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16年  第14卷  第2期

专家论坛
上海市流动人口健康保障现况分析与政策建议
鲍勇, 郭丽娟, 聂欢欢
2016, 14(2): 167-169,253.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2016.02.001
378 3
摘要:
目的 了解上海市流动人口健康保障现状及管理水平。 方法 本研究以2014年5月国家卫生计生委对流入地(上海)组织的“2014全国流动人口卫生计生动态监测调查”上海市交通大学课题组数据为依据,对在上海市居住1个月及以上,非上海籍户口,且年龄为15~59周岁,总数为7 999人(其中男性为4 108人,女性3 891人)流动人口的健康保障现状进行分析,并进行统计学处理,梳理内部相关因素。 结果 流动人口参加医疗相关保险的种类较为集中;不同户籍地农村流动人口参加新农合情况差别不大;不同人口学特征的流动人口参加保险总体情况不同。 结论 对于从事商业、服务业,农林牧渔业的流动人口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加情况应该重视。同时对于从事较高危职业如生产/运输业(包括建筑业)的流动人口应该进一步提高工伤保险的覆盖率,全面掌握流动人口健康保障情况,提高健康保障水平,最终达到提高流动人口的健康水平与生活质量的目的。
全科医学讲堂
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并发肠道外脏器损害
陈兰举
2016, 14(2): 170-171.
225 1
摘要:
全科医学论著
屏气功能磁共振评价神经胶质瘤患者脑血管反应性的研究
戚乐, 张寒, 丁建平, 徐海松, 王子荣, 张迪
2016, 14(2): 172-175,263.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2016.02.002
405 3
摘要:
目的 利用屏气功能磁共振成像(BH-fMRI)评价神经胶质瘤患者的脑血管反应能力(CVR),帮助神经外科医师脑肿瘤术前规划。 方法 对8名神经胶质瘤患者(男性5名,女性3名;年龄18~53岁,平均33.4岁)进行静息态和屏气任务的fMRI研究。采用SPM8软件对fMRI数据进行预处理(P<0.05,FDR校正),采用AFNI软件计算肿瘤异常信号区域和对侧镜像正常脑组织BOLD信号变化百分比(PSC),方差分析两者ROI的信号变化差异,对照分析静息态fMRI定位的脑功能像和BH-fMRI CVR像。 结果 独立成分分析(ICA)不仅能够全面揭示运动功能区的位置,而且能够很好地显示肿瘤组织周边的不同功能系统。BH-fMRI CVR像显示神经胶质瘤异常信号区域较对侧镜像正常脑组织的BOLD信号明显下降(P<0.05),并与静息态fMRI的BOLD信号阴性区存在交集。 结论 静息态fMRI的ICA对肿瘤组织周边的功能系统把握较为全面、准确。BH-fMRI是一种可靠的、简便易行的CVR评价方法,可以提示神经血管耦合障碍(NVU)现象,发现fMRI功能定位的假阴性区,为脑肿瘤外科手术计划的制定和术后风险的判断提供重要参考。
大珠红景天对高原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超氧化物岐化酶、丙二醛等指标水平的影响
刘沛, 蔡宏斌, 刘志艳, 张兰芳, 曾昭洋, 葛朝明
2016, 14(2): 176-178.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2016.02.003
283 0
摘要:
目的 通过检测高原地区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超氧化物岐化酶(SOD)、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idized low density lipoprotein,OX-LDL)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metalloproteinases-2,MMPS-2)的表达水平,探讨大珠红景天治疗高原急性脑梗死的可能机制。 方法 将60例高原地区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n=30)和对照组(n=30)。试验组给予大株红景天注射液10 ml入250 ml 5%葡萄糖溶液中,每日1次静脉滴注,疗程为10 d,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不滴注红景天注射液。分别检测2组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0天的血清SOD、MDA、MMP-2和OX-LDL的含量变化。 结果 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血清SOD[(97.19±8.68) vs. (89.90±9.48) Nu/ml]的含量明显升高,MDA[(6.88±1.95) vs. (8.36±2.98) nmol/ml]、OX-LDL[(29.20±8.99) vs. (38.19±8.55) μg/dl]和MMP-2[(20.00±8.04) vs. (25.70±8.24) μg/dl]的含量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大珠红景天可能通过上调血清SOD的表达,同时下调MDA、OX-LDL和MMP-2的表达,从抗氧化和抑制动脉粥样硬化方面发挥治疗高原急性脑梗死的作用。
幻觉妄想精神分裂症患者BDNF血浆浓度与C270T基因多态性的关联性研究
宋明芬, 董介正, 章隆, 陈海萍, 陶云海, 朱春燕, 申变红, 张开元, 施剑飞
2016, 14(2): 179-181.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2016.02.004
419 0
摘要:
目的 研究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C270T基因多态性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浆BDNF浓度的影响,探明BDNF及其基因与精神分裂症的相关性。 方法 选择幻觉妄想精神分裂症患者104例和健康对照100例,采集血液,分别用ELISA和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法测定血浆BDNF浓度和C270T多态性;用χ2t检验,比较组间各基因型、等位基因频率以及血浆BDNF浓度差异。 结果 病例组C270T基因型中C/T型频率(34.6%)高于对照组(17.0%),P=0.013;T等位基因频率(20.2%)高于对照组(10.5%),P=0.007。病例组和对照组C/T和T/T型血浆BDNF浓度[(0.85±0.13)ng/ml,(0.99±0.17)ng/ml],与相应C/C型[(1.21±0.28)ng/ml,(1.38±0.24)ng/ml)]比较,均明显降低(P<0.001);相同的基因型,病例组血浆BDNF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C/C型:(1.21±0.28)ng/ml vs. (1.38±0.24)ng/ml,P<0.001;C/T和T/T型:(0.85±0.13)ng/ml vs. (0.99±0.17)ng/ml,P=0.005]。 结论 BDNF C270T位点的T等位基因降低BDNF表达成为精神分裂症的易感基因。
过表达APE1对CD4+CD25+调节性T细胞免疫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王林霞, 汤鲁明, 王敏, 严纯雪, 潘国权
2016, 14(2): 182-184.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2016.02.005
371 1
摘要:
目的 通过构建脱嘌呤/脱嘧啶核酸内切酶1(APE1)过表达CD4+CD25+调节性T细胞细胞模型,研究在PGE2体外刺激条件下,过表达APE1对CD4+CD25+调节性T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方法 选取BALB/C小鼠,分离培养CD4+CD25+调节性T细胞。构建APE1过表达慢病毒载体,并转染至CD4+CD25+调节性T细胞,建立APE1过表达CD4+CD25+调节性T细胞细胞模型,作为实验组;将空载体慢病毒载体转染至等量CD4+CD25+调节性T细胞,作为对照组。利用外源性PGE2分别与2组细胞共培养,检测2组细胞IL-10、TGF-β、APE1 mRNA和蛋白水平,并对结果进行t检验统计分析,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成功制备APE1基因慢病毒载体,对分离培养的CD4+CD25+调节性T细胞进行APE1基因慢病毒载体转染。实验组细胞TGF-β、IL-10表达量(1.17±0.42,1.02±0.12)明显低于对照组(2.69±0.21,2.25±0.3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APE1 mRNA的相对表达量(6.57±0.49)明显高于对照组细胞(2.24±0.2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APE1蛋白表达量也呈同样结果。 结论 在外源性PGE2刺激下,当CD4+CD25+调节性T细胞过表达APE1时,其分泌的细胞因子即IL-10、TGF-β下调,可能导致其免疫抑制作用的下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不同干预措施后生活质量的研究
陆华东, 冯学仁, 华锋
2016, 14(2): 185-187.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2016.02.006
331 5
摘要:
目的 分析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和悬雍垂腭咽成形术(UPPP)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睡眠疗效、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 选择2012年8月—2014年8月浙江大学湖州医院收治的120例中、重度OSAH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情况分为nCPAP组(行nCPAP治疗,n=60)、UPPP组(行UPPP治疗,n=30)和未治疗组(n=30),选择同时期本院门诊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多导睡眠图(PSG)检测结果、魁北克睡眠问卷(QSQ)评分。 结果 治疗后,nCPAP组、UPPP组呼吸暂停通气指数(AHI)、最低血氧饱和度(SaO2)、3+4期睡眠比例、快速动眼睡眠比例、QSQ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优于治疗前及未治疗组(P<0.05),第18周时,nCPAP组AHI、SaO2、3+4期睡眠比例、快速动眼睡眠比例、QSQ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优于UPPP组(P<0.05)。 结论 中、重度OSAHS对患者生活质量有明显影响,nCPAP、UPPP均可以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但在改善患者近期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上nCPAP要优于UPPP,值得临床重视。
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3在糖尿病大鼠肝脏和骨骼肌中的表达及意义
陈俊国, 张旭, 吴鸣, 陆燕, 章爱莲, 王琼
2016, 14(2): 188-190.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2016.02.007
338 0
摘要:
目的 观察糖尿病大鼠肝脏和骨骼肌中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3(SOCS-3)表达水平的变化,探讨其在胰岛素抵抗发生中的机制。 方法 将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糖尿病组,每组20只。对照组大鼠予以普通饲料喂养,糖尿病组大鼠予以高糖高脂饲料喂养4周后腹腔注射链脲霉素,其中16只大鼠制成2型糖尿病模型。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大鼠血清胰岛素浓度,葡萄糖氧化酶法检测血清葡萄糖水平,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和胰岛素抵抗指数。实时荧光定量PCR法、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大鼠肝脏和骨骼肌中SOCS-3的mRNA、蛋白水平。采用t检验及Pearson直线相关分析进行数据分析。 结果 ①成功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②糖尿病组大鼠胰岛素、血糖及胰岛素抵抗指数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而胰岛素敏感指数明显降低(P<0.05);③糖尿病组大鼠肝脏和骨骼肌SOCS-3 mRNA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④糖尿病组大鼠肝脏和骨骼肌SOCS-3蛋白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⑤糖尿病组大鼠肝脏和骨骼肌SOCS-3的mRNA、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与胰岛素含量呈正相关(r=0.813、0.871、0.851、0.874,P<0.05)。 结论 糖尿病大鼠肝脏和骨骼肌SOCS-3基因表达增加,负性调节胰岛素信号传导通路,可能参与了胰岛素抵抗的发生机制。
人参皂苷Rg3对树突状细胞成熟及功能改变的影响
刘永华, 谭树颖, 高瑞兰, 江锦红, 王朋, 尹利明, 郑智茵, 方炳木
2016, 14(2): 191-193.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2016.02.008
