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19年  第17卷  第6期

专家论坛
基于国际经验的中国健康产业发展战略与策略
鲍勇, 王甦平
2019, 17(6): 887-890.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0818
220 3
摘要:
健康产业从广义说,是指以健康建设为中心,以健康理念为前提,以人的健康为最终目的,与人类健康直接和间接相关的所有产业和部门的集合。从狭义说,健康产业是指与健康直接且高度相关的,提供以维护、改善和增进人的健康为直接或最终用途的各种产品、服务的行业和部门的集合。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生活品质和健康保健的重视程度也日渐提高,健康产业也已经成为世界上许多国家特别是欧美发达国家和广大新兴市场国家有效应对金融危机冲击、增强经济发展活力、满足多样化需求、加快抢占全球健康产业分工的新制高点的战略选择。国际上而言,美国的健康产业起源于1963年,是美国近十年来增速最快的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占比逐年上升。从我国情况而言,本文概述了我国健康产业的政治背景、社会背景和经济背景的情况以及健康产业发展相对滞后、配套服务难以满足生产发展需求、健康产业中医药制造整体层次水准不高、医疗卫生服务发展不均衡和养老产业规模发展不完善的现状。本文基于以上情况对今后中国健康产业的发展战略和目标提出了应该由国家政策支持,助推健康产业的发展的政策建议。具体从提升全国健康意识、实现医疗资源均衡化和发展针对不同人群的多元化健康产业体系这3方面具体开展和落实。
全科医学讲堂
三叉神经痛的发病机制及治疗进展
周霞, 孙中武
2019, 17(6): 891-892.
105 4
摘要:
全科医学论著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脊柱-骨盆矢状位参数的研究
陈旭, 王铭麒, 周程沛, 高浩然, 钱济先
2019, 17(6): 893-896,901.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0819
241 0
摘要:
目的 了解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患者脊柱-骨盆矢状位参数特点,探索矢状位参数是否存在年龄、性别差异,评价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脊柱-骨盆矢状位参数与健康生活质量的相关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骨科病院脊柱外科2016年1月—2018年9月收治的1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所有患者入院拍摄站立位脊柱全长正侧位片并采集完整的功能障碍指数调查表(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数据。在全长片上测量患者的骨盆入射角(pelvic incidence,PI)、骨盆倾斜角(pelvic tilt,PT)、骶骨倾斜角(sacral slope,SS)、胸椎后凸角(thoracic kyphosis, TK)、腰椎前凸角(lumbar lordosis,LL)、PI-LL匹配值、矢状面垂直轴(sagittal vertical axis,SVA)并整理记录ODI值。根据性别、年龄段分组比较矢状位参数的差异,并分析矢状位参数和ODI值的相关性。 结果 不同性别LDH患者年龄、TK、LL、SVA、PI、PT、SS、PI-LL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男性ODI值为46.94±20.09,女性ODI值为55.92±21.26,不同性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0)。 结论 LDH患者不同性别、年龄段之间的脊柱-骨盆矢状位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女性LDH患者的PI有明显大的趋势,仍需进一步证实。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各脊柱-骨盆矢状位参数与生活质量之间并无相关性。本研究中女性LDH患者较差的生活质量与PI并无显著相关性,但根据以往报道,仍需进一步研究证实。
长链非编码RNA PVT1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张双美, 王斌, 陈怡, 张小火, 施雪霏
2019, 17(6): 897-901.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0820
347 1
摘要:
目的 通过上调或者下调PVT1的表达,分析探究长链非编码RNA PVT1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中的作用及机制,并在此基础上运用RNA-Seq分析PVT1的靶向基因,说明其作用机理。 方法 ①通过TCGA数据库(The Cancer Genome Atlas)分析NSCLC细胞中PVT1的表达与NSCLC患者生存时间之间的关系;②探究PVT1上调或下调对NSCLC细胞增殖及迁移能力的影响;③运用RNA-seq技术探究PVT1的下游靶基因,然后运用siRNA沉默该基因,探究此基因对NSCLC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 结果 ①PVT1的高表达与肺癌患者存活时间减少有显著关系(P<0.001);②PVT1高表达可以显著促进肺癌患者肿块体积的增大,并且与肿瘤分期和淋巴结转移程度密切相关(均P<0.05);③过表达PVT1可以促进NSCLC细胞的增殖及迁移;④用Si-RNA下调PVT1可以抑制NSCLC细胞的增殖及迁移;⑤PVT1下调会使LATS2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 结论 PVT1通过表观调控LATS2促进NSCLC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
不同BMI单节段腰椎退行性病变患者经腰椎后路360°融合术治疗效果及预后对比
孙英飞, 石东平, 张启栋, 李中实
2019, 17(6): 902-905.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0821
171 1
摘要:
目的 对比分析不同体质量指数(BMI)单节段腰椎退行性病变患者经腰椎后路360°融合术治疗效果及预后。 方法 选取中日友好医院2013年1月—2017年11月期间收治的216例单节段腰椎退行性病变患者根据BMI不同分为正常组(84例,BMI<24 kg/m2),超重组(80例,24 kg/m2≤BMI<28 kg/m2),肥胖组(52例,BMI≥28 kg/m2)。均接受经腰椎后路360°融合术治疗,获取3组手术相关数据及术前、术后各随访时间点日本骨科学会腰痛疾患评定表(JOA)、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价系统(ODI)评分结果。 结果 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比较,正常组<超重组<肥胖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比较,正常组<超重组<肥胖组;伤口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正常组<超重组<肥胖组;各组上述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组术后各随访时间点JOA评分、ODI评分均较术前显著改善(均P<0.05),且术后1、3个月JOA评分、ODI评分改善效果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术后6、12个月正常组、超重组JOA评分明显高于肥胖组,ODI评分明显低于肥胖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经腰椎后路360°融合术治疗单节段腰椎退行性病变可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但超重或肥胖者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更多,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更长,伤口并发症发生率更高,尤其是肥胖患者预后相对较差。
江淮地区128例感音神经性聋患者常见耳聋基因检测结果分析
韩跃峰, 许彬彬, 刘学宝
2019, 17(6): 906-908,1013.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0822
175 0
摘要:
目的 分析江淮地区感音神经性聋群体的常见耳聋致病基因突变特征,为临床及研究防聋治聋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纳入2015年1月—2018年6月在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确诊为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的患者共128例。听力学检查(耳声发射检查)若未通过,继续对患者进行声导抗、多频稳态、脑干诱发电位等相关检查,判断患者听力损失程度达到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最终明确诊断。采集感音神经性聋患者外周血,通过遗传性耳聋基因芯片试剂盒,对患者常见4个耳聋基因(GJB2、GJB3、SLC26A4、线粒体12S rRNA)的9个常见突变位点进行检测。 结果 对128例患者进行检测,非综合性耳聋患者中常见基因突变47例,占36.72%,其中GJB2基因突变共21例,占16.40%(21/128),阳性率为44.68%(21/47),SLC26A4基因突变共15例,占11.72%(15/128),阳性率为31.91%(15/47),线粒体12S rRNA基因突变9例,占7.03%(9/128),阳性率为19.15%(9/47)。未检出单基因GJB3突变。GJB3杂合基因突变+线粒体12SrRNA均质突变型突变1例,占0.78%(1/128),阳性率为2.13%(1/47),GJB2杂合突变+SLC26A4(216A>G)杂合突变1例,占0.78%(1/128),阳性率为2.13%(1/47)。 结论 江淮地区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基因突变以GJB2基因为主,其次为SLC26A4基因,再次为线粒体12SrRNA基因。基因芯片可用于临床进行耳聋的筛查,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
基于系统生物学探讨强骨饮防治原发Ⅰ型骨质疏松症的靶标和作用机制
梁博程, 李敏, 王均华, 张佳锋, 毛一凡, 史晓林
2019, 17(6): 909-914.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0823
238 1
摘要:
目的 探讨强骨饮的物质基础及其靶标,阐明强骨饮防治原发Ⅰ型骨质疏松症的多靶点特点和作用机制。 方法 首先,通过中医药综合数据库(TCMID)、PubChem等数据库确定强骨饮中已知化合物,并用STITCH数据库进行分析。然后,通过中医药分子机制生物信息学分析工具(BATMAN-TCM)预测相关靶标。最后,对靶标进行Gene Ontology(GO)、信号通路和蛋白相互作用网络的富集分析。 结果 本研究总共纳入强骨饮12味中药相关的435种化合物,2 487个靶标;靶标富集结果显示核酸结合转录因子活性,信号传导活性,氧化还原酶活性等138个GO术语被显著富集(均P<0.05);Wnt信号通路,破骨细胞分化等211个信号通路被显著富集(均P<0.05)。 结论 将强骨饮中的君臣佐使中药转换为与靶标相互作用的化合物形式,发现强骨饮-化合物-靶标,形成了一个非常复杂的三级网络系统,这种网络关系系统有利于阐明强骨饮的物质基础及强骨饮的配伍机制。靶标功能分析,提示强骨饮靶标和通路不仅直接参与骨重建细胞的分化,成骨、破骨代谢平衡,还通过全身其他系统,如循环系统神经系统等来影响和干预骨微环境。强骨饮治疗原发Ⅰ型骨质疏松症具有多靶点的特点,君臣佐使配伍合理,其作用机制符合目前骨质疏松症疾病的病理机制,其针对骨质疏松症的病因病机,从全身多系统进行干预,协调机体的代谢平衡,具有治病求本的特点。
维生素C对邻苯二甲酸二丁酯雄性大鼠生殖毒性的保护作用
许桂喜, 丛良滋, 熊微, 方海琴
2019, 17(6): 915-919.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0824
215 0
摘要:
