医生必须掌握的技能之一。目前住院医生所接受的气道管理培训相当有限,多局限于气管插管等技术培训,不能满足临床工作的需要。为了让住院医师更好地掌握气道管理的技能,更多地积累气道管理的经验,本研究在既往培训中引入情景模拟培训,并评价教学效果。 方法 本研究中纳入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进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学员64名,培训中将学员分为2组,21名学员参与听讲案例(传统教学组),43名学员参与情景模拟(情景模拟组),2组学员培训前后均完成课程问卷、理论考试以及气道管理信心自评,培训后所有学员还参与了气管插管操作模拟考核。本研究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正态分布且方差齐的计量资料采用成组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采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培训后,有93.8%的学员认为气道管理课程对他们的医学生涯有帮助,操作模拟考核中有96.9%的学员能在2 min之内完成气管插管。所有学员培训后总体的理论考试成绩(t=-4.663,P<0.001)和气道管理信心自评(t=-11.015,P<0.001)都有显著提高。传统教学组和情景模拟组的学员在气管插管完成时间、理论考试成绩方面均无明显差异,但情景模拟组学员的气道管理信心自评分较传统教学组更高(t=-2.193,P=0.032)。 结论 本研究表明,在气道管理技能培训的基础上引入情景模拟培训可以帮助学员积累气道管理的经验、树立气道管理的信心,此种教学方式值得在气道管理教学中推广,但需要积累更多情景模拟教学和评估的经验。
CBL结合三分钟+任务式教学模式在心血管内科临床实习中的应用效果
王娟, 幸世峰, 吕忠英, 李红建
2020, 18(10): 1746-1749.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1609
253 2
摘要:
目的 探讨案例教学法(CBL)结合三分钟+任务式教学模式在心血管科实习生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9年6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轮转的60名本科实习生为研究对象,双盲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实验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模式进行临床教学,包括普通查房和知识讲座等方式进行教学。实验组采用CBL结合三分钟+任务式结合带教模式。实习结束后,对2组学生进行专业知识、实践技能进行考核,问卷调查实习生的学习效果及对教学模式的满意度。 结果 2组实习生理论知识考试和心电图读图考试成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病例分析考试成绩高于对照组(P<0.05),实践技能(包括问诊技巧、心脏体格检查、心肺复苏术及电除颤术)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均P<0.05)。问卷调查表明,实验组实习生在提升专业知识、训练临床思维、提升临床技能、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自学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加强医患沟通能力方面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实验组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也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CBL结合三分钟+任务式教学模式可以激发学习兴趣,有效提高实习生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教学效果好,满意度高,值得在临床实习生带教中积极推广和应用。
医学综合研究
联合火针治疗斑秃增加效应的Meta分析
戴婷, 宋宁静, 许瑾, 孙晓颖, 李福伦, 李欣, 李斌
2020, 18(10): 1750-1752,1796.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1610
268 6
摘要:
目的 对联合火针治疗斑秃临床研究的增加效应进行系统评价。 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WF)及Pubmed数据库,检索日期至2019年1月16日,辅以手工检索,纳入评价联合火针治疗斑秃增加效应的对照试验,提取数据使用CMA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共检索到73篇文献,其中7篇对照研究符合纳入标准,累计纳入病例490例(联合火针组263例、对照组227例),比较了联合火针治疗组与常规治疗组对斑秃疗效的差异。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斑秃治愈率[RR=1.456,95%CI(1.171~1.810)]、显效率[RR=1.199,95%CI(1.055~1.364)]及有效率[RR=1.101,95%CI(1.041~1.165)]方面,联合火针治疗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基础治疗为局部治疗者,增加火针治疗对治愈率、显效率和有效率均有显著提高;基础治疗为系统治疗者,火针治疗组仅对有效率有显著提高。2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1.040,95%CI(0.267~4.055)],未显示严重不良事件。 结论 联合火针治疗斑秃与对照组相比疗效增加效应显著,安全性好。
丁苯酞软胶囊治疗帕金森病认知功能障碍的系统评价
张宇宇, 吴佳莹, 马葵芬, 周华