336 4
摘要:
目的 探讨人参皂苷单体Rg3对外周血来源的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成熟及其功能的影响。 方法 ①在GM-CSF和IL-4联合作用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诱导分化为未成熟DC(imDC),第5天加入TNF-α促进成熟,并加入不同剂量的Rg3,分别设为低、中、高剂量组(Rg3浓度分别为10、20、40 μg/ml)及空白对照组,诱导出Rg3-DC。流式细胞术检测诱导第7、14天细胞表面CD80、CD86及CD83的表达;②收集培养第7、14天时各组Rg3-DC,进行混合淋巴细胞反应,采用MTT法测定Rg3-DC刺激异体淋巴细胞增殖指数;③ELISA方法检测各剂量组Rg3-DC分泌IL-12的水平。 结果 ①人参皂苷Rg3中、高剂量组培养第7、14天后的DC表面标志CD80、CD86及CD83表达明显增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DC成熟标记CD83在中、高剂量组培养14 d后分别为(38.6±2.21)%、(44.21±4.94)%,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及P<0.01)。②高剂量组Rg3-DC刺激异体淋巴细胞增殖指数高于其他3组(P<0.05)。③高剂量组Rg3-DC3-DC分泌IL-12浓度为(34.45±4.42)pg/ml,高于对照组的(10.24±8.82)pg/ml(P<0.05)。 结论 人参皂苷Rg3可诱导DC成熟,促进其功能转变,在一定浓度下呈剂量依赖性。
早期泻下治疗对危重症患者胃肠功能障碍的影响
陈扬波, 陈勇毅
2016, 14(2): 194-196.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2016.02.009
350 0
摘要:
目的 与传统治疗比较,观察早期泻下治疗对危重症患者胃肠功能障碍的防治作用。 方法 纳入危重症患者74例,随机分为早期泻下治疗组A(n=26)、泻下治疗组B(n=26)与对照组C(n=22),予相同基础治疗。B组患者内环境稳定48 h后,增加大承气汤治疗;A组患者则在入选48 h内,即增加大承气汤治疗。记录治疗前、治疗后第3、7、14天APACHEⅡ评分、MODS评分、胃肠功能评分、腹内压及ICU死亡率。数据作方差分析和χ2检验。 结果 治疗后A组患者死亡6例,C组死亡13例。A组胃肠功能评分第7天较治疗前下降,第14天较治疗前下降显著。第14天胃肠功能评分C组较治疗前增高,而A组、B组均较C组低。第14天A组APACHEⅡ评分较C组低,MODS评分较C组低,腹内压较治疗前、第3天、第7天低,C组腹内压较治疗前、第3天、第7天高,A组、B组均较C组下降显著,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A组第3天血钾较C组高,第7天血钠较B组低,第14天血钠较B组、C组低。B组、C组治疗前后及组间血钾、钠、氯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腹内压、胃肠功能评分与APACHEⅡ评分、MODS评分、ICU死亡率呈正相关性。 结论 早期泻下治疗和泻下治疗降低腹内压、胃肠功能评分、危重症评分和ICU死亡率,对危重症患者胃肠功能障碍具有防治作用,而且早期泻下治疗作用更为显著。
2型糖尿病患者的右心功能评价
姜月茗茗, 许幼峰, 张盛敏, 尹凤英, 李佳霖, 陈立斌, 毛锋, 苏楠, 俞霏
2016, 14(2): 197-199.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2016.02.010
283 0
摘要:
目的 应用超声心动图技术测量2型糖尿病患者右心各指标,探讨患者右心结构及功能随糖尿病病程发展的变化。 方法 根据糖尿病诊断标准,将149例临床诊断为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有无微血管病变,分为糖尿病无微血管病变组(T2DM-Ⅰ)70例和糖尿病合并微血管病变组(T2DM-Ⅱ)79例,同时选取90名健康成人为对照组。所有受试者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比较3组之间的右心室舒张、收缩功能指标及右心房、室大小指标。 结果 2组糖尿病患者E/A较正常对照组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2DM-Ⅱ组较T2DM-Ⅰ组E/E’比值增加、T2DM-Ⅰ组较正常对照组E/E’比值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2DM-Ⅱ较正常对照组E/E’比值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2DM-Ⅱ组的RV-strain和Tei指数与T2DM-Ⅰ组及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组间比较FAC和TAPSE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DM-Ⅰ、Ⅱ两组除RVWT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外(P<0.01),其余右心房室构型指标较正常对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随着病程的发展,右室心肌功能的变化早于右心构型的改变,且右心室舒张功能的降低明显早于收缩功能的减退。
无气腹腔镜与CO2气腹腹腔镜对精索静脉曲张患者围手术期的影响
吴宇, 刘建民, 张家俊, 高五岳, 刘贝贝
2016, 14(2): 200-202.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2016.02.011
311 0
摘要:
目的 总结分析无气腹腔镜与CO2气腹腹腔镜技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的方法,对比分析不同方法血流动力学变化,患者围手术期的不同变化。 方法 对40例精索静脉曲张患者(均为左侧),按照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无气腹腔镜组(实验组)及CO2气腹腹腔镜组(对照组),每组20例患者。均行单孔腹腔镜下行精索内静脉高位结扎术。比较2组患者的围手术期变化,包括检测2组患者麻醉开始前(T1)、悬架或气腹建立后30 min(T2)和悬架或气腹撤除后10 min(T3)3个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中心静脉压、心率、血氧饱和度、pH值和动脉血CO2分压(PaCO2)水平,观察患者术后变化。 结果 40例患者均手术成功,实验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短、恶心呕吐发生率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T2时间点上,实验组中心静脉压、PaCO2水平均低于对照组,2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无气腹腔镜技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是更安全可行的,对维持患者手术期间生命体征的平稳有积极作用,同时具有手术切口小、恢复快、术后瘢痕隐蔽等优点。CO2气腹腹腔镜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较长,恶心呕吐发生率较高,无气腹腔镜手术没有CO2对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及机体内环境的影响。
脑小血管病患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s-CRP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陈建媚, 张旭, 茅新蕾
2016, 14(2): 203-205.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2016.02.012
290 4
摘要:
目的 探讨脑小血管病患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间的相关性。 方法 收集2015年3月—2015年7月脑小血管病患者100例,根据患者认知功能水平将其分组为认知功能正常(甲组,40例)与认知功能障碍非痴呆(乙组,60例);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100例为对照组;抽取患者空腹下静脉血液,采用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方法检测血浆Hcy水平,采用OLMPUS 5400及相配套试剂检测hs-CRP;分析血浆Hcy水平、hs-CRP与脑小血管病患者认知功能障碍间相关性。 结果 经检测发现,与对照组相比,甲、乙组患者hs-CRP、Hcy水平明显升高,且乙组较甲组升高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乙组MoCA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乙组较甲组低(P<0.05)。脑小血管病患者Hcy水平、hs-CRP水平与蒙特利尔评估量表总分、注意力与计算力、视空间与执行功能、抽象力亚项呈负相关性,P<0.05;与年龄呈正相关性,P<0.05。 结论 hs-CRP及Hcy水平升高可能为脑小血管病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高Hcy及hs-CRP水平可能参与脑小血管患者认知功能损害。因此早期检测患者血浆hs-CRP及Hcy水平可有效预防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从而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
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术前肾功能影响因素的多因素分析
杜宇奎, 买买提艾力·艾则孜, 李晓霞, 张立, 何亮, 阿依别克·乃比, 郭盛, 郭永忠, 刘筠, 张总刚, 杨秀滨, 唐和年
2016, 14(2): 206-208.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2016.02.013
341 0
摘要:
目的 探讨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术前肾功能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 2004年1月—2013月9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连续收治的151例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选取年龄和性别匹配的体检健康人群为对照组。采集空腹12 h以上静脉血测定入院患者血清肾功能。采用主动脉CTA测定夹层原发破口,剥离范围。彩色多普勒心脏超声诊断评估心脏左室大小以及主动脉瓣返流情况,将各可能影响到肾功能指标的因素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 结果 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组术前肾功能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尿素氮(BUN)、肌酐(CERA),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t值为-2.903、-3.110;P值为0.004、0.002)。急性期组、亚急性期组、慢性期3亚组肾功能仅急性期和亚急性期尿酸(UA)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F=3.776;P=0.025)。相关分析显示BUN与心脏左室舒张期内径、收缩期内径负相关。CERA与患者性别、年龄负相关,与心脏左室舒张期内径、收缩期内径以及左肾动脉开口情况正相关。UA与主动脉夹层患者性别、年龄负相关,与心脏左室舒张期内径、收缩期内径、夹层远端剥离水平以及左肾动脉开口情况显著正相关。 结论 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术前肾功能受损明显,性别、年龄、心脏左室内径、夹层远端剥离水平以及左侧肾动脉开口情况对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术前肾功能有一定影响。
VSD联合刃厚皮片植皮治疗40例下肢静脉性溃疡的体会
陈世远, 高涌, 唐文波, 刘春江, 王孝高, 方昌文, 聂中林
2016, 14(2): 209-211.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2016.02.014
180 0
摘要:
目的 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联合刃厚皮片植皮治疗下肢静脉性溃疡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择2013年1月—2014年4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血管外科收治的40例下肢静脉性溃疡的患者,包括单纯性静脉曲张合并溃疡14例,Cockett综合征合并溃疡12例,布加综合征合并溃疡8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后综合征合并溃疡6例,在处理原发病的基础上,采用刃厚皮片植皮联合VSD持续负压吸引治疗。所有患者给予常规换药、对症处理,以做到创面较清洁,创面取分泌物培养,有指征者应给予敏感抗生素治疗,溃疡时间较长、创面较大应取活检,排除恶变可能。单纯性静脉曲张合并溃疡同期手术;Cockett综合征、布加综合征、血栓后综合征均先开通闭塞的血管,解除下肢静脉回流障碍,3~7 d后再行进一步手术治疗。在处理原发病的基础上,采用刃厚皮片植皮治疗,同时采用VSD持续吸引,观察其治疗效果。 结果 40例患者平均使用VSD 6 d,32例全部成活,6例皮片成活92%,2例成活60%,创面经常规换药愈合。无再次手术病例。 结论 刃厚皮片植皮联合VSD持续吸引治疗下肢静脉性溃疡疗效明确。VSD能够减少组织水肿,提高局部微循环,加速新鲜肉芽组织生长,同时VSD能更好地进行创面引流,控制感染,促进创面贴附,有利于植皮片存活。