目的 观察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i-butylphthalate,DBP)所致雄性生殖毒性效应,并探讨维生素C(vitamin C,Vit C)对DBP所致SD雄性大鼠生殖功能受损的干预调节作用。 方法 将6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DBP低、中、高剂量组(DBP 100、500、1 000 mg/kg体重),VitC对照组(30 mg/kg体重)与VitC与DBP高剂量联合干预组。灌胃干预21 d,检测大鼠脏器重量及血液生化各项指标,大鼠精子活力、浓度、畸形率,以及检测血清睾酮(T)、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水平。 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DBP高剂量组大鼠睾丸减轻,睾丸脏体比下降,部分血生化指标异常,精子活力下降、畸形率升高,血清T、LH、FSH水平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DBP高剂量组相比,VitC干预组大鼠睾丸组织损伤有不同程度的恢复,精子活力、畸形率,以及血清T、LH、FSH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 结论 DBP可致大鼠睾丸萎缩,精子活力下降,精子畸形率增高;DBP可致血清T、LH、FSH水平降低。VitC可提高血清LDH水平和T、LH、FSH水平,改善DBP所致大鼠精子活力下降,降低精子畸形率,为进一步开展DBP生殖毒性的预防干预提供理论依据。
PFNA联合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高龄患者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比较
周平辉, 乐意, 张知理, 赵宇朋, 吴敏, 官建中
2019, 17(6): 920-923.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0825
192 0
摘要:
目的 通过探讨使用股骨近段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与第3代Gamma钉(third generation of gamma nail,TGN)在骨科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高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而为治疗高龄患者发生股骨转子间骨折时提供参考。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2018年12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骨科收治40例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组。分析选用2种内固定术后患者的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住院天数、术后相关并发症、术后骨折愈合时间以及骨密度作为评判标准,并用SPSS 20.0统计软件对所收集整理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PFNA组患者的术后随访时间与TGN组患者的术后随访时间均为3~6个月。统计学研究发现PFNA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手术失血量均少于TGN组患者,术后PFNA组患者的骨密度优于TGN组患者,2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PFNA组患者和TGN组患者在住院时间、术后相关并发症、骨折愈合时间对比,2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发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高龄患者发生股骨转子间骨折需要手术治疗时,首选PNFA内固定。
Bentall手术治疗升主动脉瘤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疗效及对患者心功能指标的影响
张圣强, 刘学刚, 刘以尧, 刘戈, 杨少峰, 施超
2019, 17(6): 924-926,950.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0826
315 6
摘要:
目的 通过分析Bentall手术治疗升主动脉瘤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患者手术前后心功能指标的变化,以探讨其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脏外科2014年1月—2018年12月70例升主动脉瘤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行Bentall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手术疗效及治疗前、后心功能分级情况,观察相关超声指标及血清指标的差异。 结果 7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平均体外循环时间为(165.3±45.7)min,主动脉阻断时间为(98.3±26.4)min,围术期死亡率为8.57%,术后不良反应率为25.71%,术后93.75%的患者心功能分级恢复至Ⅰ~Ⅱ级。Bentall手术治疗前后患者心输出量(CO)、每搏量(SV)、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半乳糖凝集素-3(Galectin-3)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Bentall手术治疗升主动脉瘤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临床疗效较好,术后可明显改善患者心功能指标,是安全可行的方法。
影响二步肝切除术肝脏再生的主要因素研究
金望迅, 王兵, 黄灵, 张云利, 王新保, 郭剑民
2019, 17(6): 927-931,1032.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0827
245 3
摘要:
目的 联合肝脏分割和门静脉结扎的二步肝切除术(ALPPS)可促进未来残余肝脏(FLR)的快速再生,其原因之一是患侧门静脉的结扎可以使残余肝脏的门静脉血供显著增加,原因之二是肝脏离断带来的刺激,但是尚不明确何种因素起主导作用。通过回顾性研究,拟探究残余肝脏血供是否在这一过程中起关键作用。 方法 选择2014年6月—2016年6月浙江省肿瘤医院收治的13例接受ALPPS治疗的患者,根据肝脏离断程度,分成完全性ALPPS组(5例)和部分性ALPPS组(8例);并对不同方法所致的FLR再生速率进行对比;通过观察阶段-1 ALPPS术后门静脉变化以及患者接受肝动脉栓塞后残余肝脏的再生情况,判断入肝血流与残余肝脏再生的关系。 结果 完全性ALPPS组中有1例中度肝硬化患者接受阶段-1 ALPPS后,由于门静脉再通而无FLR再生,经反复经动脉化疗栓塞(TACE)后,FLR再生明显。阶段-1 ALPPS后,其他12名患者的FLR均有显著再生;部分性ALPPS促进FLR的再生所需时间更长,阶段-1 ALPPS和阶段-2 ALPPS之间的时间间隔分别为(10.0±1.6)d(完全性ALPPS组)和(31.3±5.2)d(部分性ALPPS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 结论 阶段-1 ALPPS术后门静脉的再通,部分性ALPPS肝内门静脉分流可以导致残余肝脏血供增加不足因而减缓FLR的再生;阶段-1 ALPPS失败的患者接受经肝动脉栓塞(TAE)可增加对FLR的动脉血供,促进FLR的再生。增加残余肝脏血供是促进ALPPS术后FLR再生的关键因素。
蟾毒它灵通过线粒体途径诱导急性髓系白血病HL-60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李玮, 崔胜楠, 周智辉, 李媛媛, 何春玲, 田淼, 董昌虎
2019, 17(6): 932-935,954.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0828
204 0
摘要:
目的 研究蟾毒它灵对急性髓系白血病HL-60细胞的作用及其机制,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方法 用终浓度为0、40、80、160 μg/mL的蟾毒它灵作用于对数生长期的HL-60细胞24 h后,用CCK-8试剂盒检测细胞增殖情况,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细胞内线粒体形态,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Bax、Bcl-2、Cleaved-Caspase-9基因表达情况,并用正常的外周血B淋巴细胞作为对照组观察该化合物对正常细胞的毒性作用。实验结果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录入数据并进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蟾毒它灵能够抑制HL-60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且对正常细胞毒性作用相较于癌细胞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药物浓度增加,细胞核异形,出现核膜分离,异染色质明显增多,线粒体伴有水肿扩张,部分线粒体脊消失模糊、空泡化,而对照组线粒体形态较好;随着药物浓度增加,Bax/Bcl-2比例增加,Cleaved-Caspase-9基因表达逐渐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 结论 本实验结果表明蟾毒它灵对急性髓系白血病HL-60细胞这种非实体肿瘤细胞也有抑制作用,并且对正常细胞影响较小,其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线粒体途径诱导肿瘤细胞凋亡。
单侧完全性唇裂鼻唇特征的测量研究
叶广春, 李光早, 沈嬿, 张莉, 段志红, 徐静
2019, 17(6): 936-939.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0829
155 0
摘要:
目的 观测单侧唇裂术前及术后2周鼻唇结构特征和对称性的恢复及通过随访1年后观察患儿鼻唇形态的改善、发育等情况。与我科之前的研究测量形成系统性及整体性的研究,并为后续所进行的三维测量研究提供对比及理论参考,为以后的唇裂患儿修复提供一份详细的理论参考及临床指导。 方法 选取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5年12月—2017年12月于整形烧伤科治疗的35例患儿,采用直接测量法对术前及术后2周患儿的全鼻宽、唇峰口角距、鼻翼唇峰距、鼻小柱唇峰距、鼻底宽、鼻孔宽、鼻孔高、人中嵴长度、人中长度、鼻小柱高等11项唇鼻特征进行测量,并随访至1年观察患儿的鼻唇的发育情况。 结果 测量的11项指标经配对t检验的结果显示P<0.05,可见术前及术后2周的各指标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通过随访观察到大部分患儿的鼻唇形态得到良好的改善、健患侧的对称性良好,双侧唇高近似相等,术区瘢痕不明显,唇弓及干湿唇的延续性及形态良好,无唇外翻,双侧鼻孔、鼻翼基底对称性改善明显,人中嵴形态存在患儿上唇运动时未观察到凹陷和扭曲。 结论 通过随访1年及结合我科之前的测量研究,单侧唇裂患儿在行修复术后短期内鼻唇形态、饱满度,唇弓的延续性、健患侧的对称性即得到明显的改善,可为唇裂患儿的修复及继发畸形修复时期的选择提供一定的参考。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半乳糖凝集素-3水平与冠脉支架内狭窄的关系
张敬红, 余丹, 徐晓红, 李铮
2019, 17(6): 940-943.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0830
213 0
摘要: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血清半乳糖凝集素-3(Galectin-3)与冠脉支架内狭窄(ISR)关系。 方法 研究对象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浙江医院住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且既往药物洗脱支架(DES)植入的患者,根据复查冠脉造影的结果,分支架内狭窄(ISR)组与非ISR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临床资料与ISR的关系。 结果 入选357例患者,其中ISR组共36例(10.1%)。与非ISR组相比,ISR组患者在年龄、吸烟患者比例、血清Galectin-3水平更高,支架长度更长,植入支架直径更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年龄(OR=1.087,95% CI:1.038~1.134,P<0.001)、支架长度(OR=1.078,95% CI:1.012~1.103,P<0.001)、支架直径(OR=0.425,95% CI:0.243~0.708,P<0.001)及血清Galectin-3水平(OR=1.074,95% CI:1.016~1.121,P<0.001)是ISR的独立危险因素。此外,血清Galectin-3水平与ISR类型相关。 结论 高血清Galectin-3水平增加了2型糖尿病患者ISR发生的风险,可能是导致ISR的独立危险因素,这为血清学标记物应用于评估冠脉病变程度提供了新思路。