2020, 18(10): 1753-1757.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1611
269 3
摘要:
目的 对丁苯酞软胶囊治疗帕金森病认知功能障碍的有效性进行系统评价。 方法 检索国内外数据库中丁苯酞软胶囊治疗帕金森病认知功能障碍的随机对照研究,利用Revman 5.1进行Meta分析。 结果 共纳入9篇文献,755名受试者。从系统评价结果来看:与对照组相比,丁苯酞软胶囊能显著降低UPDRS评分[MD=-11.16,95%CI(-14.07~-8.25),P<0.001],能显著增加MoCA评分[MD=3.22,95%CI(2.39~4.05),P<0.001],能显著增加MMSE评分[MD=3.05,95%CI(2.24~3.87),P<0.001],能显著增加ADL评分[MD=13.05,95%CI(11.53~14.57),P<0.001];能显著降低CRP水平[MD=-2.69,95%CI(-2.69~-2.27),P<0.001],能显著升高NT-3水平[MD=8.48,95%CI(7.35~9.61),P<0.001],能显著降低PARK7水平[MD=-10.88,95%CI(-12.35~-9.40),P<0.001]。 结论 丁苯酞软胶囊能有效改善帕金森病认知功能障碍,效果显著。但本次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仍需设计更为良好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来验证。
脑力劳动人群职业紧张现状及影响因素
许爱鲜, 胡祖应
2020, 18(10): 1758-1761.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1612
269 8
摘要:
目的 了解脑力劳动人群当前的职业紧张现状,探讨影响脑力劳动人群职业紧张的影响因素。 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随机抽取2018—2020年杭州市医务人员、教师、普通公务员、会计员、管理员、设计人员等脑力劳动者1 260人为研究对象,采用职业紧张量表(OSI-R)对脑力劳动人群的职业紧张状况进行调查,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职业紧张现状及影响因素。 结果 脑力劳动人群在职业任务问卷(除工作环境外)、个体紧张反应问卷、个体应对资源问卷及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常模;男性、研究生、薪酬低、工龄10~20年、担任行政职务、夜班频率高者职业任务分值高(均P<0.05);男性、工龄10~20年、研究生学历、每周工作时间>40 h、夜班频率高、中级职称者紧张反应性强(均P<0.05);男性、每周工作时间≤40 h、研究生、工龄短、初级职称、夜班频率高个体应对资源得分较高(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发现,性别、工龄、学历、夜班频率是影响脑力劳动人群职业紧张的危险因素。 结论 脑力劳动人群的职业紧张程度严重,性别、工龄、夜班频率、学历是其主要影响因素,社会相关部门应给予高度关注,采取相应措施以缓解脑力劳动人群职业紧张程度。
全科护理研究
红外额式体温计在发热门诊中对于发热筛查的价值及最佳界值研究
刘彩红, 林可可, 李晓光, 汲燕波
2020, 18(10): 1762-1765.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1613
221 3
摘要:
目的 评价红外额式体温计在筛查发热患者中的价值,并找出其用来判断发热的最佳界值,为临床使用红外额式体温计提供依据。 方法 固定专人测量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发热门诊2018年6月1日—8月30日就诊的1 176例患者体温,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使用红外额式体温计与水银式体温计分别测量。 结果 1 176例患者中,男性529例(45%),女性647例(55%),平均年龄(36.91±16.46)岁。Bland-Altman结果显示额温腋温测量一致性较好。水银式体温计测量腋温为(38.31±0.67)℃,红外额式体温计测量额温为(37.30±0.77)℃,二者平均差值(1.01±0.64)℃(t=53.774,P<0.001)。体温正常组、低热组、中热组、高热组的腋温和额温差值分别为(0.25±0.55)、(0.83±0.50)、(1.08±0.66)、(1.33±0.70)℃,t值分别为2.180、35.721、36.760及25.710,均P<0.05。红外额式体温计测量体温的灵敏度为0.482,特异度为0.913。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3,P<0.001,95%CI为0.650~0.811。最大约登指数为0.477,所对应的界值为37.05℃。 结论 红外额式体温计测量体温与水银体温计所测得的腋温存在一定差异,前者比后者低。而且随着体温的升高,差异增大。红外额式体温计可在发热门诊中使用,由于临床使用红外额式体温计进行体温测定时读数只能到小数点后1位,但应以37.0℃作为初步判断患者是否发热的依据。
食道胃静脉曲张内镜下治疗患者的护理探索
杨昭云, 张卫平, 孔德润
2020, 18(10): 1766-1769.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1614
216 3
摘要:
目的 探讨对肝硬化伴食道胃静脉曲张内镜下治疗患者的特定护理干预效果。 方法 选取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2017年10月—2019年1月就诊的70例肝硬化伴食道胃静脉曲张行内镜下治疗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组)和观察组(全程护理模式护理组),每组各35例。比较2组生存质量SF-36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术后并发症及术后平均住院时间。 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生理功能、躯体疼痛、精力、社会功能、精神健康、一般健康状况评分均高于对照组(t=3.522、2.036、3.748、2.205、2.094、5.455,均P<0.05)。观察组患者的SAS评分低于对照组(t=2.879,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8.57%)较对照组低(28.57%,χ2=4.377,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住院时间[(4.43±1.17)d]较对照组[(6.66±1.37)d]明显缩短(t=7.315,P<0.01)。 结论 全程护理模式的护理干预可提高肝硬化伴食道胃静脉曲张行内镜下治疗患者的生存质量,减轻患者焦虑情绪,降低术后并发症,缩短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三甲医院临床护士工作场所心理暴力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研究
陈欢欢, 徐云云, 徐小, 余可和, 胡苗叶
2020, 18(10): 1770-1773.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1615
289 4
摘要:
目的 探讨三甲医院临床护士工作场所心理暴力现状,并分析其与应对方式之间的关系,为护理管理者制定防护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本研究为调查研究,采取便利抽样法,于2019年3—6月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中文版工作场所心理暴力行为量表及简易应对方式量表对浙江省3所三甲医院的344名临床护士进行问卷调查。数据收集后使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在过去6个月内,临床护士遭受心理暴力的得分为15(5,32)分,其中,24.42%的护士曾经遭受过心理暴力行为;不同聘用形式、护理工作年限、技术职称的临床护士工作场所心理暴力发生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临床护士工作场所心理暴力行为与消极应对方式呈正相关(P<0.05),与积极应对方式呈负相关(P<0.05)。 结论 三甲医院临床护士工作场所心理暴力发生率存在一定的改善空间,且其与消极应对方式呈正相关。提示护理管理者应给予工作时间短、技术职称低以及合同制的护士更多的心理疏导,通过组织团建活动、鼓励及时上报暴力事件、建立心理疏导小组等形式,降低该人群的心理暴力水平,从而改善其应对方式,使其积极投入到临床护理工作中。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游离皮瓣修复口腔癌患者中的应用
刘璐璐, 李秀川, 袁冯, 梁化坤, 张凯, 李建成
2020, 18(10): 1774-1778.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1616
214 1
摘要:
目的 探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游离皮瓣修复口腔癌患者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方法 选取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方案实施前(2018年8月—2019年3月)接受满意度调查的32例口腔癌患者作为对照组,ERAS方案实施后(2019年4月—2020年1月)32例口腔癌患者作为ERAS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ERAS组实施ERAS护理干预方案,术前干预包括多元化健康宣教、营养筛查、适应性训练、缩短禁食水时间,术后康复促进包括多模式预镇痛、早期进食、早期活动、尽早拔除尿管、气道管理、吞咽训练等。 结果 术后6、24、48、72 h的疼痛评分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时间效应和组别效应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时间和组别无交互作用(F=1.157,P>0.05),组间各时间点疼痛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ERAS组术后住院时间为(16.72±2.13)d,对照组为(13.75±2.50)d,平均缩短3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113,P<0.01);胃管留置时间平均减少2 d,总体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降低,肺部感染、胃肠道反应、压疮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皮瓣危象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RAS组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口腔癌患者围手术期ERAS护理方案能减轻术后疼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在临床中的应用是安全、有效的。
焦点解决模式对老年焦虑障碍共病高血压患者的心理护理作用
王春燕, 张学平
2020, 18(10): 1779-1782.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1617
255 7
摘要:
目的 焦点解决模式对广泛性焦虑障碍(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GAD)共病高血压的老年患者的预后作用不明确,将焦点解决模式作为心理护理方法,探讨其在该人群中的优势。 方法 选择2018年6月—2019年6月在杭州第七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老年GAD共病高血压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常规护理联合焦点解决模式组(研究组)和常规护理组(对照组),各40例。2组分别干预4周。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自知力和治疗态度问卷(ITAQ)及监测血压评估2组患者的焦虑水平、自知力及依从性、血压水平。 结果 2组在干预后HAMA评分、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均较干预前下降,ITAO评分均较干预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4周后,研究组HAMA为(8.20±2.77)分,对照组为(10.00±2.7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21,P<0.05);研究组ITAQ为(19.02±1.97)分,对照组为(18.05±2.1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98,P<0.05);干预后2组收缩压、舒张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 结论 相对常规护理,对老年焦虑伴高血压患者进行焦点解决模式护理可以更有效地控制焦虑情绪,改善自知力及治疗依从性,控制高血压水平。
卒中护士参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救治流程再造的效果观察
罗国英, 陈秀芳
2020, 18(10): 1783-1786.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1618
248 4
摘要:
目的 探讨卒中护士参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救治流程再造的效果,提出有效的流程优化措施。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0年2月绍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28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根据入院时间分组:2018年1月—2019年1月实施常规静脉溶栓救治流程的64例纳入对照组,2019年2月—2020年2月实施卒中护士参与静脉溶栓救治流程再造的64例纳入研究组。比较2组救治效果。 结果 研究组接诊到CT检查时间、CT检查到溶栓治疗时间、接诊到溶栓治疗时间分别为(12.05±6.23)min、(18.89±9.21)min、(30.52±8.01)min,均短于对照组[(15.85±7.51)min、(28.62±8.75)min、(45.62±9.51)min,t=3.115、6.127、9.715,均P<0.05];溶栓后2周,研究组NIHSS、mRS评分分别为(9.21±3.52)分、(1.92±0.52)分,低于对照组[(10.54±4.24)分、(2.25±0.66)分,t=1.931、3.142,P=0.028、0.001];研究组静脉溶栓并发症发生率为1.56%,低于对照组的12.50%(χ2=4.302,P=0.038);研究组病死率为1.56%,对照组为4.69%(χ2=0.258,P=0.611);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8.44%,高于对照组的85.94%(χ2=6.942,P=0.008)。 结论 对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实施卒中护士参与的静脉溶栓救治流程再造可缩短急诊溶栓各环节时间,改善救治效果,减少并发症发生,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
全科诊疗实践
全科首诊自身免疫性脑炎1例病例报道
仇跃, 王杰萍, 杜雪平
2020, 18(10): 1787-1789.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1619
259 24
摘要:
自身免疫性脑炎(autoimmune encephalitis,AE)为临床罕见病,全科首诊并诊断A E更为少见,GAD65-Ab为A E的特殊抗体之一,本文通过分析1例全科首诊GAD65-Ab阳性的AE患者的诊疗过程,全专共治,对AE做文献复习,同时对AE患者的社区管理要点进行总结,以拓宽全科医生视野,对类似罕见疾病的诊疗提供一定参考。
婴幼儿发热待查1例及文献复习
单红梅, 赵醴, 成彧
2020, 18(10): 1790-1792.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1620
216 10
摘要:
儿童发热是儿科/全科医生临床遇到的常见症状,如何规范处置,尤其对婴幼儿患者,对临床医生而言是一挑战。本文回顾1例婴儿发热病例,对罕见病临床表征多样化,长期发热婴儿病例规范处置进行基于文献的讨论。
原发性肺动脉肉瘤伴肺内转移及肺动脉高压1例并文献复习
张君, 丁洁, 杨献峰, 孙琦, 代静泓, 丁晶晶
2020, 18(10): 1793-1796.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1621
230 4
摘要:
原发性肺动脉肉瘤(primary pulmonary artery sar-coma,PPAS)是一种罕见的起源于肺动脉内皮细胞的恶性肿瘤。肺动脉肉瘤也在肺动脉瓣和右心室流出道上形成。这种疾病首次报道于1923年,大多数PAS是高度恶性的,并且在没有典型临床症状的情况下迅速发展。因此PAS极易被误诊为肺血栓栓塞性疾病(pulmonary thromboembolic disease,PTD),例如肺血栓栓塞(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TE)和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chronic thromboembolic pulmonary hy-pertension,CTE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