活动平板运动实验最大ST/HR斜率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对照分析
杜国伟, 黄佐贵, 殷波, 李潇华, 李厚荣, 李倩, 金海燕, 向娟, 余华, 郭敏, 冉亮, 潘楠
2016, 14(2): 212-214.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2016.02.015
292 1
摘要:
目的 探讨运动实验最大ST/HR斜率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 方法 拟诊冠心病(CHD)患者280例2周内行活动平板运动实验与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和非冠心病组,比较2组活动平板运动实验ST/HR斜率值与冠状动脉病变的程度。 结果 运动ST/HR斜率[≥2.2 μV/(次·min)]值CHD组明显高于非CHD组,P<0.01;而METs明显低于非CHD组,P<0.01。随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增加,运动ST/HR斜率值逐渐增大,ST/HR斜率≥2.2 μV/(次·min),1支血管病变为28.98%;ST/HR斜率≥4.0 μV/(次·min),2支血管病变为32.60%;ST/HR斜率≥6.0 μV/(次·min),3支血管病变为38.40%,血管病变支数与病例比较,P<0.05。运动ST/HR斜率值与ST段压低值及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均呈正相关;运动最大代谢当量(METs)与ST段压低及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呈负相关。 结论 冠心病患者运动ST/HR斜率增大可反映心肌缺血及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指标。
全科临床研究
针刀疗法联合玻璃酸钠治疗40例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韩艳, 周文芳, 吴云刚, 吴剑静
2016, 14(2): 215-216.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2016.02.016
310 2
摘要:
目的 评价针刀疗法结合玻璃酸钠注射液治疗早中期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方法,将通过X线分级标准诊断为Ⅰ~Ⅲ级的8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共99个膝关节,单侧61例,双侧19例。试验组给予针刀联合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治疗,其中针刀每次选3~5个痛点,每周治疗1次,根据病情选择性的治疗1~3次。玻璃酸钠注射液关节腔注射每周1次,共5次。对照组给予单纯玻璃酸钠治疗。2组患者都治疗5周后,采用Lequesne膝骨性关节炎严重性和活动性指数评估法对所有患者治疗前、后进行评分,并记录不良反应。 结果 治疗5周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Lequesne总评分分别下降至7.93±8.31和12.47±8.25,2组患者治疗后症状都有所缓解。治疗后试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2.5%,而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2组对比χ2=4.501,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组均未发生不良反应。 结论 针刀疗法联合玻璃酸钠治疗早中期膝骨关节炎疗效肯定,且副作用小,可以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小肠黏膜边缘群细胞治疗大鼠短肠综合征的实验研究
樊珈榕, 李万福, 梁挺
2016, 14(2): 217-218,306.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2016.02.017
244 2
摘要:
目的 探讨小肠黏膜边缘群细胞移植方法治疗大鼠短肠综合征的效果。 方法 选取胎龄为4周的Wistar小鼠作为小肠黏膜边缘群细胞的供体,并选取20只雌性大鼠作为肠黏膜边缘群细胞的受体大鼠,建立大鼠短肠综合征的模型,观察实验组的大鼠短肠综合征采取小肠黏膜边缘群细胞治疗的结果,并与对照组比较大鼠小肠的基本特征以及对营养物质的吸收情况。 结果 治疗后2组大鼠的体重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且小肠黏膜边缘群细胞治疗后大鼠体重的增加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次,进行小肠黏膜边缘群细胞治疗的大鼠的小肠的湿度、长度以及面积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行小肠黏膜边缘群细胞治疗的大鼠对木糖、脂肪的吸收率以及氮的利用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行小肠黏膜边缘群细胞治疗的大鼠绒毛高度、隐窝高度分别为(0.41±0.09)mm、(0.21±0.03)mm,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的降低,而绒毛密度却明显要比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使用小肠黏膜边缘群细胞移植的方法治疗大鼠短肠综合征能显著地提高小肠对营养的吸收能力,其在临床中应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甲状腺功能在老年心力衰竭患者中的价值探讨
庞玉萍
2016, 14(2): 219-221.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2016.02.018
355 1
摘要:
目的 观察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甲状腺功能状态对心功能的影响及对临床预后的评估价值。 方法 选择有基线甲状腺功能检查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247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甲状腺功能分为甲减组(43例)、亚临床甲减组(79例)和甲状腺功能正常组(125例)。比较3组的一般临床资料、心衰病程、心功能分级及再住院率、心力衰竭急性发作率、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生率、死亡率、复合终点发生率等指标。 结果 3组患者年龄、性别构成、心血管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吸烟)、用药情况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状腺功能正常组的心衰病程平均为(3.1±0.7)年,亚临床甲减组的心衰病程平均为(4.7±0.9)年,甲减组的心衰病程平均为(5.9±0.7)年,3组心衰病程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126,P<0.05)。心衰病程>5年的甲状腺功能异常患病率为75.9%(66/87),心衰病程3~5年的甲状腺功能异常患病率为54.1%(33/61),心衰病程<3年的甲状腺功能异常患病率为23.2%(23/99),随心衰病程延长,甲状腺功能异常患病率逐渐增高(χ2=52.031,P<0.01)。甲减组和亚临床甲减组患者的再住院率、心力衰竭急性发作率、死亡率以及复合终点发生率均显著高于甲功正常组(P<0.05),且甲减组上述各项指标显著高于亚临床甲减组(P<0.05)。3组患者的心功能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152,P<0.01),随着甲状腺功能的减退,Ⅱ级心功能患者比例较少,而Ⅲ级和Ⅳ级心功能的患者比例增高。 结论 甲状腺功能减退与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分级呈相关性,监测甲状腺激素水平对心功能及临床预后具有预测价值。
维阿露与泼尼松联合治疗白癜风疗效观察
赵晓明
2016, 14(2): 222-223,226.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2016.02.019
154 0
摘要:
目的 通过回顾性对比采用维阿露联合泼尼松治疗与单独维阿露治疗白癜风患者的疗效来分析维阿露联合泼尼松治疗方法的优点及其临床应用推广前景。 方法 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10月间解放军第425中心医院皮肤科门诊就诊的52例(男性27例,女性25例)白癜风患者,按数字随机法分为2组(n=26),治疗周期为2个月,实验组给予维阿露与泼尼松联合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独维阿露治疗,2个月后分别记录患者白斑消退面积并分级进行统计学分析对比2组间治愈率及有效率差异,同时统计2组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率并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经过2个月治疗后,实验组痊愈率为23.1%,有效率为88.5%,单独维阿露治疗组痊愈率为7.7%,有效率为53.8%,实验组痊愈率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与对照组治疗中部分患者有局部红斑出现,部分患者有皮肤烧灼感,还有少部分患者有小水疱出现,降低药量后好转。实验组不良反应率为57.7%,对照组不良反应率为80.8%,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 结论 白癜风的治疗中小剂量泼尼松的应用可明显减轻维阿露所致的不良反应,提高治疗效果,因此,维阿露与泼尼松联合治疗能为白癜风的治疗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其临床应用值得关注。
芬太尼和瑞芬太尼在胸外科手术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李林
2016, 14(2): 224-226.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2016.02.020
272 0
摘要:
目的 比较芬太尼和瑞芬太尼在胸外科手术中的临床安全性和有效性,为胸外科手术选择合理麻醉方式提供参考。 方法 选择2014年2月—2015年2月接受胸外科手术的14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麻醉方式不同分为芬太尼组(A组)70例和瑞芬太尼组72例(B组),A组患者麻醉药物为丙泊酚复合芬太尼[25 ng/(kg·min)],B组患者为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0.2 μg/(kg·min)],比较2组患者的术中生理指标、术后苏醒时间,采用Ricker镇静-躁动评分法(SAS)评定患者拔管后15 min的躁动情况,在术后1 h、6 h、12 h采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法(VAS)对患者的疼痛程度进行评分。 结果 芬太尼组和瑞芬太尼组的平均血压、血氧饱和度和呼吸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瑞芬太尼组的平均心率为(60.2±7.8)次/min,苏醒时间为(9.1±1.8)min,分别明显低于芬太尼组的(77.6±5.9)次/min和(15.0±6.1)min,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瑞芬太尼组患者术后拔管15 min的镇静-躁动评分为2.1±0.9,芬太尼组为3.4±0.8,P<0.05;瑞芬太尼组患者术后1、6、12 h的疼痛评分均低于芬太尼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在胸外科手术中,与芬太尼相比,应用瑞芬太尼麻醉的患者术后苏醒时间短,术后镇痛和镇静效果好,瑞芬太尼是一种安全、有效、理想的麻醉药物,值得推广应用。
对某院门诊心血管用药临床咨询问题分析
李菁, 郑映, 鲍仕慧
2016, 14(2): 227-229.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2016.02.021
220 0
摘要:
目的 整理心血管门诊处方,分析患者咨询资料,探讨临床用药咨询服务的临床干预效果。 方法 整理和分析2014年1—12月宁波市第一医院心血管门诊处方情况。临床用药咨询室的临床药师均经专门培训,均具备专业的药品相关知识、医学背景理论知识,按照专门的流程和专业的方法提供临床用药的咨询服务并记录患者咨询的具体信息。考察患者的依从性数据。 结果 2014年全年到临床用药咨询室咨询的心血管门诊患者共3 640例,占心血管科门诊量的26.4%。年龄≥60岁、初中文化程度的患者咨询比例更高(P<0.05)。心血管门诊患者的咨询信息共计4 720条。咨询问题中87.6%涉及降脂药和降压药。其咨询内容针对降脂药,患者更多关注用法用量、药品价格、副作用方面(P<0.05);针对降压药,患者更多关注用法用量、副作用、医保比例方面(P<0.05)。96.2%心血管门诊患者能基本遵医嘱用药,与2014年之前的数据(53.9%)比较,患者依从性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临床用药咨询服务能让患者基本了解所用药物及其疾病背景知识,知晓服药后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和不良反应情况,掌握合理用药的方法,形成严格按照医嘱服药的良好习惯。