不同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川崎病的临床疗效
李冬娥, 周瑞, 陈名武
2019, 17(6): 944-946.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0831
208 1
摘要: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川崎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本研究将收集2012年1月—2016年12月住院的川崎病患儿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2组患儿均服用阿司匹林作为基础治疗,其中对照组给予丙种球蛋白1 g/(kg·d)静脉输注,使用1~2 d(若热不退用2 d);研究组给予丙种球蛋白2 g/(kg·d)静脉输注,使用1 d。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 研究组患儿的退热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853,P<0.05);而2组患儿的黏膜充血、颈部淋巴结肿大及手足肿胀消退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18、1.552、0.719,均P>0.05)。2组患儿治疗后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及血小板计数(PLT)等实验室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均P<0.05);治疗后2组间上述实验室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研究组有7例发生冠状动脉病变,对照组有13例发生冠状动脉病变,研究组患儿治疗后冠状动脉病发生率(14.00%)明显低于对照组(26.00%),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089,P=0.043)。研究组有1例患儿在静滴丙种球蛋白后出现不良反应,表现为畏寒、恶心,减慢静脉滴注速度后缓解并最终消失,所有患儿未发生其他不良反应。 结论 对于川崎病,丙种球蛋白2 g/(kg·d)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1 g/(kg·d),且并发症少,发生冠状动脉病变率低,安全性高。
医养结合模式对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恐动症及康复质量的影响
朱仲廉, 王照东, 高许斌, 王旭义, 胡海贝, 吴敏, 赵志
2019, 17(6): 947-950.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0832
285 3
摘要:
目的 观察医养结合模式对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恐动症发生情况、髋关节功能改善情况、日常活动能力的影响。 方法 选择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期间80例行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给予医养结合模式的康复训练,比较2组近期疗效、术后恐动症发生情况、术后髋关节功能改善情况及日常活动能力改善情况。 结果 2组治疗后12 h疼痛强度、72 h睡眠时间、首次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术后恐动症发生率为2.50%,显著低于对照组术后恐动症发生率(20.00%,P<0.05)。2组治疗后6个月Harris评分均显著高于同组治疗前,观察组治疗后6个月Harri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91.58±8.12 vs. 81.24±8.04,P<0.05)。2组治疗后6个月ADL评分均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观察组治疗后6个月ADL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15.12±1.53 vs. 16.86±1.67,P<0.05)。 结论 采用医养结合模式的康复训练,可显著提高患者近期疗效,降低术后恐动症发生率,改善髋关节功能及日常活动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血清CYFRA21-1、MMP-9及TTF-1水平在诊断肺恶性肿瘤患者中的临床价值
钱俊峰, 徐芳, 王洪源, 曹卓
2019, 17(6): 951-954.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0833
279 1
摘要:
目的 探讨血清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甲状腺转录因子-1(TTF-1)水平在诊断肺恶性肿瘤的临床价值。 方法 选择2016年5月—2018年3月浙江省丽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27例肺恶性肿瘤患者、45例肺良性肿瘤患者及30例体检健康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设为肺恶性肿瘤组、肺良性肿瘤组及健康对照组,采用电化学发光方法检测入选患者血清CYFRA21-1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入选患者血清检测TTF-1、MMP-9水平。应用统计学方法比较差异。 结果 肺恶性肿瘤组的血清CYFRA21-1、MMP-9、TTF-1水平均明显高于良性肿瘤组和健康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YFRA21-1、MMP-9、TTF-1与肺良性肿瘤均无相关性(P>0.01),与肺恶性肿瘤有相关性(P<0.01)。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CYFRA21-1诊断肺恶性肿瘤的AUC明显高于MMP-9和TTF-1,有统计学意义(P<0.05),MMP-9与TTF-1之间的AU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CYFRA21-1诊断肺恶性肿瘤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67.8%、93.1%;MMP-9诊断肺恶性肿瘤分别为42.1%、87.2%;TTF-1分别为44.3%、95.7%。 结论 血清CYFRA21-1、MMP-9、TTF-1水平在诊断肺恶性肺肿瘤方面具有一定的潜在价值,其中以CYFRA21-1最高。
全科临床研究
前列腺动脉栓塞联合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治疗大体积前列腺癌的研究
孙鹏, 吴海啸, 郭晓华, 胡洋, 胡晓钢, 朱德胜
2019, 17(6): 955-958.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0834
190 0
摘要:
目的 探讨前列腺动脉栓塞联合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治疗大体积前列腺癌(>80 g)的临床意义。 方法 金华市中心医院自2014年1月—2018年10月收治32例大体积前列腺癌患者。前列腺穿刺后2个月直接行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16例(A组),其中T2b期10例,T2c期6例,年龄65~79岁,中位年龄73岁。前列腺穿刺后先行前列腺动脉栓塞术,2个月后再行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16例(B组),其中T2b期9例,T2c期7例,年龄67~80岁,中位年龄72岁。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留置导尿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等指标。 结果 3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但大体积前列腺癌行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难度较大。B组患者前列腺动脉栓塞术后2个月复查前列腺缩小51.09%~38.45%。B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留置导尿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均明显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2例患者在术后2个月复查血PSA均<0.01 ng/mL。 结论 前列腺动脉栓塞2个月后行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尝试一种从根本上解决大体积前列腺癌手术困难的方法,降低手术难度,减少术中及术后并发症。
血清特异性烯醇化酶、胃泌素释放肽前体在小细胞肺癌诊断和治疗效果评价中的作用
张婷素, 袁春樱, 邱海江, 屠小龙
2019, 17(6): 959-961,965.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0835
326 5
摘要:
目的 分析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GRP)在小细胞肺癌(SCLC)诊断和治疗效果评价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8年6月在宁波市中医医院首次确诊并化疗的52例小细胞肺癌(SCLC)患者和70例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血清中NSE和ProGRP水平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和化学发光法进行检测。 结果 治疗前SCLC组患者的血清NSE水平高于NSCL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广泛期(ED)患者血清NSE水平高于局限期(LD)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SCLC组患者的血清ProGRP水平高于NSCL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ED患者血清ProGRP水平高于LD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经过2个周期化疗后,52例SCLC患者中有效组39例,无效组13例,有效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清NSE水平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无效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NSE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效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清ProGRP水平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无效组患者治疗后血清ProGRP水平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血清NSE和ProGRP水平升高可能有助于SCLC患者和NSCLC患者的鉴别诊断,血清NSE和ProGRP水平可作为SCLC分期的辅助依据。ProGRP在监测SCLC病情变化、评估疗效等方面可能较NSE有更高的应用价值。
老年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115例临床分析
封蔚莹, 罗洪强, 钟永根, 傅雷华, 傅佳萍
2019, 17(6): 962-965.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0836
172 0
摘要:
目的 分析老年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的临床特征、治疗疗效及预后。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7年10月在绍兴市人民医院血液内科住院的115例60岁以上老年ITP病例资料,记录所有ITP患者的临床特点,包括出血评分、治疗方法、治疗疗效、骨髓象、Th1/Th2细胞因子表达、继发感染与其他并发症,以及预后情况。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分析。 结果 115例60岁以上老年ITP患者中,男性52例,女性63例。年龄60~91岁,中位年龄67岁。年龄增大,出血患者的比例增加,其中中度及严重出血患者比例亦增加。老年ITP患者中存在Th1/Th2免疫平衡紊乱,IFN-γ、IL-10显著降低,其他指标如TNF-α、IL-2、IL-4、IL-5显著升高(P<0.05)。随着年龄增大和病程时间延长,老年ITP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降低,60~69岁组的治疗有效率最高(86.9%)。老年ITP患者在使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期间易继发感染(22.1%),多为肺部真菌感染。115例老年ITP患者,死亡6例,占5.2%;其中4例死于肺部感染,1例死于颅内出血,1例死于心源性猝死。 结论 老年ITP患者随年龄增大及病程延长,出血风险增加及治疗疗效降低,存在Th1/Th2免疫平衡紊乱;老年ITP的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治疗易继发感染及成为致死原因,临床治疗需权衡利弊。
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与CO2激光对喉癌前病变患者嗓音功能的影响
姜顺明, 龚晓成, 丁如良, 郑晶琼, 郑双
2019, 17(6): 966-968,973.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0837
239 1
摘要:
目的 比较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与CO2激光治疗对喉癌前病变患者嗓音功能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4年9月—2018年3月接受治疗的83例喉癌前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2组,其中观察组42例,对照组41例。对照组给予CO2激光治疗,观察组给予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治疗后,比较2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1 d疼痛评分(VAS评分)、术后1个月黏膜恢复情况评分、基频(F0)、基频微扰(Jitter)、振幅微扰(Shimmer)、标准化噪声能量(NNE)等嗓音功能的变化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结果 观察组住院时间、术后1 d疼痛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手术时间短,黏膜恢复好,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2组F0、Jitter、Shimmer及NNE水平均显著降低(均P<0.05),观察组F0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Jitter、Shimmer及NNE水平低于对照组(均P<0.05)。2组患者均无发声困难、呼吸困难以及声带粘连等并发症发生,观察组无复发患者,对照组有2例复发,再经CO2激光治疗后恢复。 结论 相较于CO2激光治疗而言,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喉癌前病变近期疗效更为显著,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尽快促进患者黏膜及嗓音功能的恢复。
5-AZA抑制人葡萄膜黑色素瘤细胞增殖的研究
黄一睿, 何卫, 李锐, 蒋自培
2019, 17(6): 969-973.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0838
172 1
摘要:
目的 DNA甲基化是一种重要的表观修饰,由DNA甲基化转移酶介导完成,与癌症的发生密切相关。目前,已发现至少有50个与黑色素瘤发生发展相关的关键基因发生异常超甲基化修饰,而DNA甲基化酶抑制剂能抑制DNA甲基转移酶活性,具有调控甲基化状态的潜能。本研究旨在探讨DNA甲基化酶抑制剂5-AZA对人葡萄膜黑色素瘤细胞增殖的影响并初步研究其作用的分子机制。 方法 4 μM 5-AZA处理OCM-1和OCM-3细胞作为实验组,同时溶剂DMSO处理细胞作为对照组,通过MTS[3-(4,5-diethylthiazol-2-yl)-5-(3-carboxymethoxyphenyl)-2-(4-sulfophenyl)-2H-etrazolium,inner salt,MTS]实验和细胞克隆形成实验检测5-AZA对细胞增殖的作用;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5-AZA作用于细胞后细胞周期的变化;通过细胞划痕实验评估5-AZA对细胞迁移的影响;分别应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5-AZA对细胞周期相关蛋白基因表达水平;所得实验数据使用t检验判定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5-AZA显著抑制人葡萄膜黑色素瘤细胞增殖(P<0.01)以及细胞克隆形成能力;5-AZA诱导人葡萄膜黑色素瘤细胞G1期阻滞;5-AZA对人葡萄膜黑色素瘤细胞迁移影响不明显;5-AZA显著促进葡萄膜黑色素瘤细胞p21表达上调(P<0.01),抑制CDK2表达(P<0.01)。 结论 5-AZA能通过上调p21和下调CDK2抑制人葡萄膜黑色素瘤细胞增殖,可作为治疗葡萄膜黑色素瘤的潜在药物。
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治疗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的效果
方巧英, 杜晓航, 张春燕, 陈小国, 卢军忝, 王平
2019, 17(6): 974-976,103.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0839
505 0
摘要:
目的 探究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治疗对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的影响,以期为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寻找有效、安全的治疗药物。 方法 选择2013年5月—2018年6月在诸暨市中心医院就诊的150例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治疗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81例)和对照组(69例),观察组患者外用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照组患者外用其基质(药用辅料卡波姆)。比较2组的临床评分、皮肤角质层含水量、经皮水分丢失、表皮皮脂含量及不良反应。 结果 各组治疗前、治疗2周及4周后的临床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2周及4周后,观察组临床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各组治疗前、治疗2周及4周后的经皮水分丢失及表皮皮脂含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治疗前、治疗2周及4周后的皮肤角质层含水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照组治疗前、治疗2周及4周后的皮肤角质层含水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观察组经皮水分丢失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表皮皮脂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但2组皮肤角质层含水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观察组皮肤角质层含水量及表皮皮脂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经皮水分丢失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 结论 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在激素依赖性皮炎的治疗中具有较好的疗效,其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促进皮肤屏障修复,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早期肠内营养联合急腹症Ⅲ号对重症胰腺炎患者临床症状及胃肠道功能指标的影响
叶远玲, 王瑞明, 胡芳玉
2019, 17(6): 977-980.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0840
206 1
摘要:
目的 探讨早期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辅以急腹症Ⅲ号治疗重症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的疗效及对胃肠道相关指标的影响。 方法 纳入杭州市中医院急诊科在2014年7月—2018年6月收治的68例SAP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于入ICU后24 h内给予肠内营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辅以本院自制的中药制剂急腹症Ⅲ号;2组患者均连续应用7 d,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临床症状缓解时间、ICU住院时间,胃肠道功能、炎症指标及并发症情况。 结果 观察组临床有效率为91.18% ,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ICU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D-乳酸、ET、DAO、胃肠功能评分及尿乳果糖/甘露醇水平均出现不同程度下降(均P<0.05),观察组在D-乳酸、ET、DAO、胃肠功能评分及尿乳果糖/甘露醇水平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淀粉酶(AMY)、CRP、TNF-α及APACHE-Ⅱ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IL-10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患者治疗后28 d病死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EN联合急腹症Ⅲ号治疗SAP疗效显著,能够缓解患者临床症状,保护胃肠道功能,减轻炎症反应。
慢病防治研究
碳水化合物计数法对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疗效观察
王卫光, 章小艳, 斯彩娟, 廖丹, 余小龙, 束龙, 张伦, 郑培奋
2019, 17(6): 981-983,1017.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0841
212 0
摘要:
目的 探讨碳水化合物计数法对2型糖尿病(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的疗效。 方法 2014年12月—2016年12月,选取浙江医院门诊和中美糖尿病中心收治的仅口服常规药物治疗的T2DM合并NAFLD的患者共12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65例,对照组63例。实验组实行碳水化合物计数法(包括对患者进行饮食宣教并指导患者如何管理饮食并根据碳水化合物交换份表配制标准化糖尿病套餐),对照组实行普通饮食干预。干预6个月,每周随访1次,测定干预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等生化指标以及身高、体重、体质量指数(BMI)等人体测量指标,并统计和比较2组患者干预后肝功能恢复情况。 结果 实验组经碳水化合物计数法干预后,患者的FPG、餐后2 h血糖、HbA1c、TG、LDL-C较干预前显著降低(均P<0.05),TC、HDL-C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上述生化指标干预前后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干预后,实验组FPG、餐后2 h血糖、HbA1c、TG、LDL-C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干预后,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ALT、AST较干预前显著降低,且实验组ALT、AST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实验组肝功能恢复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该碳水化合物计数法饮食干预可以明显改善T2DM合并NAFLD患者的血糖、血脂水平,并可以改善其肝功能。