帕夫林胶囊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干燥综合征的临床分析
刘怡, 邓昊
2016, 14(2): 230-231,278.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2016.02.022
205 0
摘要:
目的 探究帕夫林胶囊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干燥综合征的临床效果,为日后临床工作提供有效的依据。 方法 本研究选取2012年1月—2014年8月收治的56例干燥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患者使用甲氨蝶呤进行治疗;观察组在甲氨蝶呤治疗基础上加服帕夫林胶囊进行治疗;2组都进行为期半年的治疗。对Schirmer试验、唾液流率、血清γ-球蛋白指标等相关治疗的改善情况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进行密切的观察。 结果 2组患者在经过治疗后,类风湿因子、血沉、C反应蛋白、唾液流率、Schirmer试验以及血清γ-球蛋白指标都存在明显的改善,患者在治疗前与治疗后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C反应蛋白等指标的变化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5.71%,明显优于对照组的57.14%(P<0.05)。观察组中有1例患者出现轻度的腹泻,对照组中有1例患者轻度皮疹,均为轻度未治疗,2组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帕夫林胶囊联合甲氨蝶呤对干燥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性较高,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有无症状神经梅毒患者的特点及其治疗效果分析
邵森, 徐铭玮, 陈冠锋, 李昆, 郭莉丽, 罗涟, 马兰
2016, 14(2): 232-234.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2016.02.023
276 2
摘要:
目的 探究有无症状神经梅毒的特点,为临床提供早期诊断的依据及治疗方法。 方法 选取2013年3月—2015年3月进行治疗的神经梅毒患者83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按照其是否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将其分为有症状组45例和无症状组38例,所有患者每天静脉滴注青霉素,剂量为2 400万U,连续治疗2周,随后每周肌肉注射苄星青霉素1次,剂量为240万U,连续治疗3次。分析2组患者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apid plasma reagin,RPR)的检测结果、脑脊液常规检测结果、指标检查人数、治疗前后病情改善情况,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结果 有症状组患者血清的白细胞水平为(19.4±5.6)×106/L,蛋白质水平为(57.7±14.9) mg/dl,葡萄糖水平为(2.7±1.5) mmol/L,三者明显高于无症状组(P<0.05),有症状组患者脑脊液的葡萄糖水平为(29.5±5.3) mmol/L,白细胞水平为(43.2±13.8)×106/L,颅内压力为(189.4±25.1) mm Hg(1 mm Hg=0.133 kPa),三者明显高于无症状组(P<0.05),有症状组中出现脑脊液蛋白>50 mg/dl的为27例,出现脑脊液白细胞数>5个/mm3的为28例,血清RPR阳性45例,脑脊液RPR阳性45例,均多于无症状组,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症状组患者在治疗后,95.6%的患者症状均得到改善,无症状组患者在治疗后,97.3%的患者症状均得到改善,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对于神经梅毒患者进行血液以及脑脊液等指标的检查可有助于患者的诊断,而青霉素对于神经梅毒患者的治疗效果良好,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肩关节轴向拔伸法治疗粘连期肩周炎38例疗效观察
王勇刚
2016, 14(2): 235-237.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2016.02.024
290 0
摘要:
目的 观察肩关节轴向拔伸法治疗粘连期肩周炎疗效,探讨其临床价值。 方法 选择绍兴市中心医院2014年3月—2015年6月收治的粘连期肩周炎76例作为研究对象,均符合粘连期肩周炎诊断标准,均经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符合伦理委员会基本要求,按照配对分组法分为2组,每组38例,对照组采取传统推拿手法治疗,观察组采取肩关节轴向拔伸法治疗,2组患者均进行治疗5次/周,2周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比较2组疗效。 结果 观察组治愈13例(34.2%),显效19例(50.0%),有效5例(13.2%),无效1例(2.6%),治疗总有效37例(97.4%);对照组治愈5例(13.2%),显效10例(26.3%),有效15例(39.5%),无效8例(21.1%),治疗总有效30例(78.9%),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1个疗程及2个疗程后VAS评分分别为(4.6±0.7)、(2.1±0.6)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8±0.8)、(3.2±0.5)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前2组疼痛、功能及活动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疼痛、功能及活动度评分分别为(25.2±3.5)、(16.9±1.6)、(21.4±3.2)分,显著优于对照组的(20.3±4.1)、(14.7±1.2)、(17.4±3.1)分,P<0.05。 结论 肩关节轴向拔伸法治疗粘连期肩周炎疗效较佳,患者疼痛、功能及活动均有所改善,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多西紫杉醇联合调强放射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临床观察
陈明聪, 徐镇钱, 吴海波, 郭亚枫, 刘树勋
2016, 14(2): 238-239,269.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2016.02.025
154 0
摘要:
目的 探讨多西紫杉醇联合同步调强适形放疗对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方法 选择2011年6月—2014年6月42例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1例。对照组男性14例,女性7例;平均年龄(52.77±6.11)岁;观察组男性15例,女性6例;平均年龄(53.15±5.47)岁。对照组使用5-氟尿嘧啶联合奈达铂同步调强适形放疗治疗,观察组使用奈达铂联合多西紫杉醇同步调强适形放疗治疗,对比2组治疗后近期缓解率、毒副反应、鼻咽大体肿瘤靶区体积缩小率。 结果 观察组完全缓解率为71.43%,近期有效率为90.48%,与对照组66.67%、85.7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完全缓解率2=0.891,P=0.251;χ近期有效率2=0.922,P=0.185);观察组化疗前后鼻咽大体肿瘤靶区体积分别为(49.21±6.15)cm3、(36.14±5.07)cm3,体积缩小率为26.56%,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恶心或呕吐、中性粒细胞减少、食欲减退、腹胀Ⅲ~Ⅳ度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多西紫杉醇联合同步调强适形放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效果显著,毒副作用可接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慢病防治研究
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标准化治疗应答的相关因素分析
周明琴, 蒋素文, 胡爱荣, 胡耀仁, 丁世雄, 梁晓岳
2016, 14(2): 240-242.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2016.02.026
282 3
摘要:
目的 探讨慢性丙型肝炎(CHC)标准化抗病毒治疗应答的影响因素,为临床提供参考价值。 方法 选择97例CHC患者,分别检测丙型肝炎病毒(HCV)基因型、HCV RNA和白细胞介素-28B(IL-28B)位点rs8099917基因型。患者均接受标准化抗病毒治疗。分析获得快速病毒学应答(RVR)、早期病毒学应答(EVR)、治疗结束时病毒学应答(ETVR)和持续病毒学应答(SVR)的影响因素。 结果 HCV基因1型组和非1型组、rs8099917基因TT型组和GT+GG型组的RVR、EVR、ETVR和SVR差异具均有统计学意义(χ2=9.359、11.440、6.346、8.147、9.938、7.413、4.564和4.229,P<0.05)。获得RVR的独立影响因素为HCV基因非1型、高ALT和AST水平、低HCV RNA载量以及rs8099917基因TT型;获得EVR的独立影响因素为HCV基因非1型和低HCV RNA载量;获得ETVR的独立影响因素为高ALT水平;获得SVR的独立影响因素为HCV基因非1型、高ALT水平和rs8099917基因TT型。 结论 HCV基因非1型、高ALT水平和rs8099917基因TT型是获得SVR的有利因素。
脑钠肽联合中心静脉压评价血液滤过患者血容量与心脏功能的价值
万美燕, 韩昆, 崔永军
2016, 14(2): 243-244,312.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2016.02.027
172 0
摘要:
目的 准确评价血液滤过患者的血容量与心脏功能,将有效减少或避免血液滤过相关性低血压的发生,联合脑钠肽与中心静脉压的测定应用于血液滤过患者,以期为此类患者提供一种有效的评价血容量及心功能的手段。 方法 选择在青岛市市立医院肾内科和ICU因心功能不全行血液滤过治疗的CKD 5期患者36例,当血液滤过后患者心功能由Ⅳ级转为Ⅲ级或Ⅱ级,停止血液滤过,分别检测患者血液滤过前、后血清BNP水平;同时应用心脏超声心动图测定患者血液滤过前、后的左心房内径、左心室内径、室间隔厚度、左心室后壁厚度、左心室射血分数等。所得数据均以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描述性变量用 x±s或中位数表示;差别的显著性检验采用t检验;2组间均数比较采用独立样本方差分析。 结果 ①患者血滤前、后血清BNP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494,P<0.01),但是尿毒症患者血滤后BNP水平仍高于正常。②患者血液滤过前、后室间隔厚度、左心室后壁厚度、左心室射血分数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31~2.591,P=0.037~0.012),血滤后患者的室间隔厚度与左心室后壁厚度仍高于正常。③患者血滤前、后中心静脉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589,P<0.01)。 结论 BNP联合中心静脉压能准确评估尿毒症患者的容量负荷和左心功能;尿毒症患者多数存在左室肥厚及BNP水平升高。
维持血液透析患者动脉粥样硬化与肺炎衣原体感染的关系
刘罗进, 韦杏, 曾屏
2016, 14(2): 245-247.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2016.02.028
260 0
摘要:
目的 研究维持血液透析患者动脉粥样硬化发生与肺炎衣原体感染的关系,探讨血液透析患者心血管疾病的风险预测新指标。 方法 选取300例持续血液透析患者为观察组,选取同时期50例无炎症性疾病和动脉硬化性疾病的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进行Cpn-IgG、Cpn-IgA、Cpn-IgM检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分别检查舒张期颈动脉距分叉1 cm处和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斑块,同时进行CRP、IL-6检测,比较2组Cpn抗体检测结果及Cpn-IgG、Cpn-IgA、IgM滴度分布、炎症标志物及IMT结果差异。 结果 观察组Cpn抗体阳性率为63.0%,高于对照组的34.0%,且其IgG抗体几何平均滴度高于对照组,Cpn-IgG、Cpn-IgA滴度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CRP及IL-6结果均高于对照组,其中Cpn抗体阳性患者在CRP及IL-6结果均高于阴性患者,观察组中Cpn抗体阳性者IMT高于Cpn抗体阴性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肺炎衣原体感染可能是维持血液透析患者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及进展的高危因素之一,定期对患者进行肺炎衣原体血清学检测,了解血透患者的感染情况,为临床医师对于血液透析患者是否给予相应抗生素抗菌治疗以降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提供理论依据,提高临床医师对血液透析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的风险预测能力,并进一步提高维持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存质量。
妇幼卫生研究
6岁及以上哮喘儿童呼出气一氧化氮与血嗜酸性粒细胞、肺功能的相关性分析
李权恒, 李金英, 田文秋, 张蕾, 董伟然, 安淑华
2016, 14(2): 248-250.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2016.02.029
346 1
摘要:
目的 探讨6岁及以上哮喘儿童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水平及其与年龄、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百分数(EOS%)和肺功能FEV1%、FEV1/FVC%的相关性。 方法 选择6岁及以上哮喘患儿共70例,按哮喘是否发作分为哮喘急性发作期及缓解期,以同期同年龄门诊健康查体的正常儿童21例为对照组。均行FeNO、肺功能、血EOS检测。 结果 ①哮喘急性发作期组与缓解期组的FeNO、外周血EO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者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发作期组的FEV1%、FEV1/FVC%与缓解期组、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缓解期组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相关性分析:FeNO与6岁以上患儿年龄呈正相关(r=0.259,P<0.05)),与外周血嗜酸细胞百分比呈正相关(r=0.151,P<0.05);与FEV1/FVC%呈负相关(r=-0.151,P<0.05);FeNO与FEV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0.12,P>0.05)。 结论 FeNO结合外周血EOS、气流阻塞评价指标即肺功能FEV1/FVC%,可以反映气道嗜酸性炎症及气道情况,帮助哮喘早期诊断,注意判读FeNO结果应考虑年龄因素。
女性血清睾酮水平及年龄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
万惠卿, 蔡玉群, 李薇, 郭巧珍, 周坚红
2016, 14(2): 251-253.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2016.02.030
374 4
摘要:
目的 绝经后女性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明显升高,既往研究主要集中在雌激素变化对代谢综合征的影响,本文探讨女性血清睾酮水平及年龄与代谢综合征风险的关系。 方法 选取2014年1—6月在杭州市拱墅区计划生育宣传技术指导站进行体检,年龄40~65岁女性为研究对象。睾酮水平采用全自动化学发光仪测定,根据睾酮水平排序分为4组:A组(0~0.40 nmol/L)158例、B组(>0.40~0.60 nmol/L)106例和C组(>0.60~0.90 nmol/L)102例以及D组(>0.90~2.80 nmol/L)119例。采用SPSS 16.0统计分析软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血清睾酮水平与代谢综合征间的关系。 结果 在485例妇女中,代谢综合征105例,代谢综合征的发生率为21.6%。A、B、C和D组代谢综合征比例分别为29.1%、23.6%、12.7%和17.6%。高睾酮水平组的代谢综合征的发生率最低。不同血清睾酮水平女性的代谢综合征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316,P=0.010)。在调整年龄因素后,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随着血清睾酮水平上升,发生代谢综合征的风险下降(OR=0.780,95%CI:0.642~0.948)。 结论 低水平的睾酮是代谢综合征的潜在危险因素。
神经节苷脂联合丹参注射液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陈爽花, 戴玉璇
2016, 14(2): 254-255,260.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2016.02.031
123 0
摘要:
目的 探讨神经节苷脂(GM)联合丹参注射液对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疗效。 方法 将78例纳入研究的病例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40例,观察组38例,2组患儿均行常规内科治疗,对照组加用GM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丹参注射液治疗。观察2组患儿血液流变学、新生儿神经行为评分(NABA评分)的情况;观察患儿白介素IL-18、IL-1β、肿瘤坏死因子(TNF)的改善情况;观察临床表现恢复时间、病死率情况;观察是否出现不良反应。 结果 患儿全血粘度及血浆粘度均较前改善,但观察组疗效更优(t组间=2.352,2.174,2.018;P=0.027,0.032,0.038)。观察组患儿肌张力、意识、原始反射的恢复情况均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83,2.292,2.381;P=0.025,0.029,0.028)。患儿IL-18、IL-1β及TNF-α均较前改善,但观察组疗效更优,P<0.05。治疗后7 d、30 d时数值水平均较前改善,但观察组疗效更优(t组间=2.179,2.603;P=0.032,0.026)。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2.10%,优于对照组的有效率7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86,P<0.05);2组病死率分别为2.63%与5.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96,P>0.05)。2组均未出现不良反应。 结论 GM联合丹参注射液对于HIE的疗效显著,能缩短病程,改善炎症因子水平,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社区卫生研究
人文素养在社区护理教学中的多元渗透
田玉梅
2016, 14(2): 256-257,281.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2016.02.033
288 1
摘要:
目的 培养具有“科学素养+人文素养”的社区护理人才。 方法 根据我校“科学素养+人文素养”并重的护理人才培养目标,将护理人文教育渗透于社区护理教学中。采用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对教学改革效果进行评价。采用“科学素养与人文素质相结合护理人才评价表”对实施教学改革护生(实验组)与未实施教学改革的护生(对照组)的人文素质进行评估。评价项目包括道德素质、文化素质、法律素质、审美素质、心理素质五个项目。 结果 教师们认为在社区护理教学中融入情景教学、人文教育,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奉献精神,体会护理工作的重大意义和责任,激发学生对护理事业的热爱;护生们反映教学改革的开展,激发了她们的学习兴趣,体验患者的疾苦,体会社区护理工作的意义和责任。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实验组护生的道德素质、文化素质、法律素质和心理素质分别为(32.27±2.91)、(41.01±4.96)、(21.52±3.31)、(43.28±4.71)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护生的道德素质、文化素质、法律素质和心理素质[分别为(31.08±3.64)、(38.97±6.73)、(20.16±3.91)、(41.71±6.08)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将护理人文教育渗透于社区护理教学中,有利于培养具有更高“科学素养+人文素养”的社区护理人才。
公共卫生视角下城乡结合部家庭医生制度服务效果评价
孙兰, 马应忠, 张苹, 赵慧蓝
2016, 14(2): 258-260.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2016.02.034
272 4
摘要:
目的 了解2011—2014年华漕社区实施家庭医生制度后居民对健康知识及家庭医生知晓情况,为完善家庭医生制度提供依据。 方法 通过整群抽样抽取华漕镇每个村委或居委各20户家庭,2011年共调查1 207人,2014年共调查1 307人。自拟调查问卷,对基本情况、健康知识知晓情况、家庭医生知晓度和满意度情况及公共卫生服务情况等进行调查。对调查人员进行统一培训,统一安排时间入户调查。 结果 家庭医生制度实施4年后居民知道自己血糖和血压、接受健康教育和接受健康体检等方面均有提升(P<0.05)。居民对家庭医生知晓率从45.60%提升为81.94%(P<0.05),与家庭医生签订服务协议的居民从38.94%提升为79.95%(P<0.05),97.09%的居民建立了居民电子健康档案,72.69%的居民表示有健康需求会联系家庭医生,47.82%的居民近1个月联系过家庭医生,对家庭医生满意度为61.82%。家庭医生所提供的健康体检、慢性病患者规范管理、免疫预防、健康教育等相关公共卫生服务知晓情况均有所提升(P<0.05)。 结论 家庭医生制度有利于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居民对家庭医生知晓度提升,但满意度仍不高。建议进一步研究和开发符合居民健康需求的家庭医生实用性医疗技术,提高居民健康水平。
心理卫生干预
阿立哌唑联合音乐疗法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杨卫华
2016, 14(2): 261-263.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2016.02.035
244 2
摘要:
目的 探讨阿立哌唑联合音乐疗法应用于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间收治的170例精神分裂症后抑郁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85例,观察组采用阿立哌唑联合音乐疗法,对照组仅给予阿立哌唑药物疗法,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4、12、24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临床大体印象量表(CGI-SI)及生活质量量表(QOL-100)的评分情况。 结果 2组患者治疗前的PANSS总分、阴性症状评分、阳性症状评分以及一般病理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周末以及24周末2组患者的PANSS总分、阴性症状评分、阳性症状评分以及一般病理评分与治疗前以及治疗后4周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观察组患者改善的程度更加明显,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前的HAMD评分以及CGI-S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治疗后12周末以及24周末HAMD评分以及4周末CGI-SI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相比,2组治疗后的分值均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2组患者治疗前的QOL-100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周后2组的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阿立哌唑联合音乐疗法应用于精神分裂症后抑郁患者的治疗可以起到很好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精神状态以及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建筑工地农民工精神状况调查与对策探讨
叶有清
2016, 14(2): 264-265.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2016.02.036
265 0
摘要:
目的 调查建德市建筑工地农民工精神状况,以制定合理的应对措施,改善农民工生存状况,从而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5年4月在建德市4个建筑工地工作的215名农民工,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问卷调查;结合现有文献筛选出农民工精神状况的影响因素,经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建德市建筑工地农民工精神状况的影响因素,并结合现有文献提出相应对策。 结果 建德市建筑工地农民工在躯体化、强迫症状、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以及精神病性等因子上的得分分别是(1.46±0.51)分、(1.71±0.60)分、(1.59±0.63)分、(1.56±0.61)分、(1.60±0.59)分、(1.47±0.50)分、(1.63±0.65)分、(1.52±0.51)分,均显著高于全国常模,且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建德市建筑农民工SCL-90量表各因子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躯体化24.73%、强迫症状48.65%、人际关系敏感18.28%、抑郁21.59%、焦虑23.96%、敌对36.21%、恐怖25.08%、偏执51.74%和精神病性31.65%。经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性别、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就业压力、月工资等因素与建德市建筑工地农民工的精神状况相关。 结论 建德市建筑工地农民工精神状况显著差于全国常模,年龄、性别、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就业压力、月工资等因素是其精神状况的影响因素,应采取相应对策予以改善。