妇幼卫生研究
血清IL-18、IL-33及FeNO与儿童支原体肺炎的相关性研究
廖震, 楼凌云, 管敏昌, 朱妍艳, 陈杰
2019, 17(6): 984-986.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0842
230 2
摘要:
目的 探讨血清白介素-18(IL-18)、白介素-33(IL-33)及呼气一氧化氮(FeNO)与儿童支原体肺炎的相关性。 方法 选择2017年1月—2018年7月间我院收治的支原体肺炎患儿87例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医院同期健康体检小儿9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肺功能仪检测25%肺活量的呼气流速(FEF25%)、50%肺活量的呼气流速(FEF50%)、75%肺活量的呼气流速(FEF75%)、用力肺活量(FVC)和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采集所有研究对象外周静脉血,分离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IL-18和IL-33含量;采用电化学法检测FeNO。比较2组肺功能变化、血清IL-18和IL-33水平变化和FeNO变化,及FeNO与IL-18、IL-33相关性分析。 结果 观察组FEF25%、FEF50%、FEF75%、FVC和FEV1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血清IL-18和IL-33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FeNO值高于对照组(均P<0.05)。FeNO与IL-18和IL-33呈线性正相关。 结论 儿童支原体肺炎血清IL-18、IL-33水平及FeNO值升高,且FeNO与IL-18和IL-33呈线性正相关,值得临床借鉴。
婴儿功能性便秘与母亲孕期因素间的相关性分析
陆艳, 潘国琴, 金笑天, 尹燕
2019, 17(6): 987-989,1024.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0843
202 4
摘要:
目的 探究婴儿功能性便秘发生情况、母亲孕期内因素及两者间的相关性。 方法 选取湖州市妇幼保健院2016年1—6月出生的新生儿263例,对其进行2年随访,根据是否发生功能性便秘分为便秘组与非便秘组,比较2组发生便秘时的一般资料,包括:便秘发生年龄、身长、体重、性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出生时体重、出生胎龄及出生时Apgar新生儿评分,同时对比母亲孕期因素,包括:孕期血压、孕期血糖、孕前BMI、孕期增重、生产方式、孕期补充益生菌及使用抗菌药物情况,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功能性便秘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果 发生功能性便秘51例(19.39%),便秘组女婴比例显著高于非便秘组(56.86% vs. 38.35%,χ2=5.751,P=0.016);2组母亲在孕期血压、孕期血糖、孕前BMI及孕期内补充益生菌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孕期高血压、孕期高血糖、孕前超重BMI是便秘发生的危险因素(均P<0.05),孕期补充益生菌是便秘发生的保护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孕前超重BMI是便秘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1.405,P=0.019),孕期补充益生菌是便秘发生的独立保护因素(OR=0.325,P=0.025)。 结论 婴儿功能性便秘与母亲孕期因素存在一定相关性,控制怀孕体重及补充益生菌可有效减少婴儿功能性便秘的发生。
社区卫生研究
上海市舒缓疗护人力资源现状的SWOT分析和对策研究
胡敏, 刘登, 陈琦, 黑子明, 雷锐, 潘菊美
2019, 17(6): 990-993.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0844
195 3
摘要:
目的 了解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舒缓疗护服务的开展情况,分析服务开展与实施中所存在的相关问题以及其影响因素,并针对如何持续扩大临终关怀服务覆盖面、优化社区舒缓疗护人力资源配备、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的建议。 方法 本文通过对2015年上海市安宁疗护服务现状基线调查数据报表进行分析,同时采用抽样法选取上海市部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定性小组访谈,采用SWOT分析方法总结上海市社区在开展舒缓疗护人力资源现状和服务项目的政策框架与保障机制、行业规范细则、人才队伍初步建立、多学科团队合作等方面所存在的优势、劣势、机遇及挑战。 结果 目前上海市共有80所临终关怀机构,但具有完备人力资源配置并给予专业培训的医院仅有5家,仍有接近20家医院医生和护士配备未达到上海市级标准,缺少对应的支持人员。行业缺乏深入的考核和细化的规范,在内涵建设上存在较大差距。影响舒缓疗护服务开展的主要因素为行业规范细则缺乏、专业人才紧缺、医疗保险未完全衔接、政府及社会投入不足等。 结论 需在本市大力开展医养结合的同时适时嵌入临终关怀服务需求,并制定临终关怀发展战略规划。同时成立上海市临终关怀培训认证中心,推动社会慈善事业投入临终关怀领域,最大限度地达到以患者为中心,最终形成完整的安宁疗护模式。
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
结构式心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理状态及应激水平的影响
费晓琴, 程震锋, 徐华
2019, 17(6): 994-996.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0845
202 2
摘要:
目的 探讨结构式心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理状态及应激水平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7年3月—2019年1月在湖州市中心医院急诊科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急诊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结构式心理护理干预。根据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比较2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心理状态,比较2组患者护理前后应激指标水平变化包括: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及肾上腺素(E),统计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 结果 护理干预前,2组患者心理状态评分及应激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BP、DBP、HP及E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100.0%(48/48),高于对照组的85.4%(41/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结构式心理干预可明显改善急诊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抑郁、焦虑等负性情绪,可有效降低患者应激水平,同时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护理满意度,推动和谐护患关系的建立,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正念减压疗法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焦虑情绪及睡眠质量的影响
郑春兰, 尚玉珊, 王晶
2019, 17(6): 997-999,1045.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0846
245 0
摘要:
目的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作为一种下肢缺血性慢性疾病,常常伴有多种并发症,有较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是临床护理工作中的一大难题。评价正念减压疗法对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睡眠质量的治疗效果。 方法 选取2016年9月—2018年6月于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并符合入组标准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55例,将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28例)及对照组(27例)。2组患者在接受常规治疗及护理的同时,干预组患者每天早上6:00~7:30固定时间段接受一个半小时的正念减压疗法干预,而对照组患者则在相同时间段保持安静休息状态,总干预时间持续4周。在治疗前、后评估2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及睡眠质量。 结果 2组患者人口学资料及治疗前基线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入睡时间、睡眠时间及睡眠效率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干预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入睡时间、睡眠时间及睡眠效率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 结论 正念减压疗法可有效改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减少其入睡时间,增加其睡眠时间和睡眠效率,改善其睡眠质量,从而能辅助改善患者病情,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预先激活心导管室流程联合心理认知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再灌注时间和家属焦虑情绪的影响
陆燕, 吴连岭, 宣玲
2019, 17(6): 1000-1003.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0847
170 0
摘要:
目的 探讨预先激活心导管室流程联合心理认知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再灌注时间和家属焦虑情绪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2月濉溪县医院收治的50例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5例患者采用常规流程纳入对照组,25例患者采用预先激活心导管室流程联合心理认知干预纳入观察组。比较2组患者再灌注时间、家属焦虑评分、家属满意度,以及PCI成功率、院内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 观察组心电图-导管室时间、门-导管室时间和门-球囊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均P<0.05),门-心电图时间和导管室-球囊时间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家属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家属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PCI成功率为92.00%,高于对照组的68.00%(均P<0.05)。观察组院内死亡率为0.00%,对照组为12.00%。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8.00%,对照组为40.00%,2组院内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对行PCI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开展预先激活心导管室流程,能明显缩短再灌注时间,提高抢救效率。联合心理认知干预可以有效减轻家属的焦虑情绪,提高家属满意度,符合以人为本的优质服务理念。
诊断技术研究
三维动脉自旋标记在重度OSAS患者脑白质灌注异常及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
毛新峰, 赵育英, 姚丽娣, 张惠美, 沈健, 陆华东
2019, 17(6): 1004-1007.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0848
244 0
摘要:
目的 采用三维动脉自旋标记(3D-ASL)对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OSAS)患者脑白质脑血流量(CBF)改变进行研究,并分析脑白质灌注异常与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认知功能障碍之间的相关性。 方法 选取2014年12月—2016年12月在湖州市中心医院首次就诊经多导睡眠仪(PGS)监测确诊的重度OSAS患者(AHI>30次/h)56例为实验组;选取性别、年龄相匹配,无OSAS疾病的健康志愿者(AHI<5次/h)56例为健康对照组。采用GE Discovery 750 MR扫描仪分别对2组研究对象进行3D-ASL检查,并对脑白质区(双侧额叶白质、双侧顶叶白质、双侧内囊前支、双侧内囊后支、双侧外囊、双侧半卵圆区、双侧枕叶白质、双侧颞叶白质、胼胝体膝部、胼胝体体部及胼胝体压部)进行脑血流量(CBF)的测量,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2组各区域CBF值进行统计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析重度OSAS组中具有统计学意义的脑白质低灌注区CBF值与AHI及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之间的相关性。 结果 重度OSAS组中右侧额叶白质、左侧额叶白质、右侧顶叶白质、左侧顶叶白质、右侧枕叶白质、左侧枕叶白质、右侧内囊后支及左侧内囊后支CBF值[mL/(min·100 g)]分别为21.420±4.789、21.787±4.713、46.151±8.217、47.112±7.800、17.805±5.788、17.356±5.365、31.443±6.020、30.636±5.890,较健康对照组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脑白质灌注减低区CBF值与AHI呈负相关,与MoCA评分呈正相关。 结论 3D-ASL能敏感监测重度OSAS患者脑白质灌注异常,脑白质灌注异常与AHI值及认知功能障碍均存在相关性。
医学综述
SIRT6在呼吸系统疾病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李昊龙, 赖天文, 吴斌
2019, 17(6): 1008-1013.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0849
283 5
摘要:
Sirtuins是一类具有单ADP-核糖基转移酶或脱酰酶活性的蛋白质,涉及影响广泛的细胞过程,如衰老、转录、细胞凋亡、炎症和抗压力,以及低热量情况下的能量效率和警觉性。Sirtuins还可以控制生物钟和线粒体生物发生。哺乳动物有7个Sirtuins。SIRT6属于Sir2蛋白家族中的一员,目前已知其拥有NAD+依赖的组蛋白去乙酰化酶、单ADP核糖基转移酶及去脂肪酰化酶等多种催化功能。SIRT6通过这数种催化功能参与机体多种生命过程,在调控DNA修复、端粒维护、炎症反应、能量代谢以及癌症的发生与发展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对SIRT6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特发性肺纤维化、哮喘、非小细胞肺癌等呼吸系统疾病中的作用进行综述。在慢阻肺的发病机制上,SIRT6起肺衰老的作用,表现在DNA损伤、端粒缩短、细胞自噬等相似之处。SIRT6在特发性肺纤维化中参与了肺上皮间质转化,抵抗博莱霉素诱导的肺内EMT,表现出抵抗纤维化的作用。SIRT6的去乙酰化作用可以介导支气管哮喘的气道炎症减轻,也参与自身免疫性炎症的过程。SIRT6在非小细胞肺癌的形成及生长维持中起关键作用。了解SIRT6在呼吸系统里的作用有利于揭示疾病机制及开拓全新的治疗靶位或研制新药物。
预防/保健 中医/康复
穴位按压联合中药足三里外敷对结直肠手术患者胃动素和胃泌素的影响
金慧英, 翟栋, 金善恩, 周睿, 张俊霞, 方群
2019, 17(6): 1014-1017.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0850
211 0
摘要:
目的 分析穴位按压联合中药足三里外敷对结直肠手术患者胃动素、胃泌素的影响,为结直肠手术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18年3月在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行结直肠手术的9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2016年6月—2017年4月就诊患者设为对照组(40例),将2017年5月—2018年3月就诊患者设为观察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穴位按压联合中药足三里外敷治疗,比较2组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肠鸣音正常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比较2组患者手术前后胃液量、胃动素、胃泌素水平以及术后切口感染、切口裂开、肠吻合口瘘等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 观察组肠鸣音恢复时间、肠鸣音正常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均明显早于对照组(均P<0.05);手术前2组胃液量、胃动素、胃泌素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手术后2组胃液量均明显低于手术前(均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胃动素、胃泌素水平均明显高于手术前(均P<0.05),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 穴位按压联合中药足三里外敷可有效改善结直肠手术患者术后肠胃功能,降低胃液量,提高胃动素、胃泌素水平,且具有一定安全性。
想象训练对脑卒中神经性吞咽障碍患者近期生活质量及吞咽功能的影响
徐淑芬, 柴文娟, 徐勤容
2019, 17(6): 1018-1020,1028.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0851
206 1
摘要:
目的 探讨想象训练对脑卒中神经性吞咽障碍患者近期生活质量及吞咽功能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6年8月—2018年2月衢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脑卒中神经性吞咽障碍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使用吞咽障碍治疗仪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运动想象疗法干预。干预6周后比较2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吞咽功能及并发症。 结果 干预6周后,2组患者标准吞咽功能评定量表(standardized swallowing assessment,SSA)评分均显著低于干预前(均P<0.05),且试验组SSA评分显著低于常规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吞咽障碍特异性生活质量量表(swallowing-related quality of life,SWAL-QOL)总分以及各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干预前(均P<0.05),且试验组SWAL-QOL总分以及各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期间,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吞咽治疗仪结合运动想象训练可有效改善卒中神经性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提高生活质量,且未增加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重视。
热敏灸联合功能训练在膝骨性关节炎康复治疗中的应用及对患者关节功能的影响
朱晓燕, 谢凯, 何勇, 高峰
2019, 17(6): 1021-1024.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0852
177 3
摘要:
目的 探讨热敏灸联合功能训练在膝骨性关节炎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关节功能的影响。 方法 选择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2017年6月—2018年3月治疗的膝骨性关节炎患者6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热敏灸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功能训练,治疗3个月后评估患者治疗效果,采用JOA膝关节功能评分分别从疼痛及步行能力、肿胀、疼痛及上下楼梯能力和屈角度及强直、高度挛缩4个方面对患者关节功能进行评估;采用膝骨关节炎生活质量量表从社会、躯体、工作、症状及影响5个维度评估患者效果,比较2组患者临床效果、关节功能及生活质量。 结果 观察组治疗3个月总有效率为93.75%,高于对照组的71.88%(P<0.05);2组治疗3个月后疼痛及步行能力、肿胀、疼痛上下楼梯能力、屈角度及强直、高度挛缩评分,均高于治疗前(均P<0.05);观察组治疗3个月后疼痛及步行能力、肿胀、疼痛及上下楼梯能力、屈角度及强直、高度挛缩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2组治疗3个月后社会、躯体、工作、症状及影响评分,均高于治疗前(均P<0.05);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 结论 热敏灸联合功能训练用于膝骨性关节炎康复治疗中能获得较高的近期疗效,有助于改善患者关节功能,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改善临床症状,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全科医学教育研究
CPC联合LBL教学法在全科医学概论课程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钱红, 刘理静, 胡柯, 贺兼斌, 李文军
2019, 17(6): 1025-1028.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0853
228 4
摘要:
目的 全科医学在我国是一门较为新兴的发展中的学科。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各地政府及医学院校更加重视全科医学的人才培养,湖南医药学院也将《全科医学概论》列为医学教育的必修课程。全科医学概论是以人为中心,面向社区和家庭,整合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康复医学以及人文社会学科相关内容于一体的综合性医学专业学科。本文对以病例为中心、问题为基础、社区为导向的教学法(case-centered、problem-based、community-oriented teaching mode,CPC)联合传统讲授式教学法(lecture-based learning,LBL)在全科医学概论课程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初步探索,为以后的教学提供借鉴与参考。 方法 按数字表法随机选取2015级本科临床医学专业2个教学班248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120人)和实验组(128人),对照组采用LBL教学法,实验组应用CPC联合LBL教学法,课程结束后根据全科医学概论理论考试成绩、见习考核成绩、问卷调查和教学满意度进行教学效果的评价。 结果 实验组学生全科医学概论理论考试成绩和见习考核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1),同时,实验组在问卷调查和教学满意度上对全科医学概论教学效果的评价优于对照组(均P<0.01)。 结论 CPC联合LBL教学法是一种科学有效的适合医学院校全科医学概论的教学方法,其能提升医学生对全科医学概论的认知,培养医学生的综合能力、知识运用能力,提高医学生的岗位胜任力,值得在今后的教学中推广。