调查研究
湘鄂渝黔四省边区农村基层医院卫生人才职业认知
张兴文, 唐莹, 张义雄, 祝益民
2016, 14(2): 266-269.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2016.02.037
220 1
摘要:
目的 通过了解武陵山区农村基层医院医务人员的职业状况与职业认知,以期为服务于湘、鄂、渝、黔四省边区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基层医院人力资源建设服务。 方法 以大湘西为主要样本区,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15所农村基层医院,采用自制调查问卷,通过邮寄方式调查122名农村所有在岗基层医务人员,建立数据库,采用统计描述分析方法分析所得数据。 结果 农村基层医院医务人员专业分布以临床医疗专业为主,初始学历中中专学历以下者占56.8%,初级职称以下者占79.5%,月收入1 000~2 000元者占63.9%;选择农村基层医院工作排在前三位原因:毕业服务分配占36.0%、家庭就近占30.3%、权宜之计占13.0%,对工作满意或基本满意者占76.0%,乡镇基层医院发展前景看好达60%,但对工作条件、生活环境、福利待遇、个人成长机会满意者不到10%,跳槽意愿达40.2%。 结论 湘鄂渝黔四省边区农村基层医院卫生技术人才队伍存在医学知识储备不足,技术职称不高,服务水平难提升,工作生活条件与福利待遇不如人意,潜在离职意愿高等问题,应重视对基层医院现有人力资源的挖掘和培养,提高福利,职称晋升给予政策倾斜,鼓励区域内少数民族地区医学院和医院了解并重视基层医疗的真正需要与现实价值,为当地培养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实用型医学人才,并逐步建立一种以提高能力作为核心的终身学习制,注重学历和能力的双重提升。
诊断技术-医学检验
我院流行鲍曼不动杆菌OXA及AmpC酶基因型分析
张吉生, 王英, 范学财, 王宇超, 李慧玲, 王勇, 张晓丽
2016, 14(2): 270-272.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2016.02.038
204 2
摘要:
目的 分析我院鲍曼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baumannii,AB)耐药相关基因β-内酰胺酶(OXA、AmpC)及插入序列(ISAba1)的携带情况,为地区流行病学及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提供依据。 方法 收集2013年9月—2014年9月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临床分离鲍曼不动杆菌,VITEK-II测试系统菌种鉴定及药敏检测,并进行16SrRNA鉴定;多重PCR检测鲍曼不动杆菌携带的相关耐药基因blaOXA-23、blaOXA-24、blaOXA-51、blaOXA-58、blaADC、blaDHA及插入序列ISAba1。 结果 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亚胺培南、美洛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12.5%、36.7%、38.5%。66株(95.7%)携带blaOXA-51基因,32株(46.4%)携带blaOXA-23基因,53株(76.8%)携带blaADC基因,34株(49.3%)携带ISAba1插入序列。碳青霉烯类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中,22株(84.6%)携带blaOXA-23,其中19株(73.1%)上游检测到ISAba1,24株(92.3%)携带blaADC,其中10株上游检测到ISAba1。 结论 产blaOXA-23、blaADC型β-内酰胺酶可能是我院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的主要原因,插入序列(ISAba1)可能增强水解酶表达从而加强耐药。
泼尼松对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T细胞和NK细胞凋亡信号通路的影响
周国忠, 钟永根, 孙荷, 余德豹
2016, 14(2): 273-274,297.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2016.02.039
269 0
摘要:
目的 从泼尼松对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症状缓解作用的角度,探讨泼尼松对外周血T淋巴细胞和NK淋巴细胞凋亡信号通路的作用。 方法 31例初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经泼尼松治疗6个月,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和NK淋巴细胞上分子(CD95L、Caspase-3和Caspase-8)的表达水平。 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泼尼松治疗后的ITP患者中CD3、NK、CD3+CD95L+、CD3+Caspase-8+水平有显著性升高(P<0.05),NK+Caspase-8+水平呈显著性下降(P<0.05)。NK+Caspase-8+和NK+Caspase-3+存在正相关(P<0.01),NK+Caspase-3+与NK+CD95L+存在正相关(P<0.01),表明NK细胞上Caspase和Fas-FasL与细胞凋亡途径相关。CD3+Caspase-8+和NK+Caspase-8+存在正相关(P<0.01),表明T淋巴细胞启动凋亡程序时与NK细胞相关。 结论 泼尼松通过调节T淋巴细胞和NK淋巴细胞介导的CD95L、Caspase-3和Caspase-8凋亡信号通路使ITP患者的症状缓解,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作用。
2012—2014年某教学医院肠杆菌科细菌耐药率变迁
康海全, 邓丽华, 姜飞, 赵晓杰, 马萍, 顾兵
2016, 14(2): 275-278.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2016.02.040
277 0
摘要:
目的 了解某医学院附属医院2012—2014年肠杆菌科细菌的标本类型、送检科室分布情况及3年间的耐药性变迁情况。 方法 收集3年间医院临床微生物室临床首次分离的肠杆菌科细菌,采用美国BD公司Phoenix 100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进行菌种鉴定和抗菌药物敏感试验,药敏结果判断标准遵循CLSI2013指南,数据结果采用WHONET5.6软件进行分析。 结果 2012—2014年医院共收集首次分离肠杆菌科细菌9 031株,送检科室以重症医学科(ICU)、神经外科、神经内科、泌尿科和呼吸内科为主;标本类型以呼吸道、泌尿道、血液标本、分泌物、胸腹水和脑脊液为主;病原菌以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奇异变形杆菌、阴沟肠杆菌、粘质沙雷菌和产气肠杆菌为主;药物敏感试验显示碳青霉稀类、加酶抑制剂和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敏感率较高,其余抗菌药物敏感率均较低。 结论 肠杆菌科细菌是医院重要的病原菌,对多种抗菌药物均表现为高水平耐药和多重耐药。目前,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仍然是治疗肠杆菌科细菌临床感染的最佳选择,但是,碳青霉烯类耐药的肠杆菌科细菌(Carbapenem-Resistant Enterobacteriaceae ,CRE)已经出现,且呈增多趋势,需加强CRE监测和规范临床合理用药,以遏制CRE在医院内的传播。
高血压患者免疫球蛋白、C反应蛋白和CD细胞值的变化及其相关性探讨
陈雪芳
2016, 14(2): 279-281.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2016.02.041
305 3
摘要:
目的 探讨不同程度高血压患者C-反应蛋白、免疫球蛋白以及各种CD细胞值的差异,分析其与高血压的相关性。 方法 将绍兴市立医院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90例纳入本次研究,设为观察组,按病情轻重分为3级,1级(轻度)22例,2级(中度)45例,3级(重度)23例。将同期来院进行体检的健康人员60例设为对照组,比较2组研究对象C-反应蛋白、免疫球蛋白以及各种CD细胞值的差异,分析不同级别的高血压与这些检测指标的相关性。 结果 1级高血压组、2级高血压组和3级高血压组的血清IgG、CRP、CD4和CD4/CD8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随血压升高,血清IgG、CRP、CD4和CD4/CD8值升高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级高血压组、2级高血压组和3级高血压组的血清CD3和CD8细胞值百分比明显低于对照组,并且随血压升高,CD3和CD8细胞值下降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间IgA值和IgM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血清C-反应蛋白、免疫球蛋白IgG以及CD3、CD4、CD8、CD4/CD8数值水平均与高血压的发生和发展有明显的相关性,临床上应根据这些指标的变化,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及时诊断与治疗,避免病情进一步发展,从而提高预后效果。
医学综述
幽门螺杆菌空泡毒素通过线粒体途径诱导细胞凋亡相关研究进展
付柳, 王志荣
2016, 14(2): 282-284.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2016.02.042
154 0
摘要:
基因治疗在再生医学领域的应用进展
张旭浩, 李爽, 安倍莹, 关毅, 朱珊, 陈京涛
2016, 14(2): 285-287,327.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2016.02.043
519 3
摘要:
肿瘤干细胞与卵巢癌耐药的研究进展
尹晓龙, 李燕华
2016, 14(2): 288-290.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2016.02.044
205 0
摘要:
脑卒中健康教育研究进展
李敦玲
2016, 14(2): 291-293.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2016.02.045
230 6
摘要:
高危冠脉临界病变的诊断
崔怀仁, 张恒
2016, 14(2): 294-297.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2016.02.046
116 0
摘要:
预防/保健 中医/康复
温针灸对糖尿病胃轻瘫患者胃肠激素的影响
葛佳伊, 姜跃炜, 王东煜, 郑士立, 刘鹏程, 林上助
2016, 14(2): 298-299,316.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2016.02.047
141 5
摘要:
目的 目前运用针灸疗法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报道甚多,但多数报道只是临床疗效的总结,而对针灸治疗该病的机制探讨尚少,缺乏治疗结果的可重复性和说服力。本研究通过探讨温针灸对糖尿病胃轻瘫患者胃肠激素的影响并评价其疗效,为温针灸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治疗机制提供思路。 方法 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0例给予温针灸治疗,1次/d,5次1个疗程,每治疗完一个疗程休息2 d;对照组50例予西药多潘立酮10 mg治疗,饭前30 min口服,3次/d,2组均治疗4周,观察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胃肠激素的变化、小钡条在胃内残留情况。 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00%,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总体症状积分、小钡条在胃内残留情况、胃肠激素水平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总体症状积分、小钡条在胃内残留情况、胃肠激素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1.02、13.23、16.27、15.81,P<0.05)。 结论 温针灸是一种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有效方法,改善胃动力效果显著,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降低患者胃肠激素水平,为探讨温针灸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治疗机制提供了思路。
结合中医体质因素的缺血性脑血管病脑动脉狭窄危险因素分析
邱笑琼, 杨军, 陆川, 黄国庆, 余军
2016, 14(2): 300-302.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2016.02.048
151 2
摘要:
目的 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Ischemic cerebrovascular disease,ICVD)患者脑动脉狭窄与中医体质的相关性。 方法 根据中医体质判定标准调查297例ICVD患者的中医体质,并进行主动脉弓+全脑血管造影。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以脑动脉有无狭窄作为因变量,自变量包括中医体质、年龄、BMI、性别、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血脂异常史、吸烟史、酗酒史。 结果 297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238例存在脑动脉狭窄病变,无狭窄病例59例。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痰湿质(OR=5.028,95%CI 1.924~13.145,P=0.001)、血瘀质(OR=7.689,95%CI 1.626~36.361,P=0.010)、年龄(OR=4.348,95%CI 1.990~9.498,P<0.001)、高血压病史(OR=5.860,95%CI 1.210~28.323,P=0.028)、糖尿病史(OR=7.041,95%CI 2.916~17.002,P<0.001)、血脂异常史(OR=3.295,95%CI 1.440~7.539,P=0.005)和吸烟史(OR=4.341,95%CI 1.829~10.299,P=0.001)是脑动脉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中医体质与脑动脉狭窄相关。脑动脉狭窄的危险因素判断应结合中医体质分析。
毫火针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李姣姣, 陈莉秋, 朱勋兵
2016, 14(2): 303-306.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2016.02.049
173 2
摘要:
目的 临床上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以非手术治疗为主,寻找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尤为重要。近年来毫火针在临床上的应用得到了认可,但是毫火针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报道较少。本研究旨在探讨毫火针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2014年2月—2015年4月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康复科符合纳入标准的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1例,采用毫火针结合康复训练进行治疗;对照组39例,采用传统针刺疗法进行治疗。治疗2个疗程后统计2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及治疗前后JOA评分变化,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其中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结果 治疗组治疗前JOA评分为(17.17±2.11)分,治疗后为(23.95±2.75)分;对照组治疗前为(16.76±2.72)分,治疗后为(21.82±3.14)分。2组患者治疗2个疗程后JOA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且治疗组治疗后JO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76.92%和92.6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毫火针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易于观察,治疗价格低廉,患者痛苦小、易于接受,临床疗效满意,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行之有效的新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及研究。
补肾活血调经汤治疗40例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效果观察
郑小平
2016, 14(2): 307-308,335.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2016.02.050
160 1
摘要:
目的 探讨补肾活血调经汤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临床效果,为PCOS的临床治疗提供用药指导。 方法 收集2013年3月—2015年2月期间于浙江普陀医院就诊的75例PCOS患者相关资料,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5例,给予安体舒通片40 mg,2次/d,连续给药20 d。二甲双胍片0.5 g,3次/d,至正常排卵时停药。克罗米芬胶囊50 mg/d,连用5 d。维生素C 200 mg,3次/d,连用20 d。观察组4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补肾活血调经汤,水煎服,每日一剂,分早晚2次服用。自月经周期第7日起,连续服用3 d,停药1 d,治疗3个疗程。对比2组患者治疗效果、子宫血流变化及激素水平。 结果 2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观察组92.5%,对照组71.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卵泡成熟率、恢复排卵、妊娠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LH、T、LH/FSH、RI、PI较治疗前有显著进步,组间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补肾活血调经汤治疗PCOS效果值得肯定,可改善患者子宫卵巢血液灌流,调节激素水平,有利于排卵,提高妊娠率。
全科医学教育研究
医疗纠纷案例分析结合PBL模式在骨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赵志, 吴敏, 官建中, 朱仲廉, 崔宁宁
2016, 14(2): 309-312.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2016.02.051
161 2
摘要:
目的 通过临床典型医疗纠纷案例分析结合PBL模式在骨科学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来探讨该研究在临床教学中的效果及实际操作的可行性,及对学生的学习策略、学习动机、学习成绩产生的影响。 方法 将2012—2013年度在蚌医一附院骨科实习的84名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本科学生随机分为医疗纠纷案例分析结合PBL模式教学组和传统教学组,分别对2组进行骨科实习教学,实习结束后进行考核,通过比较学生考试成绩来评价教学成果,并通过问卷调查形式来评估2组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接受程度。 结果 医疗纠纷案例分析结合PBL模式组成绩明显高于传统组,医疗纠纷案例分析结合PBL模式更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有助于提高学生分析、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和医患沟通技能,培养医疗纠纷防范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 结论 大学教学改革的热点是教学方法的改革,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综合知识和自主学习能力。以医疗纠纷案例为依托结合PBL教学模式的教学依据案例教学原则进行教学,强调在有意义的环境中学习,这不仅符合学习规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还能促进学生学科知识的增长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取得了很好的临床教学效果,受到学生的普遍好评,在教授专业知识同时向学生渗透医疗纠纷防范教育,为学生在临床实习和以后工作中尽可能减少医疗纠纷打下良好的基础,值得在外科教学及整个临床教学中应用和推广。
小学生应急救护教育效果评价
黄燕, 徐琴莺, 葛佳凤, 许祖芳
2016, 14(2): 313-316.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2016.02.052
120 0
摘要:
目的 探讨小学生应急救护教育有效性在不同知识和不同年级的差异,挖掘高效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时间,为同行开展类似工作提供借鉴。 方法 于2014年3—11月,选取上海市虹口区第三中心小学一至五年级的所有在校学生,共2 010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以班级为单位、知识和技能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应急救护教育,并以问卷调查进行教育前后的应急救护知识评估。数据分析在Excel 2010环境下进行,方法主要为描述性分析,差异性检验采用χ2检验,以P<0.01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教育前,不同年级小学生对问题回答的正确率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低年级小学生的各项应急知识欠缺情况相比于高年级小学生更为严重;教育后,各年级小学生的问题回答正确率均大于50%,且不同年级小学生问题回答的正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教育前后比较发现,各年级小学生对问题回答的正确率均有了较大提高,其中低年级小学生在鼻出血的处理办法、地震安全逃生常识等方面均获得最大比例的提升。 结论 不同年级小学生对应急救护知识的吸收情况不一致,且低年级相比高年级在多项应急教育项目方面有较多的正确率提升,这就提示应急教育工作应尽早开展。本研究在设计上虽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但对后续相关工作的开展仍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全科护理研究
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围手术期的护理
杨艳, 孙赟, 李蕊, 杨芳, 杨巧惠, 薛为高, 卞娜, 马琼, 韩康
2016, 14(2): 317-319.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2016.02.053
226 0
摘要:
目的 总结和记录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特点和护理注意事项。 方法 对2011年1月—2014年1月住院且明确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182例行经皮椎间孔镜治疗的患者临床资料及护理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在术前、术中、术后,分别就心理护理、辐射防护、功能锻炼等方面进行系统化的综合护理。对其疼痛、焦虑、生活质量改善等指标进行观察和比较。 结果 所有患者均至少随访至术后6个月;182例患者中,168例患者术后恢复良好,2例出现切口感染,9例出现术后复发,1例出现神经损伤,2例出现脊柱不稳。患者术后的疼痛指标(2.82±0.86)及焦虑指标(38.15±8.0)较前(6.81±1.03;59.45±6.6)均有明显改善(P<0.01)。而在生存质量方面,在生理功能等8项指标中,术后较术前均有明确统计学的改善。 结论 正确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可以使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获得良好的效果,特别是在手术前后的心理护理、术中辐射防护及术后的病情观察及功能锻炼等方面应在临床工作中进一步的推广和应用。
院外系统护理干预对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患者出院后生活质量的影响
赵永平
2016, 14(2): 320-322.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2016.02.054
133 0
摘要:
目的 探究院外系统护理干预对冠状动脉支架植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患者出院后的护理质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 以心内科2014年1月—2015年7月行PCI术的1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120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实验组采用强化系统院外护理干预,包括建立专门院外护理干预管理小组对出院患者进行持续的健康教育指导、心理指导、用药指导及饮食指导,对照组则采用常规术后院外随机访问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的性别、平均年龄、病史、合并症情况、术后1年内靶血管成形、再住院、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所有患者均术后随访1年并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院外自我管理行为及护理满意度的情况。 结果 对照组的再住院率、心肌梗死等不良事件发生率都高于实验组,差异存统计学意义(χ2=16.752,P<0.05);对照组在院外自我管理行为表各维度评分中,各方面均低于实验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t=7.974,P<0.05);对照组对护理的总满意率为86.21%,明显低于实验组的98.31%,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χ2=5.926,P<0.05)。 结论 采用强化系统院外护理干预的方法可降低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的风险,提高患者的主观能动性、出院后的护理质量及生活质量,对临床推广具有积极意义,值得应用。