医学综合研究
α2A受体激动剂改善老年脑肿瘤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
冯丽, 来芹美, 周公民, 赵元元, 姜龙, 陈龙, 吴惠英, 朱利英
2019, 17(6): 1029-1032.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0854
206 0
摘要:
目的 研究α2A受体激动剂对老年脑肿瘤手术患者认知功能及炎症反应、氧化应激的影响,探讨α2A受体激动剂改善老年脑肿瘤手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可能机制。 方法 选择浙江省人民医院2013年6月—2017年12月老年脑肿瘤手术患者160例,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右美托咪定组,每组80例。右美托咪定组术前泵入α2A受体激动剂右美托咪定至手术结束。采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easy intelligence status checklist,MMSE)评分测定患者认知功能,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nzyme-linked immunosuppression adsorption,ELISA)测定血清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染色法测定血清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浓度,采用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 结果 右美托咪定组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18.75%)低于对照组(38.75%,χ2=7.811,P=0.005)。手术前,2组患者MMSE评分、血清IL-6、TNF-α水平、血清MDA浓度和SOD活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手术后,右美托咪定组MMSE评分[(26.71±2.04)分]、SOD活性[(88.42±8.74)U/mL]高于对照组(均P<0.05),血清IL-6[(42.13±3.38)pg/mL]、TNF-α水平[(16.27±1.95)pg/mL]和MDA浓度[(5.14±1.27)nmol/mL]低于对照组(均P<0.05)。 结论 α2A受体激动剂通过抑制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改善老年脑肿瘤手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连续胸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对肺癌患者术后康复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吴丹, 雷李培, 张杰, 周娅梅, 丁雷鸣, 陈龙
2019, 17(6): 1033-1036,1041.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0855
342 2
摘要:
目的 探讨全身麻醉复合连续胸椎旁神经阻滞(CTPVB)对肺癌患者术后免疫功能及康复的影响。 方法 选择2016年2月—2018年2月肺癌患者102例,根据患者意愿将患者分为研究组(CTPVB复合全身麻醉,69例)和对照组(单纯全身麻醉,33例)。比较2组术后1 h、3 d及7 d血清疼痛介质、应激激素、免疫功能指标差异,以及患者术后康复差异。 结果 2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 h、术后第3天及术后第7天,研究组血清疼痛介质神经肽Y、5-羟色胺以及前列腺E2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提示全麻复合CTPVB镇痛效果显著。术后1 h及术后第3天,研究组血清应激激素血管紧张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及皮质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免疫功能指标IgA、IgG及HLA-DR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提示全麻复合CTPVB可有效降低患者术后应激反应水平,降低肺癌患者术后免疫损伤程度。研究组在拔管后第3天的用力呼气量,拔管后第3天及第7天的氧合指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全麻复合CTPVB对呼吸功能损伤较小,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 结论 全麻复合CTPVB在肺癌患者手术中镇痛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患者术后应激反应和免疫损伤程度,促进肺功能恢复,从而有助于患者术后康复。
行PICC患者血栓和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的影响因素研究
叶冠军, 孙雅儿, 陆萍, 桂宗英, 周琴, 余艳芬
2019, 17(6): 1037-1041.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0856
227 0
摘要:
目的 探讨行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患者血栓和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的影响因素。 方法 选取2018年1—8月在中国科学院大学宁波华美医院行PICC的患者1 008例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包括一般资料、病史、实验室检查等,对患者进行血栓和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风险评估,统计分析相关危险因素,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血栓和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 结果 1 008例患者共计45例发生血栓,发生率为4.46%;15例发生相关血流感染,感染率为1.49%。对于不同导管留置时间的患者,其相关血流感染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穿刺静脉和FIB含量是血栓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而长时间的PICC导管留置是发生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行PICC的患者具有较高的血栓形成和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其中患者的凝血指标、穿刺静脉的选择对血栓发生影响较大,长时间留置PICC是导致患者发生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护理人员应加强对行PICC患者血栓和相关性血流感染并发症的认识,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有预见性的分级护理干预措施,通过药物预防和分级护理措施来降低患者导管相关性血栓的发生。
淋巴瘤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王务萍, 林海燕, 钱媛媛, 林晓骥, 李霞, 林海玉, 周欣华
2019, 17(6): 1042-1045.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0857
248 0
摘要:
目的 癌因性疲乏(cancer-related fatigue,CRF)是患者在经历肿瘤或肿瘤治疗过程中所出现的主观感受,临床症状表现为精力疲乏,情绪低落,认知能力下降,兴趣丧失,无法从事原先可胜任的工作,且患者经过休息后得不到缓解,严重影响患者日常功能、参与社会活动、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本研究旨在描述淋巴瘤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制定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15年3月—2018年3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进行化疗的淋巴瘤患者128例,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及Piper疲乏量表对患者进行测评,单因素分析部分采用方差分析以及Spearman相关分析,多因素部分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 128例淋巴瘤化疗患者整体疲乏水平评分为(5.32±2.19)分,处于中度疲乏水平;其中存在癌因性疲乏的患者有103例,发生率为80.5%。情感疲乏水平得分(7.37±3.26)分,处于重度疲乏水平,感官维度得分(5.48±2.11)分,行为/严重性维度得分最低,平均为(5.12±1.97)分,认知/情绪维度得分(5.87±2.32)分。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在影响淋巴瘤化疗患者疲乏水平的各因素中,性别(OR=3.225)、化疗次数(OR=2.883)、Ann Arbor分期(OR=3.003)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淋巴瘤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发生率高,处于中重度疲乏水平,应对男性患者、化疗次数>10次的患者以及Ann Arbor Ⅲ期及Ⅳ期患者提供有针对性的护理,缓解淋巴瘤化疗患者的疲乏现状。
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评价
戴胜兵, 严旺, 刘艳, 胡丽霞, 支燕芳, 胡小燕, 陈涛
2019, 17(6): 1046-1048.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0858
201 1
摘要:
目的 探索尤瑞克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神经功能的影响,并评价其安全性。 方法 选取2015年5月—2017年5月在宁波市镇海龙赛医院就诊的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接受一般常规治疗方案,治疗组同时加用尤瑞克林0.15 U生理盐水100 mL静脉滴入,1次/d,共14 d。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血常规、血糖、血脂、肝肾功能及心肌酶等,分别评估患者的病残程度和神经功能,并观察2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 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常规、肝肾功能和心肌功能均无显著变化,且两组治疗后各项指标相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2周,NHISS评分、病残程度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在研究结束时,治疗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U=2.742,P=0.006)。治疗期间,治疗组发生不良反应2例(发热1例,心律失常1例),发生率为6.7%;对照组发生不良反应3例(发热1例,低血压1例,心悸1例),发生率为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18,P=0.640)。 结论 尤瑞克林可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梗死后的神经功能缺损,并提高临床疗效。
全科护理研究
个体化连续饮食护理在住院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黄君丽, 李先鹏, 毛敏芬, 谢帅
2019, 17(6): 1049-1051,1055.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0859
177 1
摘要:
目的 探讨个体化连续饮食护理在住院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5月于宁波市鄞州人民医院就诊的196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98例。入院后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护理宣传教育。观察组患者给予个体化连续饮食护理干预。于饮食干预前和饮食干预后6个月收集患者各项资料,检测血清总胆红素(TBIL)、谷草转氨酶(AST)和谷丙转氨酶(ALT)水平,采用FibroScan检测肝纤维化程度,采用生活质量量表(SF-36)评价患者生活质量。 结果 干预前,2组TBIL、AST和AL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观察组TBIL、AST和ALT显著降低(均P<0.05),且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对照组无明显变化。干预前,2组Stiffness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Stiffness值显著降低(P<0.05),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无明显变化。干预前,2组SF-36各维度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观察组SF-36各维度得分显著提高(均P<0.05),且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对照组无明显变化。 结论 连续的饮食护理有助于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肝功能恢复和肝纤维化的逆转,同时可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延续性护理干预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生命质量的影响
周丽平, 许文芳, 金轶, 徐美芳
2019, 17(6): 1052-1055.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0860
220 1
摘要:
目的 评价延续性护理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的影响,为降低患者的再住院率、提高治疗效果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绍兴市立医院确诊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33例,按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延续性护理,1年后评价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生命质量。 结果 对照组患者完全依从、部分依从和不依从的比例分别为58.73%、28.57%和12.70%,观察组患者完全依从、部分依从和不依从的比例分别为84.13%、12.70%和3.17%,观察组患者依从性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得分最低的前三项依次是健康变化、精力和生理职能,观察组得分最低的前三项依次是健康变化、生理职能和躯体疼痛。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在生理机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状况和生理内容综合测量的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对照组在生理职能、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健康变化和心理内容综合测量的得分均低于观察组(均P<0.05)。 结论 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延续性护理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使患者治疗更加规范,达到更好的远期疗效,对于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规范化护理对乙肝疫苗低应答及无应答中老年人群疫苗复种后的价值
车丽萍, 赖玲萍, 寿峰勤
2019, 17(6): 1056-1058.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0861
204 0
摘要:
目的 探究规范化护理对乙肝疫苗低应答、无应答中老年人群疫苗复种后的护理价值。 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于绍兴文理学院附属医院(绍兴市立医院)进行乙肝疫苗复种的乙肝疫苗低应答、无应答的中、老年研究对象共160例,将所有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护理组和规范化护理组2组各80例。使用重组乙肝表面抗原疫苗(酵母)对2组研究对象上臂三角肌肌肉进行注射接种,对常规护理组研究对象进行常规护理,对规范化护理组研究对象进行规范化护理。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乙肝病毒标志物,使用特制问卷对所有研究对象家属满意情况进行调查,统计2组研究对象接受疫苗复种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处理情况,并进行组间比较。 结果 2组研究对象分别注射乙肝疫苗并接受护理后,规范化护理组家属总满意度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研究对象分别注射乙肝疫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护理后,规范化护理组出现不良反应全部得到及时处理,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的不良反应处理率(36.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进行规范化护理干预,能够对疫苗接种后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及时处理,使家属更加满意。
责任个体化护理模式对血液透析患者自我效能及血糖水平、生活质量的影响
李儿, 包剑锋, 年素娟
2019, 17(6): 1059-1061,1068.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0862
227 2
摘要:
目的 探讨责任个体化护理模式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及对患者自我效能、血糖水平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 选择2016年7月—2018年2月收治的血液透析患者9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47例)和观察组(4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责任个体化护理模式,15 d护理后对患者效果进行评估。采用慢性病自我效能量表(CDSES)对2组护理前、护理后15 d从情绪控制、合理休息、疼痛及不适的控制、自我保健、遵医用药管理及健康问题自我效能进行评估;采用生化检测测定2组护理前后尿素氮(BUN)、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血清肌酐(Scr)水平;采用生活质量量表(QOL)对2组生活质量进行评估,比较2组护理效果及对自我效能、血管水平的影响。 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15 d情绪控制、合理休息、疼痛及不适的控制、自我保健、遵医用药管理及健康问题评分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护理后BUN、FBG、HbA1c及Sc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认知、角色、躯体、情绪及社会角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 结论 责任个体化护理模式用于血液透析患者中能提高患者自我效能,改善患者血糖水平,有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值得推广应用。
医护一体化护理在胃息肉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朱雅芳, 孙小军, 胡剑浩
2019, 17(6): 1062-1064.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0863
216 4
摘要:
目的 探讨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护理模式对胃息肉性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患者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在绍兴文理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胃息肉患者120例,所有患者均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观察组患者应用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模式。对比2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根据状态特质焦虑量表比较2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心理状态评分,统计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 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均P<0.05);护理干预前,2组患者状态特质焦虑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3.3%(2/60),低于对照组的13.3%(8/60,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各项评分(及时性、适宜性、连续性、全面性)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 结论 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相较于常规护理更能促进胃息肉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患者术后恢复,减少患者住院时间,同时能降低患者焦虑情绪,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
基于马斯洛层次论的糖尿病肾病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
肖慧宇, 王玉梅
2019, 17(6): 1065-1068.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0864
161 0
摘要:
目的 探讨基于马斯洛层次论的糖尿病肾病护理干预的效果。 方法 选取长沙市第一医院自2017年4月—2018年4月收治的糖尿病肾病患者7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入基于马斯洛层次论的护理干预。 结果 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血糖、尿素氮、肌酐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研究组患者的生理评分、社会评分、心理评分、疾病评分、满意度评分和护理总分均高于对照组的生理评分、社会评分、心理评分、疾病评分、满意度评分和护理总分(均P<0.05);护理前,对照组焦虑、抑郁评分分别是(54.1±6.3)分、(55.6±5.8)分,研究组焦虑、抑郁评分分别是(54.2±6.5)分、(55.8±5.7)分,护理后,对照组焦虑、抑郁评分为(47.8±7.4)分、(48.5±7.5)分,研究组焦虑、抑郁评分为(40.1±5.1)分、(41.1±5.1)分,均低于护理前,且研究组治疗后的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均P<0.05)。 结论 马斯洛层次论护理模式较常规护理模式,在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上更为显著,患者血糖指标改善较好,其生活质量较常规护理显著提升,负性情绪也得到较强的控制,值得临床护理积极推广应用。