改进护理方式对冠脉支架植入患者的临床价值
金惠仙
2016, 14(2): 323-325.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2016.02.055
133 0
摘要:
目的 分析冠脉支架植入术患者在围手术期间给予改进护理方式对其焦虑恐惧、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方法 将2013年8月—2014年7月收治的34例行冠脉支架植入术患者设为对照组,给予其常规护理干预;2014年8月—2015年7月收治的34例行冠脉支架植入术患者设为观察组,采用改进的护理方式。对比2组患者术前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SAS评分用 x±s表示,采用t检验,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前SAS评分(46.17±10.15)分明显低于对照组(60.08±10.62)分,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7.06%)明显高于对照组(73.5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发生血压升高、迷走反射、桡动脉痉挛、低血压、缓慢性心律失常以及窦性心动过速等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发生严重心律失常、出血、急性桡动脉闭塞、低血压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行冠脉支架植入术患者采用改进护理方式,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焦虑恐惧情绪,明显降低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使手术能够顺利进行,对患者的身体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全科诊疗实践
奥沙利铂联合表柔比星介入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研究
于志海, 成科, 王海涛
2016, 14(2): 326-327.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2016.02.056
96 2
摘要:
目的 观察奥沙利铂联合表柔比星介入治疗原发肝癌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探讨其临床价值。 方法 选择2013年1月—2015年3月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需行介入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78例入选本研究,均符合原发性肝癌诊断标准,根据患者体重、病情等临床资料按照配对分组法分为2组,每组39例,均行介入治疗,其中,对照组灌注奥沙利铂治疗,观察组灌注奥沙利铂及表柔比星,比较2组患者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 观察组完全缓解24例(61.5%),部分缓解11例(28.2%),总有效率35例(89.7%)明显高于对照组25例(64.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AFP水平(14 397±5 463)ng/ml,明显低于对照组(22 974±5 673)ng/ml,与治疗前(23 147±5 793)ng/ml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14例(35.9%),与对照组不良反应15例(38.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55,P>0.05)。 结论 奥沙利铂联合表柔比星介入治疗原发肝癌效果较佳,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门脉断流术与脾脏切除术合用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的实效性评价
聂寒秋
2016, 14(2): 328-329,330.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2016.02.057
93 0
摘要:
目的 研究在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时门脉断流术与脾脏切除术合用的效果。 方法 选择2013年5月—2014年5月在台州市立医院治疗的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76例,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成A、B两组,每组38例。对A组患者联合运用门脉断流术与脾脏切除术治疗,同时对B组患者实施双介入栓塞术治疗。观察2组患者白细胞的计数、血小板的计数、红细胞的计数、总红胆素的水平、白蛋白的水平、谷丙转氨酶的水平和凝血酶原活动度,并比较2组治疗效果。 结果 治疗后,A组患者的白细胞计数为(8.14±1.99)×109/L,血小板计数为(308.19±23.06)×109/L;B组患者的白细胞计数为(6.54±2.02)×109/L,血小板计数为(143.42±12.11)×109/L,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患者的白蛋白为(24.01±3.95)g/L,凝血酶原活动度为(79.36±8.05)%;B组患者的白蛋白为(28.61±3.22)g/L,凝血酶原活动度为(69.25±8.9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A组手术后复发率为7.89%,低于相应B组的26.3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47,P<0.05)。A、B两组患者的病死率分别为5.26%和10.53%,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门脉断流术与脾脏切除术合用在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方面具有很好的实效性,该方法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肝功能与血细胞的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经皮椎体成形术对脊柱转移性腺癌的临床镇痛观察
徐宏明, 杨海军, 郭文浩, 游昕, 廖正银
2016, 14(2): 330-332.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2016.02.058
115 0
摘要:
目的 评价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对于各类原发腺癌转移到脊柱引发疼痛的治疗效果,特别是镇痛效果。 方法 2009年以来明确原发病灶或脊柱转移肿瘤标本为腺癌的84例患者,男性46例,女性38例,年龄28~89岁,手术纳入的标准:①原发恶性肿瘤经病理学证实;②Frankel脊髓损伤分级D、E级;③卡氏评分≥60分;④肝功能、肾功能、心功能正常,能俯卧位≥2 h;⑤持续疼痛,药物、物理治疗等保守治疗后无明显改善;⑥椎体病灶以溶骨性破坏为主;⑦预期生存时间>3个月;⑧原发灶肿瘤或转移椎体取得病理报告是腺癌。统计原发肿瘤灶和转移至脊椎节段,在DSA或CT下进行椎体成形术,注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亦称骨水泥1.5~5.0 ml,手术椎体节段1~6节不等。分别在手术前进行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和手术后VAS评分。 结果 84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患者由手术前的VAS平均评分(6.48±1.77)分,降为术后的(2.75±1.52)分(P<0.01),术前轻度疼痛患者3例、中度疼痛33例、重度疼痛35例,术后轻度疼痛患者为57例、中度疼痛11例、重度疼痛3例,术前术后疼痛程度例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镇痛药物减量或停止。 结论 椎体成形术是治疗脊柱转移性腺癌的有效方法之一,可以减少癌症患者镇痛药物的使用,增强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
左洛复治疗脑梗死伴抑郁的可行性与安全性
陈燕
2016, 14(2): 333-335.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2016.02.059
101 0
摘要:
目的 通过观察左洛复对脑梗死后抑郁症状及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的影响,评价左洛复治疗脑梗死伴抑郁的疗效与安全性。 方法 选择80例脑梗死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一般治疗,治疗组在一般治疗基础上予左洛复联合心理辅导。疗程3个月。观察2组治疗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和日常生活能力(ADL)评级标准的变化。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并观察不良反应情况。 结果 治疗前对照组、治疗组的NIHSS评分分别为(18.3±2.5)、(18.1±2.7),ADL评分分别为(35.9±8.3)、(36.2±8.7)分,治疗后对照组、治疗组的NIHSS评分分别为(12.1±2.3)、(8.2±2.5)分,ADL评分分别为(62.7±8.5)、(81.5±9.1)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且治疗组改善幅度更为显著(P<0.01)。治疗前对照组、治疗组HAMD评分分别为(23.6±3.1)、(23.2±3.7),治疗后对照组、治疗组HAMD评分分别为(13.7±2.9)、(7.9±2.1)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治疗组下降幅度更为显著(P<0.01)。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0.0%(36/4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7.5%(27/40)(P<0.05)。Pearson相关分析示,ΔHAMD与ΔNIHSS、ΔADL均呈显著负相关(r=-0.231,-0.326,P<0.05)。2组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 结论 左洛复联合心理辅导治疗可明显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显著改善脑梗死后抑郁状态,疗效确切,安全性好。
胃组织NHE1蛋白检测诊断早期胃癌的可行性分析
黄益领, 张加坤, 张日沅, 阙日升
2016, 14(2): 336-338.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2016.02.060
84 1
摘要:
目的 探讨胃组织钠氢交换蛋白1(NHE1)检测在早期胃癌诊断中的作用。 方法 选择2007年5月—2015年5月期间于浙江省平阳县人民医院接受手术的胃癌患者、胃镜检查中取得的胃黏膜组织共50例,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和人正常黏膜细胞株GES-1,比较NHE1的mRNA表达以及蛋白质表达情况。观察NHE1特异性阻断剂EIPA对SGC-7901胃癌细胞株的影响。 结果 胃癌样本组织及SGC-7901细胞株中NHE1的mRNA表达明显高于胃正常黏膜组织和GES-1胃黏膜细胞(均P<0.05)。胃正常黏膜组织中NHE1的IOD值与GES-1细胞株中NHE1的IOD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组织中NHE1的IOD值与SGC-7901细胞株中NHE1的IOD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组织中的NHE1的IOD值高于正常黏膜组织中NHE1的IOD值(P<0.05),SGH-7901细胞株的NHE1的IOD值高于GES-1细胞株中的NHE1的IOD值(P<0.05)。采用不同浓度EIPA处理SGC-7901,24 h后测定OD值,随着EIPA浓度增加,SGC-7901的OD值呈现明显下降的趋势,在EIPA浓度不超过30 μm/ml的范围内具有较好的剂量-效应关系。 结论 胃癌患者生存率的提高有赖于早期的诊断和早期正确的治疗,胃组织NHE1蛋白检测用于辅助诊断胃癌或癌前病变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系统性红斑狼疮继发Jaccoud关节病1例报道
麻璨琛, 徐胜前, 龚勋, 吴颖, 齐姗, 刘文, 徐建华
2016, 14(2): 339-340.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2016.02.061
130 4